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有一個令人生畏的政客,姓司馬,名懿,字仲達。此人歷仕曹操、曹丕、曹睿祖孫三代,玩轉官場近半個世紀,打下了埋葬曹家王朝的根基,成為西晉王朝奠基人,能耐不可謂不大。

這麼說吧,司馬懿權力慾極大,他很會作秀,先裝孫子,後做爺爺。

為了攫取封建最高統治權,仲達絞盡腦汁,文治武功樣樣來,二隻手都很硬。

魏王曹操在世時,司馬懿收斂鋒芒,謹小慎微,不暴露哪怕半點野心,真難為他了。其隱忍功夫,直追身拘羑里的姬昌、臥薪嚐膽的勾踐、臏腳治軍的孫伯靈。

司馬懿正確評估曹操的抱負,認為曹操身為漢相心不甘,早有稱帝之心,只是囿於纂位的壞名聲,故沒有撕破最後一層政治遮羞布。

於是乎,司馬懿施展乾坤大仙法,緊跟太子曹丕,為曹丕日後稱帝竭盡心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曹操臨終時,肯定對曹丕說了司馬懿的好話,要曹丕善加使用。至於防範司馬懿什麼的,那是演義和影視劇的虛構,真實的歷史,曹操、曹丕、曹睿究竟有沒有對司馬懿持有戒心,有待進一步研究。

東疆珠饒舌這麼多,說明一個問題,司馬懿在世時,為日後兩晉王朝司馬氏百餘年政權的存在,打下了堅實基礎。他是司馬家族的榮耀,但於華夏而言,此公過大於功。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司馬懿開了一個惡劣的先例,那就是纂權。也就是說,後來的晉朝得國不正。

眾所周知,根據封建皇家規則,君是君,臣是臣。國君必須從皇室成員中選取,皇位絕對不能讓外人坐。

司馬懿本是魏臣,卻發動高平陵政變,殺了曹爽,擼去曹氏成員特權,與兒子司馬師、司馬昭把持朝綱,屬謀權纂位之舉。對曹魏政權來說,那是叛臣,千刀萬剮。

如果司馬懿像劉邦、朱元璋那樣,揭竿而起,奪了政權,建立新朝,那是很正常的,無可厚非。

問題在於司馬懿拿曹魏的俸祿,拆曹魏的臺,幹見不得陽光的事。

儘管司馬懿和他的子孫改變了曹魏政權,建立了西晉王朝,但得國不正,靠陰謀詭計得來的東西,必遭天譴,因為失民心啊。

公元266年,司馬炎廢魏稱帝,建立晉朝,史稱西晉。

西晉是個短命王朝,僅僅維繫了半個世紀。公元316年,匈奴貴族劉淵攻破長安,晉愍帝司馬鄴被俘,西晉滅亡。

西晉王朝是由權臣建立起來的封建政權,權貴階層奢侈享樂之風,演繹到了極致。不平等的門閥制度,使社會發展缺乏活力。權貴階層爭權奪利,爆發了大規模戰爭,史稱"八王之亂"。中原大地,再次出現千里無雞鳴的慘象。

東晉建立後,純屬苟延殘喘,因為政權性質沒變,依然盛行門閥制度,對百姓的壓迫和剝削雖有所減輕,但權貴階層崇尚玄學,坐而論道,不注重實踐。底層百姓精神萎靡,沉醉於喝藥酒、賭博、鬥毆等,社會風氣不如前面的三國時代,更不如大漢時代。整個社會生態,呈現頹廢衰敗之勢。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既然兩晉君臣總體不作為,北方遊牧民族趁虛而入,紛紛攻入中原,北方出現了五胡十六國的混亂局面,憑刀槍說話,人命似草芥,華夏文明遭到空前的摧殘,孔孟等先賢苦心創立的儒家體系,到了崩潰邊緣。

中華文明到了最危急的時候!

造成此等慘狀,究其因,始作俑者,司馬懿也!

一句話,司馬家族難辭其咎!

靠詐術奪取皇權,只能得逞於一時,天下人心,則難以收拾矣。

司馬家族為何消失在歷史煙雲裡

翻遍晉史,除了晉武帝司馬炎有可圈可點之處,其餘皇帝,均稱不上明君。讓人噴飯的是,東晉出了二個白痴皇帝!司馬衷和司馬德宗。

東晉末年,草根英雄劉裕橫空出世,指揮北府軍平定孫恩、盧循之亂,剷除了桓玄、西蜀、司馬休之等割據勢力,滅了南燕、後秦等國,收復北方大片領土,集權中央,廢除門閥制度,重用寒門,輕徭薄賦,廢除嚴刑峻法,發展經濟,中華大地煥發新的生機!

劉裕是楚元王劉交的後代,也算漢室宗親後裔吧,他痛恨司馬氏滅了劉備建立的蜀漢,絕了漢祚。加上司馬氏執政百餘年,把富庶的中華大地搞得千瘡百孔。於公於私,劉裕有理由對司馬家族下狠手,他下令對劉宋境內的司馬家族成員,進行滅族!

這個滅族令一下,劉宋境內的司馬家族遭到毀滅性打擊,絕少數司馬家族的人逃到北方或海外,還有的逃到其它邊遠地區,因為不逃,統統被殺死。

對整個皇室家族成員下達滅族令的,古今中外登基稱帝的,惟劉裕一人而已。

就這樣,昔日人口基數龐大的司馬家族,成為百家姓里人數比例極少的姓氏。一直到今天,司馬家族的人丁,依然很少。建國後一次人口統計數字顯示,司馬姓氏人口排名第549位,僅有2.8萬人。

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

怨怨相報何時了,但願未來歲月,中華各姓氏成員和平相處,永不為敵,共享新時代福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