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

新書友,請點擊上方紅色按鈕“關注” ↑↑↑


"

新書友,請點擊上方紅色按鈕“關注” ↑↑↑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May.

17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

新書友,請點擊上方紅色按鈕“關注” ↑↑↑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May.

17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

新書友,請點擊上方紅色按鈕“關注” ↑↑↑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May.

17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懷素(737-799)字藏真,唐零陵郡(湖南永州)人,移居長沙。被大其28歲的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稱為同道知己。其作品《自敘帖》書寫於唐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其人俗姓錢,7歲為僧,中年遠遊,北上長安,於顏真卿處得張旭筆法。性情豪放,好作草書。傳懷素種芭蕉萬株當紙用,以漆盤習書,擲筆為冢。明王世貞評價其書法“奇矯無前,獨冠諸種。”文徵明雲:“雖狂怪怒張,而求其點畫波發,又不合規範者蓋鮮。”安岐謂:“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乎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之勢。”

"

新書友,請點擊上方紅色按鈕“關注” ↑↑↑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May.

17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懷素(737-799)字藏真,唐零陵郡(湖南永州)人,移居長沙。被大其28歲的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稱為同道知己。其作品《自敘帖》書寫於唐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其人俗姓錢,7歲為僧,中年遠遊,北上長安,於顏真卿處得張旭筆法。性情豪放,好作草書。傳懷素種芭蕉萬株當紙用,以漆盤習書,擲筆為冢。明王世貞評價其書法“奇矯無前,獨冠諸種。”文徵明雲:“雖狂怪怒張,而求其點畫波發,又不合規範者蓋鮮。”安岐謂:“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乎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之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自敘帖》是懷素自述學書經歷,曾被書法大師顏真卿稱為同道。雖然他按著字體形象、師承風格、運筆速度分類抄錄當時十位名人雅士對其草書的讚美詩句,其叔父以為他“愚劣”也如實抄錄。把這些人的褒貶詩集為一卷,由顏真卿為詩卷寫序。序言曰:“開士懷素,僧中之英”,“忽見師作,縱橫不群,迅疾駭人,若見舊觀。”顏真卿讚揚懷素為僧侶精英,看見他的書法就想到了自己老師張旭的情景。懷素很自信但是並沒有陶醉於別人的讚揚,而是很有自知之明。“皆辭旨激切,理識玄奧,固非虛蕩之所敢當,徒增愧畏耳。”就是明證,說明懷素絕對不是那種淺薄之徒。可謂知識淵博,頭腦清醒,有雄才大略,歷代的“以狂繼顛”和“顛張醉素”,只能說明其書法藝術風格並非說人,其人是非常清醒的文人高士。

"

新書友,請點擊上方紅色按鈕“關注” ↑↑↑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May.

17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懷素(737-799)字藏真,唐零陵郡(湖南永州)人,移居長沙。被大其28歲的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稱為同道知己。其作品《自敘帖》書寫於唐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其人俗姓錢,7歲為僧,中年遠遊,北上長安,於顏真卿處得張旭筆法。性情豪放,好作草書。傳懷素種芭蕉萬株當紙用,以漆盤習書,擲筆為冢。明王世貞評價其書法“奇矯無前,獨冠諸種。”文徵明雲:“雖狂怪怒張,而求其點畫波發,又不合規範者蓋鮮。”安岐謂:“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乎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之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自敘帖》是懷素自述學書經歷,曾被書法大師顏真卿稱為同道。雖然他按著字體形象、師承風格、運筆速度分類抄錄當時十位名人雅士對其草書的讚美詩句,其叔父以為他“愚劣”也如實抄錄。把這些人的褒貶詩集為一卷,由顏真卿為詩卷寫序。序言曰:“開士懷素,僧中之英”,“忽見師作,縱橫不群,迅疾駭人,若見舊觀。”顏真卿讚揚懷素為僧侶精英,看見他的書法就想到了自己老師張旭的情景。懷素很自信但是並沒有陶醉於別人的讚揚,而是很有自知之明。“皆辭旨激切,理識玄奧,固非虛蕩之所敢當,徒增愧畏耳。”就是明證,說明懷素絕對不是那種淺薄之徒。可謂知識淵博,頭腦清醒,有雄才大略,歷代的“以狂繼顛”和“顛張醉素”,只能說明其書法藝術風格並非說人,其人是非常清醒的文人高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一、章法風格與用筆姿勢

據傳懷素書寫《自敘帖》有三本。傳此本《自敘帖》是蘇子美家藏本,其首六行已損為蘇舜欽補寫。蘇氏補寫前肯定是仔細研究過,這六行與全文書寫氣息甚合。《自敘帖》為紙本墨跡,縱28.3釐米,橫755釐米,37幀,126行,共計702字。現藏臺灣故宮博物院。從書寫爛熟於心的程度推測其實際書寫數量遠遠不止三本。懷素的《自敘帖》把中國草書的精髓--中鋒行筆表現得瀟灑淋至。臨摹《自敘帖》的難處不在於形似而在於神似。有基本功的人得形似三個月就行,可是得其神似三年也不見得。得其神似的關鍵不是旋腕而是懸肘後快速書寫。僅僅懸肘就非常了得,而且是非常快速書寫,可見其中的難度。經試驗證明,如果60分鐘內一口氣寫完《自序帖》,就需要非常充沛的精力和體力。書寫完每一幀約兩分鐘,墨不可太濃要適中,否則幹筆飛白太多,而且速度提不高。要達到神似,首先必須站立書寫,只有以禪定的心態來應對律動的跳躍,才能寫出懷素《自敘帖》裡那種跌宕起伏的風格性情。

王僧虔說:書法“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孫過庭在書譜裡說:“草以使轉為形質,以點畫為性情”。《自敘帖》以中峰使轉造就形質,處處精到,使轉節點恰到好處,以形傳神;以點畫俯仰變化顯示律動,以神傳情。由於站立臨摹《自敘帖》,揮轉自如,運筆流暢,神發於情,神賴於形,心手雙暢,形神兼備。

"

新書友,請點擊上方紅色按鈕“關注” ↑↑↑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May.

17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懷素(737-799)字藏真,唐零陵郡(湖南永州)人,移居長沙。被大其28歲的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稱為同道知己。其作品《自敘帖》書寫於唐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其人俗姓錢,7歲為僧,中年遠遊,北上長安,於顏真卿處得張旭筆法。性情豪放,好作草書。傳懷素種芭蕉萬株當紙用,以漆盤習書,擲筆為冢。明王世貞評價其書法“奇矯無前,獨冠諸種。”文徵明雲:“雖狂怪怒張,而求其點畫波發,又不合規範者蓋鮮。”安岐謂:“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乎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之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自敘帖》是懷素自述學書經歷,曾被書法大師顏真卿稱為同道。雖然他按著字體形象、師承風格、運筆速度分類抄錄當時十位名人雅士對其草書的讚美詩句,其叔父以為他“愚劣”也如實抄錄。把這些人的褒貶詩集為一卷,由顏真卿為詩卷寫序。序言曰:“開士懷素,僧中之英”,“忽見師作,縱橫不群,迅疾駭人,若見舊觀。”顏真卿讚揚懷素為僧侶精英,看見他的書法就想到了自己老師張旭的情景。懷素很自信但是並沒有陶醉於別人的讚揚,而是很有自知之明。“皆辭旨激切,理識玄奧,固非虛蕩之所敢當,徒增愧畏耳。”就是明證,說明懷素絕對不是那種淺薄之徒。可謂知識淵博,頭腦清醒,有雄才大略,歷代的“以狂繼顛”和“顛張醉素”,只能說明其書法藝術風格並非說人,其人是非常清醒的文人高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一、章法風格與用筆姿勢

據傳懷素書寫《自敘帖》有三本。傳此本《自敘帖》是蘇子美家藏本,其首六行已損為蘇舜欽補寫。蘇氏補寫前肯定是仔細研究過,這六行與全文書寫氣息甚合。《自敘帖》為紙本墨跡,縱28.3釐米,橫755釐米,37幀,126行,共計702字。現藏臺灣故宮博物院。從書寫爛熟於心的程度推測其實際書寫數量遠遠不止三本。懷素的《自敘帖》把中國草書的精髓--中鋒行筆表現得瀟灑淋至。臨摹《自敘帖》的難處不在於形似而在於神似。有基本功的人得形似三個月就行,可是得其神似三年也不見得。得其神似的關鍵不是旋腕而是懸肘後快速書寫。僅僅懸肘就非常了得,而且是非常快速書寫,可見其中的難度。經試驗證明,如果60分鐘內一口氣寫完《自序帖》,就需要非常充沛的精力和體力。書寫完每一幀約兩分鐘,墨不可太濃要適中,否則幹筆飛白太多,而且速度提不高。要達到神似,首先必須站立書寫,只有以禪定的心態來應對律動的跳躍,才能寫出懷素《自敘帖》裡那種跌宕起伏的風格性情。

王僧虔說:書法“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孫過庭在書譜裡說:“草以使轉為形質,以點畫為性情”。《自敘帖》以中峰使轉造就形質,處處精到,使轉節點恰到好處,以形傳神;以點畫俯仰變化顯示律動,以神傳情。由於站立臨摹《自敘帖》,揮轉自如,運筆流暢,神發於情,神賴於形,心手雙暢,形神兼備。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自序帖》章法佈局的美學特徵:

《書法導報》以前有文從書法欣賞的角度談《自序帖》的造型美和旋律美。本文從掌握書法章法技巧的角度審視《自序帖》的運筆之法,特別是用現代科學技術來破譯懷素連綿草書的內在規律,以便分析臨摹掌握佈局韻律美的本質法則。

1、書法線條質量美:主要表現為立體感、力量感、節奏感。這些來自筆法的核心--正峰(中鋒及高質量側鋒)和使轉節點的力度。線條是書法語言的基本元素,其質量、外形、律動、構造是線條的四要素。

2、書法線條組合美:漢字外形方塊、塑造立體空間、律動順序銜接,主要筆勢突出。線條之間,兩字之間都可以拉長、縮短。章法、使轉、氣勢、韻律是組合的原則。懷素連綿草書的規律是創造使轉形質節點,才能顯示漢字的構造、骨力特徵和韻律美。

3、書法整體美:書法可謂黑白一局棋,如領軍佈陣,將軍校尉,各就各位。核心字如將軍,與領軍字成犄角之勢的校尉字組成穩定的三角形突擊之勢,散合有度,宜攻宜守。這種大線條、大組合以整體美為原則,不在乎一個字,更不在乎某一個點畫的俯仰欹正。關照的重點在沿著章法中軸線的韻律律動的需要。黑白布局一盤棋,不在乎一兵一卒的得失。一畫之間,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於毫芒。運筆無不點畫振動,又要使轉節點分佈其中,以形顯神。

4、性情跌宕起伏美:以形傳神,神韻發於情。

懷素為僧多年,靜動有度,對於自序內容爛熟於心,書寫跨度大,意在筆先,思緒在筆先。往往是毛筆的運動軌跡沒有完成上一句,思緒已經到了下一句的首字,使得很多字行筆跨躍跳動,後人往往認錯或者不可思議。其實,懷素的大跨度書寫符合現代科學技術的思路。計算機漢字輸入法裡面,對於常用語可以輸入首字、第二字的第一個筆畫(或者拼音的第一個字母),再輸入最後一個字的最末筆畫(或者拼音字母)即可打出整句。懷素處理兩字之間的牽絲連帶和上句末字與下句首字的牽絲連帶時,就是採用了類似於現代科技所考慮的方法。一千年前的懷素,思路與現代科技的異工同曲不得不令人佩服。例如第113行的“鶴”字歷來被認為“錫”字的筆誤。把這個草字和第七行的草字“錫”字比較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其實是後人沒有理解懷素意圖的誤讀。

"

新書友,請點擊上方紅色按鈕“關注” ↑↑↑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May.

17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懷素(737-799)字藏真,唐零陵郡(湖南永州)人,移居長沙。被大其28歲的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稱為同道知己。其作品《自敘帖》書寫於唐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其人俗姓錢,7歲為僧,中年遠遊,北上長安,於顏真卿處得張旭筆法。性情豪放,好作草書。傳懷素種芭蕉萬株當紙用,以漆盤習書,擲筆為冢。明王世貞評價其書法“奇矯無前,獨冠諸種。”文徵明雲:“雖狂怪怒張,而求其點畫波發,又不合規範者蓋鮮。”安岐謂:“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乎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之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自敘帖》是懷素自述學書經歷,曾被書法大師顏真卿稱為同道。雖然他按著字體形象、師承風格、運筆速度分類抄錄當時十位名人雅士對其草書的讚美詩句,其叔父以為他“愚劣”也如實抄錄。把這些人的褒貶詩集為一卷,由顏真卿為詩卷寫序。序言曰:“開士懷素,僧中之英”,“忽見師作,縱橫不群,迅疾駭人,若見舊觀。”顏真卿讚揚懷素為僧侶精英,看見他的書法就想到了自己老師張旭的情景。懷素很自信但是並沒有陶醉於別人的讚揚,而是很有自知之明。“皆辭旨激切,理識玄奧,固非虛蕩之所敢當,徒增愧畏耳。”就是明證,說明懷素絕對不是那種淺薄之徒。可謂知識淵博,頭腦清醒,有雄才大略,歷代的“以狂繼顛”和“顛張醉素”,只能說明其書法藝術風格並非說人,其人是非常清醒的文人高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一、章法風格與用筆姿勢

據傳懷素書寫《自敘帖》有三本。傳此本《自敘帖》是蘇子美家藏本,其首六行已損為蘇舜欽補寫。蘇氏補寫前肯定是仔細研究過,這六行與全文書寫氣息甚合。《自敘帖》為紙本墨跡,縱28.3釐米,橫755釐米,37幀,126行,共計702字。現藏臺灣故宮博物院。從書寫爛熟於心的程度推測其實際書寫數量遠遠不止三本。懷素的《自敘帖》把中國草書的精髓--中鋒行筆表現得瀟灑淋至。臨摹《自敘帖》的難處不在於形似而在於神似。有基本功的人得形似三個月就行,可是得其神似三年也不見得。得其神似的關鍵不是旋腕而是懸肘後快速書寫。僅僅懸肘就非常了得,而且是非常快速書寫,可見其中的難度。經試驗證明,如果60分鐘內一口氣寫完《自序帖》,就需要非常充沛的精力和體力。書寫完每一幀約兩分鐘,墨不可太濃要適中,否則幹筆飛白太多,而且速度提不高。要達到神似,首先必須站立書寫,只有以禪定的心態來應對律動的跳躍,才能寫出懷素《自敘帖》裡那種跌宕起伏的風格性情。

王僧虔說:書法“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孫過庭在書譜裡說:“草以使轉為形質,以點畫為性情”。《自敘帖》以中峰使轉造就形質,處處精到,使轉節點恰到好處,以形傳神;以點畫俯仰變化顯示律動,以神傳情。由於站立臨摹《自敘帖》,揮轉自如,運筆流暢,神發於情,神賴於形,心手雙暢,形神兼備。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自序帖》章法佈局的美學特徵:

《書法導報》以前有文從書法欣賞的角度談《自序帖》的造型美和旋律美。本文從掌握書法章法技巧的角度審視《自序帖》的運筆之法,特別是用現代科學技術來破譯懷素連綿草書的內在規律,以便分析臨摹掌握佈局韻律美的本質法則。

1、書法線條質量美:主要表現為立體感、力量感、節奏感。這些來自筆法的核心--正峰(中鋒及高質量側鋒)和使轉節點的力度。線條是書法語言的基本元素,其質量、外形、律動、構造是線條的四要素。

2、書法線條組合美:漢字外形方塊、塑造立體空間、律動順序銜接,主要筆勢突出。線條之間,兩字之間都可以拉長、縮短。章法、使轉、氣勢、韻律是組合的原則。懷素連綿草書的規律是創造使轉形質節點,才能顯示漢字的構造、骨力特徵和韻律美。

3、書法整體美:書法可謂黑白一局棋,如領軍佈陣,將軍校尉,各就各位。核心字如將軍,與領軍字成犄角之勢的校尉字組成穩定的三角形突擊之勢,散合有度,宜攻宜守。這種大線條、大組合以整體美為原則,不在乎一個字,更不在乎某一個點畫的俯仰欹正。關照的重點在沿著章法中軸線的韻律律動的需要。黑白布局一盤棋,不在乎一兵一卒的得失。一畫之間,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於毫芒。運筆無不點畫振動,又要使轉節點分佈其中,以形顯神。

4、性情跌宕起伏美:以形傳神,神韻發於情。

懷素為僧多年,靜動有度,對於自序內容爛熟於心,書寫跨度大,意在筆先,思緒在筆先。往往是毛筆的運動軌跡沒有完成上一句,思緒已經到了下一句的首字,使得很多字行筆跨躍跳動,後人往往認錯或者不可思議。其實,懷素的大跨度書寫符合現代科學技術的思路。計算機漢字輸入法裡面,對於常用語可以輸入首字、第二字的第一個筆畫(或者拼音的第一個字母),再輸入最後一個字的最末筆畫(或者拼音字母)即可打出整句。懷素處理兩字之間的牽絲連帶和上句末字與下句首字的牽絲連帶時,就是採用了類似於現代科技所考慮的方法。一千年前的懷素,思路與現代科技的異工同曲不得不令人佩服。例如第113行的“鶴”字歷來被認為“錫”字的筆誤。把這個草字和第七行的草字“錫”字比較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其實是後人沒有理解懷素意圖的誤讀。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自敘帖》的瑕疵或者敗筆之處

《自敘帖》雖然是經典作品,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學東施效顰。

有些資料全部是讚譽不談瑕疵,本人貿然拋磚引玉。

1、線條單薄無力。

第二行的“事”字行筆猶豫線條質量差。第三行“暇”字的線條單薄無力。

3、敗筆線條。 56行的“向”字第一撇為偏鋒。119行的“奧”字的第一筆為偏鋒敗筆。一般認為正峰包括中鋒和高質量的側鋒,而偏鋒顯然是敗筆。當然瑕疵敗筆之處還有,本文只是點到為止。

"

新書友,請點擊上方紅色按鈕“關注” ↑↑↑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May.

17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懷素(737-799)字藏真,唐零陵郡(湖南永州)人,移居長沙。被大其28歲的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稱為同道知己。其作品《自敘帖》書寫於唐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其人俗姓錢,7歲為僧,中年遠遊,北上長安,於顏真卿處得張旭筆法。性情豪放,好作草書。傳懷素種芭蕉萬株當紙用,以漆盤習書,擲筆為冢。明王世貞評價其書法“奇矯無前,獨冠諸種。”文徵明雲:“雖狂怪怒張,而求其點畫波發,又不合規範者蓋鮮。”安岐謂:“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乎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之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自敘帖》是懷素自述學書經歷,曾被書法大師顏真卿稱為同道。雖然他按著字體形象、師承風格、運筆速度分類抄錄當時十位名人雅士對其草書的讚美詩句,其叔父以為他“愚劣”也如實抄錄。把這些人的褒貶詩集為一卷,由顏真卿為詩卷寫序。序言曰:“開士懷素,僧中之英”,“忽見師作,縱橫不群,迅疾駭人,若見舊觀。”顏真卿讚揚懷素為僧侶精英,看見他的書法就想到了自己老師張旭的情景。懷素很自信但是並沒有陶醉於別人的讚揚,而是很有自知之明。“皆辭旨激切,理識玄奧,固非虛蕩之所敢當,徒增愧畏耳。”就是明證,說明懷素絕對不是那種淺薄之徒。可謂知識淵博,頭腦清醒,有雄才大略,歷代的“以狂繼顛”和“顛張醉素”,只能說明其書法藝術風格並非說人,其人是非常清醒的文人高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一、章法風格與用筆姿勢

據傳懷素書寫《自敘帖》有三本。傳此本《自敘帖》是蘇子美家藏本,其首六行已損為蘇舜欽補寫。蘇氏補寫前肯定是仔細研究過,這六行與全文書寫氣息甚合。《自敘帖》為紙本墨跡,縱28.3釐米,橫755釐米,37幀,126行,共計702字。現藏臺灣故宮博物院。從書寫爛熟於心的程度推測其實際書寫數量遠遠不止三本。懷素的《自敘帖》把中國草書的精髓--中鋒行筆表現得瀟灑淋至。臨摹《自敘帖》的難處不在於形似而在於神似。有基本功的人得形似三個月就行,可是得其神似三年也不見得。得其神似的關鍵不是旋腕而是懸肘後快速書寫。僅僅懸肘就非常了得,而且是非常快速書寫,可見其中的難度。經試驗證明,如果60分鐘內一口氣寫完《自序帖》,就需要非常充沛的精力和體力。書寫完每一幀約兩分鐘,墨不可太濃要適中,否則幹筆飛白太多,而且速度提不高。要達到神似,首先必須站立書寫,只有以禪定的心態來應對律動的跳躍,才能寫出懷素《自敘帖》裡那種跌宕起伏的風格性情。

王僧虔說:書法“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孫過庭在書譜裡說:“草以使轉為形質,以點畫為性情”。《自敘帖》以中峰使轉造就形質,處處精到,使轉節點恰到好處,以形傳神;以點畫俯仰變化顯示律動,以神傳情。由於站立臨摹《自敘帖》,揮轉自如,運筆流暢,神發於情,神賴於形,心手雙暢,形神兼備。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自序帖》章法佈局的美學特徵:

《書法導報》以前有文從書法欣賞的角度談《自序帖》的造型美和旋律美。本文從掌握書法章法技巧的角度審視《自序帖》的運筆之法,特別是用現代科學技術來破譯懷素連綿草書的內在規律,以便分析臨摹掌握佈局韻律美的本質法則。

1、書法線條質量美:主要表現為立體感、力量感、節奏感。這些來自筆法的核心--正峰(中鋒及高質量側鋒)和使轉節點的力度。線條是書法語言的基本元素,其質量、外形、律動、構造是線條的四要素。

2、書法線條組合美:漢字外形方塊、塑造立體空間、律動順序銜接,主要筆勢突出。線條之間,兩字之間都可以拉長、縮短。章法、使轉、氣勢、韻律是組合的原則。懷素連綿草書的規律是創造使轉形質節點,才能顯示漢字的構造、骨力特徵和韻律美。

3、書法整體美:書法可謂黑白一局棋,如領軍佈陣,將軍校尉,各就各位。核心字如將軍,與領軍字成犄角之勢的校尉字組成穩定的三角形突擊之勢,散合有度,宜攻宜守。這種大線條、大組合以整體美為原則,不在乎一個字,更不在乎某一個點畫的俯仰欹正。關照的重點在沿著章法中軸線的韻律律動的需要。黑白布局一盤棋,不在乎一兵一卒的得失。一畫之間,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於毫芒。運筆無不點畫振動,又要使轉節點分佈其中,以形顯神。

4、性情跌宕起伏美:以形傳神,神韻發於情。

懷素為僧多年,靜動有度,對於自序內容爛熟於心,書寫跨度大,意在筆先,思緒在筆先。往往是毛筆的運動軌跡沒有完成上一句,思緒已經到了下一句的首字,使得很多字行筆跨躍跳動,後人往往認錯或者不可思議。其實,懷素的大跨度書寫符合現代科學技術的思路。計算機漢字輸入法裡面,對於常用語可以輸入首字、第二字的第一個筆畫(或者拼音的第一個字母),再輸入最後一個字的最末筆畫(或者拼音字母)即可打出整句。懷素處理兩字之間的牽絲連帶和上句末字與下句首字的牽絲連帶時,就是採用了類似於現代科技所考慮的方法。一千年前的懷素,思路與現代科技的異工同曲不得不令人佩服。例如第113行的“鶴”字歷來被認為“錫”字的筆誤。把這個草字和第七行的草字“錫”字比較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其實是後人沒有理解懷素意圖的誤讀。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自敘帖》的瑕疵或者敗筆之處

《自敘帖》雖然是經典作品,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學東施效顰。

有些資料全部是讚譽不談瑕疵,本人貿然拋磚引玉。

1、線條單薄無力。

第二行的“事”字行筆猶豫線條質量差。第三行“暇”字的線條單薄無力。

3、敗筆線條。 56行的“向”字第一撇為偏鋒。119行的“奧”字的第一筆為偏鋒敗筆。一般認為正峰包括中鋒和高質量的側鋒,而偏鋒顯然是敗筆。當然瑕疵敗筆之處還有,本文只是點到為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四、《自敘帖》的分析臨摹要點

分析臨摹並不是要和複印的一樣,而是要學習到懷素書法的精髓和章法布白技巧,滿足性情神采的形質要求。

(一)、臨摹歩驟:

1、筆法跳動中心線:記熟草書結體中心線。臨摹要留心字勢、筆勢,記準點畫俯仰向背取勢並把握中鋒佔正峰的80%以上。如此既要兼顧筆勢,又要兼顧筆法。這很難,所以分解它。用鉛筆把筆勢中心軌跡輕輕畫在宣紙上,只要一心注重筆法。如此訓練,熟悉了就不再如此。也可以先重點精心練習自敘帖每一幀的領軍字、傳神字。每一幀寫準了領軍字、傳神字,等於綱已舉目自然張。

2、使轉節點製造形質。草書無節點則無形,突出形質才能傳神,以神傳情達意。讀帖要讀出節點的位置、數量。心無節點筆端無節點。

4、點畫筆勢決定風格和神韻。突出字中主筆、每幀中的領軍字精到才能呈顯性情。

5、坐姿懸腕書寫。用鉛筆在已經畫了中心線的宣紙上運筆,很容易掌握結體準確,只要留心筆法提按的跳動性,就可以掌握點畫的神韻。以原書寫速度的1/2書寫,熟練了可以逐步提高速度。

6、變坐姿為站姿懸肘書寫。由原來的懸腕變為懸肘,使大筆畫的領軍字更加自然流暢。重複以上1-5的練習,達到懷素的速度書寫方可追逐古人達到神似。

"

新書友,請點擊上方紅色按鈕“關注” ↑↑↑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May.

17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懷素(737-799)字藏真,唐零陵郡(湖南永州)人,移居長沙。被大其28歲的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稱為同道知己。其作品《自敘帖》書寫於唐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其人俗姓錢,7歲為僧,中年遠遊,北上長安,於顏真卿處得張旭筆法。性情豪放,好作草書。傳懷素種芭蕉萬株當紙用,以漆盤習書,擲筆為冢。明王世貞評價其書法“奇矯無前,獨冠諸種。”文徵明雲:“雖狂怪怒張,而求其點畫波發,又不合規範者蓋鮮。”安岐謂:“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乎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之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自敘帖》是懷素自述學書經歷,曾被書法大師顏真卿稱為同道。雖然他按著字體形象、師承風格、運筆速度分類抄錄當時十位名人雅士對其草書的讚美詩句,其叔父以為他“愚劣”也如實抄錄。把這些人的褒貶詩集為一卷,由顏真卿為詩卷寫序。序言曰:“開士懷素,僧中之英”,“忽見師作,縱橫不群,迅疾駭人,若見舊觀。”顏真卿讚揚懷素為僧侶精英,看見他的書法就想到了自己老師張旭的情景。懷素很自信但是並沒有陶醉於別人的讚揚,而是很有自知之明。“皆辭旨激切,理識玄奧,固非虛蕩之所敢當,徒增愧畏耳。”就是明證,說明懷素絕對不是那種淺薄之徒。可謂知識淵博,頭腦清醒,有雄才大略,歷代的“以狂繼顛”和“顛張醉素”,只能說明其書法藝術風格並非說人,其人是非常清醒的文人高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一、章法風格與用筆姿勢

據傳懷素書寫《自敘帖》有三本。傳此本《自敘帖》是蘇子美家藏本,其首六行已損為蘇舜欽補寫。蘇氏補寫前肯定是仔細研究過,這六行與全文書寫氣息甚合。《自敘帖》為紙本墨跡,縱28.3釐米,橫755釐米,37幀,126行,共計702字。現藏臺灣故宮博物院。從書寫爛熟於心的程度推測其實際書寫數量遠遠不止三本。懷素的《自敘帖》把中國草書的精髓--中鋒行筆表現得瀟灑淋至。臨摹《自敘帖》的難處不在於形似而在於神似。有基本功的人得形似三個月就行,可是得其神似三年也不見得。得其神似的關鍵不是旋腕而是懸肘後快速書寫。僅僅懸肘就非常了得,而且是非常快速書寫,可見其中的難度。經試驗證明,如果60分鐘內一口氣寫完《自序帖》,就需要非常充沛的精力和體力。書寫完每一幀約兩分鐘,墨不可太濃要適中,否則幹筆飛白太多,而且速度提不高。要達到神似,首先必須站立書寫,只有以禪定的心態來應對律動的跳躍,才能寫出懷素《自敘帖》裡那種跌宕起伏的風格性情。

王僧虔說:書法“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孫過庭在書譜裡說:“草以使轉為形質,以點畫為性情”。《自敘帖》以中峰使轉造就形質,處處精到,使轉節點恰到好處,以形傳神;以點畫俯仰變化顯示律動,以神傳情。由於站立臨摹《自敘帖》,揮轉自如,運筆流暢,神發於情,神賴於形,心手雙暢,形神兼備。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自序帖》章法佈局的美學特徵:

《書法導報》以前有文從書法欣賞的角度談《自序帖》的造型美和旋律美。本文從掌握書法章法技巧的角度審視《自序帖》的運筆之法,特別是用現代科學技術來破譯懷素連綿草書的內在規律,以便分析臨摹掌握佈局韻律美的本質法則。

1、書法線條質量美:主要表現為立體感、力量感、節奏感。這些來自筆法的核心--正峰(中鋒及高質量側鋒)和使轉節點的力度。線條是書法語言的基本元素,其質量、外形、律動、構造是線條的四要素。

2、書法線條組合美:漢字外形方塊、塑造立體空間、律動順序銜接,主要筆勢突出。線條之間,兩字之間都可以拉長、縮短。章法、使轉、氣勢、韻律是組合的原則。懷素連綿草書的規律是創造使轉形質節點,才能顯示漢字的構造、骨力特徵和韻律美。

3、書法整體美:書法可謂黑白一局棋,如領軍佈陣,將軍校尉,各就各位。核心字如將軍,與領軍字成犄角之勢的校尉字組成穩定的三角形突擊之勢,散合有度,宜攻宜守。這種大線條、大組合以整體美為原則,不在乎一個字,更不在乎某一個點畫的俯仰欹正。關照的重點在沿著章法中軸線的韻律律動的需要。黑白布局一盤棋,不在乎一兵一卒的得失。一畫之間,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於毫芒。運筆無不點畫振動,又要使轉節點分佈其中,以形顯神。

4、性情跌宕起伏美:以形傳神,神韻發於情。

懷素為僧多年,靜動有度,對於自序內容爛熟於心,書寫跨度大,意在筆先,思緒在筆先。往往是毛筆的運動軌跡沒有完成上一句,思緒已經到了下一句的首字,使得很多字行筆跨躍跳動,後人往往認錯或者不可思議。其實,懷素的大跨度書寫符合現代科學技術的思路。計算機漢字輸入法裡面,對於常用語可以輸入首字、第二字的第一個筆畫(或者拼音的第一個字母),再輸入最後一個字的最末筆畫(或者拼音字母)即可打出整句。懷素處理兩字之間的牽絲連帶和上句末字與下句首字的牽絲連帶時,就是採用了類似於現代科技所考慮的方法。一千年前的懷素,思路與現代科技的異工同曲不得不令人佩服。例如第113行的“鶴”字歷來被認為“錫”字的筆誤。把這個草字和第七行的草字“錫”字比較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其實是後人沒有理解懷素意圖的誤讀。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自敘帖》的瑕疵或者敗筆之處

《自敘帖》雖然是經典作品,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學東施效顰。

有些資料全部是讚譽不談瑕疵,本人貿然拋磚引玉。

1、線條單薄無力。

第二行的“事”字行筆猶豫線條質量差。第三行“暇”字的線條單薄無力。

3、敗筆線條。 56行的“向”字第一撇為偏鋒。119行的“奧”字的第一筆為偏鋒敗筆。一般認為正峰包括中鋒和高質量的側鋒,而偏鋒顯然是敗筆。當然瑕疵敗筆之處還有,本文只是點到為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四、《自敘帖》的分析臨摹要點

分析臨摹並不是要和複印的一樣,而是要學習到懷素書法的精髓和章法布白技巧,滿足性情神采的形質要求。

(一)、臨摹歩驟:

1、筆法跳動中心線:記熟草書結體中心線。臨摹要留心字勢、筆勢,記準點畫俯仰向背取勢並把握中鋒佔正峰的80%以上。如此既要兼顧筆勢,又要兼顧筆法。這很難,所以分解它。用鉛筆把筆勢中心軌跡輕輕畫在宣紙上,只要一心注重筆法。如此訓練,熟悉了就不再如此。也可以先重點精心練習自敘帖每一幀的領軍字、傳神字。每一幀寫準了領軍字、傳神字,等於綱已舉目自然張。

2、使轉節點製造形質。草書無節點則無形,突出形質才能傳神,以神傳情達意。讀帖要讀出節點的位置、數量。心無節點筆端無節點。

4、點畫筆勢決定風格和神韻。突出字中主筆、每幀中的領軍字精到才能呈顯性情。

5、坐姿懸腕書寫。用鉛筆在已經畫了中心線的宣紙上運筆,很容易掌握結體準確,只要留心筆法提按的跳動性,就可以掌握點畫的神韻。以原書寫速度的1/2書寫,熟練了可以逐步提高速度。

6、變坐姿為站姿懸肘書寫。由原來的懸腕變為懸肘,使大筆畫的領軍字更加自然流暢。重複以上1-5的練習,達到懷素的速度書寫方可追逐古人達到神似。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臨摹敘述慣用語定義:

1、大使轉節點:使轉捻管腕力製造大節點1。

2、小使轉節點:使轉頓筆指力成節點。

3、低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5分鐘。

4、高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3分鐘。

5、按肘壓腕逆鋒澀筆運行:低頭拱背強力度書寫主筆。

6、提腕靈活正峰運筆:輕鬆流暢書寫。

"

新書友,請點擊上方紅色按鈕“關注” ↑↑↑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May.

17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懷素(737-799)字藏真,唐零陵郡(湖南永州)人,移居長沙。被大其28歲的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稱為同道知己。其作品《自敘帖》書寫於唐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其人俗姓錢,7歲為僧,中年遠遊,北上長安,於顏真卿處得張旭筆法。性情豪放,好作草書。傳懷素種芭蕉萬株當紙用,以漆盤習書,擲筆為冢。明王世貞評價其書法“奇矯無前,獨冠諸種。”文徵明雲:“雖狂怪怒張,而求其點畫波發,又不合規範者蓋鮮。”安岐謂:“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乎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之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自敘帖》是懷素自述學書經歷,曾被書法大師顏真卿稱為同道。雖然他按著字體形象、師承風格、運筆速度分類抄錄當時十位名人雅士對其草書的讚美詩句,其叔父以為他“愚劣”也如實抄錄。把這些人的褒貶詩集為一卷,由顏真卿為詩卷寫序。序言曰:“開士懷素,僧中之英”,“忽見師作,縱橫不群,迅疾駭人,若見舊觀。”顏真卿讚揚懷素為僧侶精英,看見他的書法就想到了自己老師張旭的情景。懷素很自信但是並沒有陶醉於別人的讚揚,而是很有自知之明。“皆辭旨激切,理識玄奧,固非虛蕩之所敢當,徒增愧畏耳。”就是明證,說明懷素絕對不是那種淺薄之徒。可謂知識淵博,頭腦清醒,有雄才大略,歷代的“以狂繼顛”和“顛張醉素”,只能說明其書法藝術風格並非說人,其人是非常清醒的文人高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一、章法風格與用筆姿勢

據傳懷素書寫《自敘帖》有三本。傳此本《自敘帖》是蘇子美家藏本,其首六行已損為蘇舜欽補寫。蘇氏補寫前肯定是仔細研究過,這六行與全文書寫氣息甚合。《自敘帖》為紙本墨跡,縱28.3釐米,橫755釐米,37幀,126行,共計702字。現藏臺灣故宮博物院。從書寫爛熟於心的程度推測其實際書寫數量遠遠不止三本。懷素的《自敘帖》把中國草書的精髓--中鋒行筆表現得瀟灑淋至。臨摹《自敘帖》的難處不在於形似而在於神似。有基本功的人得形似三個月就行,可是得其神似三年也不見得。得其神似的關鍵不是旋腕而是懸肘後快速書寫。僅僅懸肘就非常了得,而且是非常快速書寫,可見其中的難度。經試驗證明,如果60分鐘內一口氣寫完《自序帖》,就需要非常充沛的精力和體力。書寫完每一幀約兩分鐘,墨不可太濃要適中,否則幹筆飛白太多,而且速度提不高。要達到神似,首先必須站立書寫,只有以禪定的心態來應對律動的跳躍,才能寫出懷素《自敘帖》裡那種跌宕起伏的風格性情。

王僧虔說:書法“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孫過庭在書譜裡說:“草以使轉為形質,以點畫為性情”。《自敘帖》以中峰使轉造就形質,處處精到,使轉節點恰到好處,以形傳神;以點畫俯仰變化顯示律動,以神傳情。由於站立臨摹《自敘帖》,揮轉自如,運筆流暢,神發於情,神賴於形,心手雙暢,形神兼備。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自序帖》章法佈局的美學特徵:

《書法導報》以前有文從書法欣賞的角度談《自序帖》的造型美和旋律美。本文從掌握書法章法技巧的角度審視《自序帖》的運筆之法,特別是用現代科學技術來破譯懷素連綿草書的內在規律,以便分析臨摹掌握佈局韻律美的本質法則。

1、書法線條質量美:主要表現為立體感、力量感、節奏感。這些來自筆法的核心--正峰(中鋒及高質量側鋒)和使轉節點的力度。線條是書法語言的基本元素,其質量、外形、律動、構造是線條的四要素。

2、書法線條組合美:漢字外形方塊、塑造立體空間、律動順序銜接,主要筆勢突出。線條之間,兩字之間都可以拉長、縮短。章法、使轉、氣勢、韻律是組合的原則。懷素連綿草書的規律是創造使轉形質節點,才能顯示漢字的構造、骨力特徵和韻律美。

3、書法整體美:書法可謂黑白一局棋,如領軍佈陣,將軍校尉,各就各位。核心字如將軍,與領軍字成犄角之勢的校尉字組成穩定的三角形突擊之勢,散合有度,宜攻宜守。這種大線條、大組合以整體美為原則,不在乎一個字,更不在乎某一個點畫的俯仰欹正。關照的重點在沿著章法中軸線的韻律律動的需要。黑白布局一盤棋,不在乎一兵一卒的得失。一畫之間,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於毫芒。運筆無不點畫振動,又要使轉節點分佈其中,以形顯神。

4、性情跌宕起伏美:以形傳神,神韻發於情。

懷素為僧多年,靜動有度,對於自序內容爛熟於心,書寫跨度大,意在筆先,思緒在筆先。往往是毛筆的運動軌跡沒有完成上一句,思緒已經到了下一句的首字,使得很多字行筆跨躍跳動,後人往往認錯或者不可思議。其實,懷素的大跨度書寫符合現代科學技術的思路。計算機漢字輸入法裡面,對於常用語可以輸入首字、第二字的第一個筆畫(或者拼音的第一個字母),再輸入最後一個字的最末筆畫(或者拼音字母)即可打出整句。懷素處理兩字之間的牽絲連帶和上句末字與下句首字的牽絲連帶時,就是採用了類似於現代科技所考慮的方法。一千年前的懷素,思路與現代科技的異工同曲不得不令人佩服。例如第113行的“鶴”字歷來被認為“錫”字的筆誤。把這個草字和第七行的草字“錫”字比較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其實是後人沒有理解懷素意圖的誤讀。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自敘帖》的瑕疵或者敗筆之處

《自敘帖》雖然是經典作品,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學東施效顰。

有些資料全部是讚譽不談瑕疵,本人貿然拋磚引玉。

1、線條單薄無力。

第二行的“事”字行筆猶豫線條質量差。第三行“暇”字的線條單薄無力。

3、敗筆線條。 56行的“向”字第一撇為偏鋒。119行的“奧”字的第一筆為偏鋒敗筆。一般認為正峰包括中鋒和高質量的側鋒,而偏鋒顯然是敗筆。當然瑕疵敗筆之處還有,本文只是點到為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四、《自敘帖》的分析臨摹要點

分析臨摹並不是要和複印的一樣,而是要學習到懷素書法的精髓和章法布白技巧,滿足性情神采的形質要求。

(一)、臨摹歩驟:

1、筆法跳動中心線:記熟草書結體中心線。臨摹要留心字勢、筆勢,記準點畫俯仰向背取勢並把握中鋒佔正峰的80%以上。如此既要兼顧筆勢,又要兼顧筆法。這很難,所以分解它。用鉛筆把筆勢中心軌跡輕輕畫在宣紙上,只要一心注重筆法。如此訓練,熟悉了就不再如此。也可以先重點精心練習自敘帖每一幀的領軍字、傳神字。每一幀寫準了領軍字、傳神字,等於綱已舉目自然張。

2、使轉節點製造形質。草書無節點則無形,突出形質才能傳神,以神傳情達意。讀帖要讀出節點的位置、數量。心無節點筆端無節點。

4、點畫筆勢決定風格和神韻。突出字中主筆、每幀中的領軍字精到才能呈顯性情。

5、坐姿懸腕書寫。用鉛筆在已經畫了中心線的宣紙上運筆,很容易掌握結體準確,只要留心筆法提按的跳動性,就可以掌握點畫的神韻。以原書寫速度的1/2書寫,熟練了可以逐步提高速度。

6、變坐姿為站姿懸肘書寫。由原來的懸腕變為懸肘,使大筆畫的領軍字更加自然流暢。重複以上1-5的練習,達到懷素的速度書寫方可追逐古人達到神似。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臨摹敘述慣用語定義:

1、大使轉節點:使轉捻管腕力製造大節點1。

2、小使轉節點:使轉頓筆指力成節點。

3、低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5分鐘。

4、高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3分鐘。

5、按肘壓腕逆鋒澀筆運行:低頭拱背強力度書寫主筆。

6、提腕靈活正峰運筆:輕鬆流暢書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臨摹步驟要點提示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明白了《自敘帖》用筆姿勢、美學特徵和瑕疵,按著臨摹步驟使用慣用語言敘述臨摹過程。

1、第一幀四行,據傳前六行為後人補寫,也甚合全文氣息。

2、第二幀四行,領軍字是“國”字,與“前人”、“西遊”形成犄角之勢,“前”、“見”、“淺”分別有一大一小共兩個節點。“杖”、“西”、“遊”、“謁”、“見”、“當”大小節點出現多處。

3、第四幀四行,領軍字為“顏”字,與“絹”、“所”組成三角形統帥全幀23個字。其中“絹”、“所”、“顏”、“家”形成的大節點成為本幀的點睛之筆。

4、第七幀四行,領軍字為“嵗”,與“部”、“韋”組成三角形支撐這幀的大框架,特別是“韋”字要按肘壓腕澀筆快速運行。見圖三。

5、第十八幀四行,“開”字”為領軍字,與“峰”、“撼”成犄角之。穩定大局。另外有“萬”字為匠心獨運,歎為觀止,變化出奇,尤為優美。

6、《自敘帖》整篇37幀126行,前104行裡,雖然筆速有緩急之別,點畫有粗細之分,字形有欹正之勢,連綿草字跌宕起伏高潮不斷,但是每幀四行的大規矩沒有變。從27幀的105行起,僅“戴”一字就佔用了三行的空間,有情感爆發好似急風驟雨的感覺,第三筆是主筆,上拓的橫畫是點睛之處,見圖五。第28幀剛書寫了兩行稍微平息,到“目遇劣”又起高潮,三字佔用了兩行的空間。懷素對筆畫少的“目”字精心謀劃,在這個字上加強使轉,製造了兩個小節點三個大節點,使筆畫少空間大不顯得空闊無人。試想,如果沒有這五個節點的變化,“目”字能有這麼大的震撼力嗎。

之後,以三行一幀的速度寫了兩幀已經急不可耐,到第三十一幀剛寫了一行,情緒又亢奮起來,超常發揮,情到濃處已經不能自己,見圖七、圖八。以一幀兩行三五個字,三幀相連,激情亢奮,如顛如狂,活生生的“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如”的忘我境地,字狂人不狂,不忘“徒增愧畏耳”,見圖九。可見懷素不愧為開士!一幀好似一個巨浪,三波大浪攜颶風扶搖直上擊水三千里,暴風雨的中心似乎有了禪意,神色自如地運筆書寫“大曆丁巳冬十月廿有”之後,空中的暴風雨霹靂落下“八”,雨點疾馳落地變成了一個帶尾巴的音樂休止符“日”字,見圖九。全篇戛然而止,餘味悠長令人再三回味。

"

新書友,請點擊上方紅色按鈕“關注” ↑↑↑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May.

17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懷素(737-799)字藏真,唐零陵郡(湖南永州)人,移居長沙。被大其28歲的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稱為同道知己。其作品《自敘帖》書寫於唐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其人俗姓錢,7歲為僧,中年遠遊,北上長安,於顏真卿處得張旭筆法。性情豪放,好作草書。傳懷素種芭蕉萬株當紙用,以漆盤習書,擲筆為冢。明王世貞評價其書法“奇矯無前,獨冠諸種。”文徵明雲:“雖狂怪怒張,而求其點畫波發,又不合規範者蓋鮮。”安岐謂:“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乎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之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自敘帖》是懷素自述學書經歷,曾被書法大師顏真卿稱為同道。雖然他按著字體形象、師承風格、運筆速度分類抄錄當時十位名人雅士對其草書的讚美詩句,其叔父以為他“愚劣”也如實抄錄。把這些人的褒貶詩集為一卷,由顏真卿為詩卷寫序。序言曰:“開士懷素,僧中之英”,“忽見師作,縱橫不群,迅疾駭人,若見舊觀。”顏真卿讚揚懷素為僧侶精英,看見他的書法就想到了自己老師張旭的情景。懷素很自信但是並沒有陶醉於別人的讚揚,而是很有自知之明。“皆辭旨激切,理識玄奧,固非虛蕩之所敢當,徒增愧畏耳。”就是明證,說明懷素絕對不是那種淺薄之徒。可謂知識淵博,頭腦清醒,有雄才大略,歷代的“以狂繼顛”和“顛張醉素”,只能說明其書法藝術風格並非說人,其人是非常清醒的文人高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一、章法風格與用筆姿勢

據傳懷素書寫《自敘帖》有三本。傳此本《自敘帖》是蘇子美家藏本,其首六行已損為蘇舜欽補寫。蘇氏補寫前肯定是仔細研究過,這六行與全文書寫氣息甚合。《自敘帖》為紙本墨跡,縱28.3釐米,橫755釐米,37幀,126行,共計702字。現藏臺灣故宮博物院。從書寫爛熟於心的程度推測其實際書寫數量遠遠不止三本。懷素的《自敘帖》把中國草書的精髓--中鋒行筆表現得瀟灑淋至。臨摹《自敘帖》的難處不在於形似而在於神似。有基本功的人得形似三個月就行,可是得其神似三年也不見得。得其神似的關鍵不是旋腕而是懸肘後快速書寫。僅僅懸肘就非常了得,而且是非常快速書寫,可見其中的難度。經試驗證明,如果60分鐘內一口氣寫完《自序帖》,就需要非常充沛的精力和體力。書寫完每一幀約兩分鐘,墨不可太濃要適中,否則幹筆飛白太多,而且速度提不高。要達到神似,首先必須站立書寫,只有以禪定的心態來應對律動的跳躍,才能寫出懷素《自敘帖》裡那種跌宕起伏的風格性情。

王僧虔說:書法“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孫過庭在書譜裡說:“草以使轉為形質,以點畫為性情”。《自敘帖》以中峰使轉造就形質,處處精到,使轉節點恰到好處,以形傳神;以點畫俯仰變化顯示律動,以神傳情。由於站立臨摹《自敘帖》,揮轉自如,運筆流暢,神發於情,神賴於形,心手雙暢,形神兼備。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自序帖》章法佈局的美學特徵:

《書法導報》以前有文從書法欣賞的角度談《自序帖》的造型美和旋律美。本文從掌握書法章法技巧的角度審視《自序帖》的運筆之法,特別是用現代科學技術來破譯懷素連綿草書的內在規律,以便分析臨摹掌握佈局韻律美的本質法則。

1、書法線條質量美:主要表現為立體感、力量感、節奏感。這些來自筆法的核心--正峰(中鋒及高質量側鋒)和使轉節點的力度。線條是書法語言的基本元素,其質量、外形、律動、構造是線條的四要素。

2、書法線條組合美:漢字外形方塊、塑造立體空間、律動順序銜接,主要筆勢突出。線條之間,兩字之間都可以拉長、縮短。章法、使轉、氣勢、韻律是組合的原則。懷素連綿草書的規律是創造使轉形質節點,才能顯示漢字的構造、骨力特徵和韻律美。

3、書法整體美:書法可謂黑白一局棋,如領軍佈陣,將軍校尉,各就各位。核心字如將軍,與領軍字成犄角之勢的校尉字組成穩定的三角形突擊之勢,散合有度,宜攻宜守。這種大線條、大組合以整體美為原則,不在乎一個字,更不在乎某一個點畫的俯仰欹正。關照的重點在沿著章法中軸線的韻律律動的需要。黑白布局一盤棋,不在乎一兵一卒的得失。一畫之間,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於毫芒。運筆無不點畫振動,又要使轉節點分佈其中,以形顯神。

4、性情跌宕起伏美:以形傳神,神韻發於情。

懷素為僧多年,靜動有度,對於自序內容爛熟於心,書寫跨度大,意在筆先,思緒在筆先。往往是毛筆的運動軌跡沒有完成上一句,思緒已經到了下一句的首字,使得很多字行筆跨躍跳動,後人往往認錯或者不可思議。其實,懷素的大跨度書寫符合現代科學技術的思路。計算機漢字輸入法裡面,對於常用語可以輸入首字、第二字的第一個筆畫(或者拼音的第一個字母),再輸入最後一個字的最末筆畫(或者拼音字母)即可打出整句。懷素處理兩字之間的牽絲連帶和上句末字與下句首字的牽絲連帶時,就是採用了類似於現代科技所考慮的方法。一千年前的懷素,思路與現代科技的異工同曲不得不令人佩服。例如第113行的“鶴”字歷來被認為“錫”字的筆誤。把這個草字和第七行的草字“錫”字比較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其實是後人沒有理解懷素意圖的誤讀。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自敘帖》的瑕疵或者敗筆之處

《自敘帖》雖然是經典作品,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學東施效顰。

有些資料全部是讚譽不談瑕疵,本人貿然拋磚引玉。

1、線條單薄無力。

第二行的“事”字行筆猶豫線條質量差。第三行“暇”字的線條單薄無力。

3、敗筆線條。 56行的“向”字第一撇為偏鋒。119行的“奧”字的第一筆為偏鋒敗筆。一般認為正峰包括中鋒和高質量的側鋒,而偏鋒顯然是敗筆。當然瑕疵敗筆之處還有,本文只是點到為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四、《自敘帖》的分析臨摹要點

分析臨摹並不是要和複印的一樣,而是要學習到懷素書法的精髓和章法布白技巧,滿足性情神采的形質要求。

(一)、臨摹歩驟:

1、筆法跳動中心線:記熟草書結體中心線。臨摹要留心字勢、筆勢,記準點畫俯仰向背取勢並把握中鋒佔正峰的80%以上。如此既要兼顧筆勢,又要兼顧筆法。這很難,所以分解它。用鉛筆把筆勢中心軌跡輕輕畫在宣紙上,只要一心注重筆法。如此訓練,熟悉了就不再如此。也可以先重點精心練習自敘帖每一幀的領軍字、傳神字。每一幀寫準了領軍字、傳神字,等於綱已舉目自然張。

2、使轉節點製造形質。草書無節點則無形,突出形質才能傳神,以神傳情達意。讀帖要讀出節點的位置、數量。心無節點筆端無節點。

4、點畫筆勢決定風格和神韻。突出字中主筆、每幀中的領軍字精到才能呈顯性情。

5、坐姿懸腕書寫。用鉛筆在已經畫了中心線的宣紙上運筆,很容易掌握結體準確,只要留心筆法提按的跳動性,就可以掌握點畫的神韻。以原書寫速度的1/2書寫,熟練了可以逐步提高速度。

6、變坐姿為站姿懸肘書寫。由原來的懸腕變為懸肘,使大筆畫的領軍字更加自然流暢。重複以上1-5的練習,達到懷素的速度書寫方可追逐古人達到神似。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臨摹敘述慣用語定義:

1、大使轉節點:使轉捻管腕力製造大節點1。

2、小使轉節點:使轉頓筆指力成節點。

3、低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5分鐘。

4、高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3分鐘。

5、按肘壓腕逆鋒澀筆運行:低頭拱背強力度書寫主筆。

6、提腕靈活正峰運筆:輕鬆流暢書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臨摹步驟要點提示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明白了《自敘帖》用筆姿勢、美學特徵和瑕疵,按著臨摹步驟使用慣用語言敘述臨摹過程。

1、第一幀四行,據傳前六行為後人補寫,也甚合全文氣息。

2、第二幀四行,領軍字是“國”字,與“前人”、“西遊”形成犄角之勢,“前”、“見”、“淺”分別有一大一小共兩個節點。“杖”、“西”、“遊”、“謁”、“見”、“當”大小節點出現多處。

3、第四幀四行,領軍字為“顏”字,與“絹”、“所”組成三角形統帥全幀23個字。其中“絹”、“所”、“顏”、“家”形成的大節點成為本幀的點睛之筆。

4、第七幀四行,領軍字為“嵗”,與“部”、“韋”組成三角形支撐這幀的大框架,特別是“韋”字要按肘壓腕澀筆快速運行。見圖三。

5、第十八幀四行,“開”字”為領軍字,與“峰”、“撼”成犄角之。穩定大局。另外有“萬”字為匠心獨運,歎為觀止,變化出奇,尤為優美。

6、《自敘帖》整篇37幀126行,前104行裡,雖然筆速有緩急之別,點畫有粗細之分,字形有欹正之勢,連綿草字跌宕起伏高潮不斷,但是每幀四行的大規矩沒有變。從27幀的105行起,僅“戴”一字就佔用了三行的空間,有情感爆發好似急風驟雨的感覺,第三筆是主筆,上拓的橫畫是點睛之處,見圖五。第28幀剛書寫了兩行稍微平息,到“目遇劣”又起高潮,三字佔用了兩行的空間。懷素對筆畫少的“目”字精心謀劃,在這個字上加強使轉,製造了兩個小節點三個大節點,使筆畫少空間大不顯得空闊無人。試想,如果沒有這五個節點的變化,“目”字能有這麼大的震撼力嗎。

之後,以三行一幀的速度寫了兩幀已經急不可耐,到第三十一幀剛寫了一行,情緒又亢奮起來,超常發揮,情到濃處已經不能自己,見圖七、圖八。以一幀兩行三五個字,三幀相連,激情亢奮,如顛如狂,活生生的“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如”的忘我境地,字狂人不狂,不忘“徒增愧畏耳”,見圖九。可見懷素不愧為開士!一幀好似一個巨浪,三波大浪攜颶風扶搖直上擊水三千里,暴風雨的中心似乎有了禪意,神色自如地運筆書寫“大曆丁巳冬十月廿有”之後,空中的暴風雨霹靂落下“八”,雨點疾馳落地變成了一個帶尾巴的音樂休止符“日”字,見圖九。全篇戛然而止,餘味悠長令人再三回味。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

新書友,請點擊上方紅色按鈕“關注” ↑↑↑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May.

17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懷素(737-799)字藏真,唐零陵郡(湖南永州)人,移居長沙。被大其28歲的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稱為同道知己。其作品《自敘帖》書寫於唐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其人俗姓錢,7歲為僧,中年遠遊,北上長安,於顏真卿處得張旭筆法。性情豪放,好作草書。傳懷素種芭蕉萬株當紙用,以漆盤習書,擲筆為冢。明王世貞評價其書法“奇矯無前,獨冠諸種。”文徵明雲:“雖狂怪怒張,而求其點畫波發,又不合規範者蓋鮮。”安岐謂:“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乎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之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自敘帖》是懷素自述學書經歷,曾被書法大師顏真卿稱為同道。雖然他按著字體形象、師承風格、運筆速度分類抄錄當時十位名人雅士對其草書的讚美詩句,其叔父以為他“愚劣”也如實抄錄。把這些人的褒貶詩集為一卷,由顏真卿為詩卷寫序。序言曰:“開士懷素,僧中之英”,“忽見師作,縱橫不群,迅疾駭人,若見舊觀。”顏真卿讚揚懷素為僧侶精英,看見他的書法就想到了自己老師張旭的情景。懷素很自信但是並沒有陶醉於別人的讚揚,而是很有自知之明。“皆辭旨激切,理識玄奧,固非虛蕩之所敢當,徒增愧畏耳。”就是明證,說明懷素絕對不是那種淺薄之徒。可謂知識淵博,頭腦清醒,有雄才大略,歷代的“以狂繼顛”和“顛張醉素”,只能說明其書法藝術風格並非說人,其人是非常清醒的文人高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一、章法風格與用筆姿勢

據傳懷素書寫《自敘帖》有三本。傳此本《自敘帖》是蘇子美家藏本,其首六行已損為蘇舜欽補寫。蘇氏補寫前肯定是仔細研究過,這六行與全文書寫氣息甚合。《自敘帖》為紙本墨跡,縱28.3釐米,橫755釐米,37幀,126行,共計702字。現藏臺灣故宮博物院。從書寫爛熟於心的程度推測其實際書寫數量遠遠不止三本。懷素的《自敘帖》把中國草書的精髓--中鋒行筆表現得瀟灑淋至。臨摹《自敘帖》的難處不在於形似而在於神似。有基本功的人得形似三個月就行,可是得其神似三年也不見得。得其神似的關鍵不是旋腕而是懸肘後快速書寫。僅僅懸肘就非常了得,而且是非常快速書寫,可見其中的難度。經試驗證明,如果60分鐘內一口氣寫完《自序帖》,就需要非常充沛的精力和體力。書寫完每一幀約兩分鐘,墨不可太濃要適中,否則幹筆飛白太多,而且速度提不高。要達到神似,首先必須站立書寫,只有以禪定的心態來應對律動的跳躍,才能寫出懷素《自敘帖》裡那種跌宕起伏的風格性情。

王僧虔說:書法“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孫過庭在書譜裡說:“草以使轉為形質,以點畫為性情”。《自敘帖》以中峰使轉造就形質,處處精到,使轉節點恰到好處,以形傳神;以點畫俯仰變化顯示律動,以神傳情。由於站立臨摹《自敘帖》,揮轉自如,運筆流暢,神發於情,神賴於形,心手雙暢,形神兼備。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自序帖》章法佈局的美學特徵:

《書法導報》以前有文從書法欣賞的角度談《自序帖》的造型美和旋律美。本文從掌握書法章法技巧的角度審視《自序帖》的運筆之法,特別是用現代科學技術來破譯懷素連綿草書的內在規律,以便分析臨摹掌握佈局韻律美的本質法則。

1、書法線條質量美:主要表現為立體感、力量感、節奏感。這些來自筆法的核心--正峰(中鋒及高質量側鋒)和使轉節點的力度。線條是書法語言的基本元素,其質量、外形、律動、構造是線條的四要素。

2、書法線條組合美:漢字外形方塊、塑造立體空間、律動順序銜接,主要筆勢突出。線條之間,兩字之間都可以拉長、縮短。章法、使轉、氣勢、韻律是組合的原則。懷素連綿草書的規律是創造使轉形質節點,才能顯示漢字的構造、骨力特徵和韻律美。

3、書法整體美:書法可謂黑白一局棋,如領軍佈陣,將軍校尉,各就各位。核心字如將軍,與領軍字成犄角之勢的校尉字組成穩定的三角形突擊之勢,散合有度,宜攻宜守。這種大線條、大組合以整體美為原則,不在乎一個字,更不在乎某一個點畫的俯仰欹正。關照的重點在沿著章法中軸線的韻律律動的需要。黑白布局一盤棋,不在乎一兵一卒的得失。一畫之間,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於毫芒。運筆無不點畫振動,又要使轉節點分佈其中,以形顯神。

4、性情跌宕起伏美:以形傳神,神韻發於情。

懷素為僧多年,靜動有度,對於自序內容爛熟於心,書寫跨度大,意在筆先,思緒在筆先。往往是毛筆的運動軌跡沒有完成上一句,思緒已經到了下一句的首字,使得很多字行筆跨躍跳動,後人往往認錯或者不可思議。其實,懷素的大跨度書寫符合現代科學技術的思路。計算機漢字輸入法裡面,對於常用語可以輸入首字、第二字的第一個筆畫(或者拼音的第一個字母),再輸入最後一個字的最末筆畫(或者拼音字母)即可打出整句。懷素處理兩字之間的牽絲連帶和上句末字與下句首字的牽絲連帶時,就是採用了類似於現代科技所考慮的方法。一千年前的懷素,思路與現代科技的異工同曲不得不令人佩服。例如第113行的“鶴”字歷來被認為“錫”字的筆誤。把這個草字和第七行的草字“錫”字比較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其實是後人沒有理解懷素意圖的誤讀。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自敘帖》的瑕疵或者敗筆之處

《自敘帖》雖然是經典作品,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學東施效顰。

有些資料全部是讚譽不談瑕疵,本人貿然拋磚引玉。

1、線條單薄無力。

第二行的“事”字行筆猶豫線條質量差。第三行“暇”字的線條單薄無力。

3、敗筆線條。 56行的“向”字第一撇為偏鋒。119行的“奧”字的第一筆為偏鋒敗筆。一般認為正峰包括中鋒和高質量的側鋒,而偏鋒顯然是敗筆。當然瑕疵敗筆之處還有,本文只是點到為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四、《自敘帖》的分析臨摹要點

分析臨摹並不是要和複印的一樣,而是要學習到懷素書法的精髓和章法布白技巧,滿足性情神采的形質要求。

(一)、臨摹歩驟:

1、筆法跳動中心線:記熟草書結體中心線。臨摹要留心字勢、筆勢,記準點畫俯仰向背取勢並把握中鋒佔正峰的80%以上。如此既要兼顧筆勢,又要兼顧筆法。這很難,所以分解它。用鉛筆把筆勢中心軌跡輕輕畫在宣紙上,只要一心注重筆法。如此訓練,熟悉了就不再如此。也可以先重點精心練習自敘帖每一幀的領軍字、傳神字。每一幀寫準了領軍字、傳神字,等於綱已舉目自然張。

2、使轉節點製造形質。草書無節點則無形,突出形質才能傳神,以神傳情達意。讀帖要讀出節點的位置、數量。心無節點筆端無節點。

4、點畫筆勢決定風格和神韻。突出字中主筆、每幀中的領軍字精到才能呈顯性情。

5、坐姿懸腕書寫。用鉛筆在已經畫了中心線的宣紙上運筆,很容易掌握結體準確,只要留心筆法提按的跳動性,就可以掌握點畫的神韻。以原書寫速度的1/2書寫,熟練了可以逐步提高速度。

6、變坐姿為站姿懸肘書寫。由原來的懸腕變為懸肘,使大筆畫的領軍字更加自然流暢。重複以上1-5的練習,達到懷素的速度書寫方可追逐古人達到神似。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臨摹敘述慣用語定義:

1、大使轉節點:使轉捻管腕力製造大節點1。

2、小使轉節點:使轉頓筆指力成節點。

3、低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5分鐘。

4、高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3分鐘。

5、按肘壓腕逆鋒澀筆運行:低頭拱背強力度書寫主筆。

6、提腕靈活正峰運筆:輕鬆流暢書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臨摹步驟要點提示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明白了《自敘帖》用筆姿勢、美學特徵和瑕疵,按著臨摹步驟使用慣用語言敘述臨摹過程。

1、第一幀四行,據傳前六行為後人補寫,也甚合全文氣息。

2、第二幀四行,領軍字是“國”字,與“前人”、“西遊”形成犄角之勢,“前”、“見”、“淺”分別有一大一小共兩個節點。“杖”、“西”、“遊”、“謁”、“見”、“當”大小節點出現多處。

3、第四幀四行,領軍字為“顏”字,與“絹”、“所”組成三角形統帥全幀23個字。其中“絹”、“所”、“顏”、“家”形成的大節點成為本幀的點睛之筆。

4、第七幀四行,領軍字為“嵗”,與“部”、“韋”組成三角形支撐這幀的大框架,特別是“韋”字要按肘壓腕澀筆快速運行。見圖三。

5、第十八幀四行,“開”字”為領軍字,與“峰”、“撼”成犄角之。穩定大局。另外有“萬”字為匠心獨運,歎為觀止,變化出奇,尤為優美。

6、《自敘帖》整篇37幀126行,前104行裡,雖然筆速有緩急之別,點畫有粗細之分,字形有欹正之勢,連綿草字跌宕起伏高潮不斷,但是每幀四行的大規矩沒有變。從27幀的105行起,僅“戴”一字就佔用了三行的空間,有情感爆發好似急風驟雨的感覺,第三筆是主筆,上拓的橫畫是點睛之處,見圖五。第28幀剛書寫了兩行稍微平息,到“目遇劣”又起高潮,三字佔用了兩行的空間。懷素對筆畫少的“目”字精心謀劃,在這個字上加強使轉,製造了兩個小節點三個大節點,使筆畫少空間大不顯得空闊無人。試想,如果沒有這五個節點的變化,“目”字能有這麼大的震撼力嗎。

之後,以三行一幀的速度寫了兩幀已經急不可耐,到第三十一幀剛寫了一行,情緒又亢奮起來,超常發揮,情到濃處已經不能自己,見圖七、圖八。以一幀兩行三五個字,三幀相連,激情亢奮,如顛如狂,活生生的“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如”的忘我境地,字狂人不狂,不忘“徒增愧畏耳”,見圖九。可見懷素不愧為開士!一幀好似一個巨浪,三波大浪攜颶風扶搖直上擊水三千里,暴風雨的中心似乎有了禪意,神色自如地運筆書寫“大曆丁巳冬十月廿有”之後,空中的暴風雨霹靂落下“八”,雨點疾馳落地變成了一個帶尾巴的音樂休止符“日”字,見圖九。全篇戛然而止,餘味悠長令人再三回味。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

新書友,請點擊上方紅色按鈕“關注” ↑↑↑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May.

17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懷素(737-799)字藏真,唐零陵郡(湖南永州)人,移居長沙。被大其28歲的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稱為同道知己。其作品《自敘帖》書寫於唐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其人俗姓錢,7歲為僧,中年遠遊,北上長安,於顏真卿處得張旭筆法。性情豪放,好作草書。傳懷素種芭蕉萬株當紙用,以漆盤習書,擲筆為冢。明王世貞評價其書法“奇矯無前,獨冠諸種。”文徵明雲:“雖狂怪怒張,而求其點畫波發,又不合規範者蓋鮮。”安岐謂:“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乎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之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自敘帖》是懷素自述學書經歷,曾被書法大師顏真卿稱為同道。雖然他按著字體形象、師承風格、運筆速度分類抄錄當時十位名人雅士對其草書的讚美詩句,其叔父以為他“愚劣”也如實抄錄。把這些人的褒貶詩集為一卷,由顏真卿為詩卷寫序。序言曰:“開士懷素,僧中之英”,“忽見師作,縱橫不群,迅疾駭人,若見舊觀。”顏真卿讚揚懷素為僧侶精英,看見他的書法就想到了自己老師張旭的情景。懷素很自信但是並沒有陶醉於別人的讚揚,而是很有自知之明。“皆辭旨激切,理識玄奧,固非虛蕩之所敢當,徒增愧畏耳。”就是明證,說明懷素絕對不是那種淺薄之徒。可謂知識淵博,頭腦清醒,有雄才大略,歷代的“以狂繼顛”和“顛張醉素”,只能說明其書法藝術風格並非說人,其人是非常清醒的文人高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一、章法風格與用筆姿勢

據傳懷素書寫《自敘帖》有三本。傳此本《自敘帖》是蘇子美家藏本,其首六行已損為蘇舜欽補寫。蘇氏補寫前肯定是仔細研究過,這六行與全文書寫氣息甚合。《自敘帖》為紙本墨跡,縱28.3釐米,橫755釐米,37幀,126行,共計702字。現藏臺灣故宮博物院。從書寫爛熟於心的程度推測其實際書寫數量遠遠不止三本。懷素的《自敘帖》把中國草書的精髓--中鋒行筆表現得瀟灑淋至。臨摹《自敘帖》的難處不在於形似而在於神似。有基本功的人得形似三個月就行,可是得其神似三年也不見得。得其神似的關鍵不是旋腕而是懸肘後快速書寫。僅僅懸肘就非常了得,而且是非常快速書寫,可見其中的難度。經試驗證明,如果60分鐘內一口氣寫完《自序帖》,就需要非常充沛的精力和體力。書寫完每一幀約兩分鐘,墨不可太濃要適中,否則幹筆飛白太多,而且速度提不高。要達到神似,首先必須站立書寫,只有以禪定的心態來應對律動的跳躍,才能寫出懷素《自敘帖》裡那種跌宕起伏的風格性情。

王僧虔說:書法“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孫過庭在書譜裡說:“草以使轉為形質,以點畫為性情”。《自敘帖》以中峰使轉造就形質,處處精到,使轉節點恰到好處,以形傳神;以點畫俯仰變化顯示律動,以神傳情。由於站立臨摹《自敘帖》,揮轉自如,運筆流暢,神發於情,神賴於形,心手雙暢,形神兼備。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自序帖》章法佈局的美學特徵:

《書法導報》以前有文從書法欣賞的角度談《自序帖》的造型美和旋律美。本文從掌握書法章法技巧的角度審視《自序帖》的運筆之法,特別是用現代科學技術來破譯懷素連綿草書的內在規律,以便分析臨摹掌握佈局韻律美的本質法則。

1、書法線條質量美:主要表現為立體感、力量感、節奏感。這些來自筆法的核心--正峰(中鋒及高質量側鋒)和使轉節點的力度。線條是書法語言的基本元素,其質量、外形、律動、構造是線條的四要素。

2、書法線條組合美:漢字外形方塊、塑造立體空間、律動順序銜接,主要筆勢突出。線條之間,兩字之間都可以拉長、縮短。章法、使轉、氣勢、韻律是組合的原則。懷素連綿草書的規律是創造使轉形質節點,才能顯示漢字的構造、骨力特徵和韻律美。

3、書法整體美:書法可謂黑白一局棋,如領軍佈陣,將軍校尉,各就各位。核心字如將軍,與領軍字成犄角之勢的校尉字組成穩定的三角形突擊之勢,散合有度,宜攻宜守。這種大線條、大組合以整體美為原則,不在乎一個字,更不在乎某一個點畫的俯仰欹正。關照的重點在沿著章法中軸線的韻律律動的需要。黑白布局一盤棋,不在乎一兵一卒的得失。一畫之間,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於毫芒。運筆無不點畫振動,又要使轉節點分佈其中,以形顯神。

4、性情跌宕起伏美:以形傳神,神韻發於情。

懷素為僧多年,靜動有度,對於自序內容爛熟於心,書寫跨度大,意在筆先,思緒在筆先。往往是毛筆的運動軌跡沒有完成上一句,思緒已經到了下一句的首字,使得很多字行筆跨躍跳動,後人往往認錯或者不可思議。其實,懷素的大跨度書寫符合現代科學技術的思路。計算機漢字輸入法裡面,對於常用語可以輸入首字、第二字的第一個筆畫(或者拼音的第一個字母),再輸入最後一個字的最末筆畫(或者拼音字母)即可打出整句。懷素處理兩字之間的牽絲連帶和上句末字與下句首字的牽絲連帶時,就是採用了類似於現代科技所考慮的方法。一千年前的懷素,思路與現代科技的異工同曲不得不令人佩服。例如第113行的“鶴”字歷來被認為“錫”字的筆誤。把這個草字和第七行的草字“錫”字比較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其實是後人沒有理解懷素意圖的誤讀。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自敘帖》的瑕疵或者敗筆之處

《自敘帖》雖然是經典作品,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學東施效顰。

有些資料全部是讚譽不談瑕疵,本人貿然拋磚引玉。

1、線條單薄無力。

第二行的“事”字行筆猶豫線條質量差。第三行“暇”字的線條單薄無力。

3、敗筆線條。 56行的“向”字第一撇為偏鋒。119行的“奧”字的第一筆為偏鋒敗筆。一般認為正峰包括中鋒和高質量的側鋒,而偏鋒顯然是敗筆。當然瑕疵敗筆之處還有,本文只是點到為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四、《自敘帖》的分析臨摹要點

分析臨摹並不是要和複印的一樣,而是要學習到懷素書法的精髓和章法布白技巧,滿足性情神采的形質要求。

(一)、臨摹歩驟:

1、筆法跳動中心線:記熟草書結體中心線。臨摹要留心字勢、筆勢,記準點畫俯仰向背取勢並把握中鋒佔正峰的80%以上。如此既要兼顧筆勢,又要兼顧筆法。這很難,所以分解它。用鉛筆把筆勢中心軌跡輕輕畫在宣紙上,只要一心注重筆法。如此訓練,熟悉了就不再如此。也可以先重點精心練習自敘帖每一幀的領軍字、傳神字。每一幀寫準了領軍字、傳神字,等於綱已舉目自然張。

2、使轉節點製造形質。草書無節點則無形,突出形質才能傳神,以神傳情達意。讀帖要讀出節點的位置、數量。心無節點筆端無節點。

4、點畫筆勢決定風格和神韻。突出字中主筆、每幀中的領軍字精到才能呈顯性情。

5、坐姿懸腕書寫。用鉛筆在已經畫了中心線的宣紙上運筆,很容易掌握結體準確,只要留心筆法提按的跳動性,就可以掌握點畫的神韻。以原書寫速度的1/2書寫,熟練了可以逐步提高速度。

6、變坐姿為站姿懸肘書寫。由原來的懸腕變為懸肘,使大筆畫的領軍字更加自然流暢。重複以上1-5的練習,達到懷素的速度書寫方可追逐古人達到神似。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臨摹敘述慣用語定義:

1、大使轉節點:使轉捻管腕力製造大節點1。

2、小使轉節點:使轉頓筆指力成節點。

3、低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5分鐘。

4、高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3分鐘。

5、按肘壓腕逆鋒澀筆運行:低頭拱背強力度書寫主筆。

6、提腕靈活正峰運筆:輕鬆流暢書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臨摹步驟要點提示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明白了《自敘帖》用筆姿勢、美學特徵和瑕疵,按著臨摹步驟使用慣用語言敘述臨摹過程。

1、第一幀四行,據傳前六行為後人補寫,也甚合全文氣息。

2、第二幀四行,領軍字是“國”字,與“前人”、“西遊”形成犄角之勢,“前”、“見”、“淺”分別有一大一小共兩個節點。“杖”、“西”、“遊”、“謁”、“見”、“當”大小節點出現多處。

3、第四幀四行,領軍字為“顏”字,與“絹”、“所”組成三角形統帥全幀23個字。其中“絹”、“所”、“顏”、“家”形成的大節點成為本幀的點睛之筆。

4、第七幀四行,領軍字為“嵗”,與“部”、“韋”組成三角形支撐這幀的大框架,特別是“韋”字要按肘壓腕澀筆快速運行。見圖三。

5、第十八幀四行,“開”字”為領軍字,與“峰”、“撼”成犄角之。穩定大局。另外有“萬”字為匠心獨運,歎為觀止,變化出奇,尤為優美。

6、《自敘帖》整篇37幀126行,前104行裡,雖然筆速有緩急之別,點畫有粗細之分,字形有欹正之勢,連綿草字跌宕起伏高潮不斷,但是每幀四行的大規矩沒有變。從27幀的105行起,僅“戴”一字就佔用了三行的空間,有情感爆發好似急風驟雨的感覺,第三筆是主筆,上拓的橫畫是點睛之處,見圖五。第28幀剛書寫了兩行稍微平息,到“目遇劣”又起高潮,三字佔用了兩行的空間。懷素對筆畫少的“目”字精心謀劃,在這個字上加強使轉,製造了兩個小節點三個大節點,使筆畫少空間大不顯得空闊無人。試想,如果沒有這五個節點的變化,“目”字能有這麼大的震撼力嗎。

之後,以三行一幀的速度寫了兩幀已經急不可耐,到第三十一幀剛寫了一行,情緒又亢奮起來,超常發揮,情到濃處已經不能自己,見圖七、圖八。以一幀兩行三五個字,三幀相連,激情亢奮,如顛如狂,活生生的“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如”的忘我境地,字狂人不狂,不忘“徒增愧畏耳”,見圖九。可見懷素不愧為開士!一幀好似一個巨浪,三波大浪攜颶風扶搖直上擊水三千里,暴風雨的中心似乎有了禪意,神色自如地運筆書寫“大曆丁巳冬十月廿有”之後,空中的暴風雨霹靂落下“八”,雨點疾馳落地變成了一個帶尾巴的音樂休止符“日”字,見圖九。全篇戛然而止,餘味悠長令人再三回味。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

新書友,請點擊上方紅色按鈕“關注” ↑↑↑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May.

17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懷素(737-799)字藏真,唐零陵郡(湖南永州)人,移居長沙。被大其28歲的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稱為同道知己。其作品《自敘帖》書寫於唐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其人俗姓錢,7歲為僧,中年遠遊,北上長安,於顏真卿處得張旭筆法。性情豪放,好作草書。傳懷素種芭蕉萬株當紙用,以漆盤習書,擲筆為冢。明王世貞評價其書法“奇矯無前,獨冠諸種。”文徵明雲:“雖狂怪怒張,而求其點畫波發,又不合規範者蓋鮮。”安岐謂:“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乎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之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自敘帖》是懷素自述學書經歷,曾被書法大師顏真卿稱為同道。雖然他按著字體形象、師承風格、運筆速度分類抄錄當時十位名人雅士對其草書的讚美詩句,其叔父以為他“愚劣”也如實抄錄。把這些人的褒貶詩集為一卷,由顏真卿為詩卷寫序。序言曰:“開士懷素,僧中之英”,“忽見師作,縱橫不群,迅疾駭人,若見舊觀。”顏真卿讚揚懷素為僧侶精英,看見他的書法就想到了自己老師張旭的情景。懷素很自信但是並沒有陶醉於別人的讚揚,而是很有自知之明。“皆辭旨激切,理識玄奧,固非虛蕩之所敢當,徒增愧畏耳。”就是明證,說明懷素絕對不是那種淺薄之徒。可謂知識淵博,頭腦清醒,有雄才大略,歷代的“以狂繼顛”和“顛張醉素”,只能說明其書法藝術風格並非說人,其人是非常清醒的文人高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一、章法風格與用筆姿勢

據傳懷素書寫《自敘帖》有三本。傳此本《自敘帖》是蘇子美家藏本,其首六行已損為蘇舜欽補寫。蘇氏補寫前肯定是仔細研究過,這六行與全文書寫氣息甚合。《自敘帖》為紙本墨跡,縱28.3釐米,橫755釐米,37幀,126行,共計702字。現藏臺灣故宮博物院。從書寫爛熟於心的程度推測其實際書寫數量遠遠不止三本。懷素的《自敘帖》把中國草書的精髓--中鋒行筆表現得瀟灑淋至。臨摹《自敘帖》的難處不在於形似而在於神似。有基本功的人得形似三個月就行,可是得其神似三年也不見得。得其神似的關鍵不是旋腕而是懸肘後快速書寫。僅僅懸肘就非常了得,而且是非常快速書寫,可見其中的難度。經試驗證明,如果60分鐘內一口氣寫完《自序帖》,就需要非常充沛的精力和體力。書寫完每一幀約兩分鐘,墨不可太濃要適中,否則幹筆飛白太多,而且速度提不高。要達到神似,首先必須站立書寫,只有以禪定的心態來應對律動的跳躍,才能寫出懷素《自敘帖》裡那種跌宕起伏的風格性情。

王僧虔說:書法“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孫過庭在書譜裡說:“草以使轉為形質,以點畫為性情”。《自敘帖》以中峰使轉造就形質,處處精到,使轉節點恰到好處,以形傳神;以點畫俯仰變化顯示律動,以神傳情。由於站立臨摹《自敘帖》,揮轉自如,運筆流暢,神發於情,神賴於形,心手雙暢,形神兼備。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自序帖》章法佈局的美學特徵:

《書法導報》以前有文從書法欣賞的角度談《自序帖》的造型美和旋律美。本文從掌握書法章法技巧的角度審視《自序帖》的運筆之法,特別是用現代科學技術來破譯懷素連綿草書的內在規律,以便分析臨摹掌握佈局韻律美的本質法則。

1、書法線條質量美:主要表現為立體感、力量感、節奏感。這些來自筆法的核心--正峰(中鋒及高質量側鋒)和使轉節點的力度。線條是書法語言的基本元素,其質量、外形、律動、構造是線條的四要素。

2、書法線條組合美:漢字外形方塊、塑造立體空間、律動順序銜接,主要筆勢突出。線條之間,兩字之間都可以拉長、縮短。章法、使轉、氣勢、韻律是組合的原則。懷素連綿草書的規律是創造使轉形質節點,才能顯示漢字的構造、骨力特徵和韻律美。

3、書法整體美:書法可謂黑白一局棋,如領軍佈陣,將軍校尉,各就各位。核心字如將軍,與領軍字成犄角之勢的校尉字組成穩定的三角形突擊之勢,散合有度,宜攻宜守。這種大線條、大組合以整體美為原則,不在乎一個字,更不在乎某一個點畫的俯仰欹正。關照的重點在沿著章法中軸線的韻律律動的需要。黑白布局一盤棋,不在乎一兵一卒的得失。一畫之間,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於毫芒。運筆無不點畫振動,又要使轉節點分佈其中,以形顯神。

4、性情跌宕起伏美:以形傳神,神韻發於情。

懷素為僧多年,靜動有度,對於自序內容爛熟於心,書寫跨度大,意在筆先,思緒在筆先。往往是毛筆的運動軌跡沒有完成上一句,思緒已經到了下一句的首字,使得很多字行筆跨躍跳動,後人往往認錯或者不可思議。其實,懷素的大跨度書寫符合現代科學技術的思路。計算機漢字輸入法裡面,對於常用語可以輸入首字、第二字的第一個筆畫(或者拼音的第一個字母),再輸入最後一個字的最末筆畫(或者拼音字母)即可打出整句。懷素處理兩字之間的牽絲連帶和上句末字與下句首字的牽絲連帶時,就是採用了類似於現代科技所考慮的方法。一千年前的懷素,思路與現代科技的異工同曲不得不令人佩服。例如第113行的“鶴”字歷來被認為“錫”字的筆誤。把這個草字和第七行的草字“錫”字比較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其實是後人沒有理解懷素意圖的誤讀。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自敘帖》的瑕疵或者敗筆之處

《自敘帖》雖然是經典作品,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學東施效顰。

有些資料全部是讚譽不談瑕疵,本人貿然拋磚引玉。

1、線條單薄無力。

第二行的“事”字行筆猶豫線條質量差。第三行“暇”字的線條單薄無力。

3、敗筆線條。 56行的“向”字第一撇為偏鋒。119行的“奧”字的第一筆為偏鋒敗筆。一般認為正峰包括中鋒和高質量的側鋒,而偏鋒顯然是敗筆。當然瑕疵敗筆之處還有,本文只是點到為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四、《自敘帖》的分析臨摹要點

分析臨摹並不是要和複印的一樣,而是要學習到懷素書法的精髓和章法布白技巧,滿足性情神采的形質要求。

(一)、臨摹歩驟:

1、筆法跳動中心線:記熟草書結體中心線。臨摹要留心字勢、筆勢,記準點畫俯仰向背取勢並把握中鋒佔正峰的80%以上。如此既要兼顧筆勢,又要兼顧筆法。這很難,所以分解它。用鉛筆把筆勢中心軌跡輕輕畫在宣紙上,只要一心注重筆法。如此訓練,熟悉了就不再如此。也可以先重點精心練習自敘帖每一幀的領軍字、傳神字。每一幀寫準了領軍字、傳神字,等於綱已舉目自然張。

2、使轉節點製造形質。草書無節點則無形,突出形質才能傳神,以神傳情達意。讀帖要讀出節點的位置、數量。心無節點筆端無節點。

4、點畫筆勢決定風格和神韻。突出字中主筆、每幀中的領軍字精到才能呈顯性情。

5、坐姿懸腕書寫。用鉛筆在已經畫了中心線的宣紙上運筆,很容易掌握結體準確,只要留心筆法提按的跳動性,就可以掌握點畫的神韻。以原書寫速度的1/2書寫,熟練了可以逐步提高速度。

6、變坐姿為站姿懸肘書寫。由原來的懸腕變為懸肘,使大筆畫的領軍字更加自然流暢。重複以上1-5的練習,達到懷素的速度書寫方可追逐古人達到神似。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臨摹敘述慣用語定義:

1、大使轉節點:使轉捻管腕力製造大節點1。

2、小使轉節點:使轉頓筆指力成節點。

3、低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5分鐘。

4、高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3分鐘。

5、按肘壓腕逆鋒澀筆運行:低頭拱背強力度書寫主筆。

6、提腕靈活正峰運筆:輕鬆流暢書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臨摹步驟要點提示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明白了《自敘帖》用筆姿勢、美學特徵和瑕疵,按著臨摹步驟使用慣用語言敘述臨摹過程。

1、第一幀四行,據傳前六行為後人補寫,也甚合全文氣息。

2、第二幀四行,領軍字是“國”字,與“前人”、“西遊”形成犄角之勢,“前”、“見”、“淺”分別有一大一小共兩個節點。“杖”、“西”、“遊”、“謁”、“見”、“當”大小節點出現多處。

3、第四幀四行,領軍字為“顏”字,與“絹”、“所”組成三角形統帥全幀23個字。其中“絹”、“所”、“顏”、“家”形成的大節點成為本幀的點睛之筆。

4、第七幀四行,領軍字為“嵗”,與“部”、“韋”組成三角形支撐這幀的大框架,特別是“韋”字要按肘壓腕澀筆快速運行。見圖三。

5、第十八幀四行,“開”字”為領軍字,與“峰”、“撼”成犄角之。穩定大局。另外有“萬”字為匠心獨運,歎為觀止,變化出奇,尤為優美。

6、《自敘帖》整篇37幀126行,前104行裡,雖然筆速有緩急之別,點畫有粗細之分,字形有欹正之勢,連綿草字跌宕起伏高潮不斷,但是每幀四行的大規矩沒有變。從27幀的105行起,僅“戴”一字就佔用了三行的空間,有情感爆發好似急風驟雨的感覺,第三筆是主筆,上拓的橫畫是點睛之處,見圖五。第28幀剛書寫了兩行稍微平息,到“目遇劣”又起高潮,三字佔用了兩行的空間。懷素對筆畫少的“目”字精心謀劃,在這個字上加強使轉,製造了兩個小節點三個大節點,使筆畫少空間大不顯得空闊無人。試想,如果沒有這五個節點的變化,“目”字能有這麼大的震撼力嗎。

之後,以三行一幀的速度寫了兩幀已經急不可耐,到第三十一幀剛寫了一行,情緒又亢奮起來,超常發揮,情到濃處已經不能自己,見圖七、圖八。以一幀兩行三五個字,三幀相連,激情亢奮,如顛如狂,活生生的“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如”的忘我境地,字狂人不狂,不忘“徒增愧畏耳”,見圖九。可見懷素不愧為開士!一幀好似一個巨浪,三波大浪攜颶風扶搖直上擊水三千里,暴風雨的中心似乎有了禪意,神色自如地運筆書寫“大曆丁巳冬十月廿有”之後,空中的暴風雨霹靂落下“八”,雨點疾馳落地變成了一個帶尾巴的音樂休止符“日”字,見圖九。全篇戛然而止,餘味悠長令人再三回味。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

新書友,請點擊上方紅色按鈕“關注” ↑↑↑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May.

17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懷素(737-799)字藏真,唐零陵郡(湖南永州)人,移居長沙。被大其28歲的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稱為同道知己。其作品《自敘帖》書寫於唐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其人俗姓錢,7歲為僧,中年遠遊,北上長安,於顏真卿處得張旭筆法。性情豪放,好作草書。傳懷素種芭蕉萬株當紙用,以漆盤習書,擲筆為冢。明王世貞評價其書法“奇矯無前,獨冠諸種。”文徵明雲:“雖狂怪怒張,而求其點畫波發,又不合規範者蓋鮮。”安岐謂:“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乎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之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自敘帖》是懷素自述學書經歷,曾被書法大師顏真卿稱為同道。雖然他按著字體形象、師承風格、運筆速度分類抄錄當時十位名人雅士對其草書的讚美詩句,其叔父以為他“愚劣”也如實抄錄。把這些人的褒貶詩集為一卷,由顏真卿為詩卷寫序。序言曰:“開士懷素,僧中之英”,“忽見師作,縱橫不群,迅疾駭人,若見舊觀。”顏真卿讚揚懷素為僧侶精英,看見他的書法就想到了自己老師張旭的情景。懷素很自信但是並沒有陶醉於別人的讚揚,而是很有自知之明。“皆辭旨激切,理識玄奧,固非虛蕩之所敢當,徒增愧畏耳。”就是明證,說明懷素絕對不是那種淺薄之徒。可謂知識淵博,頭腦清醒,有雄才大略,歷代的“以狂繼顛”和“顛張醉素”,只能說明其書法藝術風格並非說人,其人是非常清醒的文人高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一、章法風格與用筆姿勢

據傳懷素書寫《自敘帖》有三本。傳此本《自敘帖》是蘇子美家藏本,其首六行已損為蘇舜欽補寫。蘇氏補寫前肯定是仔細研究過,這六行與全文書寫氣息甚合。《自敘帖》為紙本墨跡,縱28.3釐米,橫755釐米,37幀,126行,共計702字。現藏臺灣故宮博物院。從書寫爛熟於心的程度推測其實際書寫數量遠遠不止三本。懷素的《自敘帖》把中國草書的精髓--中鋒行筆表現得瀟灑淋至。臨摹《自敘帖》的難處不在於形似而在於神似。有基本功的人得形似三個月就行,可是得其神似三年也不見得。得其神似的關鍵不是旋腕而是懸肘後快速書寫。僅僅懸肘就非常了得,而且是非常快速書寫,可見其中的難度。經試驗證明,如果60分鐘內一口氣寫完《自序帖》,就需要非常充沛的精力和體力。書寫完每一幀約兩分鐘,墨不可太濃要適中,否則幹筆飛白太多,而且速度提不高。要達到神似,首先必須站立書寫,只有以禪定的心態來應對律動的跳躍,才能寫出懷素《自敘帖》裡那種跌宕起伏的風格性情。

王僧虔說:書法“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孫過庭在書譜裡說:“草以使轉為形質,以點畫為性情”。《自敘帖》以中峰使轉造就形質,處處精到,使轉節點恰到好處,以形傳神;以點畫俯仰變化顯示律動,以神傳情。由於站立臨摹《自敘帖》,揮轉自如,運筆流暢,神發於情,神賴於形,心手雙暢,形神兼備。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自序帖》章法佈局的美學特徵:

《書法導報》以前有文從書法欣賞的角度談《自序帖》的造型美和旋律美。本文從掌握書法章法技巧的角度審視《自序帖》的運筆之法,特別是用現代科學技術來破譯懷素連綿草書的內在規律,以便分析臨摹掌握佈局韻律美的本質法則。

1、書法線條質量美:主要表現為立體感、力量感、節奏感。這些來自筆法的核心--正峰(中鋒及高質量側鋒)和使轉節點的力度。線條是書法語言的基本元素,其質量、外形、律動、構造是線條的四要素。

2、書法線條組合美:漢字外形方塊、塑造立體空間、律動順序銜接,主要筆勢突出。線條之間,兩字之間都可以拉長、縮短。章法、使轉、氣勢、韻律是組合的原則。懷素連綿草書的規律是創造使轉形質節點,才能顯示漢字的構造、骨力特徵和韻律美。

3、書法整體美:書法可謂黑白一局棋,如領軍佈陣,將軍校尉,各就各位。核心字如將軍,與領軍字成犄角之勢的校尉字組成穩定的三角形突擊之勢,散合有度,宜攻宜守。這種大線條、大組合以整體美為原則,不在乎一個字,更不在乎某一個點畫的俯仰欹正。關照的重點在沿著章法中軸線的韻律律動的需要。黑白布局一盤棋,不在乎一兵一卒的得失。一畫之間,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於毫芒。運筆無不點畫振動,又要使轉節點分佈其中,以形顯神。

4、性情跌宕起伏美:以形傳神,神韻發於情。

懷素為僧多年,靜動有度,對於自序內容爛熟於心,書寫跨度大,意在筆先,思緒在筆先。往往是毛筆的運動軌跡沒有完成上一句,思緒已經到了下一句的首字,使得很多字行筆跨躍跳動,後人往往認錯或者不可思議。其實,懷素的大跨度書寫符合現代科學技術的思路。計算機漢字輸入法裡面,對於常用語可以輸入首字、第二字的第一個筆畫(或者拼音的第一個字母),再輸入最後一個字的最末筆畫(或者拼音字母)即可打出整句。懷素處理兩字之間的牽絲連帶和上句末字與下句首字的牽絲連帶時,就是採用了類似於現代科技所考慮的方法。一千年前的懷素,思路與現代科技的異工同曲不得不令人佩服。例如第113行的“鶴”字歷來被認為“錫”字的筆誤。把這個草字和第七行的草字“錫”字比較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其實是後人沒有理解懷素意圖的誤讀。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自敘帖》的瑕疵或者敗筆之處

《自敘帖》雖然是經典作品,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學東施效顰。

有些資料全部是讚譽不談瑕疵,本人貿然拋磚引玉。

1、線條單薄無力。

第二行的“事”字行筆猶豫線條質量差。第三行“暇”字的線條單薄無力。

3、敗筆線條。 56行的“向”字第一撇為偏鋒。119行的“奧”字的第一筆為偏鋒敗筆。一般認為正峰包括中鋒和高質量的側鋒,而偏鋒顯然是敗筆。當然瑕疵敗筆之處還有,本文只是點到為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四、《自敘帖》的分析臨摹要點

分析臨摹並不是要和複印的一樣,而是要學習到懷素書法的精髓和章法布白技巧,滿足性情神采的形質要求。

(一)、臨摹歩驟:

1、筆法跳動中心線:記熟草書結體中心線。臨摹要留心字勢、筆勢,記準點畫俯仰向背取勢並把握中鋒佔正峰的80%以上。如此既要兼顧筆勢,又要兼顧筆法。這很難,所以分解它。用鉛筆把筆勢中心軌跡輕輕畫在宣紙上,只要一心注重筆法。如此訓練,熟悉了就不再如此。也可以先重點精心練習自敘帖每一幀的領軍字、傳神字。每一幀寫準了領軍字、傳神字,等於綱已舉目自然張。

2、使轉節點製造形質。草書無節點則無形,突出形質才能傳神,以神傳情達意。讀帖要讀出節點的位置、數量。心無節點筆端無節點。

4、點畫筆勢決定風格和神韻。突出字中主筆、每幀中的領軍字精到才能呈顯性情。

5、坐姿懸腕書寫。用鉛筆在已經畫了中心線的宣紙上運筆,很容易掌握結體準確,只要留心筆法提按的跳動性,就可以掌握點畫的神韻。以原書寫速度的1/2書寫,熟練了可以逐步提高速度。

6、變坐姿為站姿懸肘書寫。由原來的懸腕變為懸肘,使大筆畫的領軍字更加自然流暢。重複以上1-5的練習,達到懷素的速度書寫方可追逐古人達到神似。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臨摹敘述慣用語定義:

1、大使轉節點:使轉捻管腕力製造大節點1。

2、小使轉節點:使轉頓筆指力成節點。

3、低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5分鐘。

4、高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3分鐘。

5、按肘壓腕逆鋒澀筆運行:低頭拱背強力度書寫主筆。

6、提腕靈活正峰運筆:輕鬆流暢書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臨摹步驟要點提示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明白了《自敘帖》用筆姿勢、美學特徵和瑕疵,按著臨摹步驟使用慣用語言敘述臨摹過程。

1、第一幀四行,據傳前六行為後人補寫,也甚合全文氣息。

2、第二幀四行,領軍字是“國”字,與“前人”、“西遊”形成犄角之勢,“前”、“見”、“淺”分別有一大一小共兩個節點。“杖”、“西”、“遊”、“謁”、“見”、“當”大小節點出現多處。

3、第四幀四行,領軍字為“顏”字,與“絹”、“所”組成三角形統帥全幀23個字。其中“絹”、“所”、“顏”、“家”形成的大節點成為本幀的點睛之筆。

4、第七幀四行,領軍字為“嵗”,與“部”、“韋”組成三角形支撐這幀的大框架,特別是“韋”字要按肘壓腕澀筆快速運行。見圖三。

5、第十八幀四行,“開”字”為領軍字,與“峰”、“撼”成犄角之。穩定大局。另外有“萬”字為匠心獨運,歎為觀止,變化出奇,尤為優美。

6、《自敘帖》整篇37幀126行,前104行裡,雖然筆速有緩急之別,點畫有粗細之分,字形有欹正之勢,連綿草字跌宕起伏高潮不斷,但是每幀四行的大規矩沒有變。從27幀的105行起,僅“戴”一字就佔用了三行的空間,有情感爆發好似急風驟雨的感覺,第三筆是主筆,上拓的橫畫是點睛之處,見圖五。第28幀剛書寫了兩行稍微平息,到“目遇劣”又起高潮,三字佔用了兩行的空間。懷素對筆畫少的“目”字精心謀劃,在這個字上加強使轉,製造了兩個小節點三個大節點,使筆畫少空間大不顯得空闊無人。試想,如果沒有這五個節點的變化,“目”字能有這麼大的震撼力嗎。

之後,以三行一幀的速度寫了兩幀已經急不可耐,到第三十一幀剛寫了一行,情緒又亢奮起來,超常發揮,情到濃處已經不能自己,見圖七、圖八。以一幀兩行三五個字,三幀相連,激情亢奮,如顛如狂,活生生的“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如”的忘我境地,字狂人不狂,不忘“徒增愧畏耳”,見圖九。可見懷素不愧為開士!一幀好似一個巨浪,三波大浪攜颶風扶搖直上擊水三千里,暴風雨的中心似乎有了禪意,神色自如地運筆書寫“大曆丁巳冬十月廿有”之後,空中的暴風雨霹靂落下“八”,雨點疾馳落地變成了一個帶尾巴的音樂休止符“日”字,見圖九。全篇戛然而止,餘味悠長令人再三回味。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

新書友,請點擊上方紅色按鈕“關注” ↑↑↑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May.

17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懷素(737-799)字藏真,唐零陵郡(湖南永州)人,移居長沙。被大其28歲的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稱為同道知己。其作品《自敘帖》書寫於唐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其人俗姓錢,7歲為僧,中年遠遊,北上長安,於顏真卿處得張旭筆法。性情豪放,好作草書。傳懷素種芭蕉萬株當紙用,以漆盤習書,擲筆為冢。明王世貞評價其書法“奇矯無前,獨冠諸種。”文徵明雲:“雖狂怪怒張,而求其點畫波發,又不合規範者蓋鮮。”安岐謂:“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乎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之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自敘帖》是懷素自述學書經歷,曾被書法大師顏真卿稱為同道。雖然他按著字體形象、師承風格、運筆速度分類抄錄當時十位名人雅士對其草書的讚美詩句,其叔父以為他“愚劣”也如實抄錄。把這些人的褒貶詩集為一卷,由顏真卿為詩卷寫序。序言曰:“開士懷素,僧中之英”,“忽見師作,縱橫不群,迅疾駭人,若見舊觀。”顏真卿讚揚懷素為僧侶精英,看見他的書法就想到了自己老師張旭的情景。懷素很自信但是並沒有陶醉於別人的讚揚,而是很有自知之明。“皆辭旨激切,理識玄奧,固非虛蕩之所敢當,徒增愧畏耳。”就是明證,說明懷素絕對不是那種淺薄之徒。可謂知識淵博,頭腦清醒,有雄才大略,歷代的“以狂繼顛”和“顛張醉素”,只能說明其書法藝術風格並非說人,其人是非常清醒的文人高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一、章法風格與用筆姿勢

據傳懷素書寫《自敘帖》有三本。傳此本《自敘帖》是蘇子美家藏本,其首六行已損為蘇舜欽補寫。蘇氏補寫前肯定是仔細研究過,這六行與全文書寫氣息甚合。《自敘帖》為紙本墨跡,縱28.3釐米,橫755釐米,37幀,126行,共計702字。現藏臺灣故宮博物院。從書寫爛熟於心的程度推測其實際書寫數量遠遠不止三本。懷素的《自敘帖》把中國草書的精髓--中鋒行筆表現得瀟灑淋至。臨摹《自敘帖》的難處不在於形似而在於神似。有基本功的人得形似三個月就行,可是得其神似三年也不見得。得其神似的關鍵不是旋腕而是懸肘後快速書寫。僅僅懸肘就非常了得,而且是非常快速書寫,可見其中的難度。經試驗證明,如果60分鐘內一口氣寫完《自序帖》,就需要非常充沛的精力和體力。書寫完每一幀約兩分鐘,墨不可太濃要適中,否則幹筆飛白太多,而且速度提不高。要達到神似,首先必須站立書寫,只有以禪定的心態來應對律動的跳躍,才能寫出懷素《自敘帖》裡那種跌宕起伏的風格性情。

王僧虔說:書法“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孫過庭在書譜裡說:“草以使轉為形質,以點畫為性情”。《自敘帖》以中峰使轉造就形質,處處精到,使轉節點恰到好處,以形傳神;以點畫俯仰變化顯示律動,以神傳情。由於站立臨摹《自敘帖》,揮轉自如,運筆流暢,神發於情,神賴於形,心手雙暢,形神兼備。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自序帖》章法佈局的美學特徵:

《書法導報》以前有文從書法欣賞的角度談《自序帖》的造型美和旋律美。本文從掌握書法章法技巧的角度審視《自序帖》的運筆之法,特別是用現代科學技術來破譯懷素連綿草書的內在規律,以便分析臨摹掌握佈局韻律美的本質法則。

1、書法線條質量美:主要表現為立體感、力量感、節奏感。這些來自筆法的核心--正峰(中鋒及高質量側鋒)和使轉節點的力度。線條是書法語言的基本元素,其質量、外形、律動、構造是線條的四要素。

2、書法線條組合美:漢字外形方塊、塑造立體空間、律動順序銜接,主要筆勢突出。線條之間,兩字之間都可以拉長、縮短。章法、使轉、氣勢、韻律是組合的原則。懷素連綿草書的規律是創造使轉形質節點,才能顯示漢字的構造、骨力特徵和韻律美。

3、書法整體美:書法可謂黑白一局棋,如領軍佈陣,將軍校尉,各就各位。核心字如將軍,與領軍字成犄角之勢的校尉字組成穩定的三角形突擊之勢,散合有度,宜攻宜守。這種大線條、大組合以整體美為原則,不在乎一個字,更不在乎某一個點畫的俯仰欹正。關照的重點在沿著章法中軸線的韻律律動的需要。黑白布局一盤棋,不在乎一兵一卒的得失。一畫之間,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於毫芒。運筆無不點畫振動,又要使轉節點分佈其中,以形顯神。

4、性情跌宕起伏美:以形傳神,神韻發於情。

懷素為僧多年,靜動有度,對於自序內容爛熟於心,書寫跨度大,意在筆先,思緒在筆先。往往是毛筆的運動軌跡沒有完成上一句,思緒已經到了下一句的首字,使得很多字行筆跨躍跳動,後人往往認錯或者不可思議。其實,懷素的大跨度書寫符合現代科學技術的思路。計算機漢字輸入法裡面,對於常用語可以輸入首字、第二字的第一個筆畫(或者拼音的第一個字母),再輸入最後一個字的最末筆畫(或者拼音字母)即可打出整句。懷素處理兩字之間的牽絲連帶和上句末字與下句首字的牽絲連帶時,就是採用了類似於現代科技所考慮的方法。一千年前的懷素,思路與現代科技的異工同曲不得不令人佩服。例如第113行的“鶴”字歷來被認為“錫”字的筆誤。把這個草字和第七行的草字“錫”字比較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其實是後人沒有理解懷素意圖的誤讀。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自敘帖》的瑕疵或者敗筆之處

《自敘帖》雖然是經典作品,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學東施效顰。

有些資料全部是讚譽不談瑕疵,本人貿然拋磚引玉。

1、線條單薄無力。

第二行的“事”字行筆猶豫線條質量差。第三行“暇”字的線條單薄無力。

3、敗筆線條。 56行的“向”字第一撇為偏鋒。119行的“奧”字的第一筆為偏鋒敗筆。一般認為正峰包括中鋒和高質量的側鋒,而偏鋒顯然是敗筆。當然瑕疵敗筆之處還有,本文只是點到為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四、《自敘帖》的分析臨摹要點

分析臨摹並不是要和複印的一樣,而是要學習到懷素書法的精髓和章法布白技巧,滿足性情神采的形質要求。

(一)、臨摹歩驟:

1、筆法跳動中心線:記熟草書結體中心線。臨摹要留心字勢、筆勢,記準點畫俯仰向背取勢並把握中鋒佔正峰的80%以上。如此既要兼顧筆勢,又要兼顧筆法。這很難,所以分解它。用鉛筆把筆勢中心軌跡輕輕畫在宣紙上,只要一心注重筆法。如此訓練,熟悉了就不再如此。也可以先重點精心練習自敘帖每一幀的領軍字、傳神字。每一幀寫準了領軍字、傳神字,等於綱已舉目自然張。

2、使轉節點製造形質。草書無節點則無形,突出形質才能傳神,以神傳情達意。讀帖要讀出節點的位置、數量。心無節點筆端無節點。

4、點畫筆勢決定風格和神韻。突出字中主筆、每幀中的領軍字精到才能呈顯性情。

5、坐姿懸腕書寫。用鉛筆在已經畫了中心線的宣紙上運筆,很容易掌握結體準確,只要留心筆法提按的跳動性,就可以掌握點畫的神韻。以原書寫速度的1/2書寫,熟練了可以逐步提高速度。

6、變坐姿為站姿懸肘書寫。由原來的懸腕變為懸肘,使大筆畫的領軍字更加自然流暢。重複以上1-5的練習,達到懷素的速度書寫方可追逐古人達到神似。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臨摹敘述慣用語定義:

1、大使轉節點:使轉捻管腕力製造大節點1。

2、小使轉節點:使轉頓筆指力成節點。

3、低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5分鐘。

4、高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3分鐘。

5、按肘壓腕逆鋒澀筆運行:低頭拱背強力度書寫主筆。

6、提腕靈活正峰運筆:輕鬆流暢書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臨摹步驟要點提示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明白了《自敘帖》用筆姿勢、美學特徵和瑕疵,按著臨摹步驟使用慣用語言敘述臨摹過程。

1、第一幀四行,據傳前六行為後人補寫,也甚合全文氣息。

2、第二幀四行,領軍字是“國”字,與“前人”、“西遊”形成犄角之勢,“前”、“見”、“淺”分別有一大一小共兩個節點。“杖”、“西”、“遊”、“謁”、“見”、“當”大小節點出現多處。

3、第四幀四行,領軍字為“顏”字,與“絹”、“所”組成三角形統帥全幀23個字。其中“絹”、“所”、“顏”、“家”形成的大節點成為本幀的點睛之筆。

4、第七幀四行,領軍字為“嵗”,與“部”、“韋”組成三角形支撐這幀的大框架,特別是“韋”字要按肘壓腕澀筆快速運行。見圖三。

5、第十八幀四行,“開”字”為領軍字,與“峰”、“撼”成犄角之。穩定大局。另外有“萬”字為匠心獨運,歎為觀止,變化出奇,尤為優美。

6、《自敘帖》整篇37幀126行,前104行裡,雖然筆速有緩急之別,點畫有粗細之分,字形有欹正之勢,連綿草字跌宕起伏高潮不斷,但是每幀四行的大規矩沒有變。從27幀的105行起,僅“戴”一字就佔用了三行的空間,有情感爆發好似急風驟雨的感覺,第三筆是主筆,上拓的橫畫是點睛之處,見圖五。第28幀剛書寫了兩行稍微平息,到“目遇劣”又起高潮,三字佔用了兩行的空間。懷素對筆畫少的“目”字精心謀劃,在這個字上加強使轉,製造了兩個小節點三個大節點,使筆畫少空間大不顯得空闊無人。試想,如果沒有這五個節點的變化,“目”字能有這麼大的震撼力嗎。

之後,以三行一幀的速度寫了兩幀已經急不可耐,到第三十一幀剛寫了一行,情緒又亢奮起來,超常發揮,情到濃處已經不能自己,見圖七、圖八。以一幀兩行三五個字,三幀相連,激情亢奮,如顛如狂,活生生的“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如”的忘我境地,字狂人不狂,不忘“徒增愧畏耳”,見圖九。可見懷素不愧為開士!一幀好似一個巨浪,三波大浪攜颶風扶搖直上擊水三千里,暴風雨的中心似乎有了禪意,神色自如地運筆書寫“大曆丁巳冬十月廿有”之後,空中的暴風雨霹靂落下“八”,雨點疾馳落地變成了一個帶尾巴的音樂休止符“日”字,見圖九。全篇戛然而止,餘味悠長令人再三回味。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

新書友,請點擊上方紅色按鈕“關注” ↑↑↑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May.

17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懷素(737-799)字藏真,唐零陵郡(湖南永州)人,移居長沙。被大其28歲的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稱為同道知己。其作品《自敘帖》書寫於唐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其人俗姓錢,7歲為僧,中年遠遊,北上長安,於顏真卿處得張旭筆法。性情豪放,好作草書。傳懷素種芭蕉萬株當紙用,以漆盤習書,擲筆為冢。明王世貞評價其書法“奇矯無前,獨冠諸種。”文徵明雲:“雖狂怪怒張,而求其點畫波發,又不合規範者蓋鮮。”安岐謂:“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乎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之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自敘帖》是懷素自述學書經歷,曾被書法大師顏真卿稱為同道。雖然他按著字體形象、師承風格、運筆速度分類抄錄當時十位名人雅士對其草書的讚美詩句,其叔父以為他“愚劣”也如實抄錄。把這些人的褒貶詩集為一卷,由顏真卿為詩卷寫序。序言曰:“開士懷素,僧中之英”,“忽見師作,縱橫不群,迅疾駭人,若見舊觀。”顏真卿讚揚懷素為僧侶精英,看見他的書法就想到了自己老師張旭的情景。懷素很自信但是並沒有陶醉於別人的讚揚,而是很有自知之明。“皆辭旨激切,理識玄奧,固非虛蕩之所敢當,徒增愧畏耳。”就是明證,說明懷素絕對不是那種淺薄之徒。可謂知識淵博,頭腦清醒,有雄才大略,歷代的“以狂繼顛”和“顛張醉素”,只能說明其書法藝術風格並非說人,其人是非常清醒的文人高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一、章法風格與用筆姿勢

據傳懷素書寫《自敘帖》有三本。傳此本《自敘帖》是蘇子美家藏本,其首六行已損為蘇舜欽補寫。蘇氏補寫前肯定是仔細研究過,這六行與全文書寫氣息甚合。《自敘帖》為紙本墨跡,縱28.3釐米,橫755釐米,37幀,126行,共計702字。現藏臺灣故宮博物院。從書寫爛熟於心的程度推測其實際書寫數量遠遠不止三本。懷素的《自敘帖》把中國草書的精髓--中鋒行筆表現得瀟灑淋至。臨摹《自敘帖》的難處不在於形似而在於神似。有基本功的人得形似三個月就行,可是得其神似三年也不見得。得其神似的關鍵不是旋腕而是懸肘後快速書寫。僅僅懸肘就非常了得,而且是非常快速書寫,可見其中的難度。經試驗證明,如果60分鐘內一口氣寫完《自序帖》,就需要非常充沛的精力和體力。書寫完每一幀約兩分鐘,墨不可太濃要適中,否則幹筆飛白太多,而且速度提不高。要達到神似,首先必須站立書寫,只有以禪定的心態來應對律動的跳躍,才能寫出懷素《自敘帖》裡那種跌宕起伏的風格性情。

王僧虔說:書法“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孫過庭在書譜裡說:“草以使轉為形質,以點畫為性情”。《自敘帖》以中峰使轉造就形質,處處精到,使轉節點恰到好處,以形傳神;以點畫俯仰變化顯示律動,以神傳情。由於站立臨摹《自敘帖》,揮轉自如,運筆流暢,神發於情,神賴於形,心手雙暢,形神兼備。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自序帖》章法佈局的美學特徵:

《書法導報》以前有文從書法欣賞的角度談《自序帖》的造型美和旋律美。本文從掌握書法章法技巧的角度審視《自序帖》的運筆之法,特別是用現代科學技術來破譯懷素連綿草書的內在規律,以便分析臨摹掌握佈局韻律美的本質法則。

1、書法線條質量美:主要表現為立體感、力量感、節奏感。這些來自筆法的核心--正峰(中鋒及高質量側鋒)和使轉節點的力度。線條是書法語言的基本元素,其質量、外形、律動、構造是線條的四要素。

2、書法線條組合美:漢字外形方塊、塑造立體空間、律動順序銜接,主要筆勢突出。線條之間,兩字之間都可以拉長、縮短。章法、使轉、氣勢、韻律是組合的原則。懷素連綿草書的規律是創造使轉形質節點,才能顯示漢字的構造、骨力特徵和韻律美。

3、書法整體美:書法可謂黑白一局棋,如領軍佈陣,將軍校尉,各就各位。核心字如將軍,與領軍字成犄角之勢的校尉字組成穩定的三角形突擊之勢,散合有度,宜攻宜守。這種大線條、大組合以整體美為原則,不在乎一個字,更不在乎某一個點畫的俯仰欹正。關照的重點在沿著章法中軸線的韻律律動的需要。黑白布局一盤棋,不在乎一兵一卒的得失。一畫之間,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於毫芒。運筆無不點畫振動,又要使轉節點分佈其中,以形顯神。

4、性情跌宕起伏美:以形傳神,神韻發於情。

懷素為僧多年,靜動有度,對於自序內容爛熟於心,書寫跨度大,意在筆先,思緒在筆先。往往是毛筆的運動軌跡沒有完成上一句,思緒已經到了下一句的首字,使得很多字行筆跨躍跳動,後人往往認錯或者不可思議。其實,懷素的大跨度書寫符合現代科學技術的思路。計算機漢字輸入法裡面,對於常用語可以輸入首字、第二字的第一個筆畫(或者拼音的第一個字母),再輸入最後一個字的最末筆畫(或者拼音字母)即可打出整句。懷素處理兩字之間的牽絲連帶和上句末字與下句首字的牽絲連帶時,就是採用了類似於現代科技所考慮的方法。一千年前的懷素,思路與現代科技的異工同曲不得不令人佩服。例如第113行的“鶴”字歷來被認為“錫”字的筆誤。把這個草字和第七行的草字“錫”字比較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其實是後人沒有理解懷素意圖的誤讀。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自敘帖》的瑕疵或者敗筆之處

《自敘帖》雖然是經典作品,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學東施效顰。

有些資料全部是讚譽不談瑕疵,本人貿然拋磚引玉。

1、線條單薄無力。

第二行的“事”字行筆猶豫線條質量差。第三行“暇”字的線條單薄無力。

3、敗筆線條。 56行的“向”字第一撇為偏鋒。119行的“奧”字的第一筆為偏鋒敗筆。一般認為正峰包括中鋒和高質量的側鋒,而偏鋒顯然是敗筆。當然瑕疵敗筆之處還有,本文只是點到為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四、《自敘帖》的分析臨摹要點

分析臨摹並不是要和複印的一樣,而是要學習到懷素書法的精髓和章法布白技巧,滿足性情神采的形質要求。

(一)、臨摹歩驟:

1、筆法跳動中心線:記熟草書結體中心線。臨摹要留心字勢、筆勢,記準點畫俯仰向背取勢並把握中鋒佔正峰的80%以上。如此既要兼顧筆勢,又要兼顧筆法。這很難,所以分解它。用鉛筆把筆勢中心軌跡輕輕畫在宣紙上,只要一心注重筆法。如此訓練,熟悉了就不再如此。也可以先重點精心練習自敘帖每一幀的領軍字、傳神字。每一幀寫準了領軍字、傳神字,等於綱已舉目自然張。

2、使轉節點製造形質。草書無節點則無形,突出形質才能傳神,以神傳情達意。讀帖要讀出節點的位置、數量。心無節點筆端無節點。

4、點畫筆勢決定風格和神韻。突出字中主筆、每幀中的領軍字精到才能呈顯性情。

5、坐姿懸腕書寫。用鉛筆在已經畫了中心線的宣紙上運筆,很容易掌握結體準確,只要留心筆法提按的跳動性,就可以掌握點畫的神韻。以原書寫速度的1/2書寫,熟練了可以逐步提高速度。

6、變坐姿為站姿懸肘書寫。由原來的懸腕變為懸肘,使大筆畫的領軍字更加自然流暢。重複以上1-5的練習,達到懷素的速度書寫方可追逐古人達到神似。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臨摹敘述慣用語定義:

1、大使轉節點:使轉捻管腕力製造大節點1。

2、小使轉節點:使轉頓筆指力成節點。

3、低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5分鐘。

4、高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3分鐘。

5、按肘壓腕逆鋒澀筆運行:低頭拱背強力度書寫主筆。

6、提腕靈活正峰運筆:輕鬆流暢書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臨摹步驟要點提示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明白了《自敘帖》用筆姿勢、美學特徵和瑕疵,按著臨摹步驟使用慣用語言敘述臨摹過程。

1、第一幀四行,據傳前六行為後人補寫,也甚合全文氣息。

2、第二幀四行,領軍字是“國”字,與“前人”、“西遊”形成犄角之勢,“前”、“見”、“淺”分別有一大一小共兩個節點。“杖”、“西”、“遊”、“謁”、“見”、“當”大小節點出現多處。

3、第四幀四行,領軍字為“顏”字,與“絹”、“所”組成三角形統帥全幀23個字。其中“絹”、“所”、“顏”、“家”形成的大節點成為本幀的點睛之筆。

4、第七幀四行,領軍字為“嵗”,與“部”、“韋”組成三角形支撐這幀的大框架,特別是“韋”字要按肘壓腕澀筆快速運行。見圖三。

5、第十八幀四行,“開”字”為領軍字,與“峰”、“撼”成犄角之。穩定大局。另外有“萬”字為匠心獨運,歎為觀止,變化出奇,尤為優美。

6、《自敘帖》整篇37幀126行,前104行裡,雖然筆速有緩急之別,點畫有粗細之分,字形有欹正之勢,連綿草字跌宕起伏高潮不斷,但是每幀四行的大規矩沒有變。從27幀的105行起,僅“戴”一字就佔用了三行的空間,有情感爆發好似急風驟雨的感覺,第三筆是主筆,上拓的橫畫是點睛之處,見圖五。第28幀剛書寫了兩行稍微平息,到“目遇劣”又起高潮,三字佔用了兩行的空間。懷素對筆畫少的“目”字精心謀劃,在這個字上加強使轉,製造了兩個小節點三個大節點,使筆畫少空間大不顯得空闊無人。試想,如果沒有這五個節點的變化,“目”字能有這麼大的震撼力嗎。

之後,以三行一幀的速度寫了兩幀已經急不可耐,到第三十一幀剛寫了一行,情緒又亢奮起來,超常發揮,情到濃處已經不能自己,見圖七、圖八。以一幀兩行三五個字,三幀相連,激情亢奮,如顛如狂,活生生的“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如”的忘我境地,字狂人不狂,不忘“徒增愧畏耳”,見圖九。可見懷素不愧為開士!一幀好似一個巨浪,三波大浪攜颶風扶搖直上擊水三千里,暴風雨的中心似乎有了禪意,神色自如地運筆書寫“大曆丁巳冬十月廿有”之後,空中的暴風雨霹靂落下“八”,雨點疾馳落地變成了一個帶尾巴的音樂休止符“日”字,見圖九。全篇戛然而止,餘味悠長令人再三回味。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

新書友,請點擊上方紅色按鈕“關注” ↑↑↑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May.

17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懷素(737-799)字藏真,唐零陵郡(湖南永州)人,移居長沙。被大其28歲的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稱為同道知己。其作品《自敘帖》書寫於唐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其人俗姓錢,7歲為僧,中年遠遊,北上長安,於顏真卿處得張旭筆法。性情豪放,好作草書。傳懷素種芭蕉萬株當紙用,以漆盤習書,擲筆為冢。明王世貞評價其書法“奇矯無前,獨冠諸種。”文徵明雲:“雖狂怪怒張,而求其點畫波發,又不合規範者蓋鮮。”安岐謂:“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乎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之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自敘帖》是懷素自述學書經歷,曾被書法大師顏真卿稱為同道。雖然他按著字體形象、師承風格、運筆速度分類抄錄當時十位名人雅士對其草書的讚美詩句,其叔父以為他“愚劣”也如實抄錄。把這些人的褒貶詩集為一卷,由顏真卿為詩卷寫序。序言曰:“開士懷素,僧中之英”,“忽見師作,縱橫不群,迅疾駭人,若見舊觀。”顏真卿讚揚懷素為僧侶精英,看見他的書法就想到了自己老師張旭的情景。懷素很自信但是並沒有陶醉於別人的讚揚,而是很有自知之明。“皆辭旨激切,理識玄奧,固非虛蕩之所敢當,徒增愧畏耳。”就是明證,說明懷素絕對不是那種淺薄之徒。可謂知識淵博,頭腦清醒,有雄才大略,歷代的“以狂繼顛”和“顛張醉素”,只能說明其書法藝術風格並非說人,其人是非常清醒的文人高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一、章法風格與用筆姿勢

據傳懷素書寫《自敘帖》有三本。傳此本《自敘帖》是蘇子美家藏本,其首六行已損為蘇舜欽補寫。蘇氏補寫前肯定是仔細研究過,這六行與全文書寫氣息甚合。《自敘帖》為紙本墨跡,縱28.3釐米,橫755釐米,37幀,126行,共計702字。現藏臺灣故宮博物院。從書寫爛熟於心的程度推測其實際書寫數量遠遠不止三本。懷素的《自敘帖》把中國草書的精髓--中鋒行筆表現得瀟灑淋至。臨摹《自敘帖》的難處不在於形似而在於神似。有基本功的人得形似三個月就行,可是得其神似三年也不見得。得其神似的關鍵不是旋腕而是懸肘後快速書寫。僅僅懸肘就非常了得,而且是非常快速書寫,可見其中的難度。經試驗證明,如果60分鐘內一口氣寫完《自序帖》,就需要非常充沛的精力和體力。書寫完每一幀約兩分鐘,墨不可太濃要適中,否則幹筆飛白太多,而且速度提不高。要達到神似,首先必須站立書寫,只有以禪定的心態來應對律動的跳躍,才能寫出懷素《自敘帖》裡那種跌宕起伏的風格性情。

王僧虔說:書法“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孫過庭在書譜裡說:“草以使轉為形質,以點畫為性情”。《自敘帖》以中峰使轉造就形質,處處精到,使轉節點恰到好處,以形傳神;以點畫俯仰變化顯示律動,以神傳情。由於站立臨摹《自敘帖》,揮轉自如,運筆流暢,神發於情,神賴於形,心手雙暢,形神兼備。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自序帖》章法佈局的美學特徵:

《書法導報》以前有文從書法欣賞的角度談《自序帖》的造型美和旋律美。本文從掌握書法章法技巧的角度審視《自序帖》的運筆之法,特別是用現代科學技術來破譯懷素連綿草書的內在規律,以便分析臨摹掌握佈局韻律美的本質法則。

1、書法線條質量美:主要表現為立體感、力量感、節奏感。這些來自筆法的核心--正峰(中鋒及高質量側鋒)和使轉節點的力度。線條是書法語言的基本元素,其質量、外形、律動、構造是線條的四要素。

2、書法線條組合美:漢字外形方塊、塑造立體空間、律動順序銜接,主要筆勢突出。線條之間,兩字之間都可以拉長、縮短。章法、使轉、氣勢、韻律是組合的原則。懷素連綿草書的規律是創造使轉形質節點,才能顯示漢字的構造、骨力特徵和韻律美。

3、書法整體美:書法可謂黑白一局棋,如領軍佈陣,將軍校尉,各就各位。核心字如將軍,與領軍字成犄角之勢的校尉字組成穩定的三角形突擊之勢,散合有度,宜攻宜守。這種大線條、大組合以整體美為原則,不在乎一個字,更不在乎某一個點畫的俯仰欹正。關照的重點在沿著章法中軸線的韻律律動的需要。黑白布局一盤棋,不在乎一兵一卒的得失。一畫之間,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於毫芒。運筆無不點畫振動,又要使轉節點分佈其中,以形顯神。

4、性情跌宕起伏美:以形傳神,神韻發於情。

懷素為僧多年,靜動有度,對於自序內容爛熟於心,書寫跨度大,意在筆先,思緒在筆先。往往是毛筆的運動軌跡沒有完成上一句,思緒已經到了下一句的首字,使得很多字行筆跨躍跳動,後人往往認錯或者不可思議。其實,懷素的大跨度書寫符合現代科學技術的思路。計算機漢字輸入法裡面,對於常用語可以輸入首字、第二字的第一個筆畫(或者拼音的第一個字母),再輸入最後一個字的最末筆畫(或者拼音字母)即可打出整句。懷素處理兩字之間的牽絲連帶和上句末字與下句首字的牽絲連帶時,就是採用了類似於現代科技所考慮的方法。一千年前的懷素,思路與現代科技的異工同曲不得不令人佩服。例如第113行的“鶴”字歷來被認為“錫”字的筆誤。把這個草字和第七行的草字“錫”字比較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其實是後人沒有理解懷素意圖的誤讀。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自敘帖》的瑕疵或者敗筆之處

《自敘帖》雖然是經典作品,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學東施效顰。

有些資料全部是讚譽不談瑕疵,本人貿然拋磚引玉。

1、線條單薄無力。

第二行的“事”字行筆猶豫線條質量差。第三行“暇”字的線條單薄無力。

3、敗筆線條。 56行的“向”字第一撇為偏鋒。119行的“奧”字的第一筆為偏鋒敗筆。一般認為正峰包括中鋒和高質量的側鋒,而偏鋒顯然是敗筆。當然瑕疵敗筆之處還有,本文只是點到為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四、《自敘帖》的分析臨摹要點

分析臨摹並不是要和複印的一樣,而是要學習到懷素書法的精髓和章法布白技巧,滿足性情神采的形質要求。

(一)、臨摹歩驟:

1、筆法跳動中心線:記熟草書結體中心線。臨摹要留心字勢、筆勢,記準點畫俯仰向背取勢並把握中鋒佔正峰的80%以上。如此既要兼顧筆勢,又要兼顧筆法。這很難,所以分解它。用鉛筆把筆勢中心軌跡輕輕畫在宣紙上,只要一心注重筆法。如此訓練,熟悉了就不再如此。也可以先重點精心練習自敘帖每一幀的領軍字、傳神字。每一幀寫準了領軍字、傳神字,等於綱已舉目自然張。

2、使轉節點製造形質。草書無節點則無形,突出形質才能傳神,以神傳情達意。讀帖要讀出節點的位置、數量。心無節點筆端無節點。

4、點畫筆勢決定風格和神韻。突出字中主筆、每幀中的領軍字精到才能呈顯性情。

5、坐姿懸腕書寫。用鉛筆在已經畫了中心線的宣紙上運筆,很容易掌握結體準確,只要留心筆法提按的跳動性,就可以掌握點畫的神韻。以原書寫速度的1/2書寫,熟練了可以逐步提高速度。

6、變坐姿為站姿懸肘書寫。由原來的懸腕變為懸肘,使大筆畫的領軍字更加自然流暢。重複以上1-5的練習,達到懷素的速度書寫方可追逐古人達到神似。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臨摹敘述慣用語定義:

1、大使轉節點:使轉捻管腕力製造大節點1。

2、小使轉節點:使轉頓筆指力成節點。

3、低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5分鐘。

4、高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3分鐘。

5、按肘壓腕逆鋒澀筆運行:低頭拱背強力度書寫主筆。

6、提腕靈活正峰運筆:輕鬆流暢書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臨摹步驟要點提示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明白了《自敘帖》用筆姿勢、美學特徵和瑕疵,按著臨摹步驟使用慣用語言敘述臨摹過程。

1、第一幀四行,據傳前六行為後人補寫,也甚合全文氣息。

2、第二幀四行,領軍字是“國”字,與“前人”、“西遊”形成犄角之勢,“前”、“見”、“淺”分別有一大一小共兩個節點。“杖”、“西”、“遊”、“謁”、“見”、“當”大小節點出現多處。

3、第四幀四行,領軍字為“顏”字,與“絹”、“所”組成三角形統帥全幀23個字。其中“絹”、“所”、“顏”、“家”形成的大節點成為本幀的點睛之筆。

4、第七幀四行,領軍字為“嵗”,與“部”、“韋”組成三角形支撐這幀的大框架,特別是“韋”字要按肘壓腕澀筆快速運行。見圖三。

5、第十八幀四行,“開”字”為領軍字,與“峰”、“撼”成犄角之。穩定大局。另外有“萬”字為匠心獨運,歎為觀止,變化出奇,尤為優美。

6、《自敘帖》整篇37幀126行,前104行裡,雖然筆速有緩急之別,點畫有粗細之分,字形有欹正之勢,連綿草字跌宕起伏高潮不斷,但是每幀四行的大規矩沒有變。從27幀的105行起,僅“戴”一字就佔用了三行的空間,有情感爆發好似急風驟雨的感覺,第三筆是主筆,上拓的橫畫是點睛之處,見圖五。第28幀剛書寫了兩行稍微平息,到“目遇劣”又起高潮,三字佔用了兩行的空間。懷素對筆畫少的“目”字精心謀劃,在這個字上加強使轉,製造了兩個小節點三個大節點,使筆畫少空間大不顯得空闊無人。試想,如果沒有這五個節點的變化,“目”字能有這麼大的震撼力嗎。

之後,以三行一幀的速度寫了兩幀已經急不可耐,到第三十一幀剛寫了一行,情緒又亢奮起來,超常發揮,情到濃處已經不能自己,見圖七、圖八。以一幀兩行三五個字,三幀相連,激情亢奮,如顛如狂,活生生的“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如”的忘我境地,字狂人不狂,不忘“徒增愧畏耳”,見圖九。可見懷素不愧為開士!一幀好似一個巨浪,三波大浪攜颶風扶搖直上擊水三千里,暴風雨的中心似乎有了禪意,神色自如地運筆書寫“大曆丁巳冬十月廿有”之後,空中的暴風雨霹靂落下“八”,雨點疾馳落地變成了一個帶尾巴的音樂休止符“日”字,見圖九。全篇戛然而止,餘味悠長令人再三回味。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

新書友,請點擊上方紅色按鈕“關注” ↑↑↑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May.

17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懷素(737-799)字藏真,唐零陵郡(湖南永州)人,移居長沙。被大其28歲的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稱為同道知己。其作品《自敘帖》書寫於唐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其人俗姓錢,7歲為僧,中年遠遊,北上長安,於顏真卿處得張旭筆法。性情豪放,好作草書。傳懷素種芭蕉萬株當紙用,以漆盤習書,擲筆為冢。明王世貞評價其書法“奇矯無前,獨冠諸種。”文徵明雲:“雖狂怪怒張,而求其點畫波發,又不合規範者蓋鮮。”安岐謂:“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乎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之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自敘帖》是懷素自述學書經歷,曾被書法大師顏真卿稱為同道。雖然他按著字體形象、師承風格、運筆速度分類抄錄當時十位名人雅士對其草書的讚美詩句,其叔父以為他“愚劣”也如實抄錄。把這些人的褒貶詩集為一卷,由顏真卿為詩卷寫序。序言曰:“開士懷素,僧中之英”,“忽見師作,縱橫不群,迅疾駭人,若見舊觀。”顏真卿讚揚懷素為僧侶精英,看見他的書法就想到了自己老師張旭的情景。懷素很自信但是並沒有陶醉於別人的讚揚,而是很有自知之明。“皆辭旨激切,理識玄奧,固非虛蕩之所敢當,徒增愧畏耳。”就是明證,說明懷素絕對不是那種淺薄之徒。可謂知識淵博,頭腦清醒,有雄才大略,歷代的“以狂繼顛”和“顛張醉素”,只能說明其書法藝術風格並非說人,其人是非常清醒的文人高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一、章法風格與用筆姿勢

據傳懷素書寫《自敘帖》有三本。傳此本《自敘帖》是蘇子美家藏本,其首六行已損為蘇舜欽補寫。蘇氏補寫前肯定是仔細研究過,這六行與全文書寫氣息甚合。《自敘帖》為紙本墨跡,縱28.3釐米,橫755釐米,37幀,126行,共計702字。現藏臺灣故宮博物院。從書寫爛熟於心的程度推測其實際書寫數量遠遠不止三本。懷素的《自敘帖》把中國草書的精髓--中鋒行筆表現得瀟灑淋至。臨摹《自敘帖》的難處不在於形似而在於神似。有基本功的人得形似三個月就行,可是得其神似三年也不見得。得其神似的關鍵不是旋腕而是懸肘後快速書寫。僅僅懸肘就非常了得,而且是非常快速書寫,可見其中的難度。經試驗證明,如果60分鐘內一口氣寫完《自序帖》,就需要非常充沛的精力和體力。書寫完每一幀約兩分鐘,墨不可太濃要適中,否則幹筆飛白太多,而且速度提不高。要達到神似,首先必須站立書寫,只有以禪定的心態來應對律動的跳躍,才能寫出懷素《自敘帖》裡那種跌宕起伏的風格性情。

王僧虔說:書法“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孫過庭在書譜裡說:“草以使轉為形質,以點畫為性情”。《自敘帖》以中峰使轉造就形質,處處精到,使轉節點恰到好處,以形傳神;以點畫俯仰變化顯示律動,以神傳情。由於站立臨摹《自敘帖》,揮轉自如,運筆流暢,神發於情,神賴於形,心手雙暢,形神兼備。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自序帖》章法佈局的美學特徵:

《書法導報》以前有文從書法欣賞的角度談《自序帖》的造型美和旋律美。本文從掌握書法章法技巧的角度審視《自序帖》的運筆之法,特別是用現代科學技術來破譯懷素連綿草書的內在規律,以便分析臨摹掌握佈局韻律美的本質法則。

1、書法線條質量美:主要表現為立體感、力量感、節奏感。這些來自筆法的核心--正峰(中鋒及高質量側鋒)和使轉節點的力度。線條是書法語言的基本元素,其質量、外形、律動、構造是線條的四要素。

2、書法線條組合美:漢字外形方塊、塑造立體空間、律動順序銜接,主要筆勢突出。線條之間,兩字之間都可以拉長、縮短。章法、使轉、氣勢、韻律是組合的原則。懷素連綿草書的規律是創造使轉形質節點,才能顯示漢字的構造、骨力特徵和韻律美。

3、書法整體美:書法可謂黑白一局棋,如領軍佈陣,將軍校尉,各就各位。核心字如將軍,與領軍字成犄角之勢的校尉字組成穩定的三角形突擊之勢,散合有度,宜攻宜守。這種大線條、大組合以整體美為原則,不在乎一個字,更不在乎某一個點畫的俯仰欹正。關照的重點在沿著章法中軸線的韻律律動的需要。黑白布局一盤棋,不在乎一兵一卒的得失。一畫之間,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於毫芒。運筆無不點畫振動,又要使轉節點分佈其中,以形顯神。

4、性情跌宕起伏美:以形傳神,神韻發於情。

懷素為僧多年,靜動有度,對於自序內容爛熟於心,書寫跨度大,意在筆先,思緒在筆先。往往是毛筆的運動軌跡沒有完成上一句,思緒已經到了下一句的首字,使得很多字行筆跨躍跳動,後人往往認錯或者不可思議。其實,懷素的大跨度書寫符合現代科學技術的思路。計算機漢字輸入法裡面,對於常用語可以輸入首字、第二字的第一個筆畫(或者拼音的第一個字母),再輸入最後一個字的最末筆畫(或者拼音字母)即可打出整句。懷素處理兩字之間的牽絲連帶和上句末字與下句首字的牽絲連帶時,就是採用了類似於現代科技所考慮的方法。一千年前的懷素,思路與現代科技的異工同曲不得不令人佩服。例如第113行的“鶴”字歷來被認為“錫”字的筆誤。把這個草字和第七行的草字“錫”字比較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其實是後人沒有理解懷素意圖的誤讀。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自敘帖》的瑕疵或者敗筆之處

《自敘帖》雖然是經典作品,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學東施效顰。

有些資料全部是讚譽不談瑕疵,本人貿然拋磚引玉。

1、線條單薄無力。

第二行的“事”字行筆猶豫線條質量差。第三行“暇”字的線條單薄無力。

3、敗筆線條。 56行的“向”字第一撇為偏鋒。119行的“奧”字的第一筆為偏鋒敗筆。一般認為正峰包括中鋒和高質量的側鋒,而偏鋒顯然是敗筆。當然瑕疵敗筆之處還有,本文只是點到為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四、《自敘帖》的分析臨摹要點

分析臨摹並不是要和複印的一樣,而是要學習到懷素書法的精髓和章法布白技巧,滿足性情神采的形質要求。

(一)、臨摹歩驟:

1、筆法跳動中心線:記熟草書結體中心線。臨摹要留心字勢、筆勢,記準點畫俯仰向背取勢並把握中鋒佔正峰的80%以上。如此既要兼顧筆勢,又要兼顧筆法。這很難,所以分解它。用鉛筆把筆勢中心軌跡輕輕畫在宣紙上,只要一心注重筆法。如此訓練,熟悉了就不再如此。也可以先重點精心練習自敘帖每一幀的領軍字、傳神字。每一幀寫準了領軍字、傳神字,等於綱已舉目自然張。

2、使轉節點製造形質。草書無節點則無形,突出形質才能傳神,以神傳情達意。讀帖要讀出節點的位置、數量。心無節點筆端無節點。

4、點畫筆勢決定風格和神韻。突出字中主筆、每幀中的領軍字精到才能呈顯性情。

5、坐姿懸腕書寫。用鉛筆在已經畫了中心線的宣紙上運筆,很容易掌握結體準確,只要留心筆法提按的跳動性,就可以掌握點畫的神韻。以原書寫速度的1/2書寫,熟練了可以逐步提高速度。

6、變坐姿為站姿懸肘書寫。由原來的懸腕變為懸肘,使大筆畫的領軍字更加自然流暢。重複以上1-5的練習,達到懷素的速度書寫方可追逐古人達到神似。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臨摹敘述慣用語定義:

1、大使轉節點:使轉捻管腕力製造大節點1。

2、小使轉節點:使轉頓筆指力成節點。

3、低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5分鐘。

4、高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3分鐘。

5、按肘壓腕逆鋒澀筆運行:低頭拱背強力度書寫主筆。

6、提腕靈活正峰運筆:輕鬆流暢書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臨摹步驟要點提示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明白了《自敘帖》用筆姿勢、美學特徵和瑕疵,按著臨摹步驟使用慣用語言敘述臨摹過程。

1、第一幀四行,據傳前六行為後人補寫,也甚合全文氣息。

2、第二幀四行,領軍字是“國”字,與“前人”、“西遊”形成犄角之勢,“前”、“見”、“淺”分別有一大一小共兩個節點。“杖”、“西”、“遊”、“謁”、“見”、“當”大小節點出現多處。

3、第四幀四行,領軍字為“顏”字,與“絹”、“所”組成三角形統帥全幀23個字。其中“絹”、“所”、“顏”、“家”形成的大節點成為本幀的點睛之筆。

4、第七幀四行,領軍字為“嵗”,與“部”、“韋”組成三角形支撐這幀的大框架,特別是“韋”字要按肘壓腕澀筆快速運行。見圖三。

5、第十八幀四行,“開”字”為領軍字,與“峰”、“撼”成犄角之。穩定大局。另外有“萬”字為匠心獨運,歎為觀止,變化出奇,尤為優美。

6、《自敘帖》整篇37幀126行,前104行裡,雖然筆速有緩急之別,點畫有粗細之分,字形有欹正之勢,連綿草字跌宕起伏高潮不斷,但是每幀四行的大規矩沒有變。從27幀的105行起,僅“戴”一字就佔用了三行的空間,有情感爆發好似急風驟雨的感覺,第三筆是主筆,上拓的橫畫是點睛之處,見圖五。第28幀剛書寫了兩行稍微平息,到“目遇劣”又起高潮,三字佔用了兩行的空間。懷素對筆畫少的“目”字精心謀劃,在這個字上加強使轉,製造了兩個小節點三個大節點,使筆畫少空間大不顯得空闊無人。試想,如果沒有這五個節點的變化,“目”字能有這麼大的震撼力嗎。

之後,以三行一幀的速度寫了兩幀已經急不可耐,到第三十一幀剛寫了一行,情緒又亢奮起來,超常發揮,情到濃處已經不能自己,見圖七、圖八。以一幀兩行三五個字,三幀相連,激情亢奮,如顛如狂,活生生的“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如”的忘我境地,字狂人不狂,不忘“徒增愧畏耳”,見圖九。可見懷素不愧為開士!一幀好似一個巨浪,三波大浪攜颶風扶搖直上擊水三千里,暴風雨的中心似乎有了禪意,神色自如地運筆書寫“大曆丁巳冬十月廿有”之後,空中的暴風雨霹靂落下“八”,雨點疾馳落地變成了一個帶尾巴的音樂休止符“日”字,見圖九。全篇戛然而止,餘味悠長令人再三回味。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

新書友,請點擊上方紅色按鈕“關注” ↑↑↑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May.

17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懷素(737-799)字藏真,唐零陵郡(湖南永州)人,移居長沙。被大其28歲的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稱為同道知己。其作品《自敘帖》書寫於唐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其人俗姓錢,7歲為僧,中年遠遊,北上長安,於顏真卿處得張旭筆法。性情豪放,好作草書。傳懷素種芭蕉萬株當紙用,以漆盤習書,擲筆為冢。明王世貞評價其書法“奇矯無前,獨冠諸種。”文徵明雲:“雖狂怪怒張,而求其點畫波發,又不合規範者蓋鮮。”安岐謂:“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乎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之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自敘帖》是懷素自述學書經歷,曾被書法大師顏真卿稱為同道。雖然他按著字體形象、師承風格、運筆速度分類抄錄當時十位名人雅士對其草書的讚美詩句,其叔父以為他“愚劣”也如實抄錄。把這些人的褒貶詩集為一卷,由顏真卿為詩卷寫序。序言曰:“開士懷素,僧中之英”,“忽見師作,縱橫不群,迅疾駭人,若見舊觀。”顏真卿讚揚懷素為僧侶精英,看見他的書法就想到了自己老師張旭的情景。懷素很自信但是並沒有陶醉於別人的讚揚,而是很有自知之明。“皆辭旨激切,理識玄奧,固非虛蕩之所敢當,徒增愧畏耳。”就是明證,說明懷素絕對不是那種淺薄之徒。可謂知識淵博,頭腦清醒,有雄才大略,歷代的“以狂繼顛”和“顛張醉素”,只能說明其書法藝術風格並非說人,其人是非常清醒的文人高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一、章法風格與用筆姿勢

據傳懷素書寫《自敘帖》有三本。傳此本《自敘帖》是蘇子美家藏本,其首六行已損為蘇舜欽補寫。蘇氏補寫前肯定是仔細研究過,這六行與全文書寫氣息甚合。《自敘帖》為紙本墨跡,縱28.3釐米,橫755釐米,37幀,126行,共計702字。現藏臺灣故宮博物院。從書寫爛熟於心的程度推測其實際書寫數量遠遠不止三本。懷素的《自敘帖》把中國草書的精髓--中鋒行筆表現得瀟灑淋至。臨摹《自敘帖》的難處不在於形似而在於神似。有基本功的人得形似三個月就行,可是得其神似三年也不見得。得其神似的關鍵不是旋腕而是懸肘後快速書寫。僅僅懸肘就非常了得,而且是非常快速書寫,可見其中的難度。經試驗證明,如果60分鐘內一口氣寫完《自序帖》,就需要非常充沛的精力和體力。書寫完每一幀約兩分鐘,墨不可太濃要適中,否則幹筆飛白太多,而且速度提不高。要達到神似,首先必須站立書寫,只有以禪定的心態來應對律動的跳躍,才能寫出懷素《自敘帖》裡那種跌宕起伏的風格性情。

王僧虔說:書法“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孫過庭在書譜裡說:“草以使轉為形質,以點畫為性情”。《自敘帖》以中峰使轉造就形質,處處精到,使轉節點恰到好處,以形傳神;以點畫俯仰變化顯示律動,以神傳情。由於站立臨摹《自敘帖》,揮轉自如,運筆流暢,神發於情,神賴於形,心手雙暢,形神兼備。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自序帖》章法佈局的美學特徵:

《書法導報》以前有文從書法欣賞的角度談《自序帖》的造型美和旋律美。本文從掌握書法章法技巧的角度審視《自序帖》的運筆之法,特別是用現代科學技術來破譯懷素連綿草書的內在規律,以便分析臨摹掌握佈局韻律美的本質法則。

1、書法線條質量美:主要表現為立體感、力量感、節奏感。這些來自筆法的核心--正峰(中鋒及高質量側鋒)和使轉節點的力度。線條是書法語言的基本元素,其質量、外形、律動、構造是線條的四要素。

2、書法線條組合美:漢字外形方塊、塑造立體空間、律動順序銜接,主要筆勢突出。線條之間,兩字之間都可以拉長、縮短。章法、使轉、氣勢、韻律是組合的原則。懷素連綿草書的規律是創造使轉形質節點,才能顯示漢字的構造、骨力特徵和韻律美。

3、書法整體美:書法可謂黑白一局棋,如領軍佈陣,將軍校尉,各就各位。核心字如將軍,與領軍字成犄角之勢的校尉字組成穩定的三角形突擊之勢,散合有度,宜攻宜守。這種大線條、大組合以整體美為原則,不在乎一個字,更不在乎某一個點畫的俯仰欹正。關照的重點在沿著章法中軸線的韻律律動的需要。黑白布局一盤棋,不在乎一兵一卒的得失。一畫之間,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於毫芒。運筆無不點畫振動,又要使轉節點分佈其中,以形顯神。

4、性情跌宕起伏美:以形傳神,神韻發於情。

懷素為僧多年,靜動有度,對於自序內容爛熟於心,書寫跨度大,意在筆先,思緒在筆先。往往是毛筆的運動軌跡沒有完成上一句,思緒已經到了下一句的首字,使得很多字行筆跨躍跳動,後人往往認錯或者不可思議。其實,懷素的大跨度書寫符合現代科學技術的思路。計算機漢字輸入法裡面,對於常用語可以輸入首字、第二字的第一個筆畫(或者拼音的第一個字母),再輸入最後一個字的最末筆畫(或者拼音字母)即可打出整句。懷素處理兩字之間的牽絲連帶和上句末字與下句首字的牽絲連帶時,就是採用了類似於現代科技所考慮的方法。一千年前的懷素,思路與現代科技的異工同曲不得不令人佩服。例如第113行的“鶴”字歷來被認為“錫”字的筆誤。把這個草字和第七行的草字“錫”字比較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其實是後人沒有理解懷素意圖的誤讀。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自敘帖》的瑕疵或者敗筆之處

《自敘帖》雖然是經典作品,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學東施效顰。

有些資料全部是讚譽不談瑕疵,本人貿然拋磚引玉。

1、線條單薄無力。

第二行的“事”字行筆猶豫線條質量差。第三行“暇”字的線條單薄無力。

3、敗筆線條。 56行的“向”字第一撇為偏鋒。119行的“奧”字的第一筆為偏鋒敗筆。一般認為正峰包括中鋒和高質量的側鋒,而偏鋒顯然是敗筆。當然瑕疵敗筆之處還有,本文只是點到為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四、《自敘帖》的分析臨摹要點

分析臨摹並不是要和複印的一樣,而是要學習到懷素書法的精髓和章法布白技巧,滿足性情神采的形質要求。

(一)、臨摹歩驟:

1、筆法跳動中心線:記熟草書結體中心線。臨摹要留心字勢、筆勢,記準點畫俯仰向背取勢並把握中鋒佔正峰的80%以上。如此既要兼顧筆勢,又要兼顧筆法。這很難,所以分解它。用鉛筆把筆勢中心軌跡輕輕畫在宣紙上,只要一心注重筆法。如此訓練,熟悉了就不再如此。也可以先重點精心練習自敘帖每一幀的領軍字、傳神字。每一幀寫準了領軍字、傳神字,等於綱已舉目自然張。

2、使轉節點製造形質。草書無節點則無形,突出形質才能傳神,以神傳情達意。讀帖要讀出節點的位置、數量。心無節點筆端無節點。

4、點畫筆勢決定風格和神韻。突出字中主筆、每幀中的領軍字精到才能呈顯性情。

5、坐姿懸腕書寫。用鉛筆在已經畫了中心線的宣紙上運筆,很容易掌握結體準確,只要留心筆法提按的跳動性,就可以掌握點畫的神韻。以原書寫速度的1/2書寫,熟練了可以逐步提高速度。

6、變坐姿為站姿懸肘書寫。由原來的懸腕變為懸肘,使大筆畫的領軍字更加自然流暢。重複以上1-5的練習,達到懷素的速度書寫方可追逐古人達到神似。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臨摹敘述慣用語定義:

1、大使轉節點:使轉捻管腕力製造大節點1。

2、小使轉節點:使轉頓筆指力成節點。

3、低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5分鐘。

4、高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3分鐘。

5、按肘壓腕逆鋒澀筆運行:低頭拱背強力度書寫主筆。

6、提腕靈活正峰運筆:輕鬆流暢書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臨摹步驟要點提示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明白了《自敘帖》用筆姿勢、美學特徵和瑕疵,按著臨摹步驟使用慣用語言敘述臨摹過程。

1、第一幀四行,據傳前六行為後人補寫,也甚合全文氣息。

2、第二幀四行,領軍字是“國”字,與“前人”、“西遊”形成犄角之勢,“前”、“見”、“淺”分別有一大一小共兩個節點。“杖”、“西”、“遊”、“謁”、“見”、“當”大小節點出現多處。

3、第四幀四行,領軍字為“顏”字,與“絹”、“所”組成三角形統帥全幀23個字。其中“絹”、“所”、“顏”、“家”形成的大節點成為本幀的點睛之筆。

4、第七幀四行,領軍字為“嵗”,與“部”、“韋”組成三角形支撐這幀的大框架,特別是“韋”字要按肘壓腕澀筆快速運行。見圖三。

5、第十八幀四行,“開”字”為領軍字,與“峰”、“撼”成犄角之。穩定大局。另外有“萬”字為匠心獨運,歎為觀止,變化出奇,尤為優美。

6、《自敘帖》整篇37幀126行,前104行裡,雖然筆速有緩急之別,點畫有粗細之分,字形有欹正之勢,連綿草字跌宕起伏高潮不斷,但是每幀四行的大規矩沒有變。從27幀的105行起,僅“戴”一字就佔用了三行的空間,有情感爆發好似急風驟雨的感覺,第三筆是主筆,上拓的橫畫是點睛之處,見圖五。第28幀剛書寫了兩行稍微平息,到“目遇劣”又起高潮,三字佔用了兩行的空間。懷素對筆畫少的“目”字精心謀劃,在這個字上加強使轉,製造了兩個小節點三個大節點,使筆畫少空間大不顯得空闊無人。試想,如果沒有這五個節點的變化,“目”字能有這麼大的震撼力嗎。

之後,以三行一幀的速度寫了兩幀已經急不可耐,到第三十一幀剛寫了一行,情緒又亢奮起來,超常發揮,情到濃處已經不能自己,見圖七、圖八。以一幀兩行三五個字,三幀相連,激情亢奮,如顛如狂,活生生的“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如”的忘我境地,字狂人不狂,不忘“徒增愧畏耳”,見圖九。可見懷素不愧為開士!一幀好似一個巨浪,三波大浪攜颶風扶搖直上擊水三千里,暴風雨的中心似乎有了禪意,神色自如地運筆書寫“大曆丁巳冬十月廿有”之後,空中的暴風雨霹靂落下“八”,雨點疾馳落地變成了一個帶尾巴的音樂休止符“日”字,見圖九。全篇戛然而止,餘味悠長令人再三回味。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

新書友,請點擊上方紅色按鈕“關注” ↑↑↑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May.

17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懷素(737-799)字藏真,唐零陵郡(湖南永州)人,移居長沙。被大其28歲的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稱為同道知己。其作品《自敘帖》書寫於唐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其人俗姓錢,7歲為僧,中年遠遊,北上長安,於顏真卿處得張旭筆法。性情豪放,好作草書。傳懷素種芭蕉萬株當紙用,以漆盤習書,擲筆為冢。明王世貞評價其書法“奇矯無前,獨冠諸種。”文徵明雲:“雖狂怪怒張,而求其點畫波發,又不合規範者蓋鮮。”安岐謂:“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乎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之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自敘帖》是懷素自述學書經歷,曾被書法大師顏真卿稱為同道。雖然他按著字體形象、師承風格、運筆速度分類抄錄當時十位名人雅士對其草書的讚美詩句,其叔父以為他“愚劣”也如實抄錄。把這些人的褒貶詩集為一卷,由顏真卿為詩卷寫序。序言曰:“開士懷素,僧中之英”,“忽見師作,縱橫不群,迅疾駭人,若見舊觀。”顏真卿讚揚懷素為僧侶精英,看見他的書法就想到了自己老師張旭的情景。懷素很自信但是並沒有陶醉於別人的讚揚,而是很有自知之明。“皆辭旨激切,理識玄奧,固非虛蕩之所敢當,徒增愧畏耳。”就是明證,說明懷素絕對不是那種淺薄之徒。可謂知識淵博,頭腦清醒,有雄才大略,歷代的“以狂繼顛”和“顛張醉素”,只能說明其書法藝術風格並非說人,其人是非常清醒的文人高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一、章法風格與用筆姿勢

據傳懷素書寫《自敘帖》有三本。傳此本《自敘帖》是蘇子美家藏本,其首六行已損為蘇舜欽補寫。蘇氏補寫前肯定是仔細研究過,這六行與全文書寫氣息甚合。《自敘帖》為紙本墨跡,縱28.3釐米,橫755釐米,37幀,126行,共計702字。現藏臺灣故宮博物院。從書寫爛熟於心的程度推測其實際書寫數量遠遠不止三本。懷素的《自敘帖》把中國草書的精髓--中鋒行筆表現得瀟灑淋至。臨摹《自敘帖》的難處不在於形似而在於神似。有基本功的人得形似三個月就行,可是得其神似三年也不見得。得其神似的關鍵不是旋腕而是懸肘後快速書寫。僅僅懸肘就非常了得,而且是非常快速書寫,可見其中的難度。經試驗證明,如果60分鐘內一口氣寫完《自序帖》,就需要非常充沛的精力和體力。書寫完每一幀約兩分鐘,墨不可太濃要適中,否則幹筆飛白太多,而且速度提不高。要達到神似,首先必須站立書寫,只有以禪定的心態來應對律動的跳躍,才能寫出懷素《自敘帖》裡那種跌宕起伏的風格性情。

王僧虔說:書法“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孫過庭在書譜裡說:“草以使轉為形質,以點畫為性情”。《自敘帖》以中峰使轉造就形質,處處精到,使轉節點恰到好處,以形傳神;以點畫俯仰變化顯示律動,以神傳情。由於站立臨摹《自敘帖》,揮轉自如,運筆流暢,神發於情,神賴於形,心手雙暢,形神兼備。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自序帖》章法佈局的美學特徵:

《書法導報》以前有文從書法欣賞的角度談《自序帖》的造型美和旋律美。本文從掌握書法章法技巧的角度審視《自序帖》的運筆之法,特別是用現代科學技術來破譯懷素連綿草書的內在規律,以便分析臨摹掌握佈局韻律美的本質法則。

1、書法線條質量美:主要表現為立體感、力量感、節奏感。這些來自筆法的核心--正峰(中鋒及高質量側鋒)和使轉節點的力度。線條是書法語言的基本元素,其質量、外形、律動、構造是線條的四要素。

2、書法線條組合美:漢字外形方塊、塑造立體空間、律動順序銜接,主要筆勢突出。線條之間,兩字之間都可以拉長、縮短。章法、使轉、氣勢、韻律是組合的原則。懷素連綿草書的規律是創造使轉形質節點,才能顯示漢字的構造、骨力特徵和韻律美。

3、書法整體美:書法可謂黑白一局棋,如領軍佈陣,將軍校尉,各就各位。核心字如將軍,與領軍字成犄角之勢的校尉字組成穩定的三角形突擊之勢,散合有度,宜攻宜守。這種大線條、大組合以整體美為原則,不在乎一個字,更不在乎某一個點畫的俯仰欹正。關照的重點在沿著章法中軸線的韻律律動的需要。黑白布局一盤棋,不在乎一兵一卒的得失。一畫之間,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於毫芒。運筆無不點畫振動,又要使轉節點分佈其中,以形顯神。

4、性情跌宕起伏美:以形傳神,神韻發於情。

懷素為僧多年,靜動有度,對於自序內容爛熟於心,書寫跨度大,意在筆先,思緒在筆先。往往是毛筆的運動軌跡沒有完成上一句,思緒已經到了下一句的首字,使得很多字行筆跨躍跳動,後人往往認錯或者不可思議。其實,懷素的大跨度書寫符合現代科學技術的思路。計算機漢字輸入法裡面,對於常用語可以輸入首字、第二字的第一個筆畫(或者拼音的第一個字母),再輸入最後一個字的最末筆畫(或者拼音字母)即可打出整句。懷素處理兩字之間的牽絲連帶和上句末字與下句首字的牽絲連帶時,就是採用了類似於現代科技所考慮的方法。一千年前的懷素,思路與現代科技的異工同曲不得不令人佩服。例如第113行的“鶴”字歷來被認為“錫”字的筆誤。把這個草字和第七行的草字“錫”字比較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其實是後人沒有理解懷素意圖的誤讀。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自敘帖》的瑕疵或者敗筆之處

《自敘帖》雖然是經典作品,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學東施效顰。

有些資料全部是讚譽不談瑕疵,本人貿然拋磚引玉。

1、線條單薄無力。

第二行的“事”字行筆猶豫線條質量差。第三行“暇”字的線條單薄無力。

3、敗筆線條。 56行的“向”字第一撇為偏鋒。119行的“奧”字的第一筆為偏鋒敗筆。一般認為正峰包括中鋒和高質量的側鋒,而偏鋒顯然是敗筆。當然瑕疵敗筆之處還有,本文只是點到為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四、《自敘帖》的分析臨摹要點

分析臨摹並不是要和複印的一樣,而是要學習到懷素書法的精髓和章法布白技巧,滿足性情神采的形質要求。

(一)、臨摹歩驟:

1、筆法跳動中心線:記熟草書結體中心線。臨摹要留心字勢、筆勢,記準點畫俯仰向背取勢並把握中鋒佔正峰的80%以上。如此既要兼顧筆勢,又要兼顧筆法。這很難,所以分解它。用鉛筆把筆勢中心軌跡輕輕畫在宣紙上,只要一心注重筆法。如此訓練,熟悉了就不再如此。也可以先重點精心練習自敘帖每一幀的領軍字、傳神字。每一幀寫準了領軍字、傳神字,等於綱已舉目自然張。

2、使轉節點製造形質。草書無節點則無形,突出形質才能傳神,以神傳情達意。讀帖要讀出節點的位置、數量。心無節點筆端無節點。

4、點畫筆勢決定風格和神韻。突出字中主筆、每幀中的領軍字精到才能呈顯性情。

5、坐姿懸腕書寫。用鉛筆在已經畫了中心線的宣紙上運筆,很容易掌握結體準確,只要留心筆法提按的跳動性,就可以掌握點畫的神韻。以原書寫速度的1/2書寫,熟練了可以逐步提高速度。

6、變坐姿為站姿懸肘書寫。由原來的懸腕變為懸肘,使大筆畫的領軍字更加自然流暢。重複以上1-5的練習,達到懷素的速度書寫方可追逐古人達到神似。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臨摹敘述慣用語定義:

1、大使轉節點:使轉捻管腕力製造大節點1。

2、小使轉節點:使轉頓筆指力成節點。

3、低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5分鐘。

4、高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3分鐘。

5、按肘壓腕逆鋒澀筆運行:低頭拱背強力度書寫主筆。

6、提腕靈活正峰運筆:輕鬆流暢書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臨摹步驟要點提示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明白了《自敘帖》用筆姿勢、美學特徵和瑕疵,按著臨摹步驟使用慣用語言敘述臨摹過程。

1、第一幀四行,據傳前六行為後人補寫,也甚合全文氣息。

2、第二幀四行,領軍字是“國”字,與“前人”、“西遊”形成犄角之勢,“前”、“見”、“淺”分別有一大一小共兩個節點。“杖”、“西”、“遊”、“謁”、“見”、“當”大小節點出現多處。

3、第四幀四行,領軍字為“顏”字,與“絹”、“所”組成三角形統帥全幀23個字。其中“絹”、“所”、“顏”、“家”形成的大節點成為本幀的點睛之筆。

4、第七幀四行,領軍字為“嵗”,與“部”、“韋”組成三角形支撐這幀的大框架,特別是“韋”字要按肘壓腕澀筆快速運行。見圖三。

5、第十八幀四行,“開”字”為領軍字,與“峰”、“撼”成犄角之。穩定大局。另外有“萬”字為匠心獨運,歎為觀止,變化出奇,尤為優美。

6、《自敘帖》整篇37幀126行,前104行裡,雖然筆速有緩急之別,點畫有粗細之分,字形有欹正之勢,連綿草字跌宕起伏高潮不斷,但是每幀四行的大規矩沒有變。從27幀的105行起,僅“戴”一字就佔用了三行的空間,有情感爆發好似急風驟雨的感覺,第三筆是主筆,上拓的橫畫是點睛之處,見圖五。第28幀剛書寫了兩行稍微平息,到“目遇劣”又起高潮,三字佔用了兩行的空間。懷素對筆畫少的“目”字精心謀劃,在這個字上加強使轉,製造了兩個小節點三個大節點,使筆畫少空間大不顯得空闊無人。試想,如果沒有這五個節點的變化,“目”字能有這麼大的震撼力嗎。

之後,以三行一幀的速度寫了兩幀已經急不可耐,到第三十一幀剛寫了一行,情緒又亢奮起來,超常發揮,情到濃處已經不能自己,見圖七、圖八。以一幀兩行三五個字,三幀相連,激情亢奮,如顛如狂,活生生的“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如”的忘我境地,字狂人不狂,不忘“徒增愧畏耳”,見圖九。可見懷素不愧為開士!一幀好似一個巨浪,三波大浪攜颶風扶搖直上擊水三千里,暴風雨的中心似乎有了禪意,神色自如地運筆書寫“大曆丁巳冬十月廿有”之後,空中的暴風雨霹靂落下“八”,雨點疾馳落地變成了一個帶尾巴的音樂休止符“日”字,見圖九。全篇戛然而止,餘味悠長令人再三回味。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

新書友,請點擊上方紅色按鈕“關注” ↑↑↑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May.

17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懷素(737-799)字藏真,唐零陵郡(湖南永州)人,移居長沙。被大其28歲的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稱為同道知己。其作品《自敘帖》書寫於唐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其人俗姓錢,7歲為僧,中年遠遊,北上長安,於顏真卿處得張旭筆法。性情豪放,好作草書。傳懷素種芭蕉萬株當紙用,以漆盤習書,擲筆為冢。明王世貞評價其書法“奇矯無前,獨冠諸種。”文徵明雲:“雖狂怪怒張,而求其點畫波發,又不合規範者蓋鮮。”安岐謂:“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乎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之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自敘帖》是懷素自述學書經歷,曾被書法大師顏真卿稱為同道。雖然他按著字體形象、師承風格、運筆速度分類抄錄當時十位名人雅士對其草書的讚美詩句,其叔父以為他“愚劣”也如實抄錄。把這些人的褒貶詩集為一卷,由顏真卿為詩卷寫序。序言曰:“開士懷素,僧中之英”,“忽見師作,縱橫不群,迅疾駭人,若見舊觀。”顏真卿讚揚懷素為僧侶精英,看見他的書法就想到了自己老師張旭的情景。懷素很自信但是並沒有陶醉於別人的讚揚,而是很有自知之明。“皆辭旨激切,理識玄奧,固非虛蕩之所敢當,徒增愧畏耳。”就是明證,說明懷素絕對不是那種淺薄之徒。可謂知識淵博,頭腦清醒,有雄才大略,歷代的“以狂繼顛”和“顛張醉素”,只能說明其書法藝術風格並非說人,其人是非常清醒的文人高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一、章法風格與用筆姿勢

據傳懷素書寫《自敘帖》有三本。傳此本《自敘帖》是蘇子美家藏本,其首六行已損為蘇舜欽補寫。蘇氏補寫前肯定是仔細研究過,這六行與全文書寫氣息甚合。《自敘帖》為紙本墨跡,縱28.3釐米,橫755釐米,37幀,126行,共計702字。現藏臺灣故宮博物院。從書寫爛熟於心的程度推測其實際書寫數量遠遠不止三本。懷素的《自敘帖》把中國草書的精髓--中鋒行筆表現得瀟灑淋至。臨摹《自敘帖》的難處不在於形似而在於神似。有基本功的人得形似三個月就行,可是得其神似三年也不見得。得其神似的關鍵不是旋腕而是懸肘後快速書寫。僅僅懸肘就非常了得,而且是非常快速書寫,可見其中的難度。經試驗證明,如果60分鐘內一口氣寫完《自序帖》,就需要非常充沛的精力和體力。書寫完每一幀約兩分鐘,墨不可太濃要適中,否則幹筆飛白太多,而且速度提不高。要達到神似,首先必須站立書寫,只有以禪定的心態來應對律動的跳躍,才能寫出懷素《自敘帖》裡那種跌宕起伏的風格性情。

王僧虔說:書法“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孫過庭在書譜裡說:“草以使轉為形質,以點畫為性情”。《自敘帖》以中峰使轉造就形質,處處精到,使轉節點恰到好處,以形傳神;以點畫俯仰變化顯示律動,以神傳情。由於站立臨摹《自敘帖》,揮轉自如,運筆流暢,神發於情,神賴於形,心手雙暢,形神兼備。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自序帖》章法佈局的美學特徵:

《書法導報》以前有文從書法欣賞的角度談《自序帖》的造型美和旋律美。本文從掌握書法章法技巧的角度審視《自序帖》的運筆之法,特別是用現代科學技術來破譯懷素連綿草書的內在規律,以便分析臨摹掌握佈局韻律美的本質法則。

1、書法線條質量美:主要表現為立體感、力量感、節奏感。這些來自筆法的核心--正峰(中鋒及高質量側鋒)和使轉節點的力度。線條是書法語言的基本元素,其質量、外形、律動、構造是線條的四要素。

2、書法線條組合美:漢字外形方塊、塑造立體空間、律動順序銜接,主要筆勢突出。線條之間,兩字之間都可以拉長、縮短。章法、使轉、氣勢、韻律是組合的原則。懷素連綿草書的規律是創造使轉形質節點,才能顯示漢字的構造、骨力特徵和韻律美。

3、書法整體美:書法可謂黑白一局棋,如領軍佈陣,將軍校尉,各就各位。核心字如將軍,與領軍字成犄角之勢的校尉字組成穩定的三角形突擊之勢,散合有度,宜攻宜守。這種大線條、大組合以整體美為原則,不在乎一個字,更不在乎某一個點畫的俯仰欹正。關照的重點在沿著章法中軸線的韻律律動的需要。黑白布局一盤棋,不在乎一兵一卒的得失。一畫之間,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於毫芒。運筆無不點畫振動,又要使轉節點分佈其中,以形顯神。

4、性情跌宕起伏美:以形傳神,神韻發於情。

懷素為僧多年,靜動有度,對於自序內容爛熟於心,書寫跨度大,意在筆先,思緒在筆先。往往是毛筆的運動軌跡沒有完成上一句,思緒已經到了下一句的首字,使得很多字行筆跨躍跳動,後人往往認錯或者不可思議。其實,懷素的大跨度書寫符合現代科學技術的思路。計算機漢字輸入法裡面,對於常用語可以輸入首字、第二字的第一個筆畫(或者拼音的第一個字母),再輸入最後一個字的最末筆畫(或者拼音字母)即可打出整句。懷素處理兩字之間的牽絲連帶和上句末字與下句首字的牽絲連帶時,就是採用了類似於現代科技所考慮的方法。一千年前的懷素,思路與現代科技的異工同曲不得不令人佩服。例如第113行的“鶴”字歷來被認為“錫”字的筆誤。把這個草字和第七行的草字“錫”字比較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其實是後人沒有理解懷素意圖的誤讀。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自敘帖》的瑕疵或者敗筆之處

《自敘帖》雖然是經典作品,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學東施效顰。

有些資料全部是讚譽不談瑕疵,本人貿然拋磚引玉。

1、線條單薄無力。

第二行的“事”字行筆猶豫線條質量差。第三行“暇”字的線條單薄無力。

3、敗筆線條。 56行的“向”字第一撇為偏鋒。119行的“奧”字的第一筆為偏鋒敗筆。一般認為正峰包括中鋒和高質量的側鋒,而偏鋒顯然是敗筆。當然瑕疵敗筆之處還有,本文只是點到為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四、《自敘帖》的分析臨摹要點

分析臨摹並不是要和複印的一樣,而是要學習到懷素書法的精髓和章法布白技巧,滿足性情神采的形質要求。

(一)、臨摹歩驟:

1、筆法跳動中心線:記熟草書結體中心線。臨摹要留心字勢、筆勢,記準點畫俯仰向背取勢並把握中鋒佔正峰的80%以上。如此既要兼顧筆勢,又要兼顧筆法。這很難,所以分解它。用鉛筆把筆勢中心軌跡輕輕畫在宣紙上,只要一心注重筆法。如此訓練,熟悉了就不再如此。也可以先重點精心練習自敘帖每一幀的領軍字、傳神字。每一幀寫準了領軍字、傳神字,等於綱已舉目自然張。

2、使轉節點製造形質。草書無節點則無形,突出形質才能傳神,以神傳情達意。讀帖要讀出節點的位置、數量。心無節點筆端無節點。

4、點畫筆勢決定風格和神韻。突出字中主筆、每幀中的領軍字精到才能呈顯性情。

5、坐姿懸腕書寫。用鉛筆在已經畫了中心線的宣紙上運筆,很容易掌握結體準確,只要留心筆法提按的跳動性,就可以掌握點畫的神韻。以原書寫速度的1/2書寫,熟練了可以逐步提高速度。

6、變坐姿為站姿懸肘書寫。由原來的懸腕變為懸肘,使大筆畫的領軍字更加自然流暢。重複以上1-5的練習,達到懷素的速度書寫方可追逐古人達到神似。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臨摹敘述慣用語定義:

1、大使轉節點:使轉捻管腕力製造大節點1。

2、小使轉節點:使轉頓筆指力成節點。

3、低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5分鐘。

4、高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3分鐘。

5、按肘壓腕逆鋒澀筆運行:低頭拱背強力度書寫主筆。

6、提腕靈活正峰運筆:輕鬆流暢書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臨摹步驟要點提示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明白了《自敘帖》用筆姿勢、美學特徵和瑕疵,按著臨摹步驟使用慣用語言敘述臨摹過程。

1、第一幀四行,據傳前六行為後人補寫,也甚合全文氣息。

2、第二幀四行,領軍字是“國”字,與“前人”、“西遊”形成犄角之勢,“前”、“見”、“淺”分別有一大一小共兩個節點。“杖”、“西”、“遊”、“謁”、“見”、“當”大小節點出現多處。

3、第四幀四行,領軍字為“顏”字,與“絹”、“所”組成三角形統帥全幀23個字。其中“絹”、“所”、“顏”、“家”形成的大節點成為本幀的點睛之筆。

4、第七幀四行,領軍字為“嵗”,與“部”、“韋”組成三角形支撐這幀的大框架,特別是“韋”字要按肘壓腕澀筆快速運行。見圖三。

5、第十八幀四行,“開”字”為領軍字,與“峰”、“撼”成犄角之。穩定大局。另外有“萬”字為匠心獨運,歎為觀止,變化出奇,尤為優美。

6、《自敘帖》整篇37幀126行,前104行裡,雖然筆速有緩急之別,點畫有粗細之分,字形有欹正之勢,連綿草字跌宕起伏高潮不斷,但是每幀四行的大規矩沒有變。從27幀的105行起,僅“戴”一字就佔用了三行的空間,有情感爆發好似急風驟雨的感覺,第三筆是主筆,上拓的橫畫是點睛之處,見圖五。第28幀剛書寫了兩行稍微平息,到“目遇劣”又起高潮,三字佔用了兩行的空間。懷素對筆畫少的“目”字精心謀劃,在這個字上加強使轉,製造了兩個小節點三個大節點,使筆畫少空間大不顯得空闊無人。試想,如果沒有這五個節點的變化,“目”字能有這麼大的震撼力嗎。

之後,以三行一幀的速度寫了兩幀已經急不可耐,到第三十一幀剛寫了一行,情緒又亢奮起來,超常發揮,情到濃處已經不能自己,見圖七、圖八。以一幀兩行三五個字,三幀相連,激情亢奮,如顛如狂,活生生的“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如”的忘我境地,字狂人不狂,不忘“徒增愧畏耳”,見圖九。可見懷素不愧為開士!一幀好似一個巨浪,三波大浪攜颶風扶搖直上擊水三千里,暴風雨的中心似乎有了禪意,神色自如地運筆書寫“大曆丁巳冬十月廿有”之後,空中的暴風雨霹靂落下“八”,雨點疾馳落地變成了一個帶尾巴的音樂休止符“日”字,見圖九。全篇戛然而止,餘味悠長令人再三回味。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

新書友,請點擊上方紅色按鈕“關注” ↑↑↑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May.

17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懷素(737-799)字藏真,唐零陵郡(湖南永州)人,移居長沙。被大其28歲的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稱為同道知己。其作品《自敘帖》書寫於唐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其人俗姓錢,7歲為僧,中年遠遊,北上長安,於顏真卿處得張旭筆法。性情豪放,好作草書。傳懷素種芭蕉萬株當紙用,以漆盤習書,擲筆為冢。明王世貞評價其書法“奇矯無前,獨冠諸種。”文徵明雲:“雖狂怪怒張,而求其點畫波發,又不合規範者蓋鮮。”安岐謂:“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乎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之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自敘帖》是懷素自述學書經歷,曾被書法大師顏真卿稱為同道。雖然他按著字體形象、師承風格、運筆速度分類抄錄當時十位名人雅士對其草書的讚美詩句,其叔父以為他“愚劣”也如實抄錄。把這些人的褒貶詩集為一卷,由顏真卿為詩卷寫序。序言曰:“開士懷素,僧中之英”,“忽見師作,縱橫不群,迅疾駭人,若見舊觀。”顏真卿讚揚懷素為僧侶精英,看見他的書法就想到了自己老師張旭的情景。懷素很自信但是並沒有陶醉於別人的讚揚,而是很有自知之明。“皆辭旨激切,理識玄奧,固非虛蕩之所敢當,徒增愧畏耳。”就是明證,說明懷素絕對不是那種淺薄之徒。可謂知識淵博,頭腦清醒,有雄才大略,歷代的“以狂繼顛”和“顛張醉素”,只能說明其書法藝術風格並非說人,其人是非常清醒的文人高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一、章法風格與用筆姿勢

據傳懷素書寫《自敘帖》有三本。傳此本《自敘帖》是蘇子美家藏本,其首六行已損為蘇舜欽補寫。蘇氏補寫前肯定是仔細研究過,這六行與全文書寫氣息甚合。《自敘帖》為紙本墨跡,縱28.3釐米,橫755釐米,37幀,126行,共計702字。現藏臺灣故宮博物院。從書寫爛熟於心的程度推測其實際書寫數量遠遠不止三本。懷素的《自敘帖》把中國草書的精髓--中鋒行筆表現得瀟灑淋至。臨摹《自敘帖》的難處不在於形似而在於神似。有基本功的人得形似三個月就行,可是得其神似三年也不見得。得其神似的關鍵不是旋腕而是懸肘後快速書寫。僅僅懸肘就非常了得,而且是非常快速書寫,可見其中的難度。經試驗證明,如果60分鐘內一口氣寫完《自序帖》,就需要非常充沛的精力和體力。書寫完每一幀約兩分鐘,墨不可太濃要適中,否則幹筆飛白太多,而且速度提不高。要達到神似,首先必須站立書寫,只有以禪定的心態來應對律動的跳躍,才能寫出懷素《自敘帖》裡那種跌宕起伏的風格性情。

王僧虔說:書法“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孫過庭在書譜裡說:“草以使轉為形質,以點畫為性情”。《自敘帖》以中峰使轉造就形質,處處精到,使轉節點恰到好處,以形傳神;以點畫俯仰變化顯示律動,以神傳情。由於站立臨摹《自敘帖》,揮轉自如,運筆流暢,神發於情,神賴於形,心手雙暢,形神兼備。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自序帖》章法佈局的美學特徵:

《書法導報》以前有文從書法欣賞的角度談《自序帖》的造型美和旋律美。本文從掌握書法章法技巧的角度審視《自序帖》的運筆之法,特別是用現代科學技術來破譯懷素連綿草書的內在規律,以便分析臨摹掌握佈局韻律美的本質法則。

1、書法線條質量美:主要表現為立體感、力量感、節奏感。這些來自筆法的核心--正峰(中鋒及高質量側鋒)和使轉節點的力度。線條是書法語言的基本元素,其質量、外形、律動、構造是線條的四要素。

2、書法線條組合美:漢字外形方塊、塑造立體空間、律動順序銜接,主要筆勢突出。線條之間,兩字之間都可以拉長、縮短。章法、使轉、氣勢、韻律是組合的原則。懷素連綿草書的規律是創造使轉形質節點,才能顯示漢字的構造、骨力特徵和韻律美。

3、書法整體美:書法可謂黑白一局棋,如領軍佈陣,將軍校尉,各就各位。核心字如將軍,與領軍字成犄角之勢的校尉字組成穩定的三角形突擊之勢,散合有度,宜攻宜守。這種大線條、大組合以整體美為原則,不在乎一個字,更不在乎某一個點畫的俯仰欹正。關照的重點在沿著章法中軸線的韻律律動的需要。黑白布局一盤棋,不在乎一兵一卒的得失。一畫之間,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於毫芒。運筆無不點畫振動,又要使轉節點分佈其中,以形顯神。

4、性情跌宕起伏美:以形傳神,神韻發於情。

懷素為僧多年,靜動有度,對於自序內容爛熟於心,書寫跨度大,意在筆先,思緒在筆先。往往是毛筆的運動軌跡沒有完成上一句,思緒已經到了下一句的首字,使得很多字行筆跨躍跳動,後人往往認錯或者不可思議。其實,懷素的大跨度書寫符合現代科學技術的思路。計算機漢字輸入法裡面,對於常用語可以輸入首字、第二字的第一個筆畫(或者拼音的第一個字母),再輸入最後一個字的最末筆畫(或者拼音字母)即可打出整句。懷素處理兩字之間的牽絲連帶和上句末字與下句首字的牽絲連帶時,就是採用了類似於現代科技所考慮的方法。一千年前的懷素,思路與現代科技的異工同曲不得不令人佩服。例如第113行的“鶴”字歷來被認為“錫”字的筆誤。把這個草字和第七行的草字“錫”字比較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其實是後人沒有理解懷素意圖的誤讀。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自敘帖》的瑕疵或者敗筆之處

《自敘帖》雖然是經典作品,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學東施效顰。

有些資料全部是讚譽不談瑕疵,本人貿然拋磚引玉。

1、線條單薄無力。

第二行的“事”字行筆猶豫線條質量差。第三行“暇”字的線條單薄無力。

3、敗筆線條。 56行的“向”字第一撇為偏鋒。119行的“奧”字的第一筆為偏鋒敗筆。一般認為正峰包括中鋒和高質量的側鋒,而偏鋒顯然是敗筆。當然瑕疵敗筆之處還有,本文只是點到為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四、《自敘帖》的分析臨摹要點

分析臨摹並不是要和複印的一樣,而是要學習到懷素書法的精髓和章法布白技巧,滿足性情神采的形質要求。

(一)、臨摹歩驟:

1、筆法跳動中心線:記熟草書結體中心線。臨摹要留心字勢、筆勢,記準點畫俯仰向背取勢並把握中鋒佔正峰的80%以上。如此既要兼顧筆勢,又要兼顧筆法。這很難,所以分解它。用鉛筆把筆勢中心軌跡輕輕畫在宣紙上,只要一心注重筆法。如此訓練,熟悉了就不再如此。也可以先重點精心練習自敘帖每一幀的領軍字、傳神字。每一幀寫準了領軍字、傳神字,等於綱已舉目自然張。

2、使轉節點製造形質。草書無節點則無形,突出形質才能傳神,以神傳情達意。讀帖要讀出節點的位置、數量。心無節點筆端無節點。

4、點畫筆勢決定風格和神韻。突出字中主筆、每幀中的領軍字精到才能呈顯性情。

5、坐姿懸腕書寫。用鉛筆在已經畫了中心線的宣紙上運筆,很容易掌握結體準確,只要留心筆法提按的跳動性,就可以掌握點畫的神韻。以原書寫速度的1/2書寫,熟練了可以逐步提高速度。

6、變坐姿為站姿懸肘書寫。由原來的懸腕變為懸肘,使大筆畫的領軍字更加自然流暢。重複以上1-5的練習,達到懷素的速度書寫方可追逐古人達到神似。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臨摹敘述慣用語定義:

1、大使轉節點:使轉捻管腕力製造大節點1。

2、小使轉節點:使轉頓筆指力成節點。

3、低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5分鐘。

4、高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3分鐘。

5、按肘壓腕逆鋒澀筆運行:低頭拱背強力度書寫主筆。

6、提腕靈活正峰運筆:輕鬆流暢書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臨摹步驟要點提示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明白了《自敘帖》用筆姿勢、美學特徵和瑕疵,按著臨摹步驟使用慣用語言敘述臨摹過程。

1、第一幀四行,據傳前六行為後人補寫,也甚合全文氣息。

2、第二幀四行,領軍字是“國”字,與“前人”、“西遊”形成犄角之勢,“前”、“見”、“淺”分別有一大一小共兩個節點。“杖”、“西”、“遊”、“謁”、“見”、“當”大小節點出現多處。

3、第四幀四行,領軍字為“顏”字,與“絹”、“所”組成三角形統帥全幀23個字。其中“絹”、“所”、“顏”、“家”形成的大節點成為本幀的點睛之筆。

4、第七幀四行,領軍字為“嵗”,與“部”、“韋”組成三角形支撐這幀的大框架,特別是“韋”字要按肘壓腕澀筆快速運行。見圖三。

5、第十八幀四行,“開”字”為領軍字,與“峰”、“撼”成犄角之。穩定大局。另外有“萬”字為匠心獨運,歎為觀止,變化出奇,尤為優美。

6、《自敘帖》整篇37幀126行,前104行裡,雖然筆速有緩急之別,點畫有粗細之分,字形有欹正之勢,連綿草字跌宕起伏高潮不斷,但是每幀四行的大規矩沒有變。從27幀的105行起,僅“戴”一字就佔用了三行的空間,有情感爆發好似急風驟雨的感覺,第三筆是主筆,上拓的橫畫是點睛之處,見圖五。第28幀剛書寫了兩行稍微平息,到“目遇劣”又起高潮,三字佔用了兩行的空間。懷素對筆畫少的“目”字精心謀劃,在這個字上加強使轉,製造了兩個小節點三個大節點,使筆畫少空間大不顯得空闊無人。試想,如果沒有這五個節點的變化,“目”字能有這麼大的震撼力嗎。

之後,以三行一幀的速度寫了兩幀已經急不可耐,到第三十一幀剛寫了一行,情緒又亢奮起來,超常發揮,情到濃處已經不能自己,見圖七、圖八。以一幀兩行三五個字,三幀相連,激情亢奮,如顛如狂,活生生的“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如”的忘我境地,字狂人不狂,不忘“徒增愧畏耳”,見圖九。可見懷素不愧為開士!一幀好似一個巨浪,三波大浪攜颶風扶搖直上擊水三千里,暴風雨的中心似乎有了禪意,神色自如地運筆書寫“大曆丁巳冬十月廿有”之後,空中的暴風雨霹靂落下“八”,雨點疾馳落地變成了一個帶尾巴的音樂休止符“日”字,見圖九。全篇戛然而止,餘味悠長令人再三回味。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

新書友,請點擊上方紅色按鈕“關注” ↑↑↑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May.

17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懷素(737-799)字藏真,唐零陵郡(湖南永州)人,移居長沙。被大其28歲的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稱為同道知己。其作品《自敘帖》書寫於唐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其人俗姓錢,7歲為僧,中年遠遊,北上長安,於顏真卿處得張旭筆法。性情豪放,好作草書。傳懷素種芭蕉萬株當紙用,以漆盤習書,擲筆為冢。明王世貞評價其書法“奇矯無前,獨冠諸種。”文徵明雲:“雖狂怪怒張,而求其點畫波發,又不合規範者蓋鮮。”安岐謂:“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乎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之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自敘帖》是懷素自述學書經歷,曾被書法大師顏真卿稱為同道。雖然他按著字體形象、師承風格、運筆速度分類抄錄當時十位名人雅士對其草書的讚美詩句,其叔父以為他“愚劣”也如實抄錄。把這些人的褒貶詩集為一卷,由顏真卿為詩卷寫序。序言曰:“開士懷素,僧中之英”,“忽見師作,縱橫不群,迅疾駭人,若見舊觀。”顏真卿讚揚懷素為僧侶精英,看見他的書法就想到了自己老師張旭的情景。懷素很自信但是並沒有陶醉於別人的讚揚,而是很有自知之明。“皆辭旨激切,理識玄奧,固非虛蕩之所敢當,徒增愧畏耳。”就是明證,說明懷素絕對不是那種淺薄之徒。可謂知識淵博,頭腦清醒,有雄才大略,歷代的“以狂繼顛”和“顛張醉素”,只能說明其書法藝術風格並非說人,其人是非常清醒的文人高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一、章法風格與用筆姿勢

據傳懷素書寫《自敘帖》有三本。傳此本《自敘帖》是蘇子美家藏本,其首六行已損為蘇舜欽補寫。蘇氏補寫前肯定是仔細研究過,這六行與全文書寫氣息甚合。《自敘帖》為紙本墨跡,縱28.3釐米,橫755釐米,37幀,126行,共計702字。現藏臺灣故宮博物院。從書寫爛熟於心的程度推測其實際書寫數量遠遠不止三本。懷素的《自敘帖》把中國草書的精髓--中鋒行筆表現得瀟灑淋至。臨摹《自敘帖》的難處不在於形似而在於神似。有基本功的人得形似三個月就行,可是得其神似三年也不見得。得其神似的關鍵不是旋腕而是懸肘後快速書寫。僅僅懸肘就非常了得,而且是非常快速書寫,可見其中的難度。經試驗證明,如果60分鐘內一口氣寫完《自序帖》,就需要非常充沛的精力和體力。書寫完每一幀約兩分鐘,墨不可太濃要適中,否則幹筆飛白太多,而且速度提不高。要達到神似,首先必須站立書寫,只有以禪定的心態來應對律動的跳躍,才能寫出懷素《自敘帖》裡那種跌宕起伏的風格性情。

王僧虔說:書法“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孫過庭在書譜裡說:“草以使轉為形質,以點畫為性情”。《自敘帖》以中峰使轉造就形質,處處精到,使轉節點恰到好處,以形傳神;以點畫俯仰變化顯示律動,以神傳情。由於站立臨摹《自敘帖》,揮轉自如,運筆流暢,神發於情,神賴於形,心手雙暢,形神兼備。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自序帖》章法佈局的美學特徵:

《書法導報》以前有文從書法欣賞的角度談《自序帖》的造型美和旋律美。本文從掌握書法章法技巧的角度審視《自序帖》的運筆之法,特別是用現代科學技術來破譯懷素連綿草書的內在規律,以便分析臨摹掌握佈局韻律美的本質法則。

1、書法線條質量美:主要表現為立體感、力量感、節奏感。這些來自筆法的核心--正峰(中鋒及高質量側鋒)和使轉節點的力度。線條是書法語言的基本元素,其質量、外形、律動、構造是線條的四要素。

2、書法線條組合美:漢字外形方塊、塑造立體空間、律動順序銜接,主要筆勢突出。線條之間,兩字之間都可以拉長、縮短。章法、使轉、氣勢、韻律是組合的原則。懷素連綿草書的規律是創造使轉形質節點,才能顯示漢字的構造、骨力特徵和韻律美。

3、書法整體美:書法可謂黑白一局棋,如領軍佈陣,將軍校尉,各就各位。核心字如將軍,與領軍字成犄角之勢的校尉字組成穩定的三角形突擊之勢,散合有度,宜攻宜守。這種大線條、大組合以整體美為原則,不在乎一個字,更不在乎某一個點畫的俯仰欹正。關照的重點在沿著章法中軸線的韻律律動的需要。黑白布局一盤棋,不在乎一兵一卒的得失。一畫之間,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於毫芒。運筆無不點畫振動,又要使轉節點分佈其中,以形顯神。

4、性情跌宕起伏美:以形傳神,神韻發於情。

懷素為僧多年,靜動有度,對於自序內容爛熟於心,書寫跨度大,意在筆先,思緒在筆先。往往是毛筆的運動軌跡沒有完成上一句,思緒已經到了下一句的首字,使得很多字行筆跨躍跳動,後人往往認錯或者不可思議。其實,懷素的大跨度書寫符合現代科學技術的思路。計算機漢字輸入法裡面,對於常用語可以輸入首字、第二字的第一個筆畫(或者拼音的第一個字母),再輸入最後一個字的最末筆畫(或者拼音字母)即可打出整句。懷素處理兩字之間的牽絲連帶和上句末字與下句首字的牽絲連帶時,就是採用了類似於現代科技所考慮的方法。一千年前的懷素,思路與現代科技的異工同曲不得不令人佩服。例如第113行的“鶴”字歷來被認為“錫”字的筆誤。把這個草字和第七行的草字“錫”字比較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其實是後人沒有理解懷素意圖的誤讀。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自敘帖》的瑕疵或者敗筆之處

《自敘帖》雖然是經典作品,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學東施效顰。

有些資料全部是讚譽不談瑕疵,本人貿然拋磚引玉。

1、線條單薄無力。

第二行的“事”字行筆猶豫線條質量差。第三行“暇”字的線條單薄無力。

3、敗筆線條。 56行的“向”字第一撇為偏鋒。119行的“奧”字的第一筆為偏鋒敗筆。一般認為正峰包括中鋒和高質量的側鋒,而偏鋒顯然是敗筆。當然瑕疵敗筆之處還有,本文只是點到為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四、《自敘帖》的分析臨摹要點

分析臨摹並不是要和複印的一樣,而是要學習到懷素書法的精髓和章法布白技巧,滿足性情神采的形質要求。

(一)、臨摹歩驟:

1、筆法跳動中心線:記熟草書結體中心線。臨摹要留心字勢、筆勢,記準點畫俯仰向背取勢並把握中鋒佔正峰的80%以上。如此既要兼顧筆勢,又要兼顧筆法。這很難,所以分解它。用鉛筆把筆勢中心軌跡輕輕畫在宣紙上,只要一心注重筆法。如此訓練,熟悉了就不再如此。也可以先重點精心練習自敘帖每一幀的領軍字、傳神字。每一幀寫準了領軍字、傳神字,等於綱已舉目自然張。

2、使轉節點製造形質。草書無節點則無形,突出形質才能傳神,以神傳情達意。讀帖要讀出節點的位置、數量。心無節點筆端無節點。

4、點畫筆勢決定風格和神韻。突出字中主筆、每幀中的領軍字精到才能呈顯性情。

5、坐姿懸腕書寫。用鉛筆在已經畫了中心線的宣紙上運筆,很容易掌握結體準確,只要留心筆法提按的跳動性,就可以掌握點畫的神韻。以原書寫速度的1/2書寫,熟練了可以逐步提高速度。

6、變坐姿為站姿懸肘書寫。由原來的懸腕變為懸肘,使大筆畫的領軍字更加自然流暢。重複以上1-5的練習,達到懷素的速度書寫方可追逐古人達到神似。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臨摹敘述慣用語定義:

1、大使轉節點:使轉捻管腕力製造大節點1。

2、小使轉節點:使轉頓筆指力成節點。

3、低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5分鐘。

4、高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3分鐘。

5、按肘壓腕逆鋒澀筆運行:低頭拱背強力度書寫主筆。

6、提腕靈活正峰運筆:輕鬆流暢書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臨摹步驟要點提示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明白了《自敘帖》用筆姿勢、美學特徵和瑕疵,按著臨摹步驟使用慣用語言敘述臨摹過程。

1、第一幀四行,據傳前六行為後人補寫,也甚合全文氣息。

2、第二幀四行,領軍字是“國”字,與“前人”、“西遊”形成犄角之勢,“前”、“見”、“淺”分別有一大一小共兩個節點。“杖”、“西”、“遊”、“謁”、“見”、“當”大小節點出現多處。

3、第四幀四行,領軍字為“顏”字,與“絹”、“所”組成三角形統帥全幀23個字。其中“絹”、“所”、“顏”、“家”形成的大節點成為本幀的點睛之筆。

4、第七幀四行,領軍字為“嵗”,與“部”、“韋”組成三角形支撐這幀的大框架,特別是“韋”字要按肘壓腕澀筆快速運行。見圖三。

5、第十八幀四行,“開”字”為領軍字,與“峰”、“撼”成犄角之。穩定大局。另外有“萬”字為匠心獨運,歎為觀止,變化出奇,尤為優美。

6、《自敘帖》整篇37幀126行,前104行裡,雖然筆速有緩急之別,點畫有粗細之分,字形有欹正之勢,連綿草字跌宕起伏高潮不斷,但是每幀四行的大規矩沒有變。從27幀的105行起,僅“戴”一字就佔用了三行的空間,有情感爆發好似急風驟雨的感覺,第三筆是主筆,上拓的橫畫是點睛之處,見圖五。第28幀剛書寫了兩行稍微平息,到“目遇劣”又起高潮,三字佔用了兩行的空間。懷素對筆畫少的“目”字精心謀劃,在這個字上加強使轉,製造了兩個小節點三個大節點,使筆畫少空間大不顯得空闊無人。試想,如果沒有這五個節點的變化,“目”字能有這麼大的震撼力嗎。

之後,以三行一幀的速度寫了兩幀已經急不可耐,到第三十一幀剛寫了一行,情緒又亢奮起來,超常發揮,情到濃處已經不能自己,見圖七、圖八。以一幀兩行三五個字,三幀相連,激情亢奮,如顛如狂,活生生的“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如”的忘我境地,字狂人不狂,不忘“徒增愧畏耳”,見圖九。可見懷素不愧為開士!一幀好似一個巨浪,三波大浪攜颶風扶搖直上擊水三千里,暴風雨的中心似乎有了禪意,神色自如地運筆書寫“大曆丁巳冬十月廿有”之後,空中的暴風雨霹靂落下“八”,雨點疾馳落地變成了一個帶尾巴的音樂休止符“日”字,見圖九。全篇戛然而止,餘味悠長令人再三回味。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

新書友,請點擊上方紅色按鈕“關注” ↑↑↑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May.

17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懷素(737-799)字藏真,唐零陵郡(湖南永州)人,移居長沙。被大其28歲的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稱為同道知己。其作品《自敘帖》書寫於唐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其人俗姓錢,7歲為僧,中年遠遊,北上長安,於顏真卿處得張旭筆法。性情豪放,好作草書。傳懷素種芭蕉萬株當紙用,以漆盤習書,擲筆為冢。明王世貞評價其書法“奇矯無前,獨冠諸種。”文徵明雲:“雖狂怪怒張,而求其點畫波發,又不合規範者蓋鮮。”安岐謂:“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乎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之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自敘帖》是懷素自述學書經歷,曾被書法大師顏真卿稱為同道。雖然他按著字體形象、師承風格、運筆速度分類抄錄當時十位名人雅士對其草書的讚美詩句,其叔父以為他“愚劣”也如實抄錄。把這些人的褒貶詩集為一卷,由顏真卿為詩卷寫序。序言曰:“開士懷素,僧中之英”,“忽見師作,縱橫不群,迅疾駭人,若見舊觀。”顏真卿讚揚懷素為僧侶精英,看見他的書法就想到了自己老師張旭的情景。懷素很自信但是並沒有陶醉於別人的讚揚,而是很有自知之明。“皆辭旨激切,理識玄奧,固非虛蕩之所敢當,徒增愧畏耳。”就是明證,說明懷素絕對不是那種淺薄之徒。可謂知識淵博,頭腦清醒,有雄才大略,歷代的“以狂繼顛”和“顛張醉素”,只能說明其書法藝術風格並非說人,其人是非常清醒的文人高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一、章法風格與用筆姿勢

據傳懷素書寫《自敘帖》有三本。傳此本《自敘帖》是蘇子美家藏本,其首六行已損為蘇舜欽補寫。蘇氏補寫前肯定是仔細研究過,這六行與全文書寫氣息甚合。《自敘帖》為紙本墨跡,縱28.3釐米,橫755釐米,37幀,126行,共計702字。現藏臺灣故宮博物院。從書寫爛熟於心的程度推測其實際書寫數量遠遠不止三本。懷素的《自敘帖》把中國草書的精髓--中鋒行筆表現得瀟灑淋至。臨摹《自敘帖》的難處不在於形似而在於神似。有基本功的人得形似三個月就行,可是得其神似三年也不見得。得其神似的關鍵不是旋腕而是懸肘後快速書寫。僅僅懸肘就非常了得,而且是非常快速書寫,可見其中的難度。經試驗證明,如果60分鐘內一口氣寫完《自序帖》,就需要非常充沛的精力和體力。書寫完每一幀約兩分鐘,墨不可太濃要適中,否則幹筆飛白太多,而且速度提不高。要達到神似,首先必須站立書寫,只有以禪定的心態來應對律動的跳躍,才能寫出懷素《自敘帖》裡那種跌宕起伏的風格性情。

王僧虔說:書法“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孫過庭在書譜裡說:“草以使轉為形質,以點畫為性情”。《自敘帖》以中峰使轉造就形質,處處精到,使轉節點恰到好處,以形傳神;以點畫俯仰變化顯示律動,以神傳情。由於站立臨摹《自敘帖》,揮轉自如,運筆流暢,神發於情,神賴於形,心手雙暢,形神兼備。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自序帖》章法佈局的美學特徵:

《書法導報》以前有文從書法欣賞的角度談《自序帖》的造型美和旋律美。本文從掌握書法章法技巧的角度審視《自序帖》的運筆之法,特別是用現代科學技術來破譯懷素連綿草書的內在規律,以便分析臨摹掌握佈局韻律美的本質法則。

1、書法線條質量美:主要表現為立體感、力量感、節奏感。這些來自筆法的核心--正峰(中鋒及高質量側鋒)和使轉節點的力度。線條是書法語言的基本元素,其質量、外形、律動、構造是線條的四要素。

2、書法線條組合美:漢字外形方塊、塑造立體空間、律動順序銜接,主要筆勢突出。線條之間,兩字之間都可以拉長、縮短。章法、使轉、氣勢、韻律是組合的原則。懷素連綿草書的規律是創造使轉形質節點,才能顯示漢字的構造、骨力特徵和韻律美。

3、書法整體美:書法可謂黑白一局棋,如領軍佈陣,將軍校尉,各就各位。核心字如將軍,與領軍字成犄角之勢的校尉字組成穩定的三角形突擊之勢,散合有度,宜攻宜守。這種大線條、大組合以整體美為原則,不在乎一個字,更不在乎某一個點畫的俯仰欹正。關照的重點在沿著章法中軸線的韻律律動的需要。黑白布局一盤棋,不在乎一兵一卒的得失。一畫之間,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於毫芒。運筆無不點畫振動,又要使轉節點分佈其中,以形顯神。

4、性情跌宕起伏美:以形傳神,神韻發於情。

懷素為僧多年,靜動有度,對於自序內容爛熟於心,書寫跨度大,意在筆先,思緒在筆先。往往是毛筆的運動軌跡沒有完成上一句,思緒已經到了下一句的首字,使得很多字行筆跨躍跳動,後人往往認錯或者不可思議。其實,懷素的大跨度書寫符合現代科學技術的思路。計算機漢字輸入法裡面,對於常用語可以輸入首字、第二字的第一個筆畫(或者拼音的第一個字母),再輸入最後一個字的最末筆畫(或者拼音字母)即可打出整句。懷素處理兩字之間的牽絲連帶和上句末字與下句首字的牽絲連帶時,就是採用了類似於現代科技所考慮的方法。一千年前的懷素,思路與現代科技的異工同曲不得不令人佩服。例如第113行的“鶴”字歷來被認為“錫”字的筆誤。把這個草字和第七行的草字“錫”字比較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其實是後人沒有理解懷素意圖的誤讀。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自敘帖》的瑕疵或者敗筆之處

《自敘帖》雖然是經典作品,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學東施效顰。

有些資料全部是讚譽不談瑕疵,本人貿然拋磚引玉。

1、線條單薄無力。

第二行的“事”字行筆猶豫線條質量差。第三行“暇”字的線條單薄無力。

3、敗筆線條。 56行的“向”字第一撇為偏鋒。119行的“奧”字的第一筆為偏鋒敗筆。一般認為正峰包括中鋒和高質量的側鋒,而偏鋒顯然是敗筆。當然瑕疵敗筆之處還有,本文只是點到為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四、《自敘帖》的分析臨摹要點

分析臨摹並不是要和複印的一樣,而是要學習到懷素書法的精髓和章法布白技巧,滿足性情神采的形質要求。

(一)、臨摹歩驟:

1、筆法跳動中心線:記熟草書結體中心線。臨摹要留心字勢、筆勢,記準點畫俯仰向背取勢並把握中鋒佔正峰的80%以上。如此既要兼顧筆勢,又要兼顧筆法。這很難,所以分解它。用鉛筆把筆勢中心軌跡輕輕畫在宣紙上,只要一心注重筆法。如此訓練,熟悉了就不再如此。也可以先重點精心練習自敘帖每一幀的領軍字、傳神字。每一幀寫準了領軍字、傳神字,等於綱已舉目自然張。

2、使轉節點製造形質。草書無節點則無形,突出形質才能傳神,以神傳情達意。讀帖要讀出節點的位置、數量。心無節點筆端無節點。

4、點畫筆勢決定風格和神韻。突出字中主筆、每幀中的領軍字精到才能呈顯性情。

5、坐姿懸腕書寫。用鉛筆在已經畫了中心線的宣紙上運筆,很容易掌握結體準確,只要留心筆法提按的跳動性,就可以掌握點畫的神韻。以原書寫速度的1/2書寫,熟練了可以逐步提高速度。

6、變坐姿為站姿懸肘書寫。由原來的懸腕變為懸肘,使大筆畫的領軍字更加自然流暢。重複以上1-5的練習,達到懷素的速度書寫方可追逐古人達到神似。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臨摹敘述慣用語定義:

1、大使轉節點:使轉捻管腕力製造大節點1。

2、小使轉節點:使轉頓筆指力成節點。

3、低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5分鐘。

4、高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3分鐘。

5、按肘壓腕逆鋒澀筆運行:低頭拱背強力度書寫主筆。

6、提腕靈活正峰運筆:輕鬆流暢書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臨摹步驟要點提示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明白了《自敘帖》用筆姿勢、美學特徵和瑕疵,按著臨摹步驟使用慣用語言敘述臨摹過程。

1、第一幀四行,據傳前六行為後人補寫,也甚合全文氣息。

2、第二幀四行,領軍字是“國”字,與“前人”、“西遊”形成犄角之勢,“前”、“見”、“淺”分別有一大一小共兩個節點。“杖”、“西”、“遊”、“謁”、“見”、“當”大小節點出現多處。

3、第四幀四行,領軍字為“顏”字,與“絹”、“所”組成三角形統帥全幀23個字。其中“絹”、“所”、“顏”、“家”形成的大節點成為本幀的點睛之筆。

4、第七幀四行,領軍字為“嵗”,與“部”、“韋”組成三角形支撐這幀的大框架,特別是“韋”字要按肘壓腕澀筆快速運行。見圖三。

5、第十八幀四行,“開”字”為領軍字,與“峰”、“撼”成犄角之。穩定大局。另外有“萬”字為匠心獨運,歎為觀止,變化出奇,尤為優美。

6、《自敘帖》整篇37幀126行,前104行裡,雖然筆速有緩急之別,點畫有粗細之分,字形有欹正之勢,連綿草字跌宕起伏高潮不斷,但是每幀四行的大規矩沒有變。從27幀的105行起,僅“戴”一字就佔用了三行的空間,有情感爆發好似急風驟雨的感覺,第三筆是主筆,上拓的橫畫是點睛之處,見圖五。第28幀剛書寫了兩行稍微平息,到“目遇劣”又起高潮,三字佔用了兩行的空間。懷素對筆畫少的“目”字精心謀劃,在這個字上加強使轉,製造了兩個小節點三個大節點,使筆畫少空間大不顯得空闊無人。試想,如果沒有這五個節點的變化,“目”字能有這麼大的震撼力嗎。

之後,以三行一幀的速度寫了兩幀已經急不可耐,到第三十一幀剛寫了一行,情緒又亢奮起來,超常發揮,情到濃處已經不能自己,見圖七、圖八。以一幀兩行三五個字,三幀相連,激情亢奮,如顛如狂,活生生的“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如”的忘我境地,字狂人不狂,不忘“徒增愧畏耳”,見圖九。可見懷素不愧為開士!一幀好似一個巨浪,三波大浪攜颶風扶搖直上擊水三千里,暴風雨的中心似乎有了禪意,神色自如地運筆書寫“大曆丁巳冬十月廿有”之後,空中的暴風雨霹靂落下“八”,雨點疾馳落地變成了一個帶尾巴的音樂休止符“日”字,見圖九。全篇戛然而止,餘味悠長令人再三回味。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

新書友,請點擊上方紅色按鈕“關注” ↑↑↑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May.

17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懷素(737-799)字藏真,唐零陵郡(湖南永州)人,移居長沙。被大其28歲的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稱為同道知己。其作品《自敘帖》書寫於唐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其人俗姓錢,7歲為僧,中年遠遊,北上長安,於顏真卿處得張旭筆法。性情豪放,好作草書。傳懷素種芭蕉萬株當紙用,以漆盤習書,擲筆為冢。明王世貞評價其書法“奇矯無前,獨冠諸種。”文徵明雲:“雖狂怪怒張,而求其點畫波發,又不合規範者蓋鮮。”安岐謂:“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乎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之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自敘帖》是懷素自述學書經歷,曾被書法大師顏真卿稱為同道。雖然他按著字體形象、師承風格、運筆速度分類抄錄當時十位名人雅士對其草書的讚美詩句,其叔父以為他“愚劣”也如實抄錄。把這些人的褒貶詩集為一卷,由顏真卿為詩卷寫序。序言曰:“開士懷素,僧中之英”,“忽見師作,縱橫不群,迅疾駭人,若見舊觀。”顏真卿讚揚懷素為僧侶精英,看見他的書法就想到了自己老師張旭的情景。懷素很自信但是並沒有陶醉於別人的讚揚,而是很有自知之明。“皆辭旨激切,理識玄奧,固非虛蕩之所敢當,徒增愧畏耳。”就是明證,說明懷素絕對不是那種淺薄之徒。可謂知識淵博,頭腦清醒,有雄才大略,歷代的“以狂繼顛”和“顛張醉素”,只能說明其書法藝術風格並非說人,其人是非常清醒的文人高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一、章法風格與用筆姿勢

據傳懷素書寫《自敘帖》有三本。傳此本《自敘帖》是蘇子美家藏本,其首六行已損為蘇舜欽補寫。蘇氏補寫前肯定是仔細研究過,這六行與全文書寫氣息甚合。《自敘帖》為紙本墨跡,縱28.3釐米,橫755釐米,37幀,126行,共計702字。現藏臺灣故宮博物院。從書寫爛熟於心的程度推測其實際書寫數量遠遠不止三本。懷素的《自敘帖》把中國草書的精髓--中鋒行筆表現得瀟灑淋至。臨摹《自敘帖》的難處不在於形似而在於神似。有基本功的人得形似三個月就行,可是得其神似三年也不見得。得其神似的關鍵不是旋腕而是懸肘後快速書寫。僅僅懸肘就非常了得,而且是非常快速書寫,可見其中的難度。經試驗證明,如果60分鐘內一口氣寫完《自序帖》,就需要非常充沛的精力和體力。書寫完每一幀約兩分鐘,墨不可太濃要適中,否則幹筆飛白太多,而且速度提不高。要達到神似,首先必須站立書寫,只有以禪定的心態來應對律動的跳躍,才能寫出懷素《自敘帖》裡那種跌宕起伏的風格性情。

王僧虔說:書法“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孫過庭在書譜裡說:“草以使轉為形質,以點畫為性情”。《自敘帖》以中峰使轉造就形質,處處精到,使轉節點恰到好處,以形傳神;以點畫俯仰變化顯示律動,以神傳情。由於站立臨摹《自敘帖》,揮轉自如,運筆流暢,神發於情,神賴於形,心手雙暢,形神兼備。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自序帖》章法佈局的美學特徵:

《書法導報》以前有文從書法欣賞的角度談《自序帖》的造型美和旋律美。本文從掌握書法章法技巧的角度審視《自序帖》的運筆之法,特別是用現代科學技術來破譯懷素連綿草書的內在規律,以便分析臨摹掌握佈局韻律美的本質法則。

1、書法線條質量美:主要表現為立體感、力量感、節奏感。這些來自筆法的核心--正峰(中鋒及高質量側鋒)和使轉節點的力度。線條是書法語言的基本元素,其質量、外形、律動、構造是線條的四要素。

2、書法線條組合美:漢字外形方塊、塑造立體空間、律動順序銜接,主要筆勢突出。線條之間,兩字之間都可以拉長、縮短。章法、使轉、氣勢、韻律是組合的原則。懷素連綿草書的規律是創造使轉形質節點,才能顯示漢字的構造、骨力特徵和韻律美。

3、書法整體美:書法可謂黑白一局棋,如領軍佈陣,將軍校尉,各就各位。核心字如將軍,與領軍字成犄角之勢的校尉字組成穩定的三角形突擊之勢,散合有度,宜攻宜守。這種大線條、大組合以整體美為原則,不在乎一個字,更不在乎某一個點畫的俯仰欹正。關照的重點在沿著章法中軸線的韻律律動的需要。黑白布局一盤棋,不在乎一兵一卒的得失。一畫之間,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於毫芒。運筆無不點畫振動,又要使轉節點分佈其中,以形顯神。

4、性情跌宕起伏美:以形傳神,神韻發於情。

懷素為僧多年,靜動有度,對於自序內容爛熟於心,書寫跨度大,意在筆先,思緒在筆先。往往是毛筆的運動軌跡沒有完成上一句,思緒已經到了下一句的首字,使得很多字行筆跨躍跳動,後人往往認錯或者不可思議。其實,懷素的大跨度書寫符合現代科學技術的思路。計算機漢字輸入法裡面,對於常用語可以輸入首字、第二字的第一個筆畫(或者拼音的第一個字母),再輸入最後一個字的最末筆畫(或者拼音字母)即可打出整句。懷素處理兩字之間的牽絲連帶和上句末字與下句首字的牽絲連帶時,就是採用了類似於現代科技所考慮的方法。一千年前的懷素,思路與現代科技的異工同曲不得不令人佩服。例如第113行的“鶴”字歷來被認為“錫”字的筆誤。把這個草字和第七行的草字“錫”字比較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其實是後人沒有理解懷素意圖的誤讀。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自敘帖》的瑕疵或者敗筆之處

《自敘帖》雖然是經典作品,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學東施效顰。

有些資料全部是讚譽不談瑕疵,本人貿然拋磚引玉。

1、線條單薄無力。

第二行的“事”字行筆猶豫線條質量差。第三行“暇”字的線條單薄無力。

3、敗筆線條。 56行的“向”字第一撇為偏鋒。119行的“奧”字的第一筆為偏鋒敗筆。一般認為正峰包括中鋒和高質量的側鋒,而偏鋒顯然是敗筆。當然瑕疵敗筆之處還有,本文只是點到為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四、《自敘帖》的分析臨摹要點

分析臨摹並不是要和複印的一樣,而是要學習到懷素書法的精髓和章法布白技巧,滿足性情神采的形質要求。

(一)、臨摹歩驟:

1、筆法跳動中心線:記熟草書結體中心線。臨摹要留心字勢、筆勢,記準點畫俯仰向背取勢並把握中鋒佔正峰的80%以上。如此既要兼顧筆勢,又要兼顧筆法。這很難,所以分解它。用鉛筆把筆勢中心軌跡輕輕畫在宣紙上,只要一心注重筆法。如此訓練,熟悉了就不再如此。也可以先重點精心練習自敘帖每一幀的領軍字、傳神字。每一幀寫準了領軍字、傳神字,等於綱已舉目自然張。

2、使轉節點製造形質。草書無節點則無形,突出形質才能傳神,以神傳情達意。讀帖要讀出節點的位置、數量。心無節點筆端無節點。

4、點畫筆勢決定風格和神韻。突出字中主筆、每幀中的領軍字精到才能呈顯性情。

5、坐姿懸腕書寫。用鉛筆在已經畫了中心線的宣紙上運筆,很容易掌握結體準確,只要留心筆法提按的跳動性,就可以掌握點畫的神韻。以原書寫速度的1/2書寫,熟練了可以逐步提高速度。

6、變坐姿為站姿懸肘書寫。由原來的懸腕變為懸肘,使大筆畫的領軍字更加自然流暢。重複以上1-5的練習,達到懷素的速度書寫方可追逐古人達到神似。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臨摹敘述慣用語定義:

1、大使轉節點:使轉捻管腕力製造大節點1。

2、小使轉節點:使轉頓筆指力成節點。

3、低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5分鐘。

4、高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3分鐘。

5、按肘壓腕逆鋒澀筆運行:低頭拱背強力度書寫主筆。

6、提腕靈活正峰運筆:輕鬆流暢書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臨摹步驟要點提示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明白了《自敘帖》用筆姿勢、美學特徵和瑕疵,按著臨摹步驟使用慣用語言敘述臨摹過程。

1、第一幀四行,據傳前六行為後人補寫,也甚合全文氣息。

2、第二幀四行,領軍字是“國”字,與“前人”、“西遊”形成犄角之勢,“前”、“見”、“淺”分別有一大一小共兩個節點。“杖”、“西”、“遊”、“謁”、“見”、“當”大小節點出現多處。

3、第四幀四行,領軍字為“顏”字,與“絹”、“所”組成三角形統帥全幀23個字。其中“絹”、“所”、“顏”、“家”形成的大節點成為本幀的點睛之筆。

4、第七幀四行,領軍字為“嵗”,與“部”、“韋”組成三角形支撐這幀的大框架,特別是“韋”字要按肘壓腕澀筆快速運行。見圖三。

5、第十八幀四行,“開”字”為領軍字,與“峰”、“撼”成犄角之。穩定大局。另外有“萬”字為匠心獨運,歎為觀止,變化出奇,尤為優美。

6、《自敘帖》整篇37幀126行,前104行裡,雖然筆速有緩急之別,點畫有粗細之分,字形有欹正之勢,連綿草字跌宕起伏高潮不斷,但是每幀四行的大規矩沒有變。從27幀的105行起,僅“戴”一字就佔用了三行的空間,有情感爆發好似急風驟雨的感覺,第三筆是主筆,上拓的橫畫是點睛之處,見圖五。第28幀剛書寫了兩行稍微平息,到“目遇劣”又起高潮,三字佔用了兩行的空間。懷素對筆畫少的“目”字精心謀劃,在這個字上加強使轉,製造了兩個小節點三個大節點,使筆畫少空間大不顯得空闊無人。試想,如果沒有這五個節點的變化,“目”字能有這麼大的震撼力嗎。

之後,以三行一幀的速度寫了兩幀已經急不可耐,到第三十一幀剛寫了一行,情緒又亢奮起來,超常發揮,情到濃處已經不能自己,見圖七、圖八。以一幀兩行三五個字,三幀相連,激情亢奮,如顛如狂,活生生的“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如”的忘我境地,字狂人不狂,不忘“徒增愧畏耳”,見圖九。可見懷素不愧為開士!一幀好似一個巨浪,三波大浪攜颶風扶搖直上擊水三千里,暴風雨的中心似乎有了禪意,神色自如地運筆書寫“大曆丁巳冬十月廿有”之後,空中的暴風雨霹靂落下“八”,雨點疾馳落地變成了一個帶尾巴的音樂休止符“日”字,見圖九。全篇戛然而止,餘味悠長令人再三回味。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

新書友,請點擊上方紅色按鈕“關注” ↑↑↑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May.

17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懷素(737-799)字藏真,唐零陵郡(湖南永州)人,移居長沙。被大其28歲的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稱為同道知己。其作品《自敘帖》書寫於唐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其人俗姓錢,7歲為僧,中年遠遊,北上長安,於顏真卿處得張旭筆法。性情豪放,好作草書。傳懷素種芭蕉萬株當紙用,以漆盤習書,擲筆為冢。明王世貞評價其書法“奇矯無前,獨冠諸種。”文徵明雲:“雖狂怪怒張,而求其點畫波發,又不合規範者蓋鮮。”安岐謂:“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乎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之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自敘帖》是懷素自述學書經歷,曾被書法大師顏真卿稱為同道。雖然他按著字體形象、師承風格、運筆速度分類抄錄當時十位名人雅士對其草書的讚美詩句,其叔父以為他“愚劣”也如實抄錄。把這些人的褒貶詩集為一卷,由顏真卿為詩卷寫序。序言曰:“開士懷素,僧中之英”,“忽見師作,縱橫不群,迅疾駭人,若見舊觀。”顏真卿讚揚懷素為僧侶精英,看見他的書法就想到了自己老師張旭的情景。懷素很自信但是並沒有陶醉於別人的讚揚,而是很有自知之明。“皆辭旨激切,理識玄奧,固非虛蕩之所敢當,徒增愧畏耳。”就是明證,說明懷素絕對不是那種淺薄之徒。可謂知識淵博,頭腦清醒,有雄才大略,歷代的“以狂繼顛”和“顛張醉素”,只能說明其書法藝術風格並非說人,其人是非常清醒的文人高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一、章法風格與用筆姿勢

據傳懷素書寫《自敘帖》有三本。傳此本《自敘帖》是蘇子美家藏本,其首六行已損為蘇舜欽補寫。蘇氏補寫前肯定是仔細研究過,這六行與全文書寫氣息甚合。《自敘帖》為紙本墨跡,縱28.3釐米,橫755釐米,37幀,126行,共計702字。現藏臺灣故宮博物院。從書寫爛熟於心的程度推測其實際書寫數量遠遠不止三本。懷素的《自敘帖》把中國草書的精髓--中鋒行筆表現得瀟灑淋至。臨摹《自敘帖》的難處不在於形似而在於神似。有基本功的人得形似三個月就行,可是得其神似三年也不見得。得其神似的關鍵不是旋腕而是懸肘後快速書寫。僅僅懸肘就非常了得,而且是非常快速書寫,可見其中的難度。經試驗證明,如果60分鐘內一口氣寫完《自序帖》,就需要非常充沛的精力和體力。書寫完每一幀約兩分鐘,墨不可太濃要適中,否則幹筆飛白太多,而且速度提不高。要達到神似,首先必須站立書寫,只有以禪定的心態來應對律動的跳躍,才能寫出懷素《自敘帖》裡那種跌宕起伏的風格性情。

王僧虔說:書法“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孫過庭在書譜裡說:“草以使轉為形質,以點畫為性情”。《自敘帖》以中峰使轉造就形質,處處精到,使轉節點恰到好處,以形傳神;以點畫俯仰變化顯示律動,以神傳情。由於站立臨摹《自敘帖》,揮轉自如,運筆流暢,神發於情,神賴於形,心手雙暢,形神兼備。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自序帖》章法佈局的美學特徵:

《書法導報》以前有文從書法欣賞的角度談《自序帖》的造型美和旋律美。本文從掌握書法章法技巧的角度審視《自序帖》的運筆之法,特別是用現代科學技術來破譯懷素連綿草書的內在規律,以便分析臨摹掌握佈局韻律美的本質法則。

1、書法線條質量美:主要表現為立體感、力量感、節奏感。這些來自筆法的核心--正峰(中鋒及高質量側鋒)和使轉節點的力度。線條是書法語言的基本元素,其質量、外形、律動、構造是線條的四要素。

2、書法線條組合美:漢字外形方塊、塑造立體空間、律動順序銜接,主要筆勢突出。線條之間,兩字之間都可以拉長、縮短。章法、使轉、氣勢、韻律是組合的原則。懷素連綿草書的規律是創造使轉形質節點,才能顯示漢字的構造、骨力特徵和韻律美。

3、書法整體美:書法可謂黑白一局棋,如領軍佈陣,將軍校尉,各就各位。核心字如將軍,與領軍字成犄角之勢的校尉字組成穩定的三角形突擊之勢,散合有度,宜攻宜守。這種大線條、大組合以整體美為原則,不在乎一個字,更不在乎某一個點畫的俯仰欹正。關照的重點在沿著章法中軸線的韻律律動的需要。黑白布局一盤棋,不在乎一兵一卒的得失。一畫之間,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於毫芒。運筆無不點畫振動,又要使轉節點分佈其中,以形顯神。

4、性情跌宕起伏美:以形傳神,神韻發於情。

懷素為僧多年,靜動有度,對於自序內容爛熟於心,書寫跨度大,意在筆先,思緒在筆先。往往是毛筆的運動軌跡沒有完成上一句,思緒已經到了下一句的首字,使得很多字行筆跨躍跳動,後人往往認錯或者不可思議。其實,懷素的大跨度書寫符合現代科學技術的思路。計算機漢字輸入法裡面,對於常用語可以輸入首字、第二字的第一個筆畫(或者拼音的第一個字母),再輸入最後一個字的最末筆畫(或者拼音字母)即可打出整句。懷素處理兩字之間的牽絲連帶和上句末字與下句首字的牽絲連帶時,就是採用了類似於現代科技所考慮的方法。一千年前的懷素,思路與現代科技的異工同曲不得不令人佩服。例如第113行的“鶴”字歷來被認為“錫”字的筆誤。把這個草字和第七行的草字“錫”字比較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其實是後人沒有理解懷素意圖的誤讀。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自敘帖》的瑕疵或者敗筆之處

《自敘帖》雖然是經典作品,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學東施效顰。

有些資料全部是讚譽不談瑕疵,本人貿然拋磚引玉。

1、線條單薄無力。

第二行的“事”字行筆猶豫線條質量差。第三行“暇”字的線條單薄無力。

3、敗筆線條。 56行的“向”字第一撇為偏鋒。119行的“奧”字的第一筆為偏鋒敗筆。一般認為正峰包括中鋒和高質量的側鋒,而偏鋒顯然是敗筆。當然瑕疵敗筆之處還有,本文只是點到為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四、《自敘帖》的分析臨摹要點

分析臨摹並不是要和複印的一樣,而是要學習到懷素書法的精髓和章法布白技巧,滿足性情神采的形質要求。

(一)、臨摹歩驟:

1、筆法跳動中心線:記熟草書結體中心線。臨摹要留心字勢、筆勢,記準點畫俯仰向背取勢並把握中鋒佔正峰的80%以上。如此既要兼顧筆勢,又要兼顧筆法。這很難,所以分解它。用鉛筆把筆勢中心軌跡輕輕畫在宣紙上,只要一心注重筆法。如此訓練,熟悉了就不再如此。也可以先重點精心練習自敘帖每一幀的領軍字、傳神字。每一幀寫準了領軍字、傳神字,等於綱已舉目自然張。

2、使轉節點製造形質。草書無節點則無形,突出形質才能傳神,以神傳情達意。讀帖要讀出節點的位置、數量。心無節點筆端無節點。

4、點畫筆勢決定風格和神韻。突出字中主筆、每幀中的領軍字精到才能呈顯性情。

5、坐姿懸腕書寫。用鉛筆在已經畫了中心線的宣紙上運筆,很容易掌握結體準確,只要留心筆法提按的跳動性,就可以掌握點畫的神韻。以原書寫速度的1/2書寫,熟練了可以逐步提高速度。

6、變坐姿為站姿懸肘書寫。由原來的懸腕變為懸肘,使大筆畫的領軍字更加自然流暢。重複以上1-5的練習,達到懷素的速度書寫方可追逐古人達到神似。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臨摹敘述慣用語定義:

1、大使轉節點:使轉捻管腕力製造大節點1。

2、小使轉節點:使轉頓筆指力成節點。

3、低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5分鐘。

4、高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3分鐘。

5、按肘壓腕逆鋒澀筆運行:低頭拱背強力度書寫主筆。

6、提腕靈活正峰運筆:輕鬆流暢書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臨摹步驟要點提示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明白了《自敘帖》用筆姿勢、美學特徵和瑕疵,按著臨摹步驟使用慣用語言敘述臨摹過程。

1、第一幀四行,據傳前六行為後人補寫,也甚合全文氣息。

2、第二幀四行,領軍字是“國”字,與“前人”、“西遊”形成犄角之勢,“前”、“見”、“淺”分別有一大一小共兩個節點。“杖”、“西”、“遊”、“謁”、“見”、“當”大小節點出現多處。

3、第四幀四行,領軍字為“顏”字,與“絹”、“所”組成三角形統帥全幀23個字。其中“絹”、“所”、“顏”、“家”形成的大節點成為本幀的點睛之筆。

4、第七幀四行,領軍字為“嵗”,與“部”、“韋”組成三角形支撐這幀的大框架,特別是“韋”字要按肘壓腕澀筆快速運行。見圖三。

5、第十八幀四行,“開”字”為領軍字,與“峰”、“撼”成犄角之。穩定大局。另外有“萬”字為匠心獨運,歎為觀止,變化出奇,尤為優美。

6、《自敘帖》整篇37幀126行,前104行裡,雖然筆速有緩急之別,點畫有粗細之分,字形有欹正之勢,連綿草字跌宕起伏高潮不斷,但是每幀四行的大規矩沒有變。從27幀的105行起,僅“戴”一字就佔用了三行的空間,有情感爆發好似急風驟雨的感覺,第三筆是主筆,上拓的橫畫是點睛之處,見圖五。第28幀剛書寫了兩行稍微平息,到“目遇劣”又起高潮,三字佔用了兩行的空間。懷素對筆畫少的“目”字精心謀劃,在這個字上加強使轉,製造了兩個小節點三個大節點,使筆畫少空間大不顯得空闊無人。試想,如果沒有這五個節點的變化,“目”字能有這麼大的震撼力嗎。

之後,以三行一幀的速度寫了兩幀已經急不可耐,到第三十一幀剛寫了一行,情緒又亢奮起來,超常發揮,情到濃處已經不能自己,見圖七、圖八。以一幀兩行三五個字,三幀相連,激情亢奮,如顛如狂,活生生的“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如”的忘我境地,字狂人不狂,不忘“徒增愧畏耳”,見圖九。可見懷素不愧為開士!一幀好似一個巨浪,三波大浪攜颶風扶搖直上擊水三千里,暴風雨的中心似乎有了禪意,神色自如地運筆書寫“大曆丁巳冬十月廿有”之後,空中的暴風雨霹靂落下“八”,雨點疾馳落地變成了一個帶尾巴的音樂休止符“日”字,見圖九。全篇戛然而止,餘味悠長令人再三回味。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

新書友,請點擊上方紅色按鈕“關注” ↑↑↑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May.

17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懷素(737-799)字藏真,唐零陵郡(湖南永州)人,移居長沙。被大其28歲的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稱為同道知己。其作品《自敘帖》書寫於唐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其人俗姓錢,7歲為僧,中年遠遊,北上長安,於顏真卿處得張旭筆法。性情豪放,好作草書。傳懷素種芭蕉萬株當紙用,以漆盤習書,擲筆為冢。明王世貞評價其書法“奇矯無前,獨冠諸種。”文徵明雲:“雖狂怪怒張,而求其點畫波發,又不合規範者蓋鮮。”安岐謂:“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乎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之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自敘帖》是懷素自述學書經歷,曾被書法大師顏真卿稱為同道。雖然他按著字體形象、師承風格、運筆速度分類抄錄當時十位名人雅士對其草書的讚美詩句,其叔父以為他“愚劣”也如實抄錄。把這些人的褒貶詩集為一卷,由顏真卿為詩卷寫序。序言曰:“開士懷素,僧中之英”,“忽見師作,縱橫不群,迅疾駭人,若見舊觀。”顏真卿讚揚懷素為僧侶精英,看見他的書法就想到了自己老師張旭的情景。懷素很自信但是並沒有陶醉於別人的讚揚,而是很有自知之明。“皆辭旨激切,理識玄奧,固非虛蕩之所敢當,徒增愧畏耳。”就是明證,說明懷素絕對不是那種淺薄之徒。可謂知識淵博,頭腦清醒,有雄才大略,歷代的“以狂繼顛”和“顛張醉素”,只能說明其書法藝術風格並非說人,其人是非常清醒的文人高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一、章法風格與用筆姿勢

據傳懷素書寫《自敘帖》有三本。傳此本《自敘帖》是蘇子美家藏本,其首六行已損為蘇舜欽補寫。蘇氏補寫前肯定是仔細研究過,這六行與全文書寫氣息甚合。《自敘帖》為紙本墨跡,縱28.3釐米,橫755釐米,37幀,126行,共計702字。現藏臺灣故宮博物院。從書寫爛熟於心的程度推測其實際書寫數量遠遠不止三本。懷素的《自敘帖》把中國草書的精髓--中鋒行筆表現得瀟灑淋至。臨摹《自敘帖》的難處不在於形似而在於神似。有基本功的人得形似三個月就行,可是得其神似三年也不見得。得其神似的關鍵不是旋腕而是懸肘後快速書寫。僅僅懸肘就非常了得,而且是非常快速書寫,可見其中的難度。經試驗證明,如果60分鐘內一口氣寫完《自序帖》,就需要非常充沛的精力和體力。書寫完每一幀約兩分鐘,墨不可太濃要適中,否則幹筆飛白太多,而且速度提不高。要達到神似,首先必須站立書寫,只有以禪定的心態來應對律動的跳躍,才能寫出懷素《自敘帖》裡那種跌宕起伏的風格性情。

王僧虔說:書法“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孫過庭在書譜裡說:“草以使轉為形質,以點畫為性情”。《自敘帖》以中峰使轉造就形質,處處精到,使轉節點恰到好處,以形傳神;以點畫俯仰變化顯示律動,以神傳情。由於站立臨摹《自敘帖》,揮轉自如,運筆流暢,神發於情,神賴於形,心手雙暢,形神兼備。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自序帖》章法佈局的美學特徵:

《書法導報》以前有文從書法欣賞的角度談《自序帖》的造型美和旋律美。本文從掌握書法章法技巧的角度審視《自序帖》的運筆之法,特別是用現代科學技術來破譯懷素連綿草書的內在規律,以便分析臨摹掌握佈局韻律美的本質法則。

1、書法線條質量美:主要表現為立體感、力量感、節奏感。這些來自筆法的核心--正峰(中鋒及高質量側鋒)和使轉節點的力度。線條是書法語言的基本元素,其質量、外形、律動、構造是線條的四要素。

2、書法線條組合美:漢字外形方塊、塑造立體空間、律動順序銜接,主要筆勢突出。線條之間,兩字之間都可以拉長、縮短。章法、使轉、氣勢、韻律是組合的原則。懷素連綿草書的規律是創造使轉形質節點,才能顯示漢字的構造、骨力特徵和韻律美。

3、書法整體美:書法可謂黑白一局棋,如領軍佈陣,將軍校尉,各就各位。核心字如將軍,與領軍字成犄角之勢的校尉字組成穩定的三角形突擊之勢,散合有度,宜攻宜守。這種大線條、大組合以整體美為原則,不在乎一個字,更不在乎某一個點畫的俯仰欹正。關照的重點在沿著章法中軸線的韻律律動的需要。黑白布局一盤棋,不在乎一兵一卒的得失。一畫之間,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於毫芒。運筆無不點畫振動,又要使轉節點分佈其中,以形顯神。

4、性情跌宕起伏美:以形傳神,神韻發於情。

懷素為僧多年,靜動有度,對於自序內容爛熟於心,書寫跨度大,意在筆先,思緒在筆先。往往是毛筆的運動軌跡沒有完成上一句,思緒已經到了下一句的首字,使得很多字行筆跨躍跳動,後人往往認錯或者不可思議。其實,懷素的大跨度書寫符合現代科學技術的思路。計算機漢字輸入法裡面,對於常用語可以輸入首字、第二字的第一個筆畫(或者拼音的第一個字母),再輸入最後一個字的最末筆畫(或者拼音字母)即可打出整句。懷素處理兩字之間的牽絲連帶和上句末字與下句首字的牽絲連帶時,就是採用了類似於現代科技所考慮的方法。一千年前的懷素,思路與現代科技的異工同曲不得不令人佩服。例如第113行的“鶴”字歷來被認為“錫”字的筆誤。把這個草字和第七行的草字“錫”字比較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其實是後人沒有理解懷素意圖的誤讀。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自敘帖》的瑕疵或者敗筆之處

《自敘帖》雖然是經典作品,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學東施效顰。

有些資料全部是讚譽不談瑕疵,本人貿然拋磚引玉。

1、線條單薄無力。

第二行的“事”字行筆猶豫線條質量差。第三行“暇”字的線條單薄無力。

3、敗筆線條。 56行的“向”字第一撇為偏鋒。119行的“奧”字的第一筆為偏鋒敗筆。一般認為正峰包括中鋒和高質量的側鋒,而偏鋒顯然是敗筆。當然瑕疵敗筆之處還有,本文只是點到為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四、《自敘帖》的分析臨摹要點

分析臨摹並不是要和複印的一樣,而是要學習到懷素書法的精髓和章法布白技巧,滿足性情神采的形質要求。

(一)、臨摹歩驟:

1、筆法跳動中心線:記熟草書結體中心線。臨摹要留心字勢、筆勢,記準點畫俯仰向背取勢並把握中鋒佔正峰的80%以上。如此既要兼顧筆勢,又要兼顧筆法。這很難,所以分解它。用鉛筆把筆勢中心軌跡輕輕畫在宣紙上,只要一心注重筆法。如此訓練,熟悉了就不再如此。也可以先重點精心練習自敘帖每一幀的領軍字、傳神字。每一幀寫準了領軍字、傳神字,等於綱已舉目自然張。

2、使轉節點製造形質。草書無節點則無形,突出形質才能傳神,以神傳情達意。讀帖要讀出節點的位置、數量。心無節點筆端無節點。

4、點畫筆勢決定風格和神韻。突出字中主筆、每幀中的領軍字精到才能呈顯性情。

5、坐姿懸腕書寫。用鉛筆在已經畫了中心線的宣紙上運筆,很容易掌握結體準確,只要留心筆法提按的跳動性,就可以掌握點畫的神韻。以原書寫速度的1/2書寫,熟練了可以逐步提高速度。

6、變坐姿為站姿懸肘書寫。由原來的懸腕變為懸肘,使大筆畫的領軍字更加自然流暢。重複以上1-5的練習,達到懷素的速度書寫方可追逐古人達到神似。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臨摹敘述慣用語定義:

1、大使轉節點:使轉捻管腕力製造大節點1。

2、小使轉節點:使轉頓筆指力成節點。

3、低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5分鐘。

4、高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3分鐘。

5、按肘壓腕逆鋒澀筆運行:低頭拱背強力度書寫主筆。

6、提腕靈活正峰運筆:輕鬆流暢書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臨摹步驟要點提示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明白了《自敘帖》用筆姿勢、美學特徵和瑕疵,按著臨摹步驟使用慣用語言敘述臨摹過程。

1、第一幀四行,據傳前六行為後人補寫,也甚合全文氣息。

2、第二幀四行,領軍字是“國”字,與“前人”、“西遊”形成犄角之勢,“前”、“見”、“淺”分別有一大一小共兩個節點。“杖”、“西”、“遊”、“謁”、“見”、“當”大小節點出現多處。

3、第四幀四行,領軍字為“顏”字,與“絹”、“所”組成三角形統帥全幀23個字。其中“絹”、“所”、“顏”、“家”形成的大節點成為本幀的點睛之筆。

4、第七幀四行,領軍字為“嵗”,與“部”、“韋”組成三角形支撐這幀的大框架,特別是“韋”字要按肘壓腕澀筆快速運行。見圖三。

5、第十八幀四行,“開”字”為領軍字,與“峰”、“撼”成犄角之。穩定大局。另外有“萬”字為匠心獨運,歎為觀止,變化出奇,尤為優美。

6、《自敘帖》整篇37幀126行,前104行裡,雖然筆速有緩急之別,點畫有粗細之分,字形有欹正之勢,連綿草字跌宕起伏高潮不斷,但是每幀四行的大規矩沒有變。從27幀的105行起,僅“戴”一字就佔用了三行的空間,有情感爆發好似急風驟雨的感覺,第三筆是主筆,上拓的橫畫是點睛之處,見圖五。第28幀剛書寫了兩行稍微平息,到“目遇劣”又起高潮,三字佔用了兩行的空間。懷素對筆畫少的“目”字精心謀劃,在這個字上加強使轉,製造了兩個小節點三個大節點,使筆畫少空間大不顯得空闊無人。試想,如果沒有這五個節點的變化,“目”字能有這麼大的震撼力嗎。

之後,以三行一幀的速度寫了兩幀已經急不可耐,到第三十一幀剛寫了一行,情緒又亢奮起來,超常發揮,情到濃處已經不能自己,見圖七、圖八。以一幀兩行三五個字,三幀相連,激情亢奮,如顛如狂,活生生的“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如”的忘我境地,字狂人不狂,不忘“徒增愧畏耳”,見圖九。可見懷素不愧為開士!一幀好似一個巨浪,三波大浪攜颶風扶搖直上擊水三千里,暴風雨的中心似乎有了禪意,神色自如地運筆書寫“大曆丁巳冬十月廿有”之後,空中的暴風雨霹靂落下“八”,雨點疾馳落地變成了一個帶尾巴的音樂休止符“日”字,見圖九。全篇戛然而止,餘味悠長令人再三回味。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荀子《勸學》

— THE END —

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私信後臺,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迴應。

~歡迎評論點贊分享~

"

新書友,請點擊上方紅色按鈕“關注” ↑↑↑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May.

17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懷素(737-799)字藏真,唐零陵郡(湖南永州)人,移居長沙。被大其28歲的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稱為同道知己。其作品《自敘帖》書寫於唐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其人俗姓錢,7歲為僧,中年遠遊,北上長安,於顏真卿處得張旭筆法。性情豪放,好作草書。傳懷素種芭蕉萬株當紙用,以漆盤習書,擲筆為冢。明王世貞評價其書法“奇矯無前,獨冠諸種。”文徵明雲:“雖狂怪怒張,而求其點畫波發,又不合規範者蓋鮮。”安岐謂:“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乎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之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自敘帖》是懷素自述學書經歷,曾被書法大師顏真卿稱為同道。雖然他按著字體形象、師承風格、運筆速度分類抄錄當時十位名人雅士對其草書的讚美詩句,其叔父以為他“愚劣”也如實抄錄。把這些人的褒貶詩集為一卷,由顏真卿為詩卷寫序。序言曰:“開士懷素,僧中之英”,“忽見師作,縱橫不群,迅疾駭人,若見舊觀。”顏真卿讚揚懷素為僧侶精英,看見他的書法就想到了自己老師張旭的情景。懷素很自信但是並沒有陶醉於別人的讚揚,而是很有自知之明。“皆辭旨激切,理識玄奧,固非虛蕩之所敢當,徒增愧畏耳。”就是明證,說明懷素絕對不是那種淺薄之徒。可謂知識淵博,頭腦清醒,有雄才大略,歷代的“以狂繼顛”和“顛張醉素”,只能說明其書法藝術風格並非說人,其人是非常清醒的文人高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一、章法風格與用筆姿勢

據傳懷素書寫《自敘帖》有三本。傳此本《自敘帖》是蘇子美家藏本,其首六行已損為蘇舜欽補寫。蘇氏補寫前肯定是仔細研究過,這六行與全文書寫氣息甚合。《自敘帖》為紙本墨跡,縱28.3釐米,橫755釐米,37幀,126行,共計702字。現藏臺灣故宮博物院。從書寫爛熟於心的程度推測其實際書寫數量遠遠不止三本。懷素的《自敘帖》把中國草書的精髓--中鋒行筆表現得瀟灑淋至。臨摹《自敘帖》的難處不在於形似而在於神似。有基本功的人得形似三個月就行,可是得其神似三年也不見得。得其神似的關鍵不是旋腕而是懸肘後快速書寫。僅僅懸肘就非常了得,而且是非常快速書寫,可見其中的難度。經試驗證明,如果60分鐘內一口氣寫完《自序帖》,就需要非常充沛的精力和體力。書寫完每一幀約兩分鐘,墨不可太濃要適中,否則幹筆飛白太多,而且速度提不高。要達到神似,首先必須站立書寫,只有以禪定的心態來應對律動的跳躍,才能寫出懷素《自敘帖》裡那種跌宕起伏的風格性情。

王僧虔說:書法“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孫過庭在書譜裡說:“草以使轉為形質,以點畫為性情”。《自敘帖》以中峰使轉造就形質,處處精到,使轉節點恰到好處,以形傳神;以點畫俯仰變化顯示律動,以神傳情。由於站立臨摹《自敘帖》,揮轉自如,運筆流暢,神發於情,神賴於形,心手雙暢,形神兼備。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自序帖》章法佈局的美學特徵:

《書法導報》以前有文從書法欣賞的角度談《自序帖》的造型美和旋律美。本文從掌握書法章法技巧的角度審視《自序帖》的運筆之法,特別是用現代科學技術來破譯懷素連綿草書的內在規律,以便分析臨摹掌握佈局韻律美的本質法則。

1、書法線條質量美:主要表現為立體感、力量感、節奏感。這些來自筆法的核心--正峰(中鋒及高質量側鋒)和使轉節點的力度。線條是書法語言的基本元素,其質量、外形、律動、構造是線條的四要素。

2、書法線條組合美:漢字外形方塊、塑造立體空間、律動順序銜接,主要筆勢突出。線條之間,兩字之間都可以拉長、縮短。章法、使轉、氣勢、韻律是組合的原則。懷素連綿草書的規律是創造使轉形質節點,才能顯示漢字的構造、骨力特徵和韻律美。

3、書法整體美:書法可謂黑白一局棋,如領軍佈陣,將軍校尉,各就各位。核心字如將軍,與領軍字成犄角之勢的校尉字組成穩定的三角形突擊之勢,散合有度,宜攻宜守。這種大線條、大組合以整體美為原則,不在乎一個字,更不在乎某一個點畫的俯仰欹正。關照的重點在沿著章法中軸線的韻律律動的需要。黑白布局一盤棋,不在乎一兵一卒的得失。一畫之間,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於毫芒。運筆無不點畫振動,又要使轉節點分佈其中,以形顯神。

4、性情跌宕起伏美:以形傳神,神韻發於情。

懷素為僧多年,靜動有度,對於自序內容爛熟於心,書寫跨度大,意在筆先,思緒在筆先。往往是毛筆的運動軌跡沒有完成上一句,思緒已經到了下一句的首字,使得很多字行筆跨躍跳動,後人往往認錯或者不可思議。其實,懷素的大跨度書寫符合現代科學技術的思路。計算機漢字輸入法裡面,對於常用語可以輸入首字、第二字的第一個筆畫(或者拼音的第一個字母),再輸入最後一個字的最末筆畫(或者拼音字母)即可打出整句。懷素處理兩字之間的牽絲連帶和上句末字與下句首字的牽絲連帶時,就是採用了類似於現代科技所考慮的方法。一千年前的懷素,思路與現代科技的異工同曲不得不令人佩服。例如第113行的“鶴”字歷來被認為“錫”字的筆誤。把這個草字和第七行的草字“錫”字比較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其實是後人沒有理解懷素意圖的誤讀。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自敘帖》的瑕疵或者敗筆之處

《自敘帖》雖然是經典作品,但是我們絕對不能學東施效顰。

有些資料全部是讚譽不談瑕疵,本人貿然拋磚引玉。

1、線條單薄無力。

第二行的“事”字行筆猶豫線條質量差。第三行“暇”字的線條單薄無力。

3、敗筆線條。 56行的“向”字第一撇為偏鋒。119行的“奧”字的第一筆為偏鋒敗筆。一般認為正峰包括中鋒和高質量的側鋒,而偏鋒顯然是敗筆。當然瑕疵敗筆之處還有,本文只是點到為止。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四、《自敘帖》的分析臨摹要點

分析臨摹並不是要和複印的一樣,而是要學習到懷素書法的精髓和章法布白技巧,滿足性情神采的形質要求。

(一)、臨摹歩驟:

1、筆法跳動中心線:記熟草書結體中心線。臨摹要留心字勢、筆勢,記準點畫俯仰向背取勢並把握中鋒佔正峰的80%以上。如此既要兼顧筆勢,又要兼顧筆法。這很難,所以分解它。用鉛筆把筆勢中心軌跡輕輕畫在宣紙上,只要一心注重筆法。如此訓練,熟悉了就不再如此。也可以先重點精心練習自敘帖每一幀的領軍字、傳神字。每一幀寫準了領軍字、傳神字,等於綱已舉目自然張。

2、使轉節點製造形質。草書無節點則無形,突出形質才能傳神,以神傳情達意。讀帖要讀出節點的位置、數量。心無節點筆端無節點。

4、點畫筆勢決定風格和神韻。突出字中主筆、每幀中的領軍字精到才能呈顯性情。

5、坐姿懸腕書寫。用鉛筆在已經畫了中心線的宣紙上運筆,很容易掌握結體準確,只要留心筆法提按的跳動性,就可以掌握點畫的神韻。以原書寫速度的1/2書寫,熟練了可以逐步提高速度。

6、變坐姿為站姿懸肘書寫。由原來的懸腕變為懸肘,使大筆畫的領軍字更加自然流暢。重複以上1-5的練習,達到懷素的速度書寫方可追逐古人達到神似。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二)、臨摹敘述慣用語定義:

1、大使轉節點:使轉捻管腕力製造大節點1。

2、小使轉節點:使轉頓筆指力成節點。

3、低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5分鐘。

4、高速行筆:寫《自序帖》,每幀3分鐘。

5、按肘壓腕逆鋒澀筆運行:低頭拱背強力度書寫主筆。

6、提腕靈活正峰運筆:輕鬆流暢書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三)、臨摹步驟要點提示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明白了《自敘帖》用筆姿勢、美學特徵和瑕疵,按著臨摹步驟使用慣用語言敘述臨摹過程。

1、第一幀四行,據傳前六行為後人補寫,也甚合全文氣息。

2、第二幀四行,領軍字是“國”字,與“前人”、“西遊”形成犄角之勢,“前”、“見”、“淺”分別有一大一小共兩個節點。“杖”、“西”、“遊”、“謁”、“見”、“當”大小節點出現多處。

3、第四幀四行,領軍字為“顏”字,與“絹”、“所”組成三角形統帥全幀23個字。其中“絹”、“所”、“顏”、“家”形成的大節點成為本幀的點睛之筆。

4、第七幀四行,領軍字為“嵗”,與“部”、“韋”組成三角形支撐這幀的大框架,特別是“韋”字要按肘壓腕澀筆快速運行。見圖三。

5、第十八幀四行,“開”字”為領軍字,與“峰”、“撼”成犄角之。穩定大局。另外有“萬”字為匠心獨運,歎為觀止,變化出奇,尤為優美。

6、《自敘帖》整篇37幀126行,前104行裡,雖然筆速有緩急之別,點畫有粗細之分,字形有欹正之勢,連綿草字跌宕起伏高潮不斷,但是每幀四行的大規矩沒有變。從27幀的105行起,僅“戴”一字就佔用了三行的空間,有情感爆發好似急風驟雨的感覺,第三筆是主筆,上拓的橫畫是點睛之處,見圖五。第28幀剛書寫了兩行稍微平息,到“目遇劣”又起高潮,三字佔用了兩行的空間。懷素對筆畫少的“目”字精心謀劃,在這個字上加強使轉,製造了兩個小節點三個大節點,使筆畫少空間大不顯得空闊無人。試想,如果沒有這五個節點的變化,“目”字能有這麼大的震撼力嗎。

之後,以三行一幀的速度寫了兩幀已經急不可耐,到第三十一幀剛寫了一行,情緒又亢奮起來,超常發揮,情到濃處已經不能自己,見圖七、圖八。以一幀兩行三五個字,三幀相連,激情亢奮,如顛如狂,活生生的“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如”的忘我境地,字狂人不狂,不忘“徒增愧畏耳”,見圖九。可見懷素不愧為開士!一幀好似一個巨浪,三波大浪攜颶風扶搖直上擊水三千里,暴風雨的中心似乎有了禪意,神色自如地運筆書寫“大曆丁巳冬十月廿有”之後,空中的暴風雨霹靂落下“八”,雨點疾馳落地變成了一個帶尾巴的音樂休止符“日”字,見圖九。全篇戛然而止,餘味悠長令人再三回味。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荀子《勸學》

— THE END —

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私信後臺,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迴應。

~歡迎評論點贊分享~

走進書法|《自敘帖》章法解讀與臨摹要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