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蔓枯病肆虐,如何準確識別與防治?

1、甜瓜蔓枯病肆虐,如何準確識別與防治?

(1)甜瓜蔓枯病危害日益嚴重

近年來,甜瓜由於效益較好,所以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但是也隨之帶來了一些問題。其中蔓枯病是甜瓜上普遍發生的一種病害,且危害非常嚴重,據許多地區調查,甜瓜蔓枯病的危害程度已經遠遠高於枯萎病等土傳病害,這就需要引起我們的警惕,準確診斷髮病症狀,瞭解發病規律,及時採取綜合措施進行有效防控。更多蔬菜相關資訊請搜索並關注蔬菜衛士公眾號(shucaiweishi)

(2)甜瓜蔓枯病症狀識別及病原菌

蔓枯病在甜瓜的整個生育期都可發病,可以危害植株的葉片、莖蔓、果實等。葉片發病,多從植株的葉緣處開始侵染,形成類v字形黑褐色壞死斑,隨著病情擴展,病斑上著生黑色小點(這是通過葉片識別蔓枯病危害的關鍵點),空氣乾燥時病斑易破裂,有時病斑上有輪紋出現。

甜瓜蔓枯病肆虐,如何準確識別與防治?

莖蔓感病多在莖節處形成水漬狀的病斑,隨著病情發展逐漸變為灰白,甚至淺紅褐色壞死斑,然後會流出紅色膠狀物,後期莖稈腐爛、直至死秧。


甜瓜蔓枯病肆虐,如何準確識別與防治?

果實感病,果實表面出現水漬狀小斑,後擴大成圓形、暗褐色的凹陷斑,在一些品種的果實上,病斑表面常呈星狀開裂,內部呈木栓狀幹腐。


甜瓜蔓枯病肆虐,如何準確識別與防治?

還需要注意的是,近年來蔓枯病在許多瓜類作物定植後往往發生比較嚴重,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提前採取措施進行預防。

甜瓜蔓枯病病原菌,無性型為殼二孢屬西瓜殼二孢菌(Asochyta citrullina Smith.),有性型為亞隔孢殼屬(Didymella bryoniae)。蔓枯病菌分生孢子器多聚生在葉面和蓮蔓表面,即後期病斑上散生黑色小顆粒。球形或扁球形,頂部有圓形孔口,呈乳狀突起,器壁淡褐色至褐色。成熟的分生孢子器內生有大量分生孢子,遇水則釋放出,能夠形成孢子鏈。菌落由圓形轉變為同心圓,初為乳白色,後期變為青灰色或者黑色,氣生菌絲髮達,可產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單胞或兩胞(初為單胞後生隔膜),無色,短圓形至圓柱形,兩端純圓,兩端各具一個油球。

甜瓜蔓枯病肆虐,如何準確識別與防治?


甜瓜蔓枯病肆虐,如何準確識別與防治?


甜瓜蔓枯病肆虐,如何準確識別與防治?


(3)甜瓜蔓枯病發生越來越嚴重是為何?

初侵染源來源廣泛,傳播方式多樣 蔓枯病菌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座隨植物病殘組織在地表、土壤及未充分腐熟的糞肥中,或附在溫室、大棚等表面上越冬越夏,也可以通過種子進行傳播。病原菌在翌年條件適宜時,通過風雨、灌溉水傳播,孢子萌發後從寄主幼根、氣孔、水孔和傷口等侵入,形成田間初侵染源。


甜瓜蔓枯病肆虐,如何準確識別與防治?

甜瓜蔓枯病傳播途徑

棚室環境適宜病原菌的發育和侵染 蔓枯病菌喜溫暖、高溼的環境,病菌發育溫度範圍為5-35℃,最適宜發病的環境條件為溫度20-30 °C,相對溼度85 %以上該病害極易發生。溼度對病害發生及流行的影響比溫度大。在發病適溫範圍,陰雨天多、澆水量大,田間溼度大,易造成病害的流行。棚室栽培由於其相對封閉性,所以極易形成高溼環境,就為病原發育和傳染提供了適宜環境。

不當的栽培方式和條件造成病害發生嚴重 常年的連作導致病原菌在田間積累,是造成蔓枯病連年發生且日益嚴重的重要因素。其次,種植過密,通風不好,缺肥或偏施氮肥,打杈時機不當、遭遇長時間的陰雨天氣等也是誘發病害發生嚴重的重要方面。

(4)預防為主,綜合防控

土壤消毒 利用夏季休閒期,棚室栽培可進行高溫悶棚處理,可有效消滅棚室內的病原菌,減少病原菌數量。

選用健康種子及種子處理 無病株上選取健康果實留種;播種前進行溫湯浸種,也可用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500~700倍液浸種,洗淨後播種,可以有效殺死或抑制種子攜帶的多種病原菌。

加強田間管理 施足腐熟的有機肥,增施磷鉀肥,培育健壯植株,增強植株抗病能力;控制田間溼度,使用高壟栽培,棚室栽培時,要適時通風排溼,使用膜下滴灌或暗灌,減少溫室棚膜結露機會,合理密植,增加株間通透性,露地栽培時,雨季要注意防澇,雨後注意排溼;及時將發病植株清除出棚室或田間,減少病原菌數量;選擇晴天上午整枝打叉,打葉掐絲要留3釐米長,有利於及時噴藥預防。

合理輪作 有條件的地方,可以與禾本科植物輪作,可有效降低蔓枯病的發病率。

及時用藥防治 蔓枯病高發期,及時檢測和預防,蔓枯病病菌一般在整蔓後留下的傷口和裂蔓口侵入,應及時對傷口及蔓部噴藥,可在病害發生初期,選用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1200倍液,或25%嘧菌酯懸浮劑1500倍液,或22.5%啶氧菌酯懸浮劑1500倍液進行噴霧,隔5~7天噴一次,連噴3~4次,對於發病嚴重的莖蔓,可用毛筆蘸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300倍液塗抹病斑部分,尤其對流膠處傷口癒合有促進作用。

“甜瓜蔓枯病肆虐,如何準確識別與防治?”由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葡萄及瓜類化肥農藥減施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項目提供技術支持

2、黃瓜棒孢葉斑病來襲,防治要上心!

黃瓜棒孢葉斑病是近年來我國黃瓜栽培生產中發生的一種重要病害,病原菌侵染能力強,發病迅速,棒孢葉斑病具有好溼特點,高溼環境有利於該病的流行和蔓延,近期,黃瓜棒孢葉斑病發生嚴重,其中,河北唐山的黃瓜發生了棒孢葉斑病,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發病症狀!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葉片有黃褐色小點,葉片正面病斑略凹陷,病斑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病健交界處明顯,這是棒孢葉斑病典型症狀。


甜瓜蔓枯病肆虐,如何準確識別與防治?

所以預防該病的發生,首先要選用抗病品種,在播種前對採用溫湯浸種等方式進行種子消毒處理;其次要加強栽培管理,要注意調控棚內溫溼度,適時通風換氣,可使用膜下滴灌或暗灌,降低棚內溼度,中後期要及時施肥,提高植株抗病性,發現病株及時清除病殘體和田間雜草;最後該病應以預防為主,在不良天氣來臨前和盛瓜期做好預防工作,在發病初期,及時用藥防治,藥劑可用啶酰菌胺、氟菌·肟菌酯、氟菌·戊唑醇等藥劑進行噴霧防治,在田間溼度較大時,可以選用精量電動彌粉機配合格瑞微粉3號進行噴粉防治,在不增加溼度的情況下,能夠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甜瓜蔓枯病肆虐,如何準確識別與防治?

3、豆類鏽病大發生,防控一刻不放鬆!

鏽病是豆類蔬菜危害非常嚴重的病害之一,主要為害豆類葉片,引起葉片變形早衰,影響豆類的產量和品質。近期就有廣西南寧的種植戶的豇豆上出現了嚴重的鏽病危害,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具體圖片。

被害葉片出現黃褐色小斑點,微隆起,病斑周圍常有黃色暈環,這就是比較典型的鏽病危害症狀。


甜瓜蔓枯病肆虐,如何準確識別與防治?

豆類鏽病病原菌喜溫暖高溼的環境,當遭遇連續陰雨天時易造成病害的流行。所以為防治鏽病的發生,首先要選擇適合當地的抗逆性強的品種種植;其次,要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地塊進行種植,尤其是要注意雨後及時排水,合理密植,及時摘除病葉,收穫後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集中做深埋處理;最後,在陰雨天氣來臨前,及時噴藥預防,在發病初期,可選用苯醚甲環唑、腈菌唑等藥劑進行噴霧防治,注意藥劑的輪換使用,避免抗藥性的產生。

4、根結線蟲為何總是防不住?是你這幾點沒做好!

近期,多地群友反映根結線蟲危害嚴重,這不河南駐馬店黃瓜發生根結線蟲危害,受害植株的鬚根和側根上產生串珠狀根結,或形成肥腫畸形大小不等的瘤狀物,開始呈乳白色,後期形成淡褐色。


甜瓜蔓枯病肆虐,如何準確識別與防治?

根結線蟲靠自身移動或自然因素傳播距離有限,主要是通過人為因素進行,可通過從根結線蟲分佈區調運攜帶線蟲的菜苗或施用外來的含線蟲的肥料(如未腐熟的雞糞等)傳播;通過旋耕機等農機進行傳播;通過人員走動,鞋底沾的泥土進行傳播。

所以要防治根結線蟲,首先要利用夏季休棚期進行高溫悶棚,使用石灰氮(氰氨化鈣)、威百畝等土壤熏蒸劑進行土壤消毒處理,能夠有效減少田間根結線蟲的數量;其次,比較重要是切斷根結線蟲的傳播途徑,通過選用健康種苗和完全腐熟的有機肥,不要隨意使用別人的旋耕機、鋤頭等農機具,做好進棚前的防護等工作;最後,在發病定植前可以用阿維·噻唑膦拌上細土,撒施、溝施或穴施,可有效預防根結線蟲的發生。發病初期,可用阿維菌素或氟吡菌酰胺進行灌根處理,也能夠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

5、黃瓜茶黃蟎大發生,準確診斷巧防控!

近期,蔬菜黃葉問題發生嚴重,而許多因素都能導致黃葉現象產生,所以準確診斷,及時採取措施進行防控就非常關鍵。其中,就有河南夏邑的群友遇到了有茶黃蟎危害引起的新葉黃化問題,下面就和大傢俱體分享一下。

經過群友田間觀察發現,黃瓜幼嫩新葉黃化、變脆、變硬,背面呈油漬狀,然後經過鏡檢後發現有茶黃蟎,無論是症狀還是最後的鏡檢結果都驗證了這是比較典型的茶黃蟎危害。


甜瓜蔓枯病肆虐,如何準確識別與防治?

茶黃蟎生活週期短,產卵量大,而且提醒較小,危害不易發現,經常與缺素症狀相混淆,所以提前進行預防尤其關鍵。首先,要培育無蟎幼苗,通過及時清理田間病殘植株和雜草,減少田間害蟎數量;其次要加強巡查,在發生初期,可以用噠蟎靈、螺蟎酯、聯苯肼酯等藥劑進行噴霧防治,注意藥劑的輪換使用,避免抗藥性的產生。需要注意的是,茶黃蟎主要為害植株的幼嫩部分,所以藥劑噴施時重點噴施植株的嫩葉、嫩果等。更多蔬菜相關資訊請搜索並關注蔬菜衛士公眾號(shucaiweishi)

聲明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授權([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