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清秦州里鄉建制探查鐵爐歸屬'

"

從明清秦州里鄉建制探查鐵爐歸屬

韓拜生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稱呼一個村莊為xx裡,比如紅河裡、士子裡、大灣裡、河灘裡、鍾峪裡、上寨裡……。這些鄉俗俚語雖土的掉渣,但真真切切的融入人們的生活,顯得那麼親切,卻又那麼遙遠,仔細玩味,“裡”頗似一個起修飾作用的綴詞,卻又不十分相似,若取掉它,好似掉了一顆門牙,顯得極不自在。一次翻閱志書,我偶然發現,原來,這土裡土氣的名字裡邊藏有大學問,“裡”竟然是古代的一種行政建制單位,與我們現今的鄉、村等自然行政單位相似。並且在不同朝代,裡的含義也有所不同。

“裡”這一概念最早產生於戰國時期。《周禮·遂人》裡記載:“五家為鄰,五鄰為裡,四里為酇,五酇為鄙,五鄙為縣,五縣為遂。”可以看出,戰國時期,裡轄有二十五家,是僅大於鄰的最基本的基層單位,相當於現在的村落。例如秦州境內就有邽戎邑(今城區)、邸、垣、離裡、楊裡、真裡(天水鄉境內)、九員(在在今齊壽鄉)、南田、中田(在今楊家寺鄉)等(《秦城區區志》)。秦統一全國後,實行郡縣制,縣以下基層單位為裡、亭、鄉,其中裡仍為村落,為百戶左右,轄域大於戰國時期。後來,經過歷代改制,隋以二十五家為裡,百家為黨。(見《秦州區志》、《甘肅省志》)。到了明代,政府為了加強皇權統治,又初創裡甲制,清代加以完善後,全國上下,整齊劃一,以一百一十戶為裡,裡上為鄉,鄉上為縣,縣上為州,咱們秦州轄五縣、四鄉、33裡。清朝初期對裡甲制又進一步細化,實行裡甲負責制,所謂里長甲負責制,是指在鄉級建制內設置里長,在里長之下又設置甲長,里長、甲長總理一鄉日常事務,直接對鄉長負責,這種辦法接近現在村級、鄉鎮級的隸屬關係,里長、甲長不由上級直接任命,而是按一里一百一十戶人家田產總收入多少排序,總產最高的排在首位,排名在前十戶的戶主才有資格做里長,里長選出以後,甲長便從剩下的一百戶人家裡邊排序產生。這樣一個里長下轄十個甲長,十里百甲的村級體系便算完成。每逢值日年份,里長組織下屬甲長完成所屬轄地的治安、雜役、衛生、河防等諸項工作。十年為一輪迴,一百一十戶輪職完成自己任務以後,再重新選舉裡甲,開始第二輪值日,當時稱這種輪流上崗的方法叫排年法,當然,作為鄉鄰里社人情味還是很濃的,遇有特殊情況,農戶也可以向上級申請提前輪值或推遲至下一年輪值,鰥寡孤獨者可以多戶聯合完成當年輪值任務。從大明立國直至民國建立,裡甲制一直沿用了526年,在這五百多年時間裡,秦州也不例外,仍然遵循明清兩代裡甲制度。

《天水市志》、《天水縣誌》、《北道區區志》記載:明初,全國共分13個布政使司,秦州隸屬於陝西布政使司鞏昌府,州治設在今天水市,轄區相當於今秦城、北道、秦安、清水、張家川、禮縣、徽縣、兩當等地,我們不論其它縣區,單看看秦州區轄域。

《天水市志》記載:天水縣轄地分36裡。

秦州城:長安、西廂、西寧、玉泉、中和、仁義、柔遠、向化、坊上9裡。

東鄉:九峪、秦亭、東柯、永川、永豐、社棠、更名、第五堡8裡。

北鄉:清八、清九、興十、三陽、漢四、漢六、漢二十、永寧8裡。

西鄉:關子、士子、夕陽、富勝、豐裕5裡。

南鄉:赤裕、豐潤、東寧、天水、白環、青石6裡。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第五堡劃歸三岔廳後,秦州轄35裡。

從志書記載可以看出,秦州對轄區的管理是按東西南北中方位順序進行劃分的,天水市直轄九里,東西南北共轄27裡,其轄域大致包括秦州區、麥積區,東鄉即天水市東部、北鄉即天水市北部,這可以從志書中找到依據。《北道區區志》記載:“明洪武二年(1369年),廢成紀縣,區境歸秦州直屬,稱東鄉,三陽川一帶稱北鄉。”那麼,西鄉、南鄉即秦州區西部、南部、西南部一帶。單從方域位置來看,鐵爐坡位於天水市西部,自然屬於西鄉,《秦城區區志》記載,西鄉共轄五里:“關子裡(關子鎮一帶)、士子裡(楊家寺、紅河一帶)、夕陽裡(鐵爐、秦嶺、耤口一帶)、富盛裡(牡丹一帶)、豐裕裡(牡丹、秦嶺一帶)”。區志雖然劃定了夕陽裡的大致界限,但記述太過籠統,不能清楚分辨鐵爐的轄域範圍,請看《重撰秦州直隸新志》對鐵爐的介紹。

鐵爐坡據州治六十里,堡十七,有高廟山、半坡山、禾麥峪、楯子灘、楊家咀、雲臺山、董家崖、吳家崖、下寨、楊家窯、北具灣、船北里、林家灣、張家山、馬家莊、秦家窯、杜家山。

從上述史料可以看出,清末鐵爐坡管轄17個堡寨。除過鐵爐鄉原有屬地外,藉口鄉船北里、林家灣、張家山、馬家莊(馬莊)、秦家窯、董家崖、楊家咀(楊家灣)、放牛峪(禾麥峪)等地也歸鐵爐坡管轄 ,東及太京鎮、南及秦嶺鎮,充分說明,明、清、民國時期沒有藉口鄉建制。《秦城區區志》的記載也能對此說加以佐證,區志曰:“耤口因位於耤河上游兩支流的交匯處(夕陽口子)故得名。民國時期分別由而立鎮和鐵爐鎮所轄。”另外,明清、民國時期鐵爐所轄村寨與現在有點出入。民國時期蘆子灣村稱五臺村,歸楊家寺士子裡管轄,今楊家寺鎮北具灣歸鐵爐坡管轄。北具灣村郭志昌老人也對此說也做了證實,老人講述,北具灣原名“脈聚灣”,因此地居於竹嶺支脈分叉樞要,故而得名。後來鄉人出於對生活的念想,希望福地多出人才,遂改名“百舉灣”,“舉”暗含“舉人”、“秀才”之意。畢竟北具灣地處高寒陰溼地帶,田地貧瘠,為了生存,人們希望百廢俱興,便改為“百聚灣”,直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北具灣劃歸楊家寺公社後,由於地處楊家寺轄區最北端,故改名“北聚灣”。“文革”時期,破四舊開始,因“聚”字含有迷信色彩,遂將“聚”寫成“具”。其實,北具灣的歸屬之說在日常交往中可以得到印證。據老年人回憶,清末民國時期,北具灣也侍奉雲臺觀、泰山廟一方諸神,與董家崖、史家溝、鐵爐坡同為雲臺山四大會首,自從劃歸楊家寺後,交往日益減少,後來,在一次迎神賽會中由於一點小矛盾,北具灣未再隨就雲臺山方神廟會。正因為方域文化的影響,直至現在,每年三月二十無量祖師華誕,鐵爐坡原屬周邊二十四莊(包括董家崖、史家溝、崔家磨、宋家窯、楊家灣)信士弟子如約而至,出錢出力,緊密團結,仍為地方的文化事業默默奉獻。

以上是明清時期鐵爐的歷史變革。其實,《五代會要》、《輿地廣記》、《太平寰宇記》等志書記載,遠至唐末,鐵爐坡就稱為鐵務鎮,宋代稱為鐵冶鎮。《甘肅省志》記載:“北宋時期,為了招引蕃部貿易,秦州在所建的諸多鎮、堡、寨,如隴城縣、鐵冶鎮(鐵爐坡)、伏羌城、甘谷城、三陽寨……於熙寧八年設置置場,進行茶馬貿易”,按北宋天水縣共轄五鎮的格局來看,鐵務鎮轄區除包括耤口、鐵爐以外,還包括秦嶺、關子部分村落,是天水縣西部與夕陽鎮(新陽鎮)毗鄰的唯一大鎮、軍事地位尤為突出,鐵爐坡得名及鍊鐵歷史當始於斯。其實,鐵爐歷史比唐宋時期更為遙遠,遠至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單從雲臺觀、泰山廟、鐵爐街現存十六棵古樹判斷,東漢時期,雲臺觀已是一方名勝,至今觀中現存1800年古柏一棵、古槐一棵,1600年、900年古槐各一棵,山腰800年古柏三棵,泰山廟現存1200年古柏兩棵,當街800年、700年古槐各一棵,200、300年以上柏樹六棵,從東漢開始至清代中期,雲臺觀古樹上都烙下了歷朝歷代的歷史印記,古樹的扎堆攢聚,無不訴說著鐵爐歷史的悠久,可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鐵爐坡卻逐漸走向了衰落,唐宋遺風不復存在,明清時期裡甲制產生之後,鐵爐直接廢鎮併入夕陽裡,後來經過清末、民國以及後期的演變,鐵爐時分時合,由一個幾千年的文明古鎮徹底淪為一個荒僻小村。

雲臺觀東漢古槐(距今1800多年)

附:民國時期及解放以後鐵爐歷史沿革

民國2年(1913年)改秦州為天水縣,基層推行保甲制,改裡、鋪為保甲,全縣下轄6區、34保315甲,鐵爐鄉境屬於第三區第三保。

民國24年(1935年)改為8鄉1鎮,下轄100個聯保,650保,6731甲。鐵爐屬藉源鄉。

民國26年(1937年)又改為區、鄉(鎮)體制,沿用民國初年區的範圍設6區轄10鄉、18鎮,鄉境屬第三區(駐西三十甸子)鐵爐鄉。

民國29年(1940年)撤銷區級建制,鄉(鎮)直隸屬於縣,鐵爐鄉改為鐵爐鎮。

1949年8月天水解放,天水縣實行區、鄉(鎮)體制,並按照“縮小區鄉行政範圍,便利人民管理”的原則,調調整鄉、鎮區劃,鄉境屬第十區(關子區,駐關子鎮)鐵爐鄉。

1955年5月,原以數序命名的區名又改以駐地名稱命名。天水縣併為7區,設65鄉、1鎮,鐵爐鄉屬藉口區。

1958年,天水縣掀起大辦人民公社(簡簡稱公社)高潮,撤銷天水縣建制,天水市、天水縣合併為市,轄17個人民公社,鐵爐屬藉口公社,屆時耤口公社轄三十甸子、青雲(鐵爐村)、鄭集寨、王河等12個管理區,鐵爐為下屬管理區之一,社駐三十甸子。

1961年鐵爐公社劃小分為鐵爐、金河2個公社。1968年又合併為鐵爐公社。1983年改為鐵爐鄉,1985年6月天水地區改為天水市,市轄秦城區、北道區,鐵爐鄉劃歸秦城區,2003年扯鄉並鎮,鐵爐鄉與藉口鄉合併稱藉口鎮。

原鐵爐鄉轄地自然村村名(50個):

鐵爐坡、祁家灣、吳家崖、陳家磨、楯子灘、張家堡子、崔家坡、緱家莊、河灘裡、廟壩、劉家莊、四坪寨子、蘆子灣、朱家廟、墳溝門、吊溝門、馬崖下、楊家窯、南山嘴、三月月黃、王家河、菜子溝門下、鄭家溝、左家溝、裴家山、趙家山、埂子、木集溝門、舊莊、新莊、寨柯、南溝溝、下窯、李鬍子溝、灣合、馬營莊、新莊裡、陳家莊、窯上、雙溝窪、上寨、劉家地溝、宋家山、張家河、高廟山、袁家山、牟集、下寨、大灣裡、杜家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