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收益再降“二時代”如何理財?'

"

7月下旬,互聯網寶寶收益迎來小幅回升,連續兩週出現上漲,再度引發市場關注。不過,有多位投資者向《金融投資報》記者表示,“沒有明顯感受,相較於二季度,寶寶理財收益下滑較為明顯。”那麼,目前互聯網寶寶產品收益表現如何?相較於其他競品,是否還具備競爭優勢?

7月整體收益創新低

由於多款通過互聯網渠道銷售的貨幣基金均以“寶”命名,各種“寶類”貨幣基金亦被統稱為互聯網寶寶。

作為零錢理財主要渠道之一,今年以來,互聯網寶寶整體表現較為平淡,收益屢創新低。不過,隨著6月的到來,由於季末流動性略有收緊,暫時拉高了互聯網寶寶收益率。收益回暖能否持續也成為投資者關注的問題。

從互聯網寶寶最新收益表現來看,答案似乎趨向肯定。據融360數據,上週(7月19日-25日),78只寶寶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繼續回升,為2.45%,環比上漲0.05個百分點。同時,貨幣基金平均預期收益率為2.45%,環比上漲0.09個百分點,連續兩週上漲。

在分析人士看來,上週雖然央行開展500億元逆回購操作,但臨近月末流動性較前期略有收緊,因此互聯網寶寶收益率出現微幅上漲。

不過,整體來看,“跌跌不休”依然是7月互聯網寶寶的關鍵詞。具體來看,融360數據顯示,前6月,互聯網寶寶平均收益率分別為3.0088% 、 2.7765% 、 2.6725% 、2.5329%、2.4359%、2.497%。而在7月,則為2.4189%,再創新低。

“我長期通過某寶寶理財產品打理流動資金,其收益表現較為穩健。但7月期間,這款產品有21天七日年化收益率在0.70元以下,其中7天還不到0.60元,相較於此前下滑明顯。”成都市民張小姐表示。

以上週為例,據融360數據,78只互聯網寶寶中,僅1只收益率超過3%,為中信銀行(港股00998)“薪金煲”,七日年化收益率3.63%。據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31日,互聯網寶寶收益已全面進入“二時代”,中信銀行“薪金煲”、南京銀行“鑫元寶”、富國基金“富錢包”收益居前,分別為2.88%、2.737%、2.735%。

“下半年市場流動性將繼續保持寬鬆態勢,預計貨幣基金和互聯網寶寶的收益率難言上漲。”融360分析師楊慧敏認為,三季度互聯網寶寶收益率仍有繼續下行的可能性。

需適應淨值化趨勢

事實上,根據銷售渠道的不同,各類互聯網寶寶收益表現也有所差異。以上週為例,各類互聯網寶寶產品中,除代銷系寶寶外,收益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漲。其中,銀行系寶寶平均收益率依然居首,為2.52%,環比上升0.08個百分點;其次是代銷系寶寶和第三方支付系寶寶,平均收益率均為2.4%;基金系寶寶平均收益率則墊底,為2.39%。

與此同時,在收益排名居前的寶寶理財產品中,銀行系寶寶也持續佔有較高比例。在此情況下,銀行系寶寶收益率相比其他類型具有明顯優勢。

但值得關注的是,這樣的優勢在面對銀行T+0理財產品時卻不復存在。楊慧敏表示,即使是收益率最高的互聯網寶寶與其他類型的理財產品比較時,目前也沒有充分的競爭優勢,面臨較大的替代品競爭。隨著理財子公司陸續成立,1元產品不斷推出,貨幣基金面對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互聯網寶寶規模或存在繼續下降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就在7月,匯添富、鵬華、嘉實、華安、中銀、華寶等6家基金公司旗下的浮動淨值型貨幣基金獲批。區別於原來的固定淨值型產品,浮動淨值型產品將根據基金資產的市場價值,淨值隨之波動,不再以七日年化收益率的形式呈現。

“雖然短期來看,互聯網寶寶仍然以七日年化收益率來計算未來收益,但隨著打破剛兌的趨勢不斷加強,未來投資者需要適應各類理財產品淨值化的趨勢。”楊慧敏認為,包括銀行理財、短期理財基金以及貨幣基金等,未來都將成為隨著市場價值而波動的淨值產品。“所以,投資者要學會辨別各類理財產品的底層資產,以此瞭解自己所投產品的收益和風險可能性。”

本文源自金融投資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