逆向投資(2)三位大師的逆向投資風格

投資 巴菲特 比較購物 財經 智通財經網 2017-06-08

其實,逆向投資的本質就是價值投資。通過研究查閱各位投資大師的傳記、投資理念和投資經歷,我們可以發現,很多投資大師都深諳逆向投資的價值,雖然具體的投資方法和投資風格差距相當大,但是可謂條條大路通羅馬,最終都會迴歸到價值投資本身。

鄧普頓式逆向投資

以“逆向投資”而聞名於世的投資大師鄧普頓,其投資理念最引人關注的是“極度悲觀點”原則。他說道,“人們總是問我,情景最好的地方在哪裡,但其實這個問題問錯了,你應該問:情景最悲觀的地方在哪裡?”

有人問如何尋找“極度悲觀點”,他的建議是“等到100個人中的第99個人放棄的時候”。在那之後,你就成為剩下的唯一買家。

準確估量這種情況並不容易,鄧普頓對極度悲觀點下便宜貨的量化標準是:如果一份資產資產的標價是其價值的20%,即1美元的東西僅僅以20美分出售,那麼這才是理想的便宜貨。同時他會用“比較購物法”,以投資“最佳低價股”,即那種股票價格與價值極端錯位的情況。

從這裡可以看出,鄧普頓的逆向投資是因市場情緒和偏見,逆價值與價格極端錯位之向,在“極度悲觀點”時買入,相信物極必反。

他更側重於極端價格的出現,經常持有上百隻企業,而較少考慮企業質地本身,充分運用“概率”的威力,分散化投資,從而克服部分企業破產的風險。即使是同為價值投資者,也極少有人能夠做到像鄧普頓先生那樣,對“極度低價”永遠不會輕易滿足,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孤獨者的遊戲。

彼得·林奇式逆向投資

投資大師彼得·林奇則認為,逆向投資並不是那種在大家買熱門股時卻偏偏去買冷門股票的投資者,因為那時候可能市場整體均普遍性高估,冷門股比熱門股便宜,但冷門股本身並不一定便宜,這時很可能是別人買進而你應該賣出股票的好時機。

彼得·林奇認為,真正的逆向投資者會等待事態冷卻下來以後,再去買那些不被機構所關注的優質企業。

彼得·林奇的“逆向投資”更側重在選擇出優質企業後,耐心等待,選時和選價。其風格仍然更多地以優質企業本身為投資標的,需做好投資策略分類,再匹配合適的投資策略模型。這種風格迥異於鄧普頓,是一種先“定性分析”,後“定量分析”的投資方法。

芒格式逆向投資

我們熟知的股神巴菲特的好基友芒格先生,是如何理解和看待“逆向投資”的呢?查理·芒格曾表示,因為有效市場理論大體上是正確的——市場確實十分有效,很難有哪個投資人能夠光靠聰明和勤奮而獲得比市場的平均回報高出很多的收益。正如生活的鐵律,“只有20%的人能夠取得比其他80%的人優秀的成績。”

做投資之所以困難,是因為人們雖然看出來有些公司的業務比其他公司要好,但是他們的股票價格也會升得很高,突然之間,到底該買那隻股票,這個問題就很難回答。

正因為市場大體上,是有效的,只有部分時間是失效的。因此,在98%的時間裡,芒格對待股市的態度是:保持不可知狀態。

他非常耐心地等待可以全力出擊的良機。不斷努力尋找“定價錯誤”的賭注,發現後,狠狠下注,其他時間則按兵不動,看起來似乎很簡單。“有性格的人,才能夠拿著現金坐在那裡什麼也不做。”他如是說。

芒格更是將其投資方法,稱為“坐等投資法”:如果你因為一樣東西的價值被低估而購買了它,那麼當它的價格上漲到你預期的水平時,你就必須考慮把它賣掉,那很難。但是,如果你能購買幾個偉大的公司,那麼你就可以安坐下來啦。那是很好的事情。我們偏向於把大量的錢投在我們不用再另作決策的地方。

他更進一步提出:“購買價格公道的偉大企業比購買價格超低的平庸企業要好”。芒格曾回顧他的投資生涯時說,“我能有今天,靠的不是去追逐平庸的機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