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做到如下三點,你才能算得上是有“教養”

陶淵明 大學 職場 諾言木木 諾言木木 2017-11-08

無認是社會還是職場,有教養的人在身邊總是讓人如沐春風、耳目一新。不過,提到教養,很多人說這話題太大。那麼在文章開始之前我先用一本書上的故事作為對“教養”的闡釋:

某一社交場合,眾人閒聊,誇獎其中一人活得像陶淵明一樣,這時有人疑惑的問:“誰是陶淵明啊?”—— 這是第一層次的沒有教養。

於是有人哈哈大笑:“你連陶淵明是誰都不知道!”—— 這是第二層次的沒有教養。

此時,有一個人站出來旁若無人般滔滔不絕的從陶淵明的生平談起,並一口氣的背出10多首他的詩,同時又講了各國學者對陶淵明的研究成果,炫耀自己的知識,聽的周圍的人是一愣一愣的。—— 這就是第三層次的沒有教養。

只有做到如下三點,你才能算得上是有“教養”

看到這裡,相信你對“教養”已不在只是停留在爆粗口、亂丟垃圾等這種低級行為上了。結合十多年人職場經驗,在這裡就把“教養”總結如下:

【1】不隨意麻煩別人。記得我做職員時,工作上總有許多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去問同事、問領導。可突然有一天,領導召集辦公室全體人員培訓,其中有一段主要講到下屬不要輕易去“敲”領導的門,凡是愛麻煩別人、愛敲領導的門的人都是不愛動腦子的人,此類人缺乏主動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由於你的麻煩、你的敲門在無意識中打斷了同事或領導思路、靈感等。為此,如果在職場上養成此習慣,此類人的將會是被歸為不受歡迎的人。

悟:隨意給別人添麻煩而不顧及別人,只能成為讓人生厭的人。

只有做到如下三點,你才能算得上是有“教養”

【2】不隨意嘲笑。2016年,公司進行部門主管內部競聘,其中一個女生由於緊張的緣故,在演講環節忘詞了,最後是匆忙的收場,就在中午在公司餐廳就餐時,她無意聽到幾個平常處的還不錯的姐妹在背後哮笑她什麼心比天高、命比紙薄之類的話語。第二天,那個女生請申請了急辭工,當晚上那幫嘲笑她的所謂姐妹AA制宴請她時,那名女生選擇了關掉手機當夜就離開了……

卡耐基說過:“在你過去的生活中,你傷害過誰,也早已忘記了,可是被你傷害的那個人卻永遠不會忘記你。他決不會記住你的優點,而是記住你對他的傷害。”

悟:當事人覺得好笑,那就是玩笑;當事人感受到的是惡意,那你就是缺德。

只有做到如下三點,你才能算得上是有“教養”

【3】不隨意顯擺。2017年10月4日,也就是今年的國慶假期,陝西一大學職場的高職人士葛教授就因一位清理垃圾的環衛女工擋住了他的行車道路,於是這位曾經在日本獲得過博士學位、在美國工作過,是千萬級別的學科項目帶頭人的大學教授,竟然向環衛女工揮起了拳頭,連踢帶打。甚至邊打邊叫嚷:“你掙多少錢,我掙多少錢,你擋著我掙錢。”

可憐這位“腳獸”不知教養可以彌補文化的缺陷,而文化卻填補不了教養的空白,真是蠢貨一個。

悟:一個缺乏教養的人,無論它何種地位、何種身份,只會讓人心生厭惡。

只有做到如下三點,你才能算得上是有“教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