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非洲豬瘟的易感動物是母豬和育肥豬?'

"


"


為什麼非洲豬瘟的易感動物是母豬和育肥豬?


1、出現什麼樣的症狀可以認為是疑似非洲豬瘟發病?

答:非洲豬瘟症狀與常見豬瘟相似,如果免疫過豬瘟疫苗的豬出現無症狀突然死亡異常增多,或大量生豬出現步態僵直,呼吸困難,腹瀉或便祕,糞便帶血,關節腫脹,局部皮膚潰瘍、壞死等症狀,可懷疑為非洲豬瘟。(海口市瓊山區創建全國健康促進區創建辦【宣】)

2、有沒有非洲豬瘟核酸陽性不發病的可能?

答:有可能。一是在發病前,潛伏期,還沒有症狀(尚未發病);二是病原紮根後衍化為中等毒力、低毒力的病毒,不引起發病,核酸檢測陽性,這個比較麻煩,很難甄別;三是檢測可能出現假陽性,提示我們做檢測要兩種或兩種方法以上同時檢測,排除假陽性的可能;四是可能在某些場景下,比如飼料高溫制粒,病毒是死的,但核酸呈陽性。

3、非洲豬瘟感染後一般多久能從血樣中檢出?持續多久?

答:強毒力株和弱毒株不一樣,強毒株感染後2-3天就能檢出,豬體很快死亡而且到死亡一直都能檢測出;中等毒力毒株如果豬不死,檢出也在3-4天左右,一直到30多天,還能檢出,然後豬死亡或者康復,康復後就檢測不出,如果死亡,可能還有病原存在,這個取決於抗體產生情況。非洲等地有些老疫區存在低毒力毒株,康復豬的血清給易感豬注射,可以保護豬隻抵抗強毒株攻擊。

4、目前國內流行的非洲豬瘟病毒是不是同一個毒株?毒力如何?

答:目前從不同疫區分離的病毒基本是基因Ⅱ型,血清8群,基因序列高度相似,個人認為是一類毒株。經過攻毒試驗分離的毒株不多,毒力是否一樣還需要實驗室評估,個人認為在幾個月間衍化為中等毒力、低毒力的可能性比較小,大部分還是強毒株。

5、為什麼非洲豬瘟先感染母豬和育肥豬,再感染保育豬?

答:這種情況很普遍,但沒有進行研究,但推測,是否是因為對於母豬的操作更多,母豬接觸病毒感染的機會更多一些;另外,母豬的飼料成分,其蛋白質含量是否更高一些,來源是否不一樣;母豬的採食量更大一些,吃的多一些,感染的機會更大。還有可能母豬本身免疫系統、免疫應答和小豬不一樣,包括肥豬,對病原、對非洲豬瘟病毒的反應是不是過強。根據目前的觀察,非洲豬瘟的致死不是病毒本身造成的死亡,是病毒感染後造成的免疫變異反應,包括紅細胞的破裂、血小板的破壞、炎性反應等,母豬可能長期處於應激狀態,生理狀態比小豬重,造成的反應。

6、目前有沒有發現豬場感染非洲豬瘟後豬倖存下來的案例?聽說野豬感染後死亡率不高,是真的嗎?我國的地方豬種對此病有一定的抵抗力嗎?

答:非洲豬瘟感染之後倖存下來,我覺得可能性比較小,一是因為發生疫情上報後直接無害化處理,不存在這種機會,有些豬場在沒確診情況下可能挺了很長時間,但實際上也沒挺到最後,“倖存”按照時間計算怎麼也得一個月以上,一個月之內豬隻處理了沒辦法說是倖存,只能說是感染早晚的問題。二是我國的非洲豬瘟感染毒株是強毒株,理論上講感染後豬很難有幸存的機會,死亡率百分之百。但是也不排除可能因遺傳特性而出現的感染後不死亡的個例存在。

國內的野豬屬歐亞野豬,比較敏感,感染後幾乎百分百死亡。非洲的疣豬、叢林豬死亡率比較低,基本不死,但帶毒、排毒。我國的優良地方品種沒做過試驗,但預測和野豬相比,其敏感性不會比國內野豬弱,所以不能抱僥倖心理,要保護好地方豬種。

7、人在吃完帶有非洲豬瘟病毒的豬肉後,會不會在糞便中檢測出活毒?

答:基本不可能。人的消化道,如胃內本身是強酸的環境,還有很多酶,病毒作為營養物質被消化,不會排出活病毒。

8、如何做好水、風、鳥的生物安全?

答:水的傳播風險也是很大的,特別是有亂扔死豬的現象存在,水體被汙染的可能性很大,豬場儘量不用地表水,用風險稍低的深層水。風的風險比較小,當然有條件的豬場可以建立過濾系統,減少(發病)機率,特別是周邊疫情比較嚴重的情況下,汙染面廣,風攜帶的灰塵、顆粒物可能含有病毒。鳥傳播非洲豬瘟的可能性比較小,但可以傳播其它疾病,做好防鳥措施有助於防控其它疾病包括一些人畜共患病。

9、非瘟疫苗至今沒有成功的原因?

答:其一是非洲豬瘟病毒特性複雜、基因組龐大,而我國對免疫保護與逃避機制研究十分有限;其二是活病毒操作有諸多限制,病毒分離、增殖需要原代細胞,且疫苗生產缺乏合適的穩定細胞系。

基因缺失疫苗是當前最有可能研製成功的ASF疫苗,但有殘留毒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