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公司,年薪百萬,高管怎麼還是管不住手'

"

最近幾個互聯網公司祕籍爆出反腐新聞:

1小米美女總監貪汙700萬

2紅衣教主,周鴻禕怒斥腐敗

3美團爆出員工被拘留

4螞蟻金服

互聯網企業以技術起家,以改變世界為己任,在普通人中都是一群有情懷的創新者。傳統企業的很多毛病不到十年已經開始在互聯網企業蔓延,速度也是驚人。

互聯網的發展速度太快:

阿里騰訊百度不管他們自己怎麼說,在自己電商社交和搜索領域已經是一副成熟企業架勢。打天下易,守天下難,很多早起創業團隊人員,誰能忍住不去考慮論功行賞這件事情呢?企業可以長壽,人卻不能,客觀規律的必然。

流量生意就很典型,10年以前百度一次點擊幾毛錢(2006年甚至是6毛錢一口價),現在普通行業一次幾塊甚至幾十塊。巨行流量入口的巨頭跟獨角獸們,尋租的蛋糕太誘人。

比如100萬網絡廣告費,懂行的買方我們給120,不懂的加到150,看著人傻錢多的加到200萬。

又比如購買公眾號,一個粉絲兩塊定價,遇到懂行的就要仔細處理殭屍粉,遇到不懂的甚至有人塞殭屍粉充數。

再比如電商曝光,刊例價10萬的曝光,內部人員動動手就可以實現。只要你的內容看起來,別太差。

流量是互聯網行業的燃料,隨著企業數量增加,供小於求。大家還記著當年的煤老闆們不?

互聯網殺入實業要交學費

互聯網進入下半場,很多行業紛紛開始接觸實體商業。在不熟悉中造成了尋租的空間,被供應鏈尋租的ofo;被生鮮供應鏈拖垮的網紅餐廳;被地推套利的無人貨架。

互聯網人才再聰明,也有學習時間,也有學習成本。看不住場子的,都被傳統行業觸網的人薅光了羊毛。

比如製造業賬期和互聯網很不一樣。比如某新零售生鮮,做冰箱有三個月合理賬期,內部人員和公司談45天賬期。通過體外公司賬期套利。幾千萬的資金年化做20%

比如線下開店成本結構與線上完全不同,網紅餐廳每個平米報價3000裝修,實際上我們專業人士看,最多1500。

互聯網精細化運營

對上市巨頭,有效的反腐敗風控,是保證公司業績的重要手段特別是很多公司按照pe與盈利估值,更需要從收入之外,進一步加強成本控制。

對互聯網+企業,實業投入巨大,有效風控能夠更高效率地使用資金。

互聯網技術的價值仍然潛力巨大,也希望互聯網公司不會過早染上大企業病。附能更多場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