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蓮居|王乃欽書自作論書絕句一百首(第九期)

書法 李叔同 國畫 齊白石 海西藝術網 海西藝術網 2017-09-23

“一個閱讀詩歌的人要比不讀詩歌的人更難被戰勝。讀詩的人,生命一定比不讀詩的人要靠幸福更近一點。”詩人呢,他是“語言的提純者”,把世俗變得明亮。

近體詩也應該是其中的部分,靠近幸福與堅硬。

作詩是王乃欽的生活常態。關於讀書、人生、世界,俯拾即是。《王乃欽書自作論書絕句一百首》不過十之一二。歷代碑帖、歷代書家,王乃欽將他們召集起來,言說,詠歎,況味,抒懷。翻越了千百年,它們再次來到讀者眼前,步履跚跚,平平仄仄平。《論書絕句》成熟,簡練,偶爾也尖銳,包含著智慧的偏見。

讀書寫字也是王乃欽的生活習慣,反覆,純摯。現在,他以書作體現詩詞,將詩詞融進書作,如此相映成趣,好不雅緻。所以,我們本欄的全名叫《王乃欽書自作論書絕句一百首》,這是第九期。

毛姆說,每個人都應該時刻培養自己的偏見。讀完文章,期待留下有意思的偏見。(果然/文)

* 往期《王乃欽書自作論書絕句一百首》,請點擊文末鏈接

王乃欽書自作論書絕句一百首

第九期

---------------

65 蕭蛻庵

誰謂先生性淡和,“飛觴醉月”茂林過。

穿腸魚肉權當藥,無慾清剛禪法多。

《蕭蛻庵》,時惟丁酉年仲夏於泉州,王乃欽。

桑蓮居|王乃欽書自作論書絕句一百首(第九期)

蕭蛻庵(1876-1958)

江蘇常熟人,初名敬則,一作原名守忠,後改名嶙,又名蛻,字盅孚、中孚,別署蛻盦、退盦、退暗、本無、叔子,號寒蟬、罪鬆老人、苦綠、褐之、聵叟,晚號南園老人。齋堂為旋聞室、勁草廬、鑠伽羅心室。幼秉家學,博通經史,精小學,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庠生,早年入南社,又為同盟會會員。嗜酒,喜禪悅,與釋弘一友善。尚氣節,淪陷期間,他蓄鬚僧服,奸偽許以重金徵求他的書法作品被拒絕。解放後,被聘為江蘇省文史館館員,然未就任。著有《勁草廬文鈔》、《蛻庵詩鈔》、《小學百問》、《書道八法》、《文字探源》、《華嚴字母學音篇》等,書論多見於題跋。他一生收過不少弟子,著名書家鄧散木、翁闓運、沙曼公皆出自其門下。

蕭蛻庵真草隸篆行五體皆工,尤以篆書名揚大江南北。篆書初學鄧石如,以後“上窺周、秦、漢代金石遺文,能融大小二篆為一”,師《石鼓》、《泰山刻石》;隸書多取《華岳廟》、《禮器》、《曹全》、《石門頌》諸碑,恪守漢法,以渾樸、勁拙見勝;楷書得力於歐陽通《道因法師碑》,兼學蘇軾、米芾及劉墉,晚年習李邕《端州石室記》及《麓山寺碑》,所作豐腴雅緻;行草書圓潤而活潑,頗具蘇軾、陸機之神韻。主張書貴自然,以造作為書家大忌。這一精神明顯地體現在他的行草書中。亦能治印。民國時譽為“江南第一書家”。

桑蓮居|王乃欽書自作論書絕句一百首(第九期)

蕭蛻庵 《贈寶綸先生篆書軸》,選自“民初書法展”

桑蓮居|王乃欽書自作論書絕句一百首(第九期)

蕭蛻庵 《行書七言聯》,重慶市博物館藏

66 齊白石

自比農夫與木工,鄉心童趣闢鴻濛。

沉雄鬱勃胸中氣,不負衰年變法功。

錄自作論書詩《齊白石》,丁酉年仲夏,王乃欽。

桑蓮居|王乃欽書自作論書絕句一百首(第九期)

齊白石(1864-1957)

名璜,字渭清,別號白石山人,寄萍老人,湖南湘潭人。出身貧寒,幼年輟學,牧牛讀書。早年以雕花木工為生。“廿七年華始有師”直到二十七歲才有機會向文人名流學習書畫,正式從藝。初期專注師古,下了很大功夫臨摹古人的作品。行草書臨習李(邕)、何(紹基)、金(冬心)、鄭(板橋)諸家,篆書臨習《天發神讖》、《漢祀三公》等碑。他自言“寫何體容易有肉無骨,寫李體容易有骨無肉,寫金冬心的古拙,學《天發神讖碑》的蒼勁”。受吳昌碩的影響也很大,表現於他書、畫、印的“金石氣”和重拙的美感上。

白石老人在談到自己的藝術追求時,喜用“天真爛漫”、“縱橫歪倒”、“顛倒縱橫”等字句,說明他要表現的,不是那種正襟雍容士大夫的味道,而是一種返樸歸真的感覺,一種教化之外的野趣。他成熟的行草書作品,點畫老辣不拘細謹,字勢欹側不求平正,揮運開闔之際,給人以極強的力度感。他的篆書,亦遊離於正統之外,專心於鮮為人取法的《天》、《三》諸碑,從這樣一些奇趣古拙的作品中,老人汲取了大量的藝術靈感,逐漸形成自己奇、古、勁健,氣勢盈滿的篆書風格。篆刻以秦漢印“天趣勝人”的精神為本,唯不重形貌與模式,篆法古拙,章法參差,結合他指力非凡的單刀直衝,確乎大氣磅礴,別開生面,達到了他所追求的“天趣勝人”的境界。

桑蓮居|王乃欽書自作論書絕句一百首(第九期)

齊白石《篆書五言聯》,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桑蓮居|王乃欽書自作論書絕句一百首(第九期)

齊白石《行書啟事》

67 黃賓虹

古幹蒼藤筆力遒,尋常隨性慢悠悠。

野梅奇崛天然意,雲自紆徐水自流。

錄舊作論書詩《黃賓虹》,丁酉初夏,王乃欽。

桑蓮居|王乃欽書自作論書絕句一百首(第九期)

黃賓虹(1865-1955)

原名懋質,後改名質,字樸存,中年更字賓虹,別署予向,晚年署虹叟、黃山山中人等。祖籍安徽歙縣西鄉潭渡村,出生於浙江金華。早年激於時事,參與同盟會、南社、國學保存會等,後潛心學術,深研畫史、畫理。曾在國粹學報、神州時報、商務印書館等作編纂工作,並主神州國光社編纂《神州大觀》。歷任新華藝專、北平藝專、中央美院華東分院教授、全國政協委員。學養淵博,著述宏富,詩書畫印及鑑賞皆精,為中國近現代藝術史上的一代巨匠。

其書法廣採博收,所學由鐘鼎北碑,至唐宋元明清諸大家無不涉獵。書風高古,沉穩、健拔,氣清味厚,與其國畫作品渾然一體,相映成彰。所作行書,任筆自然,看似漫不經心,而又內含骨力。篆書很有特色:喜用半乾的焦墨寫篆,特別是大篆。運筆較慢,筆畫時粗時細,有一種散淡而又古拙的味道,飽含金石氣。黃賓虹詩文亦清雋疏朗,喜藏秦璽、漢印、心領神會,鑄刻尤工。作畫之餘,勤於著述,四十多年中,他發表的著作和編纂的文字,不下百餘萬字。著有《古畫微》、《虹廬畫談》、《畫學通論》、《畫法要旨》、《賓虹詩秒》,以及黃山遊記等。

桑蓮居|王乃欽書自作論書絕句一百首(第九期)

桑蓮居|王乃欽書自作論書絕句一百首(第九期)

黃賓虹《篆書太史老農七言聯》

68 徐生翁

野梅奇崛本天真,澹遠蕭疏亦可親。

洗盡鉛華歸簡樸,自然生拙最清新。

《徐生翁》,時惟丁酉年仲夏,王乃欽並書。

桑蓮居|王乃欽書自作論書絕句一百首(第九期)

徐生翁(1875-1964)

早年姓李,名徐,號生翁。中年以李生翁書署,晚年始複姓徐,仍號生翁。浙江紹興人。曾任浙江省文史館館員。一生以鬻書畫為生,生活清寒而狷介自適,數十年足不出紹興,不求聞達,以布衣終天年。書法精楷、隸,由顏真卿入手,上溯晉魏漢秦,尤得力於北朝碑版,並主張用書外功夫充實書藝,所作古樸無華而有奇逸矯縱之氣,時人號為“孩兒體”。能篆刻、繪畫,風格一如其書。

先生是我國近代被人們公認的異軍突起、風格獨特的藝術家。他在詩、書、印諸方面成績卓然,尤以書畫名世。他初學顏真卿,後宗北碑。他的的字結體奇崛、生拙古辣,有時看上去好像完全放棄了用筆,但別具情趣。他的字一直不為別人稱道,但的確是格調高古。他的畫一如其書,極重氣韻,亦極講究佈局、章法、非常得勢。他畫松針、梅枝如作篆、隸,凝重剛健;畫荷、菊一如大草,奔騰飛舞,處處滲透著金石、書法的功力。如果把他的繪畫和書法對照起來看,就更能看出它們之間內在的聯繫。他的書和畫相融相通,書中有畫,畫中有書。先生中、晚期畫發一變,以簡、質、雅、重取勝,奮發為雄的氣概似呼減弱了,代之以古樸凝練。黃賓虹老人論先生畫:“以書法入畫,其晚年所作畫,蕭疏淡遠,雖寥寥幾筆,而氣韻生動,乃八大山人、徐青藤、倪迂一派風格。為我所拜倒。”

桑蓮居|王乃欽書自作論書絕句一百首(第九期)

徐生翁《書畫冊頁》

69 于右任

如椽巨筆一奇才,萬劍橫磨實快哉。

國器終當思報國,洪鐘大呂掃雰埃。

錄舊作論書詩《于右任》,於十六歲即以第一名考取秀才,十九歲又以第一名補廩膳生,人稱西北奇才,說他一支筆勝過十萬橫磨劍,王乃欽。

桑蓮居|王乃欽書自作論書絕句一百首(第九期)

于右任(1878-1964)

原名伯循,字右任,號騷心,以字行。陝西三原人。長期任職於國民黨政府,官至行政院院長。但他作為書法家的名聲,似乎超過了作為政治家的名聲。他的書法藝術,一般認為可分為兩個時期:一是以魏碑為基礎,寫出具有強烈個性的行楷書時期;二是創立標準草書的時期。

于右任對魏碑下過很深的功夫。清代中葉以來,學魏碑而能出己意者,還是寥寥。他滿帶“碑味”的行草書,可以說是風格獨具了。尤其是行書,中宮緊促,而結構多變。在一種看上去十分隨便不經意的把握之中,獲得一種奇絕的、從容大氣的效果。

于右任最引人注目的成就,就是創立“標準草書”,於1932年在上海發起成立了草書研究社。他廣泛蒐集前人的優秀草書作品,集字編成《標準草書幹字文》,而後自己又手寫一遍,刊印行世。于右任的草書,筆畫簡單,形態優美。他基本上寫的是不相連屬的今草,但他的草書是由章草入今草的,在他的草書作品中,不時可以見到章草的筆法。在用筆方面,幾乎筆筆中鋒,精氣內蓄,墨酣力足,給人以飽滿渾厚的感覺。

桑蓮居|王乃欽書自作論書絕句一百首(第九期)

于右任《覓詩高枕五言聯》

70 弘一法師

濁世風流曠代奇,南宗律有幾人知。

沖和平淡無煙火,春滿花枝不自持。

《弘一法師》,丁酉,王乃欽。

桑蓮居|王乃欽書自作論書絕句一百首(第九期)

弘一法師(1880-1942)

原名李叔同,幼名成蹊、廣侯,名息,學名文濤,字叔同、息霜,號漱筒、演音等,別署甚多。祖籍浙江平湖。1880年10月23日生於天津。他學貫中西,藝專多科,1905年留學日本,歸國後執教於杭州等地,李叔同是“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於一身,在多個領域,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先後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文學藝術人才,名文學家曹聚仁、畫家豐子愷、潘天壽、音樂家劉質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門下。1918年8月19日,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名演音,號弘一,世稱弘一法師。1942年10月13日圓寂於福建泉州。他是中國近現代佛教史上一位傑出的高僧,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世祖。

李叔同在書法藝術上的成就為世人所矚目。他的書法早期脫胎魏碑,筆勢開張,逸宕靈動。後期則自成一體,沖淡樸野,溫婉清拔。特別是出家後的作品,更充滿了超凡的寧靜和雲鶴般的淡遠。這是絢爛至極的平淡、雄健過後的文靜、老成之後的稚樸,恰如他自我表白的那樣:“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靜、衝逸之致也。”

桑蓮居|王乃欽書自作論書絕句一百首(第九期)

弘一法師《悲欣交集》

71 魯 迅

無意於佳筆更佳,綿柔沈博境無涯。

何須鼓努生芒角,平澹沖和自遠懷。

舊作論書一首《魯迅》,時惟丁酉年仲夏於泉州,六柳齋主王乃欽。

桑蓮居|王乃欽書自作論書絕句一百首(第九期)

魯迅(1881-1936)

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和翻譯家和新文學運動的奠基人。魯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南腔北調集》《三閒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雜文》等。其作品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魯迅以筆代戈,奮筆疾書,戰鬥一生,被譽為“民族魂”。

魯迅先生的書法卓越,只是為文名所掩。魯迅七歲上私塾學描紅,十二歲入三味書屋,壽鏡吾先生對學生嚴格,教魯迅習字以歐體(歐陽詢)為主,日課大字一張,數年從不間斷。1912年,魯迅出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教育部的科長,工作之餘經常到琉璃廠收購刻石畫像的拓片,達六千多種。刻石碑版對他的影響亦時時透過他的手書墨跡顯現出來。從1915年到1918年,魯迅僅抄錄古碑一項就達七百九十種,甲骨文、金文、真、隸、篆、草各種字體,摹寫得非常逼真。他的書法,古雅厚重,文人氣十足。無論是精心書寫的對聯,還是即興書寫書寫的手稿、書信,都大有可觀。郭沫若先生序《魯迅詩稿》說:“魯迅先生亦無心作書家,所遺手跡,自成風格。融冶篆隸於一爐,聽任心腕之交應,樸質而不拘攣,灑脫而有法度。遠逾宋唐,直攀魏晉。世人寶之,非因人而貴也。”

桑蓮居|王乃欽書自作論書絕句一百首(第九期)

魯迅《贈臺靜農報載患腦炎戲作詩頁》,北京魯迅紀念館藏

桑蓮居|王乃欽書自作論書絕句一百首(第九期)

魯迅《無題》,上海魯迅紀念館藏

72 馬一浮

書壇泰斗不虛名,識廣容寬晏海清。

奇逸空靈敦厚面,深情高韻骨錚錚。

錄自作論書詩《馬一浮》,時惟丁酉年蒲月於泉州國際星城,六柳齋主王乃欽並書。

桑蓮居|王乃欽書自作論書絕句一百首(第九期)

馬一浮(1883-1967)

名浮,字一浮,浙江會稽(今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思想家,與梁漱溟、熊十力合稱為“新儒家三聖”。於古代哲學、文學、佛學,無不造詣精深,又精於書法,合章草、漢隸於一體,自成一家,豐子愷推崇其為“中國書法界之泰斗”。曾應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學任教,蔣介石許以官職,均不應命。建國後,任浙江文史研究館館長、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全國政協委員。著述甚富,主要有《泰和會語》《宜山會語》《復性書字講錄》《爾雅臺答問》《蠲戲齋佛學論著》《蠲戲齋詩編年集》等,所著後人輯為《馬一浮集》。

馬一浮先生擅長書法,各體皆備,碑帖兼取,尚古而脫古,自成一家。尤精行草及隸書,行草運筆俊利,章法清逸而氣勢雄強,橫劃多呈上翻之勢,似淡拘成法,拙中寓巧,氣格高古;隸書取精用弘,形成用筆溫厚、結體瀟灑之特點。亦善治印,朴茂而富韻致。篆隸行楷,求者苟能得其一則倍珍之。蓋重其人品格之清高與夫學問之淵博。李叔同謂子愷曰:馬先生是生而知之的。設有一人,生而即始讀書,日覽兩冊,過目成誦,及馬先生之年紀,其所讀尚不及馬先生之多。弘一法師身為一代博學多才的律宗高僧,對馬氏尚有此褒評,無怪乎豐子愷著《陋巷》一文,直將馬先生比同顏聖人矣。

桑蓮居|王乃欽書自作論書絕句一百首(第九期)

馬一浮《致豐子愷信札》

73 蘇局仙

南仙北佛久傳聞,佛老仙童殊格分。

平澹天真如不識,楮君毛穎向誰雲。

錄自作論書詩《贈上海百歲書家蘇局仙》,丁酉,王乃欽。

注:南仙北佛,南有蘇局仙,北有孫墨佛,皆為百歲書家。

桑蓮居|王乃欽書自作論書絕句一百首(第九期)

蘇局仙(1882-1991)

字裕國,上海南匯人,蘇東坡第28世孫,清代末科(1906)秀才。長期從事教育工作。工詩及書法。早年自學書法,寫柳、顏楷書,後專攻王羲之《蘭亭序》,80多年臨池不懈,尤以詩聯書法飲譽中外,因孫墨佛有“南仙北佛”之稱。書法之外,喜愛作詩,一生寫下萬餘首詩,被譽為“百歲詩人,史前未載”。經歷了清朝、民國、日偽統治、國民黨統治和新中國五個歷史時期。生前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著有《東湖山莊百九詩稿》《水石居詩鈔》《寥莪居詩存》。

桑蓮居|王乃欽書自作論書絕句一百首(第九期)

蘇局仙《行書錄古文句》

74 沈尹默

帖學精深數沈公,管窺蠡測未趨同。

清新秀媚還剛建,陳氏求疵言不衷。

《沈尹默》,陳氏指陳獨秀,當年曾譏評沈尹默書法“其俗在骨”。王乃欽並書。

桑蓮居|王乃欽書自作論書絕句一百首(第九期)

沈尹默(1883-1971)

原名君默,字中,後更名尹默,號秋明、匏瓜。浙江吳興人。沈尹默初以詩名,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一員主將,30歲就在北京大學做教授,所交遊者皆一時風雲人物。少時即學書,地方上頗有書名,然其時陳獨秀見沈尹默寫的一首詩,獨對沈說:“詩很好,但字則其俗在骨。”沈尹默此後開始勤奮練字,如是不間斷者兩三年,書法面目從此一變。

沈尹默以學帖出名,於碑版亦下苦功。近50歲時致力於行草書,從米南宮而釋智永,而虞世南,而褚遂良,再上溯二王。又在故宮博覽歷代名跡,眼界大開。書法由此大進,形成秀雅、俊美的個人風格。傅申先生以為,沈尹默的“細筆的楮楷,真是清雋秀朗,風度翩翩,在趙孟頫後,難得一睹。”陸維釗教授評沈老書法雲:“沈書之境界、趣味、筆法,寫到宋代,一般人只能上追清代,寫到明代,已為數不多。”他的書法用筆揮灑自如,如行雲流水,自然流暢。筆墨跌宕起伏,濃淡相間,有歐陽修之神韻,帶趙孟頫之骨肌。

書法實踐的同時,沈尹默也深入研究了書法理論。著有《二王法書管窺》、《歷代名家學書經驗談輯妻釋義》《秋明室雜詩》、《秋明室長短句》等。

桑蓮居|王乃欽書自作論書絕句一百首(第九期)

沈尹默《行書長壽歌》

75 謝無量

幽谷清芬久未聞,自然奇麗若閒雲。

才情總是性中見,稚拙天真亦煥文。

舊作《謝無量》,時惟丁酉年初夏於泉州國際星城,六柳齋主王乃欽並書。

桑蓮居|王乃欽書自作論書絕句一百首(第九期)

謝無量(1883-1964)

原名蒙,字大澄,號希範,後易名沉,字無量,別署嗇庵。四川樂至縣人。近代著名學者、詩人、書法家。早年積極參加社會革命活動,先後擔任過《京報》主筆、孫中山先生大本營祕書長、參議長、黃埔軍校教習等職。孫中山逝世後,潛心改志,從事教育與學術,以學者身份終其生。

謝無量著作等身,以其文史及詞章方面的輝煌成就,名重今世。由於他博古通今,含蘊深厚,兼之具有詩人氣質,襟懷曠達,所以表現在書法上就超逸不凡,形成了他獨特的風格,在書壇獨樹一幟。從他的手跡中可以看出他對魏晉六朝的碑帖曾下過相當的工夫。從行筆來看,受鍾繇、二王及《張黑女墓誌》的影響極為明顯。從結體來看,則可窺見《瘞鶴銘》以及其他六朝造像的跡象。他並不以書家自居,初也不以書家名。那種異於常規的“孩兒體”書法,不太受世人青睞。但有真眼力的人知道,謝無量乃藏龍臥虎,本不是一般俗家俗字所可比肩的。于右任先生曾說,謝無量的書法“筆挾元氣,風骨蒼潤,韻餘於筆,我自愧弗如。”沈尹默先生也曾贊曰:“無量書法,上溯魏晉之雅健,下啟一代之雄風,筆力扛鼎,奇麗清新。

桑蓮居|王乃欽書自作論書絕句一百首(第九期)

謝無量《行書立軸杜甫詩》

76 郭沫若

繼世騷人不可輕,居高聲遠步雲程。

好風憑藉英姿發,恣肆汪洋享大名。

錄自作論書詩《郭沫若》,丁酉荔月,王乃欽。

桑蓮居|王乃欽書自作論書絕句一百首(第九期)

郭沫若(1892-1978)

幼名文豹,原名開貞,字鼎堂,號尚武,四川樂山人,早年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醫科。現代傑出的作家、詩人、書法家、劇作家、翻譯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曾任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共中央委員、人大副委員長、政協副主席、全國文聯主席。

郭沫若是中國現代史上一位頗具爭議的人物,在文學、歷史學、古文字學等廣闊的學術領域裡留下豐厚遺產,影響深遠。郭沫若在書法藝術方面的造詣,同樣在現代書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郭沫若以“回鋒轉向,逆入平出”為學書執筆八字要訣。其書體既重師承,又多創新,展現了大膽的創造精神和鮮活的時代特色,被世人稱為“郭體”。郭沫若以行草見長,筆力爽勁灑脫,運轉變通;其楷書作品雖然留存不多,卻亦見功力,氣貫筆端,形神兼備。 沈尹默有詩評曰:“郭公餘事書千紙,虎臥龍騰自有神。意造妙摻無法法,東坡元是解書人。”

桑蓮居|王乃欽書自作論書絕句一百首(第九期)

郭沫若《贈吉英女士嵌名聯》

詩書名家 王乃欽

桑蓮居|王乃欽書自作論書絕句一百首(第九期)

1947年生,號六柳齋主,福建省泉州市洛陽橋人氏。1966年畢業於惠南中學,1982年畢業於廈門大學中文系。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滄浪書社社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福建省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菲律賓中華書法學會學術顧問,國立華僑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福建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委。書法作品曾兩次蟬聯全國書法大獎賽一等獎。

長期從事格律詩詞創作,著有《王乃欽詩書作品集》(兩部)、《王乃欽詩箋》、《王乃欽楹聯書法作品集》。

鏈接·王乃欽論書詩

第一期:《三公山碑》、《石門頌》、張芝、鍾繇、王羲之、《蘭亭序》、王獻之、智永

第二期:歐陽詢、虞世南、陸柬之、褚遂良、孫過庭、薛稷、張旭

第三期:李邕、顏真卿、張懷瓘、李陽冰、顏真卿、《祭侄文稿》、柳公權、楊凝式

第四期:蔡襄、蘇軾、《黃州寒食帖》、黃庭堅、米芾、鮮于樞、趙孟頫、宋克

第五期:沈周、祝允明、唐寅、文徵明、王寵

第六期:徐渭、董其昌、張瑞圖、黃道周、王鐸、倪元璐、傅山、八大山人、金農、張照、鄭板橋

第七期:劉墉、樑同書、王文治、翁方綱、錢灃、鄧石如、伊秉綬、吳讓之、何紹基

第八期:張裕釗、趙之謙、翁同龢、吳大澂、楊守敬、吳昌碩、沈寐叟、康有為

未完待續...

@ 桑蓮居優質原創,轉載請聯繫授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