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長路漫漫,你會遇到挫折,你可能在不確定的現實森林裡迷路……這個艱難的過程很像希臘神話裡受懲罰的西西弗斯,他每天必須將一塊巨石推上山頂,等石頭滾下來又推上去。

這時候,我們需要願景,需要抬頭仰望星空,找到指引方向的北極星。越偉大的企業和個人,越會強調願景。

我們通常認為,願景是一個很務虛的詞。但是有願景的人,才能夠比平常人走得更遠。能成功的人,需要1%的願景和99%的行動,但這1%的願景必不可少。

達利歐將這類人稱為塑造者。他們既有偉大的願景,看到大畫面,又能關注小細節,非常現實主義。

比如特斯拉的創始人馬斯克,他既能扎到細節裡,研究電動車的車鑰匙怎麼設計,又能建構願景,思考電動車對世界的變革。

看起來這是兩種很矛盾的力量,這正是八段你需要做的人生修煉。

北極星優於地圖

那我們應該怎麼去理解願景呢?

願景由兩大要素組成,核心理念和未來藍圖。核心理念就是你努力要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未來藍圖就是你努力要做成什麼樣的事。比方說,迪士尼的願景是:成為全球的超級娛樂公司,使人們過得快樂。

如果要形象地理解願景,那麼它是一種粗線條的強大算法。

企業家傑森·弗裡德說,在他們需要頭腦風暴的時候,會用盡量粗的筆。假如你用很細的筆,筆尖的分辨率太高,會促使你擔心一些你不應該擔心的事情,讓你掉進細節裡。如果是用又大又粗的筆呢?你就會關注大畫面,從大局出發,聚焦於少數關鍵想法。

而且,願景會幫你規避掉一種系統性的風險:過度擬合。

算法專家格里菲思提醒我們,不確定性越大,數據越雜亂無章,你越應該注意“過度擬合”的風險。

打個比方,你在一個森林裡迷路了,你有兩個工具可以藉助,一個是你手上的那幅地圖,一個是天上的北極星。

手上的地圖標註很詳細,但在不斷變化的森林裡,你能完全信任前人的經驗嗎?這個時候,如果你太過於依賴特別具體的地圖,一旦有錯誤的信息,環境發生了變化,你就可能陷入原地打轉的困境。這就是“過度擬合”的風險。

這時候走出森林的最好辦法是什麼呢?抬頭看,找到北極星,然後順著大方向往外走,途中發揮創造性和自主性,應對隨時發生的突發事件。

這就是願景的力量,它看起來不解決具體的問題,很遙遠,很抽象,但是你就是需要時不時看看它,確定你的大方向沒有跑偏。

這樣你就能理解一句很拗口的話:模糊的精確,好過精確的模糊。

地圖看起來很精準,看起來很有確定性,其實會讓你陷入細節,失去大方向。而北極星很遙遠,形象模糊,但卻是確定性的永恆存在。這就是“北極星優於地圖”的道理。

願景,本質上是一種從全局出發,著眼於長期價值的算法,幫助我們穿越未知的黑暗森林。

願景是怎麼樣發揮神奇力量的?

首先,願景代表了一種“預見”能力,也就是把一個抽象概念,在大腦中轉化成了可以看懂的圖像,讓大目標變得可視化。

我們知道現在阿里雲已經是阿里最重要的業務之一。但是,當年阿里就對“要不要做雲計算” 這個問題,內部產生了極大的分歧。

最後馬雲拍板,做。就是因為阿里的願景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雲計算可以把IT服務平民化了,很小的創業公司也能擁有這樣的服務,它符合阿里的願景和使命。符合願景的事,在長期來看就是對的,就值得投入。

亞馬遜的創始人貝佐斯也是這樣作決策的,他說過一段話:“亞馬遜喜歡做5~7年才有回報的事情。只要延長時間期限,你就可以做許多正常情況下無法企及的事情。我們在願景上固執己見,在細節上靈活變通。”

執著於願景,幫貝佐斯作出了很多更有利於長遠價值的選擇。

其次,人是一種需要反饋的動物。但是人生中大部分的事都得不到及時的具體反饋。

在沒有反饋的時候,你就可能會疑惑一件事要不要堅持。《精益數據分析》這本書就提到,創業者需要處於一種半妄想狀態,才能直面創業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高潮和低谷。我們的人生也需要願景的鼓勵。

第三,願景能夠引發化學反應。我經常說,能成事兒的人,有打雞血的天賦:

一個是給自己打雞血,不管前一天多麼狼狽不堪,第二天早上照樣滿血復活。18世紀的法國學者傅里葉特別好玩兒,他讓僕人每天早晨都對他說:該起床了,偉大的理想正在召喚你!

一個是給別人打雞血,像傳教士一樣宣講自己的願景和夢想,吸引了一群追隨者。

願景為什麼能給別人打雞血?我們來看一種了不起的思維方式,最偉大的企業和個人都是這麼思考問題的,那就是“黃金圈法則”。

"

人生長路漫漫,你會遇到挫折,你可能在不確定的現實森林裡迷路……這個艱難的過程很像希臘神話裡受懲罰的西西弗斯,他每天必須將一塊巨石推上山頂,等石頭滾下來又推上去。

這時候,我們需要願景,需要抬頭仰望星空,找到指引方向的北極星。越偉大的企業和個人,越會強調願景。

我們通常認為,願景是一個很務虛的詞。但是有願景的人,才能夠比平常人走得更遠。能成功的人,需要1%的願景和99%的行動,但這1%的願景必不可少。

達利歐將這類人稱為塑造者。他們既有偉大的願景,看到大畫面,又能關注小細節,非常現實主義。

比如特斯拉的創始人馬斯克,他既能扎到細節裡,研究電動車的車鑰匙怎麼設計,又能建構願景,思考電動車對世界的變革。

看起來這是兩種很矛盾的力量,這正是八段你需要做的人生修煉。

北極星優於地圖

那我們應該怎麼去理解願景呢?

願景由兩大要素組成,核心理念和未來藍圖。核心理念就是你努力要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未來藍圖就是你努力要做成什麼樣的事。比方說,迪士尼的願景是:成為全球的超級娛樂公司,使人們過得快樂。

如果要形象地理解願景,那麼它是一種粗線條的強大算法。

企業家傑森·弗裡德說,在他們需要頭腦風暴的時候,會用盡量粗的筆。假如你用很細的筆,筆尖的分辨率太高,會促使你擔心一些你不應該擔心的事情,讓你掉進細節裡。如果是用又大又粗的筆呢?你就會關注大畫面,從大局出發,聚焦於少數關鍵想法。

而且,願景會幫你規避掉一種系統性的風險:過度擬合。

算法專家格里菲思提醒我們,不確定性越大,數據越雜亂無章,你越應該注意“過度擬合”的風險。

打個比方,你在一個森林裡迷路了,你有兩個工具可以藉助,一個是你手上的那幅地圖,一個是天上的北極星。

手上的地圖標註很詳細,但在不斷變化的森林裡,你能完全信任前人的經驗嗎?這個時候,如果你太過於依賴特別具體的地圖,一旦有錯誤的信息,環境發生了變化,你就可能陷入原地打轉的困境。這就是“過度擬合”的風險。

這時候走出森林的最好辦法是什麼呢?抬頭看,找到北極星,然後順著大方向往外走,途中發揮創造性和自主性,應對隨時發生的突發事件。

這就是願景的力量,它看起來不解決具體的問題,很遙遠,很抽象,但是你就是需要時不時看看它,確定你的大方向沒有跑偏。

這樣你就能理解一句很拗口的話:模糊的精確,好過精確的模糊。

地圖看起來很精準,看起來很有確定性,其實會讓你陷入細節,失去大方向。而北極星很遙遠,形象模糊,但卻是確定性的永恆存在。這就是“北極星優於地圖”的道理。

願景,本質上是一種從全局出發,著眼於長期價值的算法,幫助我們穿越未知的黑暗森林。

願景是怎麼樣發揮神奇力量的?

首先,願景代表了一種“預見”能力,也就是把一個抽象概念,在大腦中轉化成了可以看懂的圖像,讓大目標變得可視化。

我們知道現在阿里雲已經是阿里最重要的業務之一。但是,當年阿里就對“要不要做雲計算” 這個問題,內部產生了極大的分歧。

最後馬雲拍板,做。就是因為阿里的願景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雲計算可以把IT服務平民化了,很小的創業公司也能擁有這樣的服務,它符合阿里的願景和使命。符合願景的事,在長期來看就是對的,就值得投入。

亞馬遜的創始人貝佐斯也是這樣作決策的,他說過一段話:“亞馬遜喜歡做5~7年才有回報的事情。只要延長時間期限,你就可以做許多正常情況下無法企及的事情。我們在願景上固執己見,在細節上靈活變通。”

執著於願景,幫貝佐斯作出了很多更有利於長遠價值的選擇。

其次,人是一種需要反饋的動物。但是人生中大部分的事都得不到及時的具體反饋。

在沒有反饋的時候,你就可能會疑惑一件事要不要堅持。《精益數據分析》這本書就提到,創業者需要處於一種半妄想狀態,才能直面創業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高潮和低谷。我們的人生也需要願景的鼓勵。

第三,願景能夠引發化學反應。我經常說,能成事兒的人,有打雞血的天賦:

一個是給自己打雞血,不管前一天多麼狼狽不堪,第二天早上照樣滿血復活。18世紀的法國學者傅里葉特別好玩兒,他讓僕人每天早晨都對他說:該起床了,偉大的理想正在召喚你!

一個是給別人打雞血,像傳教士一樣宣講自己的願景和夢想,吸引了一群追隨者。

願景為什麼能給別人打雞血?我們來看一種了不起的思維方式,最偉大的企業和個人都是這麼思考問題的,那就是“黃金圈法則”。

有目標終能到達遠方願景的力量

黃金圈就是有三個圓圈,裡面那個叫WHY:為什麼,是指“目的”;

中間的圓圈叫HOW:如何做,是指“方法”;

外面那個圓圈叫WHAT:做什麼,是指“執行”。

普通的思維方式是從外到內的,先考慮做什麼,再想怎麼做,最後才問為什麼,也就是WHAT→HOW→WHY。

舉例說,如果是一般的廠家來賣電腦會是:

WHAT:我們做了一臺最棒的電腦。

HOW:用戶體驗良好,使用簡單,設計精美。

WHY:能幫你提高工作效率,讓你的遊戲效果更好。

然後對用戶說:買一臺吧!

而厲害的思維方式是由內而外的,WHY→HOW→WHAT。

比如蘋果公司賣電腦會這麼說:

WHY:我們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為了突破和創新。我們堅信應該以不同的方式思考。

HOW:我們挑戰現狀的方式是通過把我們的產品設計得十分精美,使用簡單,界面友好。

WHAT:我們只是在這個過程中做出了最棒的電腦。

最後才對用戶說:你現在來買一臺嗎?

你看,蘋果公司的方式是先給出一種極具說服力的原因,是不是更吸引人?

稻盛和夫說過,做企業,需要樂觀地設想,悲觀地計劃,愉快地執行。

這句話就是在說願景需要遠大而美好;定計劃的時候則要非常理性,作好失敗的準備;執行的時候則要積極擁抱不確定性。

其實,人生何嘗不也是這樣?

貝佐斯的三個願景武器

那我們該如何找尋自己的願景呢?貝佐斯有3個祕密武器,值得學習。

祕密武器1:發現有什麼是未來十年不會變化的。

我們都喜歡關注變化,但對於找到願景來說,不變更重要。因為你需要將你的戰略建立在不變的事物上。什麼東西是不變的?其實就是常識,以及人們一直追求的美好事物。

當我們不得不作出重大決策時,就可以用這種方式來思考問題。

祕密武器2:最小化後悔表。

貝佐斯在選擇創業時,老闆多次挽留,他也不確定自己創業是否能成功。真正讓他作出決定的,是他做了一個最小化後悔表,他問自己:“假設自己80歲高齡時回看自己的人生,現在沒有創業,到時候會不會後悔?”如果後悔那就果斷去做。當你作人生重大選擇的時候,你也可以這麼去問自己。

祕密武器3:“以始為終”戰略。

什麼叫“以始為終”戰略?貝佐斯認為在零售業,客戶永遠不變的就是想要更低的價格,更快捷的配送和更多樣的選擇,也就是多快好省。他的做法是,先想明白終極問題,再進行逆向操作。

這一點很難,但持續思考這件事,一定會不斷加深你思考的深度。

從亞馬遜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願景不僅僅是為了向別人講故事,更是你作決策的指引,是可以取得勝利的祕密武器。

本講小結

人生道路漫長,我們需要忍受不確定性,獨自在黑暗中探索。

願景是一種偉大的粗線條算法,能夠幫助我們找到目標,制定戰略。就像聖雄甘地說的,找到你的目標,方法就會隨之而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