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孝宗可稱為南宋王朝的中興之主嗎?

宋孝宗可稱為南宋王朝的中興之主嗎?

宋孝宗可稱為南宋王朝的中興之主嗎?

可稱為南宋王朝中興之主的,當數宋太祖趙匡胤的七世孫宋孝宗趙昚了。宋孝宗趙昚,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出生,初名伯琮,後改名瑗,賜名瑋,字元永,他是宋太祖的後裔,宋高宗的養子。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

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六歲的趙伯琮幸運地被失去生育能力的宋高宗選中,育於宮中。

紹興三十年(公元1160年)二月二十四日,被立為皇子,受封開府儀同三司、寧國軍節度使,封建王。

紹興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帝完顏亮南侵,朝中多數大臣主張逃跑,時年三十五歲的趙瑋主動上書,請求領兵與金兵決戰。但經老師史浩的提醒,為了避免高宗疑心,他再次上書,請求在高宗親征時隨駕保護,以表孝心與忠心。

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五月二十八日,被立為皇太子,改名趙昚。同年六月,宋高宗趙構讓位於趙昚,是為宋孝宗,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一系。

同年七月,也就是宋孝宗即位後的第二個月,頒佈手諭,召主戰派老將張浚入朝,共商恢復河山的大計。並且,接受了老師史浩的建議,下詔為岳飛冤獄昭雪平反,追復岳飛原官,赦還被流放的岳家家屬,並逐漸開始為被貶謫和罷免的主戰派大臣平反覆官。

隆興元年(公元1163年)五月,宋孝宗任命張浚為北伐主帥,隆興北伐,拉開序幕, 宋軍一月之內恢復靈壁、虹縣和宿州,威懾中原。

後來,在金軍優勢兵力的反攻下,宋軍主將不和,軍心渙散,撤兵符籬時,遭到金兵的追截,損失慘重,只好再次與金國達成和議,改稱臣為稱侄,增加歲幣等,隆興北伐就此草草收場。

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春正月初一,頒佈《乾道敕令格式》。

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宋孝宗於圜丘祭祀,大赦天下,改次年(公元1174年)為淳熙元年。

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宋孝宗頒詔將現行的敕令格式,仿照“吏部七司條法總類”,隨事分門,修纂成“淳熙條法事類”作為大理寺和刑部處理案件的法律依據。

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臨安府罷逐青吏三百多人,兩年後又裁汰百司冗官七百多人。另一方面,嚴格限制恩蔭數目,縮減各級官員蔭補的數量。

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十月,高宗崩於德壽宮中,孝宗聽聞後失聲痛哭,兩天不能進食,又表示要服喪三年。孝宗為了服喪,讓太子趙惇參預政事。

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二月初二(2月18日)宋孝宗禪位於太子趙惇,是為宋光宗。宋孝宗自稱太上皇,閒居慈福宮,後改名重華殿,上尊號為壽皇聖帝,繼續為宋高宗服喪。

紹熙五年(公元1194年)五月初二,宋孝宗染疾。六月初九,宋孝宗在重華殿逝世,終年六十八歲。

十月二十九日,上諡號為哲文神武成孝皇帝,廟號孝宗。十一月二十八日,暫殯於永阜陵。十二月十八日,在太廟附祭孝宗神主。

慶元三年(公元1197年)十一月初二,宋寧宗加諡號為紹統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聖成孝皇帝。

宋孝宗普遍被認為是南宋最有作為的皇帝。他在位期間,平反岳飛冤案,起用主戰派人士,銳意收復中原;內政上,加強集權,整頓吏治,裁汰冗官,懲治貪汙,使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他重視農業生產,百姓生活安康,史稱“乾淳之治”。也被史家稱為“卓然為南渡諸帝之稱首”。

宋孝宗是南宋名副其實的中興之主。他英明堅毅,卓然超群,剛登上皇位的時候,決心揮師北伐收復失地,可是,在符離不幸偶然失敗,再次違逆高宗“不輕易出兵”的命令。與此同時,適逢金世宗即位為金主,金國太平安寧,沒有間隙可乘。然而,能把對金國的“奏表”改稱“書信”,把對金國稱臣改為稱侄,削減了每年奉送給金國的錢財,確定了與鄰國的友好關係,金人輕視宋人的思想,至此也就漸漸不同於以前了。所以,金世宗每每告誡大臣們蓄積錢穀,認真加強邊防,並說:“我擔心宋人的和議,最終靠不住。”大概也是害怕孝宗皇帝將有收復國土的作為。

可是,上天厭惡南北以兵相交,想讓老百姓休養生息,所以,宋孝宗用武力恢復故疆的意願沒有達到就終止了。

自古以來,人君起自外藩,入繼大統,登上皇位,而能盡宮廷之孝,沒有像宋孝宗這樣的。

這期間,父子和悅歡喜,同享高壽,也沒有達到這樣的程度。堅持服喪三年,能夠拒絕大臣的請求,努力地身體力行。宋朝皇帝的廟號,像宋仁宗的“仁”,宋孝宗的“孝”,都當之無愧。

(本篇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