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我被炒了!人到中年只有一種“酷”

35歲,我被炒了!人到中年只有一種“酷”

來源微信公眾號:希財(xicaiwang)

35歲可以說是人生的一個重要關口,希財君之前看到有網友留言:

35歲,我被炒了!接下來該怎麼辦?

我都35歲了,竟然還要面臨被炒魷魚的命運……

其實,人生在不同的階段會面臨不同的困惑,早點感受到焦慮未必是壞事。

2017年:華為對公司34歲以上員工實行大幅裁員;中興42歲員工被裁跳樓身亡;

2018年:據媒體統計共有35家知名企業包括京東、百度、美團、阿里、騰訊和網易被曝裁員,裁員的同時,企業卻在招聘網站上大量招聘實習生;

2019年:

京東證實“末位淘汰10%副總裁級別以上高管”的消息屬實;

滴滴過冬,將裁員15%,涉及2000人左右;

百度李彥宏通過內部信表態,將選拔更多的80、90後年輕人進入管理層;

騰訊被曝裁撤一批中層幹部,比例約10%。就在昨天,在職14年的騰訊網原總編輯宣佈退休,知情人士稱騰訊網年輕一代將被重用;

……

連大公司的高管、中層管理人員都可能面臨被裁撤,35歲,不只是某一個人面臨的坎!

35歲,我被炒了!人到中年只有一種“酷”

1

我們不招35歲以上員工

知乎上有個女生髮帖問,自己35歲了,在某大型銀行做了10年軟件測試,金融專業的她後悔入了軟件行業,最終發現自己再努力都愛不上計算機,技術知識可以死背下來,但是非常痛苦終於崩潰。

前年下定決心辭職出國唸了金融碩士。

她今年畢業回國找工作,才發現投簡歷根本沒有人搭理,國內銀行基本只招應屆畢業生,35歲以上幾乎只招行長。

破罐破摔,打算先從實習做起。

但是,有工作經驗的不符合實習生條件,不要。

業內人士跟她透了個底,

“你這個年齡根本沒有人要……”

“對不起,你被裁了!”,那些HR不會告訴你的真相:

“中層以下,35歲肯定不要,30歲以上最好也別要,除非帶資源,帶流量,帶可估量的收益。”

“30以上,就算願意拿junior薪水也不能要,做不久,問清楚家庭背景情況,不穩定因素太大。”

“針對高管以上的職位,男性家庭穩定加分,女性看情況而定,需要了解配偶和子女的情況。”

“中層管理者年輕化,條件差不多,選年輕的。”

很多企業在招聘員工時,明確規定了年齡必須在35歲以下,公務員考試的年齡上限也是35歲。

35歲是一道坎 ,對於一家企業而言,35歲還沒有進入管理層,也沒有一技之長,要麼是技能不足,要麼是上進心不夠。

35歲,我被炒了!人到中年只有一種“酷”

2、35歲的人生只有一種“酷”,那就是“殘酷”

人到35,上有老,下有小,往往家庭負擔重, 房貸、車貸、孩子教育、父母贍養都需要錢。

每年有幾千萬的大學生加入職場,他們比你年輕,比你有衝勁。更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毫不留情地把你秒殺在沙灘上。

你要2、3萬的薪水,他們只要7、8千的薪水;你一天只能工作8小時,他們一天能工作16小時;你準點趕回家,他們享受加班;你上有老下有小,買房育兒養生,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他們沒有家庭,沒有房貸,沒有孩子,只有全力以赴,實現理想。

你覺得你一個人創造的價值能超過三個他們嗎?

蘋果員工平均年齡31歲,亞馬遜員工平均年齡31歲,谷歌員工平均年齡30歲,LinkedIn團隊平均年齡29歲,Facebook團隊平均年齡28歲,那些新媒體公司一水的小年輕……

此前領英發布的《職場人轉折點報告》中指出,職場人從普通員工升任經理的平均年齡是26.8歲,升任總裁的平均年齡是40歲。

所以很多公司裡往往會有一些中年職員,做事挺賣力氣,業績也還可以,尤其是心理素質特別好,會上被老大罵得狗血淋頭,會後私聊照樣咣咣表決心。油不油膩?油膩。沒辦法,那是被生活逼的。

之前,網上一個流傳甚廣的段子是這樣說的:不要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即辭職,但你可以往死裡罵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車有房有娃的那些。

35歲,我被炒了!人到中年只有一種“酷”

3、35歲是人生一個節點

為什麼35歲會成為人生的分水嶺?

35歲,其實是一個人生重要的節點。人的一生,會有很多重要的時間節點, 比如從出生開始,3歲上幼兒園、18歲成年、22歲畢業參加工作……

2017年印發的《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規劃,針對年齡範圍為14-35週歲的青年。從這個規劃來看,過了35,只能和青年告別,步入中年。

人在20幾歲的時候,總期待35歲能財務自由,可現實卻是,35歲離失業更近。不想35歲失業無助,就要好好規劃人生。

22歲前,要努力讀書;

22-30歲,要努力適應職場,要有事業的積累,還要趕緊結婚生孩子;

30-35歲,要努力賺錢,這個年齡段應該是事業的快速上升期,要有一技之長或者在單位有較高的地位。

到了35歲,你已經混得不錯了,在單位有了不可取代的地位,又或者資產千萬,那麼接下來的路相對會好走一些。

35歲,我被炒了!人到中年只有一種“酷”

4、怎麼應對35歲危機?

  • 鍛鍊身體

成年人的身體總是在走下坡路的,鍛鍊是為了身體在報廢的路上走得慢一點。

拼命工作的同時,別忘了努力鍛鍊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了好身體,才能走好人生的下半場。

  • 不斷學習

35歲雖是一個分水嶺,但事在人為,大器晚成的人比比皆是。有人說“七年一輩子”,大意是每個人從零開始到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需要大約7年的時間。

清華大學教授,國家人社部、民政部專家委員會委員楊燕綏去年發表演講表示:很多人可以活過100歲,擁有黑髮50年和白髮50年的銀色人生。

即使你只能活到80歲,現在35歲,你也還有時間和機會至少成為六個領域的專家。

“傳奇奶奶”姜淑梅,60歲開始認字,75歲開始寫作,今年82歲,已經出版了4部小說,引起了文學界的轟動,還拿了很多獎。

人一生只應有一個職業,那就是學生。

  • 理財投資

所謂的中年焦慮,不管哪種焦慮,背後或多或少都與錢有關。

想要徹底破除財務焦慮,僅僅依靠“人賺錢”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通過“錢賺錢”,獲取更多的收入,讓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持續的現金流收入。

工作前幾年漲薪特別快,但隨著年齡增長,漲薪越來越慢,甚至下降或者被裁。在收入多的時候做好理財規劃,當風險來臨時,手有餘糧,心中不慌。

努力終有意義,希望人到中年,我們會感激現在努力生活,努力學習,做好理財規劃的自己。

PS:上班族如何理財,公眾號對話框回覆【理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