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去世一千三百年,卻在這裡發現了她的真容

洛陽龍門石窟名甲天下,它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等並稱於世,成為古代遺存下來的石窟國寶,供今天的人們瞻仰參觀。龍門石窟是國家AAAAA景區,世界文化遺產,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在今天河南洛陽南門外易水河兩岸,分為東山和西山兩部分。

武則天去世一千三百年,卻在這裡發現了她的真容

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大大小小窟龕幾千個,密密麻麻分佈在崖壁之上,狀如蜂窩,大小不等,造像完成於不同歷史時期,所以手法和風格不盡相同。這裡除了有龍門石窟外,還有蔣宋別墅,有白園,也就是白樂天的衣冠冢,等等,可以參觀的地方不少,一般全程需要半天時間。

龍門石窟裡最大的1280號石窟,就是奉先寺石窟,叫做大盧舍那佛,據說是釋迦牟尼的報身佛,通高17米多,臉部高4米,耳朵1.9米。盧舍那佛造像用了三年時間,在武則天年間,具體大概在公元672年到675年。不但有釋迦牟尼,還有兩位弟子,有菩薩,有力士,侍者等等。

奉先寺1280號窟龕,是龍門石窟是最精美絕倫的藝術珍品,整個造像雕刻精緻,神態豐富,造型誇張,眼球突出,唯獨佛陀端坐在蓮花臺上,表情莊重。菩薩的衣飾線條流暢,環佩叮噹,頭戴華冠,衣服褶皺分明,線條優美,讓人肅然起敬,尤其衣服的刻工極為精巧,讓人歎為觀止。

武則天去世一千三百年,卻在這裡發現了她的真容

龍門石窟佛像

武則天一生活了81歲,公元705年駕崩,隨後葬在陝西乾縣乾陵,和唐高宗李治一起合葬。她在東都洛陽稱帝,在爭奪後位及皇帝寶座的過程中,殺人無數。武則天先後除掉了和她明爭暗鬥的王皇后,蕭淑妃,還有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據說王皇后蕭淑妃下場非常慘,和漢高祖的戚夫人差不多。俗話說,平生不做虧心事,夜半敲門心不驚。又有話說,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而武則天和明成祖朱棣一樣,因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所以怕遭來世報。因為,武則天命人在洛陽城外易水河兩岸,在西山上開鑿石窟,自己節約脂粉錢,供給工程之用。並且有一種說法是,主佛大盧舍那佛就是以武則天的面容為藍本的。

奉先寺盧舍那大佛,進深36米,寬34米,通高17米多,面部4米,耳朵1.9米,大佛雍容典雅,儀態萬方,頭上捲曲的髮飾,柳葉彎眉櫻桃口,真是慈眉善目。最早在龍門石窟開鑿像窟的是北魏的孝文帝元宏,那時候的造型比較的粗糙,粗獷一些,沒有唐代造像的精緻美觀,線條如此流暢,富於動感。武則天為什麼處心積慮,要把自己的面容刻在巨大的石壁上呢,她難道寓意著,自己就是那尊盧舍那大佛?或者自己可以成為佛陀,普度眾生呢?武則天的一生,經歷比較豐富,祖籍山西汶水,出生地陝西西安,他的父親又在利州當過官,最後在西安當才人,昭儀,皇后,最後在洛陽稱帝,達到人生巔峰。

武則天去世一千三百年,卻在這裡發現了她的真容

龍門石窟佛像

盧舍那大佛衣飾線條流暢,大耳垂肩,象徵順風耳。雙眼眉清目秀,炯炯有神,慈眉善目,端坐在須彌座上,給人一種無比聖潔的感覺,一片慈悲之心。菩薩的雕工更加的細緻,真是一絲不苟,身上的掛件,項鍊,耳環,頭冠,等等,都極為精美,難以想象在偌大石壁上,當時的刻工如何完成如此浩大的工作量。洞中佛像明顯體現了唐代佛像藝術特點,面形豐肥、兩耳下垂,形態圓滿、安詳、溫存、親切,極為動人。

武則天一生跌宕起伏,在太宗一朝無所建樹,憑藉唐高宗的慧眼識珠,最後進入了溫柔繁華的後宮。她善於籠絡人心,靠著頑強不屈的精神,一步步把絆腳石全部清理乾淨,穩紮穩打,最後完成了華麗的升級。

龍門石窟和莫高窟的不同在於,龍門石窟是開放式的,你可以隨便觀看,不限時間,不限洞窟,而莫高窟必須導遊帶領,只能看八個窟龕。武則天想用佛陀的力量,鎮住那些被自己打入萬劫不復深淵的亡魂們,將那些被她迫害致死的妃嬪和朝廷大員們,永遠壓在五行山下。

武則天去世一千三百年,卻在這裡發現了她的真容

武則天畫像

武則天一生,憑藉狐媚惑主的功夫,把唐高宗李治騙的團團轉,唐高宗活了55歲,武則天活了81歲,她能夠肅清政敵,絕對不是一般手腕,並且有高超的政治才能,像狄仁傑,張柬之,婁師德,李昭德,桓彥範等等,為她所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