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華為的績效管理:減人、增效、加薪,值得借鑑(建議收藏)

關注【老闆薪酬】更多關於企業管理、員工激勵、薪酬制度、績效激勵等內容免費與你分享!私信“資料”送您關於員工管理、績效薪酬的乾貨視頻。

任正非華為的績效管理:減人、增效、加薪,值得借鑑(建議收藏)

華為的績效管理:減人、增效、加薪。簡單說就是3個人幹5個人的活發4個人的工資,這樣企業的成本降低了,員工收入卻提高了。這對中小企業管理有很大的借鑑意義,可怎麼做才能達到預期效果呢?

曾經,任正非在區域總裁會上演講時稱:交不出利潤來,就要縮減。而且我們實行的是薪酬包管理,“減人、增產、漲工資”,你不減人,怎麼可能漲工資?

某製造企業總共80餘人,每次開會會議室裡都擠滿了人,老闆說這些都是我們公司的部門經理。包括人事經理、行政經理、後勤經理、保安經理、辦公室主任。結果最後,通過調整把他們減到3個。

為什麼?

工廠一共80名員工,按照管理鏈條1:8的配置,只能有10個基層幹部,再按1:7配置中層幹部,最多也才2個名額,考慮到實際情況,3個就夠了!

任正非華為的績效管理:減人、增效、加薪,值得借鑑(建議收藏)

1、企業人員配置不合理的後果

  • 浪費人才:這些中層幹部做下10年也不會有多大的成長,而且工資都不高,負能量很大、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比較低。
  • 浪費效率:崗位越多、部門越多,反而是壁壘,增加了溝通成本,降低執行力。
  • 浪費成本:雖然個體工資都不高,但整體工資額很高。

一家企業如果做管理的人很多,做經營的人較少,人效浪費一定不輕。如果管理活動很多,為經營服務的活動很少,勞動效率一定不高。很多人才都浪費在二線,而一線缺人就無法避免。盤活人才之道就是精減管理崗位、一切管理行為都指向經營價值、更多人才輸送到經營活動。

任正非華為的績效管理:減人、增效、加薪,值得借鑑(建議收藏)

2、企業裁員,總減不下來?

有的企業為什麼說減人可總減不下來?

有一家企業推行KSF+PPV薪酬全績效模式,輔導時涉及到減員增效加薪,在具體落地操作時遇到如下情況

業務部經理:我們要大力發展市場,不能減。

生產部經理:生產任務緊而重,不能減。

人事行政經理:一個蘿蔔一個坑,怎麼減。

保安部經理:按崗位定的編制,減不下來。

配送部經理:如果減人影響送貨,減不得。

總之大家都認為其他部門可以減,只是自己所在的部門減不得。

解決方案:

1、合併二線部門。

2、實施一人多崗、一專多能。

3、破除固定薪酬,以產值、價值定 工資。

結果:

員工總量減少了20%,員工平均工資增加了15%。

任正非華為的績效管理:減人、增效、加薪,值得借鑑(建議收藏)

3、企業裁員,越減越多?

有一家物流企業,倉庫有50名員工,為了給員工加薪,減了15個人,然後將節省下來的工資給留下來的35名員工加薪。剛開始大家都很認可,員工抱怨少、團隊相對穩定了。可是過了兩個月,員工就不斷找老闆埋怨,稱每天忙的不得了,影響到個人健康、家庭生活等等。而老闆也發現,最近一段時間,倉庫的出貨量少了、差錯率高了、損耗率也高了、客戶投訴大幅增加了。為了保住客戶、業績和市場,老闆被迫增加人手,到現在倉庫員工已經達到52個人。

解決方案:這家物流企業倉庫的所有員工實施的都是固定工資,員工經常在正常工作時間內低效幹活,然後混加班工資。固定工資無法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員工出的是時間和體力,不顧效率和結果。企業並沒有買到員工的價值和創造力。而且固定工資是剛性的,只能上不能下、只能加不能減。

結果:這家物流企業的人力成本不降反升。

任正非華為的績效管理:減人、增效、加薪,值得借鑑(建議收藏)

4、人要怎麼減,才是最有效的?

假若西天取經團隊要減員增效,該裁掉誰呢?唐僧是項目經理不能裁;悟空是業務能手不能動;八戒一路歡樂沒他不行;沙僧敬業聽話老闆喜歡;白馬是必備座駕。但是若5人中必須裁掉1個,結果是什麼,你猜對了嗎?

答案:沙僧。他的工作完全可以轉交給孫悟空或豬八戒。為什麼是沙僧,因為其他人的工作,他卻不能擔當。

啟示:出來混,埋頭苦幹、聽話照做是沒用的,必須擁有一技之長、核心價值,才能笑傲職場!

企業要優化組織結構,需要減掉什麼樣的人?

團隊裡一般都有五類人:

人渣:牢騷滿腹、無事生非、吃裡扒外的破壞分子.

人員:只領工資不做事,可有可無之人.

人手:安排什麼做什麼,等著命令才幹活的人.

人才:每天發自內心做事,知道公司的事做好了,受益的是自己,為公司操心的人.

人物:全身心投入,用靈魂去做事,決心和企業做事業的人。

前三者都都被列入淘汰或優化之列。

任正非華為的績效管理:減人、增效、加薪,值得借鑑(建議收藏)

​如何實現“減員、增效、加薪”?

  1. 痛下砍手,不破不立:砍部門(組織)、砍崗位、砍人手、砍預算、砍流程。
  2. 一專多能,產值定薪:小微企業大可不必實行專業化(除非特殊技術崗位),人人要能做兩個崗位以上的事,將員工收入產值化、價值化,明確定價規則,讓員工實現為自己幹、多勞多得。
  3. 轉變角色,利益趨同:將員工從管理者、打工者的角色轉變為經營者、所有者,參與經營、分享共同經營成果。只有所有員工成為利益的共同體,才能最終達成思維、目標的一致。
  4. 實現工具:KSF(績效、海氏評估法)、阿米巴經營模式、OP(內部合夥人、股權激勵);LP(精益生產)。

這樣設計薪酬模式,才能激發員工的鬥志,不增加企業的成本

我們建議好的薪酬體系,應該員工設立“保本平衡線”,超過保本平衡線,加工資,低於平衡線,降工資。讓員工跟老闆一樣有經營思維,自負盈虧。

任正非華為的績效管理:減人、增效、加薪,值得借鑑(建議收藏)

1、KSF增值加薪:在銷售業績之外,根據業務開發存在的問題及公司的工作需求,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例如:

  • 1)回款率指標
  • 2)高毛利產品銷售指標
  • 3)新客戶開發銷售(數量或金額)指標
  • 4)新市場開發銷售指標
  • 5)客戶服務滿意度指標
  • 6)客戶投訴率或數量指標
  • 7)客戶開發或服務成本指標
  • 8)客戶有效服務數量指標
  • 9)協助開發產品指標

一、KSF增值加薪法——一種員工和企業共贏的薪酬分配模式(適用於管理者和一線銷售人員)

1)入職3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低值(如10萬/月),主要關注過程性指標(如:跟蹤量、詢盤量、電話量、考核分值等),獎勵力度為小值。

任正非華為的績效管理:減人、增效、加薪,值得借鑑(建議收藏)

2)入職6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中值(如20萬/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如:毛利額、回款率、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為中值。

任正非華為的績效管理:減人、增效、加薪,值得借鑑(建議收藏)

3)入職1年以上:業績平衡點為常規值(如30萬/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如:毛利額、回款率、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為常規值。

任正非華為的績效管理:減人、增效、加薪,值得借鑑(建議收藏)

4)高級業務員:1年平均業績達500萬以上,次年自動升級為高級業務員,KSF薪酬增長20%-30%,獎勵力度為高值。

任正非華為的績效管理:減人、增效、加薪,值得借鑑(建議收藏)

KSF增值加薪法,給員工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

對企業來說,員工拿的越多,賺得越多,且不增加成本。

以某生產製造業生產經理KSF薪酬模式為例:

任正非華為的績效管理:減人、增效、加薪,值得借鑑(建議收藏)

1、毛利潤:每增加10000元,獎勵31元,每減少10000元,少發25元;

2、總產值:每多3000元,獎勵5.3元,每少3000,少發4元;

3、報廢率:每降0.05%,獎勵2.5,每上升0.05%,少發2元;

4、及時交貨率:每上升0.05%,獎勵2元,每少0.05%,少發2元;

5、員工流失率:沒流失,獎勵50元,每流失1人,少發250;

相比其他傳統模式薪酬模式,KSF薪酬績效模式是在開啟員工源動力,激發員工的創造力,把薪酬和績效全面融合,充分挖掘員工潛能,讓員工共同參與經營,實現利益趨同,讓員工更容易認同和接受。

實操步驟

第一步:選取生產經理這個崗位與企業利益密切相關的6-8個指標

總工藝毛利潤/生產工藝總產值/公司總報廢率/部門費用率/及時交貨率/生產工藝小時產值/員工流失人數/培訓

第二步:根據每個指標的重要程度設置相應的權重

第三步:根據公司歷史數據計算出每個指標的平衡點

這個平衡點對員工來說比較容易達到,所以員工壓力不大。

對於企業來說,只做的不比去年差,所以平衡點上加薪不會增加成本。

第四步:將員工的薪酬分為固定薪酬(20%)+寬帶薪酬(80%),將寬帶薪酬分配到6-8個指標當中

第五步:根據平衡點和薪酬分配設置相應的獎勵刻度

建立更高級別的內部合夥人機制

任正非華為的績效管理:減人、增效、加薪,值得借鑑(建議收藏)

凡是高級業務員、業務經理,即可成為企業當年的內部合夥人,一起分享企業增量利潤。

我的建議是可以先做3-5年的合夥人模式,再做股權激勵是最好的,合夥人同樣要員工掏錢入夥,但並不擁有公司的股份,並且合夥人不是分享所有的剩餘價值,而是分享增值增量部分的剩餘價值,我們主要匹配好企業的分配率、員工的回報率即可,員工有錢放在銀行只有極低的利息,如果放在公司有20%以上的回報率,員工肯定希望把錢放在公司獲取更高好的回報。

合夥人可分為兩種方式:

  • 1.公司合夥人制:合夥人一起分享整個公司的經營成果;
  • 2.項目合夥人制:僅針對核心業務或項目做合夥人分配,員工可以成為多個項目的合夥人;
任正非華為的績效管理:減人、增效、加薪,值得借鑑(建議收藏)

總結:

管理是被動的,激勵是主動的。管理是別人要求的,激勵是自己要求的。人性的特點是不喜歡為別人做事,卻願意為自己做事。如果一個管理者還是把過去幾十年的管理方法來管理現代的員工,那隻會把員工管跑。企業人員流失嚴重,穩定性不強,那企業老闆一定要先反思自己,別一味指責別人。

​經典好文:

經典分享:零基礎開始學習績效指標設計!老闆高管必備技能

年終績效考核與薪酬調整的實施策略

企業一定要藉助績效管理提升企業的執行力,分享全套PPT!

完整版“關鍵績效指標體系的建立與選擇”,人力資源部必須掌握!

經典:華為新員工入職 180 天詳細培訓計劃!(建議收藏)

任正非的《華為基本法》全文曝光,難得一見!(建議收藏)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10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