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家長還在爭議是否給孩子配手機時,法國悄悄的做了一個舉措

童書繪本 韓國 幼兒園 智能手錶 法國 好爸媽學習圈 2018-12-01
當中國家長還在爭議是否給孩子配手機時,法國悄悄的做了一個舉措

“想毀掉孩子的一生,就送他一部手機”!相信很多家長聽到這句話都會沉默,都會糾結。一方面孩子學習離不開手機,可是另一方面手機影響了孩子的學習。

面對這個令人頭痛的問題,作為家長究竟應該怎麼做的?也許看完這篇文章會有一點啟發。

一方面是在這個信息時代,學校老師都在微信上佈置作業,還有學校配置的一些網絡課程,都是無形中需要給孩子配手機的。這手機真的得給孩子配!

● 另一方面,有寶媽表示對孩子沉迷手機的事情真的是很無奈,孩子的成績從玩手機開始就不斷下降。

實則,沉迷手機越來越趨向於低齡化這件事,不僅僅是中國家長糾結鬧心的問題,已經是全球家長都著急上火的一個問題了。

當中國家長還在爭議是否給孩子配手機時,法國悄悄的做了一個舉措


世界多國針對孩子使用手機問題

明確令行禁止

然而就在我們中國家長還在爭議是否給孩子配手機這個問題的時候,在國外,許多國家已經明令禁止中小學生在校園使用手機。

日本禁止學生攜帶手機上學;

韓國規定小學生不能攜帶手機入校,但准許初中生與高中生攜帶手機,但到校後須將手機交給學校集中保管;

英國明確表示除了緊急情況,16歲以下的學生不準使用手機;

美國大部分學校不允許學生使用手機。

也就在不久前,法國國民議會日前通過法案,禁止幼兒園、小學和初中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手機。法案規定:

除殘障學生特殊需要、校外活動或教學目的外,3歲至15歲的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不得使用手機、平板電腦及智能手錶等可聯網通信設備,高中學生可自願執行全部或部分禁令。該法案將於今年9月正式生效。

為什麼世界多國針對孩子使用手機的問題,有著如此明確的令行禁止呢?國外的多項研究可見答案:

前有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公佈了自己長達十年的研究結果,令人震驚。

這位科學家在10年前從全國各地的中下階層的家庭中選取了100名孩子,將他們分成了兩組:50名是接觸不到手機的孩子,50名是對手機痴迷的孩子。然後對他們進行跟蹤調查。

10年後,調查結果如下:

50位痴迷手機的孩子只有2位考上大學。另外50名不玩手機的孩子幾乎全部考入大學,只有三名孩子高中畢業後選擇在家幫工。這些考入大學的孩子們,有16位獲得了學校的全額獎學金。

又有法國克萊蒙·費朗大學的一項測試表明,兒童使用手機時,大腦對手機電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


當中國家長還在爭議是否給孩子配手機時,法國悄悄的做了一個舉措



手機如何阻礙孩子的成長

用一句簡潔的話概述,無非就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道理:手機對孩子的成長,在影響上是弊大於利!

身邊就有許多例子:

海靜安區的趙先生帶7歲兒子小睿(化名)進行視力檢查時發現:兒子原本良好的視力在短短2個月裡大幅下降。“一個暑假,視力從1.5降到0.6。”

幾經追問得知,很可能是因孩子假期入夜摸黑玩手機所致。原來兒子每天晚上九點上床睡覺後,就躲在黑暗房間裡用手機玩遊戲。所以才會導致視力下降如此之快的結果。

範哲,班級很優秀的一個孩子,16年進入初三年級時班級第一名,老師家長眼中的乖寶寶。卻在中考前三個月,成績江河日下,上課打瞌睡,做作業就犯困。

一開始以為是學習壓力大所致,然而就在徹查了範哲的書包和房間,終於在床單下面發現了一部手機。

帶手機到學校的孩子,會經常忍不住刷微博、微信、短視頻這一類的軟件,另外玩一些手機遊戲。

習慣了手機帶來的輕鬆愉悅的信息,對知識學習感到鼓譟乏味,整天沉迷於手機世界裡,花費在學習上的時間、精力自然就少了,久而久之,學習成績必然下滑。

學習下降,視力下降,或許能夠有挽回的餘地,但是孩子的三觀在成長過程中扭曲之後,所要付出而代價就太昂貴了。


當中國家長還在爭議是否給孩子配手機時,法國悄悄的做了一個舉措


一個13歲的女孩,母親給配了手機,從自拍開始,再微信,再網聊,再抖音,最後發展到一個初一的孩子一個人躲在房間內化妝成成年人的模樣。

自拍一些不堪入目的視頻滿足一些變態的戀童癖的慾望,涉黃涉非,媽媽發現時孩子已經不能自拔。

雖說手機本就是一“死物”,關鍵是在於使用者怎樣操作,許多人會說這樣的鍋真的不能讓手機來背。

但事實上,國外早有明令禁止,而觀之國內相應的法則一直沒有出爐,學校對手機這塊的監管態度也不是非常明朗,家長對於手機這件事尚在爭議中。


如何防止孩子過度沉迷手機?

看到這裡,或許許多家長就要著急問優媽了,說了那麼多,那作為家長的我們能有什麼招?如何引導孩子合理使用手機、防止孩子過度沉迷手機?

想來,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應該採取不同的干預措施。

1-3歲:

儘量不讓孩子接觸手機

主要原因有二:

1. 幼兒的視網膜要到12歲才能發育完善,在此之前都應該儘量少接觸手機類電子產品。

2. 兩三歲接觸電子產品(手機遊戲/電視)越多的小朋友,在七八歲發生注意力障礙(比如多動症)的可能性也越大。

正確做法

父母儘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多與孩子互動、主動更新孩子的玩具等。

父母手機中拒絕下載任何遊戲,以防孩子因遊戲上癮而索要手機玩。

●如果孩子對手機好奇,可向孩子示範打電話、發語音、拍照片等,建立孩子對手機用途的正確認知。

3-6歲:

儘量不讓孩子接觸手機遊戲

不少父母為了圖一時清淨,偶爾會把孩子丟給手機遊戲“照看”。但3-6歲的孩子還小,自控力不足,一旦接觸遊戲,極易上癮。

因此,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可以適當接觸手機,如讓孩子明白手機可撥打電話、可與人聊天、視頻等基本用途,但一定要遠離手機遊戲。

正確做法

父母家人手機去娛樂化,即刪除遊戲、音樂、視頻等各類會吸引孩子的APP。即便孩子想要玩手機,除了翻翻相冊、拍拍照,也不會覺得有趣,自然不會一直纏著父母要手機玩。

積極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多與孩子共讀兒童繪本。(繪本的顏色和故事性,對孩子吸引力也比較大,只要孩子愛上閱讀,基本不會想著要玩手機了。)

豐富孩子的生活經歷,多帶孩子外出體驗大自然,鼓勵孩子多結交朋友。

7-12歲:

針對手機問題不宜強勢打壓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進入了心理叛逆期的第二階段,即兒童叛逆期。

處在叛逆期的孩子,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會變得固執又脾氣暴躁,有時講起來道理來,懟得爸媽都無語。

面對孩子沉迷手機,很多父母常用的方式是:

一用父母身份強壓(我說了不許玩就是不許玩/再玩就沒飯吃了/再玩就揍你);

二是用親子關係威脅(再玩就不要你了/再玩就不喜歡你了)。

這兩種方法,弊大於利。長此以往,不僅會嚴重破壞親子關係,還會加重孩子對手機的依賴和沉迷。

正確做法

與孩子協商規定玩手機的時長、次數,作為必須遵守的規則,如若違反,可以承擔家務為責罰手段。

家長要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和動機,目標是“孩子停止玩手機遊戲”,而不是“孩子乖乖地停止手機遊戲”。允許孩子出現頂嘴、哭鬧等不滿情緒。

家長要試著理解孩子的感受和立場,如家長希望孩子能夠先完成作業再玩手機,不要說“現在立刻去做作業”,而是說“我知道這個遊戲很好玩,但你必須先完成作業。我看著你玩兒完這一局,然後你就去做作業,可以嗎?”

12-18歲:

適當干預,引導孩子合理利用手機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處於青春期的前奏,思想認知水平較高,也已經具備一定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

父母應堅持適當干預、合理利用。直接沒收或生氣吼罵、甚至是暴打一頓,都是治標不治根的做法。

手機就像一把雙刃劍,能傷害孩子,但也能幫助孩子,關鍵在於如何使用。

正確做法

● 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和行為變化,給予孩子一定的個人空間。很多青少年沉迷手機,是因為對性的好奇,父母可試探詢問並委婉教育。如通過微信、扣扣或郵件的方式,教給孩子一些基本的性知識等。

●有了溝通和信任後,與孩子一起協商制定玩手機的規則,如是否可以帶去學校玩、什麼時候可以玩手機、一次可以玩多久、如果超時會有怎樣的懲罰等。

正確看待孩子使用手機,引導孩子合理利用手機的正面效應,如手機上閱讀電子書籍更方便、手機搜索學習信息等。

歸根結底,孩子沉迷手機和遊戲這個問題,跟其他所有家庭教育問題有一個相同規律:

家長以身作則,做好榜樣與示範,孩子自然不會差到哪裡去。

你不希望孩子玩手機,你就自己首先做到少玩;

你希望孩子合理高效安排時間,你就自己先做一個懂規劃的人。


互 動

你的孩子沉迷手機嗎?

你是怎麼做的?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經驗!

當中國家長還在爭議是否給孩子配手機時,法國悄悄的做了一個舉措

專注家庭教育,分享教育理念,更多優質育兒文章,敬請關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