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懦弱,李泰李恪爭皇位,唐太宗為何傳位給“朽物”李治?

唐朝 唐太宗 唐高宗 李泰 步非煙雲 2017-07-16

開貞觀之治,文治武功,舉世無雙,唐太宗一生英明果斷,被視為一代名主。然而,再聖明的皇帝,也可能犯一時的糊塗。比如,在選接班人上,唐太宗可能就“懵懂一時”了。

李承乾懦弱,李泰李恪爭皇位,唐太宗為何傳位給“朽物”李治?

唐太宗劇照

唐太宗李世民在立皇儲問題上的失誤,歷史上已經不止一個人指出來,其中不乏名人偉人。其中最為著名的當然是毛,毛曾經讀史書《新唐書》時不無感嘆的說道:“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聽長孫無忌之言,可謂聰明一世,懵懂一時。”這當然反映多是對李世民選接班人失誤的惋惜。

吳王李恪和晉王李治,以及順陽王李泰,他們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兒子。之子莫如父,他們有幾斤幾兩,想必作為父親的唐太宗心裡跟明鏡兒似的。後來的事實也證明,李治在治國理政方面確實表現得不怎麼樣,武則天專權,也皆始於此。

李承乾懦弱,李泰李恪爭皇位,唐太宗為何傳位給“朽物”李治?

太子李承乾

作為李世民第三個兒子,李恪在各個方面都明顯比李治優秀。但是歷史有時候很奇怪,所謂撒傻人有傻福,往往群雄相爭,卻讓別人撿了個漏。史書《舊唐書》記載:“太宗諸子,吳王恪、濮王泰最賢。”太宗也說過李恪文武兼修,“英果類我”的話。

唐太宗還對大臣們說:“吾於恪豈不欲常見之?但今早有定分,使外作藩屏,吾百歲後,庶兄弟無危亡憂。”可見,李恪在他心中的地位之高。反觀李治,則顯得過於仁弱,缺乏主見,不是一個雄主的料。所以太宗就曾懷疑自己的決定,說不寄望於他開疆拓土,還怕李治守不住自己打下的基業。歷史後來的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

李承乾懦弱,李泰李恪爭皇位,唐太宗為何傳位給“朽物”李治?

李恪

但是經歷玄武門之變後,特別到了自己垂垂老矣的時候,人往往都會生出許多悲天憫人的情緒來。唐太宗李世民也不例外。於是他擔心他的兒子們也會兄弟相殘,無奈之下似乎只有選擇仁弱李治才能保全自己的兒子們。而此時,一個人的遊說讓他堅定了選李治作為接班人。

這個人便是長孫無忌,的確是很有才華,但是人品上確實有待商榷。本來太子的事情和長孫無忌沒什麼聯繫,但是李承乾被廢之後,是否立李治為太子就對他來說至關重要。因為他是李治的舅舅,不幫李治幫誰?於是長孫無忌一邊給太宗說李治的各種好,消除李世民的擔心。

李承乾懦弱,李泰李恪爭皇位,唐太宗為何傳位給“朽物”李治?

另一方面,長孫無忌誣陷李恪,說他牽扯進房遺愛的謀反事件中,致使李恪死亡。今天看來,李恪的死,長孫無忌罪責最大,太宗也有責任,也是唐王朝的損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