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員工隱藏心底多年的肺腑之言:公司不是學校,更別把它當成家!

點擊右上角【關注】腫麼破的頭條號,收穫更多職場祕籍。

閱讀全文約耗時6分鐘

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一個話題,那就會是:你對公司的定位是什麼?

很多人,特別是職場新人,在公司中總會感覺到各種各樣的不適應,每天上班總覺得彆彆扭扭,卻又說不清到底哪裡不對勁。

甚至有的人已經工作了三四年,對公司卻依舊有著莫名其妙的“隔閡感”,感覺自己似乎總也無法融入到公司當中,更別提什麼全情投入工作了。

事實上,稍作分析,你就會發現,這些問題的根源,往往就出在你對公司是如何定位的。

老員工隱藏心底多年的肺腑之言:公司不是學校,更別把它當成家!

解決問題,是你在公司中最大的價值

對於職場新人來說,思想上最容易出現的偏差,那就是把職場當做了學校。

一些學生思維被你無意間帶到了職場上。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當你的領導問了你一個從沒聽過的問題時,你想到的第一句話是什麼?

我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會是“抱歉,我不知道。”

回答“我不知道”沒有什麼丟人的,我也並不鼓勵你去不懂裝懂,但你要知道的是“我不知道”這四個字對於你的領導來說毫無意義。

如果你在學校裡,當你問出“我不知道”時,下一刻你的老師會把答案告訴你,至少他會告訴你去哪找到答案。

老員工隱藏心底多年的肺腑之言:公司不是學校,更別把它當成家!

但是職場上,回答“我不知道”就代表著這個問題“死”在你手裡了。面臨的困難依舊存在,項目依舊無法推進,而你能給出的卻只有“抱歉,我不知道。”

有一句話說很很有意思:“老闆付錢給你,是讓你來解決問題的。”

所以,你現在可以不知道怎麼解決,但你至少告訴你的領導,“我會嘗試著用什麼樣的方法去解決它。”具體到你是去上網查,去請教別人,還是乾脆花錢找個三方公司外包出去,這些就都只是執行層面的方法罷了。

老員工隱藏心底多年的肺腑之言:公司不是學校,更別把它當成家!

而最關鍵的,就是不要讓你的思維停留在“我不知道”上面。

學習很好,但那只是附加值

把公司當做學校,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有些人總是不斷地在強調“看,我在學習,在成長。”

嗯,說實話,這很好。我們小時候都聽過愛迪生做小板凳,達芬奇畫雞蛋的故事。即使是愛迪生的小板凳做的很糟糕,但當他拿出之前“更糟糕”的作品時,他就能得到老師的肯定與認可。

但很可惜,這一點放在公司裡是行不通的,不管你在哪家公司任職,成果是檢驗你工作能力的唯一標準。

老員工隱藏心底多年的肺腑之言:公司不是學校,更別把它當成家!

學習是一件過程導向的事情,只要你每天都在學習,每天比昨天更進步一點,那就是勝利。

但在職場上,一切都是以成果為最終導向的。你的進步、你學習到的經驗,只有最終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成果,才能擁有真正的價值。

如果你問一個職場新人:你在這家公司最想得到什麼?你有很大概率會聽到這樣的答案“我希望在這家公司學到更多東西,獲得更大的成長。”

這個答案很好,我也很欣賞好學進步的人,但很遺憾的是,這不是絕大多數老闆們想要聽到的話。

因為你的學習與進步,如果不能轉化為公司的“成果”,那麼對老闆來說,就相當於他花錢給你交了學費……

老員工隱藏心底多年的肺腑之言:公司不是學校,更別把它當成家!

所以,當你踏入職場的一刻,第一時間要想的是如何得到“成果”,至於在得到成果的過程中你學到多少,進步了多少,這些都相當於你在報酬之外得到的額外收穫。

搞清主次,才有可能在職場上獲得更進一步。

千萬別把公司當成家

除了“學校”之外,對公司的錯誤定位中,最離譜的就是“家”。

實話實說,每當聽到有人說“我們公司就像個家一樣,同事都是兄弟姐妹。”,我都要強忍住自己啐他一口的衝動,如果恰好這個人還是公司的老闆,那我只會在心裡默默給他比個中指。

對公司的定位有很多種,有人當做賽場,有人當做秀場,這些都不能說錯,但是把公司當成“家”的人,一定是錯的離譜。如果你真的把公司當成了家,那麼最終只能使你和公司都受到巨大的傷害。

其實這個問題很多年前就有人說的很明白了,十餘年前聯想大裁員時,就有聯想員工寫出了《聯想不是家》這樣的文章,情真意切,連柳傳志都發文迴應。

老員工隱藏心底多年的肺腑之言:公司不是學校,更別把它當成家!

然而可悲的是,這麼多年過去了,卻還有人執迷不悟,甚至就連聯想自己,又在公開信中撿回了“兄弟姐妹”這樣的稱號。

為什麼公司不是家?其實很簡單,家是一個互相包容,互相無底線容忍的場所。

而公司呢?對於員工來說,如果一家公司發不出工資,員工就會毫不猶豫的離開公司,反過來也一樣,當公司面臨困難時,也會乾脆利落的甩掉成為“包袱”的員工,即使他們很努力,即使他們不曾犯過任何錯。

這樣脆弱且赤裸的關係,如何能夠稱之為家?

老員工隱藏心底多年的肺腑之言:公司不是學校,更別把它當成家!

仔細想想,你會因為困難而拋棄他們中的任何一個嗎?

那些鼓吹“公司是家”的人,如果不是單純的愚蠢,那必然就是摩拳擦掌的準備套路你了。

他們想要的,很可能是單方面的“奉獻”,單方面的“容忍”,去掩飾自己的種種不足。

如果你真的信了這番話,當你被自己的“家”無情拋棄時,你自己固然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損失,而對自己的老東家恐怕也必然是滿腹的怨懟,若早知道今日不能好聚好散,又何苦當初的惺惺作態?

譬如京東,當年東哥的一聲“兄弟”喊得有多好聽,今日裁員的舉動就有多麼的刺目,原本只是商業上正常且正確的選擇,就因為當年的一句妄語,導致今天成為萬人調侃的對象。

老員工隱藏心底多年的肺腑之言:公司不是學校,更別把它當成家!

話再說回來,至少在京東,那些“兄弟們”多數還拿到了符合自己付出的收入。

而在更多地方,像家一樣的公司正用這個藉口掩飾著超低的工資。

把公司當家一樣的員工,用無用的加班去掩飾著自己思維上的懶惰。

難道這,就是你們想要的“家”?

我眼中的公司,就是用我的價值換取報酬的場所

前面說過,每個人對公司都有自己的理解與定位,而在我眼中,公司的定位非常純粹,那就是“將我的價值變現的地方”。

我有我的能力,但能力並不值錢,我需要找個地方把能力變成成果,然後用這些成果換來應得的報酬。

老員工隱藏心底多年的肺腑之言:公司不是學校,更別把它當成家!

簡單、純粹、且公平。

那麼,在這樣的定位下,什麼樣的公司就稱得上好公司?

首先他要適合我能力的發揮,好的制度與文化能夠幫助人們發揮自己的能力,而糟糕的制度與文化只能把人拖入低效率的泥潭當中。

如果我在一家公司感覺如魚得水,工作起來順暢且高效,那麼這家公司對我來說就是好的公司,因為在這裡我能夠發揮出更高的水平,創造更多的成果。

第二,我要獲得應有的回報。至少對我個人而言,我堅信“一切跟員工談奉獻的公司都是在耍流氓。”

這樣的關係很簡單,很純粹,最重要的是兩不相欠。

老員工隱藏心底多年的肺腑之言:公司不是學校,更別把它當成家!

當你把公司定位成一個這樣純粹的場所時,你在職的時候拿到了應有的報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收穫。那麼真等你離開時,也不會心生怨懟。

甚至可能還會懷念一下以前奮鬥過的地方,與奮鬥的美好時光。

這種結局,總比員工怪公司太絕情,公司怪員工不努力強得多吧?

所以說,調整好你的心態,對公司做一個它應有的定位,然後去嘗試迎接這個定位下的挑戰與收穫。

讓員工與公司的關係迴歸到最簡單的契約與交換,這時你會發現,少了那些多餘的想法與束縛,你面對工作時的很多困擾自然就煙消雲散隨風去了。

歡迎關注【腫麼破】頭條號,每天一篇職場乾貨,助您快速成長~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