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把趙光義給“賣”了,弒兄奪位的罪名一戴就是千年

宋朝 趙匡胤 北宋 中國歷史 笑看春與秋 2017-06-23

在泛泛大眾所知的大略歷史梗概下,宋朝似乎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朝代。這裡的“特殊”指的並非是有其革新性的國本與制度,而是國君之間“特殊”的傳位順序。

從趙匡胤與趙光義結下的“金匱之盟”開始,宋朝的順位順序便已定下,即:趙匡胤死後,三弟趙光義繼位,之後再是小弟趙廷美,而後再傳位回趙匡胤的子嗣,以此循復。這種繼承製度叫做“兄終弟及”。

其實說起來,這種制度並不那麼特殊,在秦朝之前,也常出現於中國歷史當中。只是秦朝統一七國之後,“父死子繼”的傳承製度被嚴苛的定下,後世朝代也多加採用。

這本書把趙光義給“賣”了,弒兄奪位的罪名一戴就是千年

直到宋朝,這種制度才再次回到大眾視野當中,雖然中間也曾有出現過,但大多都是外來民族建立的政權,比如西燕,金遼等。漢朝景帝時期,竇太后也曾想讓劉啟與樑王劉武結盟,但並未付諸實行就是了。

可原本已擬定好的傳位順序為何剛走到趙光義這一環就斷了呢?說起來蹊蹺,宋太祖趙匡胤的兒子一個自刎而死,一個英年早逝,小弟趙廷美也被人誣陷有謀反之心,斷了其繼承皇位的法定權利,鬱鬱而終。在撲朔迷離的政治詭譎陰雲下,北宋江山的傳承就這樣徹底落入趙光義一門的手中


這本書把趙光義給“賣”了,弒兄奪位的罪名一戴就是千年

當年他曾擁立趙匡胤為帝有功,是陳橋兵變的見證者和擁護者,所以把江山傳位於他也算說的過去。只是趙光義這個人資質平平,並無君才,做了皇帝也是一個比較平庸,乏善可陳的皇帝。不說他豪情萬丈地御駕親征,結果失敗而歸,乘驢車倉惶撤離才得以保命,只說他丟失交趾之事,讓越南徹底脫離中國,這已然是窩囊無能、不可原諒的表現。

唯一的亮點便是趙光義把他哥哥宋太祖的那一套“重文輕武”做的更徹底,他繼承皇位後的第一次科舉考試,就將錄取人數提高了一倍之多,渴望為北宋多選拔一些人材。但就這唯一的一個閃光點,還被人說成太過急切,有些飢不擇食,並非古今以來選拔人才的正確方式:

“雖俊特者相踵而起,然冗濫亦不可勝言,當時議者多以為非古選士之法”


這本書把趙光義給“賣”了,弒兄奪位的罪名一戴就是千年

還有他強幸小周後的故事,也是身上的一大汙點。據北宋著書《默記》《避暑漫抄》記載,趙光義登基後沒多久,就讓李後主李煜交出所有領地,攜家人一同遷居京城。在接受李煜覲見的過程中,他看上了李煜的妻子小周後,一種萬惡的想法湧上心頭,當晚就沒放她回去。那晚究竟幹了啥自不必多說,反正小周後回家後哭著大罵李煜。

趙光義基本就是這樣一個人,要才無才,要臉無臉,就依仗著有個好哥哥。

或許也正是因為此人的品行不端,功績平平,因此參雜了許多演繹成分的“燭影斧聲”才大行於世,流傳極廣。

這本書把趙光義給“賣”了,弒兄奪位的罪名一戴就是千年

何為燭影斧聲?指的是宋太祖趙匡胤突然在某一晚暴斃,事先毫無徵兆,而當晚他只見過趙光義一個人,左右侍從均被屏退,無人知曉兩人談論的具體內容,只能遠遠望見燭影下兩人對話的姿態。密談結束後,趙匡贏就死在了寢宮中,很是蹊蹺。

之後趙光義迅速登位,是為宋太宗,這件事便被遮掩了下來,成為北宋第一謎案。然而很少人知道,“燭影斧聲”一詞是怎麼來的,最早出自哪裡。倘若知道出處後,或許對這件事就沒那麼在意了。

這個詞形成於北宋僧人文瑩寫的野史《湘山野錄》,先不說這本書的真實與否,只說文瑩此人的為人。他是一個諂媚皇家,善於溜鬚拍馬的小人,書中對皇帝的吹捧簡直到了極致,明明是一件小事,他卻非要小題大做,把小事當成大事來講,硬要為北宋皇帝稱功頌德。

這本書把趙光義給“賣”了,弒兄奪位的罪名一戴就是千年

不僅如此,他在書中還揭露了一些政敵和危害自己命運的人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將他們的醜行公諸於世,以此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有時為了潑髒水還會故意虛構一些情節。

所以,這樣的一本書,怎麼能當作史實來看呢?“燭影斧聲”一案的水分著實不小,當作趣聞聽聽也就罷了。

有人可能好奇,既然這本書是為吹捧皇帝所作,為何不利於趙光義正面形象的“燭影斧聲”被爆出來了呢?其實說來可笑,從頭至尾,這個僧人都沒想過要潑趙光義的髒水。他原本的初衷是想宣揚趙光義帝位得來得神祕性,以證實趙為上天指定的天子,因此用了“夢、大霧天、燭影、斧聲”等詞彙襯托氣氛。

萬萬沒想到,後世人目光灼灼,直接跳過了內容中所闡述的神祕性,側引旁推出太宗繼位的可疑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