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中林沖、楊志、武松是的共同特點

水滸傳 林沖 武松 楊志 番茄姜和土豆粉 2017-05-26

《水滸》中,老施主要著力描寫了四位出身軍官的好漢,魯達、林沖、楊志、武松,其中除了豁達的魯達根本就不在乎自己的體制內身份外,其餘的三位,可都是兢兢業業的好乾部,最終卻因為不同的原因,被逐出體制,落草為寇。而這幾位有個共同特點,他們都是業務能手,工作能力非常高,並非什麼酒饢飯袋、貪官汙吏之類,幾乎個個都是標準的先進工作者,然而最後卻殊途同歸,一齊上了梁山。他們的遭遇雖有不同,但卻反應出當時大宋王朝的體制的腐朽沒落,“劣幣驅逐良幣”成為普遍現象,留在體制內且能飛黃騰達的,都是人渣,而真正願意為國出力的優秀人才,卻只能被“逼上梁山”,走上對抗體制的道路。這已經不再是幾個“奸臣”的問題了,而是整個國家的體制到了該完蛋的時候了,“靖康恥”已經在所難免了。

一、心藏豹子的林沖

《水滸》中林沖、楊志、武松是的共同特點

我們先侃侃豹子頭林沖,他事業有成、家庭美滿,是個典型的“高富帥”類型的國家公務員,而這種中層技術類的幹部,也是國家體制的主要支撐力量,按理來說上級領導應該多加愛護和關懷,以讓他們滿懷知遇之恩、從而盡忠報國。但這時的體制,已經不正常了,一個搞文體娛樂的球星,在同樣喜愛文體藝術的最高領袖的關照下,搖身一變成為了首都軍區的司令(開了後世唱歌跳舞的當將軍的先例)。這種高層領導的變動,本來對林沖這種中層純搞技術的幹部來說,不是什麼問題,但問題是新司令的乾兒子看上了林沖的老婆。林沖這下遇到了人生的重大選擇,是拿綠帽子換官帽子呢?還是不識抬舉忤逆上司,讓自己的職業生涯蒙上陰影,這時候他還想不到自己的生命也蒙上了陰影。

平日的林沖,應該是謙虛忍讓的好乾部,從他後來被整得那麼慘了,還能隨遇而安就可以看出來他的性格。但沒人知道,這謙虛的外表下卻埋藏著一顆豹子的心,一個人的名字可以取錯,但外號不會取錯。只是林沖對體制的依戀和歸屬感,一直都能夠牢老地壓制住他內心深處的火烈。同時他的道德意識和性格中的自尊心,又不可能讓他作出奉送老婆的無恥舉動。於是,他選擇了妥協和避讓,指望高衙內能夠看在他是他老子部下的情面上,不再繼續騷擾。

但他忘記了考慮高衙內的面子問題,這時已經不再是一個女人的問題了,而是高衙內能不能繼續在京城橫著走的問題了,其他的衙內肯定在看他的笑話,連一個老子下屬的老婆都搞不定,還拽什麼拽,同時還附帶影響到了他老子的面子,於是這對父子開始合起夥來處心積慮地算計林沖了。

當你的上級對你起壞心眼時,你可以有三個選擇:

一是逃,像史進的師傅那樣,儘早開溜,擺脫上級的勢力範圍,但林沖卻對人性的醜陋缺乏足夠的認識,同時又捨不得放棄體制內的身份和待遇,即使後來被放驅到邊疆了,他還戀戀不捨想重回體制。

二是降,乖乖送上老婆,然後換來官帽子,甚至拿女人作為籌碼,擠入當權者的小圈子,隨後飛黃騰達。但林沖卻有著道德君子的潔癖和知識分子的清高自尊,他寧可被充軍發配,也不願意做出這般無恥之事。老施在這本水滸裡,給予了林沖最大的憐惜,只有林沖,至始至終,沒有沾染任何罪惡和無辜者的血汙,連加入黑社會的“投名狀”也給他免了。而林沖的老婆,也是書中唯一干淨的女性,既沒像潘金蓮那樣偷人、也沒像母夜叉那樣殺人。老施之所以對林沖抱有如此同情,多半是把他自己映射進去了,老施早年曾加入造反組織,在那些橫行無法的土匪強人和大字不識的流民中,始終保留著一份知識分子的自矜,林沖,其實就是他自己的影子。

三是炸,投靠上級領導的對頭,深挖上級領導的黑材料,充當政治鬥爭的工具,搬掉壓在身上的五指山。但這需要你有敢當人體炸彈的決心,因為政治鬥爭可是要見血的,你這種小角色,往往都是炮灰兼交易用的犧牲品。想想後世某位打黑英雄,不正是抱著上司一起炸得粉身碎骨,才得以自保的嗎。但林沖不是這樣的人,沉溺於專業領域的他,一直都是個本本份份的技術幹部,如此高難度的政治手藝,他恐怕想都沒想過吧。不過後來他火併王倫,力推晁天王上位,倒是非常乾脆果斷,完全一副官場作派的老手風範。

悲催的林沖居然什麼都沒有選,真是“不走、不降、不戰”,那就只有死咯,從此以後,林沖每次遇到的都是死局,如果是在真實的現實中,斷無活的可能,只是老施過於溺愛這個角色,讓他每次都能死裡逃生。

白虎堂的死局,被開封知府莫名其妙的違背高司令的旨意,給林沖留出了一線生機。難道開封知府認識林沖這個小軍官、敢得罪皇帝的紅人高司令?這應該是老施安排的吧,否則水滸就寫不下去了。

野豬林的死局,被胖大和尚魯智深及時跳出攪了局,後來中外動作大片的經典橋段,估計都是從水滸這裡吸取的設計理念吧。但獲救的林沖,不僅饒了兩個凶手的命,還拒絕了和尚落草的建議,這時的他還抱著迴歸體制的幻想。即使到了滄州牢城,他也是踏踏實實的接受勞動改造,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撥雲見日,這也不是沒有例子的,楊志同學不就是受到了領導的賞識,一步登天由勞改犯變回幹部的嗎。但此時的林沖,因為對體制的眷戀和對人性之惡的認識不足,他忽視了被領導盯上的嚴重後果,也忽視了“斬草除根”的江湖法則,於是他迎來了最後那場大火的死局。

最後山神廟的死局,大火不僅燒掉了草料場,也燒滅了林沖迴歸體制的最後希望,同時也燒醒了一直藏在內心深處的豹子,循規蹈矩的國家幹部林沖死去了,火烈爆炸的英雄、豹子頭林沖誕生了,再無留戀與幻想的林沖,徹底割裂了與體制的鏈鎖,義無反顧地踏上了梁山路。從此,大宋少了一位勇將、粱山多了一個悍匪,一個體制的乾材和棟樑,就這樣被體制自己逼上了對抗體制的道路。

二、孤獨的行者武松

《水滸》中林沖、楊志、武松是的共同特點

武松恐怕是水滸裡最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了,武松打虎,就是小朋友們也熟知能背。但老施筆下的真正武松,卻是一個無比孤獨的人,因此他的外號叫做“行者”。早年的武松,因為打架惹事,被迫逃離家鄉,長年在外漂泊,孤苦濘汀,飽受白眼與欺負,肯定閱盡了人間滄桑,除了出賣體力與武力維生而練就了一身力氣和武藝外,恐怕對世間人性的冷暖善惡也有著充分的見識。漂泊的遊子肯定渴望一個溫暖的港灣,於是他回家了,去找回那份久違的溫暖和安定。

但流浪在外的武松,由於一直處於社會底層,見識過足夠的人性之惡,因此非常敏感和警惕。同時他又擁有超人一般的武力,讓他可以不象一般底層人那樣卑微下賤,這又造成了他性格中的自傲和自尊。當景陽崗酒店的人告訴他有老虎時,他的第一反應就是“黑店”,這是他常年行走江湖的本能性的警惕反應。當他上了山崗,看見官府的告示後,他的自傲和自尊已經不允許他回過頭去了。此時的武松,已經沒有回頭路可走了,他懷著最後的僥倖將這條路走下去,卻不知道,從景陽崗這裡開始,他都只有靠自己的赤手雙拳,來拼開一條條死路,直到最後拼上了梁山。

第一個攔路是隻老虎,二者活一,他活了,於是開始享受打虎的紅利。他受到了縣大老爺的嘉獎賞賜,但他卻非常得體地將功勞轉給領導、將獎金分給大家。真不知道是誰教他的這些官場學問,多半是當打仔混黑社會時自學的吧,其實官場和黑社會差不多,黑社會一旦成功,也就成官場了。縣大老爺見他非常得體,又有超人的武力,於是破格提拔他當了聯防隊長,於是武二郎也加入體制了。

好事成雙,他又與哥哥重逢了,還有個漂亮的嫂子,他終於找溫暖的港灣了,哥嫂給予他照顧和關懷,他給他們保護和安全。這時的武松,也是個成功人士了,下面應該就是娶個好妻子、生對好兒女,同時繼續在衙門裡兢兢業業為國效力,有機會在領導的提挾下,爭取更進一步,最後成為當地一個實現中國夢的正面典型。等他老年時,可以抱著孫兒繼續吹他吹了幾十年的打虎事蹟。這段時間的武松,應該是他一生中唯一不孤獨的光陰,也是他最幸福的時段。

但命運註定了武松的孤獨,危機很快出現了,短暫和諧與幸福迅速被醜陋的人性撕得粉碎,淫慾和貪慾毀了這一切。在大戶人家裡混過的嫂子,套路比較深,她忍受不了武大的醜陋和矮小,而選擇性地忽視了武大的忠誠和勤勞,想玩叔嫂戀了。武松被警醒了,飽經風霜、熟知人性的他,知道有一就有二,有他就會有別人,於是他不得不對嫂子反臉和加以提防。但人性中的淫亂、貪婪和惡毒還是如期而至,潘金蓮、王婆、西門慶非常經典地演繹了這些人性之惡。

當武松回家之時,面對的就是哥哥的屈死和嫂子的出軌,他的幸福港灣不復存在了。但他先還是選擇“依法辦事”,抓證據、找證人,但一切白搭,西門慶給予縣大老爺的利益是他這個小小都頭無法給的。體制內,你認為重要的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出色的工作業績和過人的工作能力,在權勢和利益面前,統統歸零。孤獨的武松回來了,他用自己的雙拳給親人找回了公道。而有意思的是,縣大老爺在西門慶被殺之後,反倒包庇起武松來,因為西門慶留下的孤兒寡母已經不能給他帶來利益了,於是扮起好人響應民間呼聲、以獲得“名聲”,而放了武松一馬。官兒們的翻雲覆雨,真是在一念之間啊,國家的法制,就如同男人的生殖器,想硬就硬,想軟就軟,你不服還真不行。

勞改中的武松仍舊渴望重回體制,他和林沖一樣,救下了押他的公差、拒絕了孫二孃的入夥請求,他寧可繼續去孟州服他的徒刑,卻全然不知那是一條充滿陷阱的死路。他的超級武力,很快就找到了買家,先是幫助施恩父子奪回了地盤,後又入了張都監的幕府。他任勞任怨、喊打就打,盡心盡力地表現出聯防隊員的優良作風,他似乎就要走上楊志的路了,迴歸體制、也是回家之路在向他招手了。

但這卻是個局,他攪進了高層鬥爭的局,再怎麼武藝高強,人家碾死他也費不了多大力氣,官場上,是鬥智不鬥勇的,所以歷來武夫都被文官踩,就是在《水滸》裡,造反的官員也清一色是混不下去的武官,沒有一個真正的文官上了粱山。但那些整他的領導們,卻忘記了考察武松的履歷,混過社會底層、打過老虎的武二郎,本質上卻是個體制外的人,一旦理想幻滅是很容易走上極端的。結果孤獨的行者再次回來,帶著腥風血雨,一路殺將下來,不管有罪沒罪,他又一次殺開了必死之路,最後將那汙穢的官場用血洗得乾乾淨淨,然後毅然決然的走向了水泊梁山。

三、不得志的楊志

《水滸》中林沖、楊志、武松是的共同特點

水滸裡,老施對幾個軍官出身的好漢態度是不同的,對魯智深是讚賞,林沖是同情,武松是敬重,對楊志卻是鄙夷。楊志雖然名中帶“志”,卻一直都鬱郁不得志,不管是在官場還是在粱山。其實楊志的起點還比較高,紅色後代,民族英雄老令公的後代;武藝高強,出身軍事世家的他自小練武,能夠勇冠三軍;為人精明,並非林沖那樣不諳官場規則的書呆子,走後門、拉關係樣樣精通。但他卻一直走黴運,這是怎麼回事呢?

楊志的出場是在林沖被迫尋“頭名狀”之時,他當時帶了許多財物想上東京找高司令走後門,恢復他的公務員身份。他理所當然地拒絕了王倫的入夥請求,他一個功臣後代怎能加入黑社會,那是要侮辱祖宗的。但到了東京,他才發現官場比黑社會還要黑,黑社會還要講規矩,拿了人錢,就得給人辦事,但高司令收了他的錢,卻不辦事,連潛規則都不遵守了(想想後世某位大導演潛了人家又不守規則吧)。楊志被黑了,但他又不能像後世那位被潛女演員那樣,在網上曝領導的光,否則就不是“查水錶”那麼簡單了,林沖的例子還在那裡擺著。當體制到了連潛規則都不遵守、完全是權力通吃的時候,這個體制就已經沒有任何規則能夠約束它了。

但楊志這時卻沒有機會去反思體制之弊,他被黑得破產了,只得將武人最後的自尊與榮譽——祖傳寶刀,拿去出賣。英雄末路是非常慘的,楊志賣刀,堪比秦瓊賣馬,武人的驕傲最後只能拿去換碗飯吃。保衛國家的軍人,如果連起碼的尊嚴都沒有,誰還來保衛它呢?看看大明王朝後期那些形同乞丐的軍人吧,從這點,明王朝就該滅亡。

混到這般境地的楊志,即使身懷絕技也能再三忍受地痞的欺辱,換魯智深、林沖、武松是絕不可能如此下作的,缺乏英雄氣概、過於世利,我想這就是老施鄙夷他的原因。

失手殺了欺負他的地痞,由公務員慘變成勞改犯的楊志反而迎來了人生的轉機,他的武力被頂頭上司看中了,於是又變回了公務員,人生的跌蕩起伏,真的是很難預見的啊。隨後,楊志迎來了他新上任的第一次出差機會,但他沒想到這也是他最後一次出公差,這趟差的終點在粱山。

押運生辰綱本是私事,卻用公差,其實官本位體制下,公僕實乃私奴,都是上一級領導的私奴。樑中書安排押運生辰綱的隊伍本來沒有多大問題,監軍 將領,也像後世的政委 軍事主官,而且最終決定權在政委(監軍)手中,但問題是他派出當政委(監軍)不僅是個徹底的外行,更要命的是來頭還很大,是夫人的奶公,類似大太監的角色,才上位的楊志根本就不在人家眼中。同時這位奶公監軍還給配了兩個副官,反倒是主官楊志,卻是光桿一個。這位奶公動輒以“賊配軍”當士兵的面侮辱楊志,隨時否決楊志的命令,楊志能帶好這支隊伍才真的是見鬼了。“外行管內行”,確實能保證對隊伍的掌控,但很多時候卻不能保證任務的完成。對楊志而言,這簡直就在是走先祖楊老令公的陳家谷之路,當年的老令公被監軍逼上了絕路,而今的楊志最後也被逼出了公務員的隊伍。好在楊志沒有像他祖先那樣身上的揹負太多,完全無路可走,他至少還有粱山的路可以走,於是他就上了粱山,再也不顧及祖先的榮譽了。

想想少時看《水滸》,看的是快意恩仇的熱鬧,現在看《水滸》,卻看的是門道,世間人性的門道。林沖等人的遭遇告訴我們,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性這個東西,你不要對它抱有太多的幻想,即便是在看起來非常“高大上”的體制內,人性之惡,你也必須防範。而體制,其實不就是千千萬萬個“人性”組成的嗎?一旦體制內出現了太多的人性之惡,那這種人性之惡遲早會升級成為整個體制之惡,而這個體制也就像患上癌症一樣,離死不遠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