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不在乎德國侵略的底氣來自哪裡?英國的警告為什麼被視為挑撥

蘇聯不在乎德國侵略的底氣來自哪裡?英國的警告為什麼被視為挑撥

隨著德軍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拉開帷幕。在希特勒的“遠大理想”中,蘇聯廣袤的土地和豐富的資源,是擴大日耳曼人“生存空間”的理想之地。也就是說,入侵東歐是他蓄謀已久的事,他要 “把俄國從歐洲國家名單中劃掉”。

於是,為了解除後顧之憂,避免兩線作戰,解決西歐各國就是他的必然之舉。就在英倫三島上空與皇家空軍爭奪制空權的同時,大量的兵員已經開始祕密調動。然而,希特勒的過於“小心謹慎”致使斯大林產生了戰略誤判,致使損失慘重。

蘇聯不在乎德國侵略的底氣來自哪裡?英國的警告為什麼被視為挑撥

面對強大的對手,讓德國有些“投鼠忌器”,小心對待。

儘管德國的勢力強大,但與“北極熊”相比,她就顯得十分渺小;儘管在他們看來蘇聯是外強中乾,中看不中用,但其強大的軍事潛力和戰略縱深,還是讓希特勒對這個強大的對手有所顧忌,並做足了“功課”。

一是,“謎”一般的蘇軍實力。由於意識形態的分歧,蘇聯始終與西方社會保持一定距離,保持著神祕感;再加上斯拉夫人天生的多疑,讓這個國家對外國人公務旅遊或娛樂旅行都實行最嚴格的監督,想知道其真實實力很難。

蘇聯不在乎德國侵略的底氣來自哪裡?英國的警告為什麼被視為挑撥

同時,其武裝力量的真實情況和技術裝備,都是嚴格保密的,甚至各部隊都不編番號。儘管衝破層層封鎖得來的情報,但是其作戰能力依然還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而其軍事工業和快速動員能力,人們更是一無所知。

也就是蘇芬戰爭為其提供了一些數據,推測出蘇軍約有150個師的兵力,但是,其軍事潛力是巨大的,他們有1200萬的青年適於服兵役。於是,作戰的重點就是消滅他們的軍事工業,以便使其沒有足夠的武器,裝備到如此多的軍隊。

蘇聯不在乎德國侵略的底氣來自哪裡?英國的警告為什麼被視為挑撥

二是,絕密的“巴巴羅薩計劃”出臺。內容是在對英國戰爭結束之前,以一次快速戰役擊潰蘇聯;德軍分為南、北、中三路向其腹地快速推進,並最終用三個月的時間佔領其全境。當然,為了達成戰役的突然性,保密是關鍵。

該計劃只印了9份,只有極少數人知道這個機密。一旦洩露,在政治上和軍事上將導致嚴重的後果。簽署完“巴巴羅薩計劃”之後,希特勒躊躇滿志,拿破崙未竟的事業,將由他來完成,他要成為最偉大的征服者。

蘇聯不在乎德國侵略的底氣來自哪裡?英國的警告為什麼被視為挑撥

當然,為了形成絕對的優勢,德國也需要盟友的支持。為此,曾遭到蘇軍入侵的芬蘭和羅馬尼亞答應出兵,但芬蘭並不願意與德國“同流合汙”,她只想拿回自己丟失的領土;在他們看來,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另外,意大利、西班牙、匈牙利等國家,派出約40個師的兵力加入了德軍。在希特勒看來,他幻想著將這次入侵演變成整個歐洲十字軍東征的樣子,披上所謂“正義”的外衣,將意識形態上的對手作為他們所討伐的對象。

蘇聯不在乎德國侵略的底氣來自哪裡?英國的警告為什麼被視為挑撥

儘管希特勒為掩蓋計劃,施放各種煙幕,仍不可避免的讓蘇聯知道了他的計劃。

最先得悉這一信息的是美國。早在1940年8月,美國獲得情報稱,德軍正在舉行東線進攻的軍事會議,包括攻擊計劃的要點,以及進攻路線、備戰工作的規定時限等等。羅斯福總統得到這一重要消息後,決定通知蘇聯。

並在第二年的2月、3月多次通知蘇方,並強調消息的可靠性。當然,“心懷鬼胎”的丘吉爾也不斷的將假消息傳給莫斯科,他這麼做的目的,無非就是想讓蘇德兩國打起來,以此減緩英國的壓力;當真情報出現後,他倒反而不再提醒斯大林了。

蘇聯不在乎德國侵略的底氣來自哪裡?英國的警告為什麼被視為挑撥

除此以外,自己的諜報人員也蒐集到了入侵計劃。尤其是理查德.佐爾格的情報,內容是:德方將在6月22日入侵,調集的兵力約為190個師。實際情況和情報的精確度幾乎是100%。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斯大林好像對此並不上心。他要麼認為是德國在嚇唬人,要麼強調是傳遞錯誤情報,誘使蘇德開戰。然而,這樣的情報越來越多,他卻愈發的相信這是西方社會離間蘇德關係,“禍水東引”的一部分。

蘇聯不在乎德國侵略的底氣來自哪裡?英國的警告為什麼被視為挑撥

其實,斯大林對入侵不在乎,還是有些底氣的。

首先,對方不敢挑戰蘇軍。早在1938年,最高統帥部就意識到了法西斯侵略的危險性的,構築了一條從波羅的海到黑海的“東方防線”。並加強國防建設,積極備戰,部隊擴充到了500萬人,其中有170個師部署在國境線上。

軍工生產也得到了加強,到戰爭爆發前,他們已經生產了約1.5萬架飛機、7000多輛坦克、8萬多門火炮。 這樣的實力,即使德軍進攻,也只能是在邊境地區輸掉一些局部性的戰鬥,德軍的實力在他看來,與蘇軍相距甚遠。

蘇聯不在乎德國侵略的底氣來自哪裡?英國的警告為什麼被視為挑撥

其次,《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是希特勒為了席捲西歐的權宜之計。而斯大林也很清楚這背後的原因,那就是避免因兩線作戰導致戰敗的可能。眼下攻擊英國的戰役還沒有結束,他們是不可能入侵的。

同時,前不久與日本簽訂的《蘇日中立友好條約》,更加讓他覺得蘇聯與軸心國之間短時間內不可能發生正面衝突。反觀西方社會的一貫做法,無非是挑撥離間、搬弄是非。也就是說,在某種程度上,對西方社會的戒備遠遠高於德國。

蘇聯不在乎德國侵略的底氣來自哪裡?英國的警告為什麼被視為挑撥

更為重要的是,驕狂的希特勒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威逼、恐嚇,迫使歐洲國家紛紛就範。這一次,也不會例外,一定會在發動攻擊前,首先給蘇聯下最後通牒,到那個時候,蘇軍有足夠的時間進行防範。

總而言之,莫斯科雖然並不想和柏林發生衝突,但依舊為武裝衝突做好了準備,幾百萬部隊已部署在邊境。想當然的認為邊境上德國調兵是為了防禦,不敢真打自己。這也是斯大林對那些重要的情報不當回事的主要原因。

蘇聯不在乎德國侵略的底氣來自哪裡?英國的警告為什麼被視為挑撥

直到臨開戰前3小時,德方一名司務長叛逃後並報告,這才引起了最高統帥部的重視。隨即向前線部隊下達了一級戰備的命令。但這只是戰備命令,而不是作戰命令,戰爭爆發3個多小時後,才下達了對德軍還擊的命令。

然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對手的進攻不是局部的,而是戰略性進攻,他們從一開始就投入了全部主力,運用“閃擊戰”快速突入其縱深地帶,包圍了潰不成軍、坐以待斃的蘇軍。

蘇聯不在乎德國侵略的底氣來自哪裡?英國的警告為什麼被視為挑撥

這種戰略性的誤判,是導致戰役初期蘇軍損失慘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正視這些重要的情報,先發制人,與英國形成兩線夾攻的態勢,戰局會怎樣?歡迎大家留言和討論。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