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將進酒》為何感嘆古來聖賢皆寂寞,他真有將相之才嗎?

唐朝 李白 唐玄宗 管仲 曹植 老街味道 2018-12-14

前言 何為聖賢

這個問題是:你如何理解古來聖賢皆寂寞這句話?

首先說下聖賢, 聖賢是聖人和賢人的合稱,泛稱道德才智傑出的人。 聖人 : 才德全盡謂之聖人 ;賢,多才也。

漢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中說:《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可見古人說的聖賢未必一定是孔子那樣的聖人,因此李白自比於“聖賢”也不能說狂妄得沒有邊了。

李白《將進酒》為何感嘆古來聖賢皆寂寞,他真有將相之才嗎?

一、《將進酒》是李白放還以後的詩

《將進酒》是漢樂府《鐃歌》十八曲之一,這首《將進酒》是用樂府為題的雜言古體詩: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唐玄宗天寶初年,大詩人李白由道士吳筠、玉真公主等推薦,被唐招進京,玄宗任命李白為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悔,於天寶三載(744年),李白被排擠出京,唐玄宗賜金放還。據說李白作《將進酒》時距李白“賜金放還”已有八年之久。

這一時期,李白多次與友人岑勳(岑夫子)元丹丘登高飲宴,借酒放歌。八年過去了,但是李白並沒有放下心中的抱負,想起當年在政治上被排擠,受打擊,理想不能實現,常常借飲酒吟詩來發洩胸中的不平之氣。

李白《將進酒》為何感嘆古來聖賢皆寂寞,他真有將相之才嗎?

二、《將進酒》歡樂之中的悲傷

詩中提到“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化用了“陳王”曹植作代表作《名都篇》“歸來宴平樂,美酒鬥十千”之句: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寶劍直千金,被服麗且鮮。

鬥雞東郊道,走馬長楸間。馳騁未能半,雙兔過我前。

攬弓捷鳴鏑,長驅上南山。左挽因右發,一縱兩禽連。

餘巧未及展,仰手接飛鳶。觀者鹹稱善,眾工歸我妍。

歸來宴平樂,美酒鬥十千。膾鯉臇胎鰕,寒鱉炙熊蹯。

鳴儔嘯匹侶,列坐竟長筵。連翩擊踘壤,巧捷惟萬端。

白日西南馳,光景不可攀。雲散還城邑,清晨復來還。

陳王曹植的《名都篇》寫了京洛少年鬥雞走馬、射獵飲宴等醉生夢死的生活。李白化用《名都篇》的這一句“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表面是歡樂的宴會場面,實際上是以樂景寫哀景,“斗酒十千恣歡謔”是為了什麼?後面結尾之處寫出了答案:“與爾同銷萬古愁”。

李白《將進酒》為何感嘆古來聖賢皆寂寞,他真有將相之才嗎?

三、與爾同銷萬古愁與古來聖賢皆寂寞

這一句“古來聖賢皆寂寞”是以古人的際遇自比,詩人有意化用陳王曹植的作品就有此意,“陳王”曹植空有一番壯志,可惜在曹丕、曹叡兩朝備受猜忌,有志難展。曹植七步詩的故事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兄弟相殘的例子之一。李白有很多作品抒發懷才不遇的感情。

1、自比袁宏的《夜泊牛渚懷古》

《夜泊牛渚懷古》敘寫了李白望月懷古,抒發不遇知音之傷感 。這首詩一般認為作於李白青年時代名聲未振之時,大約在開元十五年(727年)左右,距離李白應召進京的天寶元年(742)還有15年,當時的李白應該是26歲。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在《夜泊牛渚懷古》中李白自比有袁宏之才,卻遇不上自己的伯樂“謝尚將軍”,感嘆道“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這種比喻不是自比“聖賢”,因為聖賢需要明主來襯托,謝尚還不夠標準。李白也沒有想到將來竟然能夠見到唐玄宗,那時覺得自己能遇到謝尚這個階層的人就不錯了。

2、自比管仲、諸葛亮的《駕去溫泉後贈楊山人》

李白在《駕去溫泉後贈楊山人》中詩中說道“自言管葛竟誰許,長吁莫錯還閉關”,李白自比於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的管仲和輔佐劉備成就蜀漢事業的諸葛亮。

少年落魄楚漢間,風塵蕭瑟多苦顏。自言管葛竟誰許,長吁莫錯還閉關。

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輸丹雪胸臆。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雲生羽翼。

幸陪鸞輦出鴻都,身騎飛龍天馬駒。王公大人借顏色,金璋紫綬來相趨。

當時結交何紛紛,片言道合惟有君。待吾盡節報明主,然後相攜臥白雲。

這首詩作於天寶二年(743年)冬,唐玄宗遊驪山溫泉宮,正是李白正在長安供奉翰林的第二年。李白侍從唐玄宗到溫泉宮回來以後,寫此詩贈給姓楊的隱士。李白的偶像是功成名就而退隱不受的魯仲連,因此在詩中寫出了自己的理想是”待吾盡節報明主,然後相攜臥白雲“。

管葛這兩個人夠得上“聖賢”的標準了,在這首詩裡面李白自認為有管仲、諸葛亮才能。可是三年的翰林生涯中,唐玄宗只把他當作一個弄臣看待,並沒有給李白施展才能的機會。李白到底遇到了什麼不得而知,但是我們知道這首詩寫完第二年,李白就被賜金放還了。

3、萬古愁與古來聖賢皆寂寞

“萬古愁”是什麼愁,可以理解為詩中所說的“古來聖賢皆寂寞”。上面兩首詩中,第一首自比於袁宏,說自己沒有遇到伯樂,第二首自比於管仲諸葛,希望”盡節報明主“,可惜沒有如願,八年以後的李白暗示自己沒有遇到明主,因此說“古來聖賢皆寂寞”。

李白的遭遇有點類似賈誼,李商隱曾經有一首七絕《賈生》寫到: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其實賈誼一開始還是受到皇帝的重視的,只不過賈誼觸及了上層人士的利益,因此遭遇到其他人的嫉恨,漢文帝自己左右搖擺犧牲了賈誼的政治前途。自古變法的人下場都比較悲哀,例如在楚國變法的吳起被亂箭射死,商鞅在秦國變法,最後被車裂示眾。賈誼雖然政治上也失意,但是下場還沒有那麼悲慘,李白是否也有這種企圖呢,只有天知道了。

李白在唐朝作官時,是唐玄宗本來就不想用他,還是因大臣嫉恨影響到唐玄宗呢?總之我們的”謫仙人“被賜金放還了。

李白《將進酒》為何感嘆古來聖賢皆寂寞,他真有將相之才嗎?

結語

李白是否有將相之材是千古之謎。從李白後期跟隨永王李遴這件事,可以看出李白的政治頭腦不是太清晰。永王李遴後來兵敗被殺,李白也被捕入獄判了長期流放夜郎,沒有因此而喪命就已經是萬幸。

古代的官員都是讀書人,唐玄宗時期已經開始考詩賦取進士,所以讀書人也都是詩人,也就是說,那時的官員都是詩人。李白是第一流的詩人,據說也是第一流的劍客,但是他是不是具有“管葛”聖賢之才我們就不知道了。

當年的孔子也算“寂寞”,其修書立說,成為萬世師表;司馬遷也算“寂寞”,著有《史記》,千古流傳;李白雖然感嘆“古來聖賢皆寂寞”,但是自己也被人尊為“詩仙”。因此中國歷史上多了一位浪漫的詩人,少了一個庸俗的官員。對於其個人來說或許不甘,但是對於後人卻是幸事。

@老街味道

詩是歌 歌是歌 為什麼經常叫做詩歌?

數不清的第一 王維李白王昌齡到底誰配得上古今七絕第一?

這個女人不尋常 一篇短文將北宋名家一網打盡 批評蘇軾不會寫詞

為什麼蘇軾詞可以放入小學課本 而辛棄疾的詞應該放入高中課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