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水滸傳》把原著中捉方臘的魯智深改為武松,是胡編亂造嗎'

"
"
電視劇《水滸傳》把原著中捉方臘的魯智深改為武松,是胡編亂造嗎

有人問:老版《水滸傳》為什麼要改成武松捉方臘?

所謂老版《水滸傳》,可能是指98年央視版四十三集大型電視連續劇《水滸傳》。其實不但這個版本改成武松捉方臘,隨後的2011年新版八十集大型電視連續劇《水滸傳》、2013年長影版五十集長影版《武松》也都是按這個套路拍的。

儘管現在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的《水滸全傳》裡寫的是“魯智深擒方臘”,但“武松捉方臘”絕不是央視版《水滸傳》的首創。

明崇禎甲申年春丁卯月初版的《通臂拳譜》就記載有“武松獨手擒方臘”的武術套路,其第二套《餓虎爬山六把歌》口訣雲:“餓虎爬山一捏喉,左檎右腕使壓肘。武松獨手擒方臘,還把銀魚釣金鉤。”

成書於清代道光年間的曲本《湧金門》也有武松單臂擒方臘情節,但比較粗略;另一曲本《武松單臂擒方臘》(又別名“平江南”、“擒方臘”)成書比《湧金門》稍後,為《龍虎玉》劇目的後本,所寫武松單臂擒方臘過程相對完整、精彩。關於這個曲本,魯迅在《談金聖嘆》一文中有談到:“所以《水滸傳》縱然成了斷尾巴蜻蜓,鄉下人卻還要看《武松獨手擒方臘》這些戲。”

"
電視劇《水滸傳》把原著中捉方臘的魯智深改為武松,是胡編亂造嗎

有人問:老版《水滸傳》為什麼要改成武松捉方臘?

所謂老版《水滸傳》,可能是指98年央視版四十三集大型電視連續劇《水滸傳》。其實不但這個版本改成武松捉方臘,隨後的2011年新版八十集大型電視連續劇《水滸傳》、2013年長影版五十集長影版《武松》也都是按這個套路拍的。

儘管現在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的《水滸全傳》裡寫的是“魯智深擒方臘”,但“武松捉方臘”絕不是央視版《水滸傳》的首創。

明崇禎甲申年春丁卯月初版的《通臂拳譜》就記載有“武松獨手擒方臘”的武術套路,其第二套《餓虎爬山六把歌》口訣雲:“餓虎爬山一捏喉,左檎右腕使壓肘。武松獨手擒方臘,還把銀魚釣金鉤。”

成書於清代道光年間的曲本《湧金門》也有武松單臂擒方臘情節,但比較粗略;另一曲本《武松單臂擒方臘》(又別名“平江南”、“擒方臘”)成書比《湧金門》稍後,為《龍虎玉》劇目的後本,所寫武松單臂擒方臘過程相對完整、精彩。關於這個曲本,魯迅在《談金聖嘆》一文中有談到:“所以《水滸傳》縱然成了斷尾巴蜻蜓,鄉下人卻還要看《武松獨手擒方臘》這些戲。”

電視劇《水滸傳》把原著中捉方臘的魯智深改為武松,是胡編亂造嗎

《水滸全傳》寫魯智深經神人指點擒方臘,過程平淡,情節缺乏變化。相較之下,若以武松用斷了一條臂膊的代價擒捉到方臘,悲壯的效果顯而易見。所以,清末浙江蕭山人蔡東藩作《歷朝通俗演義》,其《宋史演義》就不按《水滸傳》來寫,而採用了衝擊力較強的“武松單臂擒方臘”情節。

受此影響,田連元在自己的評書《水滸傳》中,也對擒方臘過程作了修改,其第327回回目為:“公主自殺武擒方臘,凱旋迴京途中散將”。

把“武松單臂擒方臘”故事拍成影視作品,最早的應該是1975年香港邵氏電影《蕩寇志》,該片在這個點上拍得非常出彩,也因此大獲成功。

所以,98年央視版《水滸傳》沿襲邵氏電影《蕩寇志》的改編,並不奇怪。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98年央視版《水滸傳》拍“武松單臂擒方臘”,還匠心獨運地串起了一個比較合理的伏線:即眾英雄在水泊捉到了林沖的死對頭高俅,宋江為招安計,卻堅持將他釋放了。林沖氣得一病不起,而等到眾英雄受招安,終於吐血身亡。魯智深是林沖最好的兄弟,他眼見林沖死了,萬念俱灰,就在大相國寺修行不出。這樣,擒捉方臘的任務就轉到了武力跟魯智深相當的武松頭上。

這種安排,極大地照應了水滸故事開頭林沖與高俅結怨、與魯智深結義的前因,故深入人心。

"
電視劇《水滸傳》把原著中捉方臘的魯智深改為武松,是胡編亂造嗎

有人問:老版《水滸傳》為什麼要改成武松捉方臘?

所謂老版《水滸傳》,可能是指98年央視版四十三集大型電視連續劇《水滸傳》。其實不但這個版本改成武松捉方臘,隨後的2011年新版八十集大型電視連續劇《水滸傳》、2013年長影版五十集長影版《武松》也都是按這個套路拍的。

儘管現在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的《水滸全傳》裡寫的是“魯智深擒方臘”,但“武松捉方臘”絕不是央視版《水滸傳》的首創。

明崇禎甲申年春丁卯月初版的《通臂拳譜》就記載有“武松獨手擒方臘”的武術套路,其第二套《餓虎爬山六把歌》口訣雲:“餓虎爬山一捏喉,左檎右腕使壓肘。武松獨手擒方臘,還把銀魚釣金鉤。”

成書於清代道光年間的曲本《湧金門》也有武松單臂擒方臘情節,但比較粗略;另一曲本《武松單臂擒方臘》(又別名“平江南”、“擒方臘”)成書比《湧金門》稍後,為《龍虎玉》劇目的後本,所寫武松單臂擒方臘過程相對完整、精彩。關於這個曲本,魯迅在《談金聖嘆》一文中有談到:“所以《水滸傳》縱然成了斷尾巴蜻蜓,鄉下人卻還要看《武松獨手擒方臘》這些戲。”

電視劇《水滸傳》把原著中捉方臘的魯智深改為武松,是胡編亂造嗎

《水滸全傳》寫魯智深經神人指點擒方臘,過程平淡,情節缺乏變化。相較之下,若以武松用斷了一條臂膊的代價擒捉到方臘,悲壯的效果顯而易見。所以,清末浙江蕭山人蔡東藩作《歷朝通俗演義》,其《宋史演義》就不按《水滸傳》來寫,而採用了衝擊力較強的“武松單臂擒方臘”情節。

受此影響,田連元在自己的評書《水滸傳》中,也對擒方臘過程作了修改,其第327回回目為:“公主自殺武擒方臘,凱旋迴京途中散將”。

把“武松單臂擒方臘”故事拍成影視作品,最早的應該是1975年香港邵氏電影《蕩寇志》,該片在這個點上拍得非常出彩,也因此大獲成功。

所以,98年央視版《水滸傳》沿襲邵氏電影《蕩寇志》的改編,並不奇怪。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98年央視版《水滸傳》拍“武松單臂擒方臘”,還匠心獨運地串起了一個比較合理的伏線:即眾英雄在水泊捉到了林沖的死對頭高俅,宋江為招安計,卻堅持將他釋放了。林沖氣得一病不起,而等到眾英雄受招安,終於吐血身亡。魯智深是林沖最好的兄弟,他眼見林沖死了,萬念俱灰,就在大相國寺修行不出。這樣,擒捉方臘的任務就轉到了武力跟魯智深相當的武松頭上。

這種安排,極大地照應了水滸故事開頭林沖與高俅結怨、與魯智深結義的前因,故深入人心。

電視劇《水滸傳》把原著中捉方臘的魯智深改為武松,是胡編亂造嗎

再嘮叨幾句,魯智深和武松其實都是小說虛構出來的文學人物,方臘卻是史有其人。

這個方臘,是睦州青溪縣萬年鎮(今淳安威坪)碣村人,於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發動起義,聚眾百萬,攻佔六州五十二縣,勢力膨脹奇快,但在宣和三年(1121年)四月被徹底鎮壓。

魯智深和武松是虛構人物(有人說,某野史載杭州曾真出現過一個名叫武松的義士,武松不應該是虛構的,這個邏輯誠為可笑,比如說,大家都知道孫悟空是個虛構人物,但不能因為今天有人給自己起了個叫孫悟空的名字,就認為孫悟空是實有其人,道理很簡單,此悟空非彼悟空,此武松非彼武松,即《水滸傳》裡的武松就是個虛構人物),虛構人物是不能致真實人物於死地的。

"
電視劇《水滸傳》把原著中捉方臘的魯智深改為武松,是胡編亂造嗎

有人問:老版《水滸傳》為什麼要改成武松捉方臘?

所謂老版《水滸傳》,可能是指98年央視版四十三集大型電視連續劇《水滸傳》。其實不但這個版本改成武松捉方臘,隨後的2011年新版八十集大型電視連續劇《水滸傳》、2013年長影版五十集長影版《武松》也都是按這個套路拍的。

儘管現在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的《水滸全傳》裡寫的是“魯智深擒方臘”,但“武松捉方臘”絕不是央視版《水滸傳》的首創。

明崇禎甲申年春丁卯月初版的《通臂拳譜》就記載有“武松獨手擒方臘”的武術套路,其第二套《餓虎爬山六把歌》口訣雲:“餓虎爬山一捏喉,左檎右腕使壓肘。武松獨手擒方臘,還把銀魚釣金鉤。”

成書於清代道光年間的曲本《湧金門》也有武松單臂擒方臘情節,但比較粗略;另一曲本《武松單臂擒方臘》(又別名“平江南”、“擒方臘”)成書比《湧金門》稍後,為《龍虎玉》劇目的後本,所寫武松單臂擒方臘過程相對完整、精彩。關於這個曲本,魯迅在《談金聖嘆》一文中有談到:“所以《水滸傳》縱然成了斷尾巴蜻蜓,鄉下人卻還要看《武松獨手擒方臘》這些戲。”

電視劇《水滸傳》把原著中捉方臘的魯智深改為武松,是胡編亂造嗎

《水滸全傳》寫魯智深經神人指點擒方臘,過程平淡,情節缺乏變化。相較之下,若以武松用斷了一條臂膊的代價擒捉到方臘,悲壯的效果顯而易見。所以,清末浙江蕭山人蔡東藩作《歷朝通俗演義》,其《宋史演義》就不按《水滸傳》來寫,而採用了衝擊力較強的“武松單臂擒方臘”情節。

受此影響,田連元在自己的評書《水滸傳》中,也對擒方臘過程作了修改,其第327回回目為:“公主自殺武擒方臘,凱旋迴京途中散將”。

把“武松單臂擒方臘”故事拍成影視作品,最早的應該是1975年香港邵氏電影《蕩寇志》,該片在這個點上拍得非常出彩,也因此大獲成功。

所以,98年央視版《水滸傳》沿襲邵氏電影《蕩寇志》的改編,並不奇怪。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98年央視版《水滸傳》拍“武松單臂擒方臘”,還匠心獨運地串起了一個比較合理的伏線:即眾英雄在水泊捉到了林沖的死對頭高俅,宋江為招安計,卻堅持將他釋放了。林沖氣得一病不起,而等到眾英雄受招安,終於吐血身亡。魯智深是林沖最好的兄弟,他眼見林沖死了,萬念俱灰,就在大相國寺修行不出。這樣,擒捉方臘的任務就轉到了武力跟魯智深相當的武松頭上。

這種安排,極大地照應了水滸故事開頭林沖與高俅結怨、與魯智深結義的前因,故深入人心。

電視劇《水滸傳》把原著中捉方臘的魯智深改為武松,是胡編亂造嗎

再嘮叨幾句,魯智深和武松其實都是小說虛構出來的文學人物,方臘卻是史有其人。

這個方臘,是睦州青溪縣萬年鎮(今淳安威坪)碣村人,於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發動起義,聚眾百萬,攻佔六州五十二縣,勢力膨脹奇快,但在宣和三年(1121年)四月被徹底鎮壓。

魯智深和武松是虛構人物(有人說,某野史載杭州曾真出現過一個名叫武松的義士,武松不應該是虛構的,這個邏輯誠為可笑,比如說,大家都知道孫悟空是個虛構人物,但不能因為今天有人給自己起了個叫孫悟空的名字,就認為孫悟空是實有其人,道理很簡單,此悟空非彼悟空,此武松非彼武松,即《水滸傳》裡的武松就是個虛構人物),虛構人物是不能致真實人物於死地的。

電視劇《水滸傳》把原著中捉方臘的魯智深改為武松,是胡編亂造嗎

那麼,真正擒殺方臘的到底是誰呢?

俞平伯的曾祖父俞樾在《小浮梅閒話》中載:“擒方臘者韓世忠也。乃生前既為辛興宗冒功,而數百年後,稗官演說,又歸之於武松,抑何蘄王之不幸也。”

俞樾是清道光初年出生的人,“武松單手擒方臘”的故事對他影響至深,但他認為擒殺方臘的是歷史上著名的抗金英雄韓世忠。

韓世忠擒方臘事蹟詳見於蘇州靈巖山的《韓忠武王世忠中興佐命定國元勳之碑》,該碑文詳細記述韓世忠在鄉村婦人的指引下,找到了方臘躲藏的山洞,順利擒住了方臘的全過程。

不過,《折可存墓誌銘》中卻記有“(折可存)遂兼率三將兵,奮然先登,士皆用命。臘賊就擒。遷武節大夫。”即方臘是山西“折家將”傳人折可存俘獲的。

作為旁證,《宋史•楊震傳》中也記楊震“從折可存討方臘”。

而《桂林方氏宗譜》所載《忠義彥通方公傳》卻記:方庚“遂得生擒臘,獻軍中。即方臘是方庚俘。

《林泉野記》則記:“方臘反於睦州,光世別將一軍,自饒趨衢婺,出賊不意,戰多捷。”明確方臘是就擒於劉光世。

此外,《嚴州府志》等書還記,擒獲方臘的,有王馬、餘木杓、餘宗德等等人。

"
電視劇《水滸傳》把原著中捉方臘的魯智深改為武松,是胡編亂造嗎

有人問:老版《水滸傳》為什麼要改成武松捉方臘?

所謂老版《水滸傳》,可能是指98年央視版四十三集大型電視連續劇《水滸傳》。其實不但這個版本改成武松捉方臘,隨後的2011年新版八十集大型電視連續劇《水滸傳》、2013年長影版五十集長影版《武松》也都是按這個套路拍的。

儘管現在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的《水滸全傳》裡寫的是“魯智深擒方臘”,但“武松捉方臘”絕不是央視版《水滸傳》的首創。

明崇禎甲申年春丁卯月初版的《通臂拳譜》就記載有“武松獨手擒方臘”的武術套路,其第二套《餓虎爬山六把歌》口訣雲:“餓虎爬山一捏喉,左檎右腕使壓肘。武松獨手擒方臘,還把銀魚釣金鉤。”

成書於清代道光年間的曲本《湧金門》也有武松單臂擒方臘情節,但比較粗略;另一曲本《武松單臂擒方臘》(又別名“平江南”、“擒方臘”)成書比《湧金門》稍後,為《龍虎玉》劇目的後本,所寫武松單臂擒方臘過程相對完整、精彩。關於這個曲本,魯迅在《談金聖嘆》一文中有談到:“所以《水滸傳》縱然成了斷尾巴蜻蜓,鄉下人卻還要看《武松獨手擒方臘》這些戲。”

電視劇《水滸傳》把原著中捉方臘的魯智深改為武松,是胡編亂造嗎

《水滸全傳》寫魯智深經神人指點擒方臘,過程平淡,情節缺乏變化。相較之下,若以武松用斷了一條臂膊的代價擒捉到方臘,悲壯的效果顯而易見。所以,清末浙江蕭山人蔡東藩作《歷朝通俗演義》,其《宋史演義》就不按《水滸傳》來寫,而採用了衝擊力較強的“武松單臂擒方臘”情節。

受此影響,田連元在自己的評書《水滸傳》中,也對擒方臘過程作了修改,其第327回回目為:“公主自殺武擒方臘,凱旋迴京途中散將”。

把“武松單臂擒方臘”故事拍成影視作品,最早的應該是1975年香港邵氏電影《蕩寇志》,該片在這個點上拍得非常出彩,也因此大獲成功。

所以,98年央視版《水滸傳》沿襲邵氏電影《蕩寇志》的改編,並不奇怪。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98年央視版《水滸傳》拍“武松單臂擒方臘”,還匠心獨運地串起了一個比較合理的伏線:即眾英雄在水泊捉到了林沖的死對頭高俅,宋江為招安計,卻堅持將他釋放了。林沖氣得一病不起,而等到眾英雄受招安,終於吐血身亡。魯智深是林沖最好的兄弟,他眼見林沖死了,萬念俱灰,就在大相國寺修行不出。這樣,擒捉方臘的任務就轉到了武力跟魯智深相當的武松頭上。

這種安排,極大地照應了水滸故事開頭林沖與高俅結怨、與魯智深結義的前因,故深入人心。

電視劇《水滸傳》把原著中捉方臘的魯智深改為武松,是胡編亂造嗎

再嘮叨幾句,魯智深和武松其實都是小說虛構出來的文學人物,方臘卻是史有其人。

這個方臘,是睦州青溪縣萬年鎮(今淳安威坪)碣村人,於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發動起義,聚眾百萬,攻佔六州五十二縣,勢力膨脹奇快,但在宣和三年(1121年)四月被徹底鎮壓。

魯智深和武松是虛構人物(有人說,某野史載杭州曾真出現過一個名叫武松的義士,武松不應該是虛構的,這個邏輯誠為可笑,比如說,大家都知道孫悟空是個虛構人物,但不能因為今天有人給自己起了個叫孫悟空的名字,就認為孫悟空是實有其人,道理很簡單,此悟空非彼悟空,此武松非彼武松,即《水滸傳》裡的武松就是個虛構人物),虛構人物是不能致真實人物於死地的。

電視劇《水滸傳》把原著中捉方臘的魯智深改為武松,是胡編亂造嗎

那麼,真正擒殺方臘的到底是誰呢?

俞平伯的曾祖父俞樾在《小浮梅閒話》中載:“擒方臘者韓世忠也。乃生前既為辛興宗冒功,而數百年後,稗官演說,又歸之於武松,抑何蘄王之不幸也。”

俞樾是清道光初年出生的人,“武松單手擒方臘”的故事對他影響至深,但他認為擒殺方臘的是歷史上著名的抗金英雄韓世忠。

韓世忠擒方臘事蹟詳見於蘇州靈巖山的《韓忠武王世忠中興佐命定國元勳之碑》,該碑文詳細記述韓世忠在鄉村婦人的指引下,找到了方臘躲藏的山洞,順利擒住了方臘的全過程。

不過,《折可存墓誌銘》中卻記有“(折可存)遂兼率三將兵,奮然先登,士皆用命。臘賊就擒。遷武節大夫。”即方臘是山西“折家將”傳人折可存俘獲的。

作為旁證,《宋史•楊震傳》中也記楊震“從折可存討方臘”。

而《桂林方氏宗譜》所載《忠義彥通方公傳》卻記:方庚“遂得生擒臘,獻軍中。即方臘是方庚俘。

《林泉野記》則記:“方臘反於睦州,光世別將一軍,自饒趨衢婺,出賊不意,戰多捷。”明確方臘是就擒於劉光世。

此外,《嚴州府志》等書還記,擒獲方臘的,有王馬、餘木杓、餘宗德等等人。

電視劇《水滸傳》把原著中捉方臘的魯智深改為武松,是胡編亂造嗎

……

以上記載,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不能駁倒誰,卻誰都能自圓其說。

方臘到底是誰俘獲的,至今尚無準確答案。

甚至,民間傳說,方臘並沒有被上述任何一個人擒獲,而是在幫源洞中頤養天年,安樂老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