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海滄街道以書法形式展現優良家風 傳承耕讀文化

書法 藝術 舞蹈 農業 東南網 2017-06-04
廈門海滄街道以書法形式展現優良家風 傳承耕讀文化

欣賞書法作品,傳承優良家訓

廈門海滄街道以書法形式展現優良家風 傳承耕讀文化

書法作品展示

廈門海滄街道以書法形式展現優良家風 傳承耕讀文化

舞蹈《竹舞集訓》

廈門海滄街道以書法形式展現優良家風 傳承耕讀文化

最佳作品獲獎人員

廈門晚報訊(記者 李曉輝 李巧莉)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昨天上午,一場以“耕讀海滄·家風家訓墨飄香”為主題的書法作品頒獎儀式及青礁小學慶“六一”文藝匯演,在海滄區海滄街道蘆塘書院耕讀廣場舉行。

舞臺上,孩子們跳著由《顏氏家訓》編排而成的舞蹈;舞臺下,展出的是優良家風家訓書法作品。“海滄耕讀文化並非停留在書本上,體現的載體是紮紮實實的。”海滄街道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豐富的活動內容、多樣的活動方式,展示街道各個村居文明家庭的治家理念,以及現代家庭的良好家風,從而營造弘揚耕讀文化、傳承優良家風的良好氛圍。

優秀家風家訓引入校園,再讓孩子們去感染村民

昨天上午的文藝匯演中,舞蹈節目《竹舞集訓》讓人耳目一新。小演員們身穿古裝,手持竹簡,用稚嫩清亮的嗓音誦讀著青礁村的《顏氏家訓》。

青礁小學校長魏運明說,學校不僅將優秀家風家訓引入課堂,還讓孩子帶出校園,感染更多村民,藉此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人們的文明素養。

除了青礁小學孩子們的精彩表演,還有不少家長也登上了舞臺。熱情的村民則端出茶果,招待前來參加活動的客人,有些村民還義務當起志願者。“這些都是弘揚耕讀文化所帶來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魏運明說。

父親創作家訓女兒書寫,讓孩子從小學會為人處世

在蘆塘書院展出的,是“耕讀海滄·家風家訓墨飄香”書法活動徵集來的作品。“看,這是我們學校的書法老師寫的!”正在欣賞作品的小學生顏夕,一眼就認出“治家之道,去奢崇儉”這幾個字出自老師的手,順便還向身邊的同學講解了這幾個字的含義。

據瞭解,展出的書法作品中,有不少是街道轄區居民書寫的自家家風家訓。比如《顏氏家訓》的參賽作品,作者都姓顏。

獲得“最佳文筆獎”的,是華中師大海滄附小初一學生陳夢娟,她的家風家訓書法作品是《陳氏家訓》,其內容是她的父親創作的。她的父親說,希望她能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獲得“最佳傳承獎”的是村民李麗璇。她說,家風家訓貼近生活又朗朗上口,對孩子的為人處世影響很大。漸美村村民鄭忠華愛好書法,他特別為此次活動原創了一幅隸書作品“蘆山古樸傳祖訓,塘水清真映家園”。來自臺灣的李佩珍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好的家風家訓能讓孩子從小就有正確的為人處世方法,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

書寫家訓講述家風故事,傳承和傳播耕讀文化

據記者瞭解,海滄街道“耕讀海滄·家風家訓墨飄香”書法作品徵集歷時近一個月,共收到海滄街道轄區內244名書法愛好者的300多幅作品。海滄街道辦工作人員說,除了居民,街道及社區幹部、企事業單位的員工都積極參與,參與者最小的僅9歲,最年長的86歲。

活動最終評選出5幅最佳作品、10幅優秀作品及20幅入圍作品。據介紹,徵集活動結束後,這些書法作品還將在街道轄區的各書院巡展。“書以載道,這是一次以書法形式承載、宣揚耕讀文化的活動。”海滄區書法協會副會長、祕書長張胤生說。

“優良家風家訓是家庭、社會的重要精神支撐,希望藉此活動,讓好家風在千家萬戶生根發芽,將耕讀文化的優良傳統一代代傳下去。”海滄街道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通過書寫家風家訓、村民之間互相交流良好家風養成的故事,將傳統家風家教與現代教育意識結合起來,引導大家傳承和傳播耕讀文化。

【榮譽榜】

最佳傳承獎:李麗璇

最佳鄉情獎:鄭忠華

最佳哲理獎:蘇玉洪

最佳書寫獎:王龍傑

最佳文筆獎:陳夢娟

優秀獎:林建昌、王玉麟、羅淇中、宗明輝、楊明宇、林翔靜、陳韋陽、馬楷曦、顏菲、楊小花、顏宏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