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讀了4000本書,首富孫正義總結出10條成功之道

孫正義 創業 軟銀 科技 海僑會 海僑會 2017-11-02

2年讀了4000本書,首富孫正義總結出10條成功之道

海僑會——匯海僑

海歸華僑精英會(Returnees & Overseas Elite Association),簡稱海僑會(R.O.E.A.),本平臺以海歸、華僑和優秀青年企業家為依託,致力於打造最有品質的全球華人實名制社交平臺。

自信從何而來?來自於知識的積累,來自於對自己強大學習能力的認知。

23歲那年,孫正義得了肝病,住院整整兩年。在這期間,他閱讀了四千本書,平均一天五本。

他終於解開了之前的困惑:要想成為世界首富,就一定要從事最新興且最具發展潛力的行業。

所以,一出院,他就決定進軍計算機行業,並從這4000多本書中總結出了一套商業法則。

2年讀了4000本書,首富孫正義總結出10條成功之道

下面就是他總結的10條商業法:

Tip 1:人生藍圖

最能體現孫正義基本人生觀的一句話就是:先來決定要登的山吧。

孫正義在19歲時就制定了他的人生規劃:20歲開始揚名,30歲積累經費,40歲靠人力決戰,50歲實現事業,60歲傳給下一代。

每年新年來臨時,孫正義就會制定自己的年度規劃,每過幾個月就逐項檢查自己正在進行的項目,尋找問題所在,然後他會將核查結果打印出來,隨身攜帶,上下班的時候拿出來看看。

Tip 2:70%法則

在創業時,如果你覺得成功率有90%,那麼,可能已經存在同樣有把握的競爭對手了。很顯然,這時開始已經為時已晚。

如果成功率為50%,時機尚早,這也意味著競爭對手也並未處於優勢的地位,業內第三方無法判斷應當追隨哪一方。

因此,孫正義總結出70%的成功率這個重要的參考指標。

Tip 3:做出1000套商業計劃後再來

創業者做商業計劃時通常會做出樂觀、平庸和悲觀三套方案,但孫正義認為三套商業計劃遠遠不夠,需要“1000套”。

在新興市場裡,沒人知道競爭對手會採用什麼樣的商業戰略,只有找出方案的主軸,才能摸索出正確的答案。

Tip 4:要做成一件事,必須用減法

做一件事情,孫正義總會先設定好最終目標,然後決定目標的親一階段做什麼,之後,要達到這個階段,再往前一階段應該做什麼。

這就是減法過渡目標法。

Tip 5:提供自己認可的產品

如果自己不對自己的產品認可,你就不可能成功。而最難說服的對象往往就是自己。

對於軟銀推出的手機,孫正義都會先親自了解。他只會推出那些自己認可的型號產品。

和他人談判合作之前,孫正義都要先和公司內部人士探討,制定雙贏方案。

Tip 6:10秒內想不清楚的事先不做

在進行決策時,孫正義總會瞬間做出結論。

他認為,經營者如果經過長時間思考依然無法得出結論,還是不要給出結論的好。

在他看來,無法立即決定是因為缺少決策所需的關鍵資料。這時,他就會讓下屬收集所需要的材料,以便作出正確決策。

Tip 7:公佈目標鞭策自己

孫正義向來都會公佈自己的目標,這樣做的目的就是,不給自己留有後退的餘地。

雖然這樣做的風險比較大,但他也可以借公佈的機會聚合人力物力、資本、信息等各類資源。這對自己和公司來說,也是一個鞭策。

Tip 8:和龍頭企業合作

如果能與龍頭企業達成合作,那就成功了一半了。

孫正義總是與龍頭企業合作,是因為那樣可以享受到龍頭企業的品牌號召力、價格競爭力等各項優勢。

Tip 9:直接說結論提高效率

孫正義留給下屬的彙報時間只有10分鐘。並且在最初的10秒鐘,他會要求員工先從結論說起。

孫正義可以從結論推導出大概的邏輯,如果邏輯上有錯誤,他會謹慎地向對方求證。

這提高了軟銀整個公司的效率。

Tip 10:掌握不亞於專家的知識

孫正義會就各類事務和各行各業的專家人士進行探討。他手下彙集了一批運營、法律、財務、廣告領域的專家。

因此,孫正義在某些知識上的水準甚至在專業人士之上。

【服務】

自建立以來,海僑會不忘初心,以『扶持海歸華僑企業家』為己任,積極響應政府號召,促進『雙創』,不斷地帶領各界企業家積極回饋社會。鑑此,海僑會平臺特為會員企業提供以下『創業孵化』及『企業服務』類技術支持:‼️

詳情請關注海僑會微信平臺(海僑會)回覆[服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