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用力抓基層打基礎固根本'

跳槽那些事兒 習近平 農村 永州新聞網 2019-07-17
"

治國安邦,重在基礎;管黨興黨,重在基層。基層工作實不實、基層基礎牢不牢、基層大局穩不穩,直接關係到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樹立大抓基層、大抓基礎的導向,中央就加強鄉鎮政府能力建設、城市基層黨的建設、基層減負等相繼作出重要決策部署,出臺系列政策文件。就我省當前重點工作而言,打好三大攻堅戰、抓好產業項目建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等,迫切要求全面加強基層建設,全面提升基層組織力和戰鬥力。

越是擔子重如山,越要愛護挑擔人。在全省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之際,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湖南省委關於全面加強基層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舉措,標誌著我省吹響了全面加強基層建設、加快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衝鋒號。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道出了基層工作的複雜和繁重。基層遍佈“棘手事”“矛盾窩”,幹著費事活、受著夾板氣,做好基層工作委實不易。“有限權力機關”和“無限責任政府”的比喻,道出基層存在權責不清、責大權小、“小馬拉大車”的矛盾。基層既有因進取無門、晉升無望而導致缺乏工作積極性的主觀情緒,也有基層幹部待遇普遍偏低、事業編制人員與公務員待遇保障水平差距過大等客觀現實;既有農村基層現有人才留不住、優秀人才招不來的發展困境,也仍然存在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

基層是黨的組織體系和國家治理體系的“神經末梢”。抓基層、打基礎的工作,年年在做、天天在抓,為什麼成效還不能完全讓人滿意?關鍵是“大抓基層、大抓基礎”的導向還沒有很好地樹立起來。《意見》的18條舉措,直指當前基層建設中權責不匹配、晉升通道不暢、待遇保障偏低、人才匱乏、負擔過重等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每一條都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體現了對基層幹部困難的感同身受和人文關懷。

《意見》立足於解決基層建設中最直接、最現實、最迫切的問題,如堅持賦能與減負相結合,建立統一規範的權力清單、責任清單、服務清單和負面清單,為的是讓基層有責辦事、有權辦事、有心辦事;打破條條框框,多措並舉破解基層幹部晉升的“天花板”,堅持實幹實績用幹部選幹部,既注重學歷、又重視能力,既注重“年頭”、又重視“勁頭”,目的是樹立幹部從基層提拔、幹部到基層成長、幹部在基層考驗的鮮明導向。強調不能既要馬兒跑、又不給馬兒草,就是要想方設法為基層幹部強保障、提待遇、卸壓力。認真落實基層減負年要求,抓好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專項整治,全面清理“責任狀”和“一票否決”事項,避免責任推卸和激勵扭曲,杜絕簡單的“歸功於上”或“諉過於下”,讓基層幹部輕裝前行。

加強基層建設,是大家共同的事。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做好抓基層、打基礎的工作,扛起基層建設的重要責任,考慮問題、制定政策、推進工作都要看對基層有利還是有弊,對基層負擔是減輕還是加重,對基層幹部積極性是鼓勵還是挫傷。黨員領導幹部加強對基層的瞭解、增進對基層的感情,道一聲“辛苦”,說一句“信任”,多一些體恤,使基層幹部辛苦不覺苦、身累心不累。由於互聯網的放大鏡效應,輿論中抹黑基層形象、醜化基層幹部的現象時有發生,社會各界理應更加客觀地認識基層幹部,不能因為極端個案而把基層幹部汙名化、妖魔化。

加強基層建設需要人財物的投入,但又不能僅僅靠給錢給物給人來解決問題。長遠來看,要堅持用改革的辦法、創新的思路,依靠創新進一步完善基層治理、基層服務、基層保障、人才流動等一系列長效機制,著力於增強基層實力、激發基層活力,破解制約基層建設的體制性、政策性問題,為基層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證。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不僅呼喚更多“今日長纓在手”的豪情,更期待“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生動。全面加強基層建設,必須持續用力抓基層、打基礎、固根本,旗幟鮮明地樹立基層為重的工作導向、重心下沉的政策導向、實踐實績為主的用人導向和積極鼓勁的輿論導向,讓千千萬萬基層幹部能夠在各自平凡的崗位上拼搏實幹、甘於奉獻,凝聚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力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