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還是抵制,996工作制成互聯網公司行業“潛規則”?

每週工作5天,每天“朝九晚五”8小時,儘管有些時也會加班,但這樣的上班節奏,是不少人有共識的工作常態。但最近,一個新詞兒——“996工作制”卻一再引發社會關注,也將一些互聯網公司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996工作制”通常是指員工早9點上班、晚9點下班,每週工作6天。日前有40多家互聯網公司被指實行“996”工作制,其中也包括多家知名互聯網公司。有媒體表示,即使員工對這種工作方式表現出了抵制,但其中的很多人最後還是迫於無奈只能默默接受。那麼,為什麼這些互聯網公司非要實行“996”工作制?到底算不算違法?員工又該如何維權?

沉默還是抵制,996工作制成互聯網公司行業“潛規則”?

公司人數少,就業壓力大,互聯網行業成為996工作制的“重災區”

近日,有認證為搜狗員工的用戶在職場實名社交平臺上爆料,公司開始統計每位員工的加班時長,並據此裁人。搜狗CEO王小川迴應表示,這樣的員工是“嚼舌頭”。事件引發關注,隨後,搜狗公司緊急發佈聲明稱,搜狗公司的工作時長是符合國家勞動法相關規定的。員工工作時間可以根據其工作崗位職責的要求靈活安排,只要整體工時滿足規定即可。

同時,程序員界也發生了一件事,有人在知名代碼託管平臺上發起了一個名為“996.ICU”的項目,網友可以添加自己所知道的公司加班情況,並給出證據鏈接,以此抵制互聯網公司的996工作制。此舉立即得到大批程序員響應。而“996ICU”代表:“工作996,生病ICU”,是一種諷刺,意味著長期這樣過勞工作,最終面臨健康的危險。在這份加班名單中,華為、阿里巴巴、螞蟻金服、京東、58同城等等40餘家公司上榜。

有公司員工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達了這種被加班的無奈。

“早上基本就是8點多,晚上一般情況都得9點多,月末是11點多。因為沒有地鐵,坐公交,6點多就得起來收拾坐公交車,8點多到去上班。晚上回來公交沒了,基本上就是打車。每天晚上都是這樣,沒有加班費。不可能不加班,不讓你走,一會一個小會,一會一個小會,一直處於上班狀態。”

當前,許多互聯網公司實行的是996彈性工作制,員工可以自由調配時間。某互聯網公司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這個早九晚九,這個是公司在這個時間段內是絕對開門的。只要你來,就這個環境允許你做。如果嚴格起來的話,就沒有辦法量化了。我會把這個任務分給她,你具體這周做什麼,這一天你做什麼,你只要做到了,其餘的時間我們不管。”

相對其他行業,互聯網行業確實是996工作制的“重災區”,這一互聯網行業公開的“潛規則”遭遇抵制,也不是偶然。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翼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一方面在製造業這個地方,一般集中的員工比較多,在加班的時候或者超過八小時工作不支付加班費的時候,就容易出現大規模的反抗。但是在互聯網這樣的企業裡面,它一般情況下人數不多,分佈的不同的單位裡面或者分佈在不同的地方,所以說去安排這種996的制度的可能性也比較大。第二個原因是,就業市場本身沒形成一個非常好的競爭,在市場壓力加大的情況下,996工作制實行的環境就比較多一些。”

違法與否,要看協議,保留加班證據,維護自身權利

這種加班方式究竟是不是違反勞動法?張翼認為,關鍵看有沒有相關協議。

“勞動法規定每天工作8小時,每月加班不能超過36個小時,如果你超過的話,你要簽訂自願加班的協議,在這個協議的基礎之上還需要支付勞動報酬,如果沒這個協議就是違背勞動法的規定。”

在法律意義上,996工作制的合法性顯然是存疑的。它直接把加班轉換為對員工的正常工作時間要求,甚至對這種機制進行話術包裝,賦予其某些文化、道德色彩。而員工如果想要維權,也不容易。北京嶽成律師事務所律師嶽屾山向記者坦言,彈性工作制職工在加班舉證方面的確存在一定困難。

“有的可能說自己早晨五點半就給單位發郵件了,晚上十點半還在給單位發郵件,但是企業會反駁說,可能你早晨發完郵件又睡了一個回籠覺,睡到下午七八點又起來發了封郵件,很難證明中間的這段時間也在為企業工作。所以彈性工作制在加班費的主張方面存在難度。”

嶽屾山建議,員工入職時要清楚自己是標準工時制還是不定時制,如有加班要保留好加班的證據。

“他需要證明自己工作的時間有多長,並且要證明這個時間段的確是在為企業工作。有些員工的單位可能規定是朝九晚五,但是員工早晨7點就到單位,晚上九點才離開單位,但是他必須能證明早到和晚走的這個時段在為企業工作,這是有效工作時間才能主張加班費的。”

除了員工自己需要維護自己的權利,張翼研究員認為,企業和監管部門也應該共同面對這個問題。

“勞動執法部門加大執法力度檢查,要通過檢查解決這樣的維內託。另外一方面,企業自己本身也需要通過自我的勞動環境塑造,有利於員工自身發展的方向,去改變企業的做法。所以,兩方面共同作用,才能緩解這一現象。”

前面提到的這次程序員們的集體反彈抵制996工作制,到底會獲得怎樣的迴應不好說。不過,據瞭解,996工作制已經不是互聯網行業的專屬,有向其他行業蔓延的趨勢。996工作制再次被關注,屢次被關注,也證明這不僅是一道企業成本題和個人選擇題,也是一道監管能力題和對未來的判斷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