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年制之鬥彩鑑賞

陶瓷 明憲宗 明朝 中國古代史 我愛最武侯 2017-06-13
  1. 成化(公元1465--1487年)是明憲宗的年號。明朝使用成化這個年號一共23年。

  2. 憲宗於天順八年1464年登基,1465年改元"成化"。初年為于謙平冤昭雪,體諒民情,勵精圖治,儼然一副明君。琉球、哈密、暹羅、土魯番、撒馬兒罕等國紛紛入貢。明朝皇帝多擅畫像,朱見深擅長畫神像。但是憲宗在位時,好方術,終日沉溺於後宮與比他大18歲的宮女萬貴妃享樂,揮霍無度,加深了明政治的腐敗。並寵信宦官汪直、樑芳等人,憲宗寵信太監,使其監督軍務,提督京營,並操縱官吏任免,以至奸佞當權、西廠橫恣,民不聊生。成化十八年 (1482年),因群臣屢諫,始罷廢西廠。不過憲宗仁厚,善於納諫,罷逐汪直等小人,重用李賢,國庫充裕。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萬貴妃去世,八月,憲宗過於悲痛而駕崩,時年41歲。葬於北京昌平明茂陵。由他的三子明孝宗朱佑樘繼位。

  3. 收藏界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的說法。成化鬥彩可用“質精色良”四字概括,它以線條流暢的造型、薄似蟬翼的胎體、潤如堆脂的質地及清新淡雅的色調,在明清彩瓷中獨樹一幟。成化時期瓷器造型莊重圓潤 成化時期瓷器造型莊重圓潤、玲瓏俊秀,具有藝術上的線條美。

  4. 明代成化時期的鬥彩,是與宣德青花齊名的明瓷中的代表作。鬥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結合的彩色瓷工藝。在明代一般稱為青花五彩,其製法是先在胚胎上畫好青花圖案,罩上透明釉,入窯焙燒;燒成後,在留出的空白處用彩料填繪,再放入烘爐中低溫烘烤,即成鬥彩。特點是釉下青花與釉上彩釉爭奇鬥妍,故後人稱為“鬥彩”。鬥彩在明朝宣德時開始出現,成化年間(公元1465~1487年)成就最突出,是彩瓷的新成就。這件花蝶紋罐,色彩明快鮮豔、青花與彩釉交相輝映,藝術效果非凡。《天工開物》中詳盡地介紹了當時燒造瓷器的過程與工藝,並且配有圖示。

  5. 成化年制之鬥彩鑑賞

    近年成交

明成化鬥彩三秋杯 ,成化皇帝的御用品之一。 這個高不過兩寸的小瓷杯,就是故宮博物院裡最珍貴的藏品之一———明成化鬥彩三秋杯。這對瓷杯最初的主人,是統治大明帝國的成化皇帝。 成化年制之鬥彩鑑賞

成化鬥彩葡萄杯,明代瓷器珍品。出土。胎骨薄至透明。外壁用彩色繪葡萄紋,青花勾線,微帶綠色的鵝黃,熟葡萄一樣的紫色,顯得嬌豔透亮。

成化年制之鬥彩鑑賞

鬥彩葡萄杯

明成化鬥彩雞缸杯,成化鬥彩雞缸杯是漢族傳統陶瓷中的藝術珍品,屬於明代成化皇帝的御用酒杯。是在直徑約八釐米的撇口臥足碗外壁上,先用青花細線淡描出紋飾的輪廓線後,上釉入窯經1300度左右的高溫燒成胎體,再用紅、綠、黃等色填滿預留的青花紋飾中二次入窯低溫焙燒。外壁以牡丹湖石和蘭草湖石將畫面分成兩組,一組繪雄雞昂首傲視,一雌雞與一小雞在啄食一蜈蚣,另有兩隻小雞玩逐。另一組繪一雄雞引頸啼鳴,一雌雞與三小雞啄食一蜈蚣,畫面形象生動,情趣盎然,後世多有仿製。

成化年制之鬥彩鑑賞

下面是留言時間,留下您的寶貴評論,我將依次回覆。做個有態度的原創作者,那就是我的初心。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