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

臨帖是書法學習的唯一門徑,離開了臨帖則書法不能進步。世界上的各門藝術中,恐怕只有書法與他的傳統聯繫的如此緊密,離開了對傳統的正確繼承,書法幾乎不能前行。歷史上有多少狂妄的“創新”者,在推倒了傳統之後,也都在還沒有摸到書法大門的時候就倒下了。所以,聰明絕頂的米芾在45歲以前竭力集古字,臨帖可以達到亂真的程度,45歲以後才一變,遂卓然成大家。明末清初的王鐸在中年後,自己個人風格已形成,但仍然大量臨習閣帖,以至於能熟練的將不相連屬的閣帖中王羲之的信札,隨意剪裁,寫成一幅,足見其對閣帖的熟悉程度。當代寫碑大家陸維釗先生,至晚年臨《蘭亭序》數百通,且慨嘆說,如果我能早一點臨《蘭亭序》,我的字還會更好一些。臨帖,成為很多名家的必修課!而成名後的自詡者,放棄臨帖學習,我們看到他們或停滯不前,或出現大幅度下滑,所以“有空多臨帖”,是走向書法顛峰的捷徑。然如何把握臨帖過程的諸多問題?餘不才,據自己多年實踐,試述其由。


"

臨帖是書法學習的唯一門徑,離開了臨帖則書法不能進步。世界上的各門藝術中,恐怕只有書法與他的傳統聯繫的如此緊密,離開了對傳統的正確繼承,書法幾乎不能前行。歷史上有多少狂妄的“創新”者,在推倒了傳統之後,也都在還沒有摸到書法大門的時候就倒下了。所以,聰明絕頂的米芾在45歲以前竭力集古字,臨帖可以達到亂真的程度,45歲以後才一變,遂卓然成大家。明末清初的王鐸在中年後,自己個人風格已形成,但仍然大量臨習閣帖,以至於能熟練的將不相連屬的閣帖中王羲之的信札,隨意剪裁,寫成一幅,足見其對閣帖的熟悉程度。當代寫碑大家陸維釗先生,至晚年臨《蘭亭序》數百通,且慨嘆說,如果我能早一點臨《蘭亭序》,我的字還會更好一些。臨帖,成為很多名家的必修課!而成名後的自詡者,放棄臨帖學習,我們看到他們或停滯不前,或出現大幅度下滑,所以“有空多臨帖”,是走向書法顛峰的捷徑。然如何把握臨帖過程的諸多問題?餘不才,據自己多年實踐,試述其由。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一、專與博的問題


這是個老話題,但處理好這個問題,從近處看,可以解決如何邁步的問題;從遠處看,可以解決將來能成個什麼樣的家的問題。由此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我認為應先專,後博,然後再專。先專是選自己喜歡的一家碑帖,集中精力,花3—5年時間,日臨夜讀,仔細研究,達到閉目能誦的程度,則完成任務。以此為基,對此係列書風前後各代的名家諸碑帖,做系統化的觀摩與瞭解,不在精,而重在會於心,著於眼,各家形態各異,能明辨差別。但要注意這些形態俱為表象,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要能透過表象看到本質。在這個過程中,要在思想上形成對此書風的歷史與現在系統化的認識,找準自己在這個系統中所處的位置。再擴展到對整個書法史的全面認識,對歷代書法家的風格與作品應如數家珍,然後,再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史、哲的瞭解與學習,此為博。經過上述專與博的首輪學習,大致可以瞭解自己在哪個方面能有發展,自己有那些缺點,所謂“知己者明”,此時便可揚長避短,找準自己的興奮點,花大力氣鑽研下去,窮究所發現的每一個問題,找出原因、解決方法、以及效果如何?“衣帶漸寬終不悔”,此謂之再專。人生苦短,精力亦十分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尤其是在現在這個競爭激烈、飛速運轉的社會中,可自由支配的時間更少,欲全面開花,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學書法的道理是一樣的!


"

臨帖是書法學習的唯一門徑,離開了臨帖則書法不能進步。世界上的各門藝術中,恐怕只有書法與他的傳統聯繫的如此緊密,離開了對傳統的正確繼承,書法幾乎不能前行。歷史上有多少狂妄的“創新”者,在推倒了傳統之後,也都在還沒有摸到書法大門的時候就倒下了。所以,聰明絕頂的米芾在45歲以前竭力集古字,臨帖可以達到亂真的程度,45歲以後才一變,遂卓然成大家。明末清初的王鐸在中年後,自己個人風格已形成,但仍然大量臨習閣帖,以至於能熟練的將不相連屬的閣帖中王羲之的信札,隨意剪裁,寫成一幅,足見其對閣帖的熟悉程度。當代寫碑大家陸維釗先生,至晚年臨《蘭亭序》數百通,且慨嘆說,如果我能早一點臨《蘭亭序》,我的字還會更好一些。臨帖,成為很多名家的必修課!而成名後的自詡者,放棄臨帖學習,我們看到他們或停滯不前,或出現大幅度下滑,所以“有空多臨帖”,是走向書法顛峰的捷徑。然如何把握臨帖過程的諸多問題?餘不才,據自己多年實踐,試述其由。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一、專與博的問題


這是個老話題,但處理好這個問題,從近處看,可以解決如何邁步的問題;從遠處看,可以解決將來能成個什麼樣的家的問題。由此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我認為應先專,後博,然後再專。先專是選自己喜歡的一家碑帖,集中精力,花3—5年時間,日臨夜讀,仔細研究,達到閉目能誦的程度,則完成任務。以此為基,對此係列書風前後各代的名家諸碑帖,做系統化的觀摩與瞭解,不在精,而重在會於心,著於眼,各家形態各異,能明辨差別。但要注意這些形態俱為表象,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要能透過表象看到本質。在這個過程中,要在思想上形成對此書風的歷史與現在系統化的認識,找準自己在這個系統中所處的位置。再擴展到對整個書法史的全面認識,對歷代書法家的風格與作品應如數家珍,然後,再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史、哲的瞭解與學習,此為博。經過上述專與博的首輪學習,大致可以瞭解自己在哪個方面能有發展,自己有那些缺點,所謂“知己者明”,此時便可揚長避短,找準自己的興奮點,花大力氣鑽研下去,窮究所發現的每一個問題,找出原因、解決方法、以及效果如何?“衣帶漸寬終不悔”,此謂之再專。人生苦短,精力亦十分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尤其是在現在這個競爭激烈、飛速運轉的社會中,可自由支配的時間更少,欲全面開花,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學書法的道理是一樣的!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二、被動與主動


對新碑帖進行臨習的開始階段,應該是以帖為主,克己入帖,我認為是被動階段。此時可先將此碑帖懸於壁間,仔細觀摹月餘。對其形、神、用筆有了較為感性的認識後,再動手去臨寫。臨寫時做到“察之尚精,擬之貴似”(孫過庭語),此時,可以用雙鉤,幻燈放大,等等手段對原帖進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與臨寫,臨寫的量要大,儘量去掉自我理解的因素在手上出現,儘量做到熔入原帖。經上述學習,此時對原帖已瞭如指掌,可以以其一點作闡發,筆法、形態、神韻俱可,忽略其它各點,如同照像的聚焦,進行有目的的臨寫,則由被動轉為主動,找出自己喜歡的一個點,融入自我的書風,則帖為我所用,帖已成為我。


"

臨帖是書法學習的唯一門徑,離開了臨帖則書法不能進步。世界上的各門藝術中,恐怕只有書法與他的傳統聯繫的如此緊密,離開了對傳統的正確繼承,書法幾乎不能前行。歷史上有多少狂妄的“創新”者,在推倒了傳統之後,也都在還沒有摸到書法大門的時候就倒下了。所以,聰明絕頂的米芾在45歲以前竭力集古字,臨帖可以達到亂真的程度,45歲以後才一變,遂卓然成大家。明末清初的王鐸在中年後,自己個人風格已形成,但仍然大量臨習閣帖,以至於能熟練的將不相連屬的閣帖中王羲之的信札,隨意剪裁,寫成一幅,足見其對閣帖的熟悉程度。當代寫碑大家陸維釗先生,至晚年臨《蘭亭序》數百通,且慨嘆說,如果我能早一點臨《蘭亭序》,我的字還會更好一些。臨帖,成為很多名家的必修課!而成名後的自詡者,放棄臨帖學習,我們看到他們或停滯不前,或出現大幅度下滑,所以“有空多臨帖”,是走向書法顛峰的捷徑。然如何把握臨帖過程的諸多問題?餘不才,據自己多年實踐,試述其由。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一、專與博的問題


這是個老話題,但處理好這個問題,從近處看,可以解決如何邁步的問題;從遠處看,可以解決將來能成個什麼樣的家的問題。由此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我認為應先專,後博,然後再專。先專是選自己喜歡的一家碑帖,集中精力,花3—5年時間,日臨夜讀,仔細研究,達到閉目能誦的程度,則完成任務。以此為基,對此係列書風前後各代的名家諸碑帖,做系統化的觀摩與瞭解,不在精,而重在會於心,著於眼,各家形態各異,能明辨差別。但要注意這些形態俱為表象,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要能透過表象看到本質。在這個過程中,要在思想上形成對此書風的歷史與現在系統化的認識,找準自己在這個系統中所處的位置。再擴展到對整個書法史的全面認識,對歷代書法家的風格與作品應如數家珍,然後,再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史、哲的瞭解與學習,此為博。經過上述專與博的首輪學習,大致可以瞭解自己在哪個方面能有發展,自己有那些缺點,所謂“知己者明”,此時便可揚長避短,找準自己的興奮點,花大力氣鑽研下去,窮究所發現的每一個問題,找出原因、解決方法、以及效果如何?“衣帶漸寬終不悔”,此謂之再專。人生苦短,精力亦十分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尤其是在現在這個競爭激烈、飛速運轉的社會中,可自由支配的時間更少,欲全面開花,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學書法的道理是一樣的!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二、被動與主動


對新碑帖進行臨習的開始階段,應該是以帖為主,克己入帖,我認為是被動階段。此時可先將此碑帖懸於壁間,仔細觀摹月餘。對其形、神、用筆有了較為感性的認識後,再動手去臨寫。臨寫時做到“察之尚精,擬之貴似”(孫過庭語),此時,可以用雙鉤,幻燈放大,等等手段對原帖進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與臨寫,臨寫的量要大,儘量去掉自我理解的因素在手上出現,儘量做到熔入原帖。經上述學習,此時對原帖已瞭如指掌,可以以其一點作闡發,筆法、形態、神韻俱可,忽略其它各點,如同照像的聚焦,進行有目的的臨寫,則由被動轉為主動,找出自己喜歡的一個點,融入自我的書風,則帖為我所用,帖已成為我。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三、象與不象


在上述臨帖的被動階段首先要象,做到畢肖。南宋姜夔在〈續書譜〉中說“夫臨摹之際,毫髮失真,則神情頓異,所貴詳謹”。

在這個過程中要不斷尋找、分析能與碑帖象的因素,一個細節也不要放過。儘量達到照相式完美複製。包括用紙、用印、用墨、用筆、字形、章法等等。然後分析我為什麼象了?對不象的部分認真分析為什麼不象?差在哪裡?找出原因,重新臨摹。不象有兩種情況,一是根本臨不象。臨者在書法各要點運作功力上與碑帖相差較大,眼界、理性的分析能力都有很大差距,是能力不高的表現,是必然的。臨象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高度,是一個難點。也是一個進步。二是不想臨象。不想臨象的原因很多,但這往往是建立在臨者有極高的控制書法諸要素的能力上。以原帖作為引子而進行的創作實驗,性相近者則留之,不可取則棄之。是一種主動的攝取,是建立在臨者對原帖清醒的認識和分析的基礎之上的。如清王鐸,有數量眾多的臨二王的巨幅大軸,用筆、結構、章法與原帖全無一點相象之處,是不象的臨帖,已轉化為主動的準創作!象是基礎,沒有畢肖,則不象無所依傍。取其一點淺嘗輒止,如果眼力不高,往往失去對原帖本質的認識和理解,極易學成習氣,如果以此方法涉獵多帖,往往會習氣纏身,無可救藥。尤其是初學者,更不可多用此法,最終會毀了自己對書法的良好感覺。


"

臨帖是書法學習的唯一門徑,離開了臨帖則書法不能進步。世界上的各門藝術中,恐怕只有書法與他的傳統聯繫的如此緊密,離開了對傳統的正確繼承,書法幾乎不能前行。歷史上有多少狂妄的“創新”者,在推倒了傳統之後,也都在還沒有摸到書法大門的時候就倒下了。所以,聰明絕頂的米芾在45歲以前竭力集古字,臨帖可以達到亂真的程度,45歲以後才一變,遂卓然成大家。明末清初的王鐸在中年後,自己個人風格已形成,但仍然大量臨習閣帖,以至於能熟練的將不相連屬的閣帖中王羲之的信札,隨意剪裁,寫成一幅,足見其對閣帖的熟悉程度。當代寫碑大家陸維釗先生,至晚年臨《蘭亭序》數百通,且慨嘆說,如果我能早一點臨《蘭亭序》,我的字還會更好一些。臨帖,成為很多名家的必修課!而成名後的自詡者,放棄臨帖學習,我們看到他們或停滯不前,或出現大幅度下滑,所以“有空多臨帖”,是走向書法顛峰的捷徑。然如何把握臨帖過程的諸多問題?餘不才,據自己多年實踐,試述其由。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一、專與博的問題


這是個老話題,但處理好這個問題,從近處看,可以解決如何邁步的問題;從遠處看,可以解決將來能成個什麼樣的家的問題。由此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我認為應先專,後博,然後再專。先專是選自己喜歡的一家碑帖,集中精力,花3—5年時間,日臨夜讀,仔細研究,達到閉目能誦的程度,則完成任務。以此為基,對此係列書風前後各代的名家諸碑帖,做系統化的觀摩與瞭解,不在精,而重在會於心,著於眼,各家形態各異,能明辨差別。但要注意這些形態俱為表象,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要能透過表象看到本質。在這個過程中,要在思想上形成對此書風的歷史與現在系統化的認識,找準自己在這個系統中所處的位置。再擴展到對整個書法史的全面認識,對歷代書法家的風格與作品應如數家珍,然後,再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史、哲的瞭解與學習,此為博。經過上述專與博的首輪學習,大致可以瞭解自己在哪個方面能有發展,自己有那些缺點,所謂“知己者明”,此時便可揚長避短,找準自己的興奮點,花大力氣鑽研下去,窮究所發現的每一個問題,找出原因、解決方法、以及效果如何?“衣帶漸寬終不悔”,此謂之再專。人生苦短,精力亦十分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尤其是在現在這個競爭激烈、飛速運轉的社會中,可自由支配的時間更少,欲全面開花,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學書法的道理是一樣的!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二、被動與主動


對新碑帖進行臨習的開始階段,應該是以帖為主,克己入帖,我認為是被動階段。此時可先將此碑帖懸於壁間,仔細觀摹月餘。對其形、神、用筆有了較為感性的認識後,再動手去臨寫。臨寫時做到“察之尚精,擬之貴似”(孫過庭語),此時,可以用雙鉤,幻燈放大,等等手段對原帖進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與臨寫,臨寫的量要大,儘量去掉自我理解的因素在手上出現,儘量做到熔入原帖。經上述學習,此時對原帖已瞭如指掌,可以以其一點作闡發,筆法、形態、神韻俱可,忽略其它各點,如同照像的聚焦,進行有目的的臨寫,則由被動轉為主動,找出自己喜歡的一個點,融入自我的書風,則帖為我所用,帖已成為我。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三、象與不象


在上述臨帖的被動階段首先要象,做到畢肖。南宋姜夔在〈續書譜〉中說“夫臨摹之際,毫髮失真,則神情頓異,所貴詳謹”。

在這個過程中要不斷尋找、分析能與碑帖象的因素,一個細節也不要放過。儘量達到照相式完美複製。包括用紙、用印、用墨、用筆、字形、章法等等。然後分析我為什麼象了?對不象的部分認真分析為什麼不象?差在哪裡?找出原因,重新臨摹。不象有兩種情況,一是根本臨不象。臨者在書法各要點運作功力上與碑帖相差較大,眼界、理性的分析能力都有很大差距,是能力不高的表現,是必然的。臨象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高度,是一個難點。也是一個進步。二是不想臨象。不想臨象的原因很多,但這往往是建立在臨者有極高的控制書法諸要素的能力上。以原帖作為引子而進行的創作實驗,性相近者則留之,不可取則棄之。是一種主動的攝取,是建立在臨者對原帖清醒的認識和分析的基礎之上的。如清王鐸,有數量眾多的臨二王的巨幅大軸,用筆、結構、章法與原帖全無一點相象之處,是不象的臨帖,已轉化為主動的準創作!象是基礎,沒有畢肖,則不象無所依傍。取其一點淺嘗輒止,如果眼力不高,往往失去對原帖本質的認識和理解,極易學成習氣,如果以此方法涉獵多帖,往往會習氣纏身,無可救藥。尤其是初學者,更不可多用此法,最終會毀了自己對書法的良好感覺。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四、抄帖與信筆


很多人臨帖非常刻苦,但收效卻甚微,究其原因,是抄帖而不是臨帖。抄帖是漫無目的,沒有思考,不加分析,翻開字帖就寫,寫完後腦中一片空白,或只保留一種書寫的感覺,記住的東西很少。抄帖收效甚微,實在是浪費學習時間的“絕妙方法”。抄帖勞而無功,是無效臨帖,是學習者在不知不覺中最容易 犯的問題,會嚴重打擊學習者的積極性,危害很大,不可小視。可以用下面的方法糾正:每天臨帖定時、定量,量不可過大,要視時間多少而定。先讀帖,後臨寫,寫後反思,今天收穫是什麼?記住了什麼?並做出記錄。如此往復,則抄帖的毛病可以糾正。而且還可以養成勤思考,寫書後感的習慣,這樣可以為以後的進步提供參照,便於更好的拾漏補缺,及時修正前進的方向,時間長了,也便於形成自己的藝術思想。如稍加整理也可能形成理論著作。歷史上的大書法家有很多都是如此。信筆是筆不在書寫者的控制之下的亂畫,是技巧不熟練的原因,同時,也是書寫時不加分析、不動腦的原因。在初學者中存在,在老手的書寫中有時也存在。老手的信筆往往表現為一種習氣,更令人討厭!初學者的信筆多是臨帖的方法不正確所致,如抄帖,糾正了抄帖的毛病則信筆也會隨之解決。而老手則比較麻煩,是不思考,不學習等等。。。。。。原因較複雜,有時要完全糾正信筆,須推倒重來!


"

臨帖是書法學習的唯一門徑,離開了臨帖則書法不能進步。世界上的各門藝術中,恐怕只有書法與他的傳統聯繫的如此緊密,離開了對傳統的正確繼承,書法幾乎不能前行。歷史上有多少狂妄的“創新”者,在推倒了傳統之後,也都在還沒有摸到書法大門的時候就倒下了。所以,聰明絕頂的米芾在45歲以前竭力集古字,臨帖可以達到亂真的程度,45歲以後才一變,遂卓然成大家。明末清初的王鐸在中年後,自己個人風格已形成,但仍然大量臨習閣帖,以至於能熟練的將不相連屬的閣帖中王羲之的信札,隨意剪裁,寫成一幅,足見其對閣帖的熟悉程度。當代寫碑大家陸維釗先生,至晚年臨《蘭亭序》數百通,且慨嘆說,如果我能早一點臨《蘭亭序》,我的字還會更好一些。臨帖,成為很多名家的必修課!而成名後的自詡者,放棄臨帖學習,我們看到他們或停滯不前,或出現大幅度下滑,所以“有空多臨帖”,是走向書法顛峰的捷徑。然如何把握臨帖過程的諸多問題?餘不才,據自己多年實踐,試述其由。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一、專與博的問題


這是個老話題,但處理好這個問題,從近處看,可以解決如何邁步的問題;從遠處看,可以解決將來能成個什麼樣的家的問題。由此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我認為應先專,後博,然後再專。先專是選自己喜歡的一家碑帖,集中精力,花3—5年時間,日臨夜讀,仔細研究,達到閉目能誦的程度,則完成任務。以此為基,對此係列書風前後各代的名家諸碑帖,做系統化的觀摩與瞭解,不在精,而重在會於心,著於眼,各家形態各異,能明辨差別。但要注意這些形態俱為表象,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要能透過表象看到本質。在這個過程中,要在思想上形成對此書風的歷史與現在系統化的認識,找準自己在這個系統中所處的位置。再擴展到對整個書法史的全面認識,對歷代書法家的風格與作品應如數家珍,然後,再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史、哲的瞭解與學習,此為博。經過上述專與博的首輪學習,大致可以瞭解自己在哪個方面能有發展,自己有那些缺點,所謂“知己者明”,此時便可揚長避短,找準自己的興奮點,花大力氣鑽研下去,窮究所發現的每一個問題,找出原因、解決方法、以及效果如何?“衣帶漸寬終不悔”,此謂之再專。人生苦短,精力亦十分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尤其是在現在這個競爭激烈、飛速運轉的社會中,可自由支配的時間更少,欲全面開花,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學書法的道理是一樣的!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二、被動與主動


對新碑帖進行臨習的開始階段,應該是以帖為主,克己入帖,我認為是被動階段。此時可先將此碑帖懸於壁間,仔細觀摹月餘。對其形、神、用筆有了較為感性的認識後,再動手去臨寫。臨寫時做到“察之尚精,擬之貴似”(孫過庭語),此時,可以用雙鉤,幻燈放大,等等手段對原帖進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與臨寫,臨寫的量要大,儘量去掉自我理解的因素在手上出現,儘量做到熔入原帖。經上述學習,此時對原帖已瞭如指掌,可以以其一點作闡發,筆法、形態、神韻俱可,忽略其它各點,如同照像的聚焦,進行有目的的臨寫,則由被動轉為主動,找出自己喜歡的一個點,融入自我的書風,則帖為我所用,帖已成為我。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三、象與不象


在上述臨帖的被動階段首先要象,做到畢肖。南宋姜夔在〈續書譜〉中說“夫臨摹之際,毫髮失真,則神情頓異,所貴詳謹”。

在這個過程中要不斷尋找、分析能與碑帖象的因素,一個細節也不要放過。儘量達到照相式完美複製。包括用紙、用印、用墨、用筆、字形、章法等等。然後分析我為什麼象了?對不象的部分認真分析為什麼不象?差在哪裡?找出原因,重新臨摹。不象有兩種情況,一是根本臨不象。臨者在書法各要點運作功力上與碑帖相差較大,眼界、理性的分析能力都有很大差距,是能力不高的表現,是必然的。臨象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高度,是一個難點。也是一個進步。二是不想臨象。不想臨象的原因很多,但這往往是建立在臨者有極高的控制書法諸要素的能力上。以原帖作為引子而進行的創作實驗,性相近者則留之,不可取則棄之。是一種主動的攝取,是建立在臨者對原帖清醒的認識和分析的基礎之上的。如清王鐸,有數量眾多的臨二王的巨幅大軸,用筆、結構、章法與原帖全無一點相象之處,是不象的臨帖,已轉化為主動的準創作!象是基礎,沒有畢肖,則不象無所依傍。取其一點淺嘗輒止,如果眼力不高,往往失去對原帖本質的認識和理解,極易學成習氣,如果以此方法涉獵多帖,往往會習氣纏身,無可救藥。尤其是初學者,更不可多用此法,最終會毀了自己對書法的良好感覺。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四、抄帖與信筆


很多人臨帖非常刻苦,但收效卻甚微,究其原因,是抄帖而不是臨帖。抄帖是漫無目的,沒有思考,不加分析,翻開字帖就寫,寫完後腦中一片空白,或只保留一種書寫的感覺,記住的東西很少。抄帖收效甚微,實在是浪費學習時間的“絕妙方法”。抄帖勞而無功,是無效臨帖,是學習者在不知不覺中最容易 犯的問題,會嚴重打擊學習者的積極性,危害很大,不可小視。可以用下面的方法糾正:每天臨帖定時、定量,量不可過大,要視時間多少而定。先讀帖,後臨寫,寫後反思,今天收穫是什麼?記住了什麼?並做出記錄。如此往復,則抄帖的毛病可以糾正。而且還可以養成勤思考,寫書後感的習慣,這樣可以為以後的進步提供參照,便於更好的拾漏補缺,及時修正前進的方向,時間長了,也便於形成自己的藝術思想。如稍加整理也可能形成理論著作。歷史上的大書法家有很多都是如此。信筆是筆不在書寫者的控制之下的亂畫,是技巧不熟練的原因,同時,也是書寫時不加分析、不動腦的原因。在初學者中存在,在老手的書寫中有時也存在。老手的信筆往往表現為一種習氣,更令人討厭!初學者的信筆多是臨帖的方法不正確所致,如抄帖,糾正了抄帖的毛病則信筆也會隨之解決。而老手則比較麻煩,是不思考,不學習等等。。。。。。原因較複雜,有時要完全糾正信筆,須推倒重來!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五、精臨與泛臨


精臨是對一本字帖,從字形、用筆、用墨、章法等等各方面做全面的、細緻的分析和研究,結果是畢肖此帖。是在學書法階段必須經過的一步,沒有精臨則自己的書法大廈是永遠也建立不起來的,這裡沒有捷徑,任何漂亮的言辭和完美的想法都是代替不了的。泛臨是在精臨的基礎之上,所做的一種瞭解性的臨習,屬於博的階段用的方法。現在有很多人,過多的依賴自己的眼睛,以為認真看過的就會了,當然也有這樣的天才,但現實中是不多的,用眼睛臨帖,往往學的是表象,很容易染上習氣,泛臨階段的書寫是非常必要的,它是建立在分析思考的基礎上,會糾正視覺的偏差,更準確的把握原帖的特點和風神,對碑帖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

臨帖是書法學習的唯一門徑,離開了臨帖則書法不能進步。世界上的各門藝術中,恐怕只有書法與他的傳統聯繫的如此緊密,離開了對傳統的正確繼承,書法幾乎不能前行。歷史上有多少狂妄的“創新”者,在推倒了傳統之後,也都在還沒有摸到書法大門的時候就倒下了。所以,聰明絕頂的米芾在45歲以前竭力集古字,臨帖可以達到亂真的程度,45歲以後才一變,遂卓然成大家。明末清初的王鐸在中年後,自己個人風格已形成,但仍然大量臨習閣帖,以至於能熟練的將不相連屬的閣帖中王羲之的信札,隨意剪裁,寫成一幅,足見其對閣帖的熟悉程度。當代寫碑大家陸維釗先生,至晚年臨《蘭亭序》數百通,且慨嘆說,如果我能早一點臨《蘭亭序》,我的字還會更好一些。臨帖,成為很多名家的必修課!而成名後的自詡者,放棄臨帖學習,我們看到他們或停滯不前,或出現大幅度下滑,所以“有空多臨帖”,是走向書法顛峰的捷徑。然如何把握臨帖過程的諸多問題?餘不才,據自己多年實踐,試述其由。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一、專與博的問題


這是個老話題,但處理好這個問題,從近處看,可以解決如何邁步的問題;從遠處看,可以解決將來能成個什麼樣的家的問題。由此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我認為應先專,後博,然後再專。先專是選自己喜歡的一家碑帖,集中精力,花3—5年時間,日臨夜讀,仔細研究,達到閉目能誦的程度,則完成任務。以此為基,對此係列書風前後各代的名家諸碑帖,做系統化的觀摩與瞭解,不在精,而重在會於心,著於眼,各家形態各異,能明辨差別。但要注意這些形態俱為表象,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要能透過表象看到本質。在這個過程中,要在思想上形成對此書風的歷史與現在系統化的認識,找準自己在這個系統中所處的位置。再擴展到對整個書法史的全面認識,對歷代書法家的風格與作品應如數家珍,然後,再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史、哲的瞭解與學習,此為博。經過上述專與博的首輪學習,大致可以瞭解自己在哪個方面能有發展,自己有那些缺點,所謂“知己者明”,此時便可揚長避短,找準自己的興奮點,花大力氣鑽研下去,窮究所發現的每一個問題,找出原因、解決方法、以及效果如何?“衣帶漸寬終不悔”,此謂之再專。人生苦短,精力亦十分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尤其是在現在這個競爭激烈、飛速運轉的社會中,可自由支配的時間更少,欲全面開花,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學書法的道理是一樣的!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二、被動與主動


對新碑帖進行臨習的開始階段,應該是以帖為主,克己入帖,我認為是被動階段。此時可先將此碑帖懸於壁間,仔細觀摹月餘。對其形、神、用筆有了較為感性的認識後,再動手去臨寫。臨寫時做到“察之尚精,擬之貴似”(孫過庭語),此時,可以用雙鉤,幻燈放大,等等手段對原帖進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與臨寫,臨寫的量要大,儘量去掉自我理解的因素在手上出現,儘量做到熔入原帖。經上述學習,此時對原帖已瞭如指掌,可以以其一點作闡發,筆法、形態、神韻俱可,忽略其它各點,如同照像的聚焦,進行有目的的臨寫,則由被動轉為主動,找出自己喜歡的一個點,融入自我的書風,則帖為我所用,帖已成為我。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三、象與不象


在上述臨帖的被動階段首先要象,做到畢肖。南宋姜夔在〈續書譜〉中說“夫臨摹之際,毫髮失真,則神情頓異,所貴詳謹”。

在這個過程中要不斷尋找、分析能與碑帖象的因素,一個細節也不要放過。儘量達到照相式完美複製。包括用紙、用印、用墨、用筆、字形、章法等等。然後分析我為什麼象了?對不象的部分認真分析為什麼不象?差在哪裡?找出原因,重新臨摹。不象有兩種情況,一是根本臨不象。臨者在書法各要點運作功力上與碑帖相差較大,眼界、理性的分析能力都有很大差距,是能力不高的表現,是必然的。臨象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高度,是一個難點。也是一個進步。二是不想臨象。不想臨象的原因很多,但這往往是建立在臨者有極高的控制書法諸要素的能力上。以原帖作為引子而進行的創作實驗,性相近者則留之,不可取則棄之。是一種主動的攝取,是建立在臨者對原帖清醒的認識和分析的基礎之上的。如清王鐸,有數量眾多的臨二王的巨幅大軸,用筆、結構、章法與原帖全無一點相象之處,是不象的臨帖,已轉化為主動的準創作!象是基礎,沒有畢肖,則不象無所依傍。取其一點淺嘗輒止,如果眼力不高,往往失去對原帖本質的認識和理解,極易學成習氣,如果以此方法涉獵多帖,往往會習氣纏身,無可救藥。尤其是初學者,更不可多用此法,最終會毀了自己對書法的良好感覺。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四、抄帖與信筆


很多人臨帖非常刻苦,但收效卻甚微,究其原因,是抄帖而不是臨帖。抄帖是漫無目的,沒有思考,不加分析,翻開字帖就寫,寫完後腦中一片空白,或只保留一種書寫的感覺,記住的東西很少。抄帖收效甚微,實在是浪費學習時間的“絕妙方法”。抄帖勞而無功,是無效臨帖,是學習者在不知不覺中最容易 犯的問題,會嚴重打擊學習者的積極性,危害很大,不可小視。可以用下面的方法糾正:每天臨帖定時、定量,量不可過大,要視時間多少而定。先讀帖,後臨寫,寫後反思,今天收穫是什麼?記住了什麼?並做出記錄。如此往復,則抄帖的毛病可以糾正。而且還可以養成勤思考,寫書後感的習慣,這樣可以為以後的進步提供參照,便於更好的拾漏補缺,及時修正前進的方向,時間長了,也便於形成自己的藝術思想。如稍加整理也可能形成理論著作。歷史上的大書法家有很多都是如此。信筆是筆不在書寫者的控制之下的亂畫,是技巧不熟練的原因,同時,也是書寫時不加分析、不動腦的原因。在初學者中存在,在老手的書寫中有時也存在。老手的信筆往往表現為一種習氣,更令人討厭!初學者的信筆多是臨帖的方法不正確所致,如抄帖,糾正了抄帖的毛病則信筆也會隨之解決。而老手則比較麻煩,是不思考,不學習等等。。。。。。原因較複雜,有時要完全糾正信筆,須推倒重來!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五、精臨與泛臨


精臨是對一本字帖,從字形、用筆、用墨、章法等等各方面做全面的、細緻的分析和研究,結果是畢肖此帖。是在學書法階段必須經過的一步,沒有精臨則自己的書法大廈是永遠也建立不起來的,這裡沒有捷徑,任何漂亮的言辭和完美的想法都是代替不了的。泛臨是在精臨的基礎之上,所做的一種瞭解性的臨習,屬於博的階段用的方法。現在有很多人,過多的依賴自己的眼睛,以為認真看過的就會了,當然也有這樣的天才,但現實中是不多的,用眼睛臨帖,往往學的是表象,很容易染上習氣,泛臨階段的書寫是非常必要的,它是建立在分析思考的基礎上,會糾正視覺的偏差,更準確的把握原帖的特點和風神,對碑帖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六、優點和缺點


我認為書法是優點與缺點並存的藝術。觀歷史上那麼多的書法大家,他們的優秀作品的優點是那樣的依賴他們的缺點,以至於當你想去掉缺點的時候,就會連他的優點一同扔掉!臨習時如不能畢肖,又怎能得其優點,明其缺點?靠眼睛臨帖者更要正視作品的優、缺點,仔細區分,看那些可以去掉,那些不能去掉,須保持清醒的頭腦,作謹慎、合理的取捨。書法在歷史上,存在碑和帖兩大系統,這兩大系統各有優缺點,學習任何一個系統的書風,都必然存在缺點,從另一個系統的視角來審視就會看得一清二楚,我們應有清醒的認識。帖學的內部,又存在者正與反的兩個方面,如二王為正,則隋智永,唐孫過庭、高閒,五代楊凝式,宋米芾、蘇軾、蔡襄,元趙子昂、鮮于樞、康裡子山,明刑侗、董其昌,清王文治、朱耷俱為正;而唐顏真卿,張旭、懷素,宋黃庭堅,元楊維楨,清王鐸、傅山等等,則為反,正反兩方面,可以互補,不可偏廢。


"

臨帖是書法學習的唯一門徑,離開了臨帖則書法不能進步。世界上的各門藝術中,恐怕只有書法與他的傳統聯繫的如此緊密,離開了對傳統的正確繼承,書法幾乎不能前行。歷史上有多少狂妄的“創新”者,在推倒了傳統之後,也都在還沒有摸到書法大門的時候就倒下了。所以,聰明絕頂的米芾在45歲以前竭力集古字,臨帖可以達到亂真的程度,45歲以後才一變,遂卓然成大家。明末清初的王鐸在中年後,自己個人風格已形成,但仍然大量臨習閣帖,以至於能熟練的將不相連屬的閣帖中王羲之的信札,隨意剪裁,寫成一幅,足見其對閣帖的熟悉程度。當代寫碑大家陸維釗先生,至晚年臨《蘭亭序》數百通,且慨嘆說,如果我能早一點臨《蘭亭序》,我的字還會更好一些。臨帖,成為很多名家的必修課!而成名後的自詡者,放棄臨帖學習,我們看到他們或停滯不前,或出現大幅度下滑,所以“有空多臨帖”,是走向書法顛峰的捷徑。然如何把握臨帖過程的諸多問題?餘不才,據自己多年實踐,試述其由。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一、專與博的問題


這是個老話題,但處理好這個問題,從近處看,可以解決如何邁步的問題;從遠處看,可以解決將來能成個什麼樣的家的問題。由此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我認為應先專,後博,然後再專。先專是選自己喜歡的一家碑帖,集中精力,花3—5年時間,日臨夜讀,仔細研究,達到閉目能誦的程度,則完成任務。以此為基,對此係列書風前後各代的名家諸碑帖,做系統化的觀摩與瞭解,不在精,而重在會於心,著於眼,各家形態各異,能明辨差別。但要注意這些形態俱為表象,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要能透過表象看到本質。在這個過程中,要在思想上形成對此書風的歷史與現在系統化的認識,找準自己在這個系統中所處的位置。再擴展到對整個書法史的全面認識,對歷代書法家的風格與作品應如數家珍,然後,再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史、哲的瞭解與學習,此為博。經過上述專與博的首輪學習,大致可以瞭解自己在哪個方面能有發展,自己有那些缺點,所謂“知己者明”,此時便可揚長避短,找準自己的興奮點,花大力氣鑽研下去,窮究所發現的每一個問題,找出原因、解決方法、以及效果如何?“衣帶漸寬終不悔”,此謂之再專。人生苦短,精力亦十分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尤其是在現在這個競爭激烈、飛速運轉的社會中,可自由支配的時間更少,欲全面開花,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學書法的道理是一樣的!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二、被動與主動


對新碑帖進行臨習的開始階段,應該是以帖為主,克己入帖,我認為是被動階段。此時可先將此碑帖懸於壁間,仔細觀摹月餘。對其形、神、用筆有了較為感性的認識後,再動手去臨寫。臨寫時做到“察之尚精,擬之貴似”(孫過庭語),此時,可以用雙鉤,幻燈放大,等等手段對原帖進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與臨寫,臨寫的量要大,儘量去掉自我理解的因素在手上出現,儘量做到熔入原帖。經上述學習,此時對原帖已瞭如指掌,可以以其一點作闡發,筆法、形態、神韻俱可,忽略其它各點,如同照像的聚焦,進行有目的的臨寫,則由被動轉為主動,找出自己喜歡的一個點,融入自我的書風,則帖為我所用,帖已成為我。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三、象與不象


在上述臨帖的被動階段首先要象,做到畢肖。南宋姜夔在〈續書譜〉中說“夫臨摹之際,毫髮失真,則神情頓異,所貴詳謹”。

在這個過程中要不斷尋找、分析能與碑帖象的因素,一個細節也不要放過。儘量達到照相式完美複製。包括用紙、用印、用墨、用筆、字形、章法等等。然後分析我為什麼象了?對不象的部分認真分析為什麼不象?差在哪裡?找出原因,重新臨摹。不象有兩種情況,一是根本臨不象。臨者在書法各要點運作功力上與碑帖相差較大,眼界、理性的分析能力都有很大差距,是能力不高的表現,是必然的。臨象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高度,是一個難點。也是一個進步。二是不想臨象。不想臨象的原因很多,但這往往是建立在臨者有極高的控制書法諸要素的能力上。以原帖作為引子而進行的創作實驗,性相近者則留之,不可取則棄之。是一種主動的攝取,是建立在臨者對原帖清醒的認識和分析的基礎之上的。如清王鐸,有數量眾多的臨二王的巨幅大軸,用筆、結構、章法與原帖全無一點相象之處,是不象的臨帖,已轉化為主動的準創作!象是基礎,沒有畢肖,則不象無所依傍。取其一點淺嘗輒止,如果眼力不高,往往失去對原帖本質的認識和理解,極易學成習氣,如果以此方法涉獵多帖,往往會習氣纏身,無可救藥。尤其是初學者,更不可多用此法,最終會毀了自己對書法的良好感覺。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四、抄帖與信筆


很多人臨帖非常刻苦,但收效卻甚微,究其原因,是抄帖而不是臨帖。抄帖是漫無目的,沒有思考,不加分析,翻開字帖就寫,寫完後腦中一片空白,或只保留一種書寫的感覺,記住的東西很少。抄帖收效甚微,實在是浪費學習時間的“絕妙方法”。抄帖勞而無功,是無效臨帖,是學習者在不知不覺中最容易 犯的問題,會嚴重打擊學習者的積極性,危害很大,不可小視。可以用下面的方法糾正:每天臨帖定時、定量,量不可過大,要視時間多少而定。先讀帖,後臨寫,寫後反思,今天收穫是什麼?記住了什麼?並做出記錄。如此往復,則抄帖的毛病可以糾正。而且還可以養成勤思考,寫書後感的習慣,這樣可以為以後的進步提供參照,便於更好的拾漏補缺,及時修正前進的方向,時間長了,也便於形成自己的藝術思想。如稍加整理也可能形成理論著作。歷史上的大書法家有很多都是如此。信筆是筆不在書寫者的控制之下的亂畫,是技巧不熟練的原因,同時,也是書寫時不加分析、不動腦的原因。在初學者中存在,在老手的書寫中有時也存在。老手的信筆往往表現為一種習氣,更令人討厭!初學者的信筆多是臨帖的方法不正確所致,如抄帖,糾正了抄帖的毛病則信筆也會隨之解決。而老手則比較麻煩,是不思考,不學習等等。。。。。。原因較複雜,有時要完全糾正信筆,須推倒重來!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五、精臨與泛臨


精臨是對一本字帖,從字形、用筆、用墨、章法等等各方面做全面的、細緻的分析和研究,結果是畢肖此帖。是在學書法階段必須經過的一步,沒有精臨則自己的書法大廈是永遠也建立不起來的,這裡沒有捷徑,任何漂亮的言辭和完美的想法都是代替不了的。泛臨是在精臨的基礎之上,所做的一種瞭解性的臨習,屬於博的階段用的方法。現在有很多人,過多的依賴自己的眼睛,以為認真看過的就會了,當然也有這樣的天才,但現實中是不多的,用眼睛臨帖,往往學的是表象,很容易染上習氣,泛臨階段的書寫是非常必要的,它是建立在分析思考的基礎上,會糾正視覺的偏差,更準確的把握原帖的特點和風神,對碑帖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六、優點和缺點


我認為書法是優點與缺點並存的藝術。觀歷史上那麼多的書法大家,他們的優秀作品的優點是那樣的依賴他們的缺點,以至於當你想去掉缺點的時候,就會連他的優點一同扔掉!臨習時如不能畢肖,又怎能得其優點,明其缺點?靠眼睛臨帖者更要正視作品的優、缺點,仔細區分,看那些可以去掉,那些不能去掉,須保持清醒的頭腦,作謹慎、合理的取捨。書法在歷史上,存在碑和帖兩大系統,這兩大系統各有優缺點,學習任何一個系統的書風,都必然存在缺點,從另一個系統的視角來審視就會看得一清二楚,我們應有清醒的認識。帖學的內部,又存在者正與反的兩個方面,如二王為正,則隋智永,唐孫過庭、高閒,五代楊凝式,宋米芾、蘇軾、蔡襄,元趙子昂、鮮于樞、康裡子山,明刑侗、董其昌,清王文治、朱耷俱為正;而唐顏真卿,張旭、懷素,宋黃庭堅,元楊維楨,清王鐸、傅山等等,則為反,正反兩方面,可以互補,不可偏廢。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七、虛與實


虛與實是一對相對的概念,如果把臨象作為實,不象則為虛;優點看作實,缺點則為虛;被動看作實,主動就是虛;帖中可見的物質化因素,如結構,材料、印章為實,則不可見,但可以感受到的,用筆的方法、作者的書寫狀態、精神因素、性情的表達等形而上的,帖外的東西為虛;把技巧的到位看成實,則弱化技巧注重感情表達為虛。虛與實是相輔相成的,離開了實,虛無所依傍,離開了虛,實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實易得,虛難求。古人云“高手運虛”!虛不是一句“字外功”就能概括得了的,他存在於優秀作品的每一個角落。離開了虛,那些優秀的作品會失去很多光彩。學書者離開了對虛的把握和體會,則作品沒趣味,個性亦不能突出。對虛與實的辨證認識和反覆體悟,伴隨整個書法學習和創作的全過程,觀歷史上的一流名家,其熠熠生動的作品中無不透露出對虛與實的恰當的把握和體驗。當我們學書法多年,作品仍然不能夠令人滿意時,可以審察:是否對書法虛與實的東西體驗不夠?當我們從心底體驗到虛與實的存在時,那麼你的作品一定會大有改觀。

上述幾方面,為便於敘述,分開來說,實際上是一體的,不能截然分開,在臨帖的過程中是共同存在的,只是在不同階段有所側重而已。


"

臨帖是書法學習的唯一門徑,離開了臨帖則書法不能進步。世界上的各門藝術中,恐怕只有書法與他的傳統聯繫的如此緊密,離開了對傳統的正確繼承,書法幾乎不能前行。歷史上有多少狂妄的“創新”者,在推倒了傳統之後,也都在還沒有摸到書法大門的時候就倒下了。所以,聰明絕頂的米芾在45歲以前竭力集古字,臨帖可以達到亂真的程度,45歲以後才一變,遂卓然成大家。明末清初的王鐸在中年後,自己個人風格已形成,但仍然大量臨習閣帖,以至於能熟練的將不相連屬的閣帖中王羲之的信札,隨意剪裁,寫成一幅,足見其對閣帖的熟悉程度。當代寫碑大家陸維釗先生,至晚年臨《蘭亭序》數百通,且慨嘆說,如果我能早一點臨《蘭亭序》,我的字還會更好一些。臨帖,成為很多名家的必修課!而成名後的自詡者,放棄臨帖學習,我們看到他們或停滯不前,或出現大幅度下滑,所以“有空多臨帖”,是走向書法顛峰的捷徑。然如何把握臨帖過程的諸多問題?餘不才,據自己多年實踐,試述其由。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一、專與博的問題


這是個老話題,但處理好這個問題,從近處看,可以解決如何邁步的問題;從遠處看,可以解決將來能成個什麼樣的家的問題。由此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我認為應先專,後博,然後再專。先專是選自己喜歡的一家碑帖,集中精力,花3—5年時間,日臨夜讀,仔細研究,達到閉目能誦的程度,則完成任務。以此為基,對此係列書風前後各代的名家諸碑帖,做系統化的觀摩與瞭解,不在精,而重在會於心,著於眼,各家形態各異,能明辨差別。但要注意這些形態俱為表象,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要能透過表象看到本質。在這個過程中,要在思想上形成對此書風的歷史與現在系統化的認識,找準自己在這個系統中所處的位置。再擴展到對整個書法史的全面認識,對歷代書法家的風格與作品應如數家珍,然後,再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史、哲的瞭解與學習,此為博。經過上述專與博的首輪學習,大致可以瞭解自己在哪個方面能有發展,自己有那些缺點,所謂“知己者明”,此時便可揚長避短,找準自己的興奮點,花大力氣鑽研下去,窮究所發現的每一個問題,找出原因、解決方法、以及效果如何?“衣帶漸寬終不悔”,此謂之再專。人生苦短,精力亦十分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尤其是在現在這個競爭激烈、飛速運轉的社會中,可自由支配的時間更少,欲全面開花,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學書法的道理是一樣的!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二、被動與主動


對新碑帖進行臨習的開始階段,應該是以帖為主,克己入帖,我認為是被動階段。此時可先將此碑帖懸於壁間,仔細觀摹月餘。對其形、神、用筆有了較為感性的認識後,再動手去臨寫。臨寫時做到“察之尚精,擬之貴似”(孫過庭語),此時,可以用雙鉤,幻燈放大,等等手段對原帖進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與臨寫,臨寫的量要大,儘量去掉自我理解的因素在手上出現,儘量做到熔入原帖。經上述學習,此時對原帖已瞭如指掌,可以以其一點作闡發,筆法、形態、神韻俱可,忽略其它各點,如同照像的聚焦,進行有目的的臨寫,則由被動轉為主動,找出自己喜歡的一個點,融入自我的書風,則帖為我所用,帖已成為我。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三、象與不象


在上述臨帖的被動階段首先要象,做到畢肖。南宋姜夔在〈續書譜〉中說“夫臨摹之際,毫髮失真,則神情頓異,所貴詳謹”。

在這個過程中要不斷尋找、分析能與碑帖象的因素,一個細節也不要放過。儘量達到照相式完美複製。包括用紙、用印、用墨、用筆、字形、章法等等。然後分析我為什麼象了?對不象的部分認真分析為什麼不象?差在哪裡?找出原因,重新臨摹。不象有兩種情況,一是根本臨不象。臨者在書法各要點運作功力上與碑帖相差較大,眼界、理性的分析能力都有很大差距,是能力不高的表現,是必然的。臨象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高度,是一個難點。也是一個進步。二是不想臨象。不想臨象的原因很多,但這往往是建立在臨者有極高的控制書法諸要素的能力上。以原帖作為引子而進行的創作實驗,性相近者則留之,不可取則棄之。是一種主動的攝取,是建立在臨者對原帖清醒的認識和分析的基礎之上的。如清王鐸,有數量眾多的臨二王的巨幅大軸,用筆、結構、章法與原帖全無一點相象之處,是不象的臨帖,已轉化為主動的準創作!象是基礎,沒有畢肖,則不象無所依傍。取其一點淺嘗輒止,如果眼力不高,往往失去對原帖本質的認識和理解,極易學成習氣,如果以此方法涉獵多帖,往往會習氣纏身,無可救藥。尤其是初學者,更不可多用此法,最終會毀了自己對書法的良好感覺。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四、抄帖與信筆


很多人臨帖非常刻苦,但收效卻甚微,究其原因,是抄帖而不是臨帖。抄帖是漫無目的,沒有思考,不加分析,翻開字帖就寫,寫完後腦中一片空白,或只保留一種書寫的感覺,記住的東西很少。抄帖收效甚微,實在是浪費學習時間的“絕妙方法”。抄帖勞而無功,是無效臨帖,是學習者在不知不覺中最容易 犯的問題,會嚴重打擊學習者的積極性,危害很大,不可小視。可以用下面的方法糾正:每天臨帖定時、定量,量不可過大,要視時間多少而定。先讀帖,後臨寫,寫後反思,今天收穫是什麼?記住了什麼?並做出記錄。如此往復,則抄帖的毛病可以糾正。而且還可以養成勤思考,寫書後感的習慣,這樣可以為以後的進步提供參照,便於更好的拾漏補缺,及時修正前進的方向,時間長了,也便於形成自己的藝術思想。如稍加整理也可能形成理論著作。歷史上的大書法家有很多都是如此。信筆是筆不在書寫者的控制之下的亂畫,是技巧不熟練的原因,同時,也是書寫時不加分析、不動腦的原因。在初學者中存在,在老手的書寫中有時也存在。老手的信筆往往表現為一種習氣,更令人討厭!初學者的信筆多是臨帖的方法不正確所致,如抄帖,糾正了抄帖的毛病則信筆也會隨之解決。而老手則比較麻煩,是不思考,不學習等等。。。。。。原因較複雜,有時要完全糾正信筆,須推倒重來!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五、精臨與泛臨


精臨是對一本字帖,從字形、用筆、用墨、章法等等各方面做全面的、細緻的分析和研究,結果是畢肖此帖。是在學書法階段必須經過的一步,沒有精臨則自己的書法大廈是永遠也建立不起來的,這裡沒有捷徑,任何漂亮的言辭和完美的想法都是代替不了的。泛臨是在精臨的基礎之上,所做的一種瞭解性的臨習,屬於博的階段用的方法。現在有很多人,過多的依賴自己的眼睛,以為認真看過的就會了,當然也有這樣的天才,但現實中是不多的,用眼睛臨帖,往往學的是表象,很容易染上習氣,泛臨階段的書寫是非常必要的,它是建立在分析思考的基礎上,會糾正視覺的偏差,更準確的把握原帖的特點和風神,對碑帖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六、優點和缺點


我認為書法是優點與缺點並存的藝術。觀歷史上那麼多的書法大家,他們的優秀作品的優點是那樣的依賴他們的缺點,以至於當你想去掉缺點的時候,就會連他的優點一同扔掉!臨習時如不能畢肖,又怎能得其優點,明其缺點?靠眼睛臨帖者更要正視作品的優、缺點,仔細區分,看那些可以去掉,那些不能去掉,須保持清醒的頭腦,作謹慎、合理的取捨。書法在歷史上,存在碑和帖兩大系統,這兩大系統各有優缺點,學習任何一個系統的書風,都必然存在缺點,從另一個系統的視角來審視就會看得一清二楚,我們應有清醒的認識。帖學的內部,又存在者正與反的兩個方面,如二王為正,則隋智永,唐孫過庭、高閒,五代楊凝式,宋米芾、蘇軾、蔡襄,元趙子昂、鮮于樞、康裡子山,明刑侗、董其昌,清王文治、朱耷俱為正;而唐顏真卿,張旭、懷素,宋黃庭堅,元楊維楨,清王鐸、傅山等等,則為反,正反兩方面,可以互補,不可偏廢。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七、虛與實


虛與實是一對相對的概念,如果把臨象作為實,不象則為虛;優點看作實,缺點則為虛;被動看作實,主動就是虛;帖中可見的物質化因素,如結構,材料、印章為實,則不可見,但可以感受到的,用筆的方法、作者的書寫狀態、精神因素、性情的表達等形而上的,帖外的東西為虛;把技巧的到位看成實,則弱化技巧注重感情表達為虛。虛與實是相輔相成的,離開了實,虛無所依傍,離開了虛,實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實易得,虛難求。古人云“高手運虛”!虛不是一句“字外功”就能概括得了的,他存在於優秀作品的每一個角落。離開了虛,那些優秀的作品會失去很多光彩。學書者離開了對虛的把握和體會,則作品沒趣味,個性亦不能突出。對虛與實的辨證認識和反覆體悟,伴隨整個書法學習和創作的全過程,觀歷史上的一流名家,其熠熠生動的作品中無不透露出對虛與實的恰當的把握和體驗。當我們學書法多年,作品仍然不能夠令人滿意時,可以審察:是否對書法虛與實的東西體驗不夠?當我們從心底體驗到虛與實的存在時,那麼你的作品一定會大有改觀。

上述幾方面,為便於敘述,分開來說,實際上是一體的,不能截然分開,在臨帖的過程中是共同存在的,只是在不同階段有所側重而已。


「愙齋書法」國展一等獎獲得者張志慶臨帖如是說



書法的學習如同走路,正確的臨帖方法如同遠行找對了路。路走對了,即便再遙遠,再艱險,也總能到達目的地。如果路不對,路越好,走的越快,離目的地越遠。臨帖的每一步,如同乒乓球運動員的每一個動作,動作不規範,訓練不過硬,即使心再狠,用力再大,也只能打球出臺。中國乒乓球隊嚴格而科學的訓練方法,是使中國乒乓球領先世界的法寶,而並不是得冠軍的某一場球。這種正確、嚴格、規範、科學的方法使中國乒乓球運動員代代有高手,有強將。而書法要始終保持一個較高水平的進步,離開了正確的臨帖方法是行不通的,在這裡無論你是名家,還是愛好者,是新手,還是老手,都將在結果面前一視同仁。因步自封,自以為是,則必阻礙活水來路,是摸不著書法大門的。歷史會給予正確的判斷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