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成為新問題 特斯拉命懸“上海工廠”

作者 | 羅鬆鬆

編輯 | 張慶寧

封面

初夏5月,距離上海市中心70多公里的臨港產業區兩港大道西處,一座特斯拉CEO伊隆·馬斯克(Elon Musk)設想中的“無畏戰艦”(Dreadnought)工廠正在拔地而起,主體建築已經進入封頂階段,施工現場不斷有大卡車進出,幾十臺塔吊忙碌作業。

特斯拉的中國速度史無前例。

2018年7月份,特斯拉和上海市政府簽訂合約,10月17日拍下浦東的工業用地,12月17日接通臨時用電,12月底拿到第一張施工許可證。2019年1月7日,工廠正式開工,半年不到,第一期項目的廠房建設已經進入收尾環節。

一家造車新勢力的創始人告訴《稜鏡》,一般而言,一家車企的生產基地需要兩年時間建成,其中一年半時間用於工廠建設,半年時間用於調試設備等

特斯拉顯然不是“一般”的企業,馬斯克也等不了兩年。他急於在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複製Model 3在美國的神蹟。

Model 3是特斯拉推出的第三款量產車型,起售價只有3.5萬美元,但續航里程達到350公里,是特斯拉有史以來最經濟,同時也最受歡迎的車型。2018年,Model 3在美國的銷量達到13.95萬輛,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有率高達39%,是美國有史以來最暢銷的電動車。

特斯拉過去5年在中國的銷量只有5萬輛左右,僅是憑藉出口無法撬動中國的龐大市場。2018年,特斯拉在中國的收入同比意外下滑13%,只佔全球營收市場份額的8.18%。

市場也越來越不容樂觀。

中國汽車行業在經歷去年的首次負增長之後,沒有任何復甦的跡象。中國社會消費零售總額2019年4月份同比僅僅增長7.2%,增速為2003年5月“非典時期”以來最低,而且越來越多的品牌車企正在中國推出擁有高續航能力的電動汽車,特斯拉不再是一枝獨秀。

第一輛國產特斯拉還有半年左右就要下線,Model 3究竟能俘獲多少中國人的芳心,將直接決定著特斯拉能否成為大眾、奔馳這般的世界一流車企。

需求成為新問題 特斯拉命懸“上海工廠”

初夏5月,特斯拉上海工廠一期項目進入收尾,工廠主體結構正在封頂。攝影 | 羅鬆鬆

上海工廠爭分奪秒

2018年4月,當馬斯克還在加州工廠裡打著地鋪,為實現Model 3每週5000輛產能熬夜加班時,一份來自太平洋(601099)對岸的“大禮”從天而降。

4月17日,國家發改委公佈汽車行業放開外資股比五年時間表,新能源汽車2018年率先放開。5月22日,中國宣佈汽車進口關稅稅率大幅下調至15%。

2018年以前的24年內,外資在中國生產和銷售車輛必須要先找到一家中國企業合資,並且在合資公司中持股比例不能超過50%。

馬斯克為政策鬆綁這一天等待四年之久。

2014年4月,馬斯克第一次來到中國。在北京,他把Model S的鑰匙交到第一批用戶手上,正式拉開了特斯拉在中國的銷售序章。

這位硅谷明星在中國擁有大批擁躉,這種光環卻無法為特斯拉帶來實實在在的銷量。2014年和2015年,特斯拉在中國的實際銷量分別只有2499和3692輛。

撬動中國市場的辦法只有一種,當地建廠,節省關稅,降價成本,直接在華銷售。

過去三四年,特斯拉中國團隊走遍了大江南北,和不同地方政府都進行過溝通,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爭取到最有利於自己的條件落地。

在工廠選址問題上,馬斯克是一個十足精明的商人。

特斯拉2013年下半年開始啟動電池工廠(Gigafactory1)的選址計劃,這個總投資達到50億美元的超級項目吸引了美國許多州的目光,馬斯克希望它們互相PK,各自拿出最大的誠意。

最後,在馬斯克發起的這場全美“比武招親”中,內華達州險勝。特斯拉不僅免費拿到了980英畝土地(約合5948畝),還獲得20年之內免繳設備和建築材料銷售稅,10年之內免繳物業稅和薪資稅、800萬美元的電費減免等一攬子優惠政策。

在中國,像特斯拉這樣的大項目不愁拿不到好的土地和稅收政策,馬斯克的目標是建立一個100%屬於特斯拉自己的中國工廠,他很堅定這一點。

論產業配套和地理位置,上海是一個比較理想的選擇。2014年,特斯拉首家中國體驗中心就放在了上海金橋。

隨著2018年外資新能源汽車公司不再受到中外合資等政策限制,特斯拉於2018年5月在上海火速註冊獨資公司。

2019年1月,上海市政府官員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按照傳統流程,特斯拉工廠項目落地需要15個月,實際上只用了5個月。1月10日,國家發改委頒佈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正式實施,項目由核准改為備案,審批權下放給地方政府,進一步加快了上海工廠的建設。

一位瞭解特斯拉項目的政府人士告訴《稜鏡》,一般而言,產業項目要在上海落地,需要附帶具體的建設方案,在特斯拉在和上海市政府簽訂協議時,還沒有確定設計單位。為了保證年底投產,政府不同部門之間互相配合,一邊跟特斯拉團隊溝通,一邊調整規劃,許多程序都是同步在進行。2018年12月,特斯拉就拿到了第一張開工許可證。

“這是一個大項目,市裡很支持。”上述政府人士表示。

《稜鏡》作者5月份兩次走訪特斯拉工廠,一位現場施工人員表示,工廠從1月份開工以來,沒有一天停工過,自己每天需要從早上6點半一直工作到晚上9點半,中間休息兩次,而且24小時都有人在幹活。半年不到,工廠主體已基本搭建完成。

雖然上海市政府沒有公佈和特斯拉簽訂協議的細節,但從土地出讓和貸款中可以一瞥特斯拉在中國獲得的國民級待遇。

根據公開信息,特斯拉2018年以9.36億元的底價拿下浦東新區1297畝土地用於工程建設,出讓權限為50年。2019年3月份,特斯拉宣佈獲得中國銀團為期一年、總額不超過5.21億美元(約合35億元人民幣)的貸款協議用於上海工廠的建設,利率只有央行公佈的一年期利率的90%。

馬斯克明確表示過,特斯拉在中國建設的工廠,所需要的資金絕大部分都會從中國募集,特斯拉公司只會出很小的一部分,而5億美金足以支撐上海工廠第一期項目的建設。

一位行業資深人士告訴《稜鏡》,特斯拉在中國建廠實質上是一種融資手段,“馬斯克很好地利用了中國的槓桿,這種方式風險最小”。

需求正成為新問題

特斯拉和上海市政府的接觸在2014年已經開始,當時的浦東新區副區長、現在的華人運通董事長丁磊有意引進特斯拉,並且和特斯拉全球副總裁、亞太區總裁任宇翔多次進行電話溝通。

當時,馬斯克認為時機沒有成熟,Model 3的研發還沒有完成,Model S和Model X在美國的產能還沒有充分利用。

2016年3月,Model 3正式在美國推出,續航里程達到350公里,3.5萬美元的起售價和美國新車的平均價格相差無幾,一經發布立刻引爆了市場需求,潮水一般的訂單湧向特斯拉的官網和門店。

開放預定24小時之後,Model 3的訂單量達到18萬輛,3天之後達到27.6萬輛,一週之後更是超過32.5萬輛,是特斯拉成立以來最受歡迎的車型。

特斯拉成立以來的16年間,只有四個季度實現盈利。某種程度上,Model 3的成功與否決定了特斯拉能否擺脫長期虧損,走上盈利之路,從一家小而美的電動車公司成為像大眾、豐田、奔馳一樣的世界級汽車品牌。

特斯拉從2017年7月開始交付Model 3,沒過多久,迅速陷入“生產地獄“,由於生產線過度自動化,無法實現每週5000輛的產能,為了避免大面積退單,馬斯克不得不現場督戰,睡在加州的工廠裡。

不僅如此,他還在工廠之外臨時搭建了一條帳篷生產線,通過各種方式,特斯拉終於在2018年6月份的最後一週實現了產能目標,避免破產。

同一時間,特斯拉獲得了進入中國建廠的“門票”,根據特斯拉的規劃,上海超級工廠第一期的產能為25萬輛,初期每週的產能達到3000輛。和美國相比,這個數字不算激進。

然而,到了中國工廠開建前後,特斯拉又站在了一個極其關鍵的時間點上,它不僅要向投資者證明自己有穩定生產的能力,而且要證明市場有足夠的需求量。

可以說,特斯拉能夠在2018年三季度扭虧為盈,並且連續兩個季度盈利,完全得益於Model 3在產能上的突破。整個2018年,特斯拉交付了24.5萬輛新車,其中Model 3貢獻了約13.8萬輛,佔比超過一半。

好不容易實現盈利的特斯拉,2019年一季度再次掉入虧損的泥淖,虧損超過7億美元。摩根斯坦利近期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特斯拉現在的問題不在生產端,而是需求端

2019年第一季度,特斯拉交付了6.3萬輛汽車,環比2018年第四季度下降了30.7%,Model 3的需求仍然旺盛,但未達到預期。在2018年四季度的財報中,特斯拉希望Model 3今年的周產能穩定在7000輛,但一季度Model 3的平均周產能只有5200輛左右。

Model S和Model X兩款車型的下滑更明顯,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下滑幅度都在50%左右,這跟美國補貼政策變化有關。

根據美國的政策要求,汽車製造商的電動車銷量不足20萬輛時,每輛車可以獲得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超過這個數字時,補貼力度將會每半年會減少50%,直到最終取消。

特斯拉的銷量2018年已經突破20萬輛,2019年1月份開始補貼減半至3750美元,年底將完全取消。

摩根斯坦利認為,Model S和Model X在2019年全年的銷量都會持續低迷。根據美國權威新能源汽車媒體InsideEVs的估算,4月份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X的銷量分別為825輛和1050輛,這個數字在3月份時分別是2225輛和2175輛,下滑明顯。

對馬斯克來說,運營特斯拉關鍵一點在於訂單和產能之間的動態平衡,而刺激需求最直接的就是降價,以及開拓更廣闊的市場,例如中國。

雖然在一季度的財報分析會上,馬斯克表示公司的訂單“多到離譜”(insanely high),唯一的問題在於價格的合理性(affordability)。從2019年年底以來,特斯拉在全球範圍內不斷調整價格,這被視為是訂單不足的一種信號。

5月初,摩根斯坦利的分析師亞當·喬納斯(Adam Jonas)在寫給投資者的一份簡報中指出,特斯拉對於中國市場和自動駕駛業務的依賴程度正在增加,並且對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長期生存能力表示質疑。

“我們強烈懷疑中國會湧現許多強勁對手(national champions)。”喬納斯在簡報中寫道。

中國市場的X因素

的確如此。

中國十年前開始鼓勵發展電動車,2018年純電動乘用車銷量達到78.8萬輛。2018年,中國銷量最好的兩款電動車分別北汽新能源EC系列和奇瑞eQ系列,雖然產品競爭力一般,但是總銷量達到13.7萬輛。目前,中國銷量前十的車型中沒有一款是高端電動車

2018年的時候,馬斯克嘴上不說,心裡想的或許是,國產Model 3上市之後會立刻秒殺這些競爭對手。

如今,Model 3在中國能否成為“爆款”,馬斯克自己也有些吃不準。在1月份的電話會議上他表示,特斯拉想要實現年產50萬輛的計劃,“上海工廠是最大的變量”。

由於短期之內特斯拉只在上海生產一款車型,即Model 3的入門款,上海工廠遇到像加州工廠一樣“生產地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馬斯克的擔心應該是Model 3在中國市場的潛在需求。

2019年一季度,特斯拉虧損超過7億美元,馬斯克對此的解釋是,訂單交付出現了問題,有1萬多臺車要麼在運輸過程中,要麼在走清關手續,這種說法似乎很難在中國站得住腳。

目前,特斯拉在中國只銷售兩款Model 3車型,分為後輪驅動和雙電機全輪驅動版,最便宜的“標準續航升級版”為37.7萬元,這兩款進口車型2019年2月份開始交付給中國用戶。

根據《稜鏡》獲得一份數據,2019年一季度,Model 3在中國的銷量為10742輛,其中3月份銷量達到7515輛。按照馬斯克的說法,4月份Model 3在中國的銷量應該會激增。

然而,整個4月,特斯拉的銷量只有2685輛,其中Model 3的銷量只有2324輛,只比蔚來、小鵬以及威馬等新勢力多出1000輛左右,Model S和Model X的銷量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2018年7月份,特斯拉宣佈在上海建廠時,中國的汽車行業還保持微增。過去一年時間,中國汽車行業環境大變臉,為Model 3國產之後的前景蒙上一層不小的陰影。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前四個月,中國汽車銷量同比下滑12%以上,4月份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回落,僅增長18.1%。中汽協祕書長助理許海東分析認為,目前新能源汽車的增速回落,與補貼政策退坡有密切關係。

根據年初財政部公佈的補貼政策,新能源汽車普遍退坡50%以上,並給予三個月的過渡期,直到6月25日,過渡期內滿足同時滿足2018/2019國補要求的車輛,按照2018國補標準的60%計算。

“新能源汽車製造商一定會搶在補貼過渡期結束之前把車賣掉,某種程度上會提前透支電動車的需求。”一家汽車上市公司管理層告訴《稜鏡》。

車和家創始人李想3月初發過這樣一條微博,“特斯拉已經打到家門口了”。國內像車和家這樣的造車新勢力有上百家,其中已經實現量產交付的屈指可數,大部分企業都會從2019年開始陸續交付,這些學徒們和特斯拉之間必有一戰。

另一個不利因素是,上個月,市場上流出一份徵求意見稿,要求“已實施限購的地方2019年和2020年車牌增量指標數量在2018年的基礎上分別增加50%和100%”。

“這項政策實際上是有利於燃油車企業。過去由於‘一牌難求’,很多人無奈之下選擇購買電動車,況且現在行情不好,不少豪華品牌都在打折,如果沒有牌照優勢,人們買電動車的意願會下降。”上述車企內部人士告訴《稜鏡》。

這對於力圖擺脫虧損,走上盈利正軌的特斯拉來說可不是什麼好消息。和傳統車企相比,特斯拉的家底顯然不如對手厚實,而且現金流情況也不樂觀,馬斯克力求每款車的毛利率都在20%以上,定價上相對缺乏彈性

在特斯拉宣佈國產Model 3之後,大眾開始紛紛猜測這款車國產之後的價格。在一季度財報中,特斯拉透露在上海工廠下線的Model 3的單位成本將會比在美國加州工廠生產少50%。

國產之外,如果扣除15%的關稅以及一部分運輸費用,再加上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優勢,外界普遍認為國產Model 3的最後定價會在28萬左右,這個價格區間基本上對標的是寶馬3系,奧迪A4以及奔馳C級等豪華品牌。

《稜鏡》走訪了位於上海的一家特斯拉體驗店,銷售人員表示國產特斯拉Model將會有85%以上的零配件實現國產,由於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和供應商的不確定性,暫時無法給出大致的價格區間。

在宣佈落地上海近一年之後,特斯拉遲遲沒有對外公佈國產Model 3零部件供應商的選擇,尤其是佔據整車成本4成左右的電池零部件。特斯拉之前和天津力神、寧德時代等電池動力廠商都傳過出“緋聞”,均未對外正面確認。

考慮到鋰電池不能進行航空運輸,而海運時間耗時長,且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長遠來看,特斯拉選擇國產供應商是一個大概率事件。特斯拉唯一的電池供應商松下,目前也在中國大連建有一座大型工廠,能夠為20萬輛電動車提供動力。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稜鏡》,在工廠建成前期,特斯拉可能會以CKD(完全零散部件)的形式在中國組裝Model 3。換言之,將特斯拉的零部件運到中國,然後在上海的工廠中進行組裝。

“對於像Model 3這樣的車型,特斯拉能否真的能實現年產目標,取決於它在中國的供應體系和定價策略。”多位汽車行業資深人士告訴《稜鏡》,“而且Model 3需要在中國市場有更大的作為,才能讓特斯拉避免再度瀕臨破產。”

(來源:騰訊財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