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殺親生兒子,李治也殺親生兒子,李隆基殺了三個親生兒子'

"

史學家普遍認為,盛唐始於李世民的“貞觀之治”,歷經李治的“永徽之治”和武則天的“貞觀遺風”,在唐玄宗的“開元之治”達到頂峰。也有一種觀點認為,武則天是武周皇帝,不算大唐天子。在我看來,武曌的尊號“則天大聖皇帝”,是大唐天子李顯加封的。從禮制上來講,武則天就是如假包換的大唐皇帝。

大唐盛世總共有七位天子,分別是李世民、李治、武曌、李顯、李旦、李重茂、李隆基。李重茂皇帝寶座還沒坐熱乎,就被廢了,史學家普遍不承認他的地位。獲得史學家普遍承認的六位盛唐天子,其中的五個人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筆者今天就這個話題,寫一篇貼文與列位看官分享。

李世民心狠手辣,在歷史上是非常出名的。李世民殺兄弟於前殿,囚慈父於後宮,為了皇帝寶座可以不顧一切。李世民的兒子們,頗有乃父之風,為了爭奪太極殿正當中那把椅子,展開了激烈的爭鬥。李世民對於兒子們的爭鬥,有一條底線,就是不能武鬥。

"

史學家普遍認為,盛唐始於李世民的“貞觀之治”,歷經李治的“永徽之治”和武則天的“貞觀遺風”,在唐玄宗的“開元之治”達到頂峰。也有一種觀點認為,武則天是武周皇帝,不算大唐天子。在我看來,武曌的尊號“則天大聖皇帝”,是大唐天子李顯加封的。從禮制上來講,武則天就是如假包換的大唐皇帝。

大唐盛世總共有七位天子,分別是李世民、李治、武曌、李顯、李旦、李重茂、李隆基。李重茂皇帝寶座還沒坐熱乎,就被廢了,史學家普遍不承認他的地位。獲得史學家普遍承認的六位盛唐天子,其中的五個人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筆者今天就這個話題,寫一篇貼文與列位看官分享。

李世民心狠手辣,在歷史上是非常出名的。李世民殺兄弟於前殿,囚慈父於後宮,為了皇帝寶座可以不顧一切。李世民的兒子們,頗有乃父之風,為了爭奪太極殿正當中那把椅子,展開了激烈的爭鬥。李世民對於兒子們的爭鬥,有一條底線,就是不能武鬥。

李世民殺親生兒子,李治也殺親生兒子,李隆基殺了三個親生兒子

李世民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李世民的兒子李祐,是陰妃所生,是個庶出的皇子。在“立嫡以長”的禮制之下,李祐只是李世民的第五順位繼承人。李祐不甘心當一個親王,就在齊州公然起兵造反。李祐起兵之後,李世民派出大將李績去討伐李祐。李績的部隊還沒有到達戰場,李祐就被自己的部將活捉,押送京城獻給李世民了。

李祐起兵的時候,李世民哭著寫信,讓他繳槍不殺。李世民給了李祐機會,李祐卻不珍惜。李祐兵敗之後,才哭著喊著求父皇饒命。李世民沒有辦法,他怕別的皇子效法李祐,只好下令賜死李祐。李世民把李祐貶為庶人,但是依照國公禮儀安葬李祐,也算是對得起李祐了。

李世民殺李祐,是不得以而為之。李治繼承了李世民皇位,也繼承了李世民的武媚娘,還繼承了李世民殺親生兒子的祖傳手藝。李治的長子李忠,雖然是庶出,但是被王皇后收養,因此被立為太子。王皇后被廢之後,李忠哭著喊著讓出太子之位。李治下詔,改立李弘為太子。

"

史學家普遍認為,盛唐始於李世民的“貞觀之治”,歷經李治的“永徽之治”和武則天的“貞觀遺風”,在唐玄宗的“開元之治”達到頂峰。也有一種觀點認為,武則天是武周皇帝,不算大唐天子。在我看來,武曌的尊號“則天大聖皇帝”,是大唐天子李顯加封的。從禮制上來講,武則天就是如假包換的大唐皇帝。

大唐盛世總共有七位天子,分別是李世民、李治、武曌、李顯、李旦、李重茂、李隆基。李重茂皇帝寶座還沒坐熱乎,就被廢了,史學家普遍不承認他的地位。獲得史學家普遍承認的六位盛唐天子,其中的五個人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筆者今天就這個話題,寫一篇貼文與列位看官分享。

李世民心狠手辣,在歷史上是非常出名的。李世民殺兄弟於前殿,囚慈父於後宮,為了皇帝寶座可以不顧一切。李世民的兒子們,頗有乃父之風,為了爭奪太極殿正當中那把椅子,展開了激烈的爭鬥。李世民對於兒子們的爭鬥,有一條底線,就是不能武鬥。

李世民殺親生兒子,李治也殺親生兒子,李隆基殺了三個親生兒子

李世民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李世民的兒子李祐,是陰妃所生,是個庶出的皇子。在“立嫡以長”的禮制之下,李祐只是李世民的第五順位繼承人。李祐不甘心當一個親王,就在齊州公然起兵造反。李祐起兵之後,李世民派出大將李績去討伐李祐。李績的部隊還沒有到達戰場,李祐就被自己的部將活捉,押送京城獻給李世民了。

李祐起兵的時候,李世民哭著寫信,讓他繳槍不殺。李世民給了李祐機會,李祐卻不珍惜。李祐兵敗之後,才哭著喊著求父皇饒命。李世民沒有辦法,他怕別的皇子效法李祐,只好下令賜死李祐。李世民把李祐貶為庶人,但是依照國公禮儀安葬李祐,也算是對得起李祐了。

李世民殺李祐,是不得以而為之。李治繼承了李世民皇位,也繼承了李世民的武媚娘,還繼承了李世民殺親生兒子的祖傳手藝。李治的長子李忠,雖然是庶出,但是被王皇后收養,因此被立為太子。王皇后被廢之後,李忠哭著喊著讓出太子之位。李治下詔,改立李弘為太子。

李世民殺親生兒子,李治也殺親生兒子,李隆基殺了三個親生兒子

李治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李忠主動讓出太子之位,本來是想自保。只可惜,李忠想活命,親爹李治不答應啊。李忠畢竟是前太子,要殺他必須有藉口。李忠找了一個與上官儀謀反的藉口,把李忠殺了。李祐謀反是鐵證如山,李忠謀反是欲加之罪。史學家普遍認為,李忠死得冤,他根本就沒有謀反。

武則天是一位頗有爭議的皇帝,她算不算大唐天子,至今仍有爭議,今天先擱置爭議,就算她是大唐天子吧。武則天身為一個女人,她爬上皇帝寶座的墊腳石,有許多是至親之人。只要誰礙著武則天了,武則天就會毫不猶豫殺了他,包括親生的女兒和兒子。

李治病重無法處理朝政,把朝政交給武則天代勞。按照禮制,皇帝病重,應該太子監國。太子李賢已經成人,應該是他代替父皇處理朝政。李賢想監國,武則天想與高宗“二聖並尊”,母子二人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武則天一生氣,跟唐高宗一合計,就把太子李賢廢了。

"

史學家普遍認為,盛唐始於李世民的“貞觀之治”,歷經李治的“永徽之治”和武則天的“貞觀遺風”,在唐玄宗的“開元之治”達到頂峰。也有一種觀點認為,武則天是武周皇帝,不算大唐天子。在我看來,武曌的尊號“則天大聖皇帝”,是大唐天子李顯加封的。從禮制上來講,武則天就是如假包換的大唐皇帝。

大唐盛世總共有七位天子,分別是李世民、李治、武曌、李顯、李旦、李重茂、李隆基。李重茂皇帝寶座還沒坐熱乎,就被廢了,史學家普遍不承認他的地位。獲得史學家普遍承認的六位盛唐天子,其中的五個人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筆者今天就這個話題,寫一篇貼文與列位看官分享。

李世民心狠手辣,在歷史上是非常出名的。李世民殺兄弟於前殿,囚慈父於後宮,為了皇帝寶座可以不顧一切。李世民的兒子們,頗有乃父之風,為了爭奪太極殿正當中那把椅子,展開了激烈的爭鬥。李世民對於兒子們的爭鬥,有一條底線,就是不能武鬥。

李世民殺親生兒子,李治也殺親生兒子,李隆基殺了三個親生兒子

李世民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李世民的兒子李祐,是陰妃所生,是個庶出的皇子。在“立嫡以長”的禮制之下,李祐只是李世民的第五順位繼承人。李祐不甘心當一個親王,就在齊州公然起兵造反。李祐起兵之後,李世民派出大將李績去討伐李祐。李績的部隊還沒有到達戰場,李祐就被自己的部將活捉,押送京城獻給李世民了。

李祐起兵的時候,李世民哭著寫信,讓他繳槍不殺。李世民給了李祐機會,李祐卻不珍惜。李祐兵敗之後,才哭著喊著求父皇饒命。李世民沒有辦法,他怕別的皇子效法李祐,只好下令賜死李祐。李世民把李祐貶為庶人,但是依照國公禮儀安葬李祐,也算是對得起李祐了。

李世民殺李祐,是不得以而為之。李治繼承了李世民皇位,也繼承了李世民的武媚娘,還繼承了李世民殺親生兒子的祖傳手藝。李治的長子李忠,雖然是庶出,但是被王皇后收養,因此被立為太子。王皇后被廢之後,李忠哭著喊著讓出太子之位。李治下詔,改立李弘為太子。

李世民殺親生兒子,李治也殺親生兒子,李隆基殺了三個親生兒子

李治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李忠主動讓出太子之位,本來是想自保。只可惜,李忠想活命,親爹李治不答應啊。李忠畢竟是前太子,要殺他必須有藉口。李忠找了一個與上官儀謀反的藉口,把李忠殺了。李祐謀反是鐵證如山,李忠謀反是欲加之罪。史學家普遍認為,李忠死得冤,他根本就沒有謀反。

武則天是一位頗有爭議的皇帝,她算不算大唐天子,至今仍有爭議,今天先擱置爭議,就算她是大唐天子吧。武則天身為一個女人,她爬上皇帝寶座的墊腳石,有許多是至親之人。只要誰礙著武則天了,武則天就會毫不猶豫殺了他,包括親生的女兒和兒子。

李治病重無法處理朝政,把朝政交給武則天代勞。按照禮制,皇帝病重,應該太子監國。太子李賢已經成人,應該是他代替父皇處理朝政。李賢想監國,武則天想與高宗“二聖並尊”,母子二人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武則天一生氣,跟唐高宗一合計,就把太子李賢廢了。

李世民殺親生兒子,李治也殺親生兒子,李隆基殺了三個親生兒子

武則天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李賢被廢之後,武則天還不放心,讓金吾將軍丘神勣去李賢的府邸檢查。丘神勣逼李賢自殺,引起了朝論喧然。武則天為了平息朝論,把丘神勣貶去外地當刺史了。丘神勣逼死皇帝的兒子,居然只是貶官,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武則天才是丘神勣的幕後主使。殺李賢的人,不是丘將軍,而是武則天啊。

李顯是個二進宮的皇帝,他兩次登基稱帝。李顯第二次當皇帝的時候,韋皇后隻手遮天。韋皇后只有一個兒子李重潤,李重潤被武則天殺了。李顯嫡子死了,只好立庶子李重俊為太子。李重俊的太子當得實在是憋屈,經常被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欺負。

古代的時候,太子號稱“國本”。國本不可輕易動搖,如果沒有特別大的事情,太子必須留在京城。李重俊貴為太子,李顯在韋皇后的攛掇下,居然讓李重俊“在籓食封,歲納東宮”。太子外出就藩,這種事情除了李顯,還真沒人幹得出來。

"

史學家普遍認為,盛唐始於李世民的“貞觀之治”,歷經李治的“永徽之治”和武則天的“貞觀遺風”,在唐玄宗的“開元之治”達到頂峰。也有一種觀點認為,武則天是武周皇帝,不算大唐天子。在我看來,武曌的尊號“則天大聖皇帝”,是大唐天子李顯加封的。從禮制上來講,武則天就是如假包換的大唐皇帝。

大唐盛世總共有七位天子,分別是李世民、李治、武曌、李顯、李旦、李重茂、李隆基。李重茂皇帝寶座還沒坐熱乎,就被廢了,史學家普遍不承認他的地位。獲得史學家普遍承認的六位盛唐天子,其中的五個人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筆者今天就這個話題,寫一篇貼文與列位看官分享。

李世民心狠手辣,在歷史上是非常出名的。李世民殺兄弟於前殿,囚慈父於後宮,為了皇帝寶座可以不顧一切。李世民的兒子們,頗有乃父之風,為了爭奪太極殿正當中那把椅子,展開了激烈的爭鬥。李世民對於兒子們的爭鬥,有一條底線,就是不能武鬥。

李世民殺親生兒子,李治也殺親生兒子,李隆基殺了三個親生兒子

李世民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李世民的兒子李祐,是陰妃所生,是個庶出的皇子。在“立嫡以長”的禮制之下,李祐只是李世民的第五順位繼承人。李祐不甘心當一個親王,就在齊州公然起兵造反。李祐起兵之後,李世民派出大將李績去討伐李祐。李績的部隊還沒有到達戰場,李祐就被自己的部將活捉,押送京城獻給李世民了。

李祐起兵的時候,李世民哭著寫信,讓他繳槍不殺。李世民給了李祐機會,李祐卻不珍惜。李祐兵敗之後,才哭著喊著求父皇饒命。李世民沒有辦法,他怕別的皇子效法李祐,只好下令賜死李祐。李世民把李祐貶為庶人,但是依照國公禮儀安葬李祐,也算是對得起李祐了。

李世民殺李祐,是不得以而為之。李治繼承了李世民皇位,也繼承了李世民的武媚娘,還繼承了李世民殺親生兒子的祖傳手藝。李治的長子李忠,雖然是庶出,但是被王皇后收養,因此被立為太子。王皇后被廢之後,李忠哭著喊著讓出太子之位。李治下詔,改立李弘為太子。

李世民殺親生兒子,李治也殺親生兒子,李隆基殺了三個親生兒子

李治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李忠主動讓出太子之位,本來是想自保。只可惜,李忠想活命,親爹李治不答應啊。李忠畢竟是前太子,要殺他必須有藉口。李忠找了一個與上官儀謀反的藉口,把李忠殺了。李祐謀反是鐵證如山,李忠謀反是欲加之罪。史學家普遍認為,李忠死得冤,他根本就沒有謀反。

武則天是一位頗有爭議的皇帝,她算不算大唐天子,至今仍有爭議,今天先擱置爭議,就算她是大唐天子吧。武則天身為一個女人,她爬上皇帝寶座的墊腳石,有許多是至親之人。只要誰礙著武則天了,武則天就會毫不猶豫殺了他,包括親生的女兒和兒子。

李治病重無法處理朝政,把朝政交給武則天代勞。按照禮制,皇帝病重,應該太子監國。太子李賢已經成人,應該是他代替父皇處理朝政。李賢想監國,武則天想與高宗“二聖並尊”,母子二人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武則天一生氣,跟唐高宗一合計,就把太子李賢廢了。

李世民殺親生兒子,李治也殺親生兒子,李隆基殺了三個親生兒子

武則天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李賢被廢之後,武則天還不放心,讓金吾將軍丘神勣去李賢的府邸檢查。丘神勣逼李賢自殺,引起了朝論喧然。武則天為了平息朝論,把丘神勣貶去外地當刺史了。丘神勣逼死皇帝的兒子,居然只是貶官,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武則天才是丘神勣的幕後主使。殺李賢的人,不是丘將軍,而是武則天啊。

李顯是個二進宮的皇帝,他兩次登基稱帝。李顯第二次當皇帝的時候,韋皇后隻手遮天。韋皇后只有一個兒子李重潤,李重潤被武則天殺了。李顯嫡子死了,只好立庶子李重俊為太子。李重俊的太子當得實在是憋屈,經常被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欺負。

古代的時候,太子號稱“國本”。國本不可輕易動搖,如果沒有特別大的事情,太子必須留在京城。李重俊貴為太子,李顯在韋皇后的攛掇下,居然讓李重俊“在籓食封,歲納東宮”。太子外出就藩,這種事情除了李顯,還真沒人幹得出來。

李世民殺親生兒子,李治也殺親生兒子,李隆基殺了三個親生兒子

李顯劇照,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在大臣們的一再爭取之下,李重俊總算是留在京城。李重俊實在是太憋屈,終於爆發了。李重俊發動兵變,結果失敗了。李重俊兵敗之後,被手下殺了。李重俊死了,李顯還不放過他。李顯下詔,把李重俊的屍體斬首。李顯把李重俊的首級掛在朝堂和太廟示眾。兒子死了,李顯還要再殺一次,這樣的爹,歷史上還真的是不多見。

李顯之後,就是李重茂當皇帝。李重茂還沒過把癮,就讓李旦取代了。李旦是盛唐時期唯一一個不殺兒子的皇帝。李旦之後,就是李隆基當皇帝了。李隆基的正妻王皇后無子,就收養庶子李瑛。李瑛在母后的支持下,被冊封為大唐太子。

王皇后與武惠妃宮鬥失敗被廢了,李瑛的處境變得十分危險。唐玄宗一開始捨不得廢了李瑛,還對他不錯。武惠妃騙李瑛,說是宮中有人造反,讓他帶兵勤王。李瑛和弟弟李瑤、李琚帶兵進宮勤王,結果被定位謀反罪。李隆基心狠手辣。聽信武惠妃的話,把三個親生兒子殺了,史稱“一日殺三子”。

本文史料來源:《新舊兩唐書》《資治通鑑》

《隋唐往事》系列貼文,由王福星原創。碼字不易,請尊重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本人已經和維權公司簽約,委託維權公司代理維權。未經授權轉載者,維權公司會代表本人維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