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舒城:千年古城無人知,獨留風霜龍頭塔!

作者:姚燕翠

舒城縣可謂是個歷史悠久、人才輩出、土地肥美的地方。

在春秋時期,魯國僖公三年,就取名叫舒國。後又改稱舒鳩、龍舒等一些稱號。漢高祖七年,漢高祖就把舒城這片區域,封賞給他兄長之子劉信,劉信封號為羹頡侯。到了唐朝玄宗開元二十一年,改稱為舒城縣。

安徽舒城:千年古城無人知,獨留風霜龍頭塔!

七門古堰(攝影 | 向東視線)

舒城縣原來沒有城關這個鎮,在元朝末年當地有個叫許榮,官紳起初修建的。許榮是個官宦世家,家境富有,又樂善好施。在當地很有名氣,許榮飽讀詩書,見識非凡。和他交往的人大多都是鄉紳和文人雅士。所以見識非凡,在閒暇之時談古論今。

追憶舒城這一片區域智賢人士。漢朝有文翁,三國有周瑜,北宋有李公麟等人物。都是千古傳頌名人。

安徽舒城:千年古城無人知,獨留風霜龍頭塔!

周瑜京劇形象(來源 | 東方IC)

許榮感慨萬千,也想建功立業,青史留名。他在家思量很久,什麼既能對自己有利,又能流芳百世?

終於想到築城投資,可謂一舉三得。有了城牆阻擋就會有很多商家進駐裡面做生意。因為那時候土匪多,城裡面安全可靠大家都願意來。又能收稅,還能帶動自家生意;有了城牆阻擋,外面土匪強盜也沒有機會對他們家虎視眈眈,子孫後代永久安居樂業。

安徽舒城:千年古城無人知,獨留風霜龍頭塔!

古城遺址(來源 | 《文化舒城》)

許榮就召集鄉紳們在一起,研究築城這一事情。開始選址規劃,丈量土地,動員拆遷,足足準備一年多才動工修城。城牆底下面有七尺寬,高有一丈一尺,頂寬是二尺左右。城牆邊修人行道,馬道共六尺寬。

安徽舒城:千年古城無人知,獨留風霜龍頭塔!

舒城一人巷(攝影 | 向東視線)

當時城很小,城牆一共是九百五十多丈,上面用瓦蓋著。有兩條主街,一條是從南門進,一條是從西門進,還有幾條小巷子,還修建了護城河。

到了明朝嘉靖年間,因為時常河水氾濫,城牆又久經風雨壞了很多。當時舒城縣令就派人重修。重修是用青磚砌成,從當時春秋門到解榲門長是一百八十六丈,高還是一丈一尺。總共修城牆是二百四十多丈都是用磚砌的。明朝後來還有幾位縣令先後都派人修理過。

安徽舒城:千年古城無人知,獨留風霜龍頭塔!

萬曆舒城縣治之圖(來源 | 萬曆《舒城縣誌》,重繪 | Larry)

在明代熹宗朱由校在位期間,縣令下令修縣城標誌性建築物,就是今天的龍舒塔。原名“龍頭塔”,塔是根據塔身第四層碑雕刻著“龍頭”兩個字命名。

安徽舒城:千年古城無人知,獨留風霜龍頭塔!

龍頭塔(攝影 | 束文傑)

塔身是青磚砌成的,裡面填是雜土,塔高是20.7米。共七層,六角形。二層以上砌有假門,其中塔頂是用生鐵鑄造三層葫蘆形加頂尖。

到了崇禎年間,以李自成和張獻忠為首農民起義,造成天下大亂。土匪流寇攻陷舒城,在舒城城關盤踞一年多。把舒城城牆毀了一大半,明朝最後一位縣令在任期間,下令全縣罪犯都來修城贖罪。現在想想這位縣令還是比較英明。

安徽舒城:千年古城無人知,獨留風霜龍頭塔!

張獻忠(來源 | 百度百科)

到了清朝順治年間,知縣丁日升帶頭把自己俸祿拿出來修城,康熙年間也不間斷修理擴大。壞了又修,修了又壞。

雍正七年,知縣陳守仁俸皇令修正舒城。親自到場督促,是盡心盡力修繕完畢。

安徽舒城:千年古城無人知,獨留風霜龍頭塔!

雍正《舒城縣城圖》(來源 | 雍正《舒城縣誌》)

到了乾隆中期有一次山洪暴發,發大水。舒城城內積水好幾尺。房屋倒塌數間,死傷百姓很多。城牆到了一大半。

到了乾隆58年時期,有位姓周的縣令又勸鄉紳門捐款修城。並且親自督促修建,城西南全部重新修理。東北皆加固補修。內外馬道稍微加寬一點,還按照原來樣子,把城樓也重修整修了。

安徽舒城:千年古城無人知,獨留風霜龍頭塔!

舒城縣城池圖(來源 | 嘉慶《舒城縣誌》)

舒城城關可以說是經過千年風霜血雨洗禮,古老的城牆現在已定是蕩然無存。唯有龍頭塔依然屹立在那裡,彷彿向後人訴說這千百年來的歷史,榮辱興衰歷程。


  • 作者:姚燕翠(作者授權發表)
  • 運營:束文傑
  • 編輯:束文傑
  • 製作:町甽融媒體工作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