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

中國專制王朝裡,壽命前三甲為:唐朝289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明清壽命之長,超過強漢(西漢),與唐朝不相上下。創中國專制之最的明清,為何能延續這麼久?其原因就隱藏在財政裡。

南宋滅亡,重農抑商佔據主流,經過蒙古族短暫的統治後,中國的封建王朝不再尋求對外擴張,思想變得保守,與朝氣蓬勃的西方文明形成鮮明對比。為何中國突然停滯不前,奉行大陸孤立主義?這是一個十分宏大的命題。

單從財政角度講,隨著水稻的普及、人口的增長和墾荒的增加,國內市場已經足夠,農業稅收足夠維持帝國運轉,不再需要對外擴張,維持穩定成為王朝的統治目標

一、元朝財政“學壞”

出於掠奪的習慣,元朝政府的稅收思路一直是擴大稅源,提高稅率,稅收非常嚴苛。老百姓的負擔一直較重。

農業稅上,各種苛捐雜稅;商業稅上,稅目有30多種,元朝享國不到100年,鹽稅增加了20倍,茶稅增加了240倍,商業稅增加了10倍。

然而,元朝很快就出現財政赤字。公元1292年,距離南宋滅亡才13年,政府財政收入300萬錠左右,財政支出360萬錠,屬於明顯的入不敷出。

元朝學習兩宋,採用了簡單粗暴的斂財方法—紙幣貶值。方法與宋朝一模一樣,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網上查查,反正結果就是紙幣如同廢紙。

1367年,朱元璋在南京開始北伐,元朝財政崩潰,才不到一年的時間,京城告破,元朝滅亡。

二、僵化的明朝財政

明朝的財政制度足夠僵化,但也足夠穩定。收入基本只依靠農業稅,沒有多大上升空間。在張居正改革之前,它已存續200年之久,國家仍然比較平靜。最終,內憂外患的雙重打擊下,財政破產。

1、原始的財政制度

明朝的財政收入基本只靠農業稅。

田賦實行兩稅法,夏秋兩次繳納,以實物繳納,每畝收一斗(大約相當於稅率1/30);丁賦是農民的勞役稅。

為了徵稅方便,明太祖編制了針對戶籍的黃冊和針對土地的魚鱗冊,相當於現在的戶口本和土地證。這兩項工程浩大,總共花費了12年,於1393年才編制完成。

統計結果:戶籍1000多萬戶,人口6000多萬,土地面積近860萬頃。土地面積增加了一倍,政府稅收大大增加,達到2000萬兩(3.2億石),這2000萬兩就是明朝中央財政的基本盤,而且按照朱元璋的祖訓,這筆錢不能再增加。

明太祖還規定,黃冊和魚鱗冊每10年更新,但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中國專制王朝裡,壽命前三甲為:唐朝289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明清壽命之長,超過強漢(西漢),與唐朝不相上下。創中國專制之最的明清,為何能延續這麼久?其原因就隱藏在財政裡。

南宋滅亡,重農抑商佔據主流,經過蒙古族短暫的統治後,中國的封建王朝不再尋求對外擴張,思想變得保守,與朝氣蓬勃的西方文明形成鮮明對比。為何中國突然停滯不前,奉行大陸孤立主義?這是一個十分宏大的命題。

單從財政角度講,隨著水稻的普及、人口的增長和墾荒的增加,國內市場已經足夠,農業稅收足夠維持帝國運轉,不再需要對外擴張,維持穩定成為王朝的統治目標

一、元朝財政“學壞”

出於掠奪的習慣,元朝政府的稅收思路一直是擴大稅源,提高稅率,稅收非常嚴苛。老百姓的負擔一直較重。

農業稅上,各種苛捐雜稅;商業稅上,稅目有30多種,元朝享國不到100年,鹽稅增加了20倍,茶稅增加了240倍,商業稅增加了10倍。

然而,元朝很快就出現財政赤字。公元1292年,距離南宋滅亡才13年,政府財政收入300萬錠左右,財政支出360萬錠,屬於明顯的入不敷出。

元朝學習兩宋,採用了簡單粗暴的斂財方法—紙幣貶值。方法與宋朝一模一樣,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網上查查,反正結果就是紙幣如同廢紙。

1367年,朱元璋在南京開始北伐,元朝財政崩潰,才不到一年的時間,京城告破,元朝滅亡。

二、僵化的明朝財政

明朝的財政制度足夠僵化,但也足夠穩定。收入基本只依靠農業稅,沒有多大上升空間。在張居正改革之前,它已存續200年之久,國家仍然比較平靜。最終,內憂外患的雙重打擊下,財政破產。

1、原始的財政制度

明朝的財政收入基本只靠農業稅。

田賦實行兩稅法,夏秋兩次繳納,以實物繳納,每畝收一斗(大約相當於稅率1/30);丁賦是農民的勞役稅。

為了徵稅方便,明太祖編制了針對戶籍的黃冊和針對土地的魚鱗冊,相當於現在的戶口本和土地證。這兩項工程浩大,總共花費了12年,於1393年才編制完成。

統計結果:戶籍1000多萬戶,人口6000多萬,土地面積近860萬頃。土地面積增加了一倍,政府稅收大大增加,達到2000萬兩(3.2億石),這2000萬兩就是明朝中央財政的基本盤,而且按照朱元璋的祖訓,這筆錢不能再增加。

明太祖還規定,黃冊和魚鱗冊每10年更新,但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明朝財政收入的峰值是1602年的2295萬兩

我們對比這樣一組數據:漢武帝時農業稅佔財政收入1/2,中晚唐農業稅佔財政收入1/3,宋朝農業稅佔財政收入3/10,而明朝財政收入90%來自於農業稅收。這就帶來一個問題:財政收入基本被限定死了,在前面的文章裡我多次提到,農業稅的潛力遠不如商業,很容易到達天花板。

在商業上,明朝堅決抑制,實施海禁,限制買賣,打壓商人地位,通過一系列手段限制商業發展。

2、脆弱的財政平衡

財政支出主要是養官和養兵。

養官上,明太祖嚴格限制官員規模和俸祿,只要保持現狀,現在的財政收入綽綽有餘,當然,這是異想天開。明太祖在位時,官員人數2.4萬人;百年之後的憲宗時期,官員10多萬人。

養兵上,實行衛所制,實際就是唐初的府兵制:全國要地設立衛所,士兵世代相繼,給養仰賴屯田。不出所料,衛所制後來也頹廢了。

財政收入上,兩稅法實施一段時間後,逃戶和土地兼併將導致稅基的減少,這是歷史規律,比如,1426年,土地400多萬頃,不及立國時的一半。

財政支出上,官僚的膨脹是在所難免的,對外戰爭總會出現的

一旦爆發大規模戰爭,朱元璋按照小農思想建立的財政制度很容易就玩不轉了。

3、銀本位,政府喪失貨幣控制權

貨幣上,宋元以及明初的紙幣崩潰,導致民間自發尋找媒介代替政府發行的紙幣。當時白銀大量內流,白銀成為比較理想的貨幣,到1436年,明英宗取消禁銀令,白銀取得正式的貨幣地位。

銀本位的確立,是一次自下而上的貨幣革命,由於銀子只和儲存量、開採能力有關,政府不能控制,更不能無中生有的創造,銀本位無形之間保護了民間經濟的穩定。政府失去了一張財政王牌,但收穫了穩定的民間經濟。

4、張居正的斂財

明成祖滅北元之後,明朝不再對外擴張,但官僚系統膨脹起來。朱氏宗王的人數也是越來越多,佔據大量資源。嘉靖年間,倭寇作亂,軍費陡增。政府收入方面,全國一半的土地被隱藏,兩稅收入減少。財政失衡很嚴重。

1580年,完成政治集權後,張居正改革拉開序幕。

收入上,整理稅基,查明人口和土地。戶籍和人口接近明太祖時期,納稅人口6000萬,這也不是實際數字,萬曆年間明代人口實際突破1億;土地700多萬頃,比百年前增加300萬頃,比明太祖時少。

支出上,整頓吏治,淘汰冗員,提高行政效率。官員減少了1-2萬人

繳納方式上,實施“一條鞭法”,不再徵收實物,以銀兩繳納,一年只收一次。沿襲於唐德宗的貨幣計稅。

張居正改革使得國庫年盈餘400萬兩,但他的改革毫無創新,歷史意義不大,他只是個理財專家,通過擴大稅基,抽取民間財富,來獲得一時的財政收入。

以後來人的眼光看,要實質改善明朝的財政收入,改革必須從工商業著手。張居正改革時,明朝初露資本主義萌芽,紡織業出現僱傭關係,自發形成商業中心“天下四大鎮”—廣東佛山鎮、江西景德鎮、湖北漢口鎮、河南朱仙鎮,晉商、徽商作為一支頗具影響裡力的團體登上歷史舞臺,明朝政府也逐漸解除“禁海令”,私人的海上貿易開始日益頻繁起來。

若此時,政策上鼓勵商業發展,政府無需“割肉”就能獲得一塊較大的財政收入,同時通過海外貿易彌補國內白銀的不足,避免或緩解後期白銀短缺所造成的通貨緊縮問題。

"

中國專制王朝裡,壽命前三甲為:唐朝289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明清壽命之長,超過強漢(西漢),與唐朝不相上下。創中國專制之最的明清,為何能延續這麼久?其原因就隱藏在財政裡。

南宋滅亡,重農抑商佔據主流,經過蒙古族短暫的統治後,中國的封建王朝不再尋求對外擴張,思想變得保守,與朝氣蓬勃的西方文明形成鮮明對比。為何中國突然停滯不前,奉行大陸孤立主義?這是一個十分宏大的命題。

單從財政角度講,隨著水稻的普及、人口的增長和墾荒的增加,國內市場已經足夠,農業稅收足夠維持帝國運轉,不再需要對外擴張,維持穩定成為王朝的統治目標

一、元朝財政“學壞”

出於掠奪的習慣,元朝政府的稅收思路一直是擴大稅源,提高稅率,稅收非常嚴苛。老百姓的負擔一直較重。

農業稅上,各種苛捐雜稅;商業稅上,稅目有30多種,元朝享國不到100年,鹽稅增加了20倍,茶稅增加了240倍,商業稅增加了10倍。

然而,元朝很快就出現財政赤字。公元1292年,距離南宋滅亡才13年,政府財政收入300萬錠左右,財政支出360萬錠,屬於明顯的入不敷出。

元朝學習兩宋,採用了簡單粗暴的斂財方法—紙幣貶值。方法與宋朝一模一樣,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網上查查,反正結果就是紙幣如同廢紙。

1367年,朱元璋在南京開始北伐,元朝財政崩潰,才不到一年的時間,京城告破,元朝滅亡。

二、僵化的明朝財政

明朝的財政制度足夠僵化,但也足夠穩定。收入基本只依靠農業稅,沒有多大上升空間。在張居正改革之前,它已存續200年之久,國家仍然比較平靜。最終,內憂外患的雙重打擊下,財政破產。

1、原始的財政制度

明朝的財政收入基本只靠農業稅。

田賦實行兩稅法,夏秋兩次繳納,以實物繳納,每畝收一斗(大約相當於稅率1/30);丁賦是農民的勞役稅。

為了徵稅方便,明太祖編制了針對戶籍的黃冊和針對土地的魚鱗冊,相當於現在的戶口本和土地證。這兩項工程浩大,總共花費了12年,於1393年才編制完成。

統計結果:戶籍1000多萬戶,人口6000多萬,土地面積近860萬頃。土地面積增加了一倍,政府稅收大大增加,達到2000萬兩(3.2億石),這2000萬兩就是明朝中央財政的基本盤,而且按照朱元璋的祖訓,這筆錢不能再增加。

明太祖還規定,黃冊和魚鱗冊每10年更新,但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明朝財政收入的峰值是1602年的2295萬兩

我們對比這樣一組數據:漢武帝時農業稅佔財政收入1/2,中晚唐農業稅佔財政收入1/3,宋朝農業稅佔財政收入3/10,而明朝財政收入90%來自於農業稅收。這就帶來一個問題:財政收入基本被限定死了,在前面的文章裡我多次提到,農業稅的潛力遠不如商業,很容易到達天花板。

在商業上,明朝堅決抑制,實施海禁,限制買賣,打壓商人地位,通過一系列手段限制商業發展。

2、脆弱的財政平衡

財政支出主要是養官和養兵。

養官上,明太祖嚴格限制官員規模和俸祿,只要保持現狀,現在的財政收入綽綽有餘,當然,這是異想天開。明太祖在位時,官員人數2.4萬人;百年之後的憲宗時期,官員10多萬人。

養兵上,實行衛所制,實際就是唐初的府兵制:全國要地設立衛所,士兵世代相繼,給養仰賴屯田。不出所料,衛所制後來也頹廢了。

財政收入上,兩稅法實施一段時間後,逃戶和土地兼併將導致稅基的減少,這是歷史規律,比如,1426年,土地400多萬頃,不及立國時的一半。

財政支出上,官僚的膨脹是在所難免的,對外戰爭總會出現的

一旦爆發大規模戰爭,朱元璋按照小農思想建立的財政制度很容易就玩不轉了。

3、銀本位,政府喪失貨幣控制權

貨幣上,宋元以及明初的紙幣崩潰,導致民間自發尋找媒介代替政府發行的紙幣。當時白銀大量內流,白銀成為比較理想的貨幣,到1436年,明英宗取消禁銀令,白銀取得正式的貨幣地位。

銀本位的確立,是一次自下而上的貨幣革命,由於銀子只和儲存量、開採能力有關,政府不能控制,更不能無中生有的創造,銀本位無形之間保護了民間經濟的穩定。政府失去了一張財政王牌,但收穫了穩定的民間經濟。

4、張居正的斂財

明成祖滅北元之後,明朝不再對外擴張,但官僚系統膨脹起來。朱氏宗王的人數也是越來越多,佔據大量資源。嘉靖年間,倭寇作亂,軍費陡增。政府收入方面,全國一半的土地被隱藏,兩稅收入減少。財政失衡很嚴重。

1580年,完成政治集權後,張居正改革拉開序幕。

收入上,整理稅基,查明人口和土地。戶籍和人口接近明太祖時期,納稅人口6000萬,這也不是實際數字,萬曆年間明代人口實際突破1億;土地700多萬頃,比百年前增加300萬頃,比明太祖時少。

支出上,整頓吏治,淘汰冗員,提高行政效率。官員減少了1-2萬人

繳納方式上,實施“一條鞭法”,不再徵收實物,以銀兩繳納,一年只收一次。沿襲於唐德宗的貨幣計稅。

張居正改革使得國庫年盈餘400萬兩,但他的改革毫無創新,歷史意義不大,他只是個理財專家,通過擴大稅基,抽取民間財富,來獲得一時的財政收入。

以後來人的眼光看,要實質改善明朝的財政收入,改革必須從工商業著手。張居正改革時,明朝初露資本主義萌芽,紡織業出現僱傭關係,自發形成商業中心“天下四大鎮”—廣東佛山鎮、江西景德鎮、湖北漢口鎮、河南朱仙鎮,晉商、徽商作為一支頗具影響裡力的團體登上歷史舞臺,明朝政府也逐漸解除“禁海令”,私人的海上貿易開始日益頻繁起來。

若此時,政策上鼓勵商業發展,政府無需“割肉”就能獲得一塊較大的財政收入,同時通過海外貿易彌補國內白銀的不足,避免或緩解後期白銀短缺所造成的通貨緊縮問題。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5、支出猛增,通貨緊縮

萬曆三大徵,共耗費1200萬兩,財政再次緊張,財政赤字達到每年100萬兩,依靠張居正留下的家底,政府依然能正常運轉。好景不長,1607年,欠發邊關軍餉164萬兩。1616年,滿洲崛起,又耗費300萬兩,此時的國庫已經沒有積蓄了。

戰爭分兩種:有收益和無收益。秦始皇滅六國、隋文帝滅陳、明太祖北伐是有收益的,抵禦蠻族、征伐化外之地、敗仗是無收益的,無收益戰爭對財政的破壞性極大。

1619年起,僅遼餉每年就支出500萬兩,成為明朝的財政黑洞。萬曆皇帝自然想到根據魚鱗冊加稅,三年三次增稅,共增加財政收入520萬兩。崇禎年間,加派三餉,徵銀高達2000萬兩。農民侵家蕩產。

雪上加霜的是,貨幣白銀髮生了通貨緊縮。中國是所謂的“貧銀國”,主要靠海外輸入。美洲白銀大量開採,通過菲律賓流入中國;日本也發現大量銀礦,這批白銀也流入中國。但是到了明朝末年,由於歐洲和美洲發生戰爭,而且日本又開始鎖國,停止了對中國的白銀輸出。所以到崇禎年間,明朝居然出現了“錢荒”,糧食價格三年間下滑70%。

"

中國專制王朝裡,壽命前三甲為:唐朝289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明清壽命之長,超過強漢(西漢),與唐朝不相上下。創中國專制之最的明清,為何能延續這麼久?其原因就隱藏在財政裡。

南宋滅亡,重農抑商佔據主流,經過蒙古族短暫的統治後,中國的封建王朝不再尋求對外擴張,思想變得保守,與朝氣蓬勃的西方文明形成鮮明對比。為何中國突然停滯不前,奉行大陸孤立主義?這是一個十分宏大的命題。

單從財政角度講,隨著水稻的普及、人口的增長和墾荒的增加,國內市場已經足夠,農業稅收足夠維持帝國運轉,不再需要對外擴張,維持穩定成為王朝的統治目標

一、元朝財政“學壞”

出於掠奪的習慣,元朝政府的稅收思路一直是擴大稅源,提高稅率,稅收非常嚴苛。老百姓的負擔一直較重。

農業稅上,各種苛捐雜稅;商業稅上,稅目有30多種,元朝享國不到100年,鹽稅增加了20倍,茶稅增加了240倍,商業稅增加了10倍。

然而,元朝很快就出現財政赤字。公元1292年,距離南宋滅亡才13年,政府財政收入300萬錠左右,財政支出360萬錠,屬於明顯的入不敷出。

元朝學習兩宋,採用了簡單粗暴的斂財方法—紙幣貶值。方法與宋朝一模一樣,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網上查查,反正結果就是紙幣如同廢紙。

1367年,朱元璋在南京開始北伐,元朝財政崩潰,才不到一年的時間,京城告破,元朝滅亡。

二、僵化的明朝財政

明朝的財政制度足夠僵化,但也足夠穩定。收入基本只依靠農業稅,沒有多大上升空間。在張居正改革之前,它已存續200年之久,國家仍然比較平靜。最終,內憂外患的雙重打擊下,財政破產。

1、原始的財政制度

明朝的財政收入基本只靠農業稅。

田賦實行兩稅法,夏秋兩次繳納,以實物繳納,每畝收一斗(大約相當於稅率1/30);丁賦是農民的勞役稅。

為了徵稅方便,明太祖編制了針對戶籍的黃冊和針對土地的魚鱗冊,相當於現在的戶口本和土地證。這兩項工程浩大,總共花費了12年,於1393年才編制完成。

統計結果:戶籍1000多萬戶,人口6000多萬,土地面積近860萬頃。土地面積增加了一倍,政府稅收大大增加,達到2000萬兩(3.2億石),這2000萬兩就是明朝中央財政的基本盤,而且按照朱元璋的祖訓,這筆錢不能再增加。

明太祖還規定,黃冊和魚鱗冊每10年更新,但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明朝財政收入的峰值是1602年的2295萬兩

我們對比這樣一組數據:漢武帝時農業稅佔財政收入1/2,中晚唐農業稅佔財政收入1/3,宋朝農業稅佔財政收入3/10,而明朝財政收入90%來自於農業稅收。這就帶來一個問題:財政收入基本被限定死了,在前面的文章裡我多次提到,農業稅的潛力遠不如商業,很容易到達天花板。

在商業上,明朝堅決抑制,實施海禁,限制買賣,打壓商人地位,通過一系列手段限制商業發展。

2、脆弱的財政平衡

財政支出主要是養官和養兵。

養官上,明太祖嚴格限制官員規模和俸祿,只要保持現狀,現在的財政收入綽綽有餘,當然,這是異想天開。明太祖在位時,官員人數2.4萬人;百年之後的憲宗時期,官員10多萬人。

養兵上,實行衛所制,實際就是唐初的府兵制:全國要地設立衛所,士兵世代相繼,給養仰賴屯田。不出所料,衛所制後來也頹廢了。

財政收入上,兩稅法實施一段時間後,逃戶和土地兼併將導致稅基的減少,這是歷史規律,比如,1426年,土地400多萬頃,不及立國時的一半。

財政支出上,官僚的膨脹是在所難免的,對外戰爭總會出現的

一旦爆發大規模戰爭,朱元璋按照小農思想建立的財政制度很容易就玩不轉了。

3、銀本位,政府喪失貨幣控制權

貨幣上,宋元以及明初的紙幣崩潰,導致民間自發尋找媒介代替政府發行的紙幣。當時白銀大量內流,白銀成為比較理想的貨幣,到1436年,明英宗取消禁銀令,白銀取得正式的貨幣地位。

銀本位的確立,是一次自下而上的貨幣革命,由於銀子只和儲存量、開採能力有關,政府不能控制,更不能無中生有的創造,銀本位無形之間保護了民間經濟的穩定。政府失去了一張財政王牌,但收穫了穩定的民間經濟。

4、張居正的斂財

明成祖滅北元之後,明朝不再對外擴張,但官僚系統膨脹起來。朱氏宗王的人數也是越來越多,佔據大量資源。嘉靖年間,倭寇作亂,軍費陡增。政府收入方面,全國一半的土地被隱藏,兩稅收入減少。財政失衡很嚴重。

1580年,完成政治集權後,張居正改革拉開序幕。

收入上,整理稅基,查明人口和土地。戶籍和人口接近明太祖時期,納稅人口6000萬,這也不是實際數字,萬曆年間明代人口實際突破1億;土地700多萬頃,比百年前增加300萬頃,比明太祖時少。

支出上,整頓吏治,淘汰冗員,提高行政效率。官員減少了1-2萬人

繳納方式上,實施“一條鞭法”,不再徵收實物,以銀兩繳納,一年只收一次。沿襲於唐德宗的貨幣計稅。

張居正改革使得國庫年盈餘400萬兩,但他的改革毫無創新,歷史意義不大,他只是個理財專家,通過擴大稅基,抽取民間財富,來獲得一時的財政收入。

以後來人的眼光看,要實質改善明朝的財政收入,改革必須從工商業著手。張居正改革時,明朝初露資本主義萌芽,紡織業出現僱傭關係,自發形成商業中心“天下四大鎮”—廣東佛山鎮、江西景德鎮、湖北漢口鎮、河南朱仙鎮,晉商、徽商作為一支頗具影響裡力的團體登上歷史舞臺,明朝政府也逐漸解除“禁海令”,私人的海上貿易開始日益頻繁起來。

若此時,政策上鼓勵商業發展,政府無需“割肉”就能獲得一塊較大的財政收入,同時通過海外貿易彌補國內白銀的不足,避免或緩解後期白銀短缺所造成的通貨緊縮問題。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5、支出猛增,通貨緊縮

萬曆三大徵,共耗費1200萬兩,財政再次緊張,財政赤字達到每年100萬兩,依靠張居正留下的家底,政府依然能正常運轉。好景不長,1607年,欠發邊關軍餉164萬兩。1616年,滿洲崛起,又耗費300萬兩,此時的國庫已經沒有積蓄了。

戰爭分兩種:有收益和無收益。秦始皇滅六國、隋文帝滅陳、明太祖北伐是有收益的,抵禦蠻族、征伐化外之地、敗仗是無收益的,無收益戰爭對財政的破壞性極大。

1619年起,僅遼餉每年就支出500萬兩,成為明朝的財政黑洞。萬曆皇帝自然想到根據魚鱗冊加稅,三年三次增稅,共增加財政收入520萬兩。崇禎年間,加派三餉,徵銀高達2000萬兩。農民侵家蕩產。

雪上加霜的是,貨幣白銀髮生了通貨緊縮。中國是所謂的“貧銀國”,主要靠海外輸入。美洲白銀大量開採,通過菲律賓流入中國;日本也發現大量銀礦,這批白銀也流入中國。但是到了明朝末年,由於歐洲和美洲發生戰爭,而且日本又開始鎖國,停止了對中國的白銀輸出。所以到崇禎年間,明朝居然出現了“錢荒”,糧食價格三年間下滑70%。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政府不僅不能通過通貨膨脹抽取財富,反而因為通貨緊縮加劇了財政危機,導致只能通過加稅來維持財政。到最後,崇禎連軍餉都發不出來了,財政徹底崩潰,1644年,明朝滅亡。

明朝的財政制度,決定了它的死亡方式。它的財政能力太弱,遇到戰事只有加稅這一個辦法,陷入惡性循環。

宋朝與明朝,國家確實窮,前者是支出居高不下,後者是收入僵化死板。

6、同時期的西方世界

中國的全面落後,始於明朝,明朝的制度倒退,讓中國錯失了轉型機會。看看同時期的西方發生了什麼,更具有一番新的體會。

思想上,意大利從14世紀開始文藝復興,15世紀後期已擴展到歐洲各國,於16世紀達到鼎盛時期,資產階級反封建反神學的新文化運動取得成功。

科學上,哥白尼、伽利略、笛卡爾、帕斯卡、波義耳、開普勒等在這一時期完成了自己的成果,揭開歐洲近代科技革命的序幕。

經濟上,歐洲市場已不能滿足資產階級需求,於是開闢新航路,1487-1504年,歐洲人相繼到達好望角、美洲、印度,1522年,麥哲倫完成環球航行。歐洲的海外貿易和手工工場得以迅速發展。

"

中國專制王朝裡,壽命前三甲為:唐朝289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明清壽命之長,超過強漢(西漢),與唐朝不相上下。創中國專制之最的明清,為何能延續這麼久?其原因就隱藏在財政裡。

南宋滅亡,重農抑商佔據主流,經過蒙古族短暫的統治後,中國的封建王朝不再尋求對外擴張,思想變得保守,與朝氣蓬勃的西方文明形成鮮明對比。為何中國突然停滯不前,奉行大陸孤立主義?這是一個十分宏大的命題。

單從財政角度講,隨著水稻的普及、人口的增長和墾荒的增加,國內市場已經足夠,農業稅收足夠維持帝國運轉,不再需要對外擴張,維持穩定成為王朝的統治目標

一、元朝財政“學壞”

出於掠奪的習慣,元朝政府的稅收思路一直是擴大稅源,提高稅率,稅收非常嚴苛。老百姓的負擔一直較重。

農業稅上,各種苛捐雜稅;商業稅上,稅目有30多種,元朝享國不到100年,鹽稅增加了20倍,茶稅增加了240倍,商業稅增加了10倍。

然而,元朝很快就出現財政赤字。公元1292年,距離南宋滅亡才13年,政府財政收入300萬錠左右,財政支出360萬錠,屬於明顯的入不敷出。

元朝學習兩宋,採用了簡單粗暴的斂財方法—紙幣貶值。方法與宋朝一模一樣,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網上查查,反正結果就是紙幣如同廢紙。

1367年,朱元璋在南京開始北伐,元朝財政崩潰,才不到一年的時間,京城告破,元朝滅亡。

二、僵化的明朝財政

明朝的財政制度足夠僵化,但也足夠穩定。收入基本只依靠農業稅,沒有多大上升空間。在張居正改革之前,它已存續200年之久,國家仍然比較平靜。最終,內憂外患的雙重打擊下,財政破產。

1、原始的財政制度

明朝的財政收入基本只靠農業稅。

田賦實行兩稅法,夏秋兩次繳納,以實物繳納,每畝收一斗(大約相當於稅率1/30);丁賦是農民的勞役稅。

為了徵稅方便,明太祖編制了針對戶籍的黃冊和針對土地的魚鱗冊,相當於現在的戶口本和土地證。這兩項工程浩大,總共花費了12年,於1393年才編制完成。

統計結果:戶籍1000多萬戶,人口6000多萬,土地面積近860萬頃。土地面積增加了一倍,政府稅收大大增加,達到2000萬兩(3.2億石),這2000萬兩就是明朝中央財政的基本盤,而且按照朱元璋的祖訓,這筆錢不能再增加。

明太祖還規定,黃冊和魚鱗冊每10年更新,但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明朝財政收入的峰值是1602年的2295萬兩

我們對比這樣一組數據:漢武帝時農業稅佔財政收入1/2,中晚唐農業稅佔財政收入1/3,宋朝農業稅佔財政收入3/10,而明朝財政收入90%來自於農業稅收。這就帶來一個問題:財政收入基本被限定死了,在前面的文章裡我多次提到,農業稅的潛力遠不如商業,很容易到達天花板。

在商業上,明朝堅決抑制,實施海禁,限制買賣,打壓商人地位,通過一系列手段限制商業發展。

2、脆弱的財政平衡

財政支出主要是養官和養兵。

養官上,明太祖嚴格限制官員規模和俸祿,只要保持現狀,現在的財政收入綽綽有餘,當然,這是異想天開。明太祖在位時,官員人數2.4萬人;百年之後的憲宗時期,官員10多萬人。

養兵上,實行衛所制,實際就是唐初的府兵制:全國要地設立衛所,士兵世代相繼,給養仰賴屯田。不出所料,衛所制後來也頹廢了。

財政收入上,兩稅法實施一段時間後,逃戶和土地兼併將導致稅基的減少,這是歷史規律,比如,1426年,土地400多萬頃,不及立國時的一半。

財政支出上,官僚的膨脹是在所難免的,對外戰爭總會出現的

一旦爆發大規模戰爭,朱元璋按照小農思想建立的財政制度很容易就玩不轉了。

3、銀本位,政府喪失貨幣控制權

貨幣上,宋元以及明初的紙幣崩潰,導致民間自發尋找媒介代替政府發行的紙幣。當時白銀大量內流,白銀成為比較理想的貨幣,到1436年,明英宗取消禁銀令,白銀取得正式的貨幣地位。

銀本位的確立,是一次自下而上的貨幣革命,由於銀子只和儲存量、開採能力有關,政府不能控制,更不能無中生有的創造,銀本位無形之間保護了民間經濟的穩定。政府失去了一張財政王牌,但收穫了穩定的民間經濟。

4、張居正的斂財

明成祖滅北元之後,明朝不再對外擴張,但官僚系統膨脹起來。朱氏宗王的人數也是越來越多,佔據大量資源。嘉靖年間,倭寇作亂,軍費陡增。政府收入方面,全國一半的土地被隱藏,兩稅收入減少。財政失衡很嚴重。

1580年,完成政治集權後,張居正改革拉開序幕。

收入上,整理稅基,查明人口和土地。戶籍和人口接近明太祖時期,納稅人口6000萬,這也不是實際數字,萬曆年間明代人口實際突破1億;土地700多萬頃,比百年前增加300萬頃,比明太祖時少。

支出上,整頓吏治,淘汰冗員,提高行政效率。官員減少了1-2萬人

繳納方式上,實施“一條鞭法”,不再徵收實物,以銀兩繳納,一年只收一次。沿襲於唐德宗的貨幣計稅。

張居正改革使得國庫年盈餘400萬兩,但他的改革毫無創新,歷史意義不大,他只是個理財專家,通過擴大稅基,抽取民間財富,來獲得一時的財政收入。

以後來人的眼光看,要實質改善明朝的財政收入,改革必須從工商業著手。張居正改革時,明朝初露資本主義萌芽,紡織業出現僱傭關係,自發形成商業中心“天下四大鎮”—廣東佛山鎮、江西景德鎮、湖北漢口鎮、河南朱仙鎮,晉商、徽商作為一支頗具影響裡力的團體登上歷史舞臺,明朝政府也逐漸解除“禁海令”,私人的海上貿易開始日益頻繁起來。

若此時,政策上鼓勵商業發展,政府無需“割肉”就能獲得一塊較大的財政收入,同時通過海外貿易彌補國內白銀的不足,避免或緩解後期白銀短缺所造成的通貨緊縮問題。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5、支出猛增,通貨緊縮

萬曆三大徵,共耗費1200萬兩,財政再次緊張,財政赤字達到每年100萬兩,依靠張居正留下的家底,政府依然能正常運轉。好景不長,1607年,欠發邊關軍餉164萬兩。1616年,滿洲崛起,又耗費300萬兩,此時的國庫已經沒有積蓄了。

戰爭分兩種:有收益和無收益。秦始皇滅六國、隋文帝滅陳、明太祖北伐是有收益的,抵禦蠻族、征伐化外之地、敗仗是無收益的,無收益戰爭對財政的破壞性極大。

1619年起,僅遼餉每年就支出500萬兩,成為明朝的財政黑洞。萬曆皇帝自然想到根據魚鱗冊加稅,三年三次增稅,共增加財政收入520萬兩。崇禎年間,加派三餉,徵銀高達2000萬兩。農民侵家蕩產。

雪上加霜的是,貨幣白銀髮生了通貨緊縮。中國是所謂的“貧銀國”,主要靠海外輸入。美洲白銀大量開採,通過菲律賓流入中國;日本也發現大量銀礦,這批白銀也流入中國。但是到了明朝末年,由於歐洲和美洲發生戰爭,而且日本又開始鎖國,停止了對中國的白銀輸出。所以到崇禎年間,明朝居然出現了“錢荒”,糧食價格三年間下滑70%。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政府不僅不能通過通貨膨脹抽取財富,反而因為通貨緊縮加劇了財政危機,導致只能通過加稅來維持財政。到最後,崇禎連軍餉都發不出來了,財政徹底崩潰,1644年,明朝滅亡。

明朝的財政制度,決定了它的死亡方式。它的財政能力太弱,遇到戰事只有加稅這一個辦法,陷入惡性循環。

宋朝與明朝,國家確實窮,前者是支出居高不下,後者是收入僵化死板。

6、同時期的西方世界

中國的全面落後,始於明朝,明朝的制度倒退,讓中國錯失了轉型機會。看看同時期的西方發生了什麼,更具有一番新的體會。

思想上,意大利從14世紀開始文藝復興,15世紀後期已擴展到歐洲各國,於16世紀達到鼎盛時期,資產階級反封建反神學的新文化運動取得成功。

科學上,哥白尼、伽利略、笛卡爾、帕斯卡、波義耳、開普勒等在這一時期完成了自己的成果,揭開歐洲近代科技革命的序幕。

經濟上,歐洲市場已不能滿足資產階級需求,於是開闢新航路,1487-1504年,歐洲人相繼到達好望角、美洲、印度,1522年,麥哲倫完成環球航行。歐洲的海外貿易和手工工場得以迅速發展。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政治上,荷蘭爆發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這是一個重要標誌,資產階級直接掌握政治權力。

明朝捨棄工商業,歐洲擁抱工商業,從此拉開了文明的差距。

三、頑強的清朝財政

中國歷史上,沒有哪個王朝比清朝更加艱難,但清朝依然維持了近280年,鴉片戰爭之前,它已存續200年之久,財政依然健康。最終,對外賠款壓垮了財政。

1、鬆緊適度的財政制度

清朝繼承了明代改革的“一條鞭法”,將稅賦攤入田地,以銀兩繳納稅款。

同時,清代在財政上還做了三項改變

宣佈“新增人口永不加賦”,這裡稅指人頭稅,將人頭稅攤入土地稅

攤丁入畝,取消全國的人頭稅,將人頭稅攤入土地稅。戶籍不再重要,摸清土地就可以了,方便了人口流動。這是對兩稅法的進一步完善,但換湯不換藥,農民的稅負並不減少,只是簡化了徵收程序。

火耗歸公,由於稅款上繳時,銀兩會發生損耗,徵稅官員往往會要求人們多繳一點來彌補損耗,多繳的進入了官員腰包。中央政府將火耗統一歸公,再由政府發給官員。

除了土地稅,清政府仍實行一定的食鹽專賣,佔總收入的12%左右;另設關卡徵收商業稅,佔總收入的11%左右

清前期,財政收入4000萬兩左右

"

中國專制王朝裡,壽命前三甲為:唐朝289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明清壽命之長,超過強漢(西漢),與唐朝不相上下。創中國專制之最的明清,為何能延續這麼久?其原因就隱藏在財政裡。

南宋滅亡,重農抑商佔據主流,經過蒙古族短暫的統治後,中國的封建王朝不再尋求對外擴張,思想變得保守,與朝氣蓬勃的西方文明形成鮮明對比。為何中國突然停滯不前,奉行大陸孤立主義?這是一個十分宏大的命題。

單從財政角度講,隨著水稻的普及、人口的增長和墾荒的增加,國內市場已經足夠,農業稅收足夠維持帝國運轉,不再需要對外擴張,維持穩定成為王朝的統治目標

一、元朝財政“學壞”

出於掠奪的習慣,元朝政府的稅收思路一直是擴大稅源,提高稅率,稅收非常嚴苛。老百姓的負擔一直較重。

農業稅上,各種苛捐雜稅;商業稅上,稅目有30多種,元朝享國不到100年,鹽稅增加了20倍,茶稅增加了240倍,商業稅增加了10倍。

然而,元朝很快就出現財政赤字。公元1292年,距離南宋滅亡才13年,政府財政收入300萬錠左右,財政支出360萬錠,屬於明顯的入不敷出。

元朝學習兩宋,採用了簡單粗暴的斂財方法—紙幣貶值。方法與宋朝一模一樣,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網上查查,反正結果就是紙幣如同廢紙。

1367年,朱元璋在南京開始北伐,元朝財政崩潰,才不到一年的時間,京城告破,元朝滅亡。

二、僵化的明朝財政

明朝的財政制度足夠僵化,但也足夠穩定。收入基本只依靠農業稅,沒有多大上升空間。在張居正改革之前,它已存續200年之久,國家仍然比較平靜。最終,內憂外患的雙重打擊下,財政破產。

1、原始的財政制度

明朝的財政收入基本只靠農業稅。

田賦實行兩稅法,夏秋兩次繳納,以實物繳納,每畝收一斗(大約相當於稅率1/30);丁賦是農民的勞役稅。

為了徵稅方便,明太祖編制了針對戶籍的黃冊和針對土地的魚鱗冊,相當於現在的戶口本和土地證。這兩項工程浩大,總共花費了12年,於1393年才編制完成。

統計結果:戶籍1000多萬戶,人口6000多萬,土地面積近860萬頃。土地面積增加了一倍,政府稅收大大增加,達到2000萬兩(3.2億石),這2000萬兩就是明朝中央財政的基本盤,而且按照朱元璋的祖訓,這筆錢不能再增加。

明太祖還規定,黃冊和魚鱗冊每10年更新,但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明朝財政收入的峰值是1602年的2295萬兩

我們對比這樣一組數據:漢武帝時農業稅佔財政收入1/2,中晚唐農業稅佔財政收入1/3,宋朝農業稅佔財政收入3/10,而明朝財政收入90%來自於農業稅收。這就帶來一個問題:財政收入基本被限定死了,在前面的文章裡我多次提到,農業稅的潛力遠不如商業,很容易到達天花板。

在商業上,明朝堅決抑制,實施海禁,限制買賣,打壓商人地位,通過一系列手段限制商業發展。

2、脆弱的財政平衡

財政支出主要是養官和養兵。

養官上,明太祖嚴格限制官員規模和俸祿,只要保持現狀,現在的財政收入綽綽有餘,當然,這是異想天開。明太祖在位時,官員人數2.4萬人;百年之後的憲宗時期,官員10多萬人。

養兵上,實行衛所制,實際就是唐初的府兵制:全國要地設立衛所,士兵世代相繼,給養仰賴屯田。不出所料,衛所制後來也頹廢了。

財政收入上,兩稅法實施一段時間後,逃戶和土地兼併將導致稅基的減少,這是歷史規律,比如,1426年,土地400多萬頃,不及立國時的一半。

財政支出上,官僚的膨脹是在所難免的,對外戰爭總會出現的

一旦爆發大規模戰爭,朱元璋按照小農思想建立的財政制度很容易就玩不轉了。

3、銀本位,政府喪失貨幣控制權

貨幣上,宋元以及明初的紙幣崩潰,導致民間自發尋找媒介代替政府發行的紙幣。當時白銀大量內流,白銀成為比較理想的貨幣,到1436年,明英宗取消禁銀令,白銀取得正式的貨幣地位。

銀本位的確立,是一次自下而上的貨幣革命,由於銀子只和儲存量、開採能力有關,政府不能控制,更不能無中生有的創造,銀本位無形之間保護了民間經濟的穩定。政府失去了一張財政王牌,但收穫了穩定的民間經濟。

4、張居正的斂財

明成祖滅北元之後,明朝不再對外擴張,但官僚系統膨脹起來。朱氏宗王的人數也是越來越多,佔據大量資源。嘉靖年間,倭寇作亂,軍費陡增。政府收入方面,全國一半的土地被隱藏,兩稅收入減少。財政失衡很嚴重。

1580年,完成政治集權後,張居正改革拉開序幕。

收入上,整理稅基,查明人口和土地。戶籍和人口接近明太祖時期,納稅人口6000萬,這也不是實際數字,萬曆年間明代人口實際突破1億;土地700多萬頃,比百年前增加300萬頃,比明太祖時少。

支出上,整頓吏治,淘汰冗員,提高行政效率。官員減少了1-2萬人

繳納方式上,實施“一條鞭法”,不再徵收實物,以銀兩繳納,一年只收一次。沿襲於唐德宗的貨幣計稅。

張居正改革使得國庫年盈餘400萬兩,但他的改革毫無創新,歷史意義不大,他只是個理財專家,通過擴大稅基,抽取民間財富,來獲得一時的財政收入。

以後來人的眼光看,要實質改善明朝的財政收入,改革必須從工商業著手。張居正改革時,明朝初露資本主義萌芽,紡織業出現僱傭關係,自發形成商業中心“天下四大鎮”—廣東佛山鎮、江西景德鎮、湖北漢口鎮、河南朱仙鎮,晉商、徽商作為一支頗具影響裡力的團體登上歷史舞臺,明朝政府也逐漸解除“禁海令”,私人的海上貿易開始日益頻繁起來。

若此時,政策上鼓勵商業發展,政府無需“割肉”就能獲得一塊較大的財政收入,同時通過海外貿易彌補國內白銀的不足,避免或緩解後期白銀短缺所造成的通貨緊縮問題。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5、支出猛增,通貨緊縮

萬曆三大徵,共耗費1200萬兩,財政再次緊張,財政赤字達到每年100萬兩,依靠張居正留下的家底,政府依然能正常運轉。好景不長,1607年,欠發邊關軍餉164萬兩。1616年,滿洲崛起,又耗費300萬兩,此時的國庫已經沒有積蓄了。

戰爭分兩種:有收益和無收益。秦始皇滅六國、隋文帝滅陳、明太祖北伐是有收益的,抵禦蠻族、征伐化外之地、敗仗是無收益的,無收益戰爭對財政的破壞性極大。

1619年起,僅遼餉每年就支出500萬兩,成為明朝的財政黑洞。萬曆皇帝自然想到根據魚鱗冊加稅,三年三次增稅,共增加財政收入520萬兩。崇禎年間,加派三餉,徵銀高達2000萬兩。農民侵家蕩產。

雪上加霜的是,貨幣白銀髮生了通貨緊縮。中國是所謂的“貧銀國”,主要靠海外輸入。美洲白銀大量開採,通過菲律賓流入中國;日本也發現大量銀礦,這批白銀也流入中國。但是到了明朝末年,由於歐洲和美洲發生戰爭,而且日本又開始鎖國,停止了對中國的白銀輸出。所以到崇禎年間,明朝居然出現了“錢荒”,糧食價格三年間下滑70%。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政府不僅不能通過通貨膨脹抽取財富,反而因為通貨緊縮加劇了財政危機,導致只能通過加稅來維持財政。到最後,崇禎連軍餉都發不出來了,財政徹底崩潰,1644年,明朝滅亡。

明朝的財政制度,決定了它的死亡方式。它的財政能力太弱,遇到戰事只有加稅這一個辦法,陷入惡性循環。

宋朝與明朝,國家確實窮,前者是支出居高不下,後者是收入僵化死板。

6、同時期的西方世界

中國的全面落後,始於明朝,明朝的制度倒退,讓中國錯失了轉型機會。看看同時期的西方發生了什麼,更具有一番新的體會。

思想上,意大利從14世紀開始文藝復興,15世紀後期已擴展到歐洲各國,於16世紀達到鼎盛時期,資產階級反封建反神學的新文化運動取得成功。

科學上,哥白尼、伽利略、笛卡爾、帕斯卡、波義耳、開普勒等在這一時期完成了自己的成果,揭開歐洲近代科技革命的序幕。

經濟上,歐洲市場已不能滿足資產階級需求,於是開闢新航路,1487-1504年,歐洲人相繼到達好望角、美洲、印度,1522年,麥哲倫完成環球航行。歐洲的海外貿易和手工工場得以迅速發展。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政治上,荷蘭爆發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這是一個重要標誌,資產階級直接掌握政治權力。

明朝捨棄工商業,歐洲擁抱工商業,從此拉開了文明的差距。

三、頑強的清朝財政

中國歷史上,沒有哪個王朝比清朝更加艱難,但清朝依然維持了近280年,鴉片戰爭之前,它已存續200年之久,財政依然健康。最終,對外賠款壓垮了財政。

1、鬆緊適度的財政制度

清朝繼承了明代改革的“一條鞭法”,將稅賦攤入田地,以銀兩繳納稅款。

同時,清代在財政上還做了三項改變

宣佈“新增人口永不加賦”,這裡稅指人頭稅,將人頭稅攤入土地稅

攤丁入畝,取消全國的人頭稅,將人頭稅攤入土地稅。戶籍不再重要,摸清土地就可以了,方便了人口流動。這是對兩稅法的進一步完善,但換湯不換藥,農民的稅負並不減少,只是簡化了徵收程序。

火耗歸公,由於稅款上繳時,銀兩會發生損耗,徵稅官員往往會要求人們多繳一點來彌補損耗,多繳的進入了官員腰包。中央政府將火耗統一歸公,再由政府發給官員。

除了土地稅,清政府仍實行一定的食鹽專賣,佔總收入的12%左右;另設關卡徵收商業稅,佔總收入的11%左右

清前期,財政收入4000萬兩左右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財政支出上,軍隊支出佔一半,剩下為養官成本及各種公共支出,財政支出3500萬兩。

2、漂亮的財政數據

清朝注重墾荒,連新疆也出現了“今看戈壁外,沃壤庶無棄”的景象,全國耕地面積達到了11-12億畝,比明朝增加50%;清朝將南方水稻推廣到北方,全國平均畝產比明朝提高30%。直接帶來一個結果:糧食總產量比明朝提高了一倍左右

初期人口1億左右,康熙年間達到2億,乾隆年間達到3億。人口激增,土地增加,清代前期的財政盈餘成為常態。康熙末年,國庫盈餘800萬兩,雍正末年國庫盈餘6000萬兩,刷新歷史記錄,乾隆中期國庫盈餘7000萬兩,再次刷新記錄。

由於財政豐盈,政府多次推行全國性免稅。乾隆時期,面對國庫的大把銀子,逃不過歷史規律,乾隆皇帝開始大興土木、頻繁征戰,乾隆時期的戰爭花費總共1.5億兩,相當於5年的財政支出。即便這樣,乾隆退位時(公元1796年),國庫依然盈餘1900萬兩。

從財政角度看,清代是集權財政制度的高峰,經濟繁榮超過漢唐。若不是西方侵略,這個王朝可以維持更長的時間。

3、財政“新三駕馬車”

公元1840年,英國叩響了中國的大門。中英戰爭花費1000多萬兩,賠款2100萬兩,總共不到一年的政府收入,並非大麻煩。中英戰爭之前,鎮壓大小和卓叛亂,花費1800萬兩;乾隆征服大小金川,花費1億兩,遠多於中英戰爭費用。1850年道光退位時,國庫仍盈餘800萬兩。

太平天國擊碎了政府糧倉,再加上北方的捻軍起義,一共耗費了4億兩,相當於10年的財政收入。這要是以前的王朝,早就崩潰了,但清朝經受住了考驗,沒有走加稅這條老路,因為有了外債、海關稅及商業稅這三駕馬車。

"

中國專制王朝裡,壽命前三甲為:唐朝289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明清壽命之長,超過強漢(西漢),與唐朝不相上下。創中國專制之最的明清,為何能延續這麼久?其原因就隱藏在財政裡。

南宋滅亡,重農抑商佔據主流,經過蒙古族短暫的統治後,中國的封建王朝不再尋求對外擴張,思想變得保守,與朝氣蓬勃的西方文明形成鮮明對比。為何中國突然停滯不前,奉行大陸孤立主義?這是一個十分宏大的命題。

單從財政角度講,隨著水稻的普及、人口的增長和墾荒的增加,國內市場已經足夠,農業稅收足夠維持帝國運轉,不再需要對外擴張,維持穩定成為王朝的統治目標

一、元朝財政“學壞”

出於掠奪的習慣,元朝政府的稅收思路一直是擴大稅源,提高稅率,稅收非常嚴苛。老百姓的負擔一直較重。

農業稅上,各種苛捐雜稅;商業稅上,稅目有30多種,元朝享國不到100年,鹽稅增加了20倍,茶稅增加了240倍,商業稅增加了10倍。

然而,元朝很快就出現財政赤字。公元1292年,距離南宋滅亡才13年,政府財政收入300萬錠左右,財政支出360萬錠,屬於明顯的入不敷出。

元朝學習兩宋,採用了簡單粗暴的斂財方法—紙幣貶值。方法與宋朝一模一樣,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網上查查,反正結果就是紙幣如同廢紙。

1367年,朱元璋在南京開始北伐,元朝財政崩潰,才不到一年的時間,京城告破,元朝滅亡。

二、僵化的明朝財政

明朝的財政制度足夠僵化,但也足夠穩定。收入基本只依靠農業稅,沒有多大上升空間。在張居正改革之前,它已存續200年之久,國家仍然比較平靜。最終,內憂外患的雙重打擊下,財政破產。

1、原始的財政制度

明朝的財政收入基本只靠農業稅。

田賦實行兩稅法,夏秋兩次繳納,以實物繳納,每畝收一斗(大約相當於稅率1/30);丁賦是農民的勞役稅。

為了徵稅方便,明太祖編制了針對戶籍的黃冊和針對土地的魚鱗冊,相當於現在的戶口本和土地證。這兩項工程浩大,總共花費了12年,於1393年才編制完成。

統計結果:戶籍1000多萬戶,人口6000多萬,土地面積近860萬頃。土地面積增加了一倍,政府稅收大大增加,達到2000萬兩(3.2億石),這2000萬兩就是明朝中央財政的基本盤,而且按照朱元璋的祖訓,這筆錢不能再增加。

明太祖還規定,黃冊和魚鱗冊每10年更新,但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明朝財政收入的峰值是1602年的2295萬兩

我們對比這樣一組數據:漢武帝時農業稅佔財政收入1/2,中晚唐農業稅佔財政收入1/3,宋朝農業稅佔財政收入3/10,而明朝財政收入90%來自於農業稅收。這就帶來一個問題:財政收入基本被限定死了,在前面的文章裡我多次提到,農業稅的潛力遠不如商業,很容易到達天花板。

在商業上,明朝堅決抑制,實施海禁,限制買賣,打壓商人地位,通過一系列手段限制商業發展。

2、脆弱的財政平衡

財政支出主要是養官和養兵。

養官上,明太祖嚴格限制官員規模和俸祿,只要保持現狀,現在的財政收入綽綽有餘,當然,這是異想天開。明太祖在位時,官員人數2.4萬人;百年之後的憲宗時期,官員10多萬人。

養兵上,實行衛所制,實際就是唐初的府兵制:全國要地設立衛所,士兵世代相繼,給養仰賴屯田。不出所料,衛所制後來也頹廢了。

財政收入上,兩稅法實施一段時間後,逃戶和土地兼併將導致稅基的減少,這是歷史規律,比如,1426年,土地400多萬頃,不及立國時的一半。

財政支出上,官僚的膨脹是在所難免的,對外戰爭總會出現的

一旦爆發大規模戰爭,朱元璋按照小農思想建立的財政制度很容易就玩不轉了。

3、銀本位,政府喪失貨幣控制權

貨幣上,宋元以及明初的紙幣崩潰,導致民間自發尋找媒介代替政府發行的紙幣。當時白銀大量內流,白銀成為比較理想的貨幣,到1436年,明英宗取消禁銀令,白銀取得正式的貨幣地位。

銀本位的確立,是一次自下而上的貨幣革命,由於銀子只和儲存量、開採能力有關,政府不能控制,更不能無中生有的創造,銀本位無形之間保護了民間經濟的穩定。政府失去了一張財政王牌,但收穫了穩定的民間經濟。

4、張居正的斂財

明成祖滅北元之後,明朝不再對外擴張,但官僚系統膨脹起來。朱氏宗王的人數也是越來越多,佔據大量資源。嘉靖年間,倭寇作亂,軍費陡增。政府收入方面,全國一半的土地被隱藏,兩稅收入減少。財政失衡很嚴重。

1580年,完成政治集權後,張居正改革拉開序幕。

收入上,整理稅基,查明人口和土地。戶籍和人口接近明太祖時期,納稅人口6000萬,這也不是實際數字,萬曆年間明代人口實際突破1億;土地700多萬頃,比百年前增加300萬頃,比明太祖時少。

支出上,整頓吏治,淘汰冗員,提高行政效率。官員減少了1-2萬人

繳納方式上,實施“一條鞭法”,不再徵收實物,以銀兩繳納,一年只收一次。沿襲於唐德宗的貨幣計稅。

張居正改革使得國庫年盈餘400萬兩,但他的改革毫無創新,歷史意義不大,他只是個理財專家,通過擴大稅基,抽取民間財富,來獲得一時的財政收入。

以後來人的眼光看,要實質改善明朝的財政收入,改革必須從工商業著手。張居正改革時,明朝初露資本主義萌芽,紡織業出現僱傭關係,自發形成商業中心“天下四大鎮”—廣東佛山鎮、江西景德鎮、湖北漢口鎮、河南朱仙鎮,晉商、徽商作為一支頗具影響裡力的團體登上歷史舞臺,明朝政府也逐漸解除“禁海令”,私人的海上貿易開始日益頻繁起來。

若此時,政策上鼓勵商業發展,政府無需“割肉”就能獲得一塊較大的財政收入,同時通過海外貿易彌補國內白銀的不足,避免或緩解後期白銀短缺所造成的通貨緊縮問題。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5、支出猛增,通貨緊縮

萬曆三大徵,共耗費1200萬兩,財政再次緊張,財政赤字達到每年100萬兩,依靠張居正留下的家底,政府依然能正常運轉。好景不長,1607年,欠發邊關軍餉164萬兩。1616年,滿洲崛起,又耗費300萬兩,此時的國庫已經沒有積蓄了。

戰爭分兩種:有收益和無收益。秦始皇滅六國、隋文帝滅陳、明太祖北伐是有收益的,抵禦蠻族、征伐化外之地、敗仗是無收益的,無收益戰爭對財政的破壞性極大。

1619年起,僅遼餉每年就支出500萬兩,成為明朝的財政黑洞。萬曆皇帝自然想到根據魚鱗冊加稅,三年三次增稅,共增加財政收入520萬兩。崇禎年間,加派三餉,徵銀高達2000萬兩。農民侵家蕩產。

雪上加霜的是,貨幣白銀髮生了通貨緊縮。中國是所謂的“貧銀國”,主要靠海外輸入。美洲白銀大量開採,通過菲律賓流入中國;日本也發現大量銀礦,這批白銀也流入中國。但是到了明朝末年,由於歐洲和美洲發生戰爭,而且日本又開始鎖國,停止了對中國的白銀輸出。所以到崇禎年間,明朝居然出現了“錢荒”,糧食價格三年間下滑70%。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政府不僅不能通過通貨膨脹抽取財富,反而因為通貨緊縮加劇了財政危機,導致只能通過加稅來維持財政。到最後,崇禎連軍餉都發不出來了,財政徹底崩潰,1644年,明朝滅亡。

明朝的財政制度,決定了它的死亡方式。它的財政能力太弱,遇到戰事只有加稅這一個辦法,陷入惡性循環。

宋朝與明朝,國家確實窮,前者是支出居高不下,後者是收入僵化死板。

6、同時期的西方世界

中國的全面落後,始於明朝,明朝的制度倒退,讓中國錯失了轉型機會。看看同時期的西方發生了什麼,更具有一番新的體會。

思想上,意大利從14世紀開始文藝復興,15世紀後期已擴展到歐洲各國,於16世紀達到鼎盛時期,資產階級反封建反神學的新文化運動取得成功。

科學上,哥白尼、伽利略、笛卡爾、帕斯卡、波義耳、開普勒等在這一時期完成了自己的成果,揭開歐洲近代科技革命的序幕。

經濟上,歐洲市場已不能滿足資產階級需求,於是開闢新航路,1487-1504年,歐洲人相繼到達好望角、美洲、印度,1522年,麥哲倫完成環球航行。歐洲的海外貿易和手工工場得以迅速發展。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政治上,荷蘭爆發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這是一個重要標誌,資產階級直接掌握政治權力。

明朝捨棄工商業,歐洲擁抱工商業,從此拉開了文明的差距。

三、頑強的清朝財政

中國歷史上,沒有哪個王朝比清朝更加艱難,但清朝依然維持了近280年,鴉片戰爭之前,它已存續200年之久,財政依然健康。最終,對外賠款壓垮了財政。

1、鬆緊適度的財政制度

清朝繼承了明代改革的“一條鞭法”,將稅賦攤入田地,以銀兩繳納稅款。

同時,清代在財政上還做了三項改變

宣佈“新增人口永不加賦”,這裡稅指人頭稅,將人頭稅攤入土地稅

攤丁入畝,取消全國的人頭稅,將人頭稅攤入土地稅。戶籍不再重要,摸清土地就可以了,方便了人口流動。這是對兩稅法的進一步完善,但換湯不換藥,農民的稅負並不減少,只是簡化了徵收程序。

火耗歸公,由於稅款上繳時,銀兩會發生損耗,徵稅官員往往會要求人們多繳一點來彌補損耗,多繳的進入了官員腰包。中央政府將火耗統一歸公,再由政府發給官員。

除了土地稅,清政府仍實行一定的食鹽專賣,佔總收入的12%左右;另設關卡徵收商業稅,佔總收入的11%左右

清前期,財政收入4000萬兩左右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財政支出上,軍隊支出佔一半,剩下為養官成本及各種公共支出,財政支出3500萬兩。

2、漂亮的財政數據

清朝注重墾荒,連新疆也出現了“今看戈壁外,沃壤庶無棄”的景象,全國耕地面積達到了11-12億畝,比明朝增加50%;清朝將南方水稻推廣到北方,全國平均畝產比明朝提高30%。直接帶來一個結果:糧食總產量比明朝提高了一倍左右

初期人口1億左右,康熙年間達到2億,乾隆年間達到3億。人口激增,土地增加,清代前期的財政盈餘成為常態。康熙末年,國庫盈餘800萬兩,雍正末年國庫盈餘6000萬兩,刷新歷史記錄,乾隆中期國庫盈餘7000萬兩,再次刷新記錄。

由於財政豐盈,政府多次推行全國性免稅。乾隆時期,面對國庫的大把銀子,逃不過歷史規律,乾隆皇帝開始大興土木、頻繁征戰,乾隆時期的戰爭花費總共1.5億兩,相當於5年的財政支出。即便這樣,乾隆退位時(公元1796年),國庫依然盈餘1900萬兩。

從財政角度看,清代是集權財政制度的高峰,經濟繁榮超過漢唐。若不是西方侵略,這個王朝可以維持更長的時間。

3、財政“新三駕馬車”

公元1840年,英國叩響了中國的大門。中英戰爭花費1000多萬兩,賠款2100萬兩,總共不到一年的政府收入,並非大麻煩。中英戰爭之前,鎮壓大小和卓叛亂,花費1800萬兩;乾隆征服大小金川,花費1億兩,遠多於中英戰爭費用。1850年道光退位時,國庫仍盈餘800萬兩。

太平天國擊碎了政府糧倉,再加上北方的捻軍起義,一共耗費了4億兩,相當於10年的財政收入。這要是以前的王朝,早就崩潰了,但清朝經受住了考驗,沒有走加稅這條老路,因為有了外債、海關稅及商業稅這三駕馬車。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天平天國從爆發(1851年)到被平息(1865年),政府借債300萬兩。1867年,為應付陝甘的回民起義和新疆阿古柏叛亂,左宗棠一共借債1600萬兩,最終收復新疆。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政府借債1260萬兩,應付作戰費用。

中英戰爭使清朝國門打開,貿易額迅速上升,帶來海關稅的大幅增長。咸豐末年(1861年),海關稅不到500萬,同治末年(1875年)達到1100萬兩;光緒十三年(1888年),增至2000萬兩;1909年超過3000萬兩。海關稅逐漸超過了土地稅

由於貿易的增加,國內工商業也開始活躍,商業稅的徵收讓政府可以獲得更大的收入,達到1000-2000萬兩。

1891年,財政收入8900萬兩,財政支出7900萬兩,盈餘100萬兩,實現了財政平衡。財政收入中,海關稅達到1800萬兩,商業稅達到1600萬兩,土地稅則降到了2300萬兩,財政結構日趨現代

如果沒有後面的甲午戰爭,清朝是有希望保持局勢穩定,完成現代化轉型的。

4、戰爭賠款,壓垮財政

1895年,中日簽訂《馬關條約》,中國賠償2億兩白銀,導致財政出現赤字。

"

中國專制王朝裡,壽命前三甲為:唐朝289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明清壽命之長,超過強漢(西漢),與唐朝不相上下。創中國專制之最的明清,為何能延續這麼久?其原因就隱藏在財政裡。

南宋滅亡,重農抑商佔據主流,經過蒙古族短暫的統治後,中國的封建王朝不再尋求對外擴張,思想變得保守,與朝氣蓬勃的西方文明形成鮮明對比。為何中國突然停滯不前,奉行大陸孤立主義?這是一個十分宏大的命題。

單從財政角度講,隨著水稻的普及、人口的增長和墾荒的增加,國內市場已經足夠,農業稅收足夠維持帝國運轉,不再需要對外擴張,維持穩定成為王朝的統治目標

一、元朝財政“學壞”

出於掠奪的習慣,元朝政府的稅收思路一直是擴大稅源,提高稅率,稅收非常嚴苛。老百姓的負擔一直較重。

農業稅上,各種苛捐雜稅;商業稅上,稅目有30多種,元朝享國不到100年,鹽稅增加了20倍,茶稅增加了240倍,商業稅增加了10倍。

然而,元朝很快就出現財政赤字。公元1292年,距離南宋滅亡才13年,政府財政收入300萬錠左右,財政支出360萬錠,屬於明顯的入不敷出。

元朝學習兩宋,採用了簡單粗暴的斂財方法—紙幣貶值。方法與宋朝一模一樣,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網上查查,反正結果就是紙幣如同廢紙。

1367年,朱元璋在南京開始北伐,元朝財政崩潰,才不到一年的時間,京城告破,元朝滅亡。

二、僵化的明朝財政

明朝的財政制度足夠僵化,但也足夠穩定。收入基本只依靠農業稅,沒有多大上升空間。在張居正改革之前,它已存續200年之久,國家仍然比較平靜。最終,內憂外患的雙重打擊下,財政破產。

1、原始的財政制度

明朝的財政收入基本只靠農業稅。

田賦實行兩稅法,夏秋兩次繳納,以實物繳納,每畝收一斗(大約相當於稅率1/30);丁賦是農民的勞役稅。

為了徵稅方便,明太祖編制了針對戶籍的黃冊和針對土地的魚鱗冊,相當於現在的戶口本和土地證。這兩項工程浩大,總共花費了12年,於1393年才編制完成。

統計結果:戶籍1000多萬戶,人口6000多萬,土地面積近860萬頃。土地面積增加了一倍,政府稅收大大增加,達到2000萬兩(3.2億石),這2000萬兩就是明朝中央財政的基本盤,而且按照朱元璋的祖訓,這筆錢不能再增加。

明太祖還規定,黃冊和魚鱗冊每10年更新,但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明朝財政收入的峰值是1602年的2295萬兩

我們對比這樣一組數據:漢武帝時農業稅佔財政收入1/2,中晚唐農業稅佔財政收入1/3,宋朝農業稅佔財政收入3/10,而明朝財政收入90%來自於農業稅收。這就帶來一個問題:財政收入基本被限定死了,在前面的文章裡我多次提到,農業稅的潛力遠不如商業,很容易到達天花板。

在商業上,明朝堅決抑制,實施海禁,限制買賣,打壓商人地位,通過一系列手段限制商業發展。

2、脆弱的財政平衡

財政支出主要是養官和養兵。

養官上,明太祖嚴格限制官員規模和俸祿,只要保持現狀,現在的財政收入綽綽有餘,當然,這是異想天開。明太祖在位時,官員人數2.4萬人;百年之後的憲宗時期,官員10多萬人。

養兵上,實行衛所制,實際就是唐初的府兵制:全國要地設立衛所,士兵世代相繼,給養仰賴屯田。不出所料,衛所制後來也頹廢了。

財政收入上,兩稅法實施一段時間後,逃戶和土地兼併將導致稅基的減少,這是歷史規律,比如,1426年,土地400多萬頃,不及立國時的一半。

財政支出上,官僚的膨脹是在所難免的,對外戰爭總會出現的

一旦爆發大規模戰爭,朱元璋按照小農思想建立的財政制度很容易就玩不轉了。

3、銀本位,政府喪失貨幣控制權

貨幣上,宋元以及明初的紙幣崩潰,導致民間自發尋找媒介代替政府發行的紙幣。當時白銀大量內流,白銀成為比較理想的貨幣,到1436年,明英宗取消禁銀令,白銀取得正式的貨幣地位。

銀本位的確立,是一次自下而上的貨幣革命,由於銀子只和儲存量、開採能力有關,政府不能控制,更不能無中生有的創造,銀本位無形之間保護了民間經濟的穩定。政府失去了一張財政王牌,但收穫了穩定的民間經濟。

4、張居正的斂財

明成祖滅北元之後,明朝不再對外擴張,但官僚系統膨脹起來。朱氏宗王的人數也是越來越多,佔據大量資源。嘉靖年間,倭寇作亂,軍費陡增。政府收入方面,全國一半的土地被隱藏,兩稅收入減少。財政失衡很嚴重。

1580年,完成政治集權後,張居正改革拉開序幕。

收入上,整理稅基,查明人口和土地。戶籍和人口接近明太祖時期,納稅人口6000萬,這也不是實際數字,萬曆年間明代人口實際突破1億;土地700多萬頃,比百年前增加300萬頃,比明太祖時少。

支出上,整頓吏治,淘汰冗員,提高行政效率。官員減少了1-2萬人

繳納方式上,實施“一條鞭法”,不再徵收實物,以銀兩繳納,一年只收一次。沿襲於唐德宗的貨幣計稅。

張居正改革使得國庫年盈餘400萬兩,但他的改革毫無創新,歷史意義不大,他只是個理財專家,通過擴大稅基,抽取民間財富,來獲得一時的財政收入。

以後來人的眼光看,要實質改善明朝的財政收入,改革必須從工商業著手。張居正改革時,明朝初露資本主義萌芽,紡織業出現僱傭關係,自發形成商業中心“天下四大鎮”—廣東佛山鎮、江西景德鎮、湖北漢口鎮、河南朱仙鎮,晉商、徽商作為一支頗具影響裡力的團體登上歷史舞臺,明朝政府也逐漸解除“禁海令”,私人的海上貿易開始日益頻繁起來。

若此時,政策上鼓勵商業發展,政府無需“割肉”就能獲得一塊較大的財政收入,同時通過海外貿易彌補國內白銀的不足,避免或緩解後期白銀短缺所造成的通貨緊縮問題。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5、支出猛增,通貨緊縮

萬曆三大徵,共耗費1200萬兩,財政再次緊張,財政赤字達到每年100萬兩,依靠張居正留下的家底,政府依然能正常運轉。好景不長,1607年,欠發邊關軍餉164萬兩。1616年,滿洲崛起,又耗費300萬兩,此時的國庫已經沒有積蓄了。

戰爭分兩種:有收益和無收益。秦始皇滅六國、隋文帝滅陳、明太祖北伐是有收益的,抵禦蠻族、征伐化外之地、敗仗是無收益的,無收益戰爭對財政的破壞性極大。

1619年起,僅遼餉每年就支出500萬兩,成為明朝的財政黑洞。萬曆皇帝自然想到根據魚鱗冊加稅,三年三次增稅,共增加財政收入520萬兩。崇禎年間,加派三餉,徵銀高達2000萬兩。農民侵家蕩產。

雪上加霜的是,貨幣白銀髮生了通貨緊縮。中國是所謂的“貧銀國”,主要靠海外輸入。美洲白銀大量開採,通過菲律賓流入中國;日本也發現大量銀礦,這批白銀也流入中國。但是到了明朝末年,由於歐洲和美洲發生戰爭,而且日本又開始鎖國,停止了對中國的白銀輸出。所以到崇禎年間,明朝居然出現了“錢荒”,糧食價格三年間下滑70%。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政府不僅不能通過通貨膨脹抽取財富,反而因為通貨緊縮加劇了財政危機,導致只能通過加稅來維持財政。到最後,崇禎連軍餉都發不出來了,財政徹底崩潰,1644年,明朝滅亡。

明朝的財政制度,決定了它的死亡方式。它的財政能力太弱,遇到戰事只有加稅這一個辦法,陷入惡性循環。

宋朝與明朝,國家確實窮,前者是支出居高不下,後者是收入僵化死板。

6、同時期的西方世界

中國的全面落後,始於明朝,明朝的制度倒退,讓中國錯失了轉型機會。看看同時期的西方發生了什麼,更具有一番新的體會。

思想上,意大利從14世紀開始文藝復興,15世紀後期已擴展到歐洲各國,於16世紀達到鼎盛時期,資產階級反封建反神學的新文化運動取得成功。

科學上,哥白尼、伽利略、笛卡爾、帕斯卡、波義耳、開普勒等在這一時期完成了自己的成果,揭開歐洲近代科技革命的序幕。

經濟上,歐洲市場已不能滿足資產階級需求,於是開闢新航路,1487-1504年,歐洲人相繼到達好望角、美洲、印度,1522年,麥哲倫完成環球航行。歐洲的海外貿易和手工工場得以迅速發展。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政治上,荷蘭爆發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這是一個重要標誌,資產階級直接掌握政治權力。

明朝捨棄工商業,歐洲擁抱工商業,從此拉開了文明的差距。

三、頑強的清朝財政

中國歷史上,沒有哪個王朝比清朝更加艱難,但清朝依然維持了近280年,鴉片戰爭之前,它已存續200年之久,財政依然健康。最終,對外賠款壓垮了財政。

1、鬆緊適度的財政制度

清朝繼承了明代改革的“一條鞭法”,將稅賦攤入田地,以銀兩繳納稅款。

同時,清代在財政上還做了三項改變

宣佈“新增人口永不加賦”,這裡稅指人頭稅,將人頭稅攤入土地稅

攤丁入畝,取消全國的人頭稅,將人頭稅攤入土地稅。戶籍不再重要,摸清土地就可以了,方便了人口流動。這是對兩稅法的進一步完善,但換湯不換藥,農民的稅負並不減少,只是簡化了徵收程序。

火耗歸公,由於稅款上繳時,銀兩會發生損耗,徵稅官員往往會要求人們多繳一點來彌補損耗,多繳的進入了官員腰包。中央政府將火耗統一歸公,再由政府發給官員。

除了土地稅,清政府仍實行一定的食鹽專賣,佔總收入的12%左右;另設關卡徵收商業稅,佔總收入的11%左右

清前期,財政收入4000萬兩左右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財政支出上,軍隊支出佔一半,剩下為養官成本及各種公共支出,財政支出3500萬兩。

2、漂亮的財政數據

清朝注重墾荒,連新疆也出現了“今看戈壁外,沃壤庶無棄”的景象,全國耕地面積達到了11-12億畝,比明朝增加50%;清朝將南方水稻推廣到北方,全國平均畝產比明朝提高30%。直接帶來一個結果:糧食總產量比明朝提高了一倍左右

初期人口1億左右,康熙年間達到2億,乾隆年間達到3億。人口激增,土地增加,清代前期的財政盈餘成為常態。康熙末年,國庫盈餘800萬兩,雍正末年國庫盈餘6000萬兩,刷新歷史記錄,乾隆中期國庫盈餘7000萬兩,再次刷新記錄。

由於財政豐盈,政府多次推行全國性免稅。乾隆時期,面對國庫的大把銀子,逃不過歷史規律,乾隆皇帝開始大興土木、頻繁征戰,乾隆時期的戰爭花費總共1.5億兩,相當於5年的財政支出。即便這樣,乾隆退位時(公元1796年),國庫依然盈餘1900萬兩。

從財政角度看,清代是集權財政制度的高峰,經濟繁榮超過漢唐。若不是西方侵略,這個王朝可以維持更長的時間。

3、財政“新三駕馬車”

公元1840年,英國叩響了中國的大門。中英戰爭花費1000多萬兩,賠款2100萬兩,總共不到一年的政府收入,並非大麻煩。中英戰爭之前,鎮壓大小和卓叛亂,花費1800萬兩;乾隆征服大小金川,花費1億兩,遠多於中英戰爭費用。1850年道光退位時,國庫仍盈餘800萬兩。

太平天國擊碎了政府糧倉,再加上北方的捻軍起義,一共耗費了4億兩,相當於10年的財政收入。這要是以前的王朝,早就崩潰了,但清朝經受住了考驗,沒有走加稅這條老路,因為有了外債、海關稅及商業稅這三駕馬車。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天平天國從爆發(1851年)到被平息(1865年),政府借債300萬兩。1867年,為應付陝甘的回民起義和新疆阿古柏叛亂,左宗棠一共借債1600萬兩,最終收復新疆。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政府借債1260萬兩,應付作戰費用。

中英戰爭使清朝國門打開,貿易額迅速上升,帶來海關稅的大幅增長。咸豐末年(1861年),海關稅不到500萬,同治末年(1875年)達到1100萬兩;光緒十三年(1888年),增至2000萬兩;1909年超過3000萬兩。海關稅逐漸超過了土地稅

由於貿易的增加,國內工商業也開始活躍,商業稅的徵收讓政府可以獲得更大的收入,達到1000-2000萬兩。

1891年,財政收入8900萬兩,財政支出7900萬兩,盈餘100萬兩,實現了財政平衡。財政收入中,海關稅達到1800萬兩,商業稅達到1600萬兩,土地稅則降到了2300萬兩,財政結構日趨現代

如果沒有後面的甲午戰爭,清朝是有希望保持局勢穩定,完成現代化轉型的。

4、戰爭賠款,壓垮財政

1895年,中日簽訂《馬關條約》,中國賠償2億兩白銀,導致財政出現赤字。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1900年,財政收入8800萬兩,財政支出1億兩,赤字1200萬兩。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中國賠款4.5億兩,加劇了財政失衡。1904年,財政收入1億兩,財政支出1.3億兩,赤字3000萬兩。赤字主要來源於對外賠款。財政危機一觸即發。

清政府對外賠款本金總計6.8億兩。為支付款項,清朝經常向外國借高利貸。實際支付了13.35億兩白銀, 相當於清中期22年的財政收入。

為了維持脆弱的平衡,晚晴政府迴歸老路,開始加稅。在“新政”名義下,默許地方督撫開徵各種捐稅、雜稅。新增30多種稅目,《辛丑條約》後又增加8種。各督撫橫徵暴斂,百姓苦不堪言。

1910年,政府收入接近3億兩,比十年前增加3倍,可見搜刮之厲害。財政支出也接近3億兩,剛好收支平衡,可見這是典型的“量出為入”財政。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政府四面楚歌,無人為之效力,清朝滅亡。

小結

“洪武財政”應該對明清五百年中國社會的停滯負責。——黃仁宇

明清以農為本的財政制度,屬於歷史倒退,但在穩定性上超過漢唐。如果不是槍炮打開國門,我們現在依然在學習八股文。但民間的經濟活力和思想火花被牢牢束縛住了。


總結

至此,《財政眼中的帝國興衰》終於告結了。如果你讀懂了,你就會明白為什麼要實行改革開放以及改革開放以來中央政策背後的財政邏輯,包括分稅制、國企下崗、4萬億、營改增、鐵公雞、房地產等等。

在中國封建社會大一統的思維下,一直踐行著商鞅的“國富民貧”觀點,只需給予民眾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其他的生產資料都屬於政府。財政有保障,則國家興旺,民眾溫飽;反之,則國家衰敗,民眾赤貧。世家大族與政府爭奪稅收,民間經濟繁榮意味著稅基擴大和社會不可控,所以,中央政府要打壓世家大族,實行國營政策與民爭利。

然而,時代變了,工商業發展是大勢所趨,政府與民間經濟的平衡點在哪裡?新時代下的財政該如何抉擇?

"

中國專制王朝裡,壽命前三甲為:唐朝289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明清壽命之長,超過強漢(西漢),與唐朝不相上下。創中國專制之最的明清,為何能延續這麼久?其原因就隱藏在財政裡。

南宋滅亡,重農抑商佔據主流,經過蒙古族短暫的統治後,中國的封建王朝不再尋求對外擴張,思想變得保守,與朝氣蓬勃的西方文明形成鮮明對比。為何中國突然停滯不前,奉行大陸孤立主義?這是一個十分宏大的命題。

單從財政角度講,隨著水稻的普及、人口的增長和墾荒的增加,國內市場已經足夠,農業稅收足夠維持帝國運轉,不再需要對外擴張,維持穩定成為王朝的統治目標

一、元朝財政“學壞”

出於掠奪的習慣,元朝政府的稅收思路一直是擴大稅源,提高稅率,稅收非常嚴苛。老百姓的負擔一直較重。

農業稅上,各種苛捐雜稅;商業稅上,稅目有30多種,元朝享國不到100年,鹽稅增加了20倍,茶稅增加了240倍,商業稅增加了10倍。

然而,元朝很快就出現財政赤字。公元1292年,距離南宋滅亡才13年,政府財政收入300萬錠左右,財政支出360萬錠,屬於明顯的入不敷出。

元朝學習兩宋,採用了簡單粗暴的斂財方法—紙幣貶值。方法與宋朝一模一樣,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網上查查,反正結果就是紙幣如同廢紙。

1367年,朱元璋在南京開始北伐,元朝財政崩潰,才不到一年的時間,京城告破,元朝滅亡。

二、僵化的明朝財政

明朝的財政制度足夠僵化,但也足夠穩定。收入基本只依靠農業稅,沒有多大上升空間。在張居正改革之前,它已存續200年之久,國家仍然比較平靜。最終,內憂外患的雙重打擊下,財政破產。

1、原始的財政制度

明朝的財政收入基本只靠農業稅。

田賦實行兩稅法,夏秋兩次繳納,以實物繳納,每畝收一斗(大約相當於稅率1/30);丁賦是農民的勞役稅。

為了徵稅方便,明太祖編制了針對戶籍的黃冊和針對土地的魚鱗冊,相當於現在的戶口本和土地證。這兩項工程浩大,總共花費了12年,於1393年才編制完成。

統計結果:戶籍1000多萬戶,人口6000多萬,土地面積近860萬頃。土地面積增加了一倍,政府稅收大大增加,達到2000萬兩(3.2億石),這2000萬兩就是明朝中央財政的基本盤,而且按照朱元璋的祖訓,這筆錢不能再增加。

明太祖還規定,黃冊和魚鱗冊每10年更新,但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明朝財政收入的峰值是1602年的2295萬兩

我們對比這樣一組數據:漢武帝時農業稅佔財政收入1/2,中晚唐農業稅佔財政收入1/3,宋朝農業稅佔財政收入3/10,而明朝財政收入90%來自於農業稅收。這就帶來一個問題:財政收入基本被限定死了,在前面的文章裡我多次提到,農業稅的潛力遠不如商業,很容易到達天花板。

在商業上,明朝堅決抑制,實施海禁,限制買賣,打壓商人地位,通過一系列手段限制商業發展。

2、脆弱的財政平衡

財政支出主要是養官和養兵。

養官上,明太祖嚴格限制官員規模和俸祿,只要保持現狀,現在的財政收入綽綽有餘,當然,這是異想天開。明太祖在位時,官員人數2.4萬人;百年之後的憲宗時期,官員10多萬人。

養兵上,實行衛所制,實際就是唐初的府兵制:全國要地設立衛所,士兵世代相繼,給養仰賴屯田。不出所料,衛所制後來也頹廢了。

財政收入上,兩稅法實施一段時間後,逃戶和土地兼併將導致稅基的減少,這是歷史規律,比如,1426年,土地400多萬頃,不及立國時的一半。

財政支出上,官僚的膨脹是在所難免的,對外戰爭總會出現的

一旦爆發大規模戰爭,朱元璋按照小農思想建立的財政制度很容易就玩不轉了。

3、銀本位,政府喪失貨幣控制權

貨幣上,宋元以及明初的紙幣崩潰,導致民間自發尋找媒介代替政府發行的紙幣。當時白銀大量內流,白銀成為比較理想的貨幣,到1436年,明英宗取消禁銀令,白銀取得正式的貨幣地位。

銀本位的確立,是一次自下而上的貨幣革命,由於銀子只和儲存量、開採能力有關,政府不能控制,更不能無中生有的創造,銀本位無形之間保護了民間經濟的穩定。政府失去了一張財政王牌,但收穫了穩定的民間經濟。

4、張居正的斂財

明成祖滅北元之後,明朝不再對外擴張,但官僚系統膨脹起來。朱氏宗王的人數也是越來越多,佔據大量資源。嘉靖年間,倭寇作亂,軍費陡增。政府收入方面,全國一半的土地被隱藏,兩稅收入減少。財政失衡很嚴重。

1580年,完成政治集權後,張居正改革拉開序幕。

收入上,整理稅基,查明人口和土地。戶籍和人口接近明太祖時期,納稅人口6000萬,這也不是實際數字,萬曆年間明代人口實際突破1億;土地700多萬頃,比百年前增加300萬頃,比明太祖時少。

支出上,整頓吏治,淘汰冗員,提高行政效率。官員減少了1-2萬人

繳納方式上,實施“一條鞭法”,不再徵收實物,以銀兩繳納,一年只收一次。沿襲於唐德宗的貨幣計稅。

張居正改革使得國庫年盈餘400萬兩,但他的改革毫無創新,歷史意義不大,他只是個理財專家,通過擴大稅基,抽取民間財富,來獲得一時的財政收入。

以後來人的眼光看,要實質改善明朝的財政收入,改革必須從工商業著手。張居正改革時,明朝初露資本主義萌芽,紡織業出現僱傭關係,自發形成商業中心“天下四大鎮”—廣東佛山鎮、江西景德鎮、湖北漢口鎮、河南朱仙鎮,晉商、徽商作為一支頗具影響裡力的團體登上歷史舞臺,明朝政府也逐漸解除“禁海令”,私人的海上貿易開始日益頻繁起來。

若此時,政策上鼓勵商業發展,政府無需“割肉”就能獲得一塊較大的財政收入,同時通過海外貿易彌補國內白銀的不足,避免或緩解後期白銀短缺所造成的通貨緊縮問題。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5、支出猛增,通貨緊縮

萬曆三大徵,共耗費1200萬兩,財政再次緊張,財政赤字達到每年100萬兩,依靠張居正留下的家底,政府依然能正常運轉。好景不長,1607年,欠發邊關軍餉164萬兩。1616年,滿洲崛起,又耗費300萬兩,此時的國庫已經沒有積蓄了。

戰爭分兩種:有收益和無收益。秦始皇滅六國、隋文帝滅陳、明太祖北伐是有收益的,抵禦蠻族、征伐化外之地、敗仗是無收益的,無收益戰爭對財政的破壞性極大。

1619年起,僅遼餉每年就支出500萬兩,成為明朝的財政黑洞。萬曆皇帝自然想到根據魚鱗冊加稅,三年三次增稅,共增加財政收入520萬兩。崇禎年間,加派三餉,徵銀高達2000萬兩。農民侵家蕩產。

雪上加霜的是,貨幣白銀髮生了通貨緊縮。中國是所謂的“貧銀國”,主要靠海外輸入。美洲白銀大量開採,通過菲律賓流入中國;日本也發現大量銀礦,這批白銀也流入中國。但是到了明朝末年,由於歐洲和美洲發生戰爭,而且日本又開始鎖國,停止了對中國的白銀輸出。所以到崇禎年間,明朝居然出現了“錢荒”,糧食價格三年間下滑70%。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政府不僅不能通過通貨膨脹抽取財富,反而因為通貨緊縮加劇了財政危機,導致只能通過加稅來維持財政。到最後,崇禎連軍餉都發不出來了,財政徹底崩潰,1644年,明朝滅亡。

明朝的財政制度,決定了它的死亡方式。它的財政能力太弱,遇到戰事只有加稅這一個辦法,陷入惡性循環。

宋朝與明朝,國家確實窮,前者是支出居高不下,後者是收入僵化死板。

6、同時期的西方世界

中國的全面落後,始於明朝,明朝的制度倒退,讓中國錯失了轉型機會。看看同時期的西方發生了什麼,更具有一番新的體會。

思想上,意大利從14世紀開始文藝復興,15世紀後期已擴展到歐洲各國,於16世紀達到鼎盛時期,資產階級反封建反神學的新文化運動取得成功。

科學上,哥白尼、伽利略、笛卡爾、帕斯卡、波義耳、開普勒等在這一時期完成了自己的成果,揭開歐洲近代科技革命的序幕。

經濟上,歐洲市場已不能滿足資產階級需求,於是開闢新航路,1487-1504年,歐洲人相繼到達好望角、美洲、印度,1522年,麥哲倫完成環球航行。歐洲的海外貿易和手工工場得以迅速發展。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政治上,荷蘭爆發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這是一個重要標誌,資產階級直接掌握政治權力。

明朝捨棄工商業,歐洲擁抱工商業,從此拉開了文明的差距。

三、頑強的清朝財政

中國歷史上,沒有哪個王朝比清朝更加艱難,但清朝依然維持了近280年,鴉片戰爭之前,它已存續200年之久,財政依然健康。最終,對外賠款壓垮了財政。

1、鬆緊適度的財政制度

清朝繼承了明代改革的“一條鞭法”,將稅賦攤入田地,以銀兩繳納稅款。

同時,清代在財政上還做了三項改變

宣佈“新增人口永不加賦”,這裡稅指人頭稅,將人頭稅攤入土地稅

攤丁入畝,取消全國的人頭稅,將人頭稅攤入土地稅。戶籍不再重要,摸清土地就可以了,方便了人口流動。這是對兩稅法的進一步完善,但換湯不換藥,農民的稅負並不減少,只是簡化了徵收程序。

火耗歸公,由於稅款上繳時,銀兩會發生損耗,徵稅官員往往會要求人們多繳一點來彌補損耗,多繳的進入了官員腰包。中央政府將火耗統一歸公,再由政府發給官員。

除了土地稅,清政府仍實行一定的食鹽專賣,佔總收入的12%左右;另設關卡徵收商業稅,佔總收入的11%左右

清前期,財政收入4000萬兩左右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財政支出上,軍隊支出佔一半,剩下為養官成本及各種公共支出,財政支出3500萬兩。

2、漂亮的財政數據

清朝注重墾荒,連新疆也出現了“今看戈壁外,沃壤庶無棄”的景象,全國耕地面積達到了11-12億畝,比明朝增加50%;清朝將南方水稻推廣到北方,全國平均畝產比明朝提高30%。直接帶來一個結果:糧食總產量比明朝提高了一倍左右

初期人口1億左右,康熙年間達到2億,乾隆年間達到3億。人口激增,土地增加,清代前期的財政盈餘成為常態。康熙末年,國庫盈餘800萬兩,雍正末年國庫盈餘6000萬兩,刷新歷史記錄,乾隆中期國庫盈餘7000萬兩,再次刷新記錄。

由於財政豐盈,政府多次推行全國性免稅。乾隆時期,面對國庫的大把銀子,逃不過歷史規律,乾隆皇帝開始大興土木、頻繁征戰,乾隆時期的戰爭花費總共1.5億兩,相當於5年的財政支出。即便這樣,乾隆退位時(公元1796年),國庫依然盈餘1900萬兩。

從財政角度看,清代是集權財政制度的高峰,經濟繁榮超過漢唐。若不是西方侵略,這個王朝可以維持更長的時間。

3、財政“新三駕馬車”

公元1840年,英國叩響了中國的大門。中英戰爭花費1000多萬兩,賠款2100萬兩,總共不到一年的政府收入,並非大麻煩。中英戰爭之前,鎮壓大小和卓叛亂,花費1800萬兩;乾隆征服大小金川,花費1億兩,遠多於中英戰爭費用。1850年道光退位時,國庫仍盈餘800萬兩。

太平天國擊碎了政府糧倉,再加上北方的捻軍起義,一共耗費了4億兩,相當於10年的財政收入。這要是以前的王朝,早就崩潰了,但清朝經受住了考驗,沒有走加稅這條老路,因為有了外債、海關稅及商業稅這三駕馬車。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天平天國從爆發(1851年)到被平息(1865年),政府借債300萬兩。1867年,為應付陝甘的回民起義和新疆阿古柏叛亂,左宗棠一共借債1600萬兩,最終收復新疆。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政府借債1260萬兩,應付作戰費用。

中英戰爭使清朝國門打開,貿易額迅速上升,帶來海關稅的大幅增長。咸豐末年(1861年),海關稅不到500萬,同治末年(1875年)達到1100萬兩;光緒十三年(1888年),增至2000萬兩;1909年超過3000萬兩。海關稅逐漸超過了土地稅

由於貿易的增加,國內工商業也開始活躍,商業稅的徵收讓政府可以獲得更大的收入,達到1000-2000萬兩。

1891年,財政收入8900萬兩,財政支出7900萬兩,盈餘100萬兩,實現了財政平衡。財政收入中,海關稅達到1800萬兩,商業稅達到1600萬兩,土地稅則降到了2300萬兩,財政結構日趨現代

如果沒有後面的甲午戰爭,清朝是有希望保持局勢穩定,完成現代化轉型的。

4、戰爭賠款,壓垮財政

1895年,中日簽訂《馬關條約》,中國賠償2億兩白銀,導致財政出現赤字。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1900年,財政收入8800萬兩,財政支出1億兩,赤字1200萬兩。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中國賠款4.5億兩,加劇了財政失衡。1904年,財政收入1億兩,財政支出1.3億兩,赤字3000萬兩。赤字主要來源於對外賠款。財政危機一觸即發。

清政府對外賠款本金總計6.8億兩。為支付款項,清朝經常向外國借高利貸。實際支付了13.35億兩白銀, 相當於清中期22年的財政收入。

為了維持脆弱的平衡,晚晴政府迴歸老路,開始加稅。在“新政”名義下,默許地方督撫開徵各種捐稅、雜稅。新增30多種稅目,《辛丑條約》後又增加8種。各督撫橫徵暴斂,百姓苦不堪言。

1910年,政府收入接近3億兩,比十年前增加3倍,可見搜刮之厲害。財政支出也接近3億兩,剛好收支平衡,可見這是典型的“量出為入”財政。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政府四面楚歌,無人為之效力,清朝滅亡。

小結

“洪武財政”應該對明清五百年中國社會的停滯負責。——黃仁宇

明清以農為本的財政制度,屬於歷史倒退,但在穩定性上超過漢唐。如果不是槍炮打開國門,我們現在依然在學習八股文。但民間的經濟活力和思想火花被牢牢束縛住了。


總結

至此,《財政眼中的帝國興衰》終於告結了。如果你讀懂了,你就會明白為什麼要實行改革開放以及改革開放以來中央政策背後的財政邏輯,包括分稅制、國企下崗、4萬億、營改增、鐵公雞、房地產等等。

在中國封建社會大一統的思維下,一直踐行著商鞅的“國富民貧”觀點,只需給予民眾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其他的生產資料都屬於政府。財政有保障,則國家興旺,民眾溫飽;反之,則國家衰敗,民眾赤貧。世家大族與政府爭奪稅收,民間經濟繁榮意味著稅基擴大和社會不可控,所以,中央政府要打壓世家大族,實行國營政策與民爭利。

然而,時代變了,工商業發展是大勢所趨,政府與民間經濟的平衡點在哪裡?新時代下的財政該如何抉擇?

專制落後的明清,為何壽命還那麼長?所有的教材都沒說明白


更多好文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拿破崙小炒。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您的關注將讓您收穫滿滿!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