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臨海的兩個古城

·文/圖 稅曉潔

(一)、臨海古城:千年大牆的最後使命

夕陽籠罩臨海古城,千佛塔上密密麻麻的小佛像,正漸漸褪去光環,以千年不變的姿態默默注視著我:塔上的1003或者1036尊面磚佛像——這些滄桑的老傢伙們歷經千年歲月風霜,仍不減最初的栩栩如生,歲月留下的只是幾分神祕和靈氣。據史書記載,這個千佛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後毀於兵火。元大德三年(1299),杭州靈隱寺僧人淳具重建,至今基本完好。

塔六面七級,內空,原來是可以從裡面爬到塔頂的,現在不行了。爬不上去也好,在這個鋼筋水泥叢林統治所有大小城鎮的時代,千佛塔已經顯得很矮了。爬到頂,又能看到什麼呢?

殘破的古塔旁,是新整修的龍興寺,規模不很大,在東瀛名氣卻很響,原因更多在一個古人:唐朝的時候,日本和尚最澄大師曾在此受戒修煉,回國後創立日本天台宗。據說,近年日本人曾要為之捐資大修,被臨海人拒絕了。

千佛塔和寺廟緊挨著一個小山包,叫巾山,也不很高,100多米的樣子吧,因而形似古人巾幘而得名。要看出這山勢的巾帽形狀,是需要在特殊的地點和一定想象力的,此行我無緣得觀,也不是很感興趣,但使我感到神奇的是,巾山上除了著千佛塔,還有東西兩塔和南山殿塔。當地人說,這四塔算是分別建於宋、元、明、清。一座山上能有四朝的四塔相望,前後呼應,也真還不多見。

當地人稱,在千佛塔以西還有一口“千佛井”,塔為陽,井為陰。時間關係,我們沒有找到這口井。清同治《臨海縣誌》載:“千佛井,在炭行街,上二石欄,下磚有陰文佛像,與天寧寺東佛塔相對”。查資料應在原炭行街,也就是解放路90-91號之間。說到井,據1953年的官方調查,臨海可飲用的古井尚有875口。

龍興寺旁不遠處就是一條古街,很長,街邊是一些土木建築的老房子,都很蒼老的樣子。與別處不同的是,隔一段,街道頂上就有一個牌坊,牌坊上書本街區的名稱“永靖坊”、“迎仙坊”、“悟真坊”、“清河坊”、“廣文坊”之類,都是有些年頭的古物。這條街以前是臨海的主要商業區,現在還有很多很老的老店,但街道在現今商業時代已經顯得很窄,不合時宜,不能走汽車,變得寂寞寥落。老店看來都殘破不堪,沒有多少生意,街上行人也不是很多。

同新城區比,這裡的一切都顯得蒼老而破敗,在這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已經象個異類。

走到古街和現在跑汽車的水泥馬路交匯處的一個路口,有一個照壁,上有四個大字——“紫陽故里”。這裡的街,現在還叫紫陽街。大名鼎鼎的紫陽真人老家,原來就在這裡啊!鄙人在此大發慨嘆是因為就在來臨海前不久,我們一幫人剛漂流了遙遠的陝西漢江,漢江邊有個陝西紫陽縣,縣名就是因此人而來。張伯端,北宋人,被認為是道教南宗的鼻祖。生於983年,長壽99歲。當地的資料顯示,紫陽真人故居在臨海城關櫻珠巷,現市教委大院內。

離開古街,順著車水馬龍的現代大道走不遠,還有太平天國的臺門,四處胡亂轉,不小心就能走到因明朝抗倭將領戚繼光而來的“繼光街”。臨海是一個可以在新舊之間隨意搖盪的地方,走出古街,新城區的五星級酒店都馬上就要建起來了,人們想要的,應有盡有,算是很發達的城市。徜徉在這古街老巷,一個小店,一座老屋,又都有自己的一段歷史,城老了,故事就多:幼年就寫出“鵝鵝鵝,曲頸向天歌”晚年寫了著名的討伐武則天的檄文的那個唐朝天才駱賓王,城裡的東湖,有他的祠堂;唐代學者鄭虔,是台州教育啟蒙人,城邊有鄭廣文紀念館;龍顧山還有“天壇”,元朝未年浙江台州人方國珍稱帝時所留……諸如此類的舊東西,有心者,在臨海可謂挖之不盡。

臨海在古代的南中國,很早就是一個重要的高級行政單位。遠在西漢,這一帶就有回浦縣。三國時,孫吳政權在此設立有臨海郡,大將衛溫曾率甲士萬人從此啟程遠征臺灣,當地人說,後來,臺灣曾歸臨海管轄過。

中華五千年文明,在地球上算是很老的了。新的考古發現還使這個時限正在往上延伸,到更老更早。在華夏大地,隨便到一個地方,對地方史感興趣的人,都會眼花繚亂。但同時,能眼見為實的東西確實越來越少。——整個中國都正在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飛快變遷著,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貼滿廁所瓷磚千篇一律的鋼筋玻璃小樓正在吞噬一座座吊角樓,大小城鎮正在不知不覺長成一個個怪摸怪樣的方盒子,程度不同地仿紐約仿上海仿武漢……我不想評論也作不出什麼評論,我在這裡能夠說的只是個人感覺……面對臨海這樣得古城,我感覺到一種堅強與失落,有一種進入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迷宮的感覺。

白天的古街看起來有些淒涼,晚上看起來要溫馨很多,白天還是多看看臨海的古城牆吧:紫陽古街、龍興寺、千佛塔,整個臨海主城區都曾被古城牆所包圍,重要的是,這古城牆至今尚大部分保存較好。事實上,臨海古城在現在的整個中國南方,也堪稱絕無僅有。

臨海也因之在1994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臨海古城牆沿著靈江護衛熙熙攘攘的城內芸芸眾生,一直爬到城北的龍顧山(大固山)。

古城牆“周圍一十八里”,現存的還有6公里多。修葺後的城牆高5到7米,牆頂寬35至45米。古城原有7門,尚存靖越門、興善門、鎮寧門、朝天門4處。門上皆有樓。城內原有子城,是州、路、府衙署所在,唐、宋、元、明、清歷代均多次修繕和增高加固。

臨海古城相傳系東晉辛景為抵禦孫恩農民軍始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

古城能在人煙稠密處保存的這麼完好到當代,幾乎是個奇蹟。明代人文地理學家臨海人王士性說:“兩浙十一郡城池,唯吾臺最據險”。臨海城能保存至今卻並不是因為險峻高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水,為了防洪。

古城現在保存最完好的正是靠江的這一面,從東晉開始始建的臨海古城,最初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防洪。這個功能使得古城至今尚存大半,即使被視為浩劫的文化大革命這座古城也沒有受到多少損失。就是在元代統一中國以後,蒙古族統治者擔心各地割據抵抗,下令拆毀所有城牆,臨海古城恰恰例外的原因也在於此。元周潤祖在《重修捍城江岸記》中載:“皇元大一統,盡墮天下城郭,以示無外,獨臺城不墮,備水患也。”

具有防禦和防洪的雙重功能的臨海古城,有這樣幾個特色:一是各城門的樓與下面通道頂有一呈長形的“天井”,城門除採用大木門啟閉外,在木門外側做好防洪閘槽,每逢大水,便用槽木疊閉。另一方面因為大門的高度均明顯高於城門洞的拱券,為便於操作,在門洞的中間部位均有一橫長方形的“天窗”,成為又一道防衛措施;二是沿江城牆的“馬面”,其凸出面不是一般城牆的方形,而是一面方一面弧,即靠江上流方向的都是無稜角的,樣可以減少江水的阻力;三是西南兩面城牆牆體外側固以捍城,內側加築護城,以增強其防洪能力。

現城東面已無存,西南二面基本為宋至明清的舊物,北面大固山上則系九十年代在原牆基上重修。同時還保留著四個城門與甕城,是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府城城牆。

臨海古城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防洪,城牆上現在還有古代的大炮,城牆外現在還有好幾個保存完好的甕城,都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遺物。

黃昏時分的甕城,這時成為孩子們的足球場。

球兒撞向對面城牆,又彈回來,最凶猛的孩子飛身搶到腳下,眾孩子們歡叫著,追逐著……甕城在現在看來並不大,正好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足球場。這些臨海里的小市民很是讓我羨慕,他們可能根本就還沒有概念,依舊很熱鬧,一隻足球正飛來飛去。

孩子們可能根本還不在意,剛才撞到的城磚,有可能就是宋朝的古董。——1984年,臨海人建造望江門大橋,在城牆上曾開一洞,城牆的斷面外露,歷代修築的層面十分清楚,人們在裡面發現宋代“元符通寶”、“紹熙通寶”銅錢,在地表2.5米以下,還發現古石門檻。——這在我看來,生活在這個背景的孩子,比其他地方要幸福很多。在這個自身文脈越來越細弱的時代,生活在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臨海的孩子童年記憶還能有這些東西,是一件很罕有的事情了。保留並傳達這些歷史信息,可能就是臨海古城牆的最後使命吧。

"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臨海的兩個古城

·文/圖 稅曉潔

(一)、臨海古城:千年大牆的最後使命

夕陽籠罩臨海古城,千佛塔上密密麻麻的小佛像,正漸漸褪去光環,以千年不變的姿態默默注視著我:塔上的1003或者1036尊面磚佛像——這些滄桑的老傢伙們歷經千年歲月風霜,仍不減最初的栩栩如生,歲月留下的只是幾分神祕和靈氣。據史書記載,這個千佛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後毀於兵火。元大德三年(1299),杭州靈隱寺僧人淳具重建,至今基本完好。

塔六面七級,內空,原來是可以從裡面爬到塔頂的,現在不行了。爬不上去也好,在這個鋼筋水泥叢林統治所有大小城鎮的時代,千佛塔已經顯得很矮了。爬到頂,又能看到什麼呢?

殘破的古塔旁,是新整修的龍興寺,規模不很大,在東瀛名氣卻很響,原因更多在一個古人:唐朝的時候,日本和尚最澄大師曾在此受戒修煉,回國後創立日本天台宗。據說,近年日本人曾要為之捐資大修,被臨海人拒絕了。

千佛塔和寺廟緊挨著一個小山包,叫巾山,也不很高,100多米的樣子吧,因而形似古人巾幘而得名。要看出這山勢的巾帽形狀,是需要在特殊的地點和一定想象力的,此行我無緣得觀,也不是很感興趣,但使我感到神奇的是,巾山上除了著千佛塔,還有東西兩塔和南山殿塔。當地人說,這四塔算是分別建於宋、元、明、清。一座山上能有四朝的四塔相望,前後呼應,也真還不多見。

當地人稱,在千佛塔以西還有一口“千佛井”,塔為陽,井為陰。時間關係,我們沒有找到這口井。清同治《臨海縣誌》載:“千佛井,在炭行街,上二石欄,下磚有陰文佛像,與天寧寺東佛塔相對”。查資料應在原炭行街,也就是解放路90-91號之間。說到井,據1953年的官方調查,臨海可飲用的古井尚有875口。

龍興寺旁不遠處就是一條古街,很長,街邊是一些土木建築的老房子,都很蒼老的樣子。與別處不同的是,隔一段,街道頂上就有一個牌坊,牌坊上書本街區的名稱“永靖坊”、“迎仙坊”、“悟真坊”、“清河坊”、“廣文坊”之類,都是有些年頭的古物。這條街以前是臨海的主要商業區,現在還有很多很老的老店,但街道在現今商業時代已經顯得很窄,不合時宜,不能走汽車,變得寂寞寥落。老店看來都殘破不堪,沒有多少生意,街上行人也不是很多。

同新城區比,這裡的一切都顯得蒼老而破敗,在這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已經象個異類。

走到古街和現在跑汽車的水泥馬路交匯處的一個路口,有一個照壁,上有四個大字——“紫陽故里”。這裡的街,現在還叫紫陽街。大名鼎鼎的紫陽真人老家,原來就在這裡啊!鄙人在此大發慨嘆是因為就在來臨海前不久,我們一幫人剛漂流了遙遠的陝西漢江,漢江邊有個陝西紫陽縣,縣名就是因此人而來。張伯端,北宋人,被認為是道教南宗的鼻祖。生於983年,長壽99歲。當地的資料顯示,紫陽真人故居在臨海城關櫻珠巷,現市教委大院內。

離開古街,順著車水馬龍的現代大道走不遠,還有太平天國的臺門,四處胡亂轉,不小心就能走到因明朝抗倭將領戚繼光而來的“繼光街”。臨海是一個可以在新舊之間隨意搖盪的地方,走出古街,新城區的五星級酒店都馬上就要建起來了,人們想要的,應有盡有,算是很發達的城市。徜徉在這古街老巷,一個小店,一座老屋,又都有自己的一段歷史,城老了,故事就多:幼年就寫出“鵝鵝鵝,曲頸向天歌”晚年寫了著名的討伐武則天的檄文的那個唐朝天才駱賓王,城裡的東湖,有他的祠堂;唐代學者鄭虔,是台州教育啟蒙人,城邊有鄭廣文紀念館;龍顧山還有“天壇”,元朝未年浙江台州人方國珍稱帝時所留……諸如此類的舊東西,有心者,在臨海可謂挖之不盡。

臨海在古代的南中國,很早就是一個重要的高級行政單位。遠在西漢,這一帶就有回浦縣。三國時,孫吳政權在此設立有臨海郡,大將衛溫曾率甲士萬人從此啟程遠征臺灣,當地人說,後來,臺灣曾歸臨海管轄過。

中華五千年文明,在地球上算是很老的了。新的考古發現還使這個時限正在往上延伸,到更老更早。在華夏大地,隨便到一個地方,對地方史感興趣的人,都會眼花繚亂。但同時,能眼見為實的東西確實越來越少。——整個中國都正在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飛快變遷著,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貼滿廁所瓷磚千篇一律的鋼筋玻璃小樓正在吞噬一座座吊角樓,大小城鎮正在不知不覺長成一個個怪摸怪樣的方盒子,程度不同地仿紐約仿上海仿武漢……我不想評論也作不出什麼評論,我在這裡能夠說的只是個人感覺……面對臨海這樣得古城,我感覺到一種堅強與失落,有一種進入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迷宮的感覺。

白天的古街看起來有些淒涼,晚上看起來要溫馨很多,白天還是多看看臨海的古城牆吧:紫陽古街、龍興寺、千佛塔,整個臨海主城區都曾被古城牆所包圍,重要的是,這古城牆至今尚大部分保存較好。事實上,臨海古城在現在的整個中國南方,也堪稱絕無僅有。

臨海也因之在1994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臨海古城牆沿著靈江護衛熙熙攘攘的城內芸芸眾生,一直爬到城北的龍顧山(大固山)。

古城牆“周圍一十八里”,現存的還有6公里多。修葺後的城牆高5到7米,牆頂寬35至45米。古城原有7門,尚存靖越門、興善門、鎮寧門、朝天門4處。門上皆有樓。城內原有子城,是州、路、府衙署所在,唐、宋、元、明、清歷代均多次修繕和增高加固。

臨海古城相傳系東晉辛景為抵禦孫恩農民軍始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

古城能在人煙稠密處保存的這麼完好到當代,幾乎是個奇蹟。明代人文地理學家臨海人王士性說:“兩浙十一郡城池,唯吾臺最據險”。臨海城能保存至今卻並不是因為險峻高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水,為了防洪。

古城現在保存最完好的正是靠江的這一面,從東晉開始始建的臨海古城,最初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防洪。這個功能使得古城至今尚存大半,即使被視為浩劫的文化大革命這座古城也沒有受到多少損失。就是在元代統一中國以後,蒙古族統治者擔心各地割據抵抗,下令拆毀所有城牆,臨海古城恰恰例外的原因也在於此。元周潤祖在《重修捍城江岸記》中載:“皇元大一統,盡墮天下城郭,以示無外,獨臺城不墮,備水患也。”

具有防禦和防洪的雙重功能的臨海古城,有這樣幾個特色:一是各城門的樓與下面通道頂有一呈長形的“天井”,城門除採用大木門啟閉外,在木門外側做好防洪閘槽,每逢大水,便用槽木疊閉。另一方面因為大門的高度均明顯高於城門洞的拱券,為便於操作,在門洞的中間部位均有一橫長方形的“天窗”,成為又一道防衛措施;二是沿江城牆的“馬面”,其凸出面不是一般城牆的方形,而是一面方一面弧,即靠江上流方向的都是無稜角的,樣可以減少江水的阻力;三是西南兩面城牆牆體外側固以捍城,內側加築護城,以增強其防洪能力。

現城東面已無存,西南二面基本為宋至明清的舊物,北面大固山上則系九十年代在原牆基上重修。同時還保留著四個城門與甕城,是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府城城牆。

臨海古城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防洪,城牆上現在還有古代的大炮,城牆外現在還有好幾個保存完好的甕城,都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遺物。

黃昏時分的甕城,這時成為孩子們的足球場。

球兒撞向對面城牆,又彈回來,最凶猛的孩子飛身搶到腳下,眾孩子們歡叫著,追逐著……甕城在現在看來並不大,正好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足球場。這些臨海里的小市民很是讓我羨慕,他們可能根本就還沒有概念,依舊很熱鬧,一隻足球正飛來飛去。

孩子們可能根本還不在意,剛才撞到的城磚,有可能就是宋朝的古董。——1984年,臨海人建造望江門大橋,在城牆上曾開一洞,城牆的斷面外露,歷代修築的層面十分清楚,人們在裡面發現宋代“元符通寶”、“紹熙通寶”銅錢,在地表2.5米以下,還發現古石門檻。——這在我看來,生活在這個背景的孩子,比其他地方要幸福很多。在這個自身文脈越來越細弱的時代,生活在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臨海的孩子童年記憶還能有這些東西,是一件很罕有的事情了。保留並傳達這些歷史信息,可能就是臨海古城牆的最後使命吧。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臨海的兩個古城

·文/圖 稅曉潔

(一)、臨海古城:千年大牆的最後使命

夕陽籠罩臨海古城,千佛塔上密密麻麻的小佛像,正漸漸褪去光環,以千年不變的姿態默默注視著我:塔上的1003或者1036尊面磚佛像——這些滄桑的老傢伙們歷經千年歲月風霜,仍不減最初的栩栩如生,歲月留下的只是幾分神祕和靈氣。據史書記載,這個千佛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後毀於兵火。元大德三年(1299),杭州靈隱寺僧人淳具重建,至今基本完好。

塔六面七級,內空,原來是可以從裡面爬到塔頂的,現在不行了。爬不上去也好,在這個鋼筋水泥叢林統治所有大小城鎮的時代,千佛塔已經顯得很矮了。爬到頂,又能看到什麼呢?

殘破的古塔旁,是新整修的龍興寺,規模不很大,在東瀛名氣卻很響,原因更多在一個古人:唐朝的時候,日本和尚最澄大師曾在此受戒修煉,回國後創立日本天台宗。據說,近年日本人曾要為之捐資大修,被臨海人拒絕了。

千佛塔和寺廟緊挨著一個小山包,叫巾山,也不很高,100多米的樣子吧,因而形似古人巾幘而得名。要看出這山勢的巾帽形狀,是需要在特殊的地點和一定想象力的,此行我無緣得觀,也不是很感興趣,但使我感到神奇的是,巾山上除了著千佛塔,還有東西兩塔和南山殿塔。當地人說,這四塔算是分別建於宋、元、明、清。一座山上能有四朝的四塔相望,前後呼應,也真還不多見。

當地人稱,在千佛塔以西還有一口“千佛井”,塔為陽,井為陰。時間關係,我們沒有找到這口井。清同治《臨海縣誌》載:“千佛井,在炭行街,上二石欄,下磚有陰文佛像,與天寧寺東佛塔相對”。查資料應在原炭行街,也就是解放路90-91號之間。說到井,據1953年的官方調查,臨海可飲用的古井尚有875口。

龍興寺旁不遠處就是一條古街,很長,街邊是一些土木建築的老房子,都很蒼老的樣子。與別處不同的是,隔一段,街道頂上就有一個牌坊,牌坊上書本街區的名稱“永靖坊”、“迎仙坊”、“悟真坊”、“清河坊”、“廣文坊”之類,都是有些年頭的古物。這條街以前是臨海的主要商業區,現在還有很多很老的老店,但街道在現今商業時代已經顯得很窄,不合時宜,不能走汽車,變得寂寞寥落。老店看來都殘破不堪,沒有多少生意,街上行人也不是很多。

同新城區比,這裡的一切都顯得蒼老而破敗,在這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已經象個異類。

走到古街和現在跑汽車的水泥馬路交匯處的一個路口,有一個照壁,上有四個大字——“紫陽故里”。這裡的街,現在還叫紫陽街。大名鼎鼎的紫陽真人老家,原來就在這裡啊!鄙人在此大發慨嘆是因為就在來臨海前不久,我們一幫人剛漂流了遙遠的陝西漢江,漢江邊有個陝西紫陽縣,縣名就是因此人而來。張伯端,北宋人,被認為是道教南宗的鼻祖。生於983年,長壽99歲。當地的資料顯示,紫陽真人故居在臨海城關櫻珠巷,現市教委大院內。

離開古街,順著車水馬龍的現代大道走不遠,還有太平天國的臺門,四處胡亂轉,不小心就能走到因明朝抗倭將領戚繼光而來的“繼光街”。臨海是一個可以在新舊之間隨意搖盪的地方,走出古街,新城區的五星級酒店都馬上就要建起來了,人們想要的,應有盡有,算是很發達的城市。徜徉在這古街老巷,一個小店,一座老屋,又都有自己的一段歷史,城老了,故事就多:幼年就寫出“鵝鵝鵝,曲頸向天歌”晚年寫了著名的討伐武則天的檄文的那個唐朝天才駱賓王,城裡的東湖,有他的祠堂;唐代學者鄭虔,是台州教育啟蒙人,城邊有鄭廣文紀念館;龍顧山還有“天壇”,元朝未年浙江台州人方國珍稱帝時所留……諸如此類的舊東西,有心者,在臨海可謂挖之不盡。

臨海在古代的南中國,很早就是一個重要的高級行政單位。遠在西漢,這一帶就有回浦縣。三國時,孫吳政權在此設立有臨海郡,大將衛溫曾率甲士萬人從此啟程遠征臺灣,當地人說,後來,臺灣曾歸臨海管轄過。

中華五千年文明,在地球上算是很老的了。新的考古發現還使這個時限正在往上延伸,到更老更早。在華夏大地,隨便到一個地方,對地方史感興趣的人,都會眼花繚亂。但同時,能眼見為實的東西確實越來越少。——整個中國都正在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飛快變遷著,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貼滿廁所瓷磚千篇一律的鋼筋玻璃小樓正在吞噬一座座吊角樓,大小城鎮正在不知不覺長成一個個怪摸怪樣的方盒子,程度不同地仿紐約仿上海仿武漢……我不想評論也作不出什麼評論,我在這裡能夠說的只是個人感覺……面對臨海這樣得古城,我感覺到一種堅強與失落,有一種進入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迷宮的感覺。

白天的古街看起來有些淒涼,晚上看起來要溫馨很多,白天還是多看看臨海的古城牆吧:紫陽古街、龍興寺、千佛塔,整個臨海主城區都曾被古城牆所包圍,重要的是,這古城牆至今尚大部分保存較好。事實上,臨海古城在現在的整個中國南方,也堪稱絕無僅有。

臨海也因之在1994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臨海古城牆沿著靈江護衛熙熙攘攘的城內芸芸眾生,一直爬到城北的龍顧山(大固山)。

古城牆“周圍一十八里”,現存的還有6公里多。修葺後的城牆高5到7米,牆頂寬35至45米。古城原有7門,尚存靖越門、興善門、鎮寧門、朝天門4處。門上皆有樓。城內原有子城,是州、路、府衙署所在,唐、宋、元、明、清歷代均多次修繕和增高加固。

臨海古城相傳系東晉辛景為抵禦孫恩農民軍始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

古城能在人煙稠密處保存的這麼完好到當代,幾乎是個奇蹟。明代人文地理學家臨海人王士性說:“兩浙十一郡城池,唯吾臺最據險”。臨海城能保存至今卻並不是因為險峻高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水,為了防洪。

古城現在保存最完好的正是靠江的這一面,從東晉開始始建的臨海古城,最初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防洪。這個功能使得古城至今尚存大半,即使被視為浩劫的文化大革命這座古城也沒有受到多少損失。就是在元代統一中國以後,蒙古族統治者擔心各地割據抵抗,下令拆毀所有城牆,臨海古城恰恰例外的原因也在於此。元周潤祖在《重修捍城江岸記》中載:“皇元大一統,盡墮天下城郭,以示無外,獨臺城不墮,備水患也。”

具有防禦和防洪的雙重功能的臨海古城,有這樣幾個特色:一是各城門的樓與下面通道頂有一呈長形的“天井”,城門除採用大木門啟閉外,在木門外側做好防洪閘槽,每逢大水,便用槽木疊閉。另一方面因為大門的高度均明顯高於城門洞的拱券,為便於操作,在門洞的中間部位均有一橫長方形的“天窗”,成為又一道防衛措施;二是沿江城牆的“馬面”,其凸出面不是一般城牆的方形,而是一面方一面弧,即靠江上流方向的都是無稜角的,樣可以減少江水的阻力;三是西南兩面城牆牆體外側固以捍城,內側加築護城,以增強其防洪能力。

現城東面已無存,西南二面基本為宋至明清的舊物,北面大固山上則系九十年代在原牆基上重修。同時還保留著四個城門與甕城,是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府城城牆。

臨海古城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防洪,城牆上現在還有古代的大炮,城牆外現在還有好幾個保存完好的甕城,都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遺物。

黃昏時分的甕城,這時成為孩子們的足球場。

球兒撞向對面城牆,又彈回來,最凶猛的孩子飛身搶到腳下,眾孩子們歡叫著,追逐著……甕城在現在看來並不大,正好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足球場。這些臨海里的小市民很是讓我羨慕,他們可能根本就還沒有概念,依舊很熱鬧,一隻足球正飛來飛去。

孩子們可能根本還不在意,剛才撞到的城磚,有可能就是宋朝的古董。——1984年,臨海人建造望江門大橋,在城牆上曾開一洞,城牆的斷面外露,歷代修築的層面十分清楚,人們在裡面發現宋代“元符通寶”、“紹熙通寶”銅錢,在地表2.5米以下,還發現古石門檻。——這在我看來,生活在這個背景的孩子,比其他地方要幸福很多。在這個自身文脈越來越細弱的時代,生活在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臨海的孩子童年記憶還能有這些東西,是一件很罕有的事情了。保留並傳達這些歷史信息,可能就是臨海古城牆的最後使命吧。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臨海的兩個古城

·文/圖 稅曉潔

(一)、臨海古城:千年大牆的最後使命

夕陽籠罩臨海古城,千佛塔上密密麻麻的小佛像,正漸漸褪去光環,以千年不變的姿態默默注視著我:塔上的1003或者1036尊面磚佛像——這些滄桑的老傢伙們歷經千年歲月風霜,仍不減最初的栩栩如生,歲月留下的只是幾分神祕和靈氣。據史書記載,這個千佛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後毀於兵火。元大德三年(1299),杭州靈隱寺僧人淳具重建,至今基本完好。

塔六面七級,內空,原來是可以從裡面爬到塔頂的,現在不行了。爬不上去也好,在這個鋼筋水泥叢林統治所有大小城鎮的時代,千佛塔已經顯得很矮了。爬到頂,又能看到什麼呢?

殘破的古塔旁,是新整修的龍興寺,規模不很大,在東瀛名氣卻很響,原因更多在一個古人:唐朝的時候,日本和尚最澄大師曾在此受戒修煉,回國後創立日本天台宗。據說,近年日本人曾要為之捐資大修,被臨海人拒絕了。

千佛塔和寺廟緊挨著一個小山包,叫巾山,也不很高,100多米的樣子吧,因而形似古人巾幘而得名。要看出這山勢的巾帽形狀,是需要在特殊的地點和一定想象力的,此行我無緣得觀,也不是很感興趣,但使我感到神奇的是,巾山上除了著千佛塔,還有東西兩塔和南山殿塔。當地人說,這四塔算是分別建於宋、元、明、清。一座山上能有四朝的四塔相望,前後呼應,也真還不多見。

當地人稱,在千佛塔以西還有一口“千佛井”,塔為陽,井為陰。時間關係,我們沒有找到這口井。清同治《臨海縣誌》載:“千佛井,在炭行街,上二石欄,下磚有陰文佛像,與天寧寺東佛塔相對”。查資料應在原炭行街,也就是解放路90-91號之間。說到井,據1953年的官方調查,臨海可飲用的古井尚有875口。

龍興寺旁不遠處就是一條古街,很長,街邊是一些土木建築的老房子,都很蒼老的樣子。與別處不同的是,隔一段,街道頂上就有一個牌坊,牌坊上書本街區的名稱“永靖坊”、“迎仙坊”、“悟真坊”、“清河坊”、“廣文坊”之類,都是有些年頭的古物。這條街以前是臨海的主要商業區,現在還有很多很老的老店,但街道在現今商業時代已經顯得很窄,不合時宜,不能走汽車,變得寂寞寥落。老店看來都殘破不堪,沒有多少生意,街上行人也不是很多。

同新城區比,這裡的一切都顯得蒼老而破敗,在這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已經象個異類。

走到古街和現在跑汽車的水泥馬路交匯處的一個路口,有一個照壁,上有四個大字——“紫陽故里”。這裡的街,現在還叫紫陽街。大名鼎鼎的紫陽真人老家,原來就在這裡啊!鄙人在此大發慨嘆是因為就在來臨海前不久,我們一幫人剛漂流了遙遠的陝西漢江,漢江邊有個陝西紫陽縣,縣名就是因此人而來。張伯端,北宋人,被認為是道教南宗的鼻祖。生於983年,長壽99歲。當地的資料顯示,紫陽真人故居在臨海城關櫻珠巷,現市教委大院內。

離開古街,順著車水馬龍的現代大道走不遠,還有太平天國的臺門,四處胡亂轉,不小心就能走到因明朝抗倭將領戚繼光而來的“繼光街”。臨海是一個可以在新舊之間隨意搖盪的地方,走出古街,新城區的五星級酒店都馬上就要建起來了,人們想要的,應有盡有,算是很發達的城市。徜徉在這古街老巷,一個小店,一座老屋,又都有自己的一段歷史,城老了,故事就多:幼年就寫出“鵝鵝鵝,曲頸向天歌”晚年寫了著名的討伐武則天的檄文的那個唐朝天才駱賓王,城裡的東湖,有他的祠堂;唐代學者鄭虔,是台州教育啟蒙人,城邊有鄭廣文紀念館;龍顧山還有“天壇”,元朝未年浙江台州人方國珍稱帝時所留……諸如此類的舊東西,有心者,在臨海可謂挖之不盡。

臨海在古代的南中國,很早就是一個重要的高級行政單位。遠在西漢,這一帶就有回浦縣。三國時,孫吳政權在此設立有臨海郡,大將衛溫曾率甲士萬人從此啟程遠征臺灣,當地人說,後來,臺灣曾歸臨海管轄過。

中華五千年文明,在地球上算是很老的了。新的考古發現還使這個時限正在往上延伸,到更老更早。在華夏大地,隨便到一個地方,對地方史感興趣的人,都會眼花繚亂。但同時,能眼見為實的東西確實越來越少。——整個中國都正在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飛快變遷著,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貼滿廁所瓷磚千篇一律的鋼筋玻璃小樓正在吞噬一座座吊角樓,大小城鎮正在不知不覺長成一個個怪摸怪樣的方盒子,程度不同地仿紐約仿上海仿武漢……我不想評論也作不出什麼評論,我在這裡能夠說的只是個人感覺……面對臨海這樣得古城,我感覺到一種堅強與失落,有一種進入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迷宮的感覺。

白天的古街看起來有些淒涼,晚上看起來要溫馨很多,白天還是多看看臨海的古城牆吧:紫陽古街、龍興寺、千佛塔,整個臨海主城區都曾被古城牆所包圍,重要的是,這古城牆至今尚大部分保存較好。事實上,臨海古城在現在的整個中國南方,也堪稱絕無僅有。

臨海也因之在1994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臨海古城牆沿著靈江護衛熙熙攘攘的城內芸芸眾生,一直爬到城北的龍顧山(大固山)。

古城牆“周圍一十八里”,現存的還有6公里多。修葺後的城牆高5到7米,牆頂寬35至45米。古城原有7門,尚存靖越門、興善門、鎮寧門、朝天門4處。門上皆有樓。城內原有子城,是州、路、府衙署所在,唐、宋、元、明、清歷代均多次修繕和增高加固。

臨海古城相傳系東晉辛景為抵禦孫恩農民軍始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

古城能在人煙稠密處保存的這麼完好到當代,幾乎是個奇蹟。明代人文地理學家臨海人王士性說:“兩浙十一郡城池,唯吾臺最據險”。臨海城能保存至今卻並不是因為險峻高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水,為了防洪。

古城現在保存最完好的正是靠江的這一面,從東晉開始始建的臨海古城,最初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防洪。這個功能使得古城至今尚存大半,即使被視為浩劫的文化大革命這座古城也沒有受到多少損失。就是在元代統一中國以後,蒙古族統治者擔心各地割據抵抗,下令拆毀所有城牆,臨海古城恰恰例外的原因也在於此。元周潤祖在《重修捍城江岸記》中載:“皇元大一統,盡墮天下城郭,以示無外,獨臺城不墮,備水患也。”

具有防禦和防洪的雙重功能的臨海古城,有這樣幾個特色:一是各城門的樓與下面通道頂有一呈長形的“天井”,城門除採用大木門啟閉外,在木門外側做好防洪閘槽,每逢大水,便用槽木疊閉。另一方面因為大門的高度均明顯高於城門洞的拱券,為便於操作,在門洞的中間部位均有一橫長方形的“天窗”,成為又一道防衛措施;二是沿江城牆的“馬面”,其凸出面不是一般城牆的方形,而是一面方一面弧,即靠江上流方向的都是無稜角的,樣可以減少江水的阻力;三是西南兩面城牆牆體外側固以捍城,內側加築護城,以增強其防洪能力。

現城東面已無存,西南二面基本為宋至明清的舊物,北面大固山上則系九十年代在原牆基上重修。同時還保留著四個城門與甕城,是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府城城牆。

臨海古城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防洪,城牆上現在還有古代的大炮,城牆外現在還有好幾個保存完好的甕城,都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遺物。

黃昏時分的甕城,這時成為孩子們的足球場。

球兒撞向對面城牆,又彈回來,最凶猛的孩子飛身搶到腳下,眾孩子們歡叫著,追逐著……甕城在現在看來並不大,正好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足球場。這些臨海里的小市民很是讓我羨慕,他們可能根本就還沒有概念,依舊很熱鬧,一隻足球正飛來飛去。

孩子們可能根本還不在意,剛才撞到的城磚,有可能就是宋朝的古董。——1984年,臨海人建造望江門大橋,在城牆上曾開一洞,城牆的斷面外露,歷代修築的層面十分清楚,人們在裡面發現宋代“元符通寶”、“紹熙通寶”銅錢,在地表2.5米以下,還發現古石門檻。——這在我看來,生活在這個背景的孩子,比其他地方要幸福很多。在這個自身文脈越來越細弱的時代,生活在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臨海的孩子童年記憶還能有這些東西,是一件很罕有的事情了。保留並傳達這些歷史信息,可能就是臨海古城牆的最後使命吧。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臨海的兩個古城

·文/圖 稅曉潔

(一)、臨海古城:千年大牆的最後使命

夕陽籠罩臨海古城,千佛塔上密密麻麻的小佛像,正漸漸褪去光環,以千年不變的姿態默默注視著我:塔上的1003或者1036尊面磚佛像——這些滄桑的老傢伙們歷經千年歲月風霜,仍不減最初的栩栩如生,歲月留下的只是幾分神祕和靈氣。據史書記載,這個千佛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後毀於兵火。元大德三年(1299),杭州靈隱寺僧人淳具重建,至今基本完好。

塔六面七級,內空,原來是可以從裡面爬到塔頂的,現在不行了。爬不上去也好,在這個鋼筋水泥叢林統治所有大小城鎮的時代,千佛塔已經顯得很矮了。爬到頂,又能看到什麼呢?

殘破的古塔旁,是新整修的龍興寺,規模不很大,在東瀛名氣卻很響,原因更多在一個古人:唐朝的時候,日本和尚最澄大師曾在此受戒修煉,回國後創立日本天台宗。據說,近年日本人曾要為之捐資大修,被臨海人拒絕了。

千佛塔和寺廟緊挨著一個小山包,叫巾山,也不很高,100多米的樣子吧,因而形似古人巾幘而得名。要看出這山勢的巾帽形狀,是需要在特殊的地點和一定想象力的,此行我無緣得觀,也不是很感興趣,但使我感到神奇的是,巾山上除了著千佛塔,還有東西兩塔和南山殿塔。當地人說,這四塔算是分別建於宋、元、明、清。一座山上能有四朝的四塔相望,前後呼應,也真還不多見。

當地人稱,在千佛塔以西還有一口“千佛井”,塔為陽,井為陰。時間關係,我們沒有找到這口井。清同治《臨海縣誌》載:“千佛井,在炭行街,上二石欄,下磚有陰文佛像,與天寧寺東佛塔相對”。查資料應在原炭行街,也就是解放路90-91號之間。說到井,據1953年的官方調查,臨海可飲用的古井尚有875口。

龍興寺旁不遠處就是一條古街,很長,街邊是一些土木建築的老房子,都很蒼老的樣子。與別處不同的是,隔一段,街道頂上就有一個牌坊,牌坊上書本街區的名稱“永靖坊”、“迎仙坊”、“悟真坊”、“清河坊”、“廣文坊”之類,都是有些年頭的古物。這條街以前是臨海的主要商業區,現在還有很多很老的老店,但街道在現今商業時代已經顯得很窄,不合時宜,不能走汽車,變得寂寞寥落。老店看來都殘破不堪,沒有多少生意,街上行人也不是很多。

同新城區比,這裡的一切都顯得蒼老而破敗,在這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已經象個異類。

走到古街和現在跑汽車的水泥馬路交匯處的一個路口,有一個照壁,上有四個大字——“紫陽故里”。這裡的街,現在還叫紫陽街。大名鼎鼎的紫陽真人老家,原來就在這裡啊!鄙人在此大發慨嘆是因為就在來臨海前不久,我們一幫人剛漂流了遙遠的陝西漢江,漢江邊有個陝西紫陽縣,縣名就是因此人而來。張伯端,北宋人,被認為是道教南宗的鼻祖。生於983年,長壽99歲。當地的資料顯示,紫陽真人故居在臨海城關櫻珠巷,現市教委大院內。

離開古街,順著車水馬龍的現代大道走不遠,還有太平天國的臺門,四處胡亂轉,不小心就能走到因明朝抗倭將領戚繼光而來的“繼光街”。臨海是一個可以在新舊之間隨意搖盪的地方,走出古街,新城區的五星級酒店都馬上就要建起來了,人們想要的,應有盡有,算是很發達的城市。徜徉在這古街老巷,一個小店,一座老屋,又都有自己的一段歷史,城老了,故事就多:幼年就寫出“鵝鵝鵝,曲頸向天歌”晚年寫了著名的討伐武則天的檄文的那個唐朝天才駱賓王,城裡的東湖,有他的祠堂;唐代學者鄭虔,是台州教育啟蒙人,城邊有鄭廣文紀念館;龍顧山還有“天壇”,元朝未年浙江台州人方國珍稱帝時所留……諸如此類的舊東西,有心者,在臨海可謂挖之不盡。

臨海在古代的南中國,很早就是一個重要的高級行政單位。遠在西漢,這一帶就有回浦縣。三國時,孫吳政權在此設立有臨海郡,大將衛溫曾率甲士萬人從此啟程遠征臺灣,當地人說,後來,臺灣曾歸臨海管轄過。

中華五千年文明,在地球上算是很老的了。新的考古發現還使這個時限正在往上延伸,到更老更早。在華夏大地,隨便到一個地方,對地方史感興趣的人,都會眼花繚亂。但同時,能眼見為實的東西確實越來越少。——整個中國都正在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飛快變遷著,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貼滿廁所瓷磚千篇一律的鋼筋玻璃小樓正在吞噬一座座吊角樓,大小城鎮正在不知不覺長成一個個怪摸怪樣的方盒子,程度不同地仿紐約仿上海仿武漢……我不想評論也作不出什麼評論,我在這裡能夠說的只是個人感覺……面對臨海這樣得古城,我感覺到一種堅強與失落,有一種進入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迷宮的感覺。

白天的古街看起來有些淒涼,晚上看起來要溫馨很多,白天還是多看看臨海的古城牆吧:紫陽古街、龍興寺、千佛塔,整個臨海主城區都曾被古城牆所包圍,重要的是,這古城牆至今尚大部分保存較好。事實上,臨海古城在現在的整個中國南方,也堪稱絕無僅有。

臨海也因之在1994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臨海古城牆沿著靈江護衛熙熙攘攘的城內芸芸眾生,一直爬到城北的龍顧山(大固山)。

古城牆“周圍一十八里”,現存的還有6公里多。修葺後的城牆高5到7米,牆頂寬35至45米。古城原有7門,尚存靖越門、興善門、鎮寧門、朝天門4處。門上皆有樓。城內原有子城,是州、路、府衙署所在,唐、宋、元、明、清歷代均多次修繕和增高加固。

臨海古城相傳系東晉辛景為抵禦孫恩農民軍始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

古城能在人煙稠密處保存的這麼完好到當代,幾乎是個奇蹟。明代人文地理學家臨海人王士性說:“兩浙十一郡城池,唯吾臺最據險”。臨海城能保存至今卻並不是因為險峻高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水,為了防洪。

古城現在保存最完好的正是靠江的這一面,從東晉開始始建的臨海古城,最初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防洪。這個功能使得古城至今尚存大半,即使被視為浩劫的文化大革命這座古城也沒有受到多少損失。就是在元代統一中國以後,蒙古族統治者擔心各地割據抵抗,下令拆毀所有城牆,臨海古城恰恰例外的原因也在於此。元周潤祖在《重修捍城江岸記》中載:“皇元大一統,盡墮天下城郭,以示無外,獨臺城不墮,備水患也。”

具有防禦和防洪的雙重功能的臨海古城,有這樣幾個特色:一是各城門的樓與下面通道頂有一呈長形的“天井”,城門除採用大木門啟閉外,在木門外側做好防洪閘槽,每逢大水,便用槽木疊閉。另一方面因為大門的高度均明顯高於城門洞的拱券,為便於操作,在門洞的中間部位均有一橫長方形的“天窗”,成為又一道防衛措施;二是沿江城牆的“馬面”,其凸出面不是一般城牆的方形,而是一面方一面弧,即靠江上流方向的都是無稜角的,樣可以減少江水的阻力;三是西南兩面城牆牆體外側固以捍城,內側加築護城,以增強其防洪能力。

現城東面已無存,西南二面基本為宋至明清的舊物,北面大固山上則系九十年代在原牆基上重修。同時還保留著四個城門與甕城,是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府城城牆。

臨海古城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防洪,城牆上現在還有古代的大炮,城牆外現在還有好幾個保存完好的甕城,都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遺物。

黃昏時分的甕城,這時成為孩子們的足球場。

球兒撞向對面城牆,又彈回來,最凶猛的孩子飛身搶到腳下,眾孩子們歡叫著,追逐著……甕城在現在看來並不大,正好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足球場。這些臨海里的小市民很是讓我羨慕,他們可能根本就還沒有概念,依舊很熱鬧,一隻足球正飛來飛去。

孩子們可能根本還不在意,剛才撞到的城磚,有可能就是宋朝的古董。——1984年,臨海人建造望江門大橋,在城牆上曾開一洞,城牆的斷面外露,歷代修築的層面十分清楚,人們在裡面發現宋代“元符通寶”、“紹熙通寶”銅錢,在地表2.5米以下,還發現古石門檻。——這在我看來,生活在這個背景的孩子,比其他地方要幸福很多。在這個自身文脈越來越細弱的時代,生活在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臨海的孩子童年記憶還能有這些東西,是一件很罕有的事情了。保留並傳達這些歷史信息,可能就是臨海古城牆的最後使命吧。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臨海的兩個古城

·文/圖 稅曉潔

(一)、臨海古城:千年大牆的最後使命

夕陽籠罩臨海古城,千佛塔上密密麻麻的小佛像,正漸漸褪去光環,以千年不變的姿態默默注視著我:塔上的1003或者1036尊面磚佛像——這些滄桑的老傢伙們歷經千年歲月風霜,仍不減最初的栩栩如生,歲月留下的只是幾分神祕和靈氣。據史書記載,這個千佛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後毀於兵火。元大德三年(1299),杭州靈隱寺僧人淳具重建,至今基本完好。

塔六面七級,內空,原來是可以從裡面爬到塔頂的,現在不行了。爬不上去也好,在這個鋼筋水泥叢林統治所有大小城鎮的時代,千佛塔已經顯得很矮了。爬到頂,又能看到什麼呢?

殘破的古塔旁,是新整修的龍興寺,規模不很大,在東瀛名氣卻很響,原因更多在一個古人:唐朝的時候,日本和尚最澄大師曾在此受戒修煉,回國後創立日本天台宗。據說,近年日本人曾要為之捐資大修,被臨海人拒絕了。

千佛塔和寺廟緊挨著一個小山包,叫巾山,也不很高,100多米的樣子吧,因而形似古人巾幘而得名。要看出這山勢的巾帽形狀,是需要在特殊的地點和一定想象力的,此行我無緣得觀,也不是很感興趣,但使我感到神奇的是,巾山上除了著千佛塔,還有東西兩塔和南山殿塔。當地人說,這四塔算是分別建於宋、元、明、清。一座山上能有四朝的四塔相望,前後呼應,也真還不多見。

當地人稱,在千佛塔以西還有一口“千佛井”,塔為陽,井為陰。時間關係,我們沒有找到這口井。清同治《臨海縣誌》載:“千佛井,在炭行街,上二石欄,下磚有陰文佛像,與天寧寺東佛塔相對”。查資料應在原炭行街,也就是解放路90-91號之間。說到井,據1953年的官方調查,臨海可飲用的古井尚有875口。

龍興寺旁不遠處就是一條古街,很長,街邊是一些土木建築的老房子,都很蒼老的樣子。與別處不同的是,隔一段,街道頂上就有一個牌坊,牌坊上書本街區的名稱“永靖坊”、“迎仙坊”、“悟真坊”、“清河坊”、“廣文坊”之類,都是有些年頭的古物。這條街以前是臨海的主要商業區,現在還有很多很老的老店,但街道在現今商業時代已經顯得很窄,不合時宜,不能走汽車,變得寂寞寥落。老店看來都殘破不堪,沒有多少生意,街上行人也不是很多。

同新城區比,這裡的一切都顯得蒼老而破敗,在這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已經象個異類。

走到古街和現在跑汽車的水泥馬路交匯處的一個路口,有一個照壁,上有四個大字——“紫陽故里”。這裡的街,現在還叫紫陽街。大名鼎鼎的紫陽真人老家,原來就在這裡啊!鄙人在此大發慨嘆是因為就在來臨海前不久,我們一幫人剛漂流了遙遠的陝西漢江,漢江邊有個陝西紫陽縣,縣名就是因此人而來。張伯端,北宋人,被認為是道教南宗的鼻祖。生於983年,長壽99歲。當地的資料顯示,紫陽真人故居在臨海城關櫻珠巷,現市教委大院內。

離開古街,順著車水馬龍的現代大道走不遠,還有太平天國的臺門,四處胡亂轉,不小心就能走到因明朝抗倭將領戚繼光而來的“繼光街”。臨海是一個可以在新舊之間隨意搖盪的地方,走出古街,新城區的五星級酒店都馬上就要建起來了,人們想要的,應有盡有,算是很發達的城市。徜徉在這古街老巷,一個小店,一座老屋,又都有自己的一段歷史,城老了,故事就多:幼年就寫出“鵝鵝鵝,曲頸向天歌”晚年寫了著名的討伐武則天的檄文的那個唐朝天才駱賓王,城裡的東湖,有他的祠堂;唐代學者鄭虔,是台州教育啟蒙人,城邊有鄭廣文紀念館;龍顧山還有“天壇”,元朝未年浙江台州人方國珍稱帝時所留……諸如此類的舊東西,有心者,在臨海可謂挖之不盡。

臨海在古代的南中國,很早就是一個重要的高級行政單位。遠在西漢,這一帶就有回浦縣。三國時,孫吳政權在此設立有臨海郡,大將衛溫曾率甲士萬人從此啟程遠征臺灣,當地人說,後來,臺灣曾歸臨海管轄過。

中華五千年文明,在地球上算是很老的了。新的考古發現還使這個時限正在往上延伸,到更老更早。在華夏大地,隨便到一個地方,對地方史感興趣的人,都會眼花繚亂。但同時,能眼見為實的東西確實越來越少。——整個中國都正在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飛快變遷著,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貼滿廁所瓷磚千篇一律的鋼筋玻璃小樓正在吞噬一座座吊角樓,大小城鎮正在不知不覺長成一個個怪摸怪樣的方盒子,程度不同地仿紐約仿上海仿武漢……我不想評論也作不出什麼評論,我在這裡能夠說的只是個人感覺……面對臨海這樣得古城,我感覺到一種堅強與失落,有一種進入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迷宮的感覺。

白天的古街看起來有些淒涼,晚上看起來要溫馨很多,白天還是多看看臨海的古城牆吧:紫陽古街、龍興寺、千佛塔,整個臨海主城區都曾被古城牆所包圍,重要的是,這古城牆至今尚大部分保存較好。事實上,臨海古城在現在的整個中國南方,也堪稱絕無僅有。

臨海也因之在1994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臨海古城牆沿著靈江護衛熙熙攘攘的城內芸芸眾生,一直爬到城北的龍顧山(大固山)。

古城牆“周圍一十八里”,現存的還有6公里多。修葺後的城牆高5到7米,牆頂寬35至45米。古城原有7門,尚存靖越門、興善門、鎮寧門、朝天門4處。門上皆有樓。城內原有子城,是州、路、府衙署所在,唐、宋、元、明、清歷代均多次修繕和增高加固。

臨海古城相傳系東晉辛景為抵禦孫恩農民軍始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

古城能在人煙稠密處保存的這麼完好到當代,幾乎是個奇蹟。明代人文地理學家臨海人王士性說:“兩浙十一郡城池,唯吾臺最據險”。臨海城能保存至今卻並不是因為險峻高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水,為了防洪。

古城現在保存最完好的正是靠江的這一面,從東晉開始始建的臨海古城,最初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防洪。這個功能使得古城至今尚存大半,即使被視為浩劫的文化大革命這座古城也沒有受到多少損失。就是在元代統一中國以後,蒙古族統治者擔心各地割據抵抗,下令拆毀所有城牆,臨海古城恰恰例外的原因也在於此。元周潤祖在《重修捍城江岸記》中載:“皇元大一統,盡墮天下城郭,以示無外,獨臺城不墮,備水患也。”

具有防禦和防洪的雙重功能的臨海古城,有這樣幾個特色:一是各城門的樓與下面通道頂有一呈長形的“天井”,城門除採用大木門啟閉外,在木門外側做好防洪閘槽,每逢大水,便用槽木疊閉。另一方面因為大門的高度均明顯高於城門洞的拱券,為便於操作,在門洞的中間部位均有一橫長方形的“天窗”,成為又一道防衛措施;二是沿江城牆的“馬面”,其凸出面不是一般城牆的方形,而是一面方一面弧,即靠江上流方向的都是無稜角的,樣可以減少江水的阻力;三是西南兩面城牆牆體外側固以捍城,內側加築護城,以增強其防洪能力。

現城東面已無存,西南二面基本為宋至明清的舊物,北面大固山上則系九十年代在原牆基上重修。同時還保留著四個城門與甕城,是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府城城牆。

臨海古城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防洪,城牆上現在還有古代的大炮,城牆外現在還有好幾個保存完好的甕城,都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遺物。

黃昏時分的甕城,這時成為孩子們的足球場。

球兒撞向對面城牆,又彈回來,最凶猛的孩子飛身搶到腳下,眾孩子們歡叫著,追逐著……甕城在現在看來並不大,正好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足球場。這些臨海里的小市民很是讓我羨慕,他們可能根本就還沒有概念,依舊很熱鬧,一隻足球正飛來飛去。

孩子們可能根本還不在意,剛才撞到的城磚,有可能就是宋朝的古董。——1984年,臨海人建造望江門大橋,在城牆上曾開一洞,城牆的斷面外露,歷代修築的層面十分清楚,人們在裡面發現宋代“元符通寶”、“紹熙通寶”銅錢,在地表2.5米以下,還發現古石門檻。——這在我看來,生活在這個背景的孩子,比其他地方要幸福很多。在這個自身文脈越來越細弱的時代,生活在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臨海的孩子童年記憶還能有這些東西,是一件很罕有的事情了。保留並傳達這些歷史信息,可能就是臨海古城牆的最後使命吧。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臨海的兩個古城

·文/圖 稅曉潔

(一)、臨海古城:千年大牆的最後使命

夕陽籠罩臨海古城,千佛塔上密密麻麻的小佛像,正漸漸褪去光環,以千年不變的姿態默默注視著我:塔上的1003或者1036尊面磚佛像——這些滄桑的老傢伙們歷經千年歲月風霜,仍不減最初的栩栩如生,歲月留下的只是幾分神祕和靈氣。據史書記載,這個千佛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後毀於兵火。元大德三年(1299),杭州靈隱寺僧人淳具重建,至今基本完好。

塔六面七級,內空,原來是可以從裡面爬到塔頂的,現在不行了。爬不上去也好,在這個鋼筋水泥叢林統治所有大小城鎮的時代,千佛塔已經顯得很矮了。爬到頂,又能看到什麼呢?

殘破的古塔旁,是新整修的龍興寺,規模不很大,在東瀛名氣卻很響,原因更多在一個古人:唐朝的時候,日本和尚最澄大師曾在此受戒修煉,回國後創立日本天台宗。據說,近年日本人曾要為之捐資大修,被臨海人拒絕了。

千佛塔和寺廟緊挨著一個小山包,叫巾山,也不很高,100多米的樣子吧,因而形似古人巾幘而得名。要看出這山勢的巾帽形狀,是需要在特殊的地點和一定想象力的,此行我無緣得觀,也不是很感興趣,但使我感到神奇的是,巾山上除了著千佛塔,還有東西兩塔和南山殿塔。當地人說,這四塔算是分別建於宋、元、明、清。一座山上能有四朝的四塔相望,前後呼應,也真還不多見。

當地人稱,在千佛塔以西還有一口“千佛井”,塔為陽,井為陰。時間關係,我們沒有找到這口井。清同治《臨海縣誌》載:“千佛井,在炭行街,上二石欄,下磚有陰文佛像,與天寧寺東佛塔相對”。查資料應在原炭行街,也就是解放路90-91號之間。說到井,據1953年的官方調查,臨海可飲用的古井尚有875口。

龍興寺旁不遠處就是一條古街,很長,街邊是一些土木建築的老房子,都很蒼老的樣子。與別處不同的是,隔一段,街道頂上就有一個牌坊,牌坊上書本街區的名稱“永靖坊”、“迎仙坊”、“悟真坊”、“清河坊”、“廣文坊”之類,都是有些年頭的古物。這條街以前是臨海的主要商業區,現在還有很多很老的老店,但街道在現今商業時代已經顯得很窄,不合時宜,不能走汽車,變得寂寞寥落。老店看來都殘破不堪,沒有多少生意,街上行人也不是很多。

同新城區比,這裡的一切都顯得蒼老而破敗,在這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已經象個異類。

走到古街和現在跑汽車的水泥馬路交匯處的一個路口,有一個照壁,上有四個大字——“紫陽故里”。這裡的街,現在還叫紫陽街。大名鼎鼎的紫陽真人老家,原來就在這裡啊!鄙人在此大發慨嘆是因為就在來臨海前不久,我們一幫人剛漂流了遙遠的陝西漢江,漢江邊有個陝西紫陽縣,縣名就是因此人而來。張伯端,北宋人,被認為是道教南宗的鼻祖。生於983年,長壽99歲。當地的資料顯示,紫陽真人故居在臨海城關櫻珠巷,現市教委大院內。

離開古街,順著車水馬龍的現代大道走不遠,還有太平天國的臺門,四處胡亂轉,不小心就能走到因明朝抗倭將領戚繼光而來的“繼光街”。臨海是一個可以在新舊之間隨意搖盪的地方,走出古街,新城區的五星級酒店都馬上就要建起來了,人們想要的,應有盡有,算是很發達的城市。徜徉在這古街老巷,一個小店,一座老屋,又都有自己的一段歷史,城老了,故事就多:幼年就寫出“鵝鵝鵝,曲頸向天歌”晚年寫了著名的討伐武則天的檄文的那個唐朝天才駱賓王,城裡的東湖,有他的祠堂;唐代學者鄭虔,是台州教育啟蒙人,城邊有鄭廣文紀念館;龍顧山還有“天壇”,元朝未年浙江台州人方國珍稱帝時所留……諸如此類的舊東西,有心者,在臨海可謂挖之不盡。

臨海在古代的南中國,很早就是一個重要的高級行政單位。遠在西漢,這一帶就有回浦縣。三國時,孫吳政權在此設立有臨海郡,大將衛溫曾率甲士萬人從此啟程遠征臺灣,當地人說,後來,臺灣曾歸臨海管轄過。

中華五千年文明,在地球上算是很老的了。新的考古發現還使這個時限正在往上延伸,到更老更早。在華夏大地,隨便到一個地方,對地方史感興趣的人,都會眼花繚亂。但同時,能眼見為實的東西確實越來越少。——整個中國都正在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飛快變遷著,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貼滿廁所瓷磚千篇一律的鋼筋玻璃小樓正在吞噬一座座吊角樓,大小城鎮正在不知不覺長成一個個怪摸怪樣的方盒子,程度不同地仿紐約仿上海仿武漢……我不想評論也作不出什麼評論,我在這裡能夠說的只是個人感覺……面對臨海這樣得古城,我感覺到一種堅強與失落,有一種進入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迷宮的感覺。

白天的古街看起來有些淒涼,晚上看起來要溫馨很多,白天還是多看看臨海的古城牆吧:紫陽古街、龍興寺、千佛塔,整個臨海主城區都曾被古城牆所包圍,重要的是,這古城牆至今尚大部分保存較好。事實上,臨海古城在現在的整個中國南方,也堪稱絕無僅有。

臨海也因之在1994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臨海古城牆沿著靈江護衛熙熙攘攘的城內芸芸眾生,一直爬到城北的龍顧山(大固山)。

古城牆“周圍一十八里”,現存的還有6公里多。修葺後的城牆高5到7米,牆頂寬35至45米。古城原有7門,尚存靖越門、興善門、鎮寧門、朝天門4處。門上皆有樓。城內原有子城,是州、路、府衙署所在,唐、宋、元、明、清歷代均多次修繕和增高加固。

臨海古城相傳系東晉辛景為抵禦孫恩農民軍始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

古城能在人煙稠密處保存的這麼完好到當代,幾乎是個奇蹟。明代人文地理學家臨海人王士性說:“兩浙十一郡城池,唯吾臺最據險”。臨海城能保存至今卻並不是因為險峻高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水,為了防洪。

古城現在保存最完好的正是靠江的這一面,從東晉開始始建的臨海古城,最初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防洪。這個功能使得古城至今尚存大半,即使被視為浩劫的文化大革命這座古城也沒有受到多少損失。就是在元代統一中國以後,蒙古族統治者擔心各地割據抵抗,下令拆毀所有城牆,臨海古城恰恰例外的原因也在於此。元周潤祖在《重修捍城江岸記》中載:“皇元大一統,盡墮天下城郭,以示無外,獨臺城不墮,備水患也。”

具有防禦和防洪的雙重功能的臨海古城,有這樣幾個特色:一是各城門的樓與下面通道頂有一呈長形的“天井”,城門除採用大木門啟閉外,在木門外側做好防洪閘槽,每逢大水,便用槽木疊閉。另一方面因為大門的高度均明顯高於城門洞的拱券,為便於操作,在門洞的中間部位均有一橫長方形的“天窗”,成為又一道防衛措施;二是沿江城牆的“馬面”,其凸出面不是一般城牆的方形,而是一面方一面弧,即靠江上流方向的都是無稜角的,樣可以減少江水的阻力;三是西南兩面城牆牆體外側固以捍城,內側加築護城,以增強其防洪能力。

現城東面已無存,西南二面基本為宋至明清的舊物,北面大固山上則系九十年代在原牆基上重修。同時還保留著四個城門與甕城,是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府城城牆。

臨海古城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防洪,城牆上現在還有古代的大炮,城牆外現在還有好幾個保存完好的甕城,都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遺物。

黃昏時分的甕城,這時成為孩子們的足球場。

球兒撞向對面城牆,又彈回來,最凶猛的孩子飛身搶到腳下,眾孩子們歡叫著,追逐著……甕城在現在看來並不大,正好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足球場。這些臨海里的小市民很是讓我羨慕,他們可能根本就還沒有概念,依舊很熱鬧,一隻足球正飛來飛去。

孩子們可能根本還不在意,剛才撞到的城磚,有可能就是宋朝的古董。——1984年,臨海人建造望江門大橋,在城牆上曾開一洞,城牆的斷面外露,歷代修築的層面十分清楚,人們在裡面發現宋代“元符通寶”、“紹熙通寶”銅錢,在地表2.5米以下,還發現古石門檻。——這在我看來,生活在這個背景的孩子,比其他地方要幸福很多。在這個自身文脈越來越細弱的時代,生活在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臨海的孩子童年記憶還能有這些東西,是一件很罕有的事情了。保留並傳達這些歷史信息,可能就是臨海古城牆的最後使命吧。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臨海的兩個古城

·文/圖 稅曉潔

(一)、臨海古城:千年大牆的最後使命

夕陽籠罩臨海古城,千佛塔上密密麻麻的小佛像,正漸漸褪去光環,以千年不變的姿態默默注視著我:塔上的1003或者1036尊面磚佛像——這些滄桑的老傢伙們歷經千年歲月風霜,仍不減最初的栩栩如生,歲月留下的只是幾分神祕和靈氣。據史書記載,這個千佛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後毀於兵火。元大德三年(1299),杭州靈隱寺僧人淳具重建,至今基本完好。

塔六面七級,內空,原來是可以從裡面爬到塔頂的,現在不行了。爬不上去也好,在這個鋼筋水泥叢林統治所有大小城鎮的時代,千佛塔已經顯得很矮了。爬到頂,又能看到什麼呢?

殘破的古塔旁,是新整修的龍興寺,規模不很大,在東瀛名氣卻很響,原因更多在一個古人:唐朝的時候,日本和尚最澄大師曾在此受戒修煉,回國後創立日本天台宗。據說,近年日本人曾要為之捐資大修,被臨海人拒絕了。

千佛塔和寺廟緊挨著一個小山包,叫巾山,也不很高,100多米的樣子吧,因而形似古人巾幘而得名。要看出這山勢的巾帽形狀,是需要在特殊的地點和一定想象力的,此行我無緣得觀,也不是很感興趣,但使我感到神奇的是,巾山上除了著千佛塔,還有東西兩塔和南山殿塔。當地人說,這四塔算是分別建於宋、元、明、清。一座山上能有四朝的四塔相望,前後呼應,也真還不多見。

當地人稱,在千佛塔以西還有一口“千佛井”,塔為陽,井為陰。時間關係,我們沒有找到這口井。清同治《臨海縣誌》載:“千佛井,在炭行街,上二石欄,下磚有陰文佛像,與天寧寺東佛塔相對”。查資料應在原炭行街,也就是解放路90-91號之間。說到井,據1953年的官方調查,臨海可飲用的古井尚有875口。

龍興寺旁不遠處就是一條古街,很長,街邊是一些土木建築的老房子,都很蒼老的樣子。與別處不同的是,隔一段,街道頂上就有一個牌坊,牌坊上書本街區的名稱“永靖坊”、“迎仙坊”、“悟真坊”、“清河坊”、“廣文坊”之類,都是有些年頭的古物。這條街以前是臨海的主要商業區,現在還有很多很老的老店,但街道在現今商業時代已經顯得很窄,不合時宜,不能走汽車,變得寂寞寥落。老店看來都殘破不堪,沒有多少生意,街上行人也不是很多。

同新城區比,這裡的一切都顯得蒼老而破敗,在這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已經象個異類。

走到古街和現在跑汽車的水泥馬路交匯處的一個路口,有一個照壁,上有四個大字——“紫陽故里”。這裡的街,現在還叫紫陽街。大名鼎鼎的紫陽真人老家,原來就在這裡啊!鄙人在此大發慨嘆是因為就在來臨海前不久,我們一幫人剛漂流了遙遠的陝西漢江,漢江邊有個陝西紫陽縣,縣名就是因此人而來。張伯端,北宋人,被認為是道教南宗的鼻祖。生於983年,長壽99歲。當地的資料顯示,紫陽真人故居在臨海城關櫻珠巷,現市教委大院內。

離開古街,順著車水馬龍的現代大道走不遠,還有太平天國的臺門,四處胡亂轉,不小心就能走到因明朝抗倭將領戚繼光而來的“繼光街”。臨海是一個可以在新舊之間隨意搖盪的地方,走出古街,新城區的五星級酒店都馬上就要建起來了,人們想要的,應有盡有,算是很發達的城市。徜徉在這古街老巷,一個小店,一座老屋,又都有自己的一段歷史,城老了,故事就多:幼年就寫出“鵝鵝鵝,曲頸向天歌”晚年寫了著名的討伐武則天的檄文的那個唐朝天才駱賓王,城裡的東湖,有他的祠堂;唐代學者鄭虔,是台州教育啟蒙人,城邊有鄭廣文紀念館;龍顧山還有“天壇”,元朝未年浙江台州人方國珍稱帝時所留……諸如此類的舊東西,有心者,在臨海可謂挖之不盡。

臨海在古代的南中國,很早就是一個重要的高級行政單位。遠在西漢,這一帶就有回浦縣。三國時,孫吳政權在此設立有臨海郡,大將衛溫曾率甲士萬人從此啟程遠征臺灣,當地人說,後來,臺灣曾歸臨海管轄過。

中華五千年文明,在地球上算是很老的了。新的考古發現還使這個時限正在往上延伸,到更老更早。在華夏大地,隨便到一個地方,對地方史感興趣的人,都會眼花繚亂。但同時,能眼見為實的東西確實越來越少。——整個中國都正在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飛快變遷著,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貼滿廁所瓷磚千篇一律的鋼筋玻璃小樓正在吞噬一座座吊角樓,大小城鎮正在不知不覺長成一個個怪摸怪樣的方盒子,程度不同地仿紐約仿上海仿武漢……我不想評論也作不出什麼評論,我在這裡能夠說的只是個人感覺……面對臨海這樣得古城,我感覺到一種堅強與失落,有一種進入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迷宮的感覺。

白天的古街看起來有些淒涼,晚上看起來要溫馨很多,白天還是多看看臨海的古城牆吧:紫陽古街、龍興寺、千佛塔,整個臨海主城區都曾被古城牆所包圍,重要的是,這古城牆至今尚大部分保存較好。事實上,臨海古城在現在的整個中國南方,也堪稱絕無僅有。

臨海也因之在1994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臨海古城牆沿著靈江護衛熙熙攘攘的城內芸芸眾生,一直爬到城北的龍顧山(大固山)。

古城牆“周圍一十八里”,現存的還有6公里多。修葺後的城牆高5到7米,牆頂寬35至45米。古城原有7門,尚存靖越門、興善門、鎮寧門、朝天門4處。門上皆有樓。城內原有子城,是州、路、府衙署所在,唐、宋、元、明、清歷代均多次修繕和增高加固。

臨海古城相傳系東晉辛景為抵禦孫恩農民軍始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

古城能在人煙稠密處保存的這麼完好到當代,幾乎是個奇蹟。明代人文地理學家臨海人王士性說:“兩浙十一郡城池,唯吾臺最據險”。臨海城能保存至今卻並不是因為險峻高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水,為了防洪。

古城現在保存最完好的正是靠江的這一面,從東晉開始始建的臨海古城,最初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防洪。這個功能使得古城至今尚存大半,即使被視為浩劫的文化大革命這座古城也沒有受到多少損失。就是在元代統一中國以後,蒙古族統治者擔心各地割據抵抗,下令拆毀所有城牆,臨海古城恰恰例外的原因也在於此。元周潤祖在《重修捍城江岸記》中載:“皇元大一統,盡墮天下城郭,以示無外,獨臺城不墮,備水患也。”

具有防禦和防洪的雙重功能的臨海古城,有這樣幾個特色:一是各城門的樓與下面通道頂有一呈長形的“天井”,城門除採用大木門啟閉外,在木門外側做好防洪閘槽,每逢大水,便用槽木疊閉。另一方面因為大門的高度均明顯高於城門洞的拱券,為便於操作,在門洞的中間部位均有一橫長方形的“天窗”,成為又一道防衛措施;二是沿江城牆的“馬面”,其凸出面不是一般城牆的方形,而是一面方一面弧,即靠江上流方向的都是無稜角的,樣可以減少江水的阻力;三是西南兩面城牆牆體外側固以捍城,內側加築護城,以增強其防洪能力。

現城東面已無存,西南二面基本為宋至明清的舊物,北面大固山上則系九十年代在原牆基上重修。同時還保留著四個城門與甕城,是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府城城牆。

臨海古城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防洪,城牆上現在還有古代的大炮,城牆外現在還有好幾個保存完好的甕城,都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遺物。

黃昏時分的甕城,這時成為孩子們的足球場。

球兒撞向對面城牆,又彈回來,最凶猛的孩子飛身搶到腳下,眾孩子們歡叫著,追逐著……甕城在現在看來並不大,正好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足球場。這些臨海里的小市民很是讓我羨慕,他們可能根本就還沒有概念,依舊很熱鬧,一隻足球正飛來飛去。

孩子們可能根本還不在意,剛才撞到的城磚,有可能就是宋朝的古董。——1984年,臨海人建造望江門大橋,在城牆上曾開一洞,城牆的斷面外露,歷代修築的層面十分清楚,人們在裡面發現宋代“元符通寶”、“紹熙通寶”銅錢,在地表2.5米以下,還發現古石門檻。——這在我看來,生活在這個背景的孩子,比其他地方要幸福很多。在這個自身文脈越來越細弱的時代,生活在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臨海的孩子童年記憶還能有這些東西,是一件很罕有的事情了。保留並傳達這些歷史信息,可能就是臨海古城牆的最後使命吧。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臨海的兩個古城

·文/圖 稅曉潔

(一)、臨海古城:千年大牆的最後使命

夕陽籠罩臨海古城,千佛塔上密密麻麻的小佛像,正漸漸褪去光環,以千年不變的姿態默默注視著我:塔上的1003或者1036尊面磚佛像——這些滄桑的老傢伙們歷經千年歲月風霜,仍不減最初的栩栩如生,歲月留下的只是幾分神祕和靈氣。據史書記載,這個千佛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後毀於兵火。元大德三年(1299),杭州靈隱寺僧人淳具重建,至今基本完好。

塔六面七級,內空,原來是可以從裡面爬到塔頂的,現在不行了。爬不上去也好,在這個鋼筋水泥叢林統治所有大小城鎮的時代,千佛塔已經顯得很矮了。爬到頂,又能看到什麼呢?

殘破的古塔旁,是新整修的龍興寺,規模不很大,在東瀛名氣卻很響,原因更多在一個古人:唐朝的時候,日本和尚最澄大師曾在此受戒修煉,回國後創立日本天台宗。據說,近年日本人曾要為之捐資大修,被臨海人拒絕了。

千佛塔和寺廟緊挨著一個小山包,叫巾山,也不很高,100多米的樣子吧,因而形似古人巾幘而得名。要看出這山勢的巾帽形狀,是需要在特殊的地點和一定想象力的,此行我無緣得觀,也不是很感興趣,但使我感到神奇的是,巾山上除了著千佛塔,還有東西兩塔和南山殿塔。當地人說,這四塔算是分別建於宋、元、明、清。一座山上能有四朝的四塔相望,前後呼應,也真還不多見。

當地人稱,在千佛塔以西還有一口“千佛井”,塔為陽,井為陰。時間關係,我們沒有找到這口井。清同治《臨海縣誌》載:“千佛井,在炭行街,上二石欄,下磚有陰文佛像,與天寧寺東佛塔相對”。查資料應在原炭行街,也就是解放路90-91號之間。說到井,據1953年的官方調查,臨海可飲用的古井尚有875口。

龍興寺旁不遠處就是一條古街,很長,街邊是一些土木建築的老房子,都很蒼老的樣子。與別處不同的是,隔一段,街道頂上就有一個牌坊,牌坊上書本街區的名稱“永靖坊”、“迎仙坊”、“悟真坊”、“清河坊”、“廣文坊”之類,都是有些年頭的古物。這條街以前是臨海的主要商業區,現在還有很多很老的老店,但街道在現今商業時代已經顯得很窄,不合時宜,不能走汽車,變得寂寞寥落。老店看來都殘破不堪,沒有多少生意,街上行人也不是很多。

同新城區比,這裡的一切都顯得蒼老而破敗,在這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已經象個異類。

走到古街和現在跑汽車的水泥馬路交匯處的一個路口,有一個照壁,上有四個大字——“紫陽故里”。這裡的街,現在還叫紫陽街。大名鼎鼎的紫陽真人老家,原來就在這裡啊!鄙人在此大發慨嘆是因為就在來臨海前不久,我們一幫人剛漂流了遙遠的陝西漢江,漢江邊有個陝西紫陽縣,縣名就是因此人而來。張伯端,北宋人,被認為是道教南宗的鼻祖。生於983年,長壽99歲。當地的資料顯示,紫陽真人故居在臨海城關櫻珠巷,現市教委大院內。

離開古街,順著車水馬龍的現代大道走不遠,還有太平天國的臺門,四處胡亂轉,不小心就能走到因明朝抗倭將領戚繼光而來的“繼光街”。臨海是一個可以在新舊之間隨意搖盪的地方,走出古街,新城區的五星級酒店都馬上就要建起來了,人們想要的,應有盡有,算是很發達的城市。徜徉在這古街老巷,一個小店,一座老屋,又都有自己的一段歷史,城老了,故事就多:幼年就寫出“鵝鵝鵝,曲頸向天歌”晚年寫了著名的討伐武則天的檄文的那個唐朝天才駱賓王,城裡的東湖,有他的祠堂;唐代學者鄭虔,是台州教育啟蒙人,城邊有鄭廣文紀念館;龍顧山還有“天壇”,元朝未年浙江台州人方國珍稱帝時所留……諸如此類的舊東西,有心者,在臨海可謂挖之不盡。

臨海在古代的南中國,很早就是一個重要的高級行政單位。遠在西漢,這一帶就有回浦縣。三國時,孫吳政權在此設立有臨海郡,大將衛溫曾率甲士萬人從此啟程遠征臺灣,當地人說,後來,臺灣曾歸臨海管轄過。

中華五千年文明,在地球上算是很老的了。新的考古發現還使這個時限正在往上延伸,到更老更早。在華夏大地,隨便到一個地方,對地方史感興趣的人,都會眼花繚亂。但同時,能眼見為實的東西確實越來越少。——整個中國都正在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飛快變遷著,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貼滿廁所瓷磚千篇一律的鋼筋玻璃小樓正在吞噬一座座吊角樓,大小城鎮正在不知不覺長成一個個怪摸怪樣的方盒子,程度不同地仿紐約仿上海仿武漢……我不想評論也作不出什麼評論,我在這裡能夠說的只是個人感覺……面對臨海這樣得古城,我感覺到一種堅強與失落,有一種進入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迷宮的感覺。

白天的古街看起來有些淒涼,晚上看起來要溫馨很多,白天還是多看看臨海的古城牆吧:紫陽古街、龍興寺、千佛塔,整個臨海主城區都曾被古城牆所包圍,重要的是,這古城牆至今尚大部分保存較好。事實上,臨海古城在現在的整個中國南方,也堪稱絕無僅有。

臨海也因之在1994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臨海古城牆沿著靈江護衛熙熙攘攘的城內芸芸眾生,一直爬到城北的龍顧山(大固山)。

古城牆“周圍一十八里”,現存的還有6公里多。修葺後的城牆高5到7米,牆頂寬35至45米。古城原有7門,尚存靖越門、興善門、鎮寧門、朝天門4處。門上皆有樓。城內原有子城,是州、路、府衙署所在,唐、宋、元、明、清歷代均多次修繕和增高加固。

臨海古城相傳系東晉辛景為抵禦孫恩農民軍始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

古城能在人煙稠密處保存的這麼完好到當代,幾乎是個奇蹟。明代人文地理學家臨海人王士性說:“兩浙十一郡城池,唯吾臺最據險”。臨海城能保存至今卻並不是因為險峻高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水,為了防洪。

古城現在保存最完好的正是靠江的這一面,從東晉開始始建的臨海古城,最初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防洪。這個功能使得古城至今尚存大半,即使被視為浩劫的文化大革命這座古城也沒有受到多少損失。就是在元代統一中國以後,蒙古族統治者擔心各地割據抵抗,下令拆毀所有城牆,臨海古城恰恰例外的原因也在於此。元周潤祖在《重修捍城江岸記》中載:“皇元大一統,盡墮天下城郭,以示無外,獨臺城不墮,備水患也。”

具有防禦和防洪的雙重功能的臨海古城,有這樣幾個特色:一是各城門的樓與下面通道頂有一呈長形的“天井”,城門除採用大木門啟閉外,在木門外側做好防洪閘槽,每逢大水,便用槽木疊閉。另一方面因為大門的高度均明顯高於城門洞的拱券,為便於操作,在門洞的中間部位均有一橫長方形的“天窗”,成為又一道防衛措施;二是沿江城牆的“馬面”,其凸出面不是一般城牆的方形,而是一面方一面弧,即靠江上流方向的都是無稜角的,樣可以減少江水的阻力;三是西南兩面城牆牆體外側固以捍城,內側加築護城,以增強其防洪能力。

現城東面已無存,西南二面基本為宋至明清的舊物,北面大固山上則系九十年代在原牆基上重修。同時還保留著四個城門與甕城,是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府城城牆。

臨海古城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防洪,城牆上現在還有古代的大炮,城牆外現在還有好幾個保存完好的甕城,都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遺物。

黃昏時分的甕城,這時成為孩子們的足球場。

球兒撞向對面城牆,又彈回來,最凶猛的孩子飛身搶到腳下,眾孩子們歡叫著,追逐著……甕城在現在看來並不大,正好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足球場。這些臨海里的小市民很是讓我羨慕,他們可能根本就還沒有概念,依舊很熱鬧,一隻足球正飛來飛去。

孩子們可能根本還不在意,剛才撞到的城磚,有可能就是宋朝的古董。——1984年,臨海人建造望江門大橋,在城牆上曾開一洞,城牆的斷面外露,歷代修築的層面十分清楚,人們在裡面發現宋代“元符通寶”、“紹熙通寶”銅錢,在地表2.5米以下,還發現古石門檻。——這在我看來,生活在這個背景的孩子,比其他地方要幸福很多。在這個自身文脈越來越細弱的時代,生活在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臨海的孩子童年記憶還能有這些東西,是一件很罕有的事情了。保留並傳達這些歷史信息,可能就是臨海古城牆的最後使命吧。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臨海的兩個古城

·文/圖 稅曉潔

(一)、臨海古城:千年大牆的最後使命

夕陽籠罩臨海古城,千佛塔上密密麻麻的小佛像,正漸漸褪去光環,以千年不變的姿態默默注視著我:塔上的1003或者1036尊面磚佛像——這些滄桑的老傢伙們歷經千年歲月風霜,仍不減最初的栩栩如生,歲月留下的只是幾分神祕和靈氣。據史書記載,這個千佛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後毀於兵火。元大德三年(1299),杭州靈隱寺僧人淳具重建,至今基本完好。

塔六面七級,內空,原來是可以從裡面爬到塔頂的,現在不行了。爬不上去也好,在這個鋼筋水泥叢林統治所有大小城鎮的時代,千佛塔已經顯得很矮了。爬到頂,又能看到什麼呢?

殘破的古塔旁,是新整修的龍興寺,規模不很大,在東瀛名氣卻很響,原因更多在一個古人:唐朝的時候,日本和尚最澄大師曾在此受戒修煉,回國後創立日本天台宗。據說,近年日本人曾要為之捐資大修,被臨海人拒絕了。

千佛塔和寺廟緊挨著一個小山包,叫巾山,也不很高,100多米的樣子吧,因而形似古人巾幘而得名。要看出這山勢的巾帽形狀,是需要在特殊的地點和一定想象力的,此行我無緣得觀,也不是很感興趣,但使我感到神奇的是,巾山上除了著千佛塔,還有東西兩塔和南山殿塔。當地人說,這四塔算是分別建於宋、元、明、清。一座山上能有四朝的四塔相望,前後呼應,也真還不多見。

當地人稱,在千佛塔以西還有一口“千佛井”,塔為陽,井為陰。時間關係,我們沒有找到這口井。清同治《臨海縣誌》載:“千佛井,在炭行街,上二石欄,下磚有陰文佛像,與天寧寺東佛塔相對”。查資料應在原炭行街,也就是解放路90-91號之間。說到井,據1953年的官方調查,臨海可飲用的古井尚有875口。

龍興寺旁不遠處就是一條古街,很長,街邊是一些土木建築的老房子,都很蒼老的樣子。與別處不同的是,隔一段,街道頂上就有一個牌坊,牌坊上書本街區的名稱“永靖坊”、“迎仙坊”、“悟真坊”、“清河坊”、“廣文坊”之類,都是有些年頭的古物。這條街以前是臨海的主要商業區,現在還有很多很老的老店,但街道在現今商業時代已經顯得很窄,不合時宜,不能走汽車,變得寂寞寥落。老店看來都殘破不堪,沒有多少生意,街上行人也不是很多。

同新城區比,這裡的一切都顯得蒼老而破敗,在這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已經象個異類。

走到古街和現在跑汽車的水泥馬路交匯處的一個路口,有一個照壁,上有四個大字——“紫陽故里”。這裡的街,現在還叫紫陽街。大名鼎鼎的紫陽真人老家,原來就在這裡啊!鄙人在此大發慨嘆是因為就在來臨海前不久,我們一幫人剛漂流了遙遠的陝西漢江,漢江邊有個陝西紫陽縣,縣名就是因此人而來。張伯端,北宋人,被認為是道教南宗的鼻祖。生於983年,長壽99歲。當地的資料顯示,紫陽真人故居在臨海城關櫻珠巷,現市教委大院內。

離開古街,順著車水馬龍的現代大道走不遠,還有太平天國的臺門,四處胡亂轉,不小心就能走到因明朝抗倭將領戚繼光而來的“繼光街”。臨海是一個可以在新舊之間隨意搖盪的地方,走出古街,新城區的五星級酒店都馬上就要建起來了,人們想要的,應有盡有,算是很發達的城市。徜徉在這古街老巷,一個小店,一座老屋,又都有自己的一段歷史,城老了,故事就多:幼年就寫出“鵝鵝鵝,曲頸向天歌”晚年寫了著名的討伐武則天的檄文的那個唐朝天才駱賓王,城裡的東湖,有他的祠堂;唐代學者鄭虔,是台州教育啟蒙人,城邊有鄭廣文紀念館;龍顧山還有“天壇”,元朝未年浙江台州人方國珍稱帝時所留……諸如此類的舊東西,有心者,在臨海可謂挖之不盡。

臨海在古代的南中國,很早就是一個重要的高級行政單位。遠在西漢,這一帶就有回浦縣。三國時,孫吳政權在此設立有臨海郡,大將衛溫曾率甲士萬人從此啟程遠征臺灣,當地人說,後來,臺灣曾歸臨海管轄過。

中華五千年文明,在地球上算是很老的了。新的考古發現還使這個時限正在往上延伸,到更老更早。在華夏大地,隨便到一個地方,對地方史感興趣的人,都會眼花繚亂。但同時,能眼見為實的東西確實越來越少。——整個中國都正在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飛快變遷著,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貼滿廁所瓷磚千篇一律的鋼筋玻璃小樓正在吞噬一座座吊角樓,大小城鎮正在不知不覺長成一個個怪摸怪樣的方盒子,程度不同地仿紐約仿上海仿武漢……我不想評論也作不出什麼評論,我在這裡能夠說的只是個人感覺……面對臨海這樣得古城,我感覺到一種堅強與失落,有一種進入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迷宮的感覺。

白天的古街看起來有些淒涼,晚上看起來要溫馨很多,白天還是多看看臨海的古城牆吧:紫陽古街、龍興寺、千佛塔,整個臨海主城區都曾被古城牆所包圍,重要的是,這古城牆至今尚大部分保存較好。事實上,臨海古城在現在的整個中國南方,也堪稱絕無僅有。

臨海也因之在1994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臨海古城牆沿著靈江護衛熙熙攘攘的城內芸芸眾生,一直爬到城北的龍顧山(大固山)。

古城牆“周圍一十八里”,現存的還有6公里多。修葺後的城牆高5到7米,牆頂寬35至45米。古城原有7門,尚存靖越門、興善門、鎮寧門、朝天門4處。門上皆有樓。城內原有子城,是州、路、府衙署所在,唐、宋、元、明、清歷代均多次修繕和增高加固。

臨海古城相傳系東晉辛景為抵禦孫恩農民軍始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

古城能在人煙稠密處保存的這麼完好到當代,幾乎是個奇蹟。明代人文地理學家臨海人王士性說:“兩浙十一郡城池,唯吾臺最據險”。臨海城能保存至今卻並不是因為險峻高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水,為了防洪。

古城現在保存最完好的正是靠江的這一面,從東晉開始始建的臨海古城,最初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防洪。這個功能使得古城至今尚存大半,即使被視為浩劫的文化大革命這座古城也沒有受到多少損失。就是在元代統一中國以後,蒙古族統治者擔心各地割據抵抗,下令拆毀所有城牆,臨海古城恰恰例外的原因也在於此。元周潤祖在《重修捍城江岸記》中載:“皇元大一統,盡墮天下城郭,以示無外,獨臺城不墮,備水患也。”

具有防禦和防洪的雙重功能的臨海古城,有這樣幾個特色:一是各城門的樓與下面通道頂有一呈長形的“天井”,城門除採用大木門啟閉外,在木門外側做好防洪閘槽,每逢大水,便用槽木疊閉。另一方面因為大門的高度均明顯高於城門洞的拱券,為便於操作,在門洞的中間部位均有一橫長方形的“天窗”,成為又一道防衛措施;二是沿江城牆的“馬面”,其凸出面不是一般城牆的方形,而是一面方一面弧,即靠江上流方向的都是無稜角的,樣可以減少江水的阻力;三是西南兩面城牆牆體外側固以捍城,內側加築護城,以增強其防洪能力。

現城東面已無存,西南二面基本為宋至明清的舊物,北面大固山上則系九十年代在原牆基上重修。同時還保留著四個城門與甕城,是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府城城牆。

臨海古城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防洪,城牆上現在還有古代的大炮,城牆外現在還有好幾個保存完好的甕城,都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遺物。

黃昏時分的甕城,這時成為孩子們的足球場。

球兒撞向對面城牆,又彈回來,最凶猛的孩子飛身搶到腳下,眾孩子們歡叫著,追逐著……甕城在現在看來並不大,正好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足球場。這些臨海里的小市民很是讓我羨慕,他們可能根本就還沒有概念,依舊很熱鬧,一隻足球正飛來飛去。

孩子們可能根本還不在意,剛才撞到的城磚,有可能就是宋朝的古董。——1984年,臨海人建造望江門大橋,在城牆上曾開一洞,城牆的斷面外露,歷代修築的層面十分清楚,人們在裡面發現宋代“元符通寶”、“紹熙通寶”銅錢,在地表2.5米以下,還發現古石門檻。——這在我看來,生活在這個背景的孩子,比其他地方要幸福很多。在這個自身文脈越來越細弱的時代,生活在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臨海的孩子童年記憶還能有這些東西,是一件很罕有的事情了。保留並傳達這些歷史信息,可能就是臨海古城牆的最後使命吧。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臨海的兩個古城

·文/圖 稅曉潔

(一)、臨海古城:千年大牆的最後使命

夕陽籠罩臨海古城,千佛塔上密密麻麻的小佛像,正漸漸褪去光環,以千年不變的姿態默默注視著我:塔上的1003或者1036尊面磚佛像——這些滄桑的老傢伙們歷經千年歲月風霜,仍不減最初的栩栩如生,歲月留下的只是幾分神祕和靈氣。據史書記載,這個千佛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後毀於兵火。元大德三年(1299),杭州靈隱寺僧人淳具重建,至今基本完好。

塔六面七級,內空,原來是可以從裡面爬到塔頂的,現在不行了。爬不上去也好,在這個鋼筋水泥叢林統治所有大小城鎮的時代,千佛塔已經顯得很矮了。爬到頂,又能看到什麼呢?

殘破的古塔旁,是新整修的龍興寺,規模不很大,在東瀛名氣卻很響,原因更多在一個古人:唐朝的時候,日本和尚最澄大師曾在此受戒修煉,回國後創立日本天台宗。據說,近年日本人曾要為之捐資大修,被臨海人拒絕了。

千佛塔和寺廟緊挨著一個小山包,叫巾山,也不很高,100多米的樣子吧,因而形似古人巾幘而得名。要看出這山勢的巾帽形狀,是需要在特殊的地點和一定想象力的,此行我無緣得觀,也不是很感興趣,但使我感到神奇的是,巾山上除了著千佛塔,還有東西兩塔和南山殿塔。當地人說,這四塔算是分別建於宋、元、明、清。一座山上能有四朝的四塔相望,前後呼應,也真還不多見。

當地人稱,在千佛塔以西還有一口“千佛井”,塔為陽,井為陰。時間關係,我們沒有找到這口井。清同治《臨海縣誌》載:“千佛井,在炭行街,上二石欄,下磚有陰文佛像,與天寧寺東佛塔相對”。查資料應在原炭行街,也就是解放路90-91號之間。說到井,據1953年的官方調查,臨海可飲用的古井尚有875口。

龍興寺旁不遠處就是一條古街,很長,街邊是一些土木建築的老房子,都很蒼老的樣子。與別處不同的是,隔一段,街道頂上就有一個牌坊,牌坊上書本街區的名稱“永靖坊”、“迎仙坊”、“悟真坊”、“清河坊”、“廣文坊”之類,都是有些年頭的古物。這條街以前是臨海的主要商業區,現在還有很多很老的老店,但街道在現今商業時代已經顯得很窄,不合時宜,不能走汽車,變得寂寞寥落。老店看來都殘破不堪,沒有多少生意,街上行人也不是很多。

同新城區比,這裡的一切都顯得蒼老而破敗,在這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已經象個異類。

走到古街和現在跑汽車的水泥馬路交匯處的一個路口,有一個照壁,上有四個大字——“紫陽故里”。這裡的街,現在還叫紫陽街。大名鼎鼎的紫陽真人老家,原來就在這裡啊!鄙人在此大發慨嘆是因為就在來臨海前不久,我們一幫人剛漂流了遙遠的陝西漢江,漢江邊有個陝西紫陽縣,縣名就是因此人而來。張伯端,北宋人,被認為是道教南宗的鼻祖。生於983年,長壽99歲。當地的資料顯示,紫陽真人故居在臨海城關櫻珠巷,現市教委大院內。

離開古街,順著車水馬龍的現代大道走不遠,還有太平天國的臺門,四處胡亂轉,不小心就能走到因明朝抗倭將領戚繼光而來的“繼光街”。臨海是一個可以在新舊之間隨意搖盪的地方,走出古街,新城區的五星級酒店都馬上就要建起來了,人們想要的,應有盡有,算是很發達的城市。徜徉在這古街老巷,一個小店,一座老屋,又都有自己的一段歷史,城老了,故事就多:幼年就寫出“鵝鵝鵝,曲頸向天歌”晚年寫了著名的討伐武則天的檄文的那個唐朝天才駱賓王,城裡的東湖,有他的祠堂;唐代學者鄭虔,是台州教育啟蒙人,城邊有鄭廣文紀念館;龍顧山還有“天壇”,元朝未年浙江台州人方國珍稱帝時所留……諸如此類的舊東西,有心者,在臨海可謂挖之不盡。

臨海在古代的南中國,很早就是一個重要的高級行政單位。遠在西漢,這一帶就有回浦縣。三國時,孫吳政權在此設立有臨海郡,大將衛溫曾率甲士萬人從此啟程遠征臺灣,當地人說,後來,臺灣曾歸臨海管轄過。

中華五千年文明,在地球上算是很老的了。新的考古發現還使這個時限正在往上延伸,到更老更早。在華夏大地,隨便到一個地方,對地方史感興趣的人,都會眼花繚亂。但同時,能眼見為實的東西確實越來越少。——整個中國都正在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飛快變遷著,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貼滿廁所瓷磚千篇一律的鋼筋玻璃小樓正在吞噬一座座吊角樓,大小城鎮正在不知不覺長成一個個怪摸怪樣的方盒子,程度不同地仿紐約仿上海仿武漢……我不想評論也作不出什麼評論,我在這裡能夠說的只是個人感覺……面對臨海這樣得古城,我感覺到一種堅強與失落,有一種進入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迷宮的感覺。

白天的古街看起來有些淒涼,晚上看起來要溫馨很多,白天還是多看看臨海的古城牆吧:紫陽古街、龍興寺、千佛塔,整個臨海主城區都曾被古城牆所包圍,重要的是,這古城牆至今尚大部分保存較好。事實上,臨海古城在現在的整個中國南方,也堪稱絕無僅有。

臨海也因之在1994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臨海古城牆沿著靈江護衛熙熙攘攘的城內芸芸眾生,一直爬到城北的龍顧山(大固山)。

古城牆“周圍一十八里”,現存的還有6公里多。修葺後的城牆高5到7米,牆頂寬35至45米。古城原有7門,尚存靖越門、興善門、鎮寧門、朝天門4處。門上皆有樓。城內原有子城,是州、路、府衙署所在,唐、宋、元、明、清歷代均多次修繕和增高加固。

臨海古城相傳系東晉辛景為抵禦孫恩農民軍始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

古城能在人煙稠密處保存的這麼完好到當代,幾乎是個奇蹟。明代人文地理學家臨海人王士性說:“兩浙十一郡城池,唯吾臺最據險”。臨海城能保存至今卻並不是因為險峻高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水,為了防洪。

古城現在保存最完好的正是靠江的這一面,從東晉開始始建的臨海古城,最初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防洪。這個功能使得古城至今尚存大半,即使被視為浩劫的文化大革命這座古城也沒有受到多少損失。就是在元代統一中國以後,蒙古族統治者擔心各地割據抵抗,下令拆毀所有城牆,臨海古城恰恰例外的原因也在於此。元周潤祖在《重修捍城江岸記》中載:“皇元大一統,盡墮天下城郭,以示無外,獨臺城不墮,備水患也。”

具有防禦和防洪的雙重功能的臨海古城,有這樣幾個特色:一是各城門的樓與下面通道頂有一呈長形的“天井”,城門除採用大木門啟閉外,在木門外側做好防洪閘槽,每逢大水,便用槽木疊閉。另一方面因為大門的高度均明顯高於城門洞的拱券,為便於操作,在門洞的中間部位均有一橫長方形的“天窗”,成為又一道防衛措施;二是沿江城牆的“馬面”,其凸出面不是一般城牆的方形,而是一面方一面弧,即靠江上流方向的都是無稜角的,樣可以減少江水的阻力;三是西南兩面城牆牆體外側固以捍城,內側加築護城,以增強其防洪能力。

現城東面已無存,西南二面基本為宋至明清的舊物,北面大固山上則系九十年代在原牆基上重修。同時還保留著四個城門與甕城,是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府城城牆。

臨海古城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防洪,城牆上現在還有古代的大炮,城牆外現在還有好幾個保存完好的甕城,都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遺物。

黃昏時分的甕城,這時成為孩子們的足球場。

球兒撞向對面城牆,又彈回來,最凶猛的孩子飛身搶到腳下,眾孩子們歡叫著,追逐著……甕城在現在看來並不大,正好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足球場。這些臨海里的小市民很是讓我羨慕,他們可能根本就還沒有概念,依舊很熱鬧,一隻足球正飛來飛去。

孩子們可能根本還不在意,剛才撞到的城磚,有可能就是宋朝的古董。——1984年,臨海人建造望江門大橋,在城牆上曾開一洞,城牆的斷面外露,歷代修築的層面十分清楚,人們在裡面發現宋代“元符通寶”、“紹熙通寶”銅錢,在地表2.5米以下,還發現古石門檻。——這在我看來,生活在這個背景的孩子,比其他地方要幸福很多。在這個自身文脈越來越細弱的時代,生活在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臨海的孩子童年記憶還能有這些東西,是一件很罕有的事情了。保留並傳達這些歷史信息,可能就是臨海古城牆的最後使命吧。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臨海的兩個古城

·文/圖 稅曉潔

(一)、臨海古城:千年大牆的最後使命

夕陽籠罩臨海古城,千佛塔上密密麻麻的小佛像,正漸漸褪去光環,以千年不變的姿態默默注視著我:塔上的1003或者1036尊面磚佛像——這些滄桑的老傢伙們歷經千年歲月風霜,仍不減最初的栩栩如生,歲月留下的只是幾分神祕和靈氣。據史書記載,這個千佛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後毀於兵火。元大德三年(1299),杭州靈隱寺僧人淳具重建,至今基本完好。

塔六面七級,內空,原來是可以從裡面爬到塔頂的,現在不行了。爬不上去也好,在這個鋼筋水泥叢林統治所有大小城鎮的時代,千佛塔已經顯得很矮了。爬到頂,又能看到什麼呢?

殘破的古塔旁,是新整修的龍興寺,規模不很大,在東瀛名氣卻很響,原因更多在一個古人:唐朝的時候,日本和尚最澄大師曾在此受戒修煉,回國後創立日本天台宗。據說,近年日本人曾要為之捐資大修,被臨海人拒絕了。

千佛塔和寺廟緊挨著一個小山包,叫巾山,也不很高,100多米的樣子吧,因而形似古人巾幘而得名。要看出這山勢的巾帽形狀,是需要在特殊的地點和一定想象力的,此行我無緣得觀,也不是很感興趣,但使我感到神奇的是,巾山上除了著千佛塔,還有東西兩塔和南山殿塔。當地人說,這四塔算是分別建於宋、元、明、清。一座山上能有四朝的四塔相望,前後呼應,也真還不多見。

當地人稱,在千佛塔以西還有一口“千佛井”,塔為陽,井為陰。時間關係,我們沒有找到這口井。清同治《臨海縣誌》載:“千佛井,在炭行街,上二石欄,下磚有陰文佛像,與天寧寺東佛塔相對”。查資料應在原炭行街,也就是解放路90-91號之間。說到井,據1953年的官方調查,臨海可飲用的古井尚有875口。

龍興寺旁不遠處就是一條古街,很長,街邊是一些土木建築的老房子,都很蒼老的樣子。與別處不同的是,隔一段,街道頂上就有一個牌坊,牌坊上書本街區的名稱“永靖坊”、“迎仙坊”、“悟真坊”、“清河坊”、“廣文坊”之類,都是有些年頭的古物。這條街以前是臨海的主要商業區,現在還有很多很老的老店,但街道在現今商業時代已經顯得很窄,不合時宜,不能走汽車,變得寂寞寥落。老店看來都殘破不堪,沒有多少生意,街上行人也不是很多。

同新城區比,這裡的一切都顯得蒼老而破敗,在這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已經象個異類。

走到古街和現在跑汽車的水泥馬路交匯處的一個路口,有一個照壁,上有四個大字——“紫陽故里”。這裡的街,現在還叫紫陽街。大名鼎鼎的紫陽真人老家,原來就在這裡啊!鄙人在此大發慨嘆是因為就在來臨海前不久,我們一幫人剛漂流了遙遠的陝西漢江,漢江邊有個陝西紫陽縣,縣名就是因此人而來。張伯端,北宋人,被認為是道教南宗的鼻祖。生於983年,長壽99歲。當地的資料顯示,紫陽真人故居在臨海城關櫻珠巷,現市教委大院內。

離開古街,順著車水馬龍的現代大道走不遠,還有太平天國的臺門,四處胡亂轉,不小心就能走到因明朝抗倭將領戚繼光而來的“繼光街”。臨海是一個可以在新舊之間隨意搖盪的地方,走出古街,新城區的五星級酒店都馬上就要建起來了,人們想要的,應有盡有,算是很發達的城市。徜徉在這古街老巷,一個小店,一座老屋,又都有自己的一段歷史,城老了,故事就多:幼年就寫出“鵝鵝鵝,曲頸向天歌”晚年寫了著名的討伐武則天的檄文的那個唐朝天才駱賓王,城裡的東湖,有他的祠堂;唐代學者鄭虔,是台州教育啟蒙人,城邊有鄭廣文紀念館;龍顧山還有“天壇”,元朝未年浙江台州人方國珍稱帝時所留……諸如此類的舊東西,有心者,在臨海可謂挖之不盡。

臨海在古代的南中國,很早就是一個重要的高級行政單位。遠在西漢,這一帶就有回浦縣。三國時,孫吳政權在此設立有臨海郡,大將衛溫曾率甲士萬人從此啟程遠征臺灣,當地人說,後來,臺灣曾歸臨海管轄過。

中華五千年文明,在地球上算是很老的了。新的考古發現還使這個時限正在往上延伸,到更老更早。在華夏大地,隨便到一個地方,對地方史感興趣的人,都會眼花繚亂。但同時,能眼見為實的東西確實越來越少。——整個中國都正在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飛快變遷著,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貼滿廁所瓷磚千篇一律的鋼筋玻璃小樓正在吞噬一座座吊角樓,大小城鎮正在不知不覺長成一個個怪摸怪樣的方盒子,程度不同地仿紐約仿上海仿武漢……我不想評論也作不出什麼評論,我在這裡能夠說的只是個人感覺……面對臨海這樣得古城,我感覺到一種堅強與失落,有一種進入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迷宮的感覺。

白天的古街看起來有些淒涼,晚上看起來要溫馨很多,白天還是多看看臨海的古城牆吧:紫陽古街、龍興寺、千佛塔,整個臨海主城區都曾被古城牆所包圍,重要的是,這古城牆至今尚大部分保存較好。事實上,臨海古城在現在的整個中國南方,也堪稱絕無僅有。

臨海也因之在1994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臨海古城牆沿著靈江護衛熙熙攘攘的城內芸芸眾生,一直爬到城北的龍顧山(大固山)。

古城牆“周圍一十八里”,現存的還有6公里多。修葺後的城牆高5到7米,牆頂寬35至45米。古城原有7門,尚存靖越門、興善門、鎮寧門、朝天門4處。門上皆有樓。城內原有子城,是州、路、府衙署所在,唐、宋、元、明、清歷代均多次修繕和增高加固。

臨海古城相傳系東晉辛景為抵禦孫恩農民軍始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

古城能在人煙稠密處保存的這麼完好到當代,幾乎是個奇蹟。明代人文地理學家臨海人王士性說:“兩浙十一郡城池,唯吾臺最據險”。臨海城能保存至今卻並不是因為險峻高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水,為了防洪。

古城現在保存最完好的正是靠江的這一面,從東晉開始始建的臨海古城,最初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防洪。這個功能使得古城至今尚存大半,即使被視為浩劫的文化大革命這座古城也沒有受到多少損失。就是在元代統一中國以後,蒙古族統治者擔心各地割據抵抗,下令拆毀所有城牆,臨海古城恰恰例外的原因也在於此。元周潤祖在《重修捍城江岸記》中載:“皇元大一統,盡墮天下城郭,以示無外,獨臺城不墮,備水患也。”

具有防禦和防洪的雙重功能的臨海古城,有這樣幾個特色:一是各城門的樓與下面通道頂有一呈長形的“天井”,城門除採用大木門啟閉外,在木門外側做好防洪閘槽,每逢大水,便用槽木疊閉。另一方面因為大門的高度均明顯高於城門洞的拱券,為便於操作,在門洞的中間部位均有一橫長方形的“天窗”,成為又一道防衛措施;二是沿江城牆的“馬面”,其凸出面不是一般城牆的方形,而是一面方一面弧,即靠江上流方向的都是無稜角的,樣可以減少江水的阻力;三是西南兩面城牆牆體外側固以捍城,內側加築護城,以增強其防洪能力。

現城東面已無存,西南二面基本為宋至明清的舊物,北面大固山上則系九十年代在原牆基上重修。同時還保留著四個城門與甕城,是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府城城牆。

臨海古城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防洪,城牆上現在還有古代的大炮,城牆外現在還有好幾個保存完好的甕城,都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遺物。

黃昏時分的甕城,這時成為孩子們的足球場。

球兒撞向對面城牆,又彈回來,最凶猛的孩子飛身搶到腳下,眾孩子們歡叫著,追逐著……甕城在現在看來並不大,正好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足球場。這些臨海里的小市民很是讓我羨慕,他們可能根本就還沒有概念,依舊很熱鬧,一隻足球正飛來飛去。

孩子們可能根本還不在意,剛才撞到的城磚,有可能就是宋朝的古董。——1984年,臨海人建造望江門大橋,在城牆上曾開一洞,城牆的斷面外露,歷代修築的層面十分清楚,人們在裡面發現宋代“元符通寶”、“紹熙通寶”銅錢,在地表2.5米以下,還發現古石門檻。——這在我看來,生活在這個背景的孩子,比其他地方要幸福很多。在這個自身文脈越來越細弱的時代,生活在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臨海的孩子童年記憶還能有這些東西,是一件很罕有的事情了。保留並傳達這些歷史信息,可能就是臨海古城牆的最後使命吧。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臨海的兩個古城

·文/圖 稅曉潔

(一)、臨海古城:千年大牆的最後使命

夕陽籠罩臨海古城,千佛塔上密密麻麻的小佛像,正漸漸褪去光環,以千年不變的姿態默默注視著我:塔上的1003或者1036尊面磚佛像——這些滄桑的老傢伙們歷經千年歲月風霜,仍不減最初的栩栩如生,歲月留下的只是幾分神祕和靈氣。據史書記載,這個千佛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後毀於兵火。元大德三年(1299),杭州靈隱寺僧人淳具重建,至今基本完好。

塔六面七級,內空,原來是可以從裡面爬到塔頂的,現在不行了。爬不上去也好,在這個鋼筋水泥叢林統治所有大小城鎮的時代,千佛塔已經顯得很矮了。爬到頂,又能看到什麼呢?

殘破的古塔旁,是新整修的龍興寺,規模不很大,在東瀛名氣卻很響,原因更多在一個古人:唐朝的時候,日本和尚最澄大師曾在此受戒修煉,回國後創立日本天台宗。據說,近年日本人曾要為之捐資大修,被臨海人拒絕了。

千佛塔和寺廟緊挨著一個小山包,叫巾山,也不很高,100多米的樣子吧,因而形似古人巾幘而得名。要看出這山勢的巾帽形狀,是需要在特殊的地點和一定想象力的,此行我無緣得觀,也不是很感興趣,但使我感到神奇的是,巾山上除了著千佛塔,還有東西兩塔和南山殿塔。當地人說,這四塔算是分別建於宋、元、明、清。一座山上能有四朝的四塔相望,前後呼應,也真還不多見。

當地人稱,在千佛塔以西還有一口“千佛井”,塔為陽,井為陰。時間關係,我們沒有找到這口井。清同治《臨海縣誌》載:“千佛井,在炭行街,上二石欄,下磚有陰文佛像,與天寧寺東佛塔相對”。查資料應在原炭行街,也就是解放路90-91號之間。說到井,據1953年的官方調查,臨海可飲用的古井尚有875口。

龍興寺旁不遠處就是一條古街,很長,街邊是一些土木建築的老房子,都很蒼老的樣子。與別處不同的是,隔一段,街道頂上就有一個牌坊,牌坊上書本街區的名稱“永靖坊”、“迎仙坊”、“悟真坊”、“清河坊”、“廣文坊”之類,都是有些年頭的古物。這條街以前是臨海的主要商業區,現在還有很多很老的老店,但街道在現今商業時代已經顯得很窄,不合時宜,不能走汽車,變得寂寞寥落。老店看來都殘破不堪,沒有多少生意,街上行人也不是很多。

同新城區比,這裡的一切都顯得蒼老而破敗,在這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已經象個異類。

走到古街和現在跑汽車的水泥馬路交匯處的一個路口,有一個照壁,上有四個大字——“紫陽故里”。這裡的街,現在還叫紫陽街。大名鼎鼎的紫陽真人老家,原來就在這裡啊!鄙人在此大發慨嘆是因為就在來臨海前不久,我們一幫人剛漂流了遙遠的陝西漢江,漢江邊有個陝西紫陽縣,縣名就是因此人而來。張伯端,北宋人,被認為是道教南宗的鼻祖。生於983年,長壽99歲。當地的資料顯示,紫陽真人故居在臨海城關櫻珠巷,現市教委大院內。

離開古街,順著車水馬龍的現代大道走不遠,還有太平天國的臺門,四處胡亂轉,不小心就能走到因明朝抗倭將領戚繼光而來的“繼光街”。臨海是一個可以在新舊之間隨意搖盪的地方,走出古街,新城區的五星級酒店都馬上就要建起來了,人們想要的,應有盡有,算是很發達的城市。徜徉在這古街老巷,一個小店,一座老屋,又都有自己的一段歷史,城老了,故事就多:幼年就寫出“鵝鵝鵝,曲頸向天歌”晚年寫了著名的討伐武則天的檄文的那個唐朝天才駱賓王,城裡的東湖,有他的祠堂;唐代學者鄭虔,是台州教育啟蒙人,城邊有鄭廣文紀念館;龍顧山還有“天壇”,元朝未年浙江台州人方國珍稱帝時所留……諸如此類的舊東西,有心者,在臨海可謂挖之不盡。

臨海在古代的南中國,很早就是一個重要的高級行政單位。遠在西漢,這一帶就有回浦縣。三國時,孫吳政權在此設立有臨海郡,大將衛溫曾率甲士萬人從此啟程遠征臺灣,當地人說,後來,臺灣曾歸臨海管轄過。

中華五千年文明,在地球上算是很老的了。新的考古發現還使這個時限正在往上延伸,到更老更早。在華夏大地,隨便到一個地方,對地方史感興趣的人,都會眼花繚亂。但同時,能眼見為實的東西確實越來越少。——整個中國都正在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飛快變遷著,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貼滿廁所瓷磚千篇一律的鋼筋玻璃小樓正在吞噬一座座吊角樓,大小城鎮正在不知不覺長成一個個怪摸怪樣的方盒子,程度不同地仿紐約仿上海仿武漢……我不想評論也作不出什麼評論,我在這裡能夠說的只是個人感覺……面對臨海這樣得古城,我感覺到一種堅強與失落,有一種進入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迷宮的感覺。

白天的古街看起來有些淒涼,晚上看起來要溫馨很多,白天還是多看看臨海的古城牆吧:紫陽古街、龍興寺、千佛塔,整個臨海主城區都曾被古城牆所包圍,重要的是,這古城牆至今尚大部分保存較好。事實上,臨海古城在現在的整個中國南方,也堪稱絕無僅有。

臨海也因之在1994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臨海古城牆沿著靈江護衛熙熙攘攘的城內芸芸眾生,一直爬到城北的龍顧山(大固山)。

古城牆“周圍一十八里”,現存的還有6公里多。修葺後的城牆高5到7米,牆頂寬35至45米。古城原有7門,尚存靖越門、興善門、鎮寧門、朝天門4處。門上皆有樓。城內原有子城,是州、路、府衙署所在,唐、宋、元、明、清歷代均多次修繕和增高加固。

臨海古城相傳系東晉辛景為抵禦孫恩農民軍始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

古城能在人煙稠密處保存的這麼完好到當代,幾乎是個奇蹟。明代人文地理學家臨海人王士性說:“兩浙十一郡城池,唯吾臺最據險”。臨海城能保存至今卻並不是因為險峻高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水,為了防洪。

古城現在保存最完好的正是靠江的這一面,從東晉開始始建的臨海古城,最初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防洪。這個功能使得古城至今尚存大半,即使被視為浩劫的文化大革命這座古城也沒有受到多少損失。就是在元代統一中國以後,蒙古族統治者擔心各地割據抵抗,下令拆毀所有城牆,臨海古城恰恰例外的原因也在於此。元周潤祖在《重修捍城江岸記》中載:“皇元大一統,盡墮天下城郭,以示無外,獨臺城不墮,備水患也。”

具有防禦和防洪的雙重功能的臨海古城,有這樣幾個特色:一是各城門的樓與下面通道頂有一呈長形的“天井”,城門除採用大木門啟閉外,在木門外側做好防洪閘槽,每逢大水,便用槽木疊閉。另一方面因為大門的高度均明顯高於城門洞的拱券,為便於操作,在門洞的中間部位均有一橫長方形的“天窗”,成為又一道防衛措施;二是沿江城牆的“馬面”,其凸出面不是一般城牆的方形,而是一面方一面弧,即靠江上流方向的都是無稜角的,樣可以減少江水的阻力;三是西南兩面城牆牆體外側固以捍城,內側加築護城,以增強其防洪能力。

現城東面已無存,西南二面基本為宋至明清的舊物,北面大固山上則系九十年代在原牆基上重修。同時還保留著四個城門與甕城,是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府城城牆。

臨海古城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防洪,城牆上現在還有古代的大炮,城牆外現在還有好幾個保存完好的甕城,都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遺物。

黃昏時分的甕城,這時成為孩子們的足球場。

球兒撞向對面城牆,又彈回來,最凶猛的孩子飛身搶到腳下,眾孩子們歡叫著,追逐著……甕城在現在看來並不大,正好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足球場。這些臨海里的小市民很是讓我羨慕,他們可能根本就還沒有概念,依舊很熱鬧,一隻足球正飛來飛去。

孩子們可能根本還不在意,剛才撞到的城磚,有可能就是宋朝的古董。——1984年,臨海人建造望江門大橋,在城牆上曾開一洞,城牆的斷面外露,歷代修築的層面十分清楚,人們在裡面發現宋代“元符通寶”、“紹熙通寶”銅錢,在地表2.5米以下,還發現古石門檻。——這在我看來,生活在這個背景的孩子,比其他地方要幸福很多。在這個自身文脈越來越細弱的時代,生活在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臨海的孩子童年記憶還能有這些東西,是一件很罕有的事情了。保留並傳達這些歷史信息,可能就是臨海古城牆的最後使命吧。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臨海的兩個古城

·文/圖 稅曉潔

(一)、臨海古城:千年大牆的最後使命

夕陽籠罩臨海古城,千佛塔上密密麻麻的小佛像,正漸漸褪去光環,以千年不變的姿態默默注視著我:塔上的1003或者1036尊面磚佛像——這些滄桑的老傢伙們歷經千年歲月風霜,仍不減最初的栩栩如生,歲月留下的只是幾分神祕和靈氣。據史書記載,這個千佛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後毀於兵火。元大德三年(1299),杭州靈隱寺僧人淳具重建,至今基本完好。

塔六面七級,內空,原來是可以從裡面爬到塔頂的,現在不行了。爬不上去也好,在這個鋼筋水泥叢林統治所有大小城鎮的時代,千佛塔已經顯得很矮了。爬到頂,又能看到什麼呢?

殘破的古塔旁,是新整修的龍興寺,規模不很大,在東瀛名氣卻很響,原因更多在一個古人:唐朝的時候,日本和尚最澄大師曾在此受戒修煉,回國後創立日本天台宗。據說,近年日本人曾要為之捐資大修,被臨海人拒絕了。

千佛塔和寺廟緊挨著一個小山包,叫巾山,也不很高,100多米的樣子吧,因而形似古人巾幘而得名。要看出這山勢的巾帽形狀,是需要在特殊的地點和一定想象力的,此行我無緣得觀,也不是很感興趣,但使我感到神奇的是,巾山上除了著千佛塔,還有東西兩塔和南山殿塔。當地人說,這四塔算是分別建於宋、元、明、清。一座山上能有四朝的四塔相望,前後呼應,也真還不多見。

當地人稱,在千佛塔以西還有一口“千佛井”,塔為陽,井為陰。時間關係,我們沒有找到這口井。清同治《臨海縣誌》載:“千佛井,在炭行街,上二石欄,下磚有陰文佛像,與天寧寺東佛塔相對”。查資料應在原炭行街,也就是解放路90-91號之間。說到井,據1953年的官方調查,臨海可飲用的古井尚有875口。

龍興寺旁不遠處就是一條古街,很長,街邊是一些土木建築的老房子,都很蒼老的樣子。與別處不同的是,隔一段,街道頂上就有一個牌坊,牌坊上書本街區的名稱“永靖坊”、“迎仙坊”、“悟真坊”、“清河坊”、“廣文坊”之類,都是有些年頭的古物。這條街以前是臨海的主要商業區,現在還有很多很老的老店,但街道在現今商業時代已經顯得很窄,不合時宜,不能走汽車,變得寂寞寥落。老店看來都殘破不堪,沒有多少生意,街上行人也不是很多。

同新城區比,這裡的一切都顯得蒼老而破敗,在這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已經象個異類。

走到古街和現在跑汽車的水泥馬路交匯處的一個路口,有一個照壁,上有四個大字——“紫陽故里”。這裡的街,現在還叫紫陽街。大名鼎鼎的紫陽真人老家,原來就在這裡啊!鄙人在此大發慨嘆是因為就在來臨海前不久,我們一幫人剛漂流了遙遠的陝西漢江,漢江邊有個陝西紫陽縣,縣名就是因此人而來。張伯端,北宋人,被認為是道教南宗的鼻祖。生於983年,長壽99歲。當地的資料顯示,紫陽真人故居在臨海城關櫻珠巷,現市教委大院內。

離開古街,順著車水馬龍的現代大道走不遠,還有太平天國的臺門,四處胡亂轉,不小心就能走到因明朝抗倭將領戚繼光而來的“繼光街”。臨海是一個可以在新舊之間隨意搖盪的地方,走出古街,新城區的五星級酒店都馬上就要建起來了,人們想要的,應有盡有,算是很發達的城市。徜徉在這古街老巷,一個小店,一座老屋,又都有自己的一段歷史,城老了,故事就多:幼年就寫出“鵝鵝鵝,曲頸向天歌”晚年寫了著名的討伐武則天的檄文的那個唐朝天才駱賓王,城裡的東湖,有他的祠堂;唐代學者鄭虔,是台州教育啟蒙人,城邊有鄭廣文紀念館;龍顧山還有“天壇”,元朝未年浙江台州人方國珍稱帝時所留……諸如此類的舊東西,有心者,在臨海可謂挖之不盡。

臨海在古代的南中國,很早就是一個重要的高級行政單位。遠在西漢,這一帶就有回浦縣。三國時,孫吳政權在此設立有臨海郡,大將衛溫曾率甲士萬人從此啟程遠征臺灣,當地人說,後來,臺灣曾歸臨海管轄過。

中華五千年文明,在地球上算是很老的了。新的考古發現還使這個時限正在往上延伸,到更老更早。在華夏大地,隨便到一個地方,對地方史感興趣的人,都會眼花繚亂。但同時,能眼見為實的東西確實越來越少。——整個中國都正在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飛快變遷著,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貼滿廁所瓷磚千篇一律的鋼筋玻璃小樓正在吞噬一座座吊角樓,大小城鎮正在不知不覺長成一個個怪摸怪樣的方盒子,程度不同地仿紐約仿上海仿武漢……我不想評論也作不出什麼評論,我在這裡能夠說的只是個人感覺……面對臨海這樣得古城,我感覺到一種堅強與失落,有一種進入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迷宮的感覺。

白天的古街看起來有些淒涼,晚上看起來要溫馨很多,白天還是多看看臨海的古城牆吧:紫陽古街、龍興寺、千佛塔,整個臨海主城區都曾被古城牆所包圍,重要的是,這古城牆至今尚大部分保存較好。事實上,臨海古城在現在的整個中國南方,也堪稱絕無僅有。

臨海也因之在1994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臨海古城牆沿著靈江護衛熙熙攘攘的城內芸芸眾生,一直爬到城北的龍顧山(大固山)。

古城牆“周圍一十八里”,現存的還有6公里多。修葺後的城牆高5到7米,牆頂寬35至45米。古城原有7門,尚存靖越門、興善門、鎮寧門、朝天門4處。門上皆有樓。城內原有子城,是州、路、府衙署所在,唐、宋、元、明、清歷代均多次修繕和增高加固。

臨海古城相傳系東晉辛景為抵禦孫恩農民軍始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

古城能在人煙稠密處保存的這麼完好到當代,幾乎是個奇蹟。明代人文地理學家臨海人王士性說:“兩浙十一郡城池,唯吾臺最據險”。臨海城能保存至今卻並不是因為險峻高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水,為了防洪。

古城現在保存最完好的正是靠江的這一面,從東晉開始始建的臨海古城,最初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防洪。這個功能使得古城至今尚存大半,即使被視為浩劫的文化大革命這座古城也沒有受到多少損失。就是在元代統一中國以後,蒙古族統治者擔心各地割據抵抗,下令拆毀所有城牆,臨海古城恰恰例外的原因也在於此。元周潤祖在《重修捍城江岸記》中載:“皇元大一統,盡墮天下城郭,以示無外,獨臺城不墮,備水患也。”

具有防禦和防洪的雙重功能的臨海古城,有這樣幾個特色:一是各城門的樓與下面通道頂有一呈長形的“天井”,城門除採用大木門啟閉外,在木門外側做好防洪閘槽,每逢大水,便用槽木疊閉。另一方面因為大門的高度均明顯高於城門洞的拱券,為便於操作,在門洞的中間部位均有一橫長方形的“天窗”,成為又一道防衛措施;二是沿江城牆的“馬面”,其凸出面不是一般城牆的方形,而是一面方一面弧,即靠江上流方向的都是無稜角的,樣可以減少江水的阻力;三是西南兩面城牆牆體外側固以捍城,內側加築護城,以增強其防洪能力。

現城東面已無存,西南二面基本為宋至明清的舊物,北面大固山上則系九十年代在原牆基上重修。同時還保留著四個城門與甕城,是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府城城牆。

臨海古城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防洪,城牆上現在還有古代的大炮,城牆外現在還有好幾個保存完好的甕城,都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遺物。

黃昏時分的甕城,這時成為孩子們的足球場。

球兒撞向對面城牆,又彈回來,最凶猛的孩子飛身搶到腳下,眾孩子們歡叫著,追逐著……甕城在現在看來並不大,正好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足球場。這些臨海里的小市民很是讓我羨慕,他們可能根本就還沒有概念,依舊很熱鬧,一隻足球正飛來飛去。

孩子們可能根本還不在意,剛才撞到的城磚,有可能就是宋朝的古董。——1984年,臨海人建造望江門大橋,在城牆上曾開一洞,城牆的斷面外露,歷代修築的層面十分清楚,人們在裡面發現宋代“元符通寶”、“紹熙通寶”銅錢,在地表2.5米以下,還發現古石門檻。——這在我看來,生活在這個背景的孩子,比其他地方要幸福很多。在這個自身文脈越來越細弱的時代,生活在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臨海的孩子童年記憶還能有這些東西,是一件很罕有的事情了。保留並傳達這些歷史信息,可能就是臨海古城牆的最後使命吧。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臨海的兩個古城

·文/圖 稅曉潔

(一)、臨海古城:千年大牆的最後使命

夕陽籠罩臨海古城,千佛塔上密密麻麻的小佛像,正漸漸褪去光環,以千年不變的姿態默默注視著我:塔上的1003或者1036尊面磚佛像——這些滄桑的老傢伙們歷經千年歲月風霜,仍不減最初的栩栩如生,歲月留下的只是幾分神祕和靈氣。據史書記載,這個千佛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後毀於兵火。元大德三年(1299),杭州靈隱寺僧人淳具重建,至今基本完好。

塔六面七級,內空,原來是可以從裡面爬到塔頂的,現在不行了。爬不上去也好,在這個鋼筋水泥叢林統治所有大小城鎮的時代,千佛塔已經顯得很矮了。爬到頂,又能看到什麼呢?

殘破的古塔旁,是新整修的龍興寺,規模不很大,在東瀛名氣卻很響,原因更多在一個古人:唐朝的時候,日本和尚最澄大師曾在此受戒修煉,回國後創立日本天台宗。據說,近年日本人曾要為之捐資大修,被臨海人拒絕了。

千佛塔和寺廟緊挨著一個小山包,叫巾山,也不很高,100多米的樣子吧,因而形似古人巾幘而得名。要看出這山勢的巾帽形狀,是需要在特殊的地點和一定想象力的,此行我無緣得觀,也不是很感興趣,但使我感到神奇的是,巾山上除了著千佛塔,還有東西兩塔和南山殿塔。當地人說,這四塔算是分別建於宋、元、明、清。一座山上能有四朝的四塔相望,前後呼應,也真還不多見。

當地人稱,在千佛塔以西還有一口“千佛井”,塔為陽,井為陰。時間關係,我們沒有找到這口井。清同治《臨海縣誌》載:“千佛井,在炭行街,上二石欄,下磚有陰文佛像,與天寧寺東佛塔相對”。查資料應在原炭行街,也就是解放路90-91號之間。說到井,據1953年的官方調查,臨海可飲用的古井尚有875口。

龍興寺旁不遠處就是一條古街,很長,街邊是一些土木建築的老房子,都很蒼老的樣子。與別處不同的是,隔一段,街道頂上就有一個牌坊,牌坊上書本街區的名稱“永靖坊”、“迎仙坊”、“悟真坊”、“清河坊”、“廣文坊”之類,都是有些年頭的古物。這條街以前是臨海的主要商業區,現在還有很多很老的老店,但街道在現今商業時代已經顯得很窄,不合時宜,不能走汽車,變得寂寞寥落。老店看來都殘破不堪,沒有多少生意,街上行人也不是很多。

同新城區比,這裡的一切都顯得蒼老而破敗,在這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已經象個異類。

走到古街和現在跑汽車的水泥馬路交匯處的一個路口,有一個照壁,上有四個大字——“紫陽故里”。這裡的街,現在還叫紫陽街。大名鼎鼎的紫陽真人老家,原來就在這裡啊!鄙人在此大發慨嘆是因為就在來臨海前不久,我們一幫人剛漂流了遙遠的陝西漢江,漢江邊有個陝西紫陽縣,縣名就是因此人而來。張伯端,北宋人,被認為是道教南宗的鼻祖。生於983年,長壽99歲。當地的資料顯示,紫陽真人故居在臨海城關櫻珠巷,現市教委大院內。

離開古街,順著車水馬龍的現代大道走不遠,還有太平天國的臺門,四處胡亂轉,不小心就能走到因明朝抗倭將領戚繼光而來的“繼光街”。臨海是一個可以在新舊之間隨意搖盪的地方,走出古街,新城區的五星級酒店都馬上就要建起來了,人們想要的,應有盡有,算是很發達的城市。徜徉在這古街老巷,一個小店,一座老屋,又都有自己的一段歷史,城老了,故事就多:幼年就寫出“鵝鵝鵝,曲頸向天歌”晚年寫了著名的討伐武則天的檄文的那個唐朝天才駱賓王,城裡的東湖,有他的祠堂;唐代學者鄭虔,是台州教育啟蒙人,城邊有鄭廣文紀念館;龍顧山還有“天壇”,元朝未年浙江台州人方國珍稱帝時所留……諸如此類的舊東西,有心者,在臨海可謂挖之不盡。

臨海在古代的南中國,很早就是一個重要的高級行政單位。遠在西漢,這一帶就有回浦縣。三國時,孫吳政權在此設立有臨海郡,大將衛溫曾率甲士萬人從此啟程遠征臺灣,當地人說,後來,臺灣曾歸臨海管轄過。

中華五千年文明,在地球上算是很老的了。新的考古發現還使這個時限正在往上延伸,到更老更早。在華夏大地,隨便到一個地方,對地方史感興趣的人,都會眼花繚亂。但同時,能眼見為實的東西確實越來越少。——整個中國都正在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飛快變遷著,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貼滿廁所瓷磚千篇一律的鋼筋玻璃小樓正在吞噬一座座吊角樓,大小城鎮正在不知不覺長成一個個怪摸怪樣的方盒子,程度不同地仿紐約仿上海仿武漢……我不想評論也作不出什麼評論,我在這裡能夠說的只是個人感覺……面對臨海這樣得古城,我感覺到一種堅強與失落,有一種進入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迷宮的感覺。

白天的古街看起來有些淒涼,晚上看起來要溫馨很多,白天還是多看看臨海的古城牆吧:紫陽古街、龍興寺、千佛塔,整個臨海主城區都曾被古城牆所包圍,重要的是,這古城牆至今尚大部分保存較好。事實上,臨海古城在現在的整個中國南方,也堪稱絕無僅有。

臨海也因之在1994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臨海古城牆沿著靈江護衛熙熙攘攘的城內芸芸眾生,一直爬到城北的龍顧山(大固山)。

古城牆“周圍一十八里”,現存的還有6公里多。修葺後的城牆高5到7米,牆頂寬35至45米。古城原有7門,尚存靖越門、興善門、鎮寧門、朝天門4處。門上皆有樓。城內原有子城,是州、路、府衙署所在,唐、宋、元、明、清歷代均多次修繕和增高加固。

臨海古城相傳系東晉辛景為抵禦孫恩農民軍始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

古城能在人煙稠密處保存的這麼完好到當代,幾乎是個奇蹟。明代人文地理學家臨海人王士性說:“兩浙十一郡城池,唯吾臺最據險”。臨海城能保存至今卻並不是因為險峻高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水,為了防洪。

古城現在保存最完好的正是靠江的這一面,從東晉開始始建的臨海古城,最初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防洪。這個功能使得古城至今尚存大半,即使被視為浩劫的文化大革命這座古城也沒有受到多少損失。就是在元代統一中國以後,蒙古族統治者擔心各地割據抵抗,下令拆毀所有城牆,臨海古城恰恰例外的原因也在於此。元周潤祖在《重修捍城江岸記》中載:“皇元大一統,盡墮天下城郭,以示無外,獨臺城不墮,備水患也。”

具有防禦和防洪的雙重功能的臨海古城,有這樣幾個特色:一是各城門的樓與下面通道頂有一呈長形的“天井”,城門除採用大木門啟閉外,在木門外側做好防洪閘槽,每逢大水,便用槽木疊閉。另一方面因為大門的高度均明顯高於城門洞的拱券,為便於操作,在門洞的中間部位均有一橫長方形的“天窗”,成為又一道防衛措施;二是沿江城牆的“馬面”,其凸出面不是一般城牆的方形,而是一面方一面弧,即靠江上流方向的都是無稜角的,樣可以減少江水的阻力;三是西南兩面城牆牆體外側固以捍城,內側加築護城,以增強其防洪能力。

現城東面已無存,西南二面基本為宋至明清的舊物,北面大固山上則系九十年代在原牆基上重修。同時還保留著四個城門與甕城,是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府城城牆。

臨海古城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防洪,城牆上現在還有古代的大炮,城牆外現在還有好幾個保存完好的甕城,都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遺物。

黃昏時分的甕城,這時成為孩子們的足球場。

球兒撞向對面城牆,又彈回來,最凶猛的孩子飛身搶到腳下,眾孩子們歡叫著,追逐著……甕城在現在看來並不大,正好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足球場。這些臨海里的小市民很是讓我羨慕,他們可能根本就還沒有概念,依舊很熱鬧,一隻足球正飛來飛去。

孩子們可能根本還不在意,剛才撞到的城磚,有可能就是宋朝的古董。——1984年,臨海人建造望江門大橋,在城牆上曾開一洞,城牆的斷面外露,歷代修築的層面十分清楚,人們在裡面發現宋代“元符通寶”、“紹熙通寶”銅錢,在地表2.5米以下,還發現古石門檻。——這在我看來,生活在這個背景的孩子,比其他地方要幸福很多。在這個自身文脈越來越細弱的時代,生活在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臨海的孩子童年記憶還能有這些東西,是一件很罕有的事情了。保留並傳達這些歷史信息,可能就是臨海古城牆的最後使命吧。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臨海的兩個古城

·文/圖 稅曉潔

(一)、臨海古城:千年大牆的最後使命

夕陽籠罩臨海古城,千佛塔上密密麻麻的小佛像,正漸漸褪去光環,以千年不變的姿態默默注視著我:塔上的1003或者1036尊面磚佛像——這些滄桑的老傢伙們歷經千年歲月風霜,仍不減最初的栩栩如生,歲月留下的只是幾分神祕和靈氣。據史書記載,這個千佛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後毀於兵火。元大德三年(1299),杭州靈隱寺僧人淳具重建,至今基本完好。

塔六面七級,內空,原來是可以從裡面爬到塔頂的,現在不行了。爬不上去也好,在這個鋼筋水泥叢林統治所有大小城鎮的時代,千佛塔已經顯得很矮了。爬到頂,又能看到什麼呢?

殘破的古塔旁,是新整修的龍興寺,規模不很大,在東瀛名氣卻很響,原因更多在一個古人:唐朝的時候,日本和尚最澄大師曾在此受戒修煉,回國後創立日本天台宗。據說,近年日本人曾要為之捐資大修,被臨海人拒絕了。

千佛塔和寺廟緊挨著一個小山包,叫巾山,也不很高,100多米的樣子吧,因而形似古人巾幘而得名。要看出這山勢的巾帽形狀,是需要在特殊的地點和一定想象力的,此行我無緣得觀,也不是很感興趣,但使我感到神奇的是,巾山上除了著千佛塔,還有東西兩塔和南山殿塔。當地人說,這四塔算是分別建於宋、元、明、清。一座山上能有四朝的四塔相望,前後呼應,也真還不多見。

當地人稱,在千佛塔以西還有一口“千佛井”,塔為陽,井為陰。時間關係,我們沒有找到這口井。清同治《臨海縣誌》載:“千佛井,在炭行街,上二石欄,下磚有陰文佛像,與天寧寺東佛塔相對”。查資料應在原炭行街,也就是解放路90-91號之間。說到井,據1953年的官方調查,臨海可飲用的古井尚有875口。

龍興寺旁不遠處就是一條古街,很長,街邊是一些土木建築的老房子,都很蒼老的樣子。與別處不同的是,隔一段,街道頂上就有一個牌坊,牌坊上書本街區的名稱“永靖坊”、“迎仙坊”、“悟真坊”、“清河坊”、“廣文坊”之類,都是有些年頭的古物。這條街以前是臨海的主要商業區,現在還有很多很老的老店,但街道在現今商業時代已經顯得很窄,不合時宜,不能走汽車,變得寂寞寥落。老店看來都殘破不堪,沒有多少生意,街上行人也不是很多。

同新城區比,這裡的一切都顯得蒼老而破敗,在這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已經象個異類。

走到古街和現在跑汽車的水泥馬路交匯處的一個路口,有一個照壁,上有四個大字——“紫陽故里”。這裡的街,現在還叫紫陽街。大名鼎鼎的紫陽真人老家,原來就在這裡啊!鄙人在此大發慨嘆是因為就在來臨海前不久,我們一幫人剛漂流了遙遠的陝西漢江,漢江邊有個陝西紫陽縣,縣名就是因此人而來。張伯端,北宋人,被認為是道教南宗的鼻祖。生於983年,長壽99歲。當地的資料顯示,紫陽真人故居在臨海城關櫻珠巷,現市教委大院內。

離開古街,順著車水馬龍的現代大道走不遠,還有太平天國的臺門,四處胡亂轉,不小心就能走到因明朝抗倭將領戚繼光而來的“繼光街”。臨海是一個可以在新舊之間隨意搖盪的地方,走出古街,新城區的五星級酒店都馬上就要建起來了,人們想要的,應有盡有,算是很發達的城市。徜徉在這古街老巷,一個小店,一座老屋,又都有自己的一段歷史,城老了,故事就多:幼年就寫出“鵝鵝鵝,曲頸向天歌”晚年寫了著名的討伐武則天的檄文的那個唐朝天才駱賓王,城裡的東湖,有他的祠堂;唐代學者鄭虔,是台州教育啟蒙人,城邊有鄭廣文紀念館;龍顧山還有“天壇”,元朝未年浙江台州人方國珍稱帝時所留……諸如此類的舊東西,有心者,在臨海可謂挖之不盡。

臨海在古代的南中國,很早就是一個重要的高級行政單位。遠在西漢,這一帶就有回浦縣。三國時,孫吳政權在此設立有臨海郡,大將衛溫曾率甲士萬人從此啟程遠征臺灣,當地人說,後來,臺灣曾歸臨海管轄過。

中華五千年文明,在地球上算是很老的了。新的考古發現還使這個時限正在往上延伸,到更老更早。在華夏大地,隨便到一個地方,對地方史感興趣的人,都會眼花繚亂。但同時,能眼見為實的東西確實越來越少。——整個中國都正在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飛快變遷著,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貼滿廁所瓷磚千篇一律的鋼筋玻璃小樓正在吞噬一座座吊角樓,大小城鎮正在不知不覺長成一個個怪摸怪樣的方盒子,程度不同地仿紐約仿上海仿武漢……我不想評論也作不出什麼評論,我在這裡能夠說的只是個人感覺……面對臨海這樣得古城,我感覺到一種堅強與失落,有一種進入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迷宮的感覺。

白天的古街看起來有些淒涼,晚上看起來要溫馨很多,白天還是多看看臨海的古城牆吧:紫陽古街、龍興寺、千佛塔,整個臨海主城區都曾被古城牆所包圍,重要的是,這古城牆至今尚大部分保存較好。事實上,臨海古城在現在的整個中國南方,也堪稱絕無僅有。

臨海也因之在1994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臨海古城牆沿著靈江護衛熙熙攘攘的城內芸芸眾生,一直爬到城北的龍顧山(大固山)。

古城牆“周圍一十八里”,現存的還有6公里多。修葺後的城牆高5到7米,牆頂寬35至45米。古城原有7門,尚存靖越門、興善門、鎮寧門、朝天門4處。門上皆有樓。城內原有子城,是州、路、府衙署所在,唐、宋、元、明、清歷代均多次修繕和增高加固。

臨海古城相傳系東晉辛景為抵禦孫恩農民軍始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

古城能在人煙稠密處保存的這麼完好到當代,幾乎是個奇蹟。明代人文地理學家臨海人王士性說:“兩浙十一郡城池,唯吾臺最據險”。臨海城能保存至今卻並不是因為險峻高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水,為了防洪。

古城現在保存最完好的正是靠江的這一面,從東晉開始始建的臨海古城,最初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防洪。這個功能使得古城至今尚存大半,即使被視為浩劫的文化大革命這座古城也沒有受到多少損失。就是在元代統一中國以後,蒙古族統治者擔心各地割據抵抗,下令拆毀所有城牆,臨海古城恰恰例外的原因也在於此。元周潤祖在《重修捍城江岸記》中載:“皇元大一統,盡墮天下城郭,以示無外,獨臺城不墮,備水患也。”

具有防禦和防洪的雙重功能的臨海古城,有這樣幾個特色:一是各城門的樓與下面通道頂有一呈長形的“天井”,城門除採用大木門啟閉外,在木門外側做好防洪閘槽,每逢大水,便用槽木疊閉。另一方面因為大門的高度均明顯高於城門洞的拱券,為便於操作,在門洞的中間部位均有一橫長方形的“天窗”,成為又一道防衛措施;二是沿江城牆的“馬面”,其凸出面不是一般城牆的方形,而是一面方一面弧,即靠江上流方向的都是無稜角的,樣可以減少江水的阻力;三是西南兩面城牆牆體外側固以捍城,內側加築護城,以增強其防洪能力。

現城東面已無存,西南二面基本為宋至明清的舊物,北面大固山上則系九十年代在原牆基上重修。同時還保留著四個城門與甕城,是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府城城牆。

臨海古城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防洪,城牆上現在還有古代的大炮,城牆外現在還有好幾個保存完好的甕城,都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遺物。

黃昏時分的甕城,這時成為孩子們的足球場。

球兒撞向對面城牆,又彈回來,最凶猛的孩子飛身搶到腳下,眾孩子們歡叫著,追逐著……甕城在現在看來並不大,正好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足球場。這些臨海里的小市民很是讓我羨慕,他們可能根本就還沒有概念,依舊很熱鬧,一隻足球正飛來飛去。

孩子們可能根本還不在意,剛才撞到的城磚,有可能就是宋朝的古董。——1984年,臨海人建造望江門大橋,在城牆上曾開一洞,城牆的斷面外露,歷代修築的層面十分清楚,人們在裡面發現宋代“元符通寶”、“紹熙通寶”銅錢,在地表2.5米以下,還發現古石門檻。——這在我看來,生活在這個背景的孩子,比其他地方要幸福很多。在這個自身文脈越來越細弱的時代,生活在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臨海的孩子童年記憶還能有這些東西,是一件很罕有的事情了。保留並傳達這些歷史信息,可能就是臨海古城牆的最後使命吧。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臨海的兩個古城

·文/圖 稅曉潔

(一)、臨海古城:千年大牆的最後使命

夕陽籠罩臨海古城,千佛塔上密密麻麻的小佛像,正漸漸褪去光環,以千年不變的姿態默默注視著我:塔上的1003或者1036尊面磚佛像——這些滄桑的老傢伙們歷經千年歲月風霜,仍不減最初的栩栩如生,歲月留下的只是幾分神祕和靈氣。據史書記載,這個千佛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後毀於兵火。元大德三年(1299),杭州靈隱寺僧人淳具重建,至今基本完好。

塔六面七級,內空,原來是可以從裡面爬到塔頂的,現在不行了。爬不上去也好,在這個鋼筋水泥叢林統治所有大小城鎮的時代,千佛塔已經顯得很矮了。爬到頂,又能看到什麼呢?

殘破的古塔旁,是新整修的龍興寺,規模不很大,在東瀛名氣卻很響,原因更多在一個古人:唐朝的時候,日本和尚最澄大師曾在此受戒修煉,回國後創立日本天台宗。據說,近年日本人曾要為之捐資大修,被臨海人拒絕了。

千佛塔和寺廟緊挨著一個小山包,叫巾山,也不很高,100多米的樣子吧,因而形似古人巾幘而得名。要看出這山勢的巾帽形狀,是需要在特殊的地點和一定想象力的,此行我無緣得觀,也不是很感興趣,但使我感到神奇的是,巾山上除了著千佛塔,還有東西兩塔和南山殿塔。當地人說,這四塔算是分別建於宋、元、明、清。一座山上能有四朝的四塔相望,前後呼應,也真還不多見。

當地人稱,在千佛塔以西還有一口“千佛井”,塔為陽,井為陰。時間關係,我們沒有找到這口井。清同治《臨海縣誌》載:“千佛井,在炭行街,上二石欄,下磚有陰文佛像,與天寧寺東佛塔相對”。查資料應在原炭行街,也就是解放路90-91號之間。說到井,據1953年的官方調查,臨海可飲用的古井尚有875口。

龍興寺旁不遠處就是一條古街,很長,街邊是一些土木建築的老房子,都很蒼老的樣子。與別處不同的是,隔一段,街道頂上就有一個牌坊,牌坊上書本街區的名稱“永靖坊”、“迎仙坊”、“悟真坊”、“清河坊”、“廣文坊”之類,都是有些年頭的古物。這條街以前是臨海的主要商業區,現在還有很多很老的老店,但街道在現今商業時代已經顯得很窄,不合時宜,不能走汽車,變得寂寞寥落。老店看來都殘破不堪,沒有多少生意,街上行人也不是很多。

同新城區比,這裡的一切都顯得蒼老而破敗,在這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已經象個異類。

走到古街和現在跑汽車的水泥馬路交匯處的一個路口,有一個照壁,上有四個大字——“紫陽故里”。這裡的街,現在還叫紫陽街。大名鼎鼎的紫陽真人老家,原來就在這裡啊!鄙人在此大發慨嘆是因為就在來臨海前不久,我們一幫人剛漂流了遙遠的陝西漢江,漢江邊有個陝西紫陽縣,縣名就是因此人而來。張伯端,北宋人,被認為是道教南宗的鼻祖。生於983年,長壽99歲。當地的資料顯示,紫陽真人故居在臨海城關櫻珠巷,現市教委大院內。

離開古街,順著車水馬龍的現代大道走不遠,還有太平天國的臺門,四處胡亂轉,不小心就能走到因明朝抗倭將領戚繼光而來的“繼光街”。臨海是一個可以在新舊之間隨意搖盪的地方,走出古街,新城區的五星級酒店都馬上就要建起來了,人們想要的,應有盡有,算是很發達的城市。徜徉在這古街老巷,一個小店,一座老屋,又都有自己的一段歷史,城老了,故事就多:幼年就寫出“鵝鵝鵝,曲頸向天歌”晚年寫了著名的討伐武則天的檄文的那個唐朝天才駱賓王,城裡的東湖,有他的祠堂;唐代學者鄭虔,是台州教育啟蒙人,城邊有鄭廣文紀念館;龍顧山還有“天壇”,元朝未年浙江台州人方國珍稱帝時所留……諸如此類的舊東西,有心者,在臨海可謂挖之不盡。

臨海在古代的南中國,很早就是一個重要的高級行政單位。遠在西漢,這一帶就有回浦縣。三國時,孫吳政權在此設立有臨海郡,大將衛溫曾率甲士萬人從此啟程遠征臺灣,當地人說,後來,臺灣曾歸臨海管轄過。

中華五千年文明,在地球上算是很老的了。新的考古發現還使這個時限正在往上延伸,到更老更早。在華夏大地,隨便到一個地方,對地方史感興趣的人,都會眼花繚亂。但同時,能眼見為實的東西確實越來越少。——整個中國都正在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飛快變遷著,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貼滿廁所瓷磚千篇一律的鋼筋玻璃小樓正在吞噬一座座吊角樓,大小城鎮正在不知不覺長成一個個怪摸怪樣的方盒子,程度不同地仿紐約仿上海仿武漢……我不想評論也作不出什麼評論,我在這裡能夠說的只是個人感覺……面對臨海這樣得古城,我感覺到一種堅強與失落,有一種進入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迷宮的感覺。

白天的古街看起來有些淒涼,晚上看起來要溫馨很多,白天還是多看看臨海的古城牆吧:紫陽古街、龍興寺、千佛塔,整個臨海主城區都曾被古城牆所包圍,重要的是,這古城牆至今尚大部分保存較好。事實上,臨海古城在現在的整個中國南方,也堪稱絕無僅有。

臨海也因之在1994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臨海古城牆沿著靈江護衛熙熙攘攘的城內芸芸眾生,一直爬到城北的龍顧山(大固山)。

古城牆“周圍一十八里”,現存的還有6公里多。修葺後的城牆高5到7米,牆頂寬35至45米。古城原有7門,尚存靖越門、興善門、鎮寧門、朝天門4處。門上皆有樓。城內原有子城,是州、路、府衙署所在,唐、宋、元、明、清歷代均多次修繕和增高加固。

臨海古城相傳系東晉辛景為抵禦孫恩農民軍始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

古城能在人煙稠密處保存的這麼完好到當代,幾乎是個奇蹟。明代人文地理學家臨海人王士性說:“兩浙十一郡城池,唯吾臺最據險”。臨海城能保存至今卻並不是因為險峻高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水,為了防洪。

古城現在保存最完好的正是靠江的這一面,從東晉開始始建的臨海古城,最初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防洪。這個功能使得古城至今尚存大半,即使被視為浩劫的文化大革命這座古城也沒有受到多少損失。就是在元代統一中國以後,蒙古族統治者擔心各地割據抵抗,下令拆毀所有城牆,臨海古城恰恰例外的原因也在於此。元周潤祖在《重修捍城江岸記》中載:“皇元大一統,盡墮天下城郭,以示無外,獨臺城不墮,備水患也。”

具有防禦和防洪的雙重功能的臨海古城,有這樣幾個特色:一是各城門的樓與下面通道頂有一呈長形的“天井”,城門除採用大木門啟閉外,在木門外側做好防洪閘槽,每逢大水,便用槽木疊閉。另一方面因為大門的高度均明顯高於城門洞的拱券,為便於操作,在門洞的中間部位均有一橫長方形的“天窗”,成為又一道防衛措施;二是沿江城牆的“馬面”,其凸出面不是一般城牆的方形,而是一面方一面弧,即靠江上流方向的都是無稜角的,樣可以減少江水的阻力;三是西南兩面城牆牆體外側固以捍城,內側加築護城,以增強其防洪能力。

現城東面已無存,西南二面基本為宋至明清的舊物,北面大固山上則系九十年代在原牆基上重修。同時還保留著四個城門與甕城,是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府城城牆。

臨海古城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防洪,城牆上現在還有古代的大炮,城牆外現在還有好幾個保存完好的甕城,都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遺物。

黃昏時分的甕城,這時成為孩子們的足球場。

球兒撞向對面城牆,又彈回來,最凶猛的孩子飛身搶到腳下,眾孩子們歡叫著,追逐著……甕城在現在看來並不大,正好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足球場。這些臨海里的小市民很是讓我羨慕,他們可能根本就還沒有概念,依舊很熱鬧,一隻足球正飛來飛去。

孩子們可能根本還不在意,剛才撞到的城磚,有可能就是宋朝的古董。——1984年,臨海人建造望江門大橋,在城牆上曾開一洞,城牆的斷面外露,歷代修築的層面十分清楚,人們在裡面發現宋代“元符通寶”、“紹熙通寶”銅錢,在地表2.5米以下,還發現古石門檻。——這在我看來,生活在這個背景的孩子,比其他地方要幸福很多。在這個自身文脈越來越細弱的時代,生活在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臨海的孩子童年記憶還能有這些東西,是一件很罕有的事情了。保留並傳達這些歷史信息,可能就是臨海古城牆的最後使命吧。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臨海的兩個古城

·文/圖 稅曉潔

(一)、臨海古城:千年大牆的最後使命

夕陽籠罩臨海古城,千佛塔上密密麻麻的小佛像,正漸漸褪去光環,以千年不變的姿態默默注視著我:塔上的1003或者1036尊面磚佛像——這些滄桑的老傢伙們歷經千年歲月風霜,仍不減最初的栩栩如生,歲月留下的只是幾分神祕和靈氣。據史書記載,這個千佛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後毀於兵火。元大德三年(1299),杭州靈隱寺僧人淳具重建,至今基本完好。

塔六面七級,內空,原來是可以從裡面爬到塔頂的,現在不行了。爬不上去也好,在這個鋼筋水泥叢林統治所有大小城鎮的時代,千佛塔已經顯得很矮了。爬到頂,又能看到什麼呢?

殘破的古塔旁,是新整修的龍興寺,規模不很大,在東瀛名氣卻很響,原因更多在一個古人:唐朝的時候,日本和尚最澄大師曾在此受戒修煉,回國後創立日本天台宗。據說,近年日本人曾要為之捐資大修,被臨海人拒絕了。

千佛塔和寺廟緊挨著一個小山包,叫巾山,也不很高,100多米的樣子吧,因而形似古人巾幘而得名。要看出這山勢的巾帽形狀,是需要在特殊的地點和一定想象力的,此行我無緣得觀,也不是很感興趣,但使我感到神奇的是,巾山上除了著千佛塔,還有東西兩塔和南山殿塔。當地人說,這四塔算是分別建於宋、元、明、清。一座山上能有四朝的四塔相望,前後呼應,也真還不多見。

當地人稱,在千佛塔以西還有一口“千佛井”,塔為陽,井為陰。時間關係,我們沒有找到這口井。清同治《臨海縣誌》載:“千佛井,在炭行街,上二石欄,下磚有陰文佛像,與天寧寺東佛塔相對”。查資料應在原炭行街,也就是解放路90-91號之間。說到井,據1953年的官方調查,臨海可飲用的古井尚有875口。

龍興寺旁不遠處就是一條古街,很長,街邊是一些土木建築的老房子,都很蒼老的樣子。與別處不同的是,隔一段,街道頂上就有一個牌坊,牌坊上書本街區的名稱“永靖坊”、“迎仙坊”、“悟真坊”、“清河坊”、“廣文坊”之類,都是有些年頭的古物。這條街以前是臨海的主要商業區,現在還有很多很老的老店,但街道在現今商業時代已經顯得很窄,不合時宜,不能走汽車,變得寂寞寥落。老店看來都殘破不堪,沒有多少生意,街上行人也不是很多。

同新城區比,這裡的一切都顯得蒼老而破敗,在這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已經象個異類。

走到古街和現在跑汽車的水泥馬路交匯處的一個路口,有一個照壁,上有四個大字——“紫陽故里”。這裡的街,現在還叫紫陽街。大名鼎鼎的紫陽真人老家,原來就在這裡啊!鄙人在此大發慨嘆是因為就在來臨海前不久,我們一幫人剛漂流了遙遠的陝西漢江,漢江邊有個陝西紫陽縣,縣名就是因此人而來。張伯端,北宋人,被認為是道教南宗的鼻祖。生於983年,長壽99歲。當地的資料顯示,紫陽真人故居在臨海城關櫻珠巷,現市教委大院內。

離開古街,順著車水馬龍的現代大道走不遠,還有太平天國的臺門,四處胡亂轉,不小心就能走到因明朝抗倭將領戚繼光而來的“繼光街”。臨海是一個可以在新舊之間隨意搖盪的地方,走出古街,新城區的五星級酒店都馬上就要建起來了,人們想要的,應有盡有,算是很發達的城市。徜徉在這古街老巷,一個小店,一座老屋,又都有自己的一段歷史,城老了,故事就多:幼年就寫出“鵝鵝鵝,曲頸向天歌”晚年寫了著名的討伐武則天的檄文的那個唐朝天才駱賓王,城裡的東湖,有他的祠堂;唐代學者鄭虔,是台州教育啟蒙人,城邊有鄭廣文紀念館;龍顧山還有“天壇”,元朝未年浙江台州人方國珍稱帝時所留……諸如此類的舊東西,有心者,在臨海可謂挖之不盡。

臨海在古代的南中國,很早就是一個重要的高級行政單位。遠在西漢,這一帶就有回浦縣。三國時,孫吳政權在此設立有臨海郡,大將衛溫曾率甲士萬人從此啟程遠征臺灣,當地人說,後來,臺灣曾歸臨海管轄過。

中華五千年文明,在地球上算是很老的了。新的考古發現還使這個時限正在往上延伸,到更老更早。在華夏大地,隨便到一個地方,對地方史感興趣的人,都會眼花繚亂。但同時,能眼見為實的東西確實越來越少。——整個中國都正在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飛快變遷著,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貼滿廁所瓷磚千篇一律的鋼筋玻璃小樓正在吞噬一座座吊角樓,大小城鎮正在不知不覺長成一個個怪摸怪樣的方盒子,程度不同地仿紐約仿上海仿武漢……我不想評論也作不出什麼評論,我在這裡能夠說的只是個人感覺……面對臨海這樣得古城,我感覺到一種堅強與失落,有一種進入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迷宮的感覺。

白天的古街看起來有些淒涼,晚上看起來要溫馨很多,白天還是多看看臨海的古城牆吧:紫陽古街、龍興寺、千佛塔,整個臨海主城區都曾被古城牆所包圍,重要的是,這古城牆至今尚大部分保存較好。事實上,臨海古城在現在的整個中國南方,也堪稱絕無僅有。

臨海也因之在1994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臨海古城牆沿著靈江護衛熙熙攘攘的城內芸芸眾生,一直爬到城北的龍顧山(大固山)。

古城牆“周圍一十八里”,現存的還有6公里多。修葺後的城牆高5到7米,牆頂寬35至45米。古城原有7門,尚存靖越門、興善門、鎮寧門、朝天門4處。門上皆有樓。城內原有子城,是州、路、府衙署所在,唐、宋、元、明、清歷代均多次修繕和增高加固。

臨海古城相傳系東晉辛景為抵禦孫恩農民軍始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

古城能在人煙稠密處保存的這麼完好到當代,幾乎是個奇蹟。明代人文地理學家臨海人王士性說:“兩浙十一郡城池,唯吾臺最據險”。臨海城能保存至今卻並不是因為險峻高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水,為了防洪。

古城現在保存最完好的正是靠江的這一面,從東晉開始始建的臨海古城,最初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防洪。這個功能使得古城至今尚存大半,即使被視為浩劫的文化大革命這座古城也沒有受到多少損失。就是在元代統一中國以後,蒙古族統治者擔心各地割據抵抗,下令拆毀所有城牆,臨海古城恰恰例外的原因也在於此。元周潤祖在《重修捍城江岸記》中載:“皇元大一統,盡墮天下城郭,以示無外,獨臺城不墮,備水患也。”

具有防禦和防洪的雙重功能的臨海古城,有這樣幾個特色:一是各城門的樓與下面通道頂有一呈長形的“天井”,城門除採用大木門啟閉外,在木門外側做好防洪閘槽,每逢大水,便用槽木疊閉。另一方面因為大門的高度均明顯高於城門洞的拱券,為便於操作,在門洞的中間部位均有一橫長方形的“天窗”,成為又一道防衛措施;二是沿江城牆的“馬面”,其凸出面不是一般城牆的方形,而是一面方一面弧,即靠江上流方向的都是無稜角的,樣可以減少江水的阻力;三是西南兩面城牆牆體外側固以捍城,內側加築護城,以增強其防洪能力。

現城東面已無存,西南二面基本為宋至明清的舊物,北面大固山上則系九十年代在原牆基上重修。同時還保留著四個城門與甕城,是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府城城牆。

臨海古城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防洪,城牆上現在還有古代的大炮,城牆外現在還有好幾個保存完好的甕城,都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遺物。

黃昏時分的甕城,這時成為孩子們的足球場。

球兒撞向對面城牆,又彈回來,最凶猛的孩子飛身搶到腳下,眾孩子們歡叫著,追逐著……甕城在現在看來並不大,正好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足球場。這些臨海里的小市民很是讓我羨慕,他們可能根本就還沒有概念,依舊很熱鬧,一隻足球正飛來飛去。

孩子們可能根本還不在意,剛才撞到的城磚,有可能就是宋朝的古董。——1984年,臨海人建造望江門大橋,在城牆上曾開一洞,城牆的斷面外露,歷代修築的層面十分清楚,人們在裡面發現宋代“元符通寶”、“紹熙通寶”銅錢,在地表2.5米以下,還發現古石門檻。——這在我看來,生活在這個背景的孩子,比其他地方要幸福很多。在這個自身文脈越來越細弱的時代,生活在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臨海的孩子童年記憶還能有這些東西,是一件很罕有的事情了。保留並傳達這些歷史信息,可能就是臨海古城牆的最後使命吧。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臨海的兩個古城

·文/圖 稅曉潔

(一)、臨海古城:千年大牆的最後使命

夕陽籠罩臨海古城,千佛塔上密密麻麻的小佛像,正漸漸褪去光環,以千年不變的姿態默默注視著我:塔上的1003或者1036尊面磚佛像——這些滄桑的老傢伙們歷經千年歲月風霜,仍不減最初的栩栩如生,歲月留下的只是幾分神祕和靈氣。據史書記載,這個千佛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後毀於兵火。元大德三年(1299),杭州靈隱寺僧人淳具重建,至今基本完好。

塔六面七級,內空,原來是可以從裡面爬到塔頂的,現在不行了。爬不上去也好,在這個鋼筋水泥叢林統治所有大小城鎮的時代,千佛塔已經顯得很矮了。爬到頂,又能看到什麼呢?

殘破的古塔旁,是新整修的龍興寺,規模不很大,在東瀛名氣卻很響,原因更多在一個古人:唐朝的時候,日本和尚最澄大師曾在此受戒修煉,回國後創立日本天台宗。據說,近年日本人曾要為之捐資大修,被臨海人拒絕了。

千佛塔和寺廟緊挨著一個小山包,叫巾山,也不很高,100多米的樣子吧,因而形似古人巾幘而得名。要看出這山勢的巾帽形狀,是需要在特殊的地點和一定想象力的,此行我無緣得觀,也不是很感興趣,但使我感到神奇的是,巾山上除了著千佛塔,還有東西兩塔和南山殿塔。當地人說,這四塔算是分別建於宋、元、明、清。一座山上能有四朝的四塔相望,前後呼應,也真還不多見。

當地人稱,在千佛塔以西還有一口“千佛井”,塔為陽,井為陰。時間關係,我們沒有找到這口井。清同治《臨海縣誌》載:“千佛井,在炭行街,上二石欄,下磚有陰文佛像,與天寧寺東佛塔相對”。查資料應在原炭行街,也就是解放路90-91號之間。說到井,據1953年的官方調查,臨海可飲用的古井尚有875口。

龍興寺旁不遠處就是一條古街,很長,街邊是一些土木建築的老房子,都很蒼老的樣子。與別處不同的是,隔一段,街道頂上就有一個牌坊,牌坊上書本街區的名稱“永靖坊”、“迎仙坊”、“悟真坊”、“清河坊”、“廣文坊”之類,都是有些年頭的古物。這條街以前是臨海的主要商業區,現在還有很多很老的老店,但街道在現今商業時代已經顯得很窄,不合時宜,不能走汽車,變得寂寞寥落。老店看來都殘破不堪,沒有多少生意,街上行人也不是很多。

同新城區比,這裡的一切都顯得蒼老而破敗,在這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已經象個異類。

走到古街和現在跑汽車的水泥馬路交匯處的一個路口,有一個照壁,上有四個大字——“紫陽故里”。這裡的街,現在還叫紫陽街。大名鼎鼎的紫陽真人老家,原來就在這裡啊!鄙人在此大發慨嘆是因為就在來臨海前不久,我們一幫人剛漂流了遙遠的陝西漢江,漢江邊有個陝西紫陽縣,縣名就是因此人而來。張伯端,北宋人,被認為是道教南宗的鼻祖。生於983年,長壽99歲。當地的資料顯示,紫陽真人故居在臨海城關櫻珠巷,現市教委大院內。

離開古街,順著車水馬龍的現代大道走不遠,還有太平天國的臺門,四處胡亂轉,不小心就能走到因明朝抗倭將領戚繼光而來的“繼光街”。臨海是一個可以在新舊之間隨意搖盪的地方,走出古街,新城區的五星級酒店都馬上就要建起來了,人們想要的,應有盡有,算是很發達的城市。徜徉在這古街老巷,一個小店,一座老屋,又都有自己的一段歷史,城老了,故事就多:幼年就寫出“鵝鵝鵝,曲頸向天歌”晚年寫了著名的討伐武則天的檄文的那個唐朝天才駱賓王,城裡的東湖,有他的祠堂;唐代學者鄭虔,是台州教育啟蒙人,城邊有鄭廣文紀念館;龍顧山還有“天壇”,元朝未年浙江台州人方國珍稱帝時所留……諸如此類的舊東西,有心者,在臨海可謂挖之不盡。

臨海在古代的南中國,很早就是一個重要的高級行政單位。遠在西漢,這一帶就有回浦縣。三國時,孫吳政權在此設立有臨海郡,大將衛溫曾率甲士萬人從此啟程遠征臺灣,當地人說,後來,臺灣曾歸臨海管轄過。

中華五千年文明,在地球上算是很老的了。新的考古發現還使這個時限正在往上延伸,到更老更早。在華夏大地,隨便到一個地方,對地方史感興趣的人,都會眼花繚亂。但同時,能眼見為實的東西確實越來越少。——整個中國都正在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飛快變遷著,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貼滿廁所瓷磚千篇一律的鋼筋玻璃小樓正在吞噬一座座吊角樓,大小城鎮正在不知不覺長成一個個怪摸怪樣的方盒子,程度不同地仿紐約仿上海仿武漢……我不想評論也作不出什麼評論,我在這裡能夠說的只是個人感覺……面對臨海這樣得古城,我感覺到一種堅強與失落,有一種進入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迷宮的感覺。

白天的古街看起來有些淒涼,晚上看起來要溫馨很多,白天還是多看看臨海的古城牆吧:紫陽古街、龍興寺、千佛塔,整個臨海主城區都曾被古城牆所包圍,重要的是,這古城牆至今尚大部分保存較好。事實上,臨海古城在現在的整個中國南方,也堪稱絕無僅有。

臨海也因之在1994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臨海古城牆沿著靈江護衛熙熙攘攘的城內芸芸眾生,一直爬到城北的龍顧山(大固山)。

古城牆“周圍一十八里”,現存的還有6公里多。修葺後的城牆高5到7米,牆頂寬35至45米。古城原有7門,尚存靖越門、興善門、鎮寧門、朝天門4處。門上皆有樓。城內原有子城,是州、路、府衙署所在,唐、宋、元、明、清歷代均多次修繕和增高加固。

臨海古城相傳系東晉辛景為抵禦孫恩農民軍始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

古城能在人煙稠密處保存的這麼完好到當代,幾乎是個奇蹟。明代人文地理學家臨海人王士性說:“兩浙十一郡城池,唯吾臺最據險”。臨海城能保存至今卻並不是因為險峻高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水,為了防洪。

古城現在保存最完好的正是靠江的這一面,從東晉開始始建的臨海古城,最初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防洪。這個功能使得古城至今尚存大半,即使被視為浩劫的文化大革命這座古城也沒有受到多少損失。就是在元代統一中國以後,蒙古族統治者擔心各地割據抵抗,下令拆毀所有城牆,臨海古城恰恰例外的原因也在於此。元周潤祖在《重修捍城江岸記》中載:“皇元大一統,盡墮天下城郭,以示無外,獨臺城不墮,備水患也。”

具有防禦和防洪的雙重功能的臨海古城,有這樣幾個特色:一是各城門的樓與下面通道頂有一呈長形的“天井”,城門除採用大木門啟閉外,在木門外側做好防洪閘槽,每逢大水,便用槽木疊閉。另一方面因為大門的高度均明顯高於城門洞的拱券,為便於操作,在門洞的中間部位均有一橫長方形的“天窗”,成為又一道防衛措施;二是沿江城牆的“馬面”,其凸出面不是一般城牆的方形,而是一面方一面弧,即靠江上流方向的都是無稜角的,樣可以減少江水的阻力;三是西南兩面城牆牆體外側固以捍城,內側加築護城,以增強其防洪能力。

現城東面已無存,西南二面基本為宋至明清的舊物,北面大固山上則系九十年代在原牆基上重修。同時還保留著四個城門與甕城,是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府城城牆。

臨海古城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防洪,城牆上現在還有古代的大炮,城牆外現在還有好幾個保存完好的甕城,都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遺物。

黃昏時分的甕城,這時成為孩子們的足球場。

球兒撞向對面城牆,又彈回來,最凶猛的孩子飛身搶到腳下,眾孩子們歡叫著,追逐著……甕城在現在看來並不大,正好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足球場。這些臨海里的小市民很是讓我羨慕,他們可能根本就還沒有概念,依舊很熱鬧,一隻足球正飛來飛去。

孩子們可能根本還不在意,剛才撞到的城磚,有可能就是宋朝的古董。——1984年,臨海人建造望江門大橋,在城牆上曾開一洞,城牆的斷面外露,歷代修築的層面十分清楚,人們在裡面發現宋代“元符通寶”、“紹熙通寶”銅錢,在地表2.5米以下,還發現古石門檻。——這在我看來,生活在這個背景的孩子,比其他地方要幸福很多。在這個自身文脈越來越細弱的時代,生活在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臨海的孩子童年記憶還能有這些東西,是一件很罕有的事情了。保留並傳達這些歷史信息,可能就是臨海古城牆的最後使命吧。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臨海的兩個古城

·文/圖 稅曉潔

(一)、臨海古城:千年大牆的最後使命

夕陽籠罩臨海古城,千佛塔上密密麻麻的小佛像,正漸漸褪去光環,以千年不變的姿態默默注視著我:塔上的1003或者1036尊面磚佛像——這些滄桑的老傢伙們歷經千年歲月風霜,仍不減最初的栩栩如生,歲月留下的只是幾分神祕和靈氣。據史書記載,這個千佛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後毀於兵火。元大德三年(1299),杭州靈隱寺僧人淳具重建,至今基本完好。

塔六面七級,內空,原來是可以從裡面爬到塔頂的,現在不行了。爬不上去也好,在這個鋼筋水泥叢林統治所有大小城鎮的時代,千佛塔已經顯得很矮了。爬到頂,又能看到什麼呢?

殘破的古塔旁,是新整修的龍興寺,規模不很大,在東瀛名氣卻很響,原因更多在一個古人:唐朝的時候,日本和尚最澄大師曾在此受戒修煉,回國後創立日本天台宗。據說,近年日本人曾要為之捐資大修,被臨海人拒絕了。

千佛塔和寺廟緊挨著一個小山包,叫巾山,也不很高,100多米的樣子吧,因而形似古人巾幘而得名。要看出這山勢的巾帽形狀,是需要在特殊的地點和一定想象力的,此行我無緣得觀,也不是很感興趣,但使我感到神奇的是,巾山上除了著千佛塔,還有東西兩塔和南山殿塔。當地人說,這四塔算是分別建於宋、元、明、清。一座山上能有四朝的四塔相望,前後呼應,也真還不多見。

當地人稱,在千佛塔以西還有一口“千佛井”,塔為陽,井為陰。時間關係,我們沒有找到這口井。清同治《臨海縣誌》載:“千佛井,在炭行街,上二石欄,下磚有陰文佛像,與天寧寺東佛塔相對”。查資料應在原炭行街,也就是解放路90-91號之間。說到井,據1953年的官方調查,臨海可飲用的古井尚有875口。

龍興寺旁不遠處就是一條古街,很長,街邊是一些土木建築的老房子,都很蒼老的樣子。與別處不同的是,隔一段,街道頂上就有一個牌坊,牌坊上書本街區的名稱“永靖坊”、“迎仙坊”、“悟真坊”、“清河坊”、“廣文坊”之類,都是有些年頭的古物。這條街以前是臨海的主要商業區,現在還有很多很老的老店,但街道在現今商業時代已經顯得很窄,不合時宜,不能走汽車,變得寂寞寥落。老店看來都殘破不堪,沒有多少生意,街上行人也不是很多。

同新城區比,這裡的一切都顯得蒼老而破敗,在這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已經象個異類。

走到古街和現在跑汽車的水泥馬路交匯處的一個路口,有一個照壁,上有四個大字——“紫陽故里”。這裡的街,現在還叫紫陽街。大名鼎鼎的紫陽真人老家,原來就在這裡啊!鄙人在此大發慨嘆是因為就在來臨海前不久,我們一幫人剛漂流了遙遠的陝西漢江,漢江邊有個陝西紫陽縣,縣名就是因此人而來。張伯端,北宋人,被認為是道教南宗的鼻祖。生於983年,長壽99歲。當地的資料顯示,紫陽真人故居在臨海城關櫻珠巷,現市教委大院內。

離開古街,順著車水馬龍的現代大道走不遠,還有太平天國的臺門,四處胡亂轉,不小心就能走到因明朝抗倭將領戚繼光而來的“繼光街”。臨海是一個可以在新舊之間隨意搖盪的地方,走出古街,新城區的五星級酒店都馬上就要建起來了,人們想要的,應有盡有,算是很發達的城市。徜徉在這古街老巷,一個小店,一座老屋,又都有自己的一段歷史,城老了,故事就多:幼年就寫出“鵝鵝鵝,曲頸向天歌”晚年寫了著名的討伐武則天的檄文的那個唐朝天才駱賓王,城裡的東湖,有他的祠堂;唐代學者鄭虔,是台州教育啟蒙人,城邊有鄭廣文紀念館;龍顧山還有“天壇”,元朝未年浙江台州人方國珍稱帝時所留……諸如此類的舊東西,有心者,在臨海可謂挖之不盡。

臨海在古代的南中國,很早就是一個重要的高級行政單位。遠在西漢,這一帶就有回浦縣。三國時,孫吳政權在此設立有臨海郡,大將衛溫曾率甲士萬人從此啟程遠征臺灣,當地人說,後來,臺灣曾歸臨海管轄過。

中華五千年文明,在地球上算是很老的了。新的考古發現還使這個時限正在往上延伸,到更老更早。在華夏大地,隨便到一個地方,對地方史感興趣的人,都會眼花繚亂。但同時,能眼見為實的東西確實越來越少。——整個中國都正在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飛快變遷著,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貼滿廁所瓷磚千篇一律的鋼筋玻璃小樓正在吞噬一座座吊角樓,大小城鎮正在不知不覺長成一個個怪摸怪樣的方盒子,程度不同地仿紐約仿上海仿武漢……我不想評論也作不出什麼評論,我在這裡能夠說的只是個人感覺……面對臨海這樣得古城,我感覺到一種堅強與失落,有一種進入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迷宮的感覺。

白天的古街看起來有些淒涼,晚上看起來要溫馨很多,白天還是多看看臨海的古城牆吧:紫陽古街、龍興寺、千佛塔,整個臨海主城區都曾被古城牆所包圍,重要的是,這古城牆至今尚大部分保存較好。事實上,臨海古城在現在的整個中國南方,也堪稱絕無僅有。

臨海也因之在1994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臨海古城牆沿著靈江護衛熙熙攘攘的城內芸芸眾生,一直爬到城北的龍顧山(大固山)。

古城牆“周圍一十八里”,現存的還有6公里多。修葺後的城牆高5到7米,牆頂寬35至45米。古城原有7門,尚存靖越門、興善門、鎮寧門、朝天門4處。門上皆有樓。城內原有子城,是州、路、府衙署所在,唐、宋、元、明、清歷代均多次修繕和增高加固。

臨海古城相傳系東晉辛景為抵禦孫恩農民軍始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

古城能在人煙稠密處保存的這麼完好到當代,幾乎是個奇蹟。明代人文地理學家臨海人王士性說:“兩浙十一郡城池,唯吾臺最據險”。臨海城能保存至今卻並不是因為險峻高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水,為了防洪。

古城現在保存最完好的正是靠江的這一面,從東晉開始始建的臨海古城,最初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防洪。這個功能使得古城至今尚存大半,即使被視為浩劫的文化大革命這座古城也沒有受到多少損失。就是在元代統一中國以後,蒙古族統治者擔心各地割據抵抗,下令拆毀所有城牆,臨海古城恰恰例外的原因也在於此。元周潤祖在《重修捍城江岸記》中載:“皇元大一統,盡墮天下城郭,以示無外,獨臺城不墮,備水患也。”

具有防禦和防洪的雙重功能的臨海古城,有這樣幾個特色:一是各城門的樓與下面通道頂有一呈長形的“天井”,城門除採用大木門啟閉外,在木門外側做好防洪閘槽,每逢大水,便用槽木疊閉。另一方面因為大門的高度均明顯高於城門洞的拱券,為便於操作,在門洞的中間部位均有一橫長方形的“天窗”,成為又一道防衛措施;二是沿江城牆的“馬面”,其凸出面不是一般城牆的方形,而是一面方一面弧,即靠江上流方向的都是無稜角的,樣可以減少江水的阻力;三是西南兩面城牆牆體外側固以捍城,內側加築護城,以增強其防洪能力。

現城東面已無存,西南二面基本為宋至明清的舊物,北面大固山上則系九十年代在原牆基上重修。同時還保留著四個城門與甕城,是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府城城牆。

臨海古城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防洪,城牆上現在還有古代的大炮,城牆外現在還有好幾個保存完好的甕城,都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遺物。

黃昏時分的甕城,這時成為孩子們的足球場。

球兒撞向對面城牆,又彈回來,最凶猛的孩子飛身搶到腳下,眾孩子們歡叫著,追逐著……甕城在現在看來並不大,正好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足球場。這些臨海里的小市民很是讓我羨慕,他們可能根本就還沒有概念,依舊很熱鬧,一隻足球正飛來飛去。

孩子們可能根本還不在意,剛才撞到的城磚,有可能就是宋朝的古董。——1984年,臨海人建造望江門大橋,在城牆上曾開一洞,城牆的斷面外露,歷代修築的層面十分清楚,人們在裡面發現宋代“元符通寶”、“紹熙通寶”銅錢,在地表2.5米以下,還發現古石門檻。——這在我看來,生活在這個背景的孩子,比其他地方要幸福很多。在這個自身文脈越來越細弱的時代,生活在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臨海的孩子童年記憶還能有這些東西,是一件很罕有的事情了。保留並傳達這些歷史信息,可能就是臨海古城牆的最後使命吧。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臨海的兩個古城

·文/圖 稅曉潔

(一)、臨海古城:千年大牆的最後使命

夕陽籠罩臨海古城,千佛塔上密密麻麻的小佛像,正漸漸褪去光環,以千年不變的姿態默默注視著我:塔上的1003或者1036尊面磚佛像——這些滄桑的老傢伙們歷經千年歲月風霜,仍不減最初的栩栩如生,歲月留下的只是幾分神祕和靈氣。據史書記載,這個千佛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後毀於兵火。元大德三年(1299),杭州靈隱寺僧人淳具重建,至今基本完好。

塔六面七級,內空,原來是可以從裡面爬到塔頂的,現在不行了。爬不上去也好,在這個鋼筋水泥叢林統治所有大小城鎮的時代,千佛塔已經顯得很矮了。爬到頂,又能看到什麼呢?

殘破的古塔旁,是新整修的龍興寺,規模不很大,在東瀛名氣卻很響,原因更多在一個古人:唐朝的時候,日本和尚最澄大師曾在此受戒修煉,回國後創立日本天台宗。據說,近年日本人曾要為之捐資大修,被臨海人拒絕了。

千佛塔和寺廟緊挨著一個小山包,叫巾山,也不很高,100多米的樣子吧,因而形似古人巾幘而得名。要看出這山勢的巾帽形狀,是需要在特殊的地點和一定想象力的,此行我無緣得觀,也不是很感興趣,但使我感到神奇的是,巾山上除了著千佛塔,還有東西兩塔和南山殿塔。當地人說,這四塔算是分別建於宋、元、明、清。一座山上能有四朝的四塔相望,前後呼應,也真還不多見。

當地人稱,在千佛塔以西還有一口“千佛井”,塔為陽,井為陰。時間關係,我們沒有找到這口井。清同治《臨海縣誌》載:“千佛井,在炭行街,上二石欄,下磚有陰文佛像,與天寧寺東佛塔相對”。查資料應在原炭行街,也就是解放路90-91號之間。說到井,據1953年的官方調查,臨海可飲用的古井尚有875口。

龍興寺旁不遠處就是一條古街,很長,街邊是一些土木建築的老房子,都很蒼老的樣子。與別處不同的是,隔一段,街道頂上就有一個牌坊,牌坊上書本街區的名稱“永靖坊”、“迎仙坊”、“悟真坊”、“清河坊”、“廣文坊”之類,都是有些年頭的古物。這條街以前是臨海的主要商業區,現在還有很多很老的老店,但街道在現今商業時代已經顯得很窄,不合時宜,不能走汽車,變得寂寞寥落。老店看來都殘破不堪,沒有多少生意,街上行人也不是很多。

同新城區比,這裡的一切都顯得蒼老而破敗,在這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已經象個異類。

走到古街和現在跑汽車的水泥馬路交匯處的一個路口,有一個照壁,上有四個大字——“紫陽故里”。這裡的街,現在還叫紫陽街。大名鼎鼎的紫陽真人老家,原來就在這裡啊!鄙人在此大發慨嘆是因為就在來臨海前不久,我們一幫人剛漂流了遙遠的陝西漢江,漢江邊有個陝西紫陽縣,縣名就是因此人而來。張伯端,北宋人,被認為是道教南宗的鼻祖。生於983年,長壽99歲。當地的資料顯示,紫陽真人故居在臨海城關櫻珠巷,現市教委大院內。

離開古街,順著車水馬龍的現代大道走不遠,還有太平天國的臺門,四處胡亂轉,不小心就能走到因明朝抗倭將領戚繼光而來的“繼光街”。臨海是一個可以在新舊之間隨意搖盪的地方,走出古街,新城區的五星級酒店都馬上就要建起來了,人們想要的,應有盡有,算是很發達的城市。徜徉在這古街老巷,一個小店,一座老屋,又都有自己的一段歷史,城老了,故事就多:幼年就寫出“鵝鵝鵝,曲頸向天歌”晚年寫了著名的討伐武則天的檄文的那個唐朝天才駱賓王,城裡的東湖,有他的祠堂;唐代學者鄭虔,是台州教育啟蒙人,城邊有鄭廣文紀念館;龍顧山還有“天壇”,元朝未年浙江台州人方國珍稱帝時所留……諸如此類的舊東西,有心者,在臨海可謂挖之不盡。

臨海在古代的南中國,很早就是一個重要的高級行政單位。遠在西漢,這一帶就有回浦縣。三國時,孫吳政權在此設立有臨海郡,大將衛溫曾率甲士萬人從此啟程遠征臺灣,當地人說,後來,臺灣曾歸臨海管轄過。

中華五千年文明,在地球上算是很老的了。新的考古發現還使這個時限正在往上延伸,到更老更早。在華夏大地,隨便到一個地方,對地方史感興趣的人,都會眼花繚亂。但同時,能眼見為實的東西確實越來越少。——整個中國都正在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飛快變遷著,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貼滿廁所瓷磚千篇一律的鋼筋玻璃小樓正在吞噬一座座吊角樓,大小城鎮正在不知不覺長成一個個怪摸怪樣的方盒子,程度不同地仿紐約仿上海仿武漢……我不想評論也作不出什麼評論,我在這裡能夠說的只是個人感覺……面對臨海這樣得古城,我感覺到一種堅強與失落,有一種進入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迷宮的感覺。

白天的古街看起來有些淒涼,晚上看起來要溫馨很多,白天還是多看看臨海的古城牆吧:紫陽古街、龍興寺、千佛塔,整個臨海主城區都曾被古城牆所包圍,重要的是,這古城牆至今尚大部分保存較好。事實上,臨海古城在現在的整個中國南方,也堪稱絕無僅有。

臨海也因之在1994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臨海古城牆沿著靈江護衛熙熙攘攘的城內芸芸眾生,一直爬到城北的龍顧山(大固山)。

古城牆“周圍一十八里”,現存的還有6公里多。修葺後的城牆高5到7米,牆頂寬35至45米。古城原有7門,尚存靖越門、興善門、鎮寧門、朝天門4處。門上皆有樓。城內原有子城,是州、路、府衙署所在,唐、宋、元、明、清歷代均多次修繕和增高加固。

臨海古城相傳系東晉辛景為抵禦孫恩農民軍始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

古城能在人煙稠密處保存的這麼完好到當代,幾乎是個奇蹟。明代人文地理學家臨海人王士性說:“兩浙十一郡城池,唯吾臺最據險”。臨海城能保存至今卻並不是因為險峻高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水,為了防洪。

古城現在保存最完好的正是靠江的這一面,從東晉開始始建的臨海古城,最初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防洪。這個功能使得古城至今尚存大半,即使被視為浩劫的文化大革命這座古城也沒有受到多少損失。就是在元代統一中國以後,蒙古族統治者擔心各地割據抵抗,下令拆毀所有城牆,臨海古城恰恰例外的原因也在於此。元周潤祖在《重修捍城江岸記》中載:“皇元大一統,盡墮天下城郭,以示無外,獨臺城不墮,備水患也。”

具有防禦和防洪的雙重功能的臨海古城,有這樣幾個特色:一是各城門的樓與下面通道頂有一呈長形的“天井”,城門除採用大木門啟閉外,在木門外側做好防洪閘槽,每逢大水,便用槽木疊閉。另一方面因為大門的高度均明顯高於城門洞的拱券,為便於操作,在門洞的中間部位均有一橫長方形的“天窗”,成為又一道防衛措施;二是沿江城牆的“馬面”,其凸出面不是一般城牆的方形,而是一面方一面弧,即靠江上流方向的都是無稜角的,樣可以減少江水的阻力;三是西南兩面城牆牆體外側固以捍城,內側加築護城,以增強其防洪能力。

現城東面已無存,西南二面基本為宋至明清的舊物,北面大固山上則系九十年代在原牆基上重修。同時還保留著四個城門與甕城,是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府城城牆。

臨海古城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防洪,城牆上現在還有古代的大炮,城牆外現在還有好幾個保存完好的甕城,都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遺物。

黃昏時分的甕城,這時成為孩子們的足球場。

球兒撞向對面城牆,又彈回來,最凶猛的孩子飛身搶到腳下,眾孩子們歡叫著,追逐著……甕城在現在看來並不大,正好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足球場。這些臨海里的小市民很是讓我羨慕,他們可能根本就還沒有概念,依舊很熱鬧,一隻足球正飛來飛去。

孩子們可能根本還不在意,剛才撞到的城磚,有可能就是宋朝的古董。——1984年,臨海人建造望江門大橋,在城牆上曾開一洞,城牆的斷面外露,歷代修築的層面十分清楚,人們在裡面發現宋代“元符通寶”、“紹熙通寶”銅錢,在地表2.5米以下,還發現古石門檻。——這在我看來,生活在這個背景的孩子,比其他地方要幸福很多。在這個自身文脈越來越細弱的時代,生活在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臨海的孩子童年記憶還能有這些東西,是一件很罕有的事情了。保留並傳達這些歷史信息,可能就是臨海古城牆的最後使命吧。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臨海的兩個古城

·文/圖 稅曉潔

(一)、臨海古城:千年大牆的最後使命

夕陽籠罩臨海古城,千佛塔上密密麻麻的小佛像,正漸漸褪去光環,以千年不變的姿態默默注視著我:塔上的1003或者1036尊面磚佛像——這些滄桑的老傢伙們歷經千年歲月風霜,仍不減最初的栩栩如生,歲月留下的只是幾分神祕和靈氣。據史書記載,這個千佛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後毀於兵火。元大德三年(1299),杭州靈隱寺僧人淳具重建,至今基本完好。

塔六面七級,內空,原來是可以從裡面爬到塔頂的,現在不行了。爬不上去也好,在這個鋼筋水泥叢林統治所有大小城鎮的時代,千佛塔已經顯得很矮了。爬到頂,又能看到什麼呢?

殘破的古塔旁,是新整修的龍興寺,規模不很大,在東瀛名氣卻很響,原因更多在一個古人:唐朝的時候,日本和尚最澄大師曾在此受戒修煉,回國後創立日本天台宗。據說,近年日本人曾要為之捐資大修,被臨海人拒絕了。

千佛塔和寺廟緊挨著一個小山包,叫巾山,也不很高,100多米的樣子吧,因而形似古人巾幘而得名。要看出這山勢的巾帽形狀,是需要在特殊的地點和一定想象力的,此行我無緣得觀,也不是很感興趣,但使我感到神奇的是,巾山上除了著千佛塔,還有東西兩塔和南山殿塔。當地人說,這四塔算是分別建於宋、元、明、清。一座山上能有四朝的四塔相望,前後呼應,也真還不多見。

當地人稱,在千佛塔以西還有一口“千佛井”,塔為陽,井為陰。時間關係,我們沒有找到這口井。清同治《臨海縣誌》載:“千佛井,在炭行街,上二石欄,下磚有陰文佛像,與天寧寺東佛塔相對”。查資料應在原炭行街,也就是解放路90-91號之間。說到井,據1953年的官方調查,臨海可飲用的古井尚有875口。

龍興寺旁不遠處就是一條古街,很長,街邊是一些土木建築的老房子,都很蒼老的樣子。與別處不同的是,隔一段,街道頂上就有一個牌坊,牌坊上書本街區的名稱“永靖坊”、“迎仙坊”、“悟真坊”、“清河坊”、“廣文坊”之類,都是有些年頭的古物。這條街以前是臨海的主要商業區,現在還有很多很老的老店,但街道在現今商業時代已經顯得很窄,不合時宜,不能走汽車,變得寂寞寥落。老店看來都殘破不堪,沒有多少生意,街上行人也不是很多。

同新城區比,這裡的一切都顯得蒼老而破敗,在這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已經象個異類。

走到古街和現在跑汽車的水泥馬路交匯處的一個路口,有一個照壁,上有四個大字——“紫陽故里”。這裡的街,現在還叫紫陽街。大名鼎鼎的紫陽真人老家,原來就在這裡啊!鄙人在此大發慨嘆是因為就在來臨海前不久,我們一幫人剛漂流了遙遠的陝西漢江,漢江邊有個陝西紫陽縣,縣名就是因此人而來。張伯端,北宋人,被認為是道教南宗的鼻祖。生於983年,長壽99歲。當地的資料顯示,紫陽真人故居在臨海城關櫻珠巷,現市教委大院內。

離開古街,順著車水馬龍的現代大道走不遠,還有太平天國的臺門,四處胡亂轉,不小心就能走到因明朝抗倭將領戚繼光而來的“繼光街”。臨海是一個可以在新舊之間隨意搖盪的地方,走出古街,新城區的五星級酒店都馬上就要建起來了,人們想要的,應有盡有,算是很發達的城市。徜徉在這古街老巷,一個小店,一座老屋,又都有自己的一段歷史,城老了,故事就多:幼年就寫出“鵝鵝鵝,曲頸向天歌”晚年寫了著名的討伐武則天的檄文的那個唐朝天才駱賓王,城裡的東湖,有他的祠堂;唐代學者鄭虔,是台州教育啟蒙人,城邊有鄭廣文紀念館;龍顧山還有“天壇”,元朝未年浙江台州人方國珍稱帝時所留……諸如此類的舊東西,有心者,在臨海可謂挖之不盡。

臨海在古代的南中國,很早就是一個重要的高級行政單位。遠在西漢,這一帶就有回浦縣。三國時,孫吳政權在此設立有臨海郡,大將衛溫曾率甲士萬人從此啟程遠征臺灣,當地人說,後來,臺灣曾歸臨海管轄過。

中華五千年文明,在地球上算是很老的了。新的考古發現還使這個時限正在往上延伸,到更老更早。在華夏大地,隨便到一個地方,對地方史感興趣的人,都會眼花繚亂。但同時,能眼見為實的東西確實越來越少。——整個中國都正在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飛快變遷著,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貼滿廁所瓷磚千篇一律的鋼筋玻璃小樓正在吞噬一座座吊角樓,大小城鎮正在不知不覺長成一個個怪摸怪樣的方盒子,程度不同地仿紐約仿上海仿武漢……我不想評論也作不出什麼評論,我在這裡能夠說的只是個人感覺……面對臨海這樣得古城,我感覺到一種堅強與失落,有一種進入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迷宮的感覺。

白天的古街看起來有些淒涼,晚上看起來要溫馨很多,白天還是多看看臨海的古城牆吧:紫陽古街、龍興寺、千佛塔,整個臨海主城區都曾被古城牆所包圍,重要的是,這古城牆至今尚大部分保存較好。事實上,臨海古城在現在的整個中國南方,也堪稱絕無僅有。

臨海也因之在1994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臨海古城牆沿著靈江護衛熙熙攘攘的城內芸芸眾生,一直爬到城北的龍顧山(大固山)。

古城牆“周圍一十八里”,現存的還有6公里多。修葺後的城牆高5到7米,牆頂寬35至45米。古城原有7門,尚存靖越門、興善門、鎮寧門、朝天門4處。門上皆有樓。城內原有子城,是州、路、府衙署所在,唐、宋、元、明、清歷代均多次修繕和增高加固。

臨海古城相傳系東晉辛景為抵禦孫恩農民軍始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

古城能在人煙稠密處保存的這麼完好到當代,幾乎是個奇蹟。明代人文地理學家臨海人王士性說:“兩浙十一郡城池,唯吾臺最據險”。臨海城能保存至今卻並不是因為險峻高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水,為了防洪。

古城現在保存最完好的正是靠江的這一面,從東晉開始始建的臨海古城,最初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防洪。這個功能使得古城至今尚存大半,即使被視為浩劫的文化大革命這座古城也沒有受到多少損失。就是在元代統一中國以後,蒙古族統治者擔心各地割據抵抗,下令拆毀所有城牆,臨海古城恰恰例外的原因也在於此。元周潤祖在《重修捍城江岸記》中載:“皇元大一統,盡墮天下城郭,以示無外,獨臺城不墮,備水患也。”

具有防禦和防洪的雙重功能的臨海古城,有這樣幾個特色:一是各城門的樓與下面通道頂有一呈長形的“天井”,城門除採用大木門啟閉外,在木門外側做好防洪閘槽,每逢大水,便用槽木疊閉。另一方面因為大門的高度均明顯高於城門洞的拱券,為便於操作,在門洞的中間部位均有一橫長方形的“天窗”,成為又一道防衛措施;二是沿江城牆的“馬面”,其凸出面不是一般城牆的方形,而是一面方一面弧,即靠江上流方向的都是無稜角的,樣可以減少江水的阻力;三是西南兩面城牆牆體外側固以捍城,內側加築護城,以增強其防洪能力。

現城東面已無存,西南二面基本為宋至明清的舊物,北面大固山上則系九十年代在原牆基上重修。同時還保留著四個城門與甕城,是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府城城牆。

臨海古城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防洪,城牆上現在還有古代的大炮,城牆外現在還有好幾個保存完好的甕城,都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遺物。

黃昏時分的甕城,這時成為孩子們的足球場。

球兒撞向對面城牆,又彈回來,最凶猛的孩子飛身搶到腳下,眾孩子們歡叫著,追逐著……甕城在現在看來並不大,正好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足球場。這些臨海里的小市民很是讓我羨慕,他們可能根本就還沒有概念,依舊很熱鬧,一隻足球正飛來飛去。

孩子們可能根本還不在意,剛才撞到的城磚,有可能就是宋朝的古董。——1984年,臨海人建造望江門大橋,在城牆上曾開一洞,城牆的斷面外露,歷代修築的層面十分清楚,人們在裡面發現宋代“元符通寶”、“紹熙通寶”銅錢,在地表2.5米以下,還發現古石門檻。——這在我看來,生活在這個背景的孩子,比其他地方要幸福很多。在這個自身文脈越來越細弱的時代,生活在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臨海的孩子童年記憶還能有這些東西,是一件很罕有的事情了。保留並傳達這些歷史信息,可能就是臨海古城牆的最後使命吧。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臨海的兩個古城

·文/圖 稅曉潔

(一)、臨海古城:千年大牆的最後使命

夕陽籠罩臨海古城,千佛塔上密密麻麻的小佛像,正漸漸褪去光環,以千年不變的姿態默默注視著我:塔上的1003或者1036尊面磚佛像——這些滄桑的老傢伙們歷經千年歲月風霜,仍不減最初的栩栩如生,歲月留下的只是幾分神祕和靈氣。據史書記載,這個千佛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後毀於兵火。元大德三年(1299),杭州靈隱寺僧人淳具重建,至今基本完好。

塔六面七級,內空,原來是可以從裡面爬到塔頂的,現在不行了。爬不上去也好,在這個鋼筋水泥叢林統治所有大小城鎮的時代,千佛塔已經顯得很矮了。爬到頂,又能看到什麼呢?

殘破的古塔旁,是新整修的龍興寺,規模不很大,在東瀛名氣卻很響,原因更多在一個古人:唐朝的時候,日本和尚最澄大師曾在此受戒修煉,回國後創立日本天台宗。據說,近年日本人曾要為之捐資大修,被臨海人拒絕了。

千佛塔和寺廟緊挨著一個小山包,叫巾山,也不很高,100多米的樣子吧,因而形似古人巾幘而得名。要看出這山勢的巾帽形狀,是需要在特殊的地點和一定想象力的,此行我無緣得觀,也不是很感興趣,但使我感到神奇的是,巾山上除了著千佛塔,還有東西兩塔和南山殿塔。當地人說,這四塔算是分別建於宋、元、明、清。一座山上能有四朝的四塔相望,前後呼應,也真還不多見。

當地人稱,在千佛塔以西還有一口“千佛井”,塔為陽,井為陰。時間關係,我們沒有找到這口井。清同治《臨海縣誌》載:“千佛井,在炭行街,上二石欄,下磚有陰文佛像,與天寧寺東佛塔相對”。查資料應在原炭行街,也就是解放路90-91號之間。說到井,據1953年的官方調查,臨海可飲用的古井尚有875口。

龍興寺旁不遠處就是一條古街,很長,街邊是一些土木建築的老房子,都很蒼老的樣子。與別處不同的是,隔一段,街道頂上就有一個牌坊,牌坊上書本街區的名稱“永靖坊”、“迎仙坊”、“悟真坊”、“清河坊”、“廣文坊”之類,都是有些年頭的古物。這條街以前是臨海的主要商業區,現在還有很多很老的老店,但街道在現今商業時代已經顯得很窄,不合時宜,不能走汽車,變得寂寞寥落。老店看來都殘破不堪,沒有多少生意,街上行人也不是很多。

同新城區比,這裡的一切都顯得蒼老而破敗,在這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已經象個異類。

走到古街和現在跑汽車的水泥馬路交匯處的一個路口,有一個照壁,上有四個大字——“紫陽故里”。這裡的街,現在還叫紫陽街。大名鼎鼎的紫陽真人老家,原來就在這裡啊!鄙人在此大發慨嘆是因為就在來臨海前不久,我們一幫人剛漂流了遙遠的陝西漢江,漢江邊有個陝西紫陽縣,縣名就是因此人而來。張伯端,北宋人,被認為是道教南宗的鼻祖。生於983年,長壽99歲。當地的資料顯示,紫陽真人故居在臨海城關櫻珠巷,現市教委大院內。

離開古街,順著車水馬龍的現代大道走不遠,還有太平天國的臺門,四處胡亂轉,不小心就能走到因明朝抗倭將領戚繼光而來的“繼光街”。臨海是一個可以在新舊之間隨意搖盪的地方,走出古街,新城區的五星級酒店都馬上就要建起來了,人們想要的,應有盡有,算是很發達的城市。徜徉在這古街老巷,一個小店,一座老屋,又都有自己的一段歷史,城老了,故事就多:幼年就寫出“鵝鵝鵝,曲頸向天歌”晚年寫了著名的討伐武則天的檄文的那個唐朝天才駱賓王,城裡的東湖,有他的祠堂;唐代學者鄭虔,是台州教育啟蒙人,城邊有鄭廣文紀念館;龍顧山還有“天壇”,元朝未年浙江台州人方國珍稱帝時所留……諸如此類的舊東西,有心者,在臨海可謂挖之不盡。

臨海在古代的南中國,很早就是一個重要的高級行政單位。遠在西漢,這一帶就有回浦縣。三國時,孫吳政權在此設立有臨海郡,大將衛溫曾率甲士萬人從此啟程遠征臺灣,當地人說,後來,臺灣曾歸臨海管轄過。

中華五千年文明,在地球上算是很老的了。新的考古發現還使這個時限正在往上延伸,到更老更早。在華夏大地,隨便到一個地方,對地方史感興趣的人,都會眼花繚亂。但同時,能眼見為實的東西確實越來越少。——整個中國都正在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飛快變遷著,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貼滿廁所瓷磚千篇一律的鋼筋玻璃小樓正在吞噬一座座吊角樓,大小城鎮正在不知不覺長成一個個怪摸怪樣的方盒子,程度不同地仿紐約仿上海仿武漢……我不想評論也作不出什麼評論,我在這裡能夠說的只是個人感覺……面對臨海這樣得古城,我感覺到一種堅強與失落,有一種進入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迷宮的感覺。

白天的古街看起來有些淒涼,晚上看起來要溫馨很多,白天還是多看看臨海的古城牆吧:紫陽古街、龍興寺、千佛塔,整個臨海主城區都曾被古城牆所包圍,重要的是,這古城牆至今尚大部分保存較好。事實上,臨海古城在現在的整個中國南方,也堪稱絕無僅有。

臨海也因之在1994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臨海古城牆沿著靈江護衛熙熙攘攘的城內芸芸眾生,一直爬到城北的龍顧山(大固山)。

古城牆“周圍一十八里”,現存的還有6公里多。修葺後的城牆高5到7米,牆頂寬35至45米。古城原有7門,尚存靖越門、興善門、鎮寧門、朝天門4處。門上皆有樓。城內原有子城,是州、路、府衙署所在,唐、宋、元、明、清歷代均多次修繕和增高加固。

臨海古城相傳系東晉辛景為抵禦孫恩農民軍始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

古城能在人煙稠密處保存的這麼完好到當代,幾乎是個奇蹟。明代人文地理學家臨海人王士性說:“兩浙十一郡城池,唯吾臺最據險”。臨海城能保存至今卻並不是因為險峻高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水,為了防洪。

古城現在保存最完好的正是靠江的這一面,從東晉開始始建的臨海古城,最初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防洪。這個功能使得古城至今尚存大半,即使被視為浩劫的文化大革命這座古城也沒有受到多少損失。就是在元代統一中國以後,蒙古族統治者擔心各地割據抵抗,下令拆毀所有城牆,臨海古城恰恰例外的原因也在於此。元周潤祖在《重修捍城江岸記》中載:“皇元大一統,盡墮天下城郭,以示無外,獨臺城不墮,備水患也。”

具有防禦和防洪的雙重功能的臨海古城,有這樣幾個特色:一是各城門的樓與下面通道頂有一呈長形的“天井”,城門除採用大木門啟閉外,在木門外側做好防洪閘槽,每逢大水,便用槽木疊閉。另一方面因為大門的高度均明顯高於城門洞的拱券,為便於操作,在門洞的中間部位均有一橫長方形的“天窗”,成為又一道防衛措施;二是沿江城牆的“馬面”,其凸出面不是一般城牆的方形,而是一面方一面弧,即靠江上流方向的都是無稜角的,樣可以減少江水的阻力;三是西南兩面城牆牆體外側固以捍城,內側加築護城,以增強其防洪能力。

現城東面已無存,西南二面基本為宋至明清的舊物,北面大固山上則系九十年代在原牆基上重修。同時還保留著四個城門與甕城,是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府城城牆。

臨海古城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防洪,城牆上現在還有古代的大炮,城牆外現在還有好幾個保存完好的甕城,都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遺物。

黃昏時分的甕城,這時成為孩子們的足球場。

球兒撞向對面城牆,又彈回來,最凶猛的孩子飛身搶到腳下,眾孩子們歡叫著,追逐著……甕城在現在看來並不大,正好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足球場。這些臨海里的小市民很是讓我羨慕,他們可能根本就還沒有概念,依舊很熱鬧,一隻足球正飛來飛去。

孩子們可能根本還不在意,剛才撞到的城磚,有可能就是宋朝的古董。——1984年,臨海人建造望江門大橋,在城牆上曾開一洞,城牆的斷面外露,歷代修築的層面十分清楚,人們在裡面發現宋代“元符通寶”、“紹熙通寶”銅錢,在地表2.5米以下,還發現古石門檻。——這在我看來,生活在這個背景的孩子,比其他地方要幸福很多。在這個自身文脈越來越細弱的時代,生活在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臨海的孩子童年記憶還能有這些東西,是一件很罕有的事情了。保留並傳達這些歷史信息,可能就是臨海古城牆的最後使命吧。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臨海的兩個古城

·文/圖 稅曉潔

(一)、臨海古城:千年大牆的最後使命

夕陽籠罩臨海古城,千佛塔上密密麻麻的小佛像,正漸漸褪去光環,以千年不變的姿態默默注視著我:塔上的1003或者1036尊面磚佛像——這些滄桑的老傢伙們歷經千年歲月風霜,仍不減最初的栩栩如生,歲月留下的只是幾分神祕和靈氣。據史書記載,這個千佛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後毀於兵火。元大德三年(1299),杭州靈隱寺僧人淳具重建,至今基本完好。

塔六面七級,內空,原來是可以從裡面爬到塔頂的,現在不行了。爬不上去也好,在這個鋼筋水泥叢林統治所有大小城鎮的時代,千佛塔已經顯得很矮了。爬到頂,又能看到什麼呢?

殘破的古塔旁,是新整修的龍興寺,規模不很大,在東瀛名氣卻很響,原因更多在一個古人:唐朝的時候,日本和尚最澄大師曾在此受戒修煉,回國後創立日本天台宗。據說,近年日本人曾要為之捐資大修,被臨海人拒絕了。

千佛塔和寺廟緊挨著一個小山包,叫巾山,也不很高,100多米的樣子吧,因而形似古人巾幘而得名。要看出這山勢的巾帽形狀,是需要在特殊的地點和一定想象力的,此行我無緣得觀,也不是很感興趣,但使我感到神奇的是,巾山上除了著千佛塔,還有東西兩塔和南山殿塔。當地人說,這四塔算是分別建於宋、元、明、清。一座山上能有四朝的四塔相望,前後呼應,也真還不多見。

當地人稱,在千佛塔以西還有一口“千佛井”,塔為陽,井為陰。時間關係,我們沒有找到這口井。清同治《臨海縣誌》載:“千佛井,在炭行街,上二石欄,下磚有陰文佛像,與天寧寺東佛塔相對”。查資料應在原炭行街,也就是解放路90-91號之間。說到井,據1953年的官方調查,臨海可飲用的古井尚有875口。

龍興寺旁不遠處就是一條古街,很長,街邊是一些土木建築的老房子,都很蒼老的樣子。與別處不同的是,隔一段,街道頂上就有一個牌坊,牌坊上書本街區的名稱“永靖坊”、“迎仙坊”、“悟真坊”、“清河坊”、“廣文坊”之類,都是有些年頭的古物。這條街以前是臨海的主要商業區,現在還有很多很老的老店,但街道在現今商業時代已經顯得很窄,不合時宜,不能走汽車,變得寂寞寥落。老店看來都殘破不堪,沒有多少生意,街上行人也不是很多。

同新城區比,這裡的一切都顯得蒼老而破敗,在這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已經象個異類。

走到古街和現在跑汽車的水泥馬路交匯處的一個路口,有一個照壁,上有四個大字——“紫陽故里”。這裡的街,現在還叫紫陽街。大名鼎鼎的紫陽真人老家,原來就在這裡啊!鄙人在此大發慨嘆是因為就在來臨海前不久,我們一幫人剛漂流了遙遠的陝西漢江,漢江邊有個陝西紫陽縣,縣名就是因此人而來。張伯端,北宋人,被認為是道教南宗的鼻祖。生於983年,長壽99歲。當地的資料顯示,紫陽真人故居在臨海城關櫻珠巷,現市教委大院內。

離開古街,順著車水馬龍的現代大道走不遠,還有太平天國的臺門,四處胡亂轉,不小心就能走到因明朝抗倭將領戚繼光而來的“繼光街”。臨海是一個可以在新舊之間隨意搖盪的地方,走出古街,新城區的五星級酒店都馬上就要建起來了,人們想要的,應有盡有,算是很發達的城市。徜徉在這古街老巷,一個小店,一座老屋,又都有自己的一段歷史,城老了,故事就多:幼年就寫出“鵝鵝鵝,曲頸向天歌”晚年寫了著名的討伐武則天的檄文的那個唐朝天才駱賓王,城裡的東湖,有他的祠堂;唐代學者鄭虔,是台州教育啟蒙人,城邊有鄭廣文紀念館;龍顧山還有“天壇”,元朝未年浙江台州人方國珍稱帝時所留……諸如此類的舊東西,有心者,在臨海可謂挖之不盡。

臨海在古代的南中國,很早就是一個重要的高級行政單位。遠在西漢,這一帶就有回浦縣。三國時,孫吳政權在此設立有臨海郡,大將衛溫曾率甲士萬人從此啟程遠征臺灣,當地人說,後來,臺灣曾歸臨海管轄過。

中華五千年文明,在地球上算是很老的了。新的考古發現還使這個時限正在往上延伸,到更老更早。在華夏大地,隨便到一個地方,對地方史感興趣的人,都會眼花繚亂。但同時,能眼見為實的東西確實越來越少。——整個中國都正在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飛快變遷著,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貼滿廁所瓷磚千篇一律的鋼筋玻璃小樓正在吞噬一座座吊角樓,大小城鎮正在不知不覺長成一個個怪摸怪樣的方盒子,程度不同地仿紐約仿上海仿武漢……我不想評論也作不出什麼評論,我在這裡能夠說的只是個人感覺……面對臨海這樣得古城,我感覺到一種堅強與失落,有一種進入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迷宮的感覺。

白天的古街看起來有些淒涼,晚上看起來要溫馨很多,白天還是多看看臨海的古城牆吧:紫陽古街、龍興寺、千佛塔,整個臨海主城區都曾被古城牆所包圍,重要的是,這古城牆至今尚大部分保存較好。事實上,臨海古城在現在的整個中國南方,也堪稱絕無僅有。

臨海也因之在1994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臨海古城牆沿著靈江護衛熙熙攘攘的城內芸芸眾生,一直爬到城北的龍顧山(大固山)。

古城牆“周圍一十八里”,現存的還有6公里多。修葺後的城牆高5到7米,牆頂寬35至45米。古城原有7門,尚存靖越門、興善門、鎮寧門、朝天門4處。門上皆有樓。城內原有子城,是州、路、府衙署所在,唐、宋、元、明、清歷代均多次修繕和增高加固。

臨海古城相傳系東晉辛景為抵禦孫恩農民軍始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

古城能在人煙稠密處保存的這麼完好到當代,幾乎是個奇蹟。明代人文地理學家臨海人王士性說:“兩浙十一郡城池,唯吾臺最據險”。臨海城能保存至今卻並不是因為險峻高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水,為了防洪。

古城現在保存最完好的正是靠江的這一面,從東晉開始始建的臨海古城,最初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防洪。這個功能使得古城至今尚存大半,即使被視為浩劫的文化大革命這座古城也沒有受到多少損失。就是在元代統一中國以後,蒙古族統治者擔心各地割據抵抗,下令拆毀所有城牆,臨海古城恰恰例外的原因也在於此。元周潤祖在《重修捍城江岸記》中載:“皇元大一統,盡墮天下城郭,以示無外,獨臺城不墮,備水患也。”

具有防禦和防洪的雙重功能的臨海古城,有這樣幾個特色:一是各城門的樓與下面通道頂有一呈長形的“天井”,城門除採用大木門啟閉外,在木門外側做好防洪閘槽,每逢大水,便用槽木疊閉。另一方面因為大門的高度均明顯高於城門洞的拱券,為便於操作,在門洞的中間部位均有一橫長方形的“天窗”,成為又一道防衛措施;二是沿江城牆的“馬面”,其凸出面不是一般城牆的方形,而是一面方一面弧,即靠江上流方向的都是無稜角的,樣可以減少江水的阻力;三是西南兩面城牆牆體外側固以捍城,內側加築護城,以增強其防洪能力。

現城東面已無存,西南二面基本為宋至明清的舊物,北面大固山上則系九十年代在原牆基上重修。同時還保留著四個城門與甕城,是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府城城牆。

臨海古城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防洪,城牆上現在還有古代的大炮,城牆外現在還有好幾個保存完好的甕城,都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遺物。

黃昏時分的甕城,這時成為孩子們的足球場。

球兒撞向對面城牆,又彈回來,最凶猛的孩子飛身搶到腳下,眾孩子們歡叫著,追逐著……甕城在現在看來並不大,正好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足球場。這些臨海里的小市民很是讓我羨慕,他們可能根本就還沒有概念,依舊很熱鬧,一隻足球正飛來飛去。

孩子們可能根本還不在意,剛才撞到的城磚,有可能就是宋朝的古董。——1984年,臨海人建造望江門大橋,在城牆上曾開一洞,城牆的斷面外露,歷代修築的層面十分清楚,人們在裡面發現宋代“元符通寶”、“紹熙通寶”銅錢,在地表2.5米以下,還發現古石門檻。——這在我看來,生活在這個背景的孩子,比其他地方要幸福很多。在這個自身文脈越來越細弱的時代,生活在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臨海的孩子童年記憶還能有這些東西,是一件很罕有的事情了。保留並傳達這些歷史信息,可能就是臨海古城牆的最後使命吧。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臨海的兩個古城

·文/圖 稅曉潔

(一)、臨海古城:千年大牆的最後使命

夕陽籠罩臨海古城,千佛塔上密密麻麻的小佛像,正漸漸褪去光環,以千年不變的姿態默默注視著我:塔上的1003或者1036尊面磚佛像——這些滄桑的老傢伙們歷經千年歲月風霜,仍不減最初的栩栩如生,歲月留下的只是幾分神祕和靈氣。據史書記載,這個千佛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後毀於兵火。元大德三年(1299),杭州靈隱寺僧人淳具重建,至今基本完好。

塔六面七級,內空,原來是可以從裡面爬到塔頂的,現在不行了。爬不上去也好,在這個鋼筋水泥叢林統治所有大小城鎮的時代,千佛塔已經顯得很矮了。爬到頂,又能看到什麼呢?

殘破的古塔旁,是新整修的龍興寺,規模不很大,在東瀛名氣卻很響,原因更多在一個古人:唐朝的時候,日本和尚最澄大師曾在此受戒修煉,回國後創立日本天台宗。據說,近年日本人曾要為之捐資大修,被臨海人拒絕了。

千佛塔和寺廟緊挨著一個小山包,叫巾山,也不很高,100多米的樣子吧,因而形似古人巾幘而得名。要看出這山勢的巾帽形狀,是需要在特殊的地點和一定想象力的,此行我無緣得觀,也不是很感興趣,但使我感到神奇的是,巾山上除了著千佛塔,還有東西兩塔和南山殿塔。當地人說,這四塔算是分別建於宋、元、明、清。一座山上能有四朝的四塔相望,前後呼應,也真還不多見。

當地人稱,在千佛塔以西還有一口“千佛井”,塔為陽,井為陰。時間關係,我們沒有找到這口井。清同治《臨海縣誌》載:“千佛井,在炭行街,上二石欄,下磚有陰文佛像,與天寧寺東佛塔相對”。查資料應在原炭行街,也就是解放路90-91號之間。說到井,據1953年的官方調查,臨海可飲用的古井尚有875口。

龍興寺旁不遠處就是一條古街,很長,街邊是一些土木建築的老房子,都很蒼老的樣子。與別處不同的是,隔一段,街道頂上就有一個牌坊,牌坊上書本街區的名稱“永靖坊”、“迎仙坊”、“悟真坊”、“清河坊”、“廣文坊”之類,都是有些年頭的古物。這條街以前是臨海的主要商業區,現在還有很多很老的老店,但街道在現今商業時代已經顯得很窄,不合時宜,不能走汽車,變得寂寞寥落。老店看來都殘破不堪,沒有多少生意,街上行人也不是很多。

同新城區比,這裡的一切都顯得蒼老而破敗,在這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已經象個異類。

走到古街和現在跑汽車的水泥馬路交匯處的一個路口,有一個照壁,上有四個大字——“紫陽故里”。這裡的街,現在還叫紫陽街。大名鼎鼎的紫陽真人老家,原來就在這裡啊!鄙人在此大發慨嘆是因為就在來臨海前不久,我們一幫人剛漂流了遙遠的陝西漢江,漢江邊有個陝西紫陽縣,縣名就是因此人而來。張伯端,北宋人,被認為是道教南宗的鼻祖。生於983年,長壽99歲。當地的資料顯示,紫陽真人故居在臨海城關櫻珠巷,現市教委大院內。

離開古街,順著車水馬龍的現代大道走不遠,還有太平天國的臺門,四處胡亂轉,不小心就能走到因明朝抗倭將領戚繼光而來的“繼光街”。臨海是一個可以在新舊之間隨意搖盪的地方,走出古街,新城區的五星級酒店都馬上就要建起來了,人們想要的,應有盡有,算是很發達的城市。徜徉在這古街老巷,一個小店,一座老屋,又都有自己的一段歷史,城老了,故事就多:幼年就寫出“鵝鵝鵝,曲頸向天歌”晚年寫了著名的討伐武則天的檄文的那個唐朝天才駱賓王,城裡的東湖,有他的祠堂;唐代學者鄭虔,是台州教育啟蒙人,城邊有鄭廣文紀念館;龍顧山還有“天壇”,元朝未年浙江台州人方國珍稱帝時所留……諸如此類的舊東西,有心者,在臨海可謂挖之不盡。

臨海在古代的南中國,很早就是一個重要的高級行政單位。遠在西漢,這一帶就有回浦縣。三國時,孫吳政權在此設立有臨海郡,大將衛溫曾率甲士萬人從此啟程遠征臺灣,當地人說,後來,臺灣曾歸臨海管轄過。

中華五千年文明,在地球上算是很老的了。新的考古發現還使這個時限正在往上延伸,到更老更早。在華夏大地,隨便到一個地方,對地方史感興趣的人,都會眼花繚亂。但同時,能眼見為實的東西確實越來越少。——整個中國都正在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飛快變遷著,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貼滿廁所瓷磚千篇一律的鋼筋玻璃小樓正在吞噬一座座吊角樓,大小城鎮正在不知不覺長成一個個怪摸怪樣的方盒子,程度不同地仿紐約仿上海仿武漢……我不想評論也作不出什麼評論,我在這裡能夠說的只是個人感覺……面對臨海這樣得古城,我感覺到一種堅強與失落,有一種進入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迷宮的感覺。

白天的古街看起來有些淒涼,晚上看起來要溫馨很多,白天還是多看看臨海的古城牆吧:紫陽古街、龍興寺、千佛塔,整個臨海主城區都曾被古城牆所包圍,重要的是,這古城牆至今尚大部分保存較好。事實上,臨海古城在現在的整個中國南方,也堪稱絕無僅有。

臨海也因之在1994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臨海古城牆沿著靈江護衛熙熙攘攘的城內芸芸眾生,一直爬到城北的龍顧山(大固山)。

古城牆“周圍一十八里”,現存的還有6公里多。修葺後的城牆高5到7米,牆頂寬35至45米。古城原有7門,尚存靖越門、興善門、鎮寧門、朝天門4處。門上皆有樓。城內原有子城,是州、路、府衙署所在,唐、宋、元、明、清歷代均多次修繕和增高加固。

臨海古城相傳系東晉辛景為抵禦孫恩農民軍始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

古城能在人煙稠密處保存的這麼完好到當代,幾乎是個奇蹟。明代人文地理學家臨海人王士性說:“兩浙十一郡城池,唯吾臺最據險”。臨海城能保存至今卻並不是因為險峻高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水,為了防洪。

古城現在保存最完好的正是靠江的這一面,從東晉開始始建的臨海古城,最初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防洪。這個功能使得古城至今尚存大半,即使被視為浩劫的文化大革命這座古城也沒有受到多少損失。就是在元代統一中國以後,蒙古族統治者擔心各地割據抵抗,下令拆毀所有城牆,臨海古城恰恰例外的原因也在於此。元周潤祖在《重修捍城江岸記》中載:“皇元大一統,盡墮天下城郭,以示無外,獨臺城不墮,備水患也。”

具有防禦和防洪的雙重功能的臨海古城,有這樣幾個特色:一是各城門的樓與下面通道頂有一呈長形的“天井”,城門除採用大木門啟閉外,在木門外側做好防洪閘槽,每逢大水,便用槽木疊閉。另一方面因為大門的高度均明顯高於城門洞的拱券,為便於操作,在門洞的中間部位均有一橫長方形的“天窗”,成為又一道防衛措施;二是沿江城牆的“馬面”,其凸出面不是一般城牆的方形,而是一面方一面弧,即靠江上流方向的都是無稜角的,樣可以減少江水的阻力;三是西南兩面城牆牆體外側固以捍城,內側加築護城,以增強其防洪能力。

現城東面已無存,西南二面基本為宋至明清的舊物,北面大固山上則系九十年代在原牆基上重修。同時還保留著四個城門與甕城,是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府城城牆。

臨海古城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防洪,城牆上現在還有古代的大炮,城牆外現在還有好幾個保存完好的甕城,都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遺物。

黃昏時分的甕城,這時成為孩子們的足球場。

球兒撞向對面城牆,又彈回來,最凶猛的孩子飛身搶到腳下,眾孩子們歡叫著,追逐著……甕城在現在看來並不大,正好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足球場。這些臨海里的小市民很是讓我羨慕,他們可能根本就還沒有概念,依舊很熱鬧,一隻足球正飛來飛去。

孩子們可能根本還不在意,剛才撞到的城磚,有可能就是宋朝的古董。——1984年,臨海人建造望江門大橋,在城牆上曾開一洞,城牆的斷面外露,歷代修築的層面十分清楚,人們在裡面發現宋代“元符通寶”、“紹熙通寶”銅錢,在地表2.5米以下,還發現古石門檻。——這在我看來,生活在這個背景的孩子,比其他地方要幸福很多。在這個自身文脈越來越細弱的時代,生活在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臨海的孩子童年記憶還能有這些東西,是一件很罕有的事情了。保留並傳達這些歷史信息,可能就是臨海古城牆的最後使命吧。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二)、御誨誰不憶桃渚:南中國最適合遐想的地方

桃渚也許是一個最適合遐想、最適合發揮想象力的地方。

出臨海市區,向東,去大海的方向約60公里,大英雄戚繼光時代的抗倭小城桃渚要塞孤懸在經濟發達地區的鋼筋水泥樓群城鎮和四通八達的柏油馬路中,也幾乎是個奇蹟。

桃渚要塞是目前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明抗倭古城,1963年被列為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被國務院批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和想象的有些不一樣,抗倭古城比影視作品裡看到的那些城防要塞要小,到了桃渚鎮,車子一拐彎,城門和石牆展現眼前的時候,甚至有點失望。

冷靜下來,努力使自己以冷兵器時代的眼光來看,這的的確確是一座堅不可摧的城堡。明正統八年(1443年)為抗擊倭寇而建設的這個千戶所所城,周長1366米。全部城牆和東、西、南三座古城門現在都基本保存完好。

城牆全部用石頭砌成,號稱二丈一尺高,平均高度據目前實際測量約為4至5米。古城的東西南三座城門內,都設有圓形甕城,直徑約為10米。所謂甕城就是在城門入口處,凸出地建一個城門,再在裡面復建一個城門,引敵進來後,關閉外城大門,再關城內大門,來個“關門打狗”。不須多言,“甕中捉鱉”這句成語,是最好註解。

桃渚古城基本是個四方城,城牆其實只有東、西、南三面,原因很簡單:北面是山。

沿著石板古道爬上城北的山崗,頂上有烽火臺。當年,一有敵情,守在烽火臺上的戰士就放煙為號,為城中將士贏得戰鬥準備時間,當地人說,現在遠處山上還有7座殘存的烽火臺,還有被稱為石柱天燈的古代航標,古航標已有1500多年曆史,高2.8米,柱子上還有以前的文字。

看完最近的一個烽火臺,從古木參天的另一個方向下山,路邊的石頭上明朝大將軍胡海留下了“眺遠”兩個大字,氣勢恢宏。不遠處,還有明代書法家鮑大謀的楷書“鎮海”兩字。兩組摩崖石刻長與寬各約為1.5米。

下山在古城牆上漫步,迎面跑來幾個頑童,心中別有滋味。

這城牆,如今只是孩子們的玩鬧場所。古代將士的感覺,只有發揮想象力去遐想。

這桃渚古城真是個適合遐想的地方,孩子們的玩具就有生鏽的大鐵炮,是當地人從田裡挖出來的,貨真價實的古董兵器。當然正是文物,卻就這麼擺在風雨中。據記載,這種大炮俗稱“大將軍”,重1000斤,當年以騾車裝運,點放時則需使用大木楔入地面使本身固定。炮筒內以小鐵球和石塊緊緊填實,作用是在零距離大量殺傷敵軍人馬,炮手在點燒火藥以後也要跳進附近的工事裡以避免受傷。

民族英雄戚繼光自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至台州到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調任,抗倭八年,功勳卓著。當時,倭寇猖獗到令後人難以想象的地步:擁有可以裝載百人的大船,大舉入侵時,常常集結30一50艘船隻,人數多達幾千。盛時,可以有兩萬人據守佔領區內的軍事要地。劫掠的物品不限於金銀珠寶,還把當地人作為奴隸運往日本,甚至曾大批蒐集蠶繭並勒令婦女們抽絲。這已經和佔領軍在當地組織生產沒有多少差別。

1555年戚繼光調赴浙江新任的時候,對於倭寇的蹂躪,悲觀和惶惑遍佈於濱海各省。翻看當年的歷史,有些事情令人啼笑皆非,簡直不可思議,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記載了一個細節:一股50至70人的海寇竟創造了一個奇蹟。他們登陸後深入腹地,到處殺人越貨,如入無人之境,竟超過杭州北新關,經淳安入安徽朗縣,迫近蕪湖,圍繞南京兜了一個大圈子,然後趨襪陵關至宜興,退回至武進。以後雖然被殲,但是被他們殺傷的據稱竟有四千之多…… 戚繼光從1559年開始招募了3000名士兵。兩年之後,兵員增加一倍,1562年更擴大為10000人。

戚繼光和他的部隊在桃渚首戰告捷,九戰九捷,洗雪國恥,揚眉吐氣,大振國威。

從1559年開始,這支部隊曾屢次攻堅、解圍、迎戰、追擊,而從未在戰鬥中被倭寇擊潰。戚家軍的勝利記錄無出其右。

以桃渚這樣的要塞為基地,平定倭寇後,朝廷特將戚繼光、譚綸調到北京委以重任。戚繼光在任薊鎮總兵時,將他在臨海修築城防的經驗,運用到北方長城的增擴加強上。今天北方的明長城北京八達嶺、慕田峪、司馬臺、古北口、天津黃崖關、河北山海關附近的老龍頭、角山等很多地段都是按他的規劃設計加以改進增築過的。他特抽調了曾經參加修建桃渚要塞、改建臨海城牆的三千“江東子弟兵”充任領工、監理和技術指導。現在的雄姿,臨海人認為,桃渚古城、臨海古城牆堪稱北京八達嶺等長城的“師範”和“藍本”,臨海古城當地人今天也叫做“江南長城”。

走進桃渚石頭城,感覺街道不是很規則,和當地人一聊,原來街道不筆直而建而是呈“龍型”,主街兩邊的巷道,都不對稱呼應直通,而是插齒交叉而建,為的是防敵長驅直入,便於城內軍民隱蔽、出擊。

據說,城中的居民有的就是戚家軍的後裔,這我沒有考證,不過,我願意相信這是真的,古城裡老年協會的對聯就很酷,上下聯已看不清,橫批是“青春浩氣”。

在桃渚時,除了我們,沒有見到別的遊人,感覺冷冷清清。見到的當地人幾乎都是8361部隊,只有老人和孩子,青壯年大都到外面打工去了。桃渚古城裡老房子都有些殘破,小雜貨鋪是有一些的,卻沒有看到一家飯館。

漫步桃渚城內,可以說街巷至今仍保持著明清風貌,在街上亂轉,一家屋簷的木雕就讓人歎為觀止:不僅僅是花鳥魚蟲,竟然掉的是古代的故事。

古城留於照牆、屋簷的磚雕,留於門窗、柱礎等處的石雕,留於樑坊、窗櫺門戶等處的木雕,堪稱一絕。 古城的很多老房子都很值得一看,有一家的一張床,就佔據了半個屋子。我們僅看看來當地資料介紹的兩處:

郎德豐古宅建於清代光緒年間,由郎氏等九代後裔,郎公——孫恆建造。古宅共有樓屋30間,平屋20間,屋套環繞東、北、西,呈凹形,中間一座完整的四合院,規模宏大,佔地面積3200平方公尺。它的臨街照牆,高大嚴整,飛角凌空,古樸莊重。裡面是完整的四合院,一溜兒車廂房與插翼的樓房契合,四廊與天井道地相通。尤其令人讚賞的是,每根廊柱上精雕細刻的飾物,嵌在牆上的各式石花。凡人物、鳥獸,栩栩如生。凡花草、蟲魚形態逼真。其造型之優美,線條之流暢,圖案之富於變化,無不蘊含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高超技藝。

郎家裡古宅,建於清道光年間,由郎氏第八代後裔,郎公—昌滁建造。古宅系兩進臺門,寬敞高大四合院,還有開闊的前庭,後園綴以花木魚池,佔地面積2500平方公尺。雕樑畫棟,飛簷翹角,各窗、樑坊的木雕,雕琢細膩,尤其是刻在廊柱上的四頭鹿、盤龍、走獅、麒麟等動物顯行純樸、洗練。令人陶醉的是牆窗的石雕及照牆屋簷的磚雕,手法囊括線刻,淺浮雕、高浮雕、園雕,各式不同的動植物圖案,造型別致更令人神奇的是,植根於郎宅古棟上的二株孿生姐妹石榴樹,枝葉茂盛。兩樹開頭相似,樹高各約0.5米,三月開花。兩面三刀樹與棟中對稱,各約米餘,造型別致,與藝人造作無異。據說,這時孿生姐妹石榴樹已有百餘年了,歷經櫛風淋雨,熬霜鬥雪,還挺過了連續108天的天旱,如今颯爽威武,婀娜多姿,日夜守護在“珠瑪之巔”,堪稱一大奇觀。

城中還有一處神奇的所在——井水不犯河水”:城內有一口叫“黃衙井”的古井,是40多口古井中惟一從不幹涸的井,這口井深約1米,距平行的化龍渠不過1米。令人奇怪的是,即使渠水發黃,此井卻照樣清澈,表現了“涇渭分明”的“品格”。全國著名書法家陳叔亮為此井題了“黃衙井”的井名。

古城城民風純樸,此地盛產柑橘,在街上閒逛時,一家人正在往車上裝橘子,打問價格,人家隨手就給你塞好多讓你品嚐。這裡的橘子味道好極了,是我本年度吃過的最好吃的橘子。後來回到杭州,再買了很多橘子吃,都趕不上桃渚橘子的味道。

站在古城牆望大海方向眺望,現在是看不到海的。有人說,這大約就是滄海桑田。以前,城下不遠處,就是海的。現在,海退到10多公里以外了。

幾百年就有如此變遷?我懶得考證,就這麼看著遐想,挺美的。

再到古城四周轉轉,山水俱佳,一直轉到海邊,風景都很不錯。桃渚十三渚、石柱桃江、武坑峰林、玉壺仙岩等去城均不過數裡,均為一方名勝,都適合遐想,特別是海邊。心情好的話,你可以認為這裡是南中國最適合遐想的地方……南宋文天祥當年落荒從海道過此,詩興大發:“海上仙子國,邂逅寄孤逢。萬象畫圖裡,千巖玉界中”。

桃渚城邊不遠就是小雁蕩武坑景區,北側的入口距離桃渚古城不過1.5公里,面積約5公里,是一片由火山熔岩形成的峰林,頗有雁蕩山的風格。現在道路修的很好,步行毫不費力,大約兩三個小時便可實現南北穿越。一路有展旗峰、仙人擔等幾十處維妙維肖的峰巖。爬到一個峰頂,再回頭看桃渚古城,別有滋味。

再往海邊方向走,有個珊瑚巖地質公園,位於桃渚城東12裡處連盤鄉東4公里處大堪頭,是一億四千多萬年前的噴發性古火山口,火山爆發的溶岩凝固而成整個巖體從表到裡發育著六邊形巖柱,其狀如蓬萊仙島之珊瑚,故俗稱珊瑚巖。景區面積約5平方公里,其分佈之廣,數量之多,發育之完善,為國內所僅有,據說全世界也只有兩處這樣的景觀,一處在北愛爾蘭,這另一處就是這裡了。

再有10公里,就是海,一個叫南門坑的地方是臨海比較有名的海濱度假地。這裡的沙灘是鐵肩沙,光潔細軟,可以在上面邊從容行走邊胡思亂想或者說遐想。

"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臨海的兩個古城

·文/圖 稅曉潔

(一)、臨海古城:千年大牆的最後使命

夕陽籠罩臨海古城,千佛塔上密密麻麻的小佛像,正漸漸褪去光環,以千年不變的姿態默默注視著我:塔上的1003或者1036尊面磚佛像——這些滄桑的老傢伙們歷經千年歲月風霜,仍不減最初的栩栩如生,歲月留下的只是幾分神祕和靈氣。據史書記載,這個千佛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後毀於兵火。元大德三年(1299),杭州靈隱寺僧人淳具重建,至今基本完好。

塔六面七級,內空,原來是可以從裡面爬到塔頂的,現在不行了。爬不上去也好,在這個鋼筋水泥叢林統治所有大小城鎮的時代,千佛塔已經顯得很矮了。爬到頂,又能看到什麼呢?

殘破的古塔旁,是新整修的龍興寺,規模不很大,在東瀛名氣卻很響,原因更多在一個古人:唐朝的時候,日本和尚最澄大師曾在此受戒修煉,回國後創立日本天台宗。據說,近年日本人曾要為之捐資大修,被臨海人拒絕了。

千佛塔和寺廟緊挨著一個小山包,叫巾山,也不很高,100多米的樣子吧,因而形似古人巾幘而得名。要看出這山勢的巾帽形狀,是需要在特殊的地點和一定想象力的,此行我無緣得觀,也不是很感興趣,但使我感到神奇的是,巾山上除了著千佛塔,還有東西兩塔和南山殿塔。當地人說,這四塔算是分別建於宋、元、明、清。一座山上能有四朝的四塔相望,前後呼應,也真還不多見。

當地人稱,在千佛塔以西還有一口“千佛井”,塔為陽,井為陰。時間關係,我們沒有找到這口井。清同治《臨海縣誌》載:“千佛井,在炭行街,上二石欄,下磚有陰文佛像,與天寧寺東佛塔相對”。查資料應在原炭行街,也就是解放路90-91號之間。說到井,據1953年的官方調查,臨海可飲用的古井尚有875口。

龍興寺旁不遠處就是一條古街,很長,街邊是一些土木建築的老房子,都很蒼老的樣子。與別處不同的是,隔一段,街道頂上就有一個牌坊,牌坊上書本街區的名稱“永靖坊”、“迎仙坊”、“悟真坊”、“清河坊”、“廣文坊”之類,都是有些年頭的古物。這條街以前是臨海的主要商業區,現在還有很多很老的老店,但街道在現今商業時代已經顯得很窄,不合時宜,不能走汽車,變得寂寞寥落。老店看來都殘破不堪,沒有多少生意,街上行人也不是很多。

同新城區比,這裡的一切都顯得蒼老而破敗,在這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已經象個異類。

走到古街和現在跑汽車的水泥馬路交匯處的一個路口,有一個照壁,上有四個大字——“紫陽故里”。這裡的街,現在還叫紫陽街。大名鼎鼎的紫陽真人老家,原來就在這裡啊!鄙人在此大發慨嘆是因為就在來臨海前不久,我們一幫人剛漂流了遙遠的陝西漢江,漢江邊有個陝西紫陽縣,縣名就是因此人而來。張伯端,北宋人,被認為是道教南宗的鼻祖。生於983年,長壽99歲。當地的資料顯示,紫陽真人故居在臨海城關櫻珠巷,現市教委大院內。

離開古街,順著車水馬龍的現代大道走不遠,還有太平天國的臺門,四處胡亂轉,不小心就能走到因明朝抗倭將領戚繼光而來的“繼光街”。臨海是一個可以在新舊之間隨意搖盪的地方,走出古街,新城區的五星級酒店都馬上就要建起來了,人們想要的,應有盡有,算是很發達的城市。徜徉在這古街老巷,一個小店,一座老屋,又都有自己的一段歷史,城老了,故事就多:幼年就寫出“鵝鵝鵝,曲頸向天歌”晚年寫了著名的討伐武則天的檄文的那個唐朝天才駱賓王,城裡的東湖,有他的祠堂;唐代學者鄭虔,是台州教育啟蒙人,城邊有鄭廣文紀念館;龍顧山還有“天壇”,元朝未年浙江台州人方國珍稱帝時所留……諸如此類的舊東西,有心者,在臨海可謂挖之不盡。

臨海在古代的南中國,很早就是一個重要的高級行政單位。遠在西漢,這一帶就有回浦縣。三國時,孫吳政權在此設立有臨海郡,大將衛溫曾率甲士萬人從此啟程遠征臺灣,當地人說,後來,臺灣曾歸臨海管轄過。

中華五千年文明,在地球上算是很老的了。新的考古發現還使這個時限正在往上延伸,到更老更早。在華夏大地,隨便到一個地方,對地方史感興趣的人,都會眼花繚亂。但同時,能眼見為實的東西確實越來越少。——整個中國都正在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飛快變遷著,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貼滿廁所瓷磚千篇一律的鋼筋玻璃小樓正在吞噬一座座吊角樓,大小城鎮正在不知不覺長成一個個怪摸怪樣的方盒子,程度不同地仿紐約仿上海仿武漢……我不想評論也作不出什麼評論,我在這裡能夠說的只是個人感覺……面對臨海這樣得古城,我感覺到一種堅強與失落,有一種進入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迷宮的感覺。

白天的古街看起來有些淒涼,晚上看起來要溫馨很多,白天還是多看看臨海的古城牆吧:紫陽古街、龍興寺、千佛塔,整個臨海主城區都曾被古城牆所包圍,重要的是,這古城牆至今尚大部分保存較好。事實上,臨海古城在現在的整個中國南方,也堪稱絕無僅有。

臨海也因之在1994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臨海古城牆沿著靈江護衛熙熙攘攘的城內芸芸眾生,一直爬到城北的龍顧山(大固山)。

古城牆“周圍一十八里”,現存的還有6公里多。修葺後的城牆高5到7米,牆頂寬35至45米。古城原有7門,尚存靖越門、興善門、鎮寧門、朝天門4處。門上皆有樓。城內原有子城,是州、路、府衙署所在,唐、宋、元、明、清歷代均多次修繕和增高加固。

臨海古城相傳系東晉辛景為抵禦孫恩農民軍始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

古城能在人煙稠密處保存的這麼完好到當代,幾乎是個奇蹟。明代人文地理學家臨海人王士性說:“兩浙十一郡城池,唯吾臺最據險”。臨海城能保存至今卻並不是因為險峻高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水,為了防洪。

古城現在保存最完好的正是靠江的這一面,從東晉開始始建的臨海古城,最初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防洪。這個功能使得古城至今尚存大半,即使被視為浩劫的文化大革命這座古城也沒有受到多少損失。就是在元代統一中國以後,蒙古族統治者擔心各地割據抵抗,下令拆毀所有城牆,臨海古城恰恰例外的原因也在於此。元周潤祖在《重修捍城江岸記》中載:“皇元大一統,盡墮天下城郭,以示無外,獨臺城不墮,備水患也。”

具有防禦和防洪的雙重功能的臨海古城,有這樣幾個特色:一是各城門的樓與下面通道頂有一呈長形的“天井”,城門除採用大木門啟閉外,在木門外側做好防洪閘槽,每逢大水,便用槽木疊閉。另一方面因為大門的高度均明顯高於城門洞的拱券,為便於操作,在門洞的中間部位均有一橫長方形的“天窗”,成為又一道防衛措施;二是沿江城牆的“馬面”,其凸出面不是一般城牆的方形,而是一面方一面弧,即靠江上流方向的都是無稜角的,樣可以減少江水的阻力;三是西南兩面城牆牆體外側固以捍城,內側加築護城,以增強其防洪能力。

現城東面已無存,西南二面基本為宋至明清的舊物,北面大固山上則系九十年代在原牆基上重修。同時還保留著四個城門與甕城,是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府城城牆。

臨海古城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防洪,城牆上現在還有古代的大炮,城牆外現在還有好幾個保存完好的甕城,都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遺物。

黃昏時分的甕城,這時成為孩子們的足球場。

球兒撞向對面城牆,又彈回來,最凶猛的孩子飛身搶到腳下,眾孩子們歡叫著,追逐著……甕城在現在看來並不大,正好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足球場。這些臨海里的小市民很是讓我羨慕,他們可能根本就還沒有概念,依舊很熱鬧,一隻足球正飛來飛去。

孩子們可能根本還不在意,剛才撞到的城磚,有可能就是宋朝的古董。——1984年,臨海人建造望江門大橋,在城牆上曾開一洞,城牆的斷面外露,歷代修築的層面十分清楚,人們在裡面發現宋代“元符通寶”、“紹熙通寶”銅錢,在地表2.5米以下,還發現古石門檻。——這在我看來,生活在這個背景的孩子,比其他地方要幸福很多。在這個自身文脈越來越細弱的時代,生活在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臨海的孩子童年記憶還能有這些東西,是一件很罕有的事情了。保留並傳達這些歷史信息,可能就是臨海古城牆的最後使命吧。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二)、御誨誰不憶桃渚:南中國最適合遐想的地方

桃渚也許是一個最適合遐想、最適合發揮想象力的地方。

出臨海市區,向東,去大海的方向約60公里,大英雄戚繼光時代的抗倭小城桃渚要塞孤懸在經濟發達地區的鋼筋水泥樓群城鎮和四通八達的柏油馬路中,也幾乎是個奇蹟。

桃渚要塞是目前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明抗倭古城,1963年被列為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被國務院批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和想象的有些不一樣,抗倭古城比影視作品裡看到的那些城防要塞要小,到了桃渚鎮,車子一拐彎,城門和石牆展現眼前的時候,甚至有點失望。

冷靜下來,努力使自己以冷兵器時代的眼光來看,這的的確確是一座堅不可摧的城堡。明正統八年(1443年)為抗擊倭寇而建設的這個千戶所所城,周長1366米。全部城牆和東、西、南三座古城門現在都基本保存完好。

城牆全部用石頭砌成,號稱二丈一尺高,平均高度據目前實際測量約為4至5米。古城的東西南三座城門內,都設有圓形甕城,直徑約為10米。所謂甕城就是在城門入口處,凸出地建一個城門,再在裡面復建一個城門,引敵進來後,關閉外城大門,再關城內大門,來個“關門打狗”。不須多言,“甕中捉鱉”這句成語,是最好註解。

桃渚古城基本是個四方城,城牆其實只有東、西、南三面,原因很簡單:北面是山。

沿著石板古道爬上城北的山崗,頂上有烽火臺。當年,一有敵情,守在烽火臺上的戰士就放煙為號,為城中將士贏得戰鬥準備時間,當地人說,現在遠處山上還有7座殘存的烽火臺,還有被稱為石柱天燈的古代航標,古航標已有1500多年曆史,高2.8米,柱子上還有以前的文字。

看完最近的一個烽火臺,從古木參天的另一個方向下山,路邊的石頭上明朝大將軍胡海留下了“眺遠”兩個大字,氣勢恢宏。不遠處,還有明代書法家鮑大謀的楷書“鎮海”兩字。兩組摩崖石刻長與寬各約為1.5米。

下山在古城牆上漫步,迎面跑來幾個頑童,心中別有滋味。

這城牆,如今只是孩子們的玩鬧場所。古代將士的感覺,只有發揮想象力去遐想。

這桃渚古城真是個適合遐想的地方,孩子們的玩具就有生鏽的大鐵炮,是當地人從田裡挖出來的,貨真價實的古董兵器。當然正是文物,卻就這麼擺在風雨中。據記載,這種大炮俗稱“大將軍”,重1000斤,當年以騾車裝運,點放時則需使用大木楔入地面使本身固定。炮筒內以小鐵球和石塊緊緊填實,作用是在零距離大量殺傷敵軍人馬,炮手在點燒火藥以後也要跳進附近的工事裡以避免受傷。

民族英雄戚繼光自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至台州到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調任,抗倭八年,功勳卓著。當時,倭寇猖獗到令後人難以想象的地步:擁有可以裝載百人的大船,大舉入侵時,常常集結30一50艘船隻,人數多達幾千。盛時,可以有兩萬人據守佔領區內的軍事要地。劫掠的物品不限於金銀珠寶,還把當地人作為奴隸運往日本,甚至曾大批蒐集蠶繭並勒令婦女們抽絲。這已經和佔領軍在當地組織生產沒有多少差別。

1555年戚繼光調赴浙江新任的時候,對於倭寇的蹂躪,悲觀和惶惑遍佈於濱海各省。翻看當年的歷史,有些事情令人啼笑皆非,簡直不可思議,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記載了一個細節:一股50至70人的海寇竟創造了一個奇蹟。他們登陸後深入腹地,到處殺人越貨,如入無人之境,竟超過杭州北新關,經淳安入安徽朗縣,迫近蕪湖,圍繞南京兜了一個大圈子,然後趨襪陵關至宜興,退回至武進。以後雖然被殲,但是被他們殺傷的據稱竟有四千之多…… 戚繼光從1559年開始招募了3000名士兵。兩年之後,兵員增加一倍,1562年更擴大為10000人。

戚繼光和他的部隊在桃渚首戰告捷,九戰九捷,洗雪國恥,揚眉吐氣,大振國威。

從1559年開始,這支部隊曾屢次攻堅、解圍、迎戰、追擊,而從未在戰鬥中被倭寇擊潰。戚家軍的勝利記錄無出其右。

以桃渚這樣的要塞為基地,平定倭寇後,朝廷特將戚繼光、譚綸調到北京委以重任。戚繼光在任薊鎮總兵時,將他在臨海修築城防的經驗,運用到北方長城的增擴加強上。今天北方的明長城北京八達嶺、慕田峪、司馬臺、古北口、天津黃崖關、河北山海關附近的老龍頭、角山等很多地段都是按他的規劃設計加以改進增築過的。他特抽調了曾經參加修建桃渚要塞、改建臨海城牆的三千“江東子弟兵”充任領工、監理和技術指導。現在的雄姿,臨海人認為,桃渚古城、臨海古城牆堪稱北京八達嶺等長城的“師範”和“藍本”,臨海古城當地人今天也叫做“江南長城”。

走進桃渚石頭城,感覺街道不是很規則,和當地人一聊,原來街道不筆直而建而是呈“龍型”,主街兩邊的巷道,都不對稱呼應直通,而是插齒交叉而建,為的是防敵長驅直入,便於城內軍民隱蔽、出擊。

據說,城中的居民有的就是戚家軍的後裔,這我沒有考證,不過,我願意相信這是真的,古城裡老年協會的對聯就很酷,上下聯已看不清,橫批是“青春浩氣”。

在桃渚時,除了我們,沒有見到別的遊人,感覺冷冷清清。見到的當地人幾乎都是8361部隊,只有老人和孩子,青壯年大都到外面打工去了。桃渚古城裡老房子都有些殘破,小雜貨鋪是有一些的,卻沒有看到一家飯館。

漫步桃渚城內,可以說街巷至今仍保持著明清風貌,在街上亂轉,一家屋簷的木雕就讓人歎為觀止:不僅僅是花鳥魚蟲,竟然掉的是古代的故事。

古城留於照牆、屋簷的磚雕,留於門窗、柱礎等處的石雕,留於樑坊、窗櫺門戶等處的木雕,堪稱一絕。 古城的很多老房子都很值得一看,有一家的一張床,就佔據了半個屋子。我們僅看看來當地資料介紹的兩處:

郎德豐古宅建於清代光緒年間,由郎氏等九代後裔,郎公——孫恆建造。古宅共有樓屋30間,平屋20間,屋套環繞東、北、西,呈凹形,中間一座完整的四合院,規模宏大,佔地面積3200平方公尺。它的臨街照牆,高大嚴整,飛角凌空,古樸莊重。裡面是完整的四合院,一溜兒車廂房與插翼的樓房契合,四廊與天井道地相通。尤其令人讚賞的是,每根廊柱上精雕細刻的飾物,嵌在牆上的各式石花。凡人物、鳥獸,栩栩如生。凡花草、蟲魚形態逼真。其造型之優美,線條之流暢,圖案之富於變化,無不蘊含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高超技藝。

郎家裡古宅,建於清道光年間,由郎氏第八代後裔,郎公—昌滁建造。古宅系兩進臺門,寬敞高大四合院,還有開闊的前庭,後園綴以花木魚池,佔地面積2500平方公尺。雕樑畫棟,飛簷翹角,各窗、樑坊的木雕,雕琢細膩,尤其是刻在廊柱上的四頭鹿、盤龍、走獅、麒麟等動物顯行純樸、洗練。令人陶醉的是牆窗的石雕及照牆屋簷的磚雕,手法囊括線刻,淺浮雕、高浮雕、園雕,各式不同的動植物圖案,造型別致更令人神奇的是,植根於郎宅古棟上的二株孿生姐妹石榴樹,枝葉茂盛。兩樹開頭相似,樹高各約0.5米,三月開花。兩面三刀樹與棟中對稱,各約米餘,造型別致,與藝人造作無異。據說,這時孿生姐妹石榴樹已有百餘年了,歷經櫛風淋雨,熬霜鬥雪,還挺過了連續108天的天旱,如今颯爽威武,婀娜多姿,日夜守護在“珠瑪之巔”,堪稱一大奇觀。

城中還有一處神奇的所在——井水不犯河水”:城內有一口叫“黃衙井”的古井,是40多口古井中惟一從不幹涸的井,這口井深約1米,距平行的化龍渠不過1米。令人奇怪的是,即使渠水發黃,此井卻照樣清澈,表現了“涇渭分明”的“品格”。全國著名書法家陳叔亮為此井題了“黃衙井”的井名。

古城城民風純樸,此地盛產柑橘,在街上閒逛時,一家人正在往車上裝橘子,打問價格,人家隨手就給你塞好多讓你品嚐。這裡的橘子味道好極了,是我本年度吃過的最好吃的橘子。後來回到杭州,再買了很多橘子吃,都趕不上桃渚橘子的味道。

站在古城牆望大海方向眺望,現在是看不到海的。有人說,這大約就是滄海桑田。以前,城下不遠處,就是海的。現在,海退到10多公里以外了。

幾百年就有如此變遷?我懶得考證,就這麼看著遐想,挺美的。

再到古城四周轉轉,山水俱佳,一直轉到海邊,風景都很不錯。桃渚十三渚、石柱桃江、武坑峰林、玉壺仙岩等去城均不過數裡,均為一方名勝,都適合遐想,特別是海邊。心情好的話,你可以認為這裡是南中國最適合遐想的地方……南宋文天祥當年落荒從海道過此,詩興大發:“海上仙子國,邂逅寄孤逢。萬象畫圖裡,千巖玉界中”。

桃渚城邊不遠就是小雁蕩武坑景區,北側的入口距離桃渚古城不過1.5公里,面積約5公里,是一片由火山熔岩形成的峰林,頗有雁蕩山的風格。現在道路修的很好,步行毫不費力,大約兩三個小時便可實現南北穿越。一路有展旗峰、仙人擔等幾十處維妙維肖的峰巖。爬到一個峰頂,再回頭看桃渚古城,別有滋味。

再往海邊方向走,有個珊瑚巖地質公園,位於桃渚城東12裡處連盤鄉東4公里處大堪頭,是一億四千多萬年前的噴發性古火山口,火山爆發的溶岩凝固而成整個巖體從表到裡發育著六邊形巖柱,其狀如蓬萊仙島之珊瑚,故俗稱珊瑚巖。景區面積約5平方公里,其分佈之廣,數量之多,發育之完善,為國內所僅有,據說全世界也只有兩處這樣的景觀,一處在北愛爾蘭,這另一處就是這裡了。

再有10公里,就是海,一個叫南門坑的地方是臨海比較有名的海濱度假地。這裡的沙灘是鐵肩沙,光潔細軟,可以在上面邊從容行走邊胡思亂想或者說遐想。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臨海的兩個古城

·文/圖 稅曉潔

(一)、臨海古城:千年大牆的最後使命

夕陽籠罩臨海古城,千佛塔上密密麻麻的小佛像,正漸漸褪去光環,以千年不變的姿態默默注視著我:塔上的1003或者1036尊面磚佛像——這些滄桑的老傢伙們歷經千年歲月風霜,仍不減最初的栩栩如生,歲月留下的只是幾分神祕和靈氣。據史書記載,這個千佛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後毀於兵火。元大德三年(1299),杭州靈隱寺僧人淳具重建,至今基本完好。

塔六面七級,內空,原來是可以從裡面爬到塔頂的,現在不行了。爬不上去也好,在這個鋼筋水泥叢林統治所有大小城鎮的時代,千佛塔已經顯得很矮了。爬到頂,又能看到什麼呢?

殘破的古塔旁,是新整修的龍興寺,規模不很大,在東瀛名氣卻很響,原因更多在一個古人:唐朝的時候,日本和尚最澄大師曾在此受戒修煉,回國後創立日本天台宗。據說,近年日本人曾要為之捐資大修,被臨海人拒絕了。

千佛塔和寺廟緊挨著一個小山包,叫巾山,也不很高,100多米的樣子吧,因而形似古人巾幘而得名。要看出這山勢的巾帽形狀,是需要在特殊的地點和一定想象力的,此行我無緣得觀,也不是很感興趣,但使我感到神奇的是,巾山上除了著千佛塔,還有東西兩塔和南山殿塔。當地人說,這四塔算是分別建於宋、元、明、清。一座山上能有四朝的四塔相望,前後呼應,也真還不多見。

當地人稱,在千佛塔以西還有一口“千佛井”,塔為陽,井為陰。時間關係,我們沒有找到這口井。清同治《臨海縣誌》載:“千佛井,在炭行街,上二石欄,下磚有陰文佛像,與天寧寺東佛塔相對”。查資料應在原炭行街,也就是解放路90-91號之間。說到井,據1953年的官方調查,臨海可飲用的古井尚有875口。

龍興寺旁不遠處就是一條古街,很長,街邊是一些土木建築的老房子,都很蒼老的樣子。與別處不同的是,隔一段,街道頂上就有一個牌坊,牌坊上書本街區的名稱“永靖坊”、“迎仙坊”、“悟真坊”、“清河坊”、“廣文坊”之類,都是有些年頭的古物。這條街以前是臨海的主要商業區,現在還有很多很老的老店,但街道在現今商業時代已經顯得很窄,不合時宜,不能走汽車,變得寂寞寥落。老店看來都殘破不堪,沒有多少生意,街上行人也不是很多。

同新城區比,這裡的一切都顯得蒼老而破敗,在這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已經象個異類。

走到古街和現在跑汽車的水泥馬路交匯處的一個路口,有一個照壁,上有四個大字——“紫陽故里”。這裡的街,現在還叫紫陽街。大名鼎鼎的紫陽真人老家,原來就在這裡啊!鄙人在此大發慨嘆是因為就在來臨海前不久,我們一幫人剛漂流了遙遠的陝西漢江,漢江邊有個陝西紫陽縣,縣名就是因此人而來。張伯端,北宋人,被認為是道教南宗的鼻祖。生於983年,長壽99歲。當地的資料顯示,紫陽真人故居在臨海城關櫻珠巷,現市教委大院內。

離開古街,順著車水馬龍的現代大道走不遠,還有太平天國的臺門,四處胡亂轉,不小心就能走到因明朝抗倭將領戚繼光而來的“繼光街”。臨海是一個可以在新舊之間隨意搖盪的地方,走出古街,新城區的五星級酒店都馬上就要建起來了,人們想要的,應有盡有,算是很發達的城市。徜徉在這古街老巷,一個小店,一座老屋,又都有自己的一段歷史,城老了,故事就多:幼年就寫出“鵝鵝鵝,曲頸向天歌”晚年寫了著名的討伐武則天的檄文的那個唐朝天才駱賓王,城裡的東湖,有他的祠堂;唐代學者鄭虔,是台州教育啟蒙人,城邊有鄭廣文紀念館;龍顧山還有“天壇”,元朝未年浙江台州人方國珍稱帝時所留……諸如此類的舊東西,有心者,在臨海可謂挖之不盡。

臨海在古代的南中國,很早就是一個重要的高級行政單位。遠在西漢,這一帶就有回浦縣。三國時,孫吳政權在此設立有臨海郡,大將衛溫曾率甲士萬人從此啟程遠征臺灣,當地人說,後來,臺灣曾歸臨海管轄過。

中華五千年文明,在地球上算是很老的了。新的考古發現還使這個時限正在往上延伸,到更老更早。在華夏大地,隨便到一個地方,對地方史感興趣的人,都會眼花繚亂。但同時,能眼見為實的東西確實越來越少。——整個中國都正在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飛快變遷著,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貼滿廁所瓷磚千篇一律的鋼筋玻璃小樓正在吞噬一座座吊角樓,大小城鎮正在不知不覺長成一個個怪摸怪樣的方盒子,程度不同地仿紐約仿上海仿武漢……我不想評論也作不出什麼評論,我在這裡能夠說的只是個人感覺……面對臨海這樣得古城,我感覺到一種堅強與失落,有一種進入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迷宮的感覺。

白天的古街看起來有些淒涼,晚上看起來要溫馨很多,白天還是多看看臨海的古城牆吧:紫陽古街、龍興寺、千佛塔,整個臨海主城區都曾被古城牆所包圍,重要的是,這古城牆至今尚大部分保存較好。事實上,臨海古城在現在的整個中國南方,也堪稱絕無僅有。

臨海也因之在1994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臨海古城牆沿著靈江護衛熙熙攘攘的城內芸芸眾生,一直爬到城北的龍顧山(大固山)。

古城牆“周圍一十八里”,現存的還有6公里多。修葺後的城牆高5到7米,牆頂寬35至45米。古城原有7門,尚存靖越門、興善門、鎮寧門、朝天門4處。門上皆有樓。城內原有子城,是州、路、府衙署所在,唐、宋、元、明、清歷代均多次修繕和增高加固。

臨海古城相傳系東晉辛景為抵禦孫恩農民軍始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

古城能在人煙稠密處保存的這麼完好到當代,幾乎是個奇蹟。明代人文地理學家臨海人王士性說:“兩浙十一郡城池,唯吾臺最據險”。臨海城能保存至今卻並不是因為險峻高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水,為了防洪。

古城現在保存最完好的正是靠江的這一面,從東晉開始始建的臨海古城,最初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防洪。這個功能使得古城至今尚存大半,即使被視為浩劫的文化大革命這座古城也沒有受到多少損失。就是在元代統一中國以後,蒙古族統治者擔心各地割據抵抗,下令拆毀所有城牆,臨海古城恰恰例外的原因也在於此。元周潤祖在《重修捍城江岸記》中載:“皇元大一統,盡墮天下城郭,以示無外,獨臺城不墮,備水患也。”

具有防禦和防洪的雙重功能的臨海古城,有這樣幾個特色:一是各城門的樓與下面通道頂有一呈長形的“天井”,城門除採用大木門啟閉外,在木門外側做好防洪閘槽,每逢大水,便用槽木疊閉。另一方面因為大門的高度均明顯高於城門洞的拱券,為便於操作,在門洞的中間部位均有一橫長方形的“天窗”,成為又一道防衛措施;二是沿江城牆的“馬面”,其凸出面不是一般城牆的方形,而是一面方一面弧,即靠江上流方向的都是無稜角的,樣可以減少江水的阻力;三是西南兩面城牆牆體外側固以捍城,內側加築護城,以增強其防洪能力。

現城東面已無存,西南二面基本為宋至明清的舊物,北面大固山上則系九十年代在原牆基上重修。同時還保留著四個城門與甕城,是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府城城牆。

臨海古城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防洪,城牆上現在還有古代的大炮,城牆外現在還有好幾個保存完好的甕城,都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遺物。

黃昏時分的甕城,這時成為孩子們的足球場。

球兒撞向對面城牆,又彈回來,最凶猛的孩子飛身搶到腳下,眾孩子們歡叫著,追逐著……甕城在現在看來並不大,正好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足球場。這些臨海里的小市民很是讓我羨慕,他們可能根本就還沒有概念,依舊很熱鬧,一隻足球正飛來飛去。

孩子們可能根本還不在意,剛才撞到的城磚,有可能就是宋朝的古董。——1984年,臨海人建造望江門大橋,在城牆上曾開一洞,城牆的斷面外露,歷代修築的層面十分清楚,人們在裡面發現宋代“元符通寶”、“紹熙通寶”銅錢,在地表2.5米以下,還發現古石門檻。——這在我看來,生活在這個背景的孩子,比其他地方要幸福很多。在這個自身文脈越來越細弱的時代,生活在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臨海的孩子童年記憶還能有這些東西,是一件很罕有的事情了。保留並傳達這些歷史信息,可能就是臨海古城牆的最後使命吧。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二)、御誨誰不憶桃渚:南中國最適合遐想的地方

桃渚也許是一個最適合遐想、最適合發揮想象力的地方。

出臨海市區,向東,去大海的方向約60公里,大英雄戚繼光時代的抗倭小城桃渚要塞孤懸在經濟發達地區的鋼筋水泥樓群城鎮和四通八達的柏油馬路中,也幾乎是個奇蹟。

桃渚要塞是目前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明抗倭古城,1963年被列為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被國務院批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和想象的有些不一樣,抗倭古城比影視作品裡看到的那些城防要塞要小,到了桃渚鎮,車子一拐彎,城門和石牆展現眼前的時候,甚至有點失望。

冷靜下來,努力使自己以冷兵器時代的眼光來看,這的的確確是一座堅不可摧的城堡。明正統八年(1443年)為抗擊倭寇而建設的這個千戶所所城,周長1366米。全部城牆和東、西、南三座古城門現在都基本保存完好。

城牆全部用石頭砌成,號稱二丈一尺高,平均高度據目前實際測量約為4至5米。古城的東西南三座城門內,都設有圓形甕城,直徑約為10米。所謂甕城就是在城門入口處,凸出地建一個城門,再在裡面復建一個城門,引敵進來後,關閉外城大門,再關城內大門,來個“關門打狗”。不須多言,“甕中捉鱉”這句成語,是最好註解。

桃渚古城基本是個四方城,城牆其實只有東、西、南三面,原因很簡單:北面是山。

沿著石板古道爬上城北的山崗,頂上有烽火臺。當年,一有敵情,守在烽火臺上的戰士就放煙為號,為城中將士贏得戰鬥準備時間,當地人說,現在遠處山上還有7座殘存的烽火臺,還有被稱為石柱天燈的古代航標,古航標已有1500多年曆史,高2.8米,柱子上還有以前的文字。

看完最近的一個烽火臺,從古木參天的另一個方向下山,路邊的石頭上明朝大將軍胡海留下了“眺遠”兩個大字,氣勢恢宏。不遠處,還有明代書法家鮑大謀的楷書“鎮海”兩字。兩組摩崖石刻長與寬各約為1.5米。

下山在古城牆上漫步,迎面跑來幾個頑童,心中別有滋味。

這城牆,如今只是孩子們的玩鬧場所。古代將士的感覺,只有發揮想象力去遐想。

這桃渚古城真是個適合遐想的地方,孩子們的玩具就有生鏽的大鐵炮,是當地人從田裡挖出來的,貨真價實的古董兵器。當然正是文物,卻就這麼擺在風雨中。據記載,這種大炮俗稱“大將軍”,重1000斤,當年以騾車裝運,點放時則需使用大木楔入地面使本身固定。炮筒內以小鐵球和石塊緊緊填實,作用是在零距離大量殺傷敵軍人馬,炮手在點燒火藥以後也要跳進附近的工事裡以避免受傷。

民族英雄戚繼光自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至台州到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調任,抗倭八年,功勳卓著。當時,倭寇猖獗到令後人難以想象的地步:擁有可以裝載百人的大船,大舉入侵時,常常集結30一50艘船隻,人數多達幾千。盛時,可以有兩萬人據守佔領區內的軍事要地。劫掠的物品不限於金銀珠寶,還把當地人作為奴隸運往日本,甚至曾大批蒐集蠶繭並勒令婦女們抽絲。這已經和佔領軍在當地組織生產沒有多少差別。

1555年戚繼光調赴浙江新任的時候,對於倭寇的蹂躪,悲觀和惶惑遍佈於濱海各省。翻看當年的歷史,有些事情令人啼笑皆非,簡直不可思議,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記載了一個細節:一股50至70人的海寇竟創造了一個奇蹟。他們登陸後深入腹地,到處殺人越貨,如入無人之境,竟超過杭州北新關,經淳安入安徽朗縣,迫近蕪湖,圍繞南京兜了一個大圈子,然後趨襪陵關至宜興,退回至武進。以後雖然被殲,但是被他們殺傷的據稱竟有四千之多…… 戚繼光從1559年開始招募了3000名士兵。兩年之後,兵員增加一倍,1562年更擴大為10000人。

戚繼光和他的部隊在桃渚首戰告捷,九戰九捷,洗雪國恥,揚眉吐氣,大振國威。

從1559年開始,這支部隊曾屢次攻堅、解圍、迎戰、追擊,而從未在戰鬥中被倭寇擊潰。戚家軍的勝利記錄無出其右。

以桃渚這樣的要塞為基地,平定倭寇後,朝廷特將戚繼光、譚綸調到北京委以重任。戚繼光在任薊鎮總兵時,將他在臨海修築城防的經驗,運用到北方長城的增擴加強上。今天北方的明長城北京八達嶺、慕田峪、司馬臺、古北口、天津黃崖關、河北山海關附近的老龍頭、角山等很多地段都是按他的規劃設計加以改進增築過的。他特抽調了曾經參加修建桃渚要塞、改建臨海城牆的三千“江東子弟兵”充任領工、監理和技術指導。現在的雄姿,臨海人認為,桃渚古城、臨海古城牆堪稱北京八達嶺等長城的“師範”和“藍本”,臨海古城當地人今天也叫做“江南長城”。

走進桃渚石頭城,感覺街道不是很規則,和當地人一聊,原來街道不筆直而建而是呈“龍型”,主街兩邊的巷道,都不對稱呼應直通,而是插齒交叉而建,為的是防敵長驅直入,便於城內軍民隱蔽、出擊。

據說,城中的居民有的就是戚家軍的後裔,這我沒有考證,不過,我願意相信這是真的,古城裡老年協會的對聯就很酷,上下聯已看不清,橫批是“青春浩氣”。

在桃渚時,除了我們,沒有見到別的遊人,感覺冷冷清清。見到的當地人幾乎都是8361部隊,只有老人和孩子,青壯年大都到外面打工去了。桃渚古城裡老房子都有些殘破,小雜貨鋪是有一些的,卻沒有看到一家飯館。

漫步桃渚城內,可以說街巷至今仍保持著明清風貌,在街上亂轉,一家屋簷的木雕就讓人歎為觀止:不僅僅是花鳥魚蟲,竟然掉的是古代的故事。

古城留於照牆、屋簷的磚雕,留於門窗、柱礎等處的石雕,留於樑坊、窗櫺門戶等處的木雕,堪稱一絕。 古城的很多老房子都很值得一看,有一家的一張床,就佔據了半個屋子。我們僅看看來當地資料介紹的兩處:

郎德豐古宅建於清代光緒年間,由郎氏等九代後裔,郎公——孫恆建造。古宅共有樓屋30間,平屋20間,屋套環繞東、北、西,呈凹形,中間一座完整的四合院,規模宏大,佔地面積3200平方公尺。它的臨街照牆,高大嚴整,飛角凌空,古樸莊重。裡面是完整的四合院,一溜兒車廂房與插翼的樓房契合,四廊與天井道地相通。尤其令人讚賞的是,每根廊柱上精雕細刻的飾物,嵌在牆上的各式石花。凡人物、鳥獸,栩栩如生。凡花草、蟲魚形態逼真。其造型之優美,線條之流暢,圖案之富於變化,無不蘊含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高超技藝。

郎家裡古宅,建於清道光年間,由郎氏第八代後裔,郎公—昌滁建造。古宅系兩進臺門,寬敞高大四合院,還有開闊的前庭,後園綴以花木魚池,佔地面積2500平方公尺。雕樑畫棟,飛簷翹角,各窗、樑坊的木雕,雕琢細膩,尤其是刻在廊柱上的四頭鹿、盤龍、走獅、麒麟等動物顯行純樸、洗練。令人陶醉的是牆窗的石雕及照牆屋簷的磚雕,手法囊括線刻,淺浮雕、高浮雕、園雕,各式不同的動植物圖案,造型別致更令人神奇的是,植根於郎宅古棟上的二株孿生姐妹石榴樹,枝葉茂盛。兩樹開頭相似,樹高各約0.5米,三月開花。兩面三刀樹與棟中對稱,各約米餘,造型別致,與藝人造作無異。據說,這時孿生姐妹石榴樹已有百餘年了,歷經櫛風淋雨,熬霜鬥雪,還挺過了連續108天的天旱,如今颯爽威武,婀娜多姿,日夜守護在“珠瑪之巔”,堪稱一大奇觀。

城中還有一處神奇的所在——井水不犯河水”:城內有一口叫“黃衙井”的古井,是40多口古井中惟一從不幹涸的井,這口井深約1米,距平行的化龍渠不過1米。令人奇怪的是,即使渠水發黃,此井卻照樣清澈,表現了“涇渭分明”的“品格”。全國著名書法家陳叔亮為此井題了“黃衙井”的井名。

古城城民風純樸,此地盛產柑橘,在街上閒逛時,一家人正在往車上裝橘子,打問價格,人家隨手就給你塞好多讓你品嚐。這裡的橘子味道好極了,是我本年度吃過的最好吃的橘子。後來回到杭州,再買了很多橘子吃,都趕不上桃渚橘子的味道。

站在古城牆望大海方向眺望,現在是看不到海的。有人說,這大約就是滄海桑田。以前,城下不遠處,就是海的。現在,海退到10多公里以外了。

幾百年就有如此變遷?我懶得考證,就這麼看著遐想,挺美的。

再到古城四周轉轉,山水俱佳,一直轉到海邊,風景都很不錯。桃渚十三渚、石柱桃江、武坑峰林、玉壺仙岩等去城均不過數裡,均為一方名勝,都適合遐想,特別是海邊。心情好的話,你可以認為這裡是南中國最適合遐想的地方……南宋文天祥當年落荒從海道過此,詩興大發:“海上仙子國,邂逅寄孤逢。萬象畫圖裡,千巖玉界中”。

桃渚城邊不遠就是小雁蕩武坑景區,北側的入口距離桃渚古城不過1.5公里,面積約5公里,是一片由火山熔岩形成的峰林,頗有雁蕩山的風格。現在道路修的很好,步行毫不費力,大約兩三個小時便可實現南北穿越。一路有展旗峰、仙人擔等幾十處維妙維肖的峰巖。爬到一個峰頂,再回頭看桃渚古城,別有滋味。

再往海邊方向走,有個珊瑚巖地質公園,位於桃渚城東12裡處連盤鄉東4公里處大堪頭,是一億四千多萬年前的噴發性古火山口,火山爆發的溶岩凝固而成整個巖體從表到裡發育著六邊形巖柱,其狀如蓬萊仙島之珊瑚,故俗稱珊瑚巖。景區面積約5平方公里,其分佈之廣,數量之多,發育之完善,為國內所僅有,據說全世界也只有兩處這樣的景觀,一處在北愛爾蘭,這另一處就是這裡了。

再有10公里,就是海,一個叫南門坑的地方是臨海比較有名的海濱度假地。這裡的沙灘是鐵肩沙,光潔細軟,可以在上面邊從容行走邊胡思亂想或者說遐想。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臨海的兩個古城

·文/圖 稅曉潔

(一)、臨海古城:千年大牆的最後使命

夕陽籠罩臨海古城,千佛塔上密密麻麻的小佛像,正漸漸褪去光環,以千年不變的姿態默默注視著我:塔上的1003或者1036尊面磚佛像——這些滄桑的老傢伙們歷經千年歲月風霜,仍不減最初的栩栩如生,歲月留下的只是幾分神祕和靈氣。據史書記載,這個千佛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後毀於兵火。元大德三年(1299),杭州靈隱寺僧人淳具重建,至今基本完好。

塔六面七級,內空,原來是可以從裡面爬到塔頂的,現在不行了。爬不上去也好,在這個鋼筋水泥叢林統治所有大小城鎮的時代,千佛塔已經顯得很矮了。爬到頂,又能看到什麼呢?

殘破的古塔旁,是新整修的龍興寺,規模不很大,在東瀛名氣卻很響,原因更多在一個古人:唐朝的時候,日本和尚最澄大師曾在此受戒修煉,回國後創立日本天台宗。據說,近年日本人曾要為之捐資大修,被臨海人拒絕了。

千佛塔和寺廟緊挨著一個小山包,叫巾山,也不很高,100多米的樣子吧,因而形似古人巾幘而得名。要看出這山勢的巾帽形狀,是需要在特殊的地點和一定想象力的,此行我無緣得觀,也不是很感興趣,但使我感到神奇的是,巾山上除了著千佛塔,還有東西兩塔和南山殿塔。當地人說,這四塔算是分別建於宋、元、明、清。一座山上能有四朝的四塔相望,前後呼應,也真還不多見。

當地人稱,在千佛塔以西還有一口“千佛井”,塔為陽,井為陰。時間關係,我們沒有找到這口井。清同治《臨海縣誌》載:“千佛井,在炭行街,上二石欄,下磚有陰文佛像,與天寧寺東佛塔相對”。查資料應在原炭行街,也就是解放路90-91號之間。說到井,據1953年的官方調查,臨海可飲用的古井尚有875口。

龍興寺旁不遠處就是一條古街,很長,街邊是一些土木建築的老房子,都很蒼老的樣子。與別處不同的是,隔一段,街道頂上就有一個牌坊,牌坊上書本街區的名稱“永靖坊”、“迎仙坊”、“悟真坊”、“清河坊”、“廣文坊”之類,都是有些年頭的古物。這條街以前是臨海的主要商業區,現在還有很多很老的老店,但街道在現今商業時代已經顯得很窄,不合時宜,不能走汽車,變得寂寞寥落。老店看來都殘破不堪,沒有多少生意,街上行人也不是很多。

同新城區比,這裡的一切都顯得蒼老而破敗,在這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已經象個異類。

走到古街和現在跑汽車的水泥馬路交匯處的一個路口,有一個照壁,上有四個大字——“紫陽故里”。這裡的街,現在還叫紫陽街。大名鼎鼎的紫陽真人老家,原來就在這裡啊!鄙人在此大發慨嘆是因為就在來臨海前不久,我們一幫人剛漂流了遙遠的陝西漢江,漢江邊有個陝西紫陽縣,縣名就是因此人而來。張伯端,北宋人,被認為是道教南宗的鼻祖。生於983年,長壽99歲。當地的資料顯示,紫陽真人故居在臨海城關櫻珠巷,現市教委大院內。

離開古街,順著車水馬龍的現代大道走不遠,還有太平天國的臺門,四處胡亂轉,不小心就能走到因明朝抗倭將領戚繼光而來的“繼光街”。臨海是一個可以在新舊之間隨意搖盪的地方,走出古街,新城區的五星級酒店都馬上就要建起來了,人們想要的,應有盡有,算是很發達的城市。徜徉在這古街老巷,一個小店,一座老屋,又都有自己的一段歷史,城老了,故事就多:幼年就寫出“鵝鵝鵝,曲頸向天歌”晚年寫了著名的討伐武則天的檄文的那個唐朝天才駱賓王,城裡的東湖,有他的祠堂;唐代學者鄭虔,是台州教育啟蒙人,城邊有鄭廣文紀念館;龍顧山還有“天壇”,元朝未年浙江台州人方國珍稱帝時所留……諸如此類的舊東西,有心者,在臨海可謂挖之不盡。

臨海在古代的南中國,很早就是一個重要的高級行政單位。遠在西漢,這一帶就有回浦縣。三國時,孫吳政權在此設立有臨海郡,大將衛溫曾率甲士萬人從此啟程遠征臺灣,當地人說,後來,臺灣曾歸臨海管轄過。

中華五千年文明,在地球上算是很老的了。新的考古發現還使這個時限正在往上延伸,到更老更早。在華夏大地,隨便到一個地方,對地方史感興趣的人,都會眼花繚亂。但同時,能眼見為實的東西確實越來越少。——整個中國都正在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飛快變遷著,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貼滿廁所瓷磚千篇一律的鋼筋玻璃小樓正在吞噬一座座吊角樓,大小城鎮正在不知不覺長成一個個怪摸怪樣的方盒子,程度不同地仿紐約仿上海仿武漢……我不想評論也作不出什麼評論,我在這裡能夠說的只是個人感覺……面對臨海這樣得古城,我感覺到一種堅強與失落,有一種進入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迷宮的感覺。

白天的古街看起來有些淒涼,晚上看起來要溫馨很多,白天還是多看看臨海的古城牆吧:紫陽古街、龍興寺、千佛塔,整個臨海主城區都曾被古城牆所包圍,重要的是,這古城牆至今尚大部分保存較好。事實上,臨海古城在現在的整個中國南方,也堪稱絕無僅有。

臨海也因之在1994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臨海古城牆沿著靈江護衛熙熙攘攘的城內芸芸眾生,一直爬到城北的龍顧山(大固山)。

古城牆“周圍一十八里”,現存的還有6公里多。修葺後的城牆高5到7米,牆頂寬35至45米。古城原有7門,尚存靖越門、興善門、鎮寧門、朝天門4處。門上皆有樓。城內原有子城,是州、路、府衙署所在,唐、宋、元、明、清歷代均多次修繕和增高加固。

臨海古城相傳系東晉辛景為抵禦孫恩農民軍始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

古城能在人煙稠密處保存的這麼完好到當代,幾乎是個奇蹟。明代人文地理學家臨海人王士性說:“兩浙十一郡城池,唯吾臺最據險”。臨海城能保存至今卻並不是因為險峻高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水,為了防洪。

古城現在保存最完好的正是靠江的這一面,從東晉開始始建的臨海古城,最初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防洪。這個功能使得古城至今尚存大半,即使被視為浩劫的文化大革命這座古城也沒有受到多少損失。就是在元代統一中國以後,蒙古族統治者擔心各地割據抵抗,下令拆毀所有城牆,臨海古城恰恰例外的原因也在於此。元周潤祖在《重修捍城江岸記》中載:“皇元大一統,盡墮天下城郭,以示無外,獨臺城不墮,備水患也。”

具有防禦和防洪的雙重功能的臨海古城,有這樣幾個特色:一是各城門的樓與下面通道頂有一呈長形的“天井”,城門除採用大木門啟閉外,在木門外側做好防洪閘槽,每逢大水,便用槽木疊閉。另一方面因為大門的高度均明顯高於城門洞的拱券,為便於操作,在門洞的中間部位均有一橫長方形的“天窗”,成為又一道防衛措施;二是沿江城牆的“馬面”,其凸出面不是一般城牆的方形,而是一面方一面弧,即靠江上流方向的都是無稜角的,樣可以減少江水的阻力;三是西南兩面城牆牆體外側固以捍城,內側加築護城,以增強其防洪能力。

現城東面已無存,西南二面基本為宋至明清的舊物,北面大固山上則系九十年代在原牆基上重修。同時還保留著四個城門與甕城,是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府城城牆。

臨海古城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防洪,城牆上現在還有古代的大炮,城牆外現在還有好幾個保存完好的甕城,都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遺物。

黃昏時分的甕城,這時成為孩子們的足球場。

球兒撞向對面城牆,又彈回來,最凶猛的孩子飛身搶到腳下,眾孩子們歡叫著,追逐著……甕城在現在看來並不大,正好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足球場。這些臨海里的小市民很是讓我羨慕,他們可能根本就還沒有概念,依舊很熱鬧,一隻足球正飛來飛去。

孩子們可能根本還不在意,剛才撞到的城磚,有可能就是宋朝的古董。——1984年,臨海人建造望江門大橋,在城牆上曾開一洞,城牆的斷面外露,歷代修築的層面十分清楚,人們在裡面發現宋代“元符通寶”、“紹熙通寶”銅錢,在地表2.5米以下,還發現古石門檻。——這在我看來,生活在這個背景的孩子,比其他地方要幸福很多。在這個自身文脈越來越細弱的時代,生活在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臨海的孩子童年記憶還能有這些東西,是一件很罕有的事情了。保留並傳達這些歷史信息,可能就是臨海古城牆的最後使命吧。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二)、御誨誰不憶桃渚:南中國最適合遐想的地方

桃渚也許是一個最適合遐想、最適合發揮想象力的地方。

出臨海市區,向東,去大海的方向約60公里,大英雄戚繼光時代的抗倭小城桃渚要塞孤懸在經濟發達地區的鋼筋水泥樓群城鎮和四通八達的柏油馬路中,也幾乎是個奇蹟。

桃渚要塞是目前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明抗倭古城,1963年被列為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被國務院批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和想象的有些不一樣,抗倭古城比影視作品裡看到的那些城防要塞要小,到了桃渚鎮,車子一拐彎,城門和石牆展現眼前的時候,甚至有點失望。

冷靜下來,努力使自己以冷兵器時代的眼光來看,這的的確確是一座堅不可摧的城堡。明正統八年(1443年)為抗擊倭寇而建設的這個千戶所所城,周長1366米。全部城牆和東、西、南三座古城門現在都基本保存完好。

城牆全部用石頭砌成,號稱二丈一尺高,平均高度據目前實際測量約為4至5米。古城的東西南三座城門內,都設有圓形甕城,直徑約為10米。所謂甕城就是在城門入口處,凸出地建一個城門,再在裡面復建一個城門,引敵進來後,關閉外城大門,再關城內大門,來個“關門打狗”。不須多言,“甕中捉鱉”這句成語,是最好註解。

桃渚古城基本是個四方城,城牆其實只有東、西、南三面,原因很簡單:北面是山。

沿著石板古道爬上城北的山崗,頂上有烽火臺。當年,一有敵情,守在烽火臺上的戰士就放煙為號,為城中將士贏得戰鬥準備時間,當地人說,現在遠處山上還有7座殘存的烽火臺,還有被稱為石柱天燈的古代航標,古航標已有1500多年曆史,高2.8米,柱子上還有以前的文字。

看完最近的一個烽火臺,從古木參天的另一個方向下山,路邊的石頭上明朝大將軍胡海留下了“眺遠”兩個大字,氣勢恢宏。不遠處,還有明代書法家鮑大謀的楷書“鎮海”兩字。兩組摩崖石刻長與寬各約為1.5米。

下山在古城牆上漫步,迎面跑來幾個頑童,心中別有滋味。

這城牆,如今只是孩子們的玩鬧場所。古代將士的感覺,只有發揮想象力去遐想。

這桃渚古城真是個適合遐想的地方,孩子們的玩具就有生鏽的大鐵炮,是當地人從田裡挖出來的,貨真價實的古董兵器。當然正是文物,卻就這麼擺在風雨中。據記載,這種大炮俗稱“大將軍”,重1000斤,當年以騾車裝運,點放時則需使用大木楔入地面使本身固定。炮筒內以小鐵球和石塊緊緊填實,作用是在零距離大量殺傷敵軍人馬,炮手在點燒火藥以後也要跳進附近的工事裡以避免受傷。

民族英雄戚繼光自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至台州到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調任,抗倭八年,功勳卓著。當時,倭寇猖獗到令後人難以想象的地步:擁有可以裝載百人的大船,大舉入侵時,常常集結30一50艘船隻,人數多達幾千。盛時,可以有兩萬人據守佔領區內的軍事要地。劫掠的物品不限於金銀珠寶,還把當地人作為奴隸運往日本,甚至曾大批蒐集蠶繭並勒令婦女們抽絲。這已經和佔領軍在當地組織生產沒有多少差別。

1555年戚繼光調赴浙江新任的時候,對於倭寇的蹂躪,悲觀和惶惑遍佈於濱海各省。翻看當年的歷史,有些事情令人啼笑皆非,簡直不可思議,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記載了一個細節:一股50至70人的海寇竟創造了一個奇蹟。他們登陸後深入腹地,到處殺人越貨,如入無人之境,竟超過杭州北新關,經淳安入安徽朗縣,迫近蕪湖,圍繞南京兜了一個大圈子,然後趨襪陵關至宜興,退回至武進。以後雖然被殲,但是被他們殺傷的據稱竟有四千之多…… 戚繼光從1559年開始招募了3000名士兵。兩年之後,兵員增加一倍,1562年更擴大為10000人。

戚繼光和他的部隊在桃渚首戰告捷,九戰九捷,洗雪國恥,揚眉吐氣,大振國威。

從1559年開始,這支部隊曾屢次攻堅、解圍、迎戰、追擊,而從未在戰鬥中被倭寇擊潰。戚家軍的勝利記錄無出其右。

以桃渚這樣的要塞為基地,平定倭寇後,朝廷特將戚繼光、譚綸調到北京委以重任。戚繼光在任薊鎮總兵時,將他在臨海修築城防的經驗,運用到北方長城的增擴加強上。今天北方的明長城北京八達嶺、慕田峪、司馬臺、古北口、天津黃崖關、河北山海關附近的老龍頭、角山等很多地段都是按他的規劃設計加以改進增築過的。他特抽調了曾經參加修建桃渚要塞、改建臨海城牆的三千“江東子弟兵”充任領工、監理和技術指導。現在的雄姿,臨海人認為,桃渚古城、臨海古城牆堪稱北京八達嶺等長城的“師範”和“藍本”,臨海古城當地人今天也叫做“江南長城”。

走進桃渚石頭城,感覺街道不是很規則,和當地人一聊,原來街道不筆直而建而是呈“龍型”,主街兩邊的巷道,都不對稱呼應直通,而是插齒交叉而建,為的是防敵長驅直入,便於城內軍民隱蔽、出擊。

據說,城中的居民有的就是戚家軍的後裔,這我沒有考證,不過,我願意相信這是真的,古城裡老年協會的對聯就很酷,上下聯已看不清,橫批是“青春浩氣”。

在桃渚時,除了我們,沒有見到別的遊人,感覺冷冷清清。見到的當地人幾乎都是8361部隊,只有老人和孩子,青壯年大都到外面打工去了。桃渚古城裡老房子都有些殘破,小雜貨鋪是有一些的,卻沒有看到一家飯館。

漫步桃渚城內,可以說街巷至今仍保持著明清風貌,在街上亂轉,一家屋簷的木雕就讓人歎為觀止:不僅僅是花鳥魚蟲,竟然掉的是古代的故事。

古城留於照牆、屋簷的磚雕,留於門窗、柱礎等處的石雕,留於樑坊、窗櫺門戶等處的木雕,堪稱一絕。 古城的很多老房子都很值得一看,有一家的一張床,就佔據了半個屋子。我們僅看看來當地資料介紹的兩處:

郎德豐古宅建於清代光緒年間,由郎氏等九代後裔,郎公——孫恆建造。古宅共有樓屋30間,平屋20間,屋套環繞東、北、西,呈凹形,中間一座完整的四合院,規模宏大,佔地面積3200平方公尺。它的臨街照牆,高大嚴整,飛角凌空,古樸莊重。裡面是完整的四合院,一溜兒車廂房與插翼的樓房契合,四廊與天井道地相通。尤其令人讚賞的是,每根廊柱上精雕細刻的飾物,嵌在牆上的各式石花。凡人物、鳥獸,栩栩如生。凡花草、蟲魚形態逼真。其造型之優美,線條之流暢,圖案之富於變化,無不蘊含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高超技藝。

郎家裡古宅,建於清道光年間,由郎氏第八代後裔,郎公—昌滁建造。古宅系兩進臺門,寬敞高大四合院,還有開闊的前庭,後園綴以花木魚池,佔地面積2500平方公尺。雕樑畫棟,飛簷翹角,各窗、樑坊的木雕,雕琢細膩,尤其是刻在廊柱上的四頭鹿、盤龍、走獅、麒麟等動物顯行純樸、洗練。令人陶醉的是牆窗的石雕及照牆屋簷的磚雕,手法囊括線刻,淺浮雕、高浮雕、園雕,各式不同的動植物圖案,造型別致更令人神奇的是,植根於郎宅古棟上的二株孿生姐妹石榴樹,枝葉茂盛。兩樹開頭相似,樹高各約0.5米,三月開花。兩面三刀樹與棟中對稱,各約米餘,造型別致,與藝人造作無異。據說,這時孿生姐妹石榴樹已有百餘年了,歷經櫛風淋雨,熬霜鬥雪,還挺過了連續108天的天旱,如今颯爽威武,婀娜多姿,日夜守護在“珠瑪之巔”,堪稱一大奇觀。

城中還有一處神奇的所在——井水不犯河水”:城內有一口叫“黃衙井”的古井,是40多口古井中惟一從不幹涸的井,這口井深約1米,距平行的化龍渠不過1米。令人奇怪的是,即使渠水發黃,此井卻照樣清澈,表現了“涇渭分明”的“品格”。全國著名書法家陳叔亮為此井題了“黃衙井”的井名。

古城城民風純樸,此地盛產柑橘,在街上閒逛時,一家人正在往車上裝橘子,打問價格,人家隨手就給你塞好多讓你品嚐。這裡的橘子味道好極了,是我本年度吃過的最好吃的橘子。後來回到杭州,再買了很多橘子吃,都趕不上桃渚橘子的味道。

站在古城牆望大海方向眺望,現在是看不到海的。有人說,這大約就是滄海桑田。以前,城下不遠處,就是海的。現在,海退到10多公里以外了。

幾百年就有如此變遷?我懶得考證,就這麼看著遐想,挺美的。

再到古城四周轉轉,山水俱佳,一直轉到海邊,風景都很不錯。桃渚十三渚、石柱桃江、武坑峰林、玉壺仙岩等去城均不過數裡,均為一方名勝,都適合遐想,特別是海邊。心情好的話,你可以認為這裡是南中國最適合遐想的地方……南宋文天祥當年落荒從海道過此,詩興大發:“海上仙子國,邂逅寄孤逢。萬象畫圖裡,千巖玉界中”。

桃渚城邊不遠就是小雁蕩武坑景區,北側的入口距離桃渚古城不過1.5公里,面積約5公里,是一片由火山熔岩形成的峰林,頗有雁蕩山的風格。現在道路修的很好,步行毫不費力,大約兩三個小時便可實現南北穿越。一路有展旗峰、仙人擔等幾十處維妙維肖的峰巖。爬到一個峰頂,再回頭看桃渚古城,別有滋味。

再往海邊方向走,有個珊瑚巖地質公園,位於桃渚城東12裡處連盤鄉東4公里處大堪頭,是一億四千多萬年前的噴發性古火山口,火山爆發的溶岩凝固而成整個巖體從表到裡發育著六邊形巖柱,其狀如蓬萊仙島之珊瑚,故俗稱珊瑚巖。景區面積約5平方公里,其分佈之廣,數量之多,發育之完善,為國內所僅有,據說全世界也只有兩處這樣的景觀,一處在北愛爾蘭,這另一處就是這裡了。

再有10公里,就是海,一個叫南門坑的地方是臨海比較有名的海濱度假地。這裡的沙灘是鐵肩沙,光潔細軟,可以在上面邊從容行走邊胡思亂想或者說遐想。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臨海的兩個古城

·文/圖 稅曉潔

(一)、臨海古城:千年大牆的最後使命

夕陽籠罩臨海古城,千佛塔上密密麻麻的小佛像,正漸漸褪去光環,以千年不變的姿態默默注視著我:塔上的1003或者1036尊面磚佛像——這些滄桑的老傢伙們歷經千年歲月風霜,仍不減最初的栩栩如生,歲月留下的只是幾分神祕和靈氣。據史書記載,這個千佛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後毀於兵火。元大德三年(1299),杭州靈隱寺僧人淳具重建,至今基本完好。

塔六面七級,內空,原來是可以從裡面爬到塔頂的,現在不行了。爬不上去也好,在這個鋼筋水泥叢林統治所有大小城鎮的時代,千佛塔已經顯得很矮了。爬到頂,又能看到什麼呢?

殘破的古塔旁,是新整修的龍興寺,規模不很大,在東瀛名氣卻很響,原因更多在一個古人:唐朝的時候,日本和尚最澄大師曾在此受戒修煉,回國後創立日本天台宗。據說,近年日本人曾要為之捐資大修,被臨海人拒絕了。

千佛塔和寺廟緊挨著一個小山包,叫巾山,也不很高,100多米的樣子吧,因而形似古人巾幘而得名。要看出這山勢的巾帽形狀,是需要在特殊的地點和一定想象力的,此行我無緣得觀,也不是很感興趣,但使我感到神奇的是,巾山上除了著千佛塔,還有東西兩塔和南山殿塔。當地人說,這四塔算是分別建於宋、元、明、清。一座山上能有四朝的四塔相望,前後呼應,也真還不多見。

當地人稱,在千佛塔以西還有一口“千佛井”,塔為陽,井為陰。時間關係,我們沒有找到這口井。清同治《臨海縣誌》載:“千佛井,在炭行街,上二石欄,下磚有陰文佛像,與天寧寺東佛塔相對”。查資料應在原炭行街,也就是解放路90-91號之間。說到井,據1953年的官方調查,臨海可飲用的古井尚有875口。

龍興寺旁不遠處就是一條古街,很長,街邊是一些土木建築的老房子,都很蒼老的樣子。與別處不同的是,隔一段,街道頂上就有一個牌坊,牌坊上書本街區的名稱“永靖坊”、“迎仙坊”、“悟真坊”、“清河坊”、“廣文坊”之類,都是有些年頭的古物。這條街以前是臨海的主要商業區,現在還有很多很老的老店,但街道在現今商業時代已經顯得很窄,不合時宜,不能走汽車,變得寂寞寥落。老店看來都殘破不堪,沒有多少生意,街上行人也不是很多。

同新城區比,這裡的一切都顯得蒼老而破敗,在這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已經象個異類。

走到古街和現在跑汽車的水泥馬路交匯處的一個路口,有一個照壁,上有四個大字——“紫陽故里”。這裡的街,現在還叫紫陽街。大名鼎鼎的紫陽真人老家,原來就在這裡啊!鄙人在此大發慨嘆是因為就在來臨海前不久,我們一幫人剛漂流了遙遠的陝西漢江,漢江邊有個陝西紫陽縣,縣名就是因此人而來。張伯端,北宋人,被認為是道教南宗的鼻祖。生於983年,長壽99歲。當地的資料顯示,紫陽真人故居在臨海城關櫻珠巷,現市教委大院內。

離開古街,順著車水馬龍的現代大道走不遠,還有太平天國的臺門,四處胡亂轉,不小心就能走到因明朝抗倭將領戚繼光而來的“繼光街”。臨海是一個可以在新舊之間隨意搖盪的地方,走出古街,新城區的五星級酒店都馬上就要建起來了,人們想要的,應有盡有,算是很發達的城市。徜徉在這古街老巷,一個小店,一座老屋,又都有自己的一段歷史,城老了,故事就多:幼年就寫出“鵝鵝鵝,曲頸向天歌”晚年寫了著名的討伐武則天的檄文的那個唐朝天才駱賓王,城裡的東湖,有他的祠堂;唐代學者鄭虔,是台州教育啟蒙人,城邊有鄭廣文紀念館;龍顧山還有“天壇”,元朝未年浙江台州人方國珍稱帝時所留……諸如此類的舊東西,有心者,在臨海可謂挖之不盡。

臨海在古代的南中國,很早就是一個重要的高級行政單位。遠在西漢,這一帶就有回浦縣。三國時,孫吳政權在此設立有臨海郡,大將衛溫曾率甲士萬人從此啟程遠征臺灣,當地人說,後來,臺灣曾歸臨海管轄過。

中華五千年文明,在地球上算是很老的了。新的考古發現還使這個時限正在往上延伸,到更老更早。在華夏大地,隨便到一個地方,對地方史感興趣的人,都會眼花繚亂。但同時,能眼見為實的東西確實越來越少。——整個中國都正在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飛快變遷著,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貼滿廁所瓷磚千篇一律的鋼筋玻璃小樓正在吞噬一座座吊角樓,大小城鎮正在不知不覺長成一個個怪摸怪樣的方盒子,程度不同地仿紐約仿上海仿武漢……我不想評論也作不出什麼評論,我在這裡能夠說的只是個人感覺……面對臨海這樣得古城,我感覺到一種堅強與失落,有一種進入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迷宮的感覺。

白天的古街看起來有些淒涼,晚上看起來要溫馨很多,白天還是多看看臨海的古城牆吧:紫陽古街、龍興寺、千佛塔,整個臨海主城區都曾被古城牆所包圍,重要的是,這古城牆至今尚大部分保存較好。事實上,臨海古城在現在的整個中國南方,也堪稱絕無僅有。

臨海也因之在1994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臨海古城牆沿著靈江護衛熙熙攘攘的城內芸芸眾生,一直爬到城北的龍顧山(大固山)。

古城牆“周圍一十八里”,現存的還有6公里多。修葺後的城牆高5到7米,牆頂寬35至45米。古城原有7門,尚存靖越門、興善門、鎮寧門、朝天門4處。門上皆有樓。城內原有子城,是州、路、府衙署所在,唐、宋、元、明、清歷代均多次修繕和增高加固。

臨海古城相傳系東晉辛景為抵禦孫恩農民軍始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

古城能在人煙稠密處保存的這麼完好到當代,幾乎是個奇蹟。明代人文地理學家臨海人王士性說:“兩浙十一郡城池,唯吾臺最據險”。臨海城能保存至今卻並不是因為險峻高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水,為了防洪。

古城現在保存最完好的正是靠江的這一面,從東晉開始始建的臨海古城,最初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防洪。這個功能使得古城至今尚存大半,即使被視為浩劫的文化大革命這座古城也沒有受到多少損失。就是在元代統一中國以後,蒙古族統治者擔心各地割據抵抗,下令拆毀所有城牆,臨海古城恰恰例外的原因也在於此。元周潤祖在《重修捍城江岸記》中載:“皇元大一統,盡墮天下城郭,以示無外,獨臺城不墮,備水患也。”

具有防禦和防洪的雙重功能的臨海古城,有這樣幾個特色:一是各城門的樓與下面通道頂有一呈長形的“天井”,城門除採用大木門啟閉外,在木門外側做好防洪閘槽,每逢大水,便用槽木疊閉。另一方面因為大門的高度均明顯高於城門洞的拱券,為便於操作,在門洞的中間部位均有一橫長方形的“天窗”,成為又一道防衛措施;二是沿江城牆的“馬面”,其凸出面不是一般城牆的方形,而是一面方一面弧,即靠江上流方向的都是無稜角的,樣可以減少江水的阻力;三是西南兩面城牆牆體外側固以捍城,內側加築護城,以增強其防洪能力。

現城東面已無存,西南二面基本為宋至明清的舊物,北面大固山上則系九十年代在原牆基上重修。同時還保留著四個城門與甕城,是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府城城牆。

臨海古城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防洪,城牆上現在還有古代的大炮,城牆外現在還有好幾個保存完好的甕城,都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遺物。

黃昏時分的甕城,這時成為孩子們的足球場。

球兒撞向對面城牆,又彈回來,最凶猛的孩子飛身搶到腳下,眾孩子們歡叫著,追逐著……甕城在現在看來並不大,正好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足球場。這些臨海里的小市民很是讓我羨慕,他們可能根本就還沒有概念,依舊很熱鬧,一隻足球正飛來飛去。

孩子們可能根本還不在意,剛才撞到的城磚,有可能就是宋朝的古董。——1984年,臨海人建造望江門大橋,在城牆上曾開一洞,城牆的斷面外露,歷代修築的層面十分清楚,人們在裡面發現宋代“元符通寶”、“紹熙通寶”銅錢,在地表2.5米以下,還發現古石門檻。——這在我看來,生活在這個背景的孩子,比其他地方要幸福很多。在這個自身文脈越來越細弱的時代,生活在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臨海的孩子童年記憶還能有這些東西,是一件很罕有的事情了。保留並傳達這些歷史信息,可能就是臨海古城牆的最後使命吧。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二)、御誨誰不憶桃渚:南中國最適合遐想的地方

桃渚也許是一個最適合遐想、最適合發揮想象力的地方。

出臨海市區,向東,去大海的方向約60公里,大英雄戚繼光時代的抗倭小城桃渚要塞孤懸在經濟發達地區的鋼筋水泥樓群城鎮和四通八達的柏油馬路中,也幾乎是個奇蹟。

桃渚要塞是目前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明抗倭古城,1963年被列為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被國務院批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和想象的有些不一樣,抗倭古城比影視作品裡看到的那些城防要塞要小,到了桃渚鎮,車子一拐彎,城門和石牆展現眼前的時候,甚至有點失望。

冷靜下來,努力使自己以冷兵器時代的眼光來看,這的的確確是一座堅不可摧的城堡。明正統八年(1443年)為抗擊倭寇而建設的這個千戶所所城,周長1366米。全部城牆和東、西、南三座古城門現在都基本保存完好。

城牆全部用石頭砌成,號稱二丈一尺高,平均高度據目前實際測量約為4至5米。古城的東西南三座城門內,都設有圓形甕城,直徑約為10米。所謂甕城就是在城門入口處,凸出地建一個城門,再在裡面復建一個城門,引敵進來後,關閉外城大門,再關城內大門,來個“關門打狗”。不須多言,“甕中捉鱉”這句成語,是最好註解。

桃渚古城基本是個四方城,城牆其實只有東、西、南三面,原因很簡單:北面是山。

沿著石板古道爬上城北的山崗,頂上有烽火臺。當年,一有敵情,守在烽火臺上的戰士就放煙為號,為城中將士贏得戰鬥準備時間,當地人說,現在遠處山上還有7座殘存的烽火臺,還有被稱為石柱天燈的古代航標,古航標已有1500多年曆史,高2.8米,柱子上還有以前的文字。

看完最近的一個烽火臺,從古木參天的另一個方向下山,路邊的石頭上明朝大將軍胡海留下了“眺遠”兩個大字,氣勢恢宏。不遠處,還有明代書法家鮑大謀的楷書“鎮海”兩字。兩組摩崖石刻長與寬各約為1.5米。

下山在古城牆上漫步,迎面跑來幾個頑童,心中別有滋味。

這城牆,如今只是孩子們的玩鬧場所。古代將士的感覺,只有發揮想象力去遐想。

這桃渚古城真是個適合遐想的地方,孩子們的玩具就有生鏽的大鐵炮,是當地人從田裡挖出來的,貨真價實的古董兵器。當然正是文物,卻就這麼擺在風雨中。據記載,這種大炮俗稱“大將軍”,重1000斤,當年以騾車裝運,點放時則需使用大木楔入地面使本身固定。炮筒內以小鐵球和石塊緊緊填實,作用是在零距離大量殺傷敵軍人馬,炮手在點燒火藥以後也要跳進附近的工事裡以避免受傷。

民族英雄戚繼光自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至台州到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調任,抗倭八年,功勳卓著。當時,倭寇猖獗到令後人難以想象的地步:擁有可以裝載百人的大船,大舉入侵時,常常集結30一50艘船隻,人數多達幾千。盛時,可以有兩萬人據守佔領區內的軍事要地。劫掠的物品不限於金銀珠寶,還把當地人作為奴隸運往日本,甚至曾大批蒐集蠶繭並勒令婦女們抽絲。這已經和佔領軍在當地組織生產沒有多少差別。

1555年戚繼光調赴浙江新任的時候,對於倭寇的蹂躪,悲觀和惶惑遍佈於濱海各省。翻看當年的歷史,有些事情令人啼笑皆非,簡直不可思議,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記載了一個細節:一股50至70人的海寇竟創造了一個奇蹟。他們登陸後深入腹地,到處殺人越貨,如入無人之境,竟超過杭州北新關,經淳安入安徽朗縣,迫近蕪湖,圍繞南京兜了一個大圈子,然後趨襪陵關至宜興,退回至武進。以後雖然被殲,但是被他們殺傷的據稱竟有四千之多…… 戚繼光從1559年開始招募了3000名士兵。兩年之後,兵員增加一倍,1562年更擴大為10000人。

戚繼光和他的部隊在桃渚首戰告捷,九戰九捷,洗雪國恥,揚眉吐氣,大振國威。

從1559年開始,這支部隊曾屢次攻堅、解圍、迎戰、追擊,而從未在戰鬥中被倭寇擊潰。戚家軍的勝利記錄無出其右。

以桃渚這樣的要塞為基地,平定倭寇後,朝廷特將戚繼光、譚綸調到北京委以重任。戚繼光在任薊鎮總兵時,將他在臨海修築城防的經驗,運用到北方長城的增擴加強上。今天北方的明長城北京八達嶺、慕田峪、司馬臺、古北口、天津黃崖關、河北山海關附近的老龍頭、角山等很多地段都是按他的規劃設計加以改進增築過的。他特抽調了曾經參加修建桃渚要塞、改建臨海城牆的三千“江東子弟兵”充任領工、監理和技術指導。現在的雄姿,臨海人認為,桃渚古城、臨海古城牆堪稱北京八達嶺等長城的“師範”和“藍本”,臨海古城當地人今天也叫做“江南長城”。

走進桃渚石頭城,感覺街道不是很規則,和當地人一聊,原來街道不筆直而建而是呈“龍型”,主街兩邊的巷道,都不對稱呼應直通,而是插齒交叉而建,為的是防敵長驅直入,便於城內軍民隱蔽、出擊。

據說,城中的居民有的就是戚家軍的後裔,這我沒有考證,不過,我願意相信這是真的,古城裡老年協會的對聯就很酷,上下聯已看不清,橫批是“青春浩氣”。

在桃渚時,除了我們,沒有見到別的遊人,感覺冷冷清清。見到的當地人幾乎都是8361部隊,只有老人和孩子,青壯年大都到外面打工去了。桃渚古城裡老房子都有些殘破,小雜貨鋪是有一些的,卻沒有看到一家飯館。

漫步桃渚城內,可以說街巷至今仍保持著明清風貌,在街上亂轉,一家屋簷的木雕就讓人歎為觀止:不僅僅是花鳥魚蟲,竟然掉的是古代的故事。

古城留於照牆、屋簷的磚雕,留於門窗、柱礎等處的石雕,留於樑坊、窗櫺門戶等處的木雕,堪稱一絕。 古城的很多老房子都很值得一看,有一家的一張床,就佔據了半個屋子。我們僅看看來當地資料介紹的兩處:

郎德豐古宅建於清代光緒年間,由郎氏等九代後裔,郎公——孫恆建造。古宅共有樓屋30間,平屋20間,屋套環繞東、北、西,呈凹形,中間一座完整的四合院,規模宏大,佔地面積3200平方公尺。它的臨街照牆,高大嚴整,飛角凌空,古樸莊重。裡面是完整的四合院,一溜兒車廂房與插翼的樓房契合,四廊與天井道地相通。尤其令人讚賞的是,每根廊柱上精雕細刻的飾物,嵌在牆上的各式石花。凡人物、鳥獸,栩栩如生。凡花草、蟲魚形態逼真。其造型之優美,線條之流暢,圖案之富於變化,無不蘊含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高超技藝。

郎家裡古宅,建於清道光年間,由郎氏第八代後裔,郎公—昌滁建造。古宅系兩進臺門,寬敞高大四合院,還有開闊的前庭,後園綴以花木魚池,佔地面積2500平方公尺。雕樑畫棟,飛簷翹角,各窗、樑坊的木雕,雕琢細膩,尤其是刻在廊柱上的四頭鹿、盤龍、走獅、麒麟等動物顯行純樸、洗練。令人陶醉的是牆窗的石雕及照牆屋簷的磚雕,手法囊括線刻,淺浮雕、高浮雕、園雕,各式不同的動植物圖案,造型別致更令人神奇的是,植根於郎宅古棟上的二株孿生姐妹石榴樹,枝葉茂盛。兩樹開頭相似,樹高各約0.5米,三月開花。兩面三刀樹與棟中對稱,各約米餘,造型別致,與藝人造作無異。據說,這時孿生姐妹石榴樹已有百餘年了,歷經櫛風淋雨,熬霜鬥雪,還挺過了連續108天的天旱,如今颯爽威武,婀娜多姿,日夜守護在“珠瑪之巔”,堪稱一大奇觀。

城中還有一處神奇的所在——井水不犯河水”:城內有一口叫“黃衙井”的古井,是40多口古井中惟一從不幹涸的井,這口井深約1米,距平行的化龍渠不過1米。令人奇怪的是,即使渠水發黃,此井卻照樣清澈,表現了“涇渭分明”的“品格”。全國著名書法家陳叔亮為此井題了“黃衙井”的井名。

古城城民風純樸,此地盛產柑橘,在街上閒逛時,一家人正在往車上裝橘子,打問價格,人家隨手就給你塞好多讓你品嚐。這裡的橘子味道好極了,是我本年度吃過的最好吃的橘子。後來回到杭州,再買了很多橘子吃,都趕不上桃渚橘子的味道。

站在古城牆望大海方向眺望,現在是看不到海的。有人說,這大約就是滄海桑田。以前,城下不遠處,就是海的。現在,海退到10多公里以外了。

幾百年就有如此變遷?我懶得考證,就這麼看著遐想,挺美的。

再到古城四周轉轉,山水俱佳,一直轉到海邊,風景都很不錯。桃渚十三渚、石柱桃江、武坑峰林、玉壺仙岩等去城均不過數裡,均為一方名勝,都適合遐想,特別是海邊。心情好的話,你可以認為這裡是南中國最適合遐想的地方……南宋文天祥當年落荒從海道過此,詩興大發:“海上仙子國,邂逅寄孤逢。萬象畫圖裡,千巖玉界中”。

桃渚城邊不遠就是小雁蕩武坑景區,北側的入口距離桃渚古城不過1.5公里,面積約5公里,是一片由火山熔岩形成的峰林,頗有雁蕩山的風格。現在道路修的很好,步行毫不費力,大約兩三個小時便可實現南北穿越。一路有展旗峰、仙人擔等幾十處維妙維肖的峰巖。爬到一個峰頂,再回頭看桃渚古城,別有滋味。

再往海邊方向走,有個珊瑚巖地質公園,位於桃渚城東12裡處連盤鄉東4公里處大堪頭,是一億四千多萬年前的噴發性古火山口,火山爆發的溶岩凝固而成整個巖體從表到裡發育著六邊形巖柱,其狀如蓬萊仙島之珊瑚,故俗稱珊瑚巖。景區面積約5平方公里,其分佈之廣,數量之多,發育之完善,為國內所僅有,據說全世界也只有兩處這樣的景觀,一處在北愛爾蘭,這另一處就是這裡了。

再有10公里,就是海,一個叫南門坑的地方是臨海比較有名的海濱度假地。這裡的沙灘是鐵肩沙,光潔細軟,可以在上面邊從容行走邊胡思亂想或者說遐想。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臨海的兩個古城

·文/圖 稅曉潔

(一)、臨海古城:千年大牆的最後使命

夕陽籠罩臨海古城,千佛塔上密密麻麻的小佛像,正漸漸褪去光環,以千年不變的姿態默默注視著我:塔上的1003或者1036尊面磚佛像——這些滄桑的老傢伙們歷經千年歲月風霜,仍不減最初的栩栩如生,歲月留下的只是幾分神祕和靈氣。據史書記載,這個千佛塔,始建於唐天寶三年,後毀於兵火。元大德三年(1299),杭州靈隱寺僧人淳具重建,至今基本完好。

塔六面七級,內空,原來是可以從裡面爬到塔頂的,現在不行了。爬不上去也好,在這個鋼筋水泥叢林統治所有大小城鎮的時代,千佛塔已經顯得很矮了。爬到頂,又能看到什麼呢?

殘破的古塔旁,是新整修的龍興寺,規模不很大,在東瀛名氣卻很響,原因更多在一個古人:唐朝的時候,日本和尚最澄大師曾在此受戒修煉,回國後創立日本天台宗。據說,近年日本人曾要為之捐資大修,被臨海人拒絕了。

千佛塔和寺廟緊挨著一個小山包,叫巾山,也不很高,100多米的樣子吧,因而形似古人巾幘而得名。要看出這山勢的巾帽形狀,是需要在特殊的地點和一定想象力的,此行我無緣得觀,也不是很感興趣,但使我感到神奇的是,巾山上除了著千佛塔,還有東西兩塔和南山殿塔。當地人說,這四塔算是分別建於宋、元、明、清。一座山上能有四朝的四塔相望,前後呼應,也真還不多見。

當地人稱,在千佛塔以西還有一口“千佛井”,塔為陽,井為陰。時間關係,我們沒有找到這口井。清同治《臨海縣誌》載:“千佛井,在炭行街,上二石欄,下磚有陰文佛像,與天寧寺東佛塔相對”。查資料應在原炭行街,也就是解放路90-91號之間。說到井,據1953年的官方調查,臨海可飲用的古井尚有875口。

龍興寺旁不遠處就是一條古街,很長,街邊是一些土木建築的老房子,都很蒼老的樣子。與別處不同的是,隔一段,街道頂上就有一個牌坊,牌坊上書本街區的名稱“永靖坊”、“迎仙坊”、“悟真坊”、“清河坊”、“廣文坊”之類,都是有些年頭的古物。這條街以前是臨海的主要商業區,現在還有很多很老的老店,但街道在現今商業時代已經顯得很窄,不合時宜,不能走汽車,變得寂寞寥落。老店看來都殘破不堪,沒有多少生意,街上行人也不是很多。

同新城區比,這裡的一切都顯得蒼老而破敗,在這個百萬人口的城市,已經象個異類。

走到古街和現在跑汽車的水泥馬路交匯處的一個路口,有一個照壁,上有四個大字——“紫陽故里”。這裡的街,現在還叫紫陽街。大名鼎鼎的紫陽真人老家,原來就在這裡啊!鄙人在此大發慨嘆是因為就在來臨海前不久,我們一幫人剛漂流了遙遠的陝西漢江,漢江邊有個陝西紫陽縣,縣名就是因此人而來。張伯端,北宋人,被認為是道教南宗的鼻祖。生於983年,長壽99歲。當地的資料顯示,紫陽真人故居在臨海城關櫻珠巷,現市教委大院內。

離開古街,順著車水馬龍的現代大道走不遠,還有太平天國的臺門,四處胡亂轉,不小心就能走到因明朝抗倭將領戚繼光而來的“繼光街”。臨海是一個可以在新舊之間隨意搖盪的地方,走出古街,新城區的五星級酒店都馬上就要建起來了,人們想要的,應有盡有,算是很發達的城市。徜徉在這古街老巷,一個小店,一座老屋,又都有自己的一段歷史,城老了,故事就多:幼年就寫出“鵝鵝鵝,曲頸向天歌”晚年寫了著名的討伐武則天的檄文的那個唐朝天才駱賓王,城裡的東湖,有他的祠堂;唐代學者鄭虔,是台州教育啟蒙人,城邊有鄭廣文紀念館;龍顧山還有“天壇”,元朝未年浙江台州人方國珍稱帝時所留……諸如此類的舊東西,有心者,在臨海可謂挖之不盡。

臨海在古代的南中國,很早就是一個重要的高級行政單位。遠在西漢,這一帶就有回浦縣。三國時,孫吳政權在此設立有臨海郡,大將衛溫曾率甲士萬人從此啟程遠征臺灣,當地人說,後來,臺灣曾歸臨海管轄過。

中華五千年文明,在地球上算是很老的了。新的考古發現還使這個時限正在往上延伸,到更老更早。在華夏大地,隨便到一個地方,對地方史感興趣的人,都會眼花繚亂。但同時,能眼見為實的東西確實越來越少。——整個中國都正在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速度飛快變遷著,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貼滿廁所瓷磚千篇一律的鋼筋玻璃小樓正在吞噬一座座吊角樓,大小城鎮正在不知不覺長成一個個怪摸怪樣的方盒子,程度不同地仿紐約仿上海仿武漢……我不想評論也作不出什麼評論,我在這裡能夠說的只是個人感覺……面對臨海這樣得古城,我感覺到一種堅強與失落,有一種進入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迷宮的感覺。

白天的古街看起來有些淒涼,晚上看起來要溫馨很多,白天還是多看看臨海的古城牆吧:紫陽古街、龍興寺、千佛塔,整個臨海主城區都曾被古城牆所包圍,重要的是,這古城牆至今尚大部分保存較好。事實上,臨海古城在現在的整個中國南方,也堪稱絕無僅有。

臨海也因之在1994年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臨海古城牆沿著靈江護衛熙熙攘攘的城內芸芸眾生,一直爬到城北的龍顧山(大固山)。

古城牆“周圍一十八里”,現存的還有6公里多。修葺後的城牆高5到7米,牆頂寬35至45米。古城原有7門,尚存靖越門、興善門、鎮寧門、朝天門4處。門上皆有樓。城內原有子城,是州、路、府衙署所在,唐、宋、元、明、清歷代均多次修繕和增高加固。

臨海古城相傳系東晉辛景為抵禦孫恩農民軍始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曆史。

古城能在人煙稠密處保存的這麼完好到當代,幾乎是個奇蹟。明代人文地理學家臨海人王士性說:“兩浙十一郡城池,唯吾臺最據險”。臨海城能保存至今卻並不是因為險峻高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水,為了防洪。

古城現在保存最完好的正是靠江的這一面,從東晉開始始建的臨海古城,最初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防洪。這個功能使得古城至今尚存大半,即使被視為浩劫的文化大革命這座古城也沒有受到多少損失。就是在元代統一中國以後,蒙古族統治者擔心各地割據抵抗,下令拆毀所有城牆,臨海古城恰恰例外的原因也在於此。元周潤祖在《重修捍城江岸記》中載:“皇元大一統,盡墮天下城郭,以示無外,獨臺城不墮,備水患也。”

具有防禦和防洪的雙重功能的臨海古城,有這樣幾個特色:一是各城門的樓與下面通道頂有一呈長形的“天井”,城門除採用大木門啟閉外,在木門外側做好防洪閘槽,每逢大水,便用槽木疊閉。另一方面因為大門的高度均明顯高於城門洞的拱券,為便於操作,在門洞的中間部位均有一橫長方形的“天窗”,成為又一道防衛措施;二是沿江城牆的“馬面”,其凸出面不是一般城牆的方形,而是一面方一面弧,即靠江上流方向的都是無稜角的,樣可以減少江水的阻力;三是西南兩面城牆牆體外側固以捍城,內側加築護城,以增強其防洪能力。

現城東面已無存,西南二面基本為宋至明清的舊物,北面大固山上則系九十年代在原牆基上重修。同時還保留著四個城門與甕城,是江南保存最為完好的府城城牆。

臨海古城當然不僅僅是為了防洪,城牆上現在還有古代的大炮,城牆外現在還有好幾個保存完好的甕城,都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遺物。

黃昏時分的甕城,這時成為孩子們的足球場。

球兒撞向對面城牆,又彈回來,最凶猛的孩子飛身搶到腳下,眾孩子們歡叫著,追逐著……甕城在現在看來並不大,正好成為孩子們最好的足球場。這些臨海里的小市民很是讓我羨慕,他們可能根本就還沒有概念,依舊很熱鬧,一隻足球正飛來飛去。

孩子們可能根本還不在意,剛才撞到的城磚,有可能就是宋朝的古董。——1984年,臨海人建造望江門大橋,在城牆上曾開一洞,城牆的斷面外露,歷代修築的層面十分清楚,人們在裡面發現宋代“元符通寶”、“紹熙通寶”銅錢,在地表2.5米以下,還發現古石門檻。——這在我看來,生活在這個背景的孩子,比其他地方要幸福很多。在這個自身文脈越來越細弱的時代,生活在一個百萬人口的城市,臨海的孩子童年記憶還能有這些東西,是一件很罕有的事情了。保留並傳達這些歷史信息,可能就是臨海古城牆的最後使命吧。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二)、御誨誰不憶桃渚:南中國最適合遐想的地方

桃渚也許是一個最適合遐想、最適合發揮想象力的地方。

出臨海市區,向東,去大海的方向約60公里,大英雄戚繼光時代的抗倭小城桃渚要塞孤懸在經濟發達地區的鋼筋水泥樓群城鎮和四通八達的柏油馬路中,也幾乎是個奇蹟。

桃渚要塞是目前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明抗倭古城,1963年被列為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被國務院批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和想象的有些不一樣,抗倭古城比影視作品裡看到的那些城防要塞要小,到了桃渚鎮,車子一拐彎,城門和石牆展現眼前的時候,甚至有點失望。

冷靜下來,努力使自己以冷兵器時代的眼光來看,這的的確確是一座堅不可摧的城堡。明正統八年(1443年)為抗擊倭寇而建設的這個千戶所所城,周長1366米。全部城牆和東、西、南三座古城門現在都基本保存完好。

城牆全部用石頭砌成,號稱二丈一尺高,平均高度據目前實際測量約為4至5米。古城的東西南三座城門內,都設有圓形甕城,直徑約為10米。所謂甕城就是在城門入口處,凸出地建一個城門,再在裡面復建一個城門,引敵進來後,關閉外城大門,再關城內大門,來個“關門打狗”。不須多言,“甕中捉鱉”這句成語,是最好註解。

桃渚古城基本是個四方城,城牆其實只有東、西、南三面,原因很簡單:北面是山。

沿著石板古道爬上城北的山崗,頂上有烽火臺。當年,一有敵情,守在烽火臺上的戰士就放煙為號,為城中將士贏得戰鬥準備時間,當地人說,現在遠處山上還有7座殘存的烽火臺,還有被稱為石柱天燈的古代航標,古航標已有1500多年曆史,高2.8米,柱子上還有以前的文字。

看完最近的一個烽火臺,從古木參天的另一個方向下山,路邊的石頭上明朝大將軍胡海留下了“眺遠”兩個大字,氣勢恢宏。不遠處,還有明代書法家鮑大謀的楷書“鎮海”兩字。兩組摩崖石刻長與寬各約為1.5米。

下山在古城牆上漫步,迎面跑來幾個頑童,心中別有滋味。

這城牆,如今只是孩子們的玩鬧場所。古代將士的感覺,只有發揮想象力去遐想。

這桃渚古城真是個適合遐想的地方,孩子們的玩具就有生鏽的大鐵炮,是當地人從田裡挖出來的,貨真價實的古董兵器。當然正是文物,卻就這麼擺在風雨中。據記載,這種大炮俗稱“大將軍”,重1000斤,當年以騾車裝運,點放時則需使用大木楔入地面使本身固定。炮筒內以小鐵球和石塊緊緊填實,作用是在零距離大量殺傷敵軍人馬,炮手在點燒火藥以後也要跳進附近的工事裡以避免受傷。

民族英雄戚繼光自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至台州到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調任,抗倭八年,功勳卓著。當時,倭寇猖獗到令後人難以想象的地步:擁有可以裝載百人的大船,大舉入侵時,常常集結30一50艘船隻,人數多達幾千。盛時,可以有兩萬人據守佔領區內的軍事要地。劫掠的物品不限於金銀珠寶,還把當地人作為奴隸運往日本,甚至曾大批蒐集蠶繭並勒令婦女們抽絲。這已經和佔領軍在當地組織生產沒有多少差別。

1555年戚繼光調赴浙江新任的時候,對於倭寇的蹂躪,悲觀和惶惑遍佈於濱海各省。翻看當年的歷史,有些事情令人啼笑皆非,簡直不可思議,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記載了一個細節:一股50至70人的海寇竟創造了一個奇蹟。他們登陸後深入腹地,到處殺人越貨,如入無人之境,竟超過杭州北新關,經淳安入安徽朗縣,迫近蕪湖,圍繞南京兜了一個大圈子,然後趨襪陵關至宜興,退回至武進。以後雖然被殲,但是被他們殺傷的據稱竟有四千之多…… 戚繼光從1559年開始招募了3000名士兵。兩年之後,兵員增加一倍,1562年更擴大為10000人。

戚繼光和他的部隊在桃渚首戰告捷,九戰九捷,洗雪國恥,揚眉吐氣,大振國威。

從1559年開始,這支部隊曾屢次攻堅、解圍、迎戰、追擊,而從未在戰鬥中被倭寇擊潰。戚家軍的勝利記錄無出其右。

以桃渚這樣的要塞為基地,平定倭寇後,朝廷特將戚繼光、譚綸調到北京委以重任。戚繼光在任薊鎮總兵時,將他在臨海修築城防的經驗,運用到北方長城的增擴加強上。今天北方的明長城北京八達嶺、慕田峪、司馬臺、古北口、天津黃崖關、河北山海關附近的老龍頭、角山等很多地段都是按他的規劃設計加以改進增築過的。他特抽調了曾經參加修建桃渚要塞、改建臨海城牆的三千“江東子弟兵”充任領工、監理和技術指導。現在的雄姿,臨海人認為,桃渚古城、臨海古城牆堪稱北京八達嶺等長城的“師範”和“藍本”,臨海古城當地人今天也叫做“江南長城”。

走進桃渚石頭城,感覺街道不是很規則,和當地人一聊,原來街道不筆直而建而是呈“龍型”,主街兩邊的巷道,都不對稱呼應直通,而是插齒交叉而建,為的是防敵長驅直入,便於城內軍民隱蔽、出擊。

據說,城中的居民有的就是戚家軍的後裔,這我沒有考證,不過,我願意相信這是真的,古城裡老年協會的對聯就很酷,上下聯已看不清,橫批是“青春浩氣”。

在桃渚時,除了我們,沒有見到別的遊人,感覺冷冷清清。見到的當地人幾乎都是8361部隊,只有老人和孩子,青壯年大都到外面打工去了。桃渚古城裡老房子都有些殘破,小雜貨鋪是有一些的,卻沒有看到一家飯館。

漫步桃渚城內,可以說街巷至今仍保持著明清風貌,在街上亂轉,一家屋簷的木雕就讓人歎為觀止:不僅僅是花鳥魚蟲,竟然掉的是古代的故事。

古城留於照牆、屋簷的磚雕,留於門窗、柱礎等處的石雕,留於樑坊、窗櫺門戶等處的木雕,堪稱一絕。 古城的很多老房子都很值得一看,有一家的一張床,就佔據了半個屋子。我們僅看看來當地資料介紹的兩處:

郎德豐古宅建於清代光緒年間,由郎氏等九代後裔,郎公——孫恆建造。古宅共有樓屋30間,平屋20間,屋套環繞東、北、西,呈凹形,中間一座完整的四合院,規模宏大,佔地面積3200平方公尺。它的臨街照牆,高大嚴整,飛角凌空,古樸莊重。裡面是完整的四合院,一溜兒車廂房與插翼的樓房契合,四廊與天井道地相通。尤其令人讚賞的是,每根廊柱上精雕細刻的飾物,嵌在牆上的各式石花。凡人物、鳥獸,栩栩如生。凡花草、蟲魚形態逼真。其造型之優美,線條之流暢,圖案之富於變化,無不蘊含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高超技藝。

郎家裡古宅,建於清道光年間,由郎氏第八代後裔,郎公—昌滁建造。古宅系兩進臺門,寬敞高大四合院,還有開闊的前庭,後園綴以花木魚池,佔地面積2500平方公尺。雕樑畫棟,飛簷翹角,各窗、樑坊的木雕,雕琢細膩,尤其是刻在廊柱上的四頭鹿、盤龍、走獅、麒麟等動物顯行純樸、洗練。令人陶醉的是牆窗的石雕及照牆屋簷的磚雕,手法囊括線刻,淺浮雕、高浮雕、園雕,各式不同的動植物圖案,造型別致更令人神奇的是,植根於郎宅古棟上的二株孿生姐妹石榴樹,枝葉茂盛。兩樹開頭相似,樹高各約0.5米,三月開花。兩面三刀樹與棟中對稱,各約米餘,造型別致,與藝人造作無異。據說,這時孿生姐妹石榴樹已有百餘年了,歷經櫛風淋雨,熬霜鬥雪,還挺過了連續108天的天旱,如今颯爽威武,婀娜多姿,日夜守護在“珠瑪之巔”,堪稱一大奇觀。

城中還有一處神奇的所在——井水不犯河水”:城內有一口叫“黃衙井”的古井,是40多口古井中惟一從不幹涸的井,這口井深約1米,距平行的化龍渠不過1米。令人奇怪的是,即使渠水發黃,此井卻照樣清澈,表現了“涇渭分明”的“品格”。全國著名書法家陳叔亮為此井題了“黃衙井”的井名。

古城城民風純樸,此地盛產柑橘,在街上閒逛時,一家人正在往車上裝橘子,打問價格,人家隨手就給你塞好多讓你品嚐。這裡的橘子味道好極了,是我本年度吃過的最好吃的橘子。後來回到杭州,再買了很多橘子吃,都趕不上桃渚橘子的味道。

站在古城牆望大海方向眺望,現在是看不到海的。有人說,這大約就是滄海桑田。以前,城下不遠處,就是海的。現在,海退到10多公里以外了。

幾百年就有如此變遷?我懶得考證,就這麼看著遐想,挺美的。

再到古城四周轉轉,山水俱佳,一直轉到海邊,風景都很不錯。桃渚十三渚、石柱桃江、武坑峰林、玉壺仙岩等去城均不過數裡,均為一方名勝,都適合遐想,特別是海邊。心情好的話,你可以認為這裡是南中國最適合遐想的地方……南宋文天祥當年落荒從海道過此,詩興大發:“海上仙子國,邂逅寄孤逢。萬象畫圖裡,千巖玉界中”。

桃渚城邊不遠就是小雁蕩武坑景區,北側的入口距離桃渚古城不過1.5公里,面積約5公里,是一片由火山熔岩形成的峰林,頗有雁蕩山的風格。現在道路修的很好,步行毫不費力,大約兩三個小時便可實現南北穿越。一路有展旗峰、仙人擔等幾十處維妙維肖的峰巖。爬到一個峰頂,再回頭看桃渚古城,別有滋味。

再往海邊方向走,有個珊瑚巖地質公園,位於桃渚城東12裡處連盤鄉東4公里處大堪頭,是一億四千多萬年前的噴發性古火山口,火山爆發的溶岩凝固而成整個巖體從表到裡發育著六邊形巖柱,其狀如蓬萊仙島之珊瑚,故俗稱珊瑚巖。景區面積約5平方公里,其分佈之廣,數量之多,發育之完善,為國內所僅有,據說全世界也只有兩處這樣的景觀,一處在北愛爾蘭,這另一處就是這裡了。

再有10公里,就是海,一個叫南門坑的地方是臨海比較有名的海濱度假地。這裡的沙灘是鐵肩沙,光潔細軟,可以在上面邊從容行走邊胡思亂想或者說遐想。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浙江台州:臨海的兩個古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