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當皇帝被千古唾罵,作為藝術家卻影響了中日上千年的審美品味

引言

宋徽宗趙佶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歷史上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甚至是兩極分化。

因為作為一名皇帝,他昏庸無能寵信奸臣,不僅親手將江山斷送,還成為亡國俘虜客死異鄉;但作為一名藝術家,他創作的瘦金書字體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大傳奇,而在他領導下的“翰林圖畫院”,也成為了中國繪畫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

宋朝之所以成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美學巔峰,源於他在位二十多年間推行的各種藝術扶持政策。作為一個造詣深厚的詩人、畫家及書法家,他的卓越藝術貢獻,為後世的書畫發展留下了極深遠的影響。

他當皇帝被千古唾罵,作為藝術家卻影響了中日上千年的審美品味

● 古畫《聽琴圖》中的宋徽宗趙佶

他當皇帝被千古唾罵,作為藝術家卻影響了中日上千年的審美品味

宋徽宗過人的藝術修養由來

宋徽宗的藝術修養並不是憑空而來的,它與北宋的“以文立國”國策有關。北宋時期重文輕武,為了推行文人統治,繼承了唐代的科普政策,使文人的發展有了非常大的空間。

所以在那個時期,湧現出許多像蘇軾、王安石一樣的文化名人,其中也包括通過徽宗影響了整個大宋藝術發展及國運的趙令穰、王詵、吳元瑜及黃庭堅等人。

他當皇帝被千古唾罵,作為藝術家卻影響了中日上千年的審美品味

● 湖莊清夏圖 現藏於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

在趙佶還是端王的時候,就經常與他們幾人打交道。先說說趙令穰,趙令穰是宋太祖的後人,他與宋四家的蘇軾,以及黃庭堅均有藝術上的往來,幾人沒事就坐在一起切磋技藝交流心得。趙令穰還特別喜歡畫湖邊水濱等景色,那副被收藏在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的《湖莊清夏圖》,就是他的大作。

再說說王詵,駙馬爺王詵按輩分排起來算是趙佶的姑父,在這三人當中自然與趙佶的關係最親密。王詵喜好收集古董字畫,這種藝術取向或多或少都給了趙佶一定的影響,所以趙佶本人對待收藏的書畫也非常的珍視。

如果不是因為他在書畫裝裱方面有著嚴謹的態度,也不會有那麼多的收藏品能夠保留下來。以至於後世皇家收藏,一直流傳到現在故宮博物院中的很多神品古畫,其實都是宋徽宗趙佶當時的藏品。從這點上來講,徽宗真可算是故宮的第一任“院長”。

他當皇帝被千古唾罵,作為藝術家卻影響了中日上千年的審美品味

● 王詵作 徽宗收藏過的國寶《煙江疊嶂圖》 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然後是吳元瑜,吳元瑜是趙佶的老師,也是花鳥畫的名家,他的花鳥畫作品就有189幅被收錄在《宣和畫譜》裡。他的繪畫學習崔白,書法學習唐代薛稷,而趙佶跟著吳元瑜學習書法繪畫,自然也承襲了古代名家崔白和薛稷的書畫精髓。

最後是黃庭堅,黃庭堅是宋四家之一,也是趙佶本人的偶像。趙佶在書法中的撇、捺、鉤等筆畫就與黃庭堅的風格類似,所以說黃庭堅對趙佶的書法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他當皇帝被千古唾罵,作為藝術家卻影響了中日上千年的審美品味

● 黃庭堅行楷書送四十九侄詩卷

宋徽宗趙佶就是在這些名人雅士的引導以及藝術薰陶下,慢慢的培養出自己超高的書畫技藝,審美情趣以及藝術修養,為今後的藝術道路打下了牢固的根基。

他當皇帝被千古唾罵,作為藝術家卻影響了中日上千年的審美品味

宋徽宗的書法藝術貢獻

趙佶自幼喜好修習書法,在二十幾歲就創出獨樹一幟的“瘦金書”書體,在書法方面有著不凡的造詣。瘦金書書體以“瘦、勁”得名,是書與畫結合的成功典範,大多數情況只用於繪畫的落款上。

他當皇帝被千古唾罵,作為藝術家卻影響了中日上千年的審美品味

● 宋徽宗《楷書千字文》 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在政和(年號)以前,瘦金書字體處於萌芽階段。宋徽宗趙佶為了嘉賞成功收復燕山的童貫,不僅加封他為徐、豫兩國公,還親自書寫了《楷書千字文卷》贈予他。當時這篇千字文所用的字體,就是初成雛形的瘦金書。

隨後,趙佶為了弘揚儒學興辦學校,用了瘦金書字體書寫詔書,之後命書法家李時雍臨摹上石,所以才有了這塊反映北宋教育體制的《大觀聖作之碑》(拓本),其碑刻字體已有非常明顯的“瘦金書”神采。

他當皇帝被千古唾罵,作為藝術家卻影響了中日上千年的審美品味

● 《大觀聖作之碑》拓本局部

在政和年間,瘦金書字體處於發展初期。趙佶本人對奇花異石很感興趣,《牡丹詩帖》就是他為了讚賞牡丹花而作的。這幅作品結合了書法與詩詞兩種文化,剛開始用了記敘的方式介紹牡丹,到了後半段才是詩的精髓。

他本人為了將牡丹花的美用更直觀的方式展現出來,改了瘦金書的字體結構,隨意灑脫的收筆讓字體變得更加婀娜多姿,就好像牡丹花那樣出落別緻。但可惜的是,在趙佶之後的作品當中,再也沒有出現過《牡丹詩帖》裡的書法筆畫,所以這幅作品非常具有歷史珍藏價值。

他當皇帝被千古唾罵,作為藝術家卻影響了中日上千年的審美品味

● 《牡丹詩帖》 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館

在宣和年間,瘦金書字體處於成熟時期。趙佶崇奉道教,還自稱“教自道君皇帝”,講究天人合一,為了求助道教的力量,實現他的政治理想,他於宣和元年間(1119年), 用瘦金書字體親手寫了《神霄玉清萬壽宮詔》,隨後便讓人刻碑廣傳天下。

這種迷信的思想固然不可取,但該作的瘦金體書法瘦勁挺拔,橫、撇、捺運筆靈動有力,每一筆都彰顯出趙佶張揚的個性和過人的藝術涵養。這一時期的趙佶,書法藝術修養都達到了藝術生涯中的一個巔峰時期。

他當皇帝被千古唾罵,作為藝術家卻影響了中日上千年的審美品味

● 《神霄玉清萬壽宮詔》拓本 石碑現藏於海南省海口市五公祠

他當皇帝被千古唾罵,作為藝術家卻影響了中日上千年的審美品味

宋徽宗的繪畫藝術貢獻

將畫家地位提至歷史最高。在北宋開國初年,宋太祖趙匡胤為了扭轉唐末武夫專權的局面,奉行右文抑武國策。為廣納文人賢士,他設立了翰林圖畫院,讓文人畫家都過來取仕。為提高他們的地位,還賜予了紫金魚袋給當時繪畫技術官佩戴。(北宋沿襲了唐朝的魚袋制度,用魚袋的顏色區分官員的品級,而紫金魚袋是最高品級的象徵)

但到了北宋中期,為了把諸如宮中畫匠之類的技術官和其他朝廷官員區別開來,宋真宗、宗仁宗、宋神宗這三位皇帝,都不允許他們配魚。宋神宗甚至調整了朝服的顏色,規定四品以上服紫,六品以上服緋,九品以上服綠,而當時的技術官只能穿綠色的九品朝服,地位極低。

直到熱愛藝術的宋徽宗即位,畫家的地位驟升到巔峰。徽宗本人對繪畫的要求極高,他覺得那些應詔畫工都是畫渣,無法滿足他的標準,所以他打算通過大力興辦宮廷學院,去培養繪畫人才,有很多學生都受過他的親自指導。

他當皇帝被千古唾罵,作為藝術家卻影響了中日上千年的審美品味

● 宋徽宗的“得意門生”王希孟18歲作《千里江山圖》

不僅如此,他還一改技術官不能配魚的舊制,獨許書畫院裡的官員配魚,並且將畫院官員的排位放到了首位。可想而知這個時期的畫家有多受到帝王的重視。

創辦了史上第一個美術教育機構。宋徽宗設置了書學、畫學、算學等專業院校,並且沿用了王安石變法中的“三舍法”去改革科舉考試製度,將畫學納入了國子監,也就是國家繪畫教育機構,之後又將它併入翰林圖畫院之中。(三舍法就是把學校分成外舍、內舍、上舍,入學考試合格的初學者可入外舍,再逐步學習升級到內啥、上舍等,其中官員子弟可以免除考試直接入外舍)

他當皇帝被千古唾罵,作為藝術家卻影響了中日上千年的審美品味

● 北宋翰林圖畫院

在課程設置方面,畫學的分科非常細化,主要分為佛道、人物、山水、 鳥獸、花竹和屋木六門學科,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各自術業有專攻,從而達到更高的專業藝術水準。在文化素質方面,他讓學生學習《說文》、《爾雅》、《方言》、《釋名》四部專著,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詩文能力,好讓他們準確運用到繪畫創作之中,達到“詩思入畫”的要求。

這位化身教育家的君主甚至制定了班級制度,特別設立了專人去記錄學生的表現,如果有違法違紀情況,就會對學生作出相應的處罰。在畫生畢業就業方面自然也負責到底,實行推恩法,名流上舍畫生不需要考試就可以被授予官職,中等畫生需要先進行考試,而其他雜流畫生就直接安排到末流官職。

他當皇帝被千古唾罵,作為藝術家卻影響了中日上千年的審美品味

● 宋徽宗趙佶 《雪江歸棹圖》

推動詩、書、畫、印的巧妙結合。趙佶創辦學院之初,很注重培養畫家的個人綜合素質,尤其是文學功底。他認為一個好的畫家,要做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所以他會用詩、書、畫、印綜合能力的高低,去考量評價他的學生。

至於畫印,徽宗也有自己的一套講究。在自己的作品上,他會蓋宣和寶殿印;在別人的作品上,他會蓋雙龍印;在收藏的書畫的作品上,他會蓋鑑藏印“宣和七璽”。

除了畫印之外,他還會做具有標誌性的押字。押字其實就是防偽印記,宋徽宗的押字外形有點像“天”或者“開”,有學者解釋是天下第一人的意思,象徵他在藝術領域的成就。

他當皇帝被千古唾罵,作為藝術家卻影響了中日上千年的審美品味

● 宋徽宗趙佶花押

宋徽宗趙佶雖然不是第一個將詩書畫印一體化的人,但正是在他的不斷實踐和引導下,才有了日趨完善的“詩書畫印”概念。

引領宣和體花鳥畫流派。北宋後期的花鳥畫進入空前繁榮階段,由趙佶引領的宣和畫院,形成了新的流派“宣和體”。而正是這種獨特的畫風,把花鳥畫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趙佶在花鳥派上的創作上有著不可多得的成就,不僅賦予了花鳥畫粉飾太平文明天下的意義,還在構圖的方式上進行了一番簡化,就是用折枝構圖(只截取重要畫面)的方式畫小花小景,然後在色彩上揉進幾分文人畫的淡雅,並通過用色的細微變化,去打造畫作的真實感。

他當皇帝被千古唾罵,作為藝術家卻影響了中日上千年的審美品味

● 宋徽宗趙佶《五色鸚鵡圖》 現藏於美國波士頓博物館

除此之外,趙佶還非常重視寫生水平,因為花鳥畫的精髓就是寫生,他認為好的畫家要會觀察自然規律和現象,要對意境氣韻等方面的結合做到極致,最後再用畫筆把花鳥畫的生動傳神的畫面傳達出來。

對收藏品的整理和編纂,並將裝裱技藝發揚光大。北宋重文輕武的政策,為北宋的文化繁榮奠定了基礎,再加上開國帝王宋太祖對書畫藝術的重視,所以在北宋很早就已經開展古代名家書畫的蒐集工作。

而宋徽宗趙佶對書畫藝術的重視程度更勝宋太祖,在還沒有登基之前是就已經開始收藏書畫。他除了不斷擴大收藏規模外,還讓人將收藏品進行整理、 篩選、著錄、並編纂成集。在他編纂的《宣和畫譜》裡,作品涵蓋內容非常豐富,這些文化遺產有著極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他當皇帝被千古唾罵,作為藝術家卻影響了中日上千年的審美品味

● 《宣和畫譜》中 黃筌的真跡《珍禽圖》

除了收集編纂作品外,他在裝裱方面還有自己的一套流程。裝裱技藝其實在南朝宋時期就有,到了唐太宗時期就被傳至日本,而真正將這門技藝發展到最高水平的,就是宋徽宗統治下的北宋末期。這項技藝經過不斷的完善,形成了著名的“宣和裱”,不斷被後世所借鑑和使用。

尾聲

宋徽宗的一生可謂成也藝術,敗也藝術。如果不是因為對書畫的喜好,就不會因為欣賞奸臣蔡京的才華而親信他,也極可能不會成為北宋實際上的亡國之君。(蔡京的書法極好,北宋四大書法家中的“蔡”,就有人認為是他本人)

其實,徽宗自身的藝術修養不止於“詩書畫印”和文物收藏與保護,他對宮廷中的建築、音樂及宗教文化都有深入的研究和極高要求。也正因為他對藝術的無盡追求,使得全國自上而下颳起了一股以“美”為尊的藝術探索風潮。

他當皇帝被千古唾罵,作為藝術家卻影響了中日上千年的審美品味

● 宋徽宗趙佶 《瑞鶴圖》

也正是因為他在藝術領域的非凡貢獻,才影響了中國乃至日本數千年的藝術審美,為後世留下了無數藝術巔峰時期的瑰寶。

參考文獻:

“天下第一人”---試論宋徽宗趙佶的藝術貢獻 文丨候苑嶽 湖南師範大學

宋徽宗趙佶書法藝術研究 文丨李晨 遼寧師範大學

宋朝的美學:心中的山水比權力更重要 文丨蔣勳 海豐

他當皇帝被千古唾罵,作為藝術家卻影響了中日上千年的審美品味

他當皇帝被千古唾罵,作為藝術家卻影響了中日上千年的審美品味

內容為『手望Sowarm』出品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