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最具外資吸引力地級及以上城市百強,北京第一西安第十

2019年《中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外資吸引力研究報告》

獨立學者 呂偉華

一、開展外資吸引力評價研究的背景

近年來,中國持續優化投資環境,不斷出臺推動外資進一步發展的政策和措施,中國實際利用外資額連續多年在全球位居前列。2018年全球跨國投資持續低迷,各國吸引外資競爭日益加劇,儘管如此,中國利用外資規模依然不斷擴大,達到1350億美元,居全球第二。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的認識到,一些政策尋求型與資源尋求型的外資企業迫於成本上升壓力,相繼轉移到了越南、柬埔寨等一些東南亞國家。還有一些外資企業受本國政策的影響,對外投資開始收縮,資本開始迴流。中國地級及以上城市是中國吸引外資的主戰場,全面認真研究外資在這些城市的流向,外資的佈局,外商投資遇到的新問題等等,對於這些城市更好的利用外資,推動我國持續高質量的利用外資是一項重要的課題。

二、開展外資吸引力評價研究目的

(1)及時掌握外資在中國城市的投資流向與區域佈局,為外商投資提供方向標。

(2)為城市提升外資吸引力提供參考和借鑑。

(3)為中國可持續高質量利用外資提供決策支持。

(4)深入研究外資遇到的新問題、新挑戰,探索城市利用外資新路徑,更好地發揮外資在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三、評價對象、評價標準、數據來源

1、評價對象

根據民政部2018年全國行政區劃調整統計後的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12月31日,全國共有4個直轄市和333個地級行政區參與評價,其中地級市293個,地區7個,自治州30個,盟3個。副省級市雖然行政級別高於普通地級市,但在全國行政區劃統計中仍歸屬於地級市。考慮到4個直轄市屬於省級行政區,因此為了更好的對地級行政區進行對比,最終評出了“2019年全國最具外資吸引力地級及以上城市百強”、“2019年全國最具外資吸引力地級行政區百強”兩個榜單。

2、評價標準

考慮到統計資料完整性與可比性,2019年《中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外資吸引力評價》以2018年度地級及以上城市實際利用外資額作為評價唯一指標。排名客觀真實體現了目前外資在中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投資流向。

3、評價數據來源

數據來源於2019年各市政府工作報告、2018年各市統計公報以及其它公開數據。

四、評價結果

1、“2019年全國最具外資吸引力地級及以上城市百強”前10強

“2019年全國最具外資吸引力地級及以上城市百強”10強是:

北京市、上海市、武漢市、重慶市、青島市、深圳市、成都市、杭州市、廣州市、西安市。

2019年全國最具外資吸引力地級及以上城市百強,北京第一西安第十

北京市2018年實際利用外資173.1億美元,居全國第一,其實際利用外資額佔全國當年實際利用外資額(1350億美元)的12.82%。

2019年全國最具外資吸引力地級及以上城市百強,北京第一西安第十

“最具外資吸引力地級及以上城市百強”前10強2018年實際利用外資總額達到998.18億美元,接近1000億美元。平均實際利用外資99.82億美元。

武漢市成為唯一一個超過平均值並躋身全國前3強,同時與三個省級行政區並駕齊驅成為全國僅有的四個利用外資超百億美元的城市。武漢市在全國所有地級行政區、所有副省級城市和省會城市中均排名第一。

前10強均為副省級及以上城市。廣東省獨佔2席。

按區域劃分,東部佔6席,中部佔1席,西部佔3席。

2、2019年全國最具外資吸引力地級及以上城市百強

2019年全國最具外資吸引力地級及以上城市百強,北京第一西安第十

2019年全國最具外資吸引力地級及以上城市百強,北京第一西安第十

2019年全國最具外資吸引力地級及以上城市百強,北京第一西安第十

2019年全國最具外資吸引力地級及以上城市百強,北京第一西安第十

2019年全國最具外資吸引力地級及以上城市百強,北京第一西安第十

2019年全國最具外資吸引力地級及以上城市百強,北京第一西安第十

“2019年全國最具外資吸引力地級及以上城市百強”第一名是北京市,最後一名是湖南婁底市。第一名北京市2018年實際利用外資額是最後一名婁底市的30多倍。

“最具外資吸引力地級及以上城市百強城市”2018年實際利用外資總額達到2444.68億美元,遠遠超過全國當年實際利用外資總額。造成數據偏差的原因一個是統計口徑,一個是匯率差別。

“最具外資吸引力地級及以上城市百強城市”2018年平均實際利用外資23.73億美元,超過平均值的有30個城市。

五、中國城市利用外資存在的主要問題

1、統計標準不統一,數據透明度低,發佈時效性差。

在實際的數據採集中,由於各城市採用的統計口徑不一致,換算標準不統一,導致全國總數據與省市彙總數據,地方彙總數據與省內統計數據之間存在較大差異。比如廣西自治區投資促進委員會公佈的2018年度全口徑實際利用外資數據為59.54億美元,而廣西自治區商務廳發佈的2018年度實際利用外資數據卻只有5億美元左右,差距相當懸殊。另外有相當一部分城市未在統計公報公佈外資數據,或者一些城市根本不公開數據,又或者發佈數據的時間較晚。

2、各區域間、城市間利用外資差距巨大,分佈不均衡

從全國省區市來看,東、中、西及東北地區利用外資差距明顯,區域分佈不平衡。2018年實際利用外資額超過百億美元的省區市共有13個,其中東部佔6個,中部佔5個,西部佔2個,東北地區沒有。前3強是江蘇省、廣東省和浙江省,均為東部省份。寧夏、新疆、西藏、甘肅、青海等西部省級行政區實際利用外資更是不足3億美元,這幾個省份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相加也就僅相當於第一名江蘇省(255.9億美元)的五十分之一。

從入選百強的前10強來看,其中東部佔6席,中部佔2席,西部佔2席。東北依然沒有城市入選。從百強的全部名單來看,東部佔46席,中部佔40席,西部佔13席,東北佔5席。

百強第一名的湖北武漢市實際利用外資額相當於百強後20個城市的總額。

3、傳統的重規模、輕質量的引資觀念仍未改變

除了四大直轄市、副省級城市和部分省會城市依靠自身的優勢吸引了一批相對高質量的外資企業之外,絕大多數地級城市吸引的外資企業技術溢出效應較低,對當地企業帶動作用不明顯。

更有部分城市為了完成考核任務,不顧自身實際,盲目引進外資,結果不僅沒有實現雙贏,而且某種程度上對當地經濟發展帶來而負面影響。

4、過於注重技術引進,輕消化吸收再創新

很多地方政府認為先進的就是好的,不顧自身條件,盲目的引進先進技術,但由於地方政府在研發方面的投入較低,導致地方政府的研究水平和研發平臺非常滯後,結果自然是根本沒有能力消化新技術,新產品也就無從談起。據統計,引進同等的技術設備,我國用於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支出不到日本、韓國的1%。

5、專業性技術人才匱乏

一些技術較為先進的外資企業對當地高技術人才的需求較大,但大多數地級市在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方面做的遠遠不夠,有的地方政府即便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和激勵措施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但大多人才都沒有用武之地。在我國,技能勞動者佔比20%左右,總量嚴重不足。高技能人才的數量更是不到1/20。技能勞動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1以上,高級技工的求人倍率更是達到2:1以上。

6、吸引外資缺乏戰略規劃

許多地方政府僅僅是為了完成上級主管部門下發的引進外資的任務。沒有一個戰略性的引進外資的規劃和具體的實施方案。引進外資不是一蹴而就,想怎麼引就怎麼進,必須結合城市的中長期戰略規劃,結合產業發展定位,結合自身的比較優勢,有目的地的、循序漸進的、合理的引進外資。

六、對策建議

1、構建跨部門的外資綜合統計平臺

各個涉及外資統計的部門應該儘快聯合構建統一的外資綜合統計分析平臺,建立一套動態的外資監測預警指標體系,共享外資統計信息,維護統計數據的權威性、嚴肅性和準確性,防止數據虛報,同時及時對外發布,為相關學術研究、政府決策提供依據。在本次數據採集分析中,湖南省所有地級城市實際利用外資彙總數據與全省公佈的數據完全吻合。湖南省具體的做法和經驗應該認真總結並在全國進行推廣。

2、探索適合自身的引進外資的新模式

我以前曾經提出過引進外資的一個新模式,也是一個引進外資的參照,那就是:(STTS)模式,具體就是指:戰略定位(Strategic positioning )+技術溢出(Technology spillover)+人才優勢(Talent advantage)+服務優勢(Service advantage)。

戰略定位:利用外資首先要有戰略定位,要認清自己的位置,包括自身在國際區域合作中的定位、國內區域發展中的定位等等。定位準確才不至於盲目引資。

技術溢出效應:引進的外資企業必須本身技術先進,相比投資區域具有技術優勢,這是技術轉移和溢出的必要條件。某種程度上,引進好的外資企業目的就是更好的輻射和帶動本地企業技術進步,管理提升,從而增強本地區經濟發展的綜合優勢。

人才優勢:各城市必須準確掌握自身人才優勢,尤其是中高端專業技術人才的儲備。必須明確當地是否具備消化吸收外資先進技術的能力,是否具備自主創新的能力。

服務優勢:包括企業服務和政府服務。企業服務包括合作企業和配套企業。合作企業主要指產業間的關聯效應,配套企業主要是產業內的競爭效應和示範效應。政府服務就是要求政府要創造有利於外資發展的各種軟硬環境,包括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和諧安定的社會環境、優美舒適的自然環境等以及相應的基礎配套設施。政府要加快提升行政審批效率、提高投資便利化程度,加快專業技術人才培育和企業轉型升級,為內外資企業創造良好外部經營環境。

當然,這只是一個相對的標準,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各城市特點各異,發展階段不同,地方政府要不斷創新引進外資的新模式,要加強城市間、區域間的合作。目前外商投資的方式已經發生了變化,原來的技術輸出、資本輸出的模式已經不能完全適應外資企業和地方發展的需要,原來外資企業一家獨大的局面也已經不復存在。當前外資企業已經非常注重與當地優秀企業的合作,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

引進外資是一項長期複雜的工作,要有科學的政績觀。東部地區城市引進外資已經到了一個轉折點,首要的工作是做好存量,留住好的外資企業,然後想辦法擴大增量。中部地區異軍突起,已經成為外商投資的新風向標,此時應該更加理性,認真做好中長期的引資規劃,為以後長期良性發展奠定基礎。西部及東北地區在承接產業轉移的過程中要堅守底線原則,避免落後產能,汙染企業的轉移。

作者簡介:呂偉華,獨立學者,長期致力於外資研究。主持編寫了《中國城市外資吸引力研究報告》中英文,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

摘自《2019年中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外資吸引力研究報告》

來源:今日頭條《外資研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