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書法,不知道好在哪?幾張圖給你思路,讓你有話可說!

書法 王羲之 顏真卿 蔡邕 衛鑠 書法魅影 2019-04-08
欣賞書法,不知道好在哪?幾張圖給你思路,讓你有話可說!

《姨母帖》是王羲之的經典手札之一,是學習王字之人的必臨書帖,它既為我們研究王羲之各個時期的書法風格提供了思路,也可以錘鍊學書之人的筆法,增強用筆的厚重感,同時《姨母帖》變化無窮,瑰麗高妙。因此,學習《姨母帖》是非常有必要的。

欣賞書法,不知道好在哪?幾張圖給你思路,讓你有話可說!

01 《姨母帖》文意:

《姨母帖》原文:“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頓首、頓首。頃遘姨母哀,哀痛摧剝,情不自勝。奈何、奈何!因反慘塞,不次。王羲之頓首、頓首。”

譯文:“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頓首、頓首(頓首為古代書信用語)。我突然遇到姨母過世之事,內心無比哀痛,不能自己,真是無奈啊,現在悲傷之情久久不能平息,胸口堵塞,語無倫次,王羲之頓首、頓首。”

可以看出,此信件就是表達自己的悲痛哀傷之情,文中的“姨母”就是王羲之的書法啟蒙老師衛夫人,由於他們的關係非常好,因此當時王羲之的心情是非常難受的。

欣賞書法,不知道好在哪?幾張圖給你思路,讓你有話可說!

文中寫到“姨母”二字時另起一行,是為了表達對姨母的尊敬,這是古人寫文章的基本原則,一般寫到自己很尊敬的人名時都會另起一行。

02 《姨母帖》技法分析:

一、筆法:

姨母帖的筆法總體上呈現“圓”、“厚”、“曲”的特點。

欣賞書法,不知道好在哪?幾張圖給你思路,讓你有話可說!

其起筆非常圓潤,這種筆法屬於藏鋒起筆,露鋒是不可能寫出這種感覺的。

欣賞書法,不知道好在哪?幾張圖給你思路,讓你有話可說!

不僅起筆圓潤,其轉折之處亦圓轉,這種圓潤之感體現出中鋒用筆的厚度,有飽滿爽朗之氣,尤以這種轉折最為精妙,它能很好的體現一個人的書寫功力。所以我們一定要記住,書法之用筆切勿單薄輕飄,特別是轉折之處。

王羲之用筆的厚度從“塞”字便一覽無餘。

欣賞書法,不知道好在哪?幾張圖給你思路,讓你有話可說!

這種厚度的有幾個特點,首先是線條非常光滑細膩。

欣賞書法,不知道好在哪?幾張圖給你思路,讓你有話可說!

其次是行筆有弧度,筆畫基本是彎曲的,而且這些弧度基本是向外彎曲,即“凸”出來,而不是“凹”下去,如上圖所示。

所以,它具有“曲”的特點,而這種彎曲度正是其高妙所在。與“直”相比較,這種“曲”能體現書法的柔美,能展現毛筆書寫時豐富的外形面貌,能體現線條的彈性和力道。

《姨母帖》的這種筆法特點正好與隸書相近,其相近之處表現在起筆和行筆,他們基本上都是藏鋒起筆和中鋒行筆,而且這種筆畫非常多,其隸意是比較好理解的。

但是收筆的隸意就不太好理解了。以下圖說明,圖中的走之底是有所不同的,隸書《石門頌》的捺與《姨母帖》筆意相當,特別是在收筆的時候都是保持筆尖在中間,而行書《奉橘帖》的捺畫收筆有側鋒之意,即筆尖靠近線條邊緣。

欣賞書法,不知道好在哪?幾張圖給你思路,讓你有話可說!

另外,《姨母帖》中很多字趨於寬扁的字形,仍與隸書類似。

因此,人們皆言此帖有隸書之意,且為王羲之早年之傑作,仍沒有擺脫篆隸的古意,這是很有道理的。

雖然此帖有“圓”、“厚”、“曲”的特點,但是還有很多不一樣的細節之處。

欣賞書法,不知道好在哪?幾張圖給你思路,讓你有話可說!

《姨母帖》中仍有很多露鋒起筆的地方,可以說是以藏為主,藏露兼有,這是此帖最耐看的地方之一,如果全部都是藏鋒,則不會有這麼多豐富的變化。

二、筆勢

我們從筆勢的角度去分析此帖可以更好的理解其中的奧妙,如果還從章法與結構的角度來講就顯得過於囉嗦。

什麼是筆勢呢?

蔡邕《九勢》中有很多語句都是在講筆勢,隨便選一段:“掠筆,在於趲鋒峻趯用之。”指筆毫蓄力後順勢出鋒,如勾畫、挑畫和長撇。“趲鋒”、“峻趯”都有快走之意,即把這種筆畫形像地比喻為人由慢到快的行走勢態,這種比喻是“勢”與“力”的含蓄表達。

“勢”的產生不僅僅靠單個筆畫,還可以通過多筆畫之間的行筆方向來體現,就單字而言,指的是結構,就行與行的整體篇章而言,則指的是章法。如張懷灌《書斷》所言:“或體殊而勢接,若雙樹之交葉;或區分而氣運,似兩井之通泉。”字之體勢的不同,就像兩顆樹之間的綠葉相接,錯綜複雜,但是整體氣運相通,這種自然之物的美感與書法的體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就看自己能不能領悟到了。

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體勢之變:

1、曲直向背

欣賞書法,不知道好在哪?幾張圖給你思路,讓你有話可說!

向勢指線條的彎曲朝向是相向的,而背勢指彎曲朝向是相背的。這種勢態的不同也體現在多橫上,多橫的向背之勢是通過橫畫的俯仰變化來體現的。

欣賞書法,不知道好在哪?幾張圖給你思路,讓你有話可說!

可以看出,以上所有的向背變化都是通過橫畫的彎曲方向來體現的,所以,古人的所有筆畫基本都不是直的,或多或少都會有點彎曲,其目的就是為了體現書法中的向背變化。

欣賞書法,不知道好在哪?幾張圖給你思路,讓你有話可說!

由上圖可以看出,《姨母帖》中向背變化是非常豐富的。當年王羲之年輕的時候就能把這種向背之勢表現的淋漓盡致,可見他對書法的理解是非常高妙的。

欣賞書法,不知道好在哪?幾張圖給你思路,讓你有話可說!

如果你寫成上圖右邊的俯仰變化,則顯得俯仰之間沒有呼應關係,對比不夠強烈,顯然原帖更具有美感。

欣賞書法,不知道好在哪?幾張圖給你思路,讓你有話可說!

上圖中的“遘”字向背之勢的對比就能很好體現書法的體勢之美!他們給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很明顯,左邊的字更有“味道”。

欣賞書法,不知道好在哪?幾張圖給你思路,讓你有話可說!

欣賞書法,不知道好在哪?幾張圖給你思路,讓你有話可說!

縱觀全篇,《姨母帖》的向勢筆畫相對較多,因此與顏真卿的書風類似。所以有人說顏真卿很可能取法於此帖,當然這種說還是不太準確,因為這種向勢的書風存在於很多碑帖之中。

2、大小疏密

疏密也是書法中重要的概念,他的變化是主要還是通多筆勢的變化來形成,用以改變筆畫之間的距離,相隔較遠者即為疏,相隔較近者即為密。

欣賞書法,不知道好在哪?幾張圖給你思路,讓你有話可說!

首先,向背之勢就能很好的產生疏密變化。相向的線條自然而然就能產生疏的感覺,相背的線條自然而然就能產生密的感覺。

欣賞書法,不知道好在哪?幾張圖給你思路,讓你有話可說!

筆畫的粗細之變也能產生疏密的對比變化。

欣賞書法,不知道好在哪?幾張圖給你思路,讓你有話可說!

如上圖所示,字中的向背之勢所產生的疏密變化是非常自然的,而且還可調節疏密,如果兩個直的筆畫相隔較近,通過彎曲產生相向的勢態,則他們必然會產生疏的視覺感受。

欣賞書法,不知道好在哪?幾張圖給你思路,讓你有話可說!

如上圖分析,字的大小也是產生疏密變化的一種手段。

欣賞書法,不知道好在哪?幾張圖給你思路,讓你有話可說!

上圖中的兩行字的疏密對比是不一樣的,右邊的疏密反差不強,原帖的疏密處理更勝一籌。

按照這種分析思路你還可以發現《姨母帖》中更多的筆勢變化,諸如字的重心變化、 欹側變化、行氣變化等。所以,《姨母帖》為什麼這麼經典?原因就在於此,我們能從中吸取的營養太多了,其中的味道需要我們細細體會。

欣賞書法,不知道好在哪?幾張圖給你思路,讓你有話可說!

書法中的體勢變化是非常複雜多變的,一副好的書法作品中每個字的形態都有其獨特性,絕對不會一樣,《姨母帖》也不例外,上圖中所展示的字勢都不一樣。古人由於很難具體地表述其奧妙所在,因此多用比喻句來描述自己對書法的理解,什麼風馳電掣、電閃雷鳴、騰雲駕霧等言辭都是在描述書法的體勢之美。

欣賞書法,不知道好在哪?幾張圖給你思路,讓你有話可說!

上圖中兩行字之間對比可以直觀的感受書法的欹側之妙,圖中右邊的一行字明顯較為呆板。

三、整體

書法的整體感覺是非常重要的,沒有精緻的筆法和多變的體勢,何談整體之妙?

欣賞書法,不知道好在哪?幾張圖給你思路,讓你有話可說!

《姨母帖》整體上的節奏變化並沒有《蘭亭序》精妙,但是有一點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如上圖所示,此帖前半段的大字和後半段的小字形成比較強烈的層次感,王羲之的高妙在於如何讓這種對比過渡更加自然,《姨母帖》靠的就是“遘”字下方的的布白,這一布白就是緩衝地帶,雖然這一布白是王羲之為尊重其姨母而另起一行造成的,但是他能突然改變節奏,用小字書寫,這不是很奇妙嗎?所以這種書寫技巧值得我們學習。

欣賞書法,不知道好在哪?幾張圖給你思路,讓你有話可說!

另外,如果我們以每行的第一個字為中心,畫一條中軸線,如上圖所示,可以看出《姨母帖》的行氣擺動並不大,我們意臨此帖的時候可在此方面進行誇張處理,加大行氣的擺動,增加作品的趣味性。

但是這並不是說《姨母帖》的行氣沒有擺動。如下圖所示:

欣賞書法,不知道好在哪?幾張圖給你思路,讓你有話可說!

圖中將兩組字進行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圖中左邊的字偏離中軸線較多,而且欹側較大,因此行氣擺動較大,我們平時訓練自己的書寫水平時應儘量避免圖中右邊一行字的書寫節奏。

以上就是《姨母帖》的詳細技法分析,僅供網友參考,望書友們有所感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