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計劃滅蜀三年後並吳,司馬皇族為何又足足多等了十五年?'

"

前言

東漢滅亡後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分裂穩定且制衡的關係在僅僅維持了四十二年後即被打破。

其中魏、蜀兩國的政治國情呈現出嚴重的兩極分化:蜀國無論其君王賢明或是昏庸皇權始都終牢牢把持在皇帝手中。

但這未必就是好事,昏君握權往往容易被身邊的小人奸臣所裹挾利用,從而把國家帶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

前言

東漢滅亡後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分裂穩定且制衡的關係在僅僅維持了四十二年後即被打破。

其中魏、蜀兩國的政治國情呈現出嚴重的兩極分化:蜀國無論其君王賢明或是昏庸皇權始都終牢牢把持在皇帝手中。

但這未必就是好事,昏君握權往往容易被身邊的小人奸臣所裹挾利用,從而把國家帶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原計劃滅蜀三年後並吳,司馬皇族為何又足足多等了十五年?

△晉文帝司馬昭

魏國則不然。隨著相對壯年的文、明二帝的病亡,幼主當國下的曹魏家族逐漸喪失了對皇權的控制,一個更加強大且野心勃勃的家族就此崛起。

沒錯,這個家族即是後來建立晉朝的司馬氏

另一邊割據東南的孫吳政權雖然內亂不斷,但相對來說國家的最高權力仍緊緊攥在皇族手中,因此某種程度上較之劉蜀、曹魏來說,其國內政治最為穩定。

一、得蜀望吳

司馬昭在收拾掉不安分的魏帝曹髦,擁立了更為聽話的魏元帝曹奐以及平定了鬧分裂的諸葛誕以後,於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夏開始籌劃滅蜀的相關事宜:

......略計取吳,作戰船,通水道,當用千餘萬功,此十萬人百數十日事也......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後,因巴蜀順流之勢,水陸並進,此滅虞定虢,吞韓並魏之勢也--《晉書·文帝紀》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司馬昭之所以選擇先行攻滅蜀國是經過幾方面深思熟慮的:

首先、蜀國相對吳國來說更為貧弱好打;

其次、攻滅蜀國所付出的代價更為低廉;

其三、攻滅蜀國所得到的利益更為巨大;

以上幾個原因第三個最為長遠也更為關鍵,因為除了明白敞亮說出來的其還包含了司馬昭心中難以明說的小算盤,這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曾有過論述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翻看一下。

我們知道有個成語叫做“得隴望蜀”,在當時的形勢下滅蜀可謂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得蜀望吳”。

因為得到蜀國的地盤,不僅可以取得其各種資源增強魏國實力外還能佔據地理優勢:居高臨下的戰略主動權。

"

前言

東漢滅亡後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分裂穩定且制衡的關係在僅僅維持了四十二年後即被打破。

其中魏、蜀兩國的政治國情呈現出嚴重的兩極分化:蜀國無論其君王賢明或是昏庸皇權始都終牢牢把持在皇帝手中。

但這未必就是好事,昏君握權往往容易被身邊的小人奸臣所裹挾利用,從而把國家帶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原計劃滅蜀三年後並吳,司馬皇族為何又足足多等了十五年?

△晉文帝司馬昭

魏國則不然。隨著相對壯年的文、明二帝的病亡,幼主當國下的曹魏家族逐漸喪失了對皇權的控制,一個更加強大且野心勃勃的家族就此崛起。

沒錯,這個家族即是後來建立晉朝的司馬氏

另一邊割據東南的孫吳政權雖然內亂不斷,但相對來說國家的最高權力仍緊緊攥在皇族手中,因此某種程度上較之劉蜀、曹魏來說,其國內政治最為穩定。

一、得蜀望吳

司馬昭在收拾掉不安分的魏帝曹髦,擁立了更為聽話的魏元帝曹奐以及平定了鬧分裂的諸葛誕以後,於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夏開始籌劃滅蜀的相關事宜:

......略計取吳,作戰船,通水道,當用千餘萬功,此十萬人百數十日事也......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後,因巴蜀順流之勢,水陸並進,此滅虞定虢,吞韓並魏之勢也--《晉書·文帝紀》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司馬昭之所以選擇先行攻滅蜀國是經過幾方面深思熟慮的:

首先、蜀國相對吳國來說更為貧弱好打;

其次、攻滅蜀國所付出的代價更為低廉;

其三、攻滅蜀國所得到的利益更為巨大;

以上幾個原因第三個最為長遠也更為關鍵,因為除了明白敞亮說出來的其還包含了司馬昭心中難以明說的小算盤,這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曾有過論述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翻看一下。

我們知道有個成語叫做“得隴望蜀”,在當時的形勢下滅蜀可謂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得蜀望吳”。

因為得到蜀國的地盤,不僅可以取得其各種資源增強魏國實力外還能佔據地理優勢:居高臨下的戰略主動權。

原計劃滅蜀三年後並吳,司馬皇族為何又足足多等了十五年?

△歸命侯孫皓

在這裡我列舉一組滅蜀後晉(魏)吳數據大家一看便知(原始數據來源:《晉書·地理志》、《三國志》):

1.人口:

晉國1360.18萬

吳國256.2萬

2.兵力:

晉國124.45萬(注:該數據的來源取自已知的蜀吳兩國兵員佔比的中間值×晉國總人口),約其佔全國人口比例的9.15%

吳國23萬,約佔其全國人口比例的8.9%

乍一看兩國的兵員佔全國人口總數的比例差不多,但數量上卻差了約5.4倍,總人口差了約5.3倍。

"

前言

東漢滅亡後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分裂穩定且制衡的關係在僅僅維持了四十二年後即被打破。

其中魏、蜀兩國的政治國情呈現出嚴重的兩極分化:蜀國無論其君王賢明或是昏庸皇權始都終牢牢把持在皇帝手中。

但這未必就是好事,昏君握權往往容易被身邊的小人奸臣所裹挾利用,從而把國家帶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原計劃滅蜀三年後並吳,司馬皇族為何又足足多等了十五年?

△晉文帝司馬昭

魏國則不然。隨著相對壯年的文、明二帝的病亡,幼主當國下的曹魏家族逐漸喪失了對皇權的控制,一個更加強大且野心勃勃的家族就此崛起。

沒錯,這個家族即是後來建立晉朝的司馬氏

另一邊割據東南的孫吳政權雖然內亂不斷,但相對來說國家的最高權力仍緊緊攥在皇族手中,因此某種程度上較之劉蜀、曹魏來說,其國內政治最為穩定。

一、得蜀望吳

司馬昭在收拾掉不安分的魏帝曹髦,擁立了更為聽話的魏元帝曹奐以及平定了鬧分裂的諸葛誕以後,於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夏開始籌劃滅蜀的相關事宜:

......略計取吳,作戰船,通水道,當用千餘萬功,此十萬人百數十日事也......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後,因巴蜀順流之勢,水陸並進,此滅虞定虢,吞韓並魏之勢也--《晉書·文帝紀》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司馬昭之所以選擇先行攻滅蜀國是經過幾方面深思熟慮的:

首先、蜀國相對吳國來說更為貧弱好打;

其次、攻滅蜀國所付出的代價更為低廉;

其三、攻滅蜀國所得到的利益更為巨大;

以上幾個原因第三個最為長遠也更為關鍵,因為除了明白敞亮說出來的其還包含了司馬昭心中難以明說的小算盤,這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曾有過論述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翻看一下。

我們知道有個成語叫做“得隴望蜀”,在當時的形勢下滅蜀可謂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得蜀望吳”。

因為得到蜀國的地盤,不僅可以取得其各種資源增強魏國實力外還能佔據地理優勢:居高臨下的戰略主動權。

原計劃滅蜀三年後並吳,司馬皇族為何又足足多等了十五年?

△歸命侯孫皓

在這裡我列舉一組滅蜀後晉(魏)吳數據大家一看便知(原始數據來源:《晉書·地理志》、《三國志》):

1.人口:

晉國1360.18萬

吳國256.2萬

2.兵力:

晉國124.45萬(注:該數據的來源取自已知的蜀吳兩國兵員佔比的中間值×晉國總人口),約其佔全國人口比例的9.15%

吳國23萬,約佔其全國人口比例的8.9%

乍一看兩國的兵員佔全國人口總數的比例差不多,但數量上卻差了約5.4倍,總人口差了約5.3倍。

原計劃滅蜀三年後並吳,司馬皇族為何又足足多等了十五年?

△戰爭的意義何在

這組數據下呈現出的兩國實力晉國佔了壓倒性優勢

在如此巨大的優勢面前司馬家族為何不一鼓作氣乘勝拿下吳國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彼時的當家人司馬昭想要緩一緩:期限三年

此期間政壇老油條晉文帝對剛剛即位不久的吳主孫皓也絲毫不掩飾自己的野心:即通過誇耀自己滅蜀之迅猛以求不戰而屈人之兵。

《三國志·吳書·三嗣主傳》援引《漢晉春秋》裡有這樣一段記載:

是故旋師按甲,思與南邦共全百姓之命......結歡弭兵,共為一家,惠矜吳會,施及中土...此昭心之大願也...若不獲命,則普天率土,期於大同,雖重干戈,固不獲已。

大家琢磨琢磨這幾句話,話裡話外都是先禮後兵連哄帶嚇的敦促孫皓識相點早日投降。

孫皓得到書信後也禮節性的派人前往晉國不卑不亢的說:咱是不會投降的

二、意料之外

前面一路光明的坦途,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淨想美事兒的司馬昭恐怕忘了一句俗語:人算不如天算

滅蜀次年功勳卓著的司馬昭不出所料且如願以償的被魏室裂土分封為王

三月乙卯,進帝為王......二年...五月,天子命帝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蹕--《晉書·文帝紀》

可正所謂“福禍相依”,對野心勃勃的司馬昭來說這種九五之尊君臨天下的美妙感覺並沒有持續太久。

同年八月距離黃袍加身僅剩一步之遙的司馬昭崩逝,享年五十五歲。

三年之約很快就要到了,但與世長辭的晉文帝卻再也等不到那一天了。

他的死對於魏國來說實在沒有什麼大的影響,雖然魏國緊隨其後就改朝換代,但對於早已被架空多年的魏帝來說未必不是什麼好事。

司馬昭離世後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恐怕就是偏安東南的孫吳了

三、各有所思

改朝換代後登上皇位的晉武帝司馬炎並沒有急於落實父親的滅吳大業,這又是為什麼呢?

一方面是當爹的沒向兒子交代這茬事兒,另一方面是時代變了。當家做主的司馬炎也有自己的施政打算。

①與民休息大力發展國內的民生經濟。

泰始二年(公元266年),帝乃下詔曰:......今者宜省徭務本,併力墾殖,欲令農功益登,耕者益利四年(公元268年)春正月,立常平倉,豐則糴(di),儉則糶(tiao),以利百姓五年(公元269年)正月癸巳,敕戒郡國計吏、諸郡國守相長吏,務盡地利,禁遊食商販——《晉書·食貨志》。

泰始元年至咸寧元年的十一年間(公元265——275)《晉書·食貨志》上記載的晉武帝關於惠民惠農發展經濟的政策詔令就多達六次,這足說明當時晉國最高統治者的為政方針。

②軍事上“重北輕南”

雖然說晉武帝一心撲在國內的經濟民生髮展上,但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有些事情往往即便是貴為天子也不是自己想如何就如何的。

在晉武帝統治的前十五年(公元265年——280年)西晉王朝也並沒有少打仗

但我分析了在此期間發生的所有戰爭後得出一個結論,即西晉整體上的軍事政策是“重北輕南”。

"

前言

東漢滅亡後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分裂穩定且制衡的關係在僅僅維持了四十二年後即被打破。

其中魏、蜀兩國的政治國情呈現出嚴重的兩極分化:蜀國無論其君王賢明或是昏庸皇權始都終牢牢把持在皇帝手中。

但這未必就是好事,昏君握權往往容易被身邊的小人奸臣所裹挾利用,從而把國家帶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原計劃滅蜀三年後並吳,司馬皇族為何又足足多等了十五年?

△晉文帝司馬昭

魏國則不然。隨著相對壯年的文、明二帝的病亡,幼主當國下的曹魏家族逐漸喪失了對皇權的控制,一個更加強大且野心勃勃的家族就此崛起。

沒錯,這個家族即是後來建立晉朝的司馬氏

另一邊割據東南的孫吳政權雖然內亂不斷,但相對來說國家的最高權力仍緊緊攥在皇族手中,因此某種程度上較之劉蜀、曹魏來說,其國內政治最為穩定。

一、得蜀望吳

司馬昭在收拾掉不安分的魏帝曹髦,擁立了更為聽話的魏元帝曹奐以及平定了鬧分裂的諸葛誕以後,於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夏開始籌劃滅蜀的相關事宜:

......略計取吳,作戰船,通水道,當用千餘萬功,此十萬人百數十日事也......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後,因巴蜀順流之勢,水陸並進,此滅虞定虢,吞韓並魏之勢也--《晉書·文帝紀》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司馬昭之所以選擇先行攻滅蜀國是經過幾方面深思熟慮的:

首先、蜀國相對吳國來說更為貧弱好打;

其次、攻滅蜀國所付出的代價更為低廉;

其三、攻滅蜀國所得到的利益更為巨大;

以上幾個原因第三個最為長遠也更為關鍵,因為除了明白敞亮說出來的其還包含了司馬昭心中難以明說的小算盤,這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曾有過論述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翻看一下。

我們知道有個成語叫做“得隴望蜀”,在當時的形勢下滅蜀可謂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得蜀望吳”。

因為得到蜀國的地盤,不僅可以取得其各種資源增強魏國實力外還能佔據地理優勢:居高臨下的戰略主動權。

原計劃滅蜀三年後並吳,司馬皇族為何又足足多等了十五年?

△歸命侯孫皓

在這裡我列舉一組滅蜀後晉(魏)吳數據大家一看便知(原始數據來源:《晉書·地理志》、《三國志》):

1.人口:

晉國1360.18萬

吳國256.2萬

2.兵力:

晉國124.45萬(注:該數據的來源取自已知的蜀吳兩國兵員佔比的中間值×晉國總人口),約其佔全國人口比例的9.15%

吳國23萬,約佔其全國人口比例的8.9%

乍一看兩國的兵員佔全國人口總數的比例差不多,但數量上卻差了約5.4倍,總人口差了約5.3倍。

原計劃滅蜀三年後並吳,司馬皇族為何又足足多等了十五年?

△戰爭的意義何在

這組數據下呈現出的兩國實力晉國佔了壓倒性優勢

在如此巨大的優勢面前司馬家族為何不一鼓作氣乘勝拿下吳國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彼時的當家人司馬昭想要緩一緩:期限三年

此期間政壇老油條晉文帝對剛剛即位不久的吳主孫皓也絲毫不掩飾自己的野心:即通過誇耀自己滅蜀之迅猛以求不戰而屈人之兵。

《三國志·吳書·三嗣主傳》援引《漢晉春秋》裡有這樣一段記載:

是故旋師按甲,思與南邦共全百姓之命......結歡弭兵,共為一家,惠矜吳會,施及中土...此昭心之大願也...若不獲命,則普天率土,期於大同,雖重干戈,固不獲已。

大家琢磨琢磨這幾句話,話裡話外都是先禮後兵連哄帶嚇的敦促孫皓識相點早日投降。

孫皓得到書信後也禮節性的派人前往晉國不卑不亢的說:咱是不會投降的

二、意料之外

前面一路光明的坦途,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淨想美事兒的司馬昭恐怕忘了一句俗語:人算不如天算

滅蜀次年功勳卓著的司馬昭不出所料且如願以償的被魏室裂土分封為王

三月乙卯,進帝為王......二年...五月,天子命帝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蹕--《晉書·文帝紀》

可正所謂“福禍相依”,對野心勃勃的司馬昭來說這種九五之尊君臨天下的美妙感覺並沒有持續太久。

同年八月距離黃袍加身僅剩一步之遙的司馬昭崩逝,享年五十五歲。

三年之約很快就要到了,但與世長辭的晉文帝卻再也等不到那一天了。

他的死對於魏國來說實在沒有什麼大的影響,雖然魏國緊隨其後就改朝換代,但對於早已被架空多年的魏帝來說未必不是什麼好事。

司馬昭離世後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恐怕就是偏安東南的孫吳了

三、各有所思

改朝換代後登上皇位的晉武帝司馬炎並沒有急於落實父親的滅吳大業,這又是為什麼呢?

一方面是當爹的沒向兒子交代這茬事兒,另一方面是時代變了。當家做主的司馬炎也有自己的施政打算。

①與民休息大力發展國內的民生經濟。

泰始二年(公元266年),帝乃下詔曰:......今者宜省徭務本,併力墾殖,欲令農功益登,耕者益利四年(公元268年)春正月,立常平倉,豐則糴(di),儉則糶(tiao),以利百姓五年(公元269年)正月癸巳,敕戒郡國計吏、諸郡國守相長吏,務盡地利,禁遊食商販——《晉書·食貨志》。

泰始元年至咸寧元年的十一年間(公元265——275)《晉書·食貨志》上記載的晉武帝關於惠民惠農發展經濟的政策詔令就多達六次,這足說明當時晉國最高統治者的為政方針。

②軍事上“重北輕南”

雖然說晉武帝一心撲在國內的經濟民生髮展上,但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有些事情往往即便是貴為天子也不是自己想如何就如何的。

在晉武帝統治的前十五年(公元265年——280年)西晉王朝也並沒有少打仗

但我分析了在此期間發生的所有戰爭後得出一個結論,即西晉整體上的軍事政策是“重北輕南”。

原計劃滅蜀三年後並吳,司馬皇族為何又足足多等了十五年?

△滅吳的主力將領王濬

這也是西晉為什麼會容忍“臥榻之側可令他人鼾睡”的根本原因。我將此組數據羅列與下:

公元265年——280年十五年間西晉共發生戰爭多達27次。其中對南方吳國作戰14次;對北方胡族作戰13次。

如此看來西晉王朝南北作戰的次數相差無幾,但我為什麼說是“重北輕南”呢?請大家接著看:

公元268年與吳國首戰算起,期間吳國主動出兵進犯多達12次,戰績是3勝6負西晉主動進攻吳國僅有2次,全部獲勝。

吳國獲勝的三場戰鬥中有兩場比較重要的戰鬥,一場是晉吳兩國圍繞著孫吳西南方交趾的歸屬權展開的爭奪,前後歷時兩年,雖然互有勝敗但吳國最終奪得交趾的控制權,並一直持續到吳國滅亡。

另一場戰鬥是晉吳兩國由於南朝叛將步闡而起的“西陵之戰”。由於西陵重要的戰略位置孫吳丟失不得所以派出了名將之後陸抗來指揮這場戰鬥。

西晉則派出了以羊祜為首的將領,最終陸抗更勝一籌,晉軍敗還

"

前言

東漢滅亡後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分裂穩定且制衡的關係在僅僅維持了四十二年後即被打破。

其中魏、蜀兩國的政治國情呈現出嚴重的兩極分化:蜀國無論其君王賢明或是昏庸皇權始都終牢牢把持在皇帝手中。

但這未必就是好事,昏君握權往往容易被身邊的小人奸臣所裹挾利用,從而把國家帶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原計劃滅蜀三年後並吳,司馬皇族為何又足足多等了十五年?

△晉文帝司馬昭

魏國則不然。隨著相對壯年的文、明二帝的病亡,幼主當國下的曹魏家族逐漸喪失了對皇權的控制,一個更加強大且野心勃勃的家族就此崛起。

沒錯,這個家族即是後來建立晉朝的司馬氏

另一邊割據東南的孫吳政權雖然內亂不斷,但相對來說國家的最高權力仍緊緊攥在皇族手中,因此某種程度上較之劉蜀、曹魏來說,其國內政治最為穩定。

一、得蜀望吳

司馬昭在收拾掉不安分的魏帝曹髦,擁立了更為聽話的魏元帝曹奐以及平定了鬧分裂的諸葛誕以後,於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夏開始籌劃滅蜀的相關事宜:

......略計取吳,作戰船,通水道,當用千餘萬功,此十萬人百數十日事也......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後,因巴蜀順流之勢,水陸並進,此滅虞定虢,吞韓並魏之勢也--《晉書·文帝紀》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司馬昭之所以選擇先行攻滅蜀國是經過幾方面深思熟慮的:

首先、蜀國相對吳國來說更為貧弱好打;

其次、攻滅蜀國所付出的代價更為低廉;

其三、攻滅蜀國所得到的利益更為巨大;

以上幾個原因第三個最為長遠也更為關鍵,因為除了明白敞亮說出來的其還包含了司馬昭心中難以明說的小算盤,這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曾有過論述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翻看一下。

我們知道有個成語叫做“得隴望蜀”,在當時的形勢下滅蜀可謂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得蜀望吳”。

因為得到蜀國的地盤,不僅可以取得其各種資源增強魏國實力外還能佔據地理優勢:居高臨下的戰略主動權。

原計劃滅蜀三年後並吳,司馬皇族為何又足足多等了十五年?

△歸命侯孫皓

在這裡我列舉一組滅蜀後晉(魏)吳數據大家一看便知(原始數據來源:《晉書·地理志》、《三國志》):

1.人口:

晉國1360.18萬

吳國256.2萬

2.兵力:

晉國124.45萬(注:該數據的來源取自已知的蜀吳兩國兵員佔比的中間值×晉國總人口),約其佔全國人口比例的9.15%

吳國23萬,約佔其全國人口比例的8.9%

乍一看兩國的兵員佔全國人口總數的比例差不多,但數量上卻差了約5.4倍,總人口差了約5.3倍。

原計劃滅蜀三年後並吳,司馬皇族為何又足足多等了十五年?

△戰爭的意義何在

這組數據下呈現出的兩國實力晉國佔了壓倒性優勢

在如此巨大的優勢面前司馬家族為何不一鼓作氣乘勝拿下吳國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彼時的當家人司馬昭想要緩一緩:期限三年

此期間政壇老油條晉文帝對剛剛即位不久的吳主孫皓也絲毫不掩飾自己的野心:即通過誇耀自己滅蜀之迅猛以求不戰而屈人之兵。

《三國志·吳書·三嗣主傳》援引《漢晉春秋》裡有這樣一段記載:

是故旋師按甲,思與南邦共全百姓之命......結歡弭兵,共為一家,惠矜吳會,施及中土...此昭心之大願也...若不獲命,則普天率土,期於大同,雖重干戈,固不獲已。

大家琢磨琢磨這幾句話,話裡話外都是先禮後兵連哄帶嚇的敦促孫皓識相點早日投降。

孫皓得到書信後也禮節性的派人前往晉國不卑不亢的說:咱是不會投降的

二、意料之外

前面一路光明的坦途,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淨想美事兒的司馬昭恐怕忘了一句俗語:人算不如天算

滅蜀次年功勳卓著的司馬昭不出所料且如願以償的被魏室裂土分封為王

三月乙卯,進帝為王......二年...五月,天子命帝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蹕--《晉書·文帝紀》

可正所謂“福禍相依”,對野心勃勃的司馬昭來說這種九五之尊君臨天下的美妙感覺並沒有持續太久。

同年八月距離黃袍加身僅剩一步之遙的司馬昭崩逝,享年五十五歲。

三年之約很快就要到了,但與世長辭的晉文帝卻再也等不到那一天了。

他的死對於魏國來說實在沒有什麼大的影響,雖然魏國緊隨其後就改朝換代,但對於早已被架空多年的魏帝來說未必不是什麼好事。

司馬昭離世後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恐怕就是偏安東南的孫吳了

三、各有所思

改朝換代後登上皇位的晉武帝司馬炎並沒有急於落實父親的滅吳大業,這又是為什麼呢?

一方面是當爹的沒向兒子交代這茬事兒,另一方面是時代變了。當家做主的司馬炎也有自己的施政打算。

①與民休息大力發展國內的民生經濟。

泰始二年(公元266年),帝乃下詔曰:......今者宜省徭務本,併力墾殖,欲令農功益登,耕者益利四年(公元268年)春正月,立常平倉,豐則糴(di),儉則糶(tiao),以利百姓五年(公元269年)正月癸巳,敕戒郡國計吏、諸郡國守相長吏,務盡地利,禁遊食商販——《晉書·食貨志》。

泰始元年至咸寧元年的十一年間(公元265——275)《晉書·食貨志》上記載的晉武帝關於惠民惠農發展經濟的政策詔令就多達六次,這足說明當時晉國最高統治者的為政方針。

②軍事上“重北輕南”

雖然說晉武帝一心撲在國內的經濟民生髮展上,但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有些事情往往即便是貴為天子也不是自己想如何就如何的。

在晉武帝統治的前十五年(公元265年——280年)西晉王朝也並沒有少打仗

但我分析了在此期間發生的所有戰爭後得出一個結論,即西晉整體上的軍事政策是“重北輕南”。

原計劃滅蜀三年後並吳,司馬皇族為何又足足多等了十五年?

△滅吳的主力將領王濬

這也是西晉為什麼會容忍“臥榻之側可令他人鼾睡”的根本原因。我將此組數據羅列與下:

公元265年——280年十五年間西晉共發生戰爭多達27次。其中對南方吳國作戰14次;對北方胡族作戰13次。

如此看來西晉王朝南北作戰的次數相差無幾,但我為什麼說是“重北輕南”呢?請大家接著看:

公元268年與吳國首戰算起,期間吳國主動出兵進犯多達12次,戰績是3勝6負西晉主動進攻吳國僅有2次,全部獲勝。

吳國獲勝的三場戰鬥中有兩場比較重要的戰鬥,一場是晉吳兩國圍繞著孫吳西南方交趾的歸屬權展開的爭奪,前後歷時兩年,雖然互有勝敗但吳國最終奪得交趾的控制權,並一直持續到吳國滅亡。

另一場戰鬥是晉吳兩國由於南朝叛將步闡而起的“西陵之戰”。由於西陵重要的戰略位置孫吳丟失不得所以派出了名將之後陸抗來指揮這場戰鬥。

西晉則派出了以羊祜為首的將領,最終陸抗更勝一籌,晉軍敗還

原計劃滅蜀三年後並吳,司馬皇族為何又足足多等了十五年?

△頗有識人之明卻沒等來滅吳的羊祜

說完了南邊的吳國再來談談北邊的胡族

在晉胡之間的13次戰爭中西晉的戰績是7勝3負。另外3次胡人進來搶完東西殺完人就跑了,等待晉軍只能是跑空趟。

看到這裡大家發現什麼問題沒?通過分析綜上所述得到的結論是:西晉對於吳國更多的是防守戰,即便是“交趾爭奪戰”和“西陵之戰”都是吳人主動叛降於晉國。

對於北方的胡族,西晉採取的多是反擊戰。防守戰和反擊戰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前者是等敵人來打,打輸打贏我一般不追;後者是敵人如果來打,打贏了要追,打輸了派人也要追,受了欺負這一拳是必須還的。

這也就從側面體現了西晉在軍事上對待南北兩個鄰居稍顯微妙的態度,即“重北輕南”

四、戰和難斷

可“輕”歸“輕”並不是說這個問題就不解決了,只是有個先後順序和側重點。

防範孫吳打擊北胡的同時,儘管朝中對於孫吳該不該打,該什麼時候打有著激烈的爭論,但晉武帝打心眼裡是主戰的。

"

前言

東漢滅亡後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分裂穩定且制衡的關係在僅僅維持了四十二年後即被打破。

其中魏、蜀兩國的政治國情呈現出嚴重的兩極分化:蜀國無論其君王賢明或是昏庸皇權始都終牢牢把持在皇帝手中。

但這未必就是好事,昏君握權往往容易被身邊的小人奸臣所裹挾利用,從而把國家帶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原計劃滅蜀三年後並吳,司馬皇族為何又足足多等了十五年?

△晉文帝司馬昭

魏國則不然。隨著相對壯年的文、明二帝的病亡,幼主當國下的曹魏家族逐漸喪失了對皇權的控制,一個更加強大且野心勃勃的家族就此崛起。

沒錯,這個家族即是後來建立晉朝的司馬氏

另一邊割據東南的孫吳政權雖然內亂不斷,但相對來說國家的最高權力仍緊緊攥在皇族手中,因此某種程度上較之劉蜀、曹魏來說,其國內政治最為穩定。

一、得蜀望吳

司馬昭在收拾掉不安分的魏帝曹髦,擁立了更為聽話的魏元帝曹奐以及平定了鬧分裂的諸葛誕以後,於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夏開始籌劃滅蜀的相關事宜:

......略計取吳,作戰船,通水道,當用千餘萬功,此十萬人百數十日事也......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後,因巴蜀順流之勢,水陸並進,此滅虞定虢,吞韓並魏之勢也--《晉書·文帝紀》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司馬昭之所以選擇先行攻滅蜀國是經過幾方面深思熟慮的:

首先、蜀國相對吳國來說更為貧弱好打;

其次、攻滅蜀國所付出的代價更為低廉;

其三、攻滅蜀國所得到的利益更為巨大;

以上幾個原因第三個最為長遠也更為關鍵,因為除了明白敞亮說出來的其還包含了司馬昭心中難以明說的小算盤,這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曾有過論述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翻看一下。

我們知道有個成語叫做“得隴望蜀”,在當時的形勢下滅蜀可謂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得蜀望吳”。

因為得到蜀國的地盤,不僅可以取得其各種資源增強魏國實力外還能佔據地理優勢:居高臨下的戰略主動權。

原計劃滅蜀三年後並吳,司馬皇族為何又足足多等了十五年?

△歸命侯孫皓

在這裡我列舉一組滅蜀後晉(魏)吳數據大家一看便知(原始數據來源:《晉書·地理志》、《三國志》):

1.人口:

晉國1360.18萬

吳國256.2萬

2.兵力:

晉國124.45萬(注:該數據的來源取自已知的蜀吳兩國兵員佔比的中間值×晉國總人口),約其佔全國人口比例的9.15%

吳國23萬,約佔其全國人口比例的8.9%

乍一看兩國的兵員佔全國人口總數的比例差不多,但數量上卻差了約5.4倍,總人口差了約5.3倍。

原計劃滅蜀三年後並吳,司馬皇族為何又足足多等了十五年?

△戰爭的意義何在

這組數據下呈現出的兩國實力晉國佔了壓倒性優勢

在如此巨大的優勢面前司馬家族為何不一鼓作氣乘勝拿下吳國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彼時的當家人司馬昭想要緩一緩:期限三年

此期間政壇老油條晉文帝對剛剛即位不久的吳主孫皓也絲毫不掩飾自己的野心:即通過誇耀自己滅蜀之迅猛以求不戰而屈人之兵。

《三國志·吳書·三嗣主傳》援引《漢晉春秋》裡有這樣一段記載:

是故旋師按甲,思與南邦共全百姓之命......結歡弭兵,共為一家,惠矜吳會,施及中土...此昭心之大願也...若不獲命,則普天率土,期於大同,雖重干戈,固不獲已。

大家琢磨琢磨這幾句話,話裡話外都是先禮後兵連哄帶嚇的敦促孫皓識相點早日投降。

孫皓得到書信後也禮節性的派人前往晉國不卑不亢的說:咱是不會投降的

二、意料之外

前面一路光明的坦途,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淨想美事兒的司馬昭恐怕忘了一句俗語:人算不如天算

滅蜀次年功勳卓著的司馬昭不出所料且如願以償的被魏室裂土分封為王

三月乙卯,進帝為王......二年...五月,天子命帝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蹕--《晉書·文帝紀》

可正所謂“福禍相依”,對野心勃勃的司馬昭來說這種九五之尊君臨天下的美妙感覺並沒有持續太久。

同年八月距離黃袍加身僅剩一步之遙的司馬昭崩逝,享年五十五歲。

三年之約很快就要到了,但與世長辭的晉文帝卻再也等不到那一天了。

他的死對於魏國來說實在沒有什麼大的影響,雖然魏國緊隨其後就改朝換代,但對於早已被架空多年的魏帝來說未必不是什麼好事。

司馬昭離世後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恐怕就是偏安東南的孫吳了

三、各有所思

改朝換代後登上皇位的晉武帝司馬炎並沒有急於落實父親的滅吳大業,這又是為什麼呢?

一方面是當爹的沒向兒子交代這茬事兒,另一方面是時代變了。當家做主的司馬炎也有自己的施政打算。

①與民休息大力發展國內的民生經濟。

泰始二年(公元266年),帝乃下詔曰:......今者宜省徭務本,併力墾殖,欲令農功益登,耕者益利四年(公元268年)春正月,立常平倉,豐則糴(di),儉則糶(tiao),以利百姓五年(公元269年)正月癸巳,敕戒郡國計吏、諸郡國守相長吏,務盡地利,禁遊食商販——《晉書·食貨志》。

泰始元年至咸寧元年的十一年間(公元265——275)《晉書·食貨志》上記載的晉武帝關於惠民惠農發展經濟的政策詔令就多達六次,這足說明當時晉國最高統治者的為政方針。

②軍事上“重北輕南”

雖然說晉武帝一心撲在國內的經濟民生髮展上,但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有些事情往往即便是貴為天子也不是自己想如何就如何的。

在晉武帝統治的前十五年(公元265年——280年)西晉王朝也並沒有少打仗

但我分析了在此期間發生的所有戰爭後得出一個結論,即西晉整體上的軍事政策是“重北輕南”。

原計劃滅蜀三年後並吳,司馬皇族為何又足足多等了十五年?

△滅吳的主力將領王濬

這也是西晉為什麼會容忍“臥榻之側可令他人鼾睡”的根本原因。我將此組數據羅列與下:

公元265年——280年十五年間西晉共發生戰爭多達27次。其中對南方吳國作戰14次;對北方胡族作戰13次。

如此看來西晉王朝南北作戰的次數相差無幾,但我為什麼說是“重北輕南”呢?請大家接著看:

公元268年與吳國首戰算起,期間吳國主動出兵進犯多達12次,戰績是3勝6負西晉主動進攻吳國僅有2次,全部獲勝。

吳國獲勝的三場戰鬥中有兩場比較重要的戰鬥,一場是晉吳兩國圍繞著孫吳西南方交趾的歸屬權展開的爭奪,前後歷時兩年,雖然互有勝敗但吳國最終奪得交趾的控制權,並一直持續到吳國滅亡。

另一場戰鬥是晉吳兩國由於南朝叛將步闡而起的“西陵之戰”。由於西陵重要的戰略位置孫吳丟失不得所以派出了名將之後陸抗來指揮這場戰鬥。

西晉則派出了以羊祜為首的將領,最終陸抗更勝一籌,晉軍敗還

原計劃滅蜀三年後並吳,司馬皇族為何又足足多等了十五年?

△頗有識人之明卻沒等來滅吳的羊祜

說完了南邊的吳國再來談談北邊的胡族

在晉胡之間的13次戰爭中西晉的戰績是7勝3負。另外3次胡人進來搶完東西殺完人就跑了,等待晉軍只能是跑空趟。

看到這裡大家發現什麼問題沒?通過分析綜上所述得到的結論是:西晉對於吳國更多的是防守戰,即便是“交趾爭奪戰”和“西陵之戰”都是吳人主動叛降於晉國。

對於北方的胡族,西晉採取的多是反擊戰。防守戰和反擊戰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前者是等敵人來打,打輸打贏我一般不追;後者是敵人如果來打,打贏了要追,打輸了派人也要追,受了欺負這一拳是必須還的。

這也就從側面體現了西晉在軍事上對待南北兩個鄰居稍顯微妙的態度,即“重北輕南”

四、戰和難斷

可“輕”歸“輕”並不是說這個問題就不解決了,只是有個先後順序和側重點。

防範孫吳打擊北胡的同時,儘管朝中對於孫吳該不該打,該什麼時候打有著激烈的爭論,但晉武帝打心眼裡是主戰的。

原計劃滅蜀三年後並吳,司馬皇族為何又足足多等了十五年?

△文武雙全的杜預

只是由於主和重臣的阻撓以及時機尚未成熟而暫時擱置了下來。儘管如此在他的授意下負責南方軍事以羊祜、杜預、王濬為代表的將領們早早就開始做戰爭的準備工作。

武帝謀伐吳,詔濬修舟艦。濬造船於蜀,其木柿蔽江而下。臣作船七年,日有腐敗。

以上均引自《晉書·王濬傳》

王濬是受羊祜舉薦擔任益州刺史的,據《晉書·羊祜傳》記載,時為咸寧初年即公元275年左右,距離太康元年伐吳尚有五年時間,言作船七年,故王濬應在泰始八年前後就已經開始建造用來滅吳的戰艦。

到了公元278年滅吳的最佳機會來了,史載:

(吳孫皓天紀)三年夏,郭馬反——《三國志·吳書·三嗣主傳》

吳國後院起火且有愈演愈烈之勢。郭馬起兵後佔領廣州並一路攻城略地勢不可擋。最後孫皓只能派遣張悌,陶璜東西夾擊進行剿滅。

一年後的公元279年冬,在杜預、王濬的五次三番勸諫下晉武帝終於下令沿長江一線分兵六路,以王濬為主力(領兵八萬餘人)共二十餘萬眾發動了滅吳之戰。

五個月後的太康元年(公元280年)三月孫皓投降,東吳滅亡。

五、尾聲

整體而言司馬家族對孫吳的兼併是按照計劃進行的,即沿長江從西向東打

只不過隨著司馬昭的病亡,完成家族昇華的司馬炎審時度勢將這一宏圖偉業稍稍推遲了十多年。

但說到底還是完成了其父生前的願望,也讓他建立的西晉王朝具有了劃時代的歷史意義。儘管,他和他的王朝在後世充滿了爭議。

我是歷史中簡堂烽煙,喜歡中國古代史。原創不易碼字更難,你們的每一次點贊轉發收藏評論關注都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