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中國》(11)河西走廊上的長城名關

明代嘉峪關雄姿

河西走廊上的漢長城自黃河附近的令居(今永登縣境內)起步,到敦煌以西的玉門關、陽關止,縱貫河西走廊千餘公里。加上由張掖向居延(額濟納旗)地區北延出去的部分,長度大約在2000公里以上。自兩關向西,就進入了茫無邊際、戈壁洪荒的羅布泊地區。“西出陽關無故人”,就是千百年來中原人將關外地區視為畏途的真實寫照。與漢、明長城相配套的,就是一些著名的關隘。主要指位於河西走廊西部和北部,控扼進出西域和北方草原地帶交通要道、管理絲綢之路的數座著名關口。它們是玉門關、陽關、白虎關、嘉峪關和金關等。

《絲路中國》(11)河西走廊上的長城名關

漢玉門關遺址

一、玉門關

玉門關,俗稱小方盤城,位於今敦煌市區西北約70餘公里處的疏勒河東岸。與陽關同置於漢武帝元封四年(前107)。當時,漢朝剛剛取得對匈奴作戰的重大勝利,已經佔領河西走廊全境,並先後在河西走廊“列四郡,據兩關”。四郡即著名的河西四郡。首置酒泉郡、繼分張掖、敦煌二郡,漢宣帝地節三年(前67)置武威郡。兩關即玉門關和陽關。前108年,漢將趙破奴擊樓蘭、車師後,於前107年自酒泉築塞垣鄣燧西至玉門關,同時在玉門關之南約80餘公里處置陽關。兩關成犄角之勢,分別守衛著自西域進入河西的南、北兩道,這是絲綢之路開通後從中原進入西域的最後一個關口,也是由絲路東段進入中段西域段的起始點。

《絲路中國》(11)河西走廊上的長城名關

玉門關遺址(小方盤城)

玉門關因大量輸往中原的和田玉經此進入河西走廊前往中原地區而得名。這是一條大約開通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時期的古老通道。20世紀以來,人們在河西地區以東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墓葬和商周古墓中所發現的大量和田玉製品,大約都是經玉門關這條古道輸入河西乃至中原地區。在漢設河西四郡和絲綢之路開通後,這裡就成了控扼中原與西域交通的必經之地。為了有效控制這條通道,西漢政權還在此設玉門都尉。出得玉門關,沿著疏勒河故道西行,人們面對的是昔日遼闊的羅布泊,今日廣袤的羅布荒原。一條傳統古道,彎彎曲曲地沿著羅布荒原北緣向前延伸,這就是後來的絲路北道。該道穿過羅布荒原北緣,經哈順戈壁西行至高昌、交河城,而後翻越天山,經焉耆、尉犁、龜茲、姑墨等國至疏勒,再越蔥嶺,經紅其拉甫山口進入今天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一帶,也就是後來的絲綢之路西段。另外,出玉門關後,另有一條通往吐魯番的近乎直線而捷近的道路,因途經羅布荒原中的大沙海而命名為大海道。此道開通於東漢時期,由玉門關可直抵吐魯番附近的西域戊已都尉駐地柳中城,又稱為“新道”,唐代稱大海道或大海路。

《絲路中國》(11)河西走廊上的長城名關

玉門關古道

關於玉門關的關址所在,曾經有過多種不同的說法,但大多數人傾向於其位於今敦煌市區西北90餘公里處戈壁灘上的小方盤城。20世紀初年,英人斯坦因在此採掘到一枚字跡清晰的漢簡,上書“玉門都尉”字樣。1943年,中國學者夏鼐等人也在此獲得“酒泉玉門都尉”字樣的漢簡。加之小方盤城地處疏勒河與漢長城險要之處,雖經2000多年風雨侵蝕,至今仍以長、寬近25米左右、殘高近10米的高度巍然挺立在戈壁灘上。在找不到新證據的情況下,人們遂以小方盤城作為漢代玉門關的關址所在,這裡也應當是西漢玉門都尉治所。

《絲路中國》(11)河西走廊上的長城名關

玉門關漢簡

小方盤城(玉門關)屹立在疏勒河故道下游南岸的一座土崗上。城址呈方形,黃膠土夯築,城垣基本保存完好,邊長30餘米,牆體高10餘米,基厚5米。南牆與西牆各開一門。關址西面不遠,就是疏勒河下游形成的草灘和沼澤。岸邊蘆草叢生,沼澤中碧水漣漣,確實是建關據守的理想之地。漢長城自東向西,從關旁經過,逶迤伸向西邊的羅布荒漠中。玉門關旁的漢長城,雖大部為風沙摧毀,但仍有保存較為完整的一段。殘高4米多、基寬3米左右,牆體結構為柴草加砂礫,分層夯築,粘結牢固,給我們留下了漢長城修築的樣板。東距玉門關5公里的長城烽燧“當谷燧”旁,尚有數堆當年漢軍將士沒有用完的蘆葦和備用的“積薪”等,經過2000多年風雨,已經炭化得快成化石了。

《絲路中國》(11)河西走廊上的長城名關

漢玉門關

西北距玉門關10餘公里處,座落著另一座著名的古遺址大方盤城。大方盤城是因其規模比小方盤城大而由民間命名。20世紀初,英人斯坦因在此採掘到340餘枚漢簡,根據簡文判斷這裡是自漢代一直使用到西晉時期的一處儲藏糧食、物資的軍需倉庫,以供給玉門關一帶駐守官兵和過往人員,並斷定其為敦煌遺書中所記載的“河倉城”。後來的中國學者對這一說法給予了肯定。1979年9月,甘肅省文物工作隊在玉門關外馬圈灣遺址及大方盤城遺址的發掘中,出土了數枚與昌安倉有關的漢簡,據此推斷這座曾被稱呼了近百年的河倉城應為西漢時建立的軍需倉庫昌安倉遺址。

《絲路中國》(11)河西走廊上的長城名關

西漢河倉城遺址

昌安倉遺址,位於疏勒河南岸一處凹地中的土臺之上,坐北面南,既隱蔽,又防水防潮,現存主要建築遺址為東西長約150餘米、南北寬約17米、基厚近2米、高約8米左右的大型軍用倉房遺址。遺址內由兩道隔牆將其分隔為三大間,每間均南面開門。四壁除殘餘部分外,大部均已坍塌。殘壁上下部各存有排列整齊的三角形通風孔。倉房周圍有兩道圍牆遺蹟環繞,四角均有角墩。近處土崗上還有用於警戒和守衛的烽燧數座。倉房背後,即為古疏勒河河道。當年或借用舟船經疏勒河運送糧食和軍需用品。從昌安倉的位置及規模,可以看出這裡自西漢至西晉600多年間,一直是西部邊塞的一個重要軍事物資儲備倉庫。

《絲路中國》(11)河西走廊上的長城名關

河倉城遺址

歷史上的玉門關,曾因中原政權和西域地區政治、經濟、軍事的發展而發生變化,也曾數度關閉而致絲路中斷。最著名的就是東漢時發生的“三絕三通”事件。所謂“三絕三通”,是指東漢王朝在其存續期間於25至124年間、三次從西域撤退,斷絕與西域各國的聯繫,絲綢之路也因此而阻斷;爾後又三次統一西域,恢復管理西域各國與絲綢之路的曲折歷程。從中也反映出維持國家統一局面、保障絲綢之路暢通時的艱辛和不易。東漢政權雖然三次關閉玉門關,但在班超、班勇和敦煌太守張璫等的大力建議下,經過朝臣們的激烈辯論,使東漢政權終於明白,為了保持漢朝的穩定,放棄西域的意見是不可取的。漢和帝永元十三年(101),堅守西域30年的西域都護班超年已七旬,告老乞歸。他在寫給漢和帝的《求代還疏》中說:“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表達了他希望返回故鄉的強烈願望。在班超的筆下,玉門關成為進入中原的標誌。在班超於102年返回中原後,東漢政權任命其子班勇為西域長史,於123年4月率軍500人出玉門關,經位於羅布荒漠大沙海中的近道(唐時稱大海道),前往位於今吐魯番鄯善縣魯克沁的柳中城屯駐。124年初,班勇發鄯善、龜茲、姑墨、溫宿等國兵萬餘人,擊破北匈奴屬下車師前部,牢牢控制了絲綢之路,於是西域復通。

《絲路中國》(11)河西走廊上的長城名關

玉門關附近的千秋燧

75年春,北匈奴單于派左鹿蠡王率2萬騎進攻車師後部。守衛這一帶的漢戊校尉耿恭,在兵力十分薄弱的情況下,堅守疏勒城。在外無救兵的情況下,糧食也消耗殆盡,數百士兵僅剩下了幾十人。漢章帝得知消息後,派酒泉太守段彭發河西及鄯善兵7000餘人,出玉門關,經大沙海前往援救。76年初,戊校尉耿恭與剩餘26名軍士同援軍一道撤出疏勒,仍從大沙海撤至玉門關內。及至抵達玉門關時,耿恭軍只剩下13人了。回到洛陽後,耿恭受到朝廷嘉獎。

《絲路中國》(11)河西走廊上的長城名關

玉關古道

中原政權對外發展的需要,最終選擇了開放玉門關,以保障絲綢之路的暢通,溝通西域各國同中原政權的聯繫。兩晉之後,絲路漸衰,玉門關也隨著時局變化,曾兩度東遷。第一次是隋唐之際,隨著一條通西域的新道――天山北路的開通,絲路舊道少人通行,玉門關遂內遷近300公里,至唐瓜州晉昌縣境疏勒河南岸雙塔堡附近(今安西縣雙塔水庫一帶),唐人大多由此來往於絲綢之路上,1958年淹沒在安西縣修建的雙塔水庫中;另一次是五代宋初時,因北宋政權忙於與同遼及西夏爭戰,無暇西顧,玉門關遂又從安西內遷400餘公里,至今嘉峪關西北15公里處的黑山石關峽,至西夏佔領河西全境時(1036)方廢。但不管玉門關遷至哪裡,均被稱為“玉門關”,如同後來的海關一樣,玉門關就是西域各國進入中原的大門和海關。

《絲路中國》(11)河西走廊上的長城名關

河西走廊漢長城

玉門關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成了人們心目中的邊關要地和中原與西域的分界線。出關就進入了陌生遙遠的西域地區,進關則回到了中原和自己的故鄉。因此玉門關也多成為文人騷客們緬懷詠頌的對象。其中最著名的篇章多出自唐代,當以王之渙的《涼州詞》最為膾炙人口: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絲路中國》(11)河西走廊上的長城名關

今日陽關

二、陽關

陽關位於玉門關南面70餘公里處,兩關之間沒有長城,只有烽燧相連。陽關關址早已不存,只有一處被稱為古董灘的大片遺址,被認為是陽關故址所在。古董灘近旁有一名為“墩墩山”的地方,因存有一座坍塌的烽火臺而成為陽關故址的標誌。

自玉門關向南80餘公里,就是座落在今天敦煌市區之南70餘公里處南湖鄉境內的陽關,兩關之間由長城和烽燧相連。陽關地處玉門關之南,掌控著絲路南道,漢置陽關縣和陽關都尉。西出陽關,經茫茫的荒漠、戈壁和廣袤的白龍堆雅丹地貌,沿著當時水域面積還相當遼闊的羅布泊北岸到達樓蘭,而後或由此北行至焉耆與絲路北道相接,或從羅布泊南岸西南行至伊循(今若羌米蘭),而後沿崑崙山北麓西行至且末、精絕、于闐等國,再經皮山、莎車、無雷等,至塔什庫爾幹,與絲路北道相匯,經紅其拉甫山口進入絲綢之路西段。這條通往西域的官馬大道被後人稱為“陽關大道”。

《絲路中國》(11)河西走廊上的長城名關

陽關墩墩山烽燧

陽關關城早已不存,其所在位置,一般都認為是在今南湖鄉西3公里的“古董灘”上。其地雖然荒蕪空曠,主要景色為沙樑和戈壁,但其東是林木蔥鬱的南湖綠洲,碧波盪漾、曾因在西漢初年捕獲過“天馬”而出名的渥窪池就坐落在綠洲之上。一條深邃的河谷,彎彎曲曲地沿著古董灘北緣自東向西延伸。河谷中泉水淙淙,林木茂密,鳥聲啁啾,充滿生機,為建關置縣提供了水利之便。古董灘之上,曾發現了大片排列整齊的版築房屋遺蹟、城堡牆基等。每當風沙過後,人們常常會在沙灘、礫石間發現兵器、貨幣及生活用品、生產工具和裝飾用品等漢、晉時期的遺物,“古董灘”之名也就由此而來。古董灘西面,有一道較為高大的山崗,一座殘破的有陽關耳目之稱的漢代烽燧至今屹立,人稱墩墩山,成了陽關遺址著名的標誌。

《絲路中國》(11)河西走廊上的長城名關

陽關古董灘

站在墩墩山上極目西眺,滿眼皆是望不斷頭的茫茫戈壁、條條沙樑與累累雅丹,神祕的古國樓蘭就隱藏在遠遠的戈壁深處。遙想當年東來西往的使節、商團、僧侶、遊人,在今天的這片荒漠之地驗證過關,見到戈壁之中的南湖綠洲和那一泓碧綠的生命之水,他們的心中該是多麼地驚喜!東行的人從此進入河西走廊,再不為旅途中的飢渴擔憂。而西行者則由此步入了一個前途未卜的蠻荒之地,黃沙漫漫,戈壁連綿,思鄉之情油然而生。於是乎,陽關也成了眾多文人詠頌的對象。其中尤以唐朝詩人王維的七言絕句《渭城曲》最為著名: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絲路中國》(11)河西走廊上的長城名關

陽關博物館張騫像

這首詩一經問世,即成為親人、朋友間抒發離別之情時常用的唱合之詞。至北宋時被樂工改寫、配曲並充分發揮,反覆唱詠,成為抑揚頓挫的疊唱形式,使離別之人能夠盡情抒發胸中深沉的情感和離別的愁緒,誕生了著名的動人心魄的《陽關三疊》,傳誦千古!

陽關附近的南湖鄉北工村旁,座落著一座幾被沙丘埋沒的古城遺址,這是西漢敦煌郡所領六縣之一的龍勒縣故址,為西漢武帝時所置龍勒縣治所,位於今敦煌市南湖鄉北工村旁,地當絲綢之路要道,西南距陽關古址3公里,南距漢渥窪池約5公里。

《絲路中國》(11)河西走廊上的長城名關

龍勒城遺址

龍勒城因縣南百餘公里外有龍勒山而得名,又稱南湖破城,北魏時因城南不遠處的壽昌海而名為壽昌郡。唐代為沙州所屬的壽昌縣城,故又稱“壽昌城”。古城平面成不規則長方形。城垣殘破嚴重,大多被流沙掩埋,僅在東、西、北三面有斷續殘垣矗立,最長的一段北牆長約300餘米。基寬7米,殘高近6米。東門基本為流沙填埋,外露部分尚可分辨出城門及甕城痕跡。

龍勒古城內沙丘起伏,流沙遍佈,城內原有的通衢街市等已無蹤影。城內外沙丘上散佈有大量陶片、碎磚、瓦礫及箭簇和銅飾件等漢唐遺物。還有一種明顯經過加工的黑、白二色小圓石子,據認為系唐代生產專用於進貢朝廷的圍棋子。據敦煌遺書《唐沙州地誌》殘卷和《壽昌縣地境》載,當時壽昌城中十分繁華,人口稠密,建有寺廟、學校及社稷壇等,城周有水渠、田地。該縣還管理著數十座烽燧和戍堡,管轄範圍直到今天新疆且末、若羌及羅布泊一帶,有多條道路與各地相通。龍勒(壽昌)城約廢棄於唐末。被棄後環境惡化,風沙肆虐,最終演變為流沙安居的處所。

《絲路中國》(11)河西走廊上的長城名關

龍勒城遺址

由龍勒古城向南約5公里處,有一處波光粼粼的藍色湖泊,湖邊樹影婆娑,水面上水鳥啁啾,在滿是荒漠的這一帶顯得十分搶眼。這就是著名的漢武帝時出了“天馬”的渥窪池、北魏壽昌海、今天的敦煌南湖。據載在公元前113年,漢武帝從發配到敦煌的一個小官那兒,得到了一匹“天馬”。那個被貶的小官叫暴利長,長年在敦煌陽關附近一片湖水浩渺的渥窪池畔牧馬,常見有野馬來湖邊飲水,於是精心設計,抓住野馬,謊稱是“太一神”所賜,獻給了漢武帝,使正在為改良中原馬的品種而費心謀劃的漢武帝十分高興,稱其為“天馬”,特意賦詩《天馬歌》頌之:

太一貢兮天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

志倜儻兮精權奇,鉨浮雲兮晻上馳。

體容與兮赲萬里,今安匹兮龍為友。

《絲路中國》(11)河西走廊上的長城名關

古城夕照

意思是說,他所尊崇的天帝“太一神”賜予我天馬,飛奔時流著赤色的汗,馬的神態奇譎非凡,踩踏著浮雲奔馳,馳騁時可以超越萬里,只有天上的龍方能與它為友。這對於渴望得到良馬裝備漢軍反擊匈奴的漢武帝來說,是最好的禮物。渥窪池從此以出產“天馬”、“龍種”而名聞天下。從那時至今,這裡一直波光粼粼,滋潤著陽關一帶,成為西行旅人在進入羅布泊前重要的綠洲和補充飲水的地方。

《絲路中國》(11)河西走廊上的長城名關

白虎關遺址

三、白虎關·星星峽

在漢代,人們從中原地區進入西域時,必須經過敦煌附近的陽關、玉門關,分別進入絲路中段南道和北道,前往樓蘭、龜茲等地。到了東漢末至三國時期,由於這兩道時常受阻,使節、商賈們便在南、北道之北又開闢了一條新道,史稱“北新道”。唐初,河西政局不穩,朝廷便下令禁止人們西去,並將漢晉時代的玉門關內遷至今安西雙塔水庫一帶,並在這個新的玉門關以西築起了警戒的烽燧,設兵防守,其中較大的一座位於安西縣城西北48公里處的山崗上,俗稱白墩子。

《絲路中國》(11)河西走廊上的長城名關

白墩子遺址(白虎關)

白墩子所在地為丘陵地帶,在這一帶平坦的戈壁中顯得十分突兀。丘陵中一座較高的山崗上,屹立著一座高大的烽燧,民間多稱其為白虎關。烽燧為夯土版築,外包土坯,寬4.5米,殘高8米。烽燧被一座長30餘米、寬10餘米的塢院環抱著,塢牆基本完好,基厚近2米,高約5米,牆頭雉堞猶存,塢牆的南、北兩面有門,院牆的近旁,尚有一些清晰可辨的建築遺蹟。北牆外面山崗之下,一泓碧水盪漾的清泉,將這裡裝點得如同南國水鄉。泉水面積約2000多平方米。泉水四周蘆草茂盛,水中魚蝦淺泳,引得眾多水鳥翔集水面。鳥聲低鳴,唱合作答,啾啾之聲不絕於耳,使人頓時忘卻了身處戈壁深處。

《絲路中國》(11)河西走廊上的長城名關

白虎關下旺盛的泉水

從烽燧的頂端舉目四顧,白墩子周圍山川戈壁盡收眼底。絲綢之路北新道即從烽燧旁經過。以絲路古道為基礎修建的甘肅至新疆的公路312國道逶迤東來,從關旁經過。按照地形等推斷,這座烽燧應該是唐代西出玉門關後的第一座烽燧,也即唐玄奘西行偷越玉門關後遇到的第一座烽燧和取水之處。當年的玄奘看到白墩子守衛森嚴,只好等到天黑再到泉邊取水,但守關的士兵還是發現了他,並向他連發兩箭,差點射中他的膝蓋。玄奘連忙大呼:“請不要射箭,我是唐朝來的和尚!”隨後,他隨士兵進關聽憑發落。幸運的是,白墩子校尉王祥是個佛教徒,他對玄奘西行取經的事蹟十分敬佩,不但不為難他,還請他休息,併為他備足了乾糧和水,親自送玄奘出關遠行,指點路徑,直走出10多裡地之後,才依依不捨地灑淚而別。玄奘由此沿著絲綢之路北新道進入西域。

《絲路中國》(11)河西走廊上的長城名關

白虎關遺址

在當地民間還盛傳這樣一件事:唐朝名將薛仁貴,在與吐蕃的作戰中兵敗瓜州,率將士退守白虎關,並在此為國捐軀。清代還曾在白墩子之側修建起白虎廟,廟中供奉著薛仁貴的塑像。其實,薛仁貴之所以名聞西部,主要是因為他在公元662年平定西域突厥之亂時,連發三矢,射殺了三人,致使“敵氣大攝,皆降”,創造了“三箭定天山”的神奇,成為了一段千古佳話。而薛仁貴敗於吐蕃,則是公元670年發生在青海大非川的事情,應與甘、新交界處的這座白墩子毫無瓜葛。到了20世紀30年代,發生在河西走廊的一段戰事,卻與這裡相關。1937年4月,從祁連山中撤退出來的紅軍西路軍餘部,攻打安西(今瓜州)失利後,在這裡同追擊的馬步芳軍進行了最後一戰。

《絲路中國》(11)河西走廊上的長城名關

殘存的白虎關烽燧

由白墩子再向西行80多公里,就到了甘肅與新疆交界的地方,危崖千仞、一線中通的著名隘口——星星峽就座落在這裡,它的最窄處僅有40餘米。茫無邊際的大戈壁好像特意留下了這樣一個小小的通道,使星星峽自然成了當年絲綢之路由中原進入“西域”的必經之路,當然也就成了這條絲路古道上著名的咽喉要地了。20世紀50年代以前,這裡是內地前往新疆的重要關隘。由內地前往新疆的人員,必須在這裡接受新疆守軍的盤查後,方能決定去留。1937年5月初,征戰河西走廊倖存下來的紅軍西路軍餘部,在李先念等率領下到達這裡,受到陳雲、滕代遠等中央代表的迎接,從這裡進入新疆,從此轉危為安。

《絲路中國》(11)河西走廊上的長城名關

甘肅通往新疆的著名隘口——星星峽

四、嘉峪關

酒泉之西20餘公里處,是河西走廊的一個咽喉之地。南面是祁連山的支脈陶賴南山及發源於青海最終匯入黑河的最大支流陶賴河;北面是走廊北山山地中一組較大的山系黑山。兩山之間形成了一個10多公里寬的峽谷地帶,俗稱嘉峪塬,依山傍水,地勢險要,古稱“河西第一隘口”,自古為絲綢之路通往西域的必經之地和兵家必爭之地,自漢以來就屬於酒泉郡防務的重要地段。漢設玉石鄣,五代有天門關,但都是有關無城。到了明洪武五年(1372),徵虜大將軍馮勝平定河西,選中此處置關隘,築土城,命名嘉峪關,駐兵防守。弘治七年

《絲路中國》(11)河西走廊上的長城名關

嘉峪關之晨

(1494),為了防備西域蒙古遺族的不時襲擊,明朝關閉嘉峪關,絕西域貢,肅州兵備道李端澄主持修建了嘉峪關關樓,三層三簷,雕樑畫棟,殊為壯觀,上懸“天下第一雄關”的巨幅匾額,不久又擴大了關城規模,使原先的土城面貌大為改觀,同時也大大增強了防衛功能。嘉靖十八年(1539),尚書翟鑾視察西北防務時,認為嘉峪關為“河西第一隘口”,遂上書皇帝,進一步加固關城,並將長城修築至嘉峪關,南至陶賴河邊,北到黑山峽口,與關城連成一體,共同組成了一道完整、堅固的防禦體系,成為西北邊防護佑絲路交通和河西走廊的巨大屏障,形成了明代萬里長城東起山海關、西止嘉峪關的宏大規模。

《絲路中國》(11)河西走廊上的長城名關

明長城的西端終點嘉峪關

嘉峪關,由內城、外城、羅城、甕城及城牆、城壕及其他附屬建築組建而成。城牆為黃土夯築與土坯壘砌而成,高9米多。城內有斜坡馬道與城牆頂部相連。內城是關城的心臟,周長730餘米,面積3萬餘平方米。城內設有軍事指揮機關遊擊將軍府和檢驗出入關“關照”的巡檢衙門等。內城東、西門外各有甕城一座,西門甕城外又有一道“凸”字形的磚砌圍牆,俗稱羅城,中間開門,門外頂端刻有“嘉峪關”三個大字,為嘉峪關西去東來之正門。整個內城又被全長1200餘米的外城所包圍。外城城牆殘高4米左右,好像內城的圍牆一樣,與內城形成一個完整的防務系統,保護著內城的安全。城內建有文昌閣、關帝廟和戲樓等建築,此外還有店鋪、飯館和驛站等。城牆之外另有一道深約3米左右的壕溝,成為護城的第一道屏障。

《絲路中國》(11)河西走廊上的長城名關

萬里長城第一墩

在北距嘉峪關7.5公里處的討賴河邊,有一座殘高7米,邊長14.5米的明代烽燧。烽燧屹立在討賴河北岸80餘米高的懸崖之上,瞭望著曾經有遊牧民族時常出沒的河對岸祁連山餘脈。因其為明代萬里長城西邊的終點,又是自嘉峪關向東起步時的第一座烽燧而被稱為“萬里長城第一墩”。

嘉峪關作為明代萬里長城西端的終點,一直被人們譽為西北邊防的“鎖鑰”、“要隘”和“天下雄關”。明時雖然將對外聯繫的“海關”內移,但絲綢之路並沒有關閉,西方各國如波斯、大食、印度、阿富汗、花剌子模等仍然連年遣使,前往中原朝貢送禮和通商,明朝也不斷派出使節出使各國。東來西往的使節、商團,均有肅州官員負責審理和接待,嘉峪關則核准相應“關照”,予以放行或阻留。永樂年間,前來中國的外國使團人數越來越多,明王朝遂命肅州官吏及嘉峪關“海關”嚴格審查和限制外國進關人員,以減輕外交使團過多給京城和皇帝“御賜”造成的負擔。直到清康熙西征之後,疆域擴張至漢唐舊基,嘉峪關方失去它“邊塞要口”的意義,逐漸衰落下來。成了過往人員前往憑弔的古代遺址。最著名的當屬林則徐當年流放伊犁路過嘉峪關時所寫下的詩文:“嚴關百尺界天西,萬里徵人駐馬蹄。……誰道崤函千古險,回首只見一丸泥。”從那以後,嘉峪關幾經興廢,幾度譭棄,直到1990年,才將部分坍塌和拆毀的城樓及關牆等全部修復,恢復其歷史的本來面目。

《絲路中國》(11)河西走廊上的長城名關

嘉峪關之夜

20世紀70年代初的一天,嘉峪關市新城公社的兩個牧羊人,在經常放羊的戈壁灘上,無意中發現了一座古墓。他們做夢也沒想到的是,他們的發現,揭開了一個規模巨大的魏晉時期地下畫廊的真面目。原來他們所發現的是一座佈滿了畫像磚的古墓葬。墓葬屬於魏晉時期,墓室為磚砌,室內大多用彩繪磚裝飾。磚畫內容以表現魏晉時期(甚或就是五涼時期)河西人的日常生活、社會活動和藝術生活為主。在寂靜無聲的墓室中,磚畫上的人們卻仍然延續著墓主人生前的生活。他們或林間放牧,或農業生產,或馬上狩獵,或殺豬烤羊,或採桑摘麻,或宴飲歌舞,或吹簫弄樂,或儀仗出行……畫像磚好似一座龐大的地下繪畫資料館,將當時河西人安閒自得、充實豐盈的社會生活真實地記錄下來,使今天的人們能夠通過它判讀和感受到1600多年前河西人的生活狀況和精神境界。尤其是5號墓中一幅手持信物、策馬疾馳的“驛使圖”,被認為是中國郵驛史上珍貴的形象資料,1982年被郵電部製作成小型張紀念郵品。後經考古人員的辛勤探查方才發現,像這樣的磚畫墓,在嘉峪關下的那一片戈壁灘中竟有上千座!其考古和旅遊價值不言而喻。

《絲路中國》(11)河西走廊上的長城名關

畫像磚“驛使圖”

1972年至1979年,文物部門發掘了其中的13座。墓室多模仿墓主人生前居住過的世家豪宅,以幹磚壘砌,並多嵌鑲壁畫磚,共出土了660餘幅,其中以6號墓為最,有132幅之多。6號墓分前、中、後三室,從墓門至後室.滿布壁畫磚,大部分是一磚一畫,也有數磚一畫的。畫工通過幾塊磚上的內容,前呼後應,表現出一個主題,如同今天的連環畫。壁畫磚內容豐富,主要有放牧、農耕、採桑、養蠶、狩獵、屠宰、出行、宴飲、博弈、奏樂、舞蹈、庖廚、梳妝、布帛、服飾等等,為研究魏晉時期河西地區的農牧業生產情況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繪畫藝術提供了珍貴的形象資料。畫面通常有36釐米長、17釐米高,普遍用白土粉塗底.外勾紅赭色邊框,先用土紅色起稿,然後用墨線畫出輪廓.再施以赭石、硃紅、石黃、淺綠等色彩,呈現出熱烈明快的色調。筆法粗獷,簡潔活潑,氣韻生動。線條運用熟練,虛實相間,南於動感,設色簡單,給人以強烈的藝術感受,構成了河西地區豪放雄健的繪畫藝術風格。

《絲路中國》(11)河西走廊上的長城名關

畫像磚“出行圖”

站在今天的嘉峪關城樓上向下俯視,昔日的絲綢古道早已為寬闊筆直的312國道、連霍高速公路和鋼鐵大動脈蘭新鐵路所替代。源源不斷地汽車、火車從巍巍嘉峪古關旁東來西往、川流不息,把內地同西部邊疆的政治、經濟、文化緊密相連。1958年,由於嘉峪關南祁連山中鏡鐵山鐵礦的發現,國家 “一五”重點建設項目“酒泉鋼鐵公司”在嘉峪關旁的戈壁灘上拔地而起,迄今已建設成為一座現代化的世界著名的鋼鐵聯合企業。1965年,國家批准成立嘉峪關市,使古老的嘉峪關旁又聳立起了一座現代化城市,與關外不遠處著名的玉門油礦、中國最早的核工業基地四零四廠和地處內蒙古額濟納旗境內、以“酒泉”命名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交相輝映,讓“出了嘉峪關,兩眼淚不幹”的古老民諺成了永遠地過去。

《絲路中國》(11)河西走廊上的長城名關

嘉峪關外

五、肩水金關

肩水金關遺址,位於肩水都尉府所在地大灣城北約8公里處的黑河東岸,是漢朝初年在居延塞防線上設置的惟一關口。南面是北部都尉和肩水都尉,北面是居延都尉,肩水金關正好承上啟下,如同走廊北部的一道“鎖鑰”,掌管著進出河西腹地、北通居延都尉的咽喉門戶,拱衛著南部不遠的肩水都尉府和肩水侯官等屯戍重地。取名金關,即有“固若金湯”之意。

《絲路中國》(11)河西走廊上的長城名關

肩水金關附近的地灣古城

肩水金關由於時間久遠,早已坍塌。但考古工作者在貌似荒漠的金關遺址進行了認真的發掘後,仍然查清了它的形制:金關係一頗具規模的塢堡式建築。由關門、塢堡和烽燧等幾部分組成。最高處為西南角殘存的烽臺遺蹟。塢堡門內有迂迴夾道,兩側有住室、灶房、倉庫、馬廄等,中為院落。塢門是兩座對峙的長方形夯築土樓,底寬6米。殘牆最高1米多,厚1米,門道寬5米。關外門樓兩側向北有土坯築殘存20餘米的關牆遺蹟。關牆外還有斜插進土層中用於防守的木製尖樁遺蹟,俗稱“虎落”。1930年,由瑞典人斯文·赫定率領的“西北科學考察團”在此發掘,出土漢簡近千枚,居延漢簡從此聞名於世。1973年,古居延地區劃歸甘肅省管理,省博物館組織的“居延考古隊”再次對金關進行了發掘清理,又獲漢簡11000餘枚、出土貨幣、各類武器、工具、農具、竹木器械、各類陶器以及木器、竹器、漆器、絲麻、毛和衣服、鞋、帽、漁網等千餘件,還有啟信、印章、封泥、筆、硯、尺、木板畫和麻紙等。其中數枚簡上,清晰地記有“肩水金關”和字樣,揭示了金關的真實面目,從此名揚海內外。

《絲路中國》(11)河西走廊上的長城名關

肩水金關模型

《絲路中國》(11)河西走廊上的長城名關

標有“肩水金關”的漢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