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人物:最有爭議的篆刻大家,鄧派第三人——徐三庚

書法 篆刻 藝術 鄧石如 談藝錄 2017-06-26

人的機遇很多時候是神奇的。

半壁齋主許培鑫學篆刻是在看守所裡遇到陳巨來之後開始學習的(見許培鑫《我與老師陳巨來》),我們今天講的主人公徐三庚,他的篆刻生涯起始於一家道觀。

篆刻人物:最有爭議的篆刻大家,鄧派第三人——徐三庚

徐三庚(1826~1890),清代篆刻家。字辛谷,又字詵郭,號井罍,又號袖海,別號金罍山民、似魚室主、餘糧生,浙江紹興上虞人。精於金石文字,善篆隸篆書。苦習《吳紀功碑》,參以金冬心(金農)的側筆用法,纖細流麗,飄逸多姿,在吳熙載、趙之謙外另闢面目。

徐三庚出生貧苦農家,稍微長大之後外出謀生,暫時沒有門路之後,暫時在一個道觀裡打雜。道觀裡有一個道人擅長書法、篆刻,徐三庚得到他的傳授,遂此入門,既有摹擬漢印之深厚基礎,又具漢碑額篆及天發神讖碑之書法根底。

徐三庚生活的年代是個篆刻大發展的年代,他的年齡在吳讓之和趙之謙之間,他比趙之謙大3歲,比吳讓之小17歲,因為是浙江人,徐三庚的篆刻學習也是受地域影響,從浙派入手,師法陳曼生和趙次閒,可謂得其神理。如:

篆刻人物:最有爭議的篆刻大家,鄧派第三人——徐三庚

(徐三庚印)

篆刻人物:最有爭議的篆刻大家,鄧派第三人——徐三庚

(字光甫行九)

篆刻人物:最有爭議的篆刻大家,鄧派第三人——徐三庚

(嘉興徐榮宙近泉)

篆刻人物:最有爭議的篆刻大家,鄧派第三人——徐三庚

(曾經滄海)

33歲時,徐三庚見徽派大師程邃作品,於是開始學習程邃印風,這個可以從他的一方印章看出來:

篆刻人物:最有爭議的篆刻大家,鄧派第三人——徐三庚

(郝氏子豐珍藏書畫之章)

至35歲時,徐三庚結識岑中陶,岑中陶是大收藏家,徐三庚得以在他那裡大量瀏覽、觀賞古今名印,由此大悟,於是,開始了他由浙宗轉向徽宗的道路。

之後,他在鄧石如和吳讓之那裡學到了“印從書出”的精髓,又基本進入鄧派的路子,在此後的近十年裡,他刻了大量師法鄧石如、吳讓之風格的印章:

篆刻人物:最有爭議的篆刻大家,鄧派第三人——徐三庚

(張子祥六十以後之作)

篆刻人物:最有爭議的篆刻大家,鄧派第三人——徐三庚

(劫灰餘物)

篆刻人物:最有爭議的篆刻大家,鄧派第三人——徐三庚

(放懷楚水吳山外得意唐詩晉帖間)

篆刻人物:最有爭議的篆刻大家,鄧派第三人——徐三庚

(上虞徐三庚袖海)

篆刻人物:最有爭議的篆刻大家,鄧派第三人——徐三庚

(圓鑑齋)

篆刻人物:最有爭議的篆刻大家,鄧派第三人——徐三庚

(長白清瑞之印)

其實,徐三庚在這一段時間的作品裡,已經漸漸有了吳讓之批評的“讓頭舒足”的問題,但此時的徐三庚,個人面目尚未形成,強烈的個人特色尚未顯露,他還是在鄧石如、吳讓之的道路上一路狂奔,但他的自學經歷使他形成了自我思考的強烈個性,他決不屑於尾隨他人之後,於是,他遵循和借鑑鄧石如的學習和創作方法,也從漢碑、漢碑額入手的基本法則的基礎上印外求印,上溯漢磚、漢瓦、漢金文,最終選擇了“吳紀功碑”體勢為自己的風格。吳紀功碑全名吳天璽紀功碑,三國東吳刻石。因為東吳末帝孫皓為維護其統治,製造“天命永歸大吳”的輿論,偽稱天降神讖而刻,故又稱《天發神讖碑》。

篆刻人物:最有爭議的篆刻大家,鄧派第三人——徐三庚

(《天發神讖碑》局部)

提起《天發神讖碑》在中國篆刻史上可是鼎鼎大名啊,趙之謙的“丁文蔚”印,黃牧甫的“鯤遊別館”兩印體勢啟發均來自此碑,後來的齊白石印風的創建,也受些碑啟發。

篆刻人物:最有爭議的篆刻大家,鄧派第三人——徐三庚

(趙之謙、黃牧甫與齊白石取法天法神讖碑的作品)

徐三庚的篆書風格得益於《天發神讖碑》,而其創作方式是“印從書出”,那麼,他的篆刻風格自然也是《天發神讖碑》風格的,他也由此形成了自家風格,徐三庚自家面目突出的篆刻風格由於是基於《天發神讖碑》的,因此,某些較為誇張的篆法就成為人們評論他“故作姿態”的“證據”。我們來看他的作品:

篆刻人物:最有爭議的篆刻大家,鄧派第三人——徐三庚

(袖中有東海)

篆刻人物:最有爭議的篆刻大家,鄧派第三人——徐三庚

(有所不為)

篆刻人物:最有爭議的篆刻大家,鄧派第三人——徐三庚

(石泉翰墨)

篆刻人物:最有爭議的篆刻大家,鄧派第三人——徐三庚

(臣鍾毓印)

篆刻人物:最有爭議的篆刻大家,鄧派第三人——徐三庚

(海鷗)

篆刻人物:最有爭議的篆刻大家,鄧派第三人——徐三庚

(萬里江山鴻爪遍,一天風月馬蹄寬)

篆刻人物:最有爭議的篆刻大家,鄧派第三人——徐三庚

(下官賣字自給)

我們來看,很多伸展出來的線條,乍一看,是有“騷首弄姿”的嫌疑的,但如果仔細觀摩,也能在這種誇張的線條中看到猛利與張揚,靈動、秀氣,氣息完滿,勁力十足又秀麗,絕無小家之氣。但這種飄逸的書風,在姿態百出之餘,也被貶者認為是柔媚纖弱,而且遍觀徐三庚作品,這種風格特徵千篇一律,缺乏新意,似乎徐三庚在形成自己的風格之後就一直沿著一條路子走下去,似乎很少考慮更多地吸收一些東西,來完善和豐富自己的印風。就是單純的把一路風格做到極致進而導致後人非議他是“以妖豔媚態悅人”。這當然也是由徐三庚的生活經歷決定的,在他的後半生,他一直客居上海“浦寓齋”賣書印為生,直到謝世,他需要大量的創作以換取生活資料和資財,這也是他的印風固化的原因,這跟浙派的趙之琛的經歷有相像之處。

由於徐三庚後期的篆刻創作還是“鄧派”的“印從書出”路線的,他也被稱為鄧派繼鄧石如、吳讓之之後的“鄧派第三人”。

(【布丁說篆刻】之27,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