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育肥豬生長速度的主要方法

飼料 便祕 懷孕 畜牧大集網 2019-04-15

#谷豐計劃# 影響育肥豬生長速度的因素主要有品種、遺傳、營養、飼養管理、疾病等。養豬戶需要加強這幾個方面的管理和防範,具體方法下面來一一分析。

提高育肥豬生長速度的主要方法

一、選擇合適的雜交組合及優良的品種。用地方優良雜交品種與瘦肉型豬種進行雜交,所培育的後代耗料少、瘦肉多、增重較快。此外,相對來說,三元雜交育肥要優於二元雜交。

二、提升仔豬初生及斷奶時重量。如果初生仔豬重量較大,其生命力相對會強,之後生長速度也越快,斷奶時的體重自然也就會越大,進而可保證其在轉群后,有著較好的生長優勢,育肥效果也會更好。所以,首先要想辦法保證初生仔豬的重量,這也就需要在母豬懷孕期間就加強對母豬的管理,並補充足夠的營養。

三、有針對性地選擇飼糧。在育肥中期,要以高蛋白、高能量的飼料為主。在育肥後期,要以限量飼料為主,這樣可有效減少脂肪的堆積。飼糧中粗纖維的含量是影響飼糧適口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粗纖維含量控制在4%~5%為最合適。粗纖維含量較高,飼料的適口性就會變差,進而嚴重影響養分的消化吸收。粗纖維含量過低,就會導致豬拉稀、便祕。

提高育肥豬生長速度的主要方法

四、科學合理的飼養管理

1.飼料選擇、飼餵次數及飼餵方式。飼料以顆粒料為好,易存儲,適口性好,有助消化,方便投食。拌料中的料水比控制在1∶0.8~1∶1.5效果較好。水分太少,會降低豬的食慾,導致生長減緩,引起各種疾病。水分過多,又會沖淡消化液,影響各種消化酶的活性,影響飼料營養間的轉化。根據育肥目標來選擇飼餵方法,如果單純為了追求日增重量,可以自由採食為好;如果為了提高育肥豬的瘦肉率,可以限制飼餵為主。飼餵次數的選擇要根據飼餵方法進行,如果選擇自由採食,那就沒有次數的問題了。如果是選擇限制性飼餵,就要嚴格參照豬隻食慾狀況進行。1天之中,早中晚3個時間段,豬隻的食慾表現為差、最差和最盛。由此,在生長育肥階段,可有針對性地按照35%、25%和40%的飼料添加量,日喂3次進行。

2.積極調教豬群。儘量保證使豬隻的採食地點、排洩地點及睡覺地點,固定在舍內3個不同的區域,形成“三角定位”的習慣,這樣將非常有助於豬群的管理。

3.環境溫度調控。生長育肥豬適宜的環境溫度為16~23℃,前期為20~23℃,後期為16~20℃。如果環境溫度過低,豬就會消耗自身能量維持體溫,這會導致採食量增加,日增重降低,飼料轉化率下降。如果環境溫度過高,豬為了散發體熱,加快呼吸,新陳代謝受到影響,食慾減退,食量減少,導致生產力下降。

4.光照及衛生環境。育肥豬舍內的光照可適當暗一些,以不影響豬採食和飼養管理即可,給豬群營造一個良好的休息環境。豬舍內需要保持安靜,噪音會使豬的活動量增加而影響增重,還會引起驚恐,降低食慾。保證豬舍內環境衛生,每天清掃被汙染的墊草和糞便,定期對豬舍進行消毒,及時進行通風,保證舍內空氣新鮮。夏季要防止豬舍暴晒,保持通風。勤衝圈舍,盡力做好防暑降溫工作,同時注意滅蚊蠅。在夏季多喂青綠多質飼料,以增強豬的食慾。

提高育肥豬生長速度的主要方法

五、做好免疫工作。養豬場最怕的應該就是疫病了,疫病一來,不管前期工作做的有多好,也有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所以,養豬戶應切實做好疫病防範工作,在適當的階段對豬隻進行疫苗免疫,增強豬的抗病能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