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理財,不投資,才是最大的風險


可能很多人會認為不投資,資金就沒有風險。工資直接打入銀行帳戶,轉為定期存款,省時省心,沒有虧損的風險,還能獲得利息。表面看來資金很安全,實際上真的沒有風險嗎?

1、通貨膨脹侵蝕財富


持有“不投資就沒風險”這種想法和觀念的人只是看到了表面的現象,缺乏對社會經濟深刻的認識。實際上,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不投資往往也會有較大風險。

現在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一個事實是:物價不斷上漲的速度遠大於工資上漲的速度,衣食住行的各種開支相比過去也大幅度提升,這使得我們手中的人民幣不斷貶值。

你今天擁有10萬元的現金,那麼10年以後呢,這10萬元相當於現在的多少?要保持當前的消費能力,你的收入水平必須能抵擋通貨膨脹。否則,儘管眼前看似資金充裕,在將來很有可能不夠用。這樣的風險難道不值得關注嗎?

因此,投資有風險,而不投資所存在的“隱性風險”也是很可怕的。

2、錢存到銀行就安全嗎?NO!


抵禦通貨膨脹的影響,你不能把錢只存在銀行,因為儲蓄的功用只是杯水車薪,以儲蓄存款的方式持有現金,只是典型的低風險、低收益的選擇。把錢存銀行,從短期來看,其風險很小甚至是沒有風險。從長期來看,儲蓄存款不僅收益很低,而且風險也在加大。

今年1月,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超過國有大行上浮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緊接著2月又超過股份制商業銀行,這標誌著我國現階段已進入真實的負利率時代。

3、資產配置=分散風險+提高收益


以上不做投資所帶來的“隱性風險”已經一目瞭然,觸目驚心!所以不要再說“投資風險太大、我害怕、不敢投資!”之類的話了。

資產配置之所以是合理且有效的,是因為不同的投資工具,具備不同的收益性、風險性、流動性;且不同的投資工具之間,還具備不同的相關性。不同投資工具在各經濟週期中的表現不同,如果個人投資者根據自己的財務狀況、風險承受能力及其他相關因素,進行多元化的資產配置,那在每一個市場階段,都會有相應的資產表現更加良好,來彌補其他資產表現不佳的情況,從而,降低整體投資組合收益的波動性,平滑投資過程中的整體風險。

同時,為了應對投資者心態的影響和自身流動性需要,資產配置的整體邏輯,能夠給予個別暫時表現不好的資產以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去體現它的投資價值。這樣的話,假以時日,自然能取得資產的長期、穩健回報。

面對經濟下行的壓力,投資者唯有做好資產配置,才是投資良藥。只有通過資產配置,才可以在實際中把握各類市場的投資機會。投資者的自信,來自於對科學方法的學習與信任,而不是迷信自己、其他任何人亦或是上帝。

4、合理選擇投資品種 辨識投資平臺


在確定好投資方向後,選擇投資平臺也就變得尤為重要。這裡的平臺不僅僅指P2P,泛指所有理財平臺(包括銀行、基金公司等)。辨識平臺的方法有很多,建議各位平時多學習、多看看相關文章。

5、確定投資產品


目前理財品種很多,這些產品信息透明度、投資時間、擔保方式均不一樣。

投資理財方式,以收益小到大排序:

定期存款

收益★:不同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差異比較大,一般來說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利率偏低,城商行和農商行的利率偏高,大銀行網點規模和客戶群基礎優勢明顯,而小銀行的存款利率如果等於或低於大銀行,則“攬儲”的難度會非常大。

貨幣基金

收益★☆:今年以來貨幣基金收益率漲幅特別大,尤其是餘額寶,去年11月七日年化收益率還只有2.5%,如今就已經突破了4%,半年漲幅超過了60%。

不過並不是所有貨幣基金都有這麼高。監測的數據顯示,目前72只貨基寶寶的平均收益率為3.65%,略低於銀行理財。

國債

收益★★:過去一年國債利率較為穩定,三年期利率3.8%,五年期利率4.17%,收益水平屬於中下等,只比銀行活期存款、定期存款、部分貨幣基金、保本銀行理財等理財產品的收益高。

保險理財

收益★★☆:保險理財分為三類:分紅險、萬能險和投連險,收益依次遞增,銀行渠道只允許賣分紅險和萬能險,而在互聯網理財平臺見到的則更多是投連險。總體來看,萬能險和投連險更為常見,很多平均收益率都能達到5%左右甚至更高,尤其是互聯網理財渠道。

外匯理財

收益★★★:外匯理財分為三類:自主交易、智能交易(藉助程序化工具)和託管交易。如果擅長交易可以選擇一家主流平臺進行自主交易;不懂技術可以藉助智能交易程序來賺錢;投資者還可以選擇託管交易,這種就是由專業的操盤手替你賺錢,無需自己交易,但需要將部分利潤分給操盤手。總體來看,如果你沒有時間或者不懂技術還是交給專業的操盤手,這樣才能踏實長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