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

藍天白雲之下,高聳的群山之間,一條名叫雜谷腦的河流將薛城鎮一分為二,一邊是車輛繁華的新街區,317國道經過於此,街上飯館商鋪林立,商販們熱火朝天地做著過路人的生意;一邊是安靜的老街區,鎮上人過著平靜而普通的生活。這是一座不起眼的小鎮,同時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城。

"

藍天白雲之下,高聳的群山之間,一條名叫雜谷腦的河流將薛城鎮一分為二,一邊是車輛繁華的新街區,317國道經過於此,街上飯館商鋪林立,商販們熱火朝天地做著過路人的生意;一邊是安靜的老街區,鎮上人過著平靜而普通的生活。這是一座不起眼的小鎮,同時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城。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位於四川西部內陸高山峽谷腹心地帶的薛城鎮,隸屬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它距離理縣縣城23公里,距離省會成都180公里左右。這裡主要生活著羌族和一些藏、漢民族,地處藏羌文化走廊核心地帶上。

"

藍天白雲之下,高聳的群山之間,一條名叫雜谷腦的河流將薛城鎮一分為二,一邊是車輛繁華的新街區,317國道經過於此,街上飯館商鋪林立,商販們熱火朝天地做著過路人的生意;一邊是安靜的老街區,鎮上人過著平靜而普通的生活。這是一座不起眼的小鎮,同時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城。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位於四川西部內陸高山峽谷腹心地帶的薛城鎮,隸屬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它距離理縣縣城23公里,距離省會成都180公里左右。這裡主要生活著羌族和一些藏、漢民族,地處藏羌文化走廊核心地帶上。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薛城,古為氐羌之地,在公元111年漢武帝時期被納入華夏版圖,公元584年隋朝時期置薛城戍,公元628年唐貞觀時期置薛城縣,此後在五代、宋、元、明、清至民國時期,歷代均設縣治於此,直到解放後才撤縣為鎮,距今已有近2000年曆史。

"

藍天白雲之下,高聳的群山之間,一條名叫雜谷腦的河流將薛城鎮一分為二,一邊是車輛繁華的新街區,317國道經過於此,街上飯館商鋪林立,商販們熱火朝天地做著過路人的生意;一邊是安靜的老街區,鎮上人過著平靜而普通的生活。這是一座不起眼的小鎮,同時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城。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位於四川西部內陸高山峽谷腹心地帶的薛城鎮,隸屬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它距離理縣縣城23公里,距離省會成都180公里左右。這裡主要生活著羌族和一些藏、漢民族,地處藏羌文化走廊核心地帶上。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薛城,古為氐羌之地,在公元111年漢武帝時期被納入華夏版圖,公元584年隋朝時期置薛城戍,公元628年唐貞觀時期置薛城縣,此後在五代、宋、元、明、清至民國時期,歷代均設縣治於此,直到解放後才撤縣為鎮,距今已有近2000年曆史。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因薛城“東屏錦官之秀,西峙岷山之雄,南望全爐之險,北扼諸番之吭”之要衝,自漢武帝建置以來,歷代皆為邊境重鎮和州縣治地。尤其是從公元623年唐高祖武德年間至公元907年唐亡時期,唐朝與吐蕃之間長期戰爭不斷,薛城作為當時唐王朝的邊防重地,起到保衛邊防和對西域的控制作用。

"

藍天白雲之下,高聳的群山之間,一條名叫雜谷腦的河流將薛城鎮一分為二,一邊是車輛繁華的新街區,317國道經過於此,街上飯館商鋪林立,商販們熱火朝天地做著過路人的生意;一邊是安靜的老街區,鎮上人過著平靜而普通的生活。這是一座不起眼的小鎮,同時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城。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位於四川西部內陸高山峽谷腹心地帶的薛城鎮,隸屬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它距離理縣縣城23公里,距離省會成都180公里左右。這裡主要生活著羌族和一些藏、漢民族,地處藏羌文化走廊核心地帶上。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薛城,古為氐羌之地,在公元111年漢武帝時期被納入華夏版圖,公元584年隋朝時期置薛城戍,公元628年唐貞觀時期置薛城縣,此後在五代、宋、元、明、清至民國時期,歷代均設縣治於此,直到解放後才撤縣為鎮,距今已有近2000年曆史。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因薛城“東屏錦官之秀,西峙岷山之雄,南望全爐之險,北扼諸番之吭”之要衝,自漢武帝建置以來,歷代皆為邊境重鎮和州縣治地。尤其是從公元623年唐高祖武德年間至公元907年唐亡時期,唐朝與吐蕃之間長期戰爭不斷,薛城作為當時唐王朝的邊防重地,起到保衛邊防和對西域的控制作用。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如今的薛城鎮早已沒有戰亂的紛擾,它只是一座不為人知的安靜小鎮,但走進薛城,走進老街區,那一座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築古遺蹟,如籌邊樓、寧江門城址、紅軍石刻標語、薛城老街等,其中不少建築仍然至今保留著唐代風韻,使人從中感受到它昔日的輝煌歷史。

"

藍天白雲之下,高聳的群山之間,一條名叫雜谷腦的河流將薛城鎮一分為二,一邊是車輛繁華的新街區,317國道經過於此,街上飯館商鋪林立,商販們熱火朝天地做著過路人的生意;一邊是安靜的老街區,鎮上人過著平靜而普通的生活。這是一座不起眼的小鎮,同時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城。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位於四川西部內陸高山峽谷腹心地帶的薛城鎮,隸屬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它距離理縣縣城23公里,距離省會成都180公里左右。這裡主要生活著羌族和一些藏、漢民族,地處藏羌文化走廊核心地帶上。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薛城,古為氐羌之地,在公元111年漢武帝時期被納入華夏版圖,公元584年隋朝時期置薛城戍,公元628年唐貞觀時期置薛城縣,此後在五代、宋、元、明、清至民國時期,歷代均設縣治於此,直到解放後才撤縣為鎮,距今已有近2000年曆史。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因薛城“東屏錦官之秀,西峙岷山之雄,南望全爐之險,北扼諸番之吭”之要衝,自漢武帝建置以來,歷代皆為邊境重鎮和州縣治地。尤其是從公元623年唐高祖武德年間至公元907年唐亡時期,唐朝與吐蕃之間長期戰爭不斷,薛城作為當時唐王朝的邊防重地,起到保衛邊防和對西域的控制作用。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如今的薛城鎮早已沒有戰亂的紛擾,它只是一座不為人知的安靜小鎮,但走進薛城,走進老街區,那一座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築古遺蹟,如籌邊樓、寧江門城址、紅軍石刻標語、薛城老街等,其中不少建築仍然至今保留著唐代風韻,使人從中感受到它昔日的輝煌歷史。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籌邊樓是整個古城最著名也最耀眼的建築景點,它位於薛城鎮民俗博物館內一塊突兀的天然岩石頂上,建築由通高7.9米的岩石臺基和通高18米的二層木樓兩部分組成,為正方形二層單簷歇山頂式,素筒瓦屋面,配勾頭滴水,穿鬥式樑架結構,古樸而雄偉。

"

藍天白雲之下,高聳的群山之間,一條名叫雜谷腦的河流將薛城鎮一分為二,一邊是車輛繁華的新街區,317國道經過於此,街上飯館商鋪林立,商販們熱火朝天地做著過路人的生意;一邊是安靜的老街區,鎮上人過著平靜而普通的生活。這是一座不起眼的小鎮,同時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城。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位於四川西部內陸高山峽谷腹心地帶的薛城鎮,隸屬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它距離理縣縣城23公里,距離省會成都180公里左右。這裡主要生活著羌族和一些藏、漢民族,地處藏羌文化走廊核心地帶上。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薛城,古為氐羌之地,在公元111年漢武帝時期被納入華夏版圖,公元584年隋朝時期置薛城戍,公元628年唐貞觀時期置薛城縣,此後在五代、宋、元、明、清至民國時期,歷代均設縣治於此,直到解放後才撤縣為鎮,距今已有近2000年曆史。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因薛城“東屏錦官之秀,西峙岷山之雄,南望全爐之險,北扼諸番之吭”之要衝,自漢武帝建置以來,歷代皆為邊境重鎮和州縣治地。尤其是從公元623年唐高祖武德年間至公元907年唐亡時期,唐朝與吐蕃之間長期戰爭不斷,薛城作為當時唐王朝的邊防重地,起到保衛邊防和對西域的控制作用。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如今的薛城鎮早已沒有戰亂的紛擾,它只是一座不為人知的安靜小鎮,但走進薛城,走進老街區,那一座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築古遺蹟,如籌邊樓、寧江門城址、紅軍石刻標語、薛城老街等,其中不少建築仍然至今保留著唐代風韻,使人從中感受到它昔日的輝煌歷史。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籌邊樓是整個古城最著名也最耀眼的建築景點,它位於薛城鎮民俗博物館內一塊突兀的天然岩石頂上,建築由通高7.9米的岩石臺基和通高18米的二層木樓兩部分組成,為正方形二層單簷歇山頂式,素筒瓦屋面,配勾頭滴水,穿鬥式樑架結構,古樸而雄偉。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

藍天白雲之下,高聳的群山之間,一條名叫雜谷腦的河流將薛城鎮一分為二,一邊是車輛繁華的新街區,317國道經過於此,街上飯館商鋪林立,商販們熱火朝天地做著過路人的生意;一邊是安靜的老街區,鎮上人過著平靜而普通的生活。這是一座不起眼的小鎮,同時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城。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位於四川西部內陸高山峽谷腹心地帶的薛城鎮,隸屬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它距離理縣縣城23公里,距離省會成都180公里左右。這裡主要生活著羌族和一些藏、漢民族,地處藏羌文化走廊核心地帶上。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薛城,古為氐羌之地,在公元111年漢武帝時期被納入華夏版圖,公元584年隋朝時期置薛城戍,公元628年唐貞觀時期置薛城縣,此後在五代、宋、元、明、清至民國時期,歷代均設縣治於此,直到解放後才撤縣為鎮,距今已有近2000年曆史。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因薛城“東屏錦官之秀,西峙岷山之雄,南望全爐之險,北扼諸番之吭”之要衝,自漢武帝建置以來,歷代皆為邊境重鎮和州縣治地。尤其是從公元623年唐高祖武德年間至公元907年唐亡時期,唐朝與吐蕃之間長期戰爭不斷,薛城作為當時唐王朝的邊防重地,起到保衛邊防和對西域的控制作用。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如今的薛城鎮早已沒有戰亂的紛擾,它只是一座不為人知的安靜小鎮,但走進薛城,走進老街區,那一座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築古遺蹟,如籌邊樓、寧江門城址、紅軍石刻標語、薛城老街等,其中不少建築仍然至今保留著唐代風韻,使人從中感受到它昔日的輝煌歷史。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籌邊樓是整個古城最著名也最耀眼的建築景點,它位於薛城鎮民俗博物館內一塊突兀的天然岩石頂上,建築由通高7.9米的岩石臺基和通高18米的二層木樓兩部分組成,為正方形二層單簷歇山頂式,素筒瓦屋面,配勾頭滴水,穿鬥式樑架結構,古樸而雄偉。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籌邊樓因薛城而成,薛城因籌邊樓而著。公元830年,唐王朝任命一代名臣李德裕為劍南西川節度使治理邊關,李德裕來到薛城,為了加強戒備,激勵士氣,商議邊事,於是便修建了籌邊樓。只是歷經上千年風雨,原來的籌邊樓早已被毀,如今的籌邊樓為1871年同治年間重建。

"

藍天白雲之下,高聳的群山之間,一條名叫雜谷腦的河流將薛城鎮一分為二,一邊是車輛繁華的新街區,317國道經過於此,街上飯館商鋪林立,商販們熱火朝天地做著過路人的生意;一邊是安靜的老街區,鎮上人過著平靜而普通的生活。這是一座不起眼的小鎮,同時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城。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位於四川西部內陸高山峽谷腹心地帶的薛城鎮,隸屬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它距離理縣縣城23公里,距離省會成都180公里左右。這裡主要生活著羌族和一些藏、漢民族,地處藏羌文化走廊核心地帶上。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薛城,古為氐羌之地,在公元111年漢武帝時期被納入華夏版圖,公元584年隋朝時期置薛城戍,公元628年唐貞觀時期置薛城縣,此後在五代、宋、元、明、清至民國時期,歷代均設縣治於此,直到解放後才撤縣為鎮,距今已有近2000年曆史。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因薛城“東屏錦官之秀,西峙岷山之雄,南望全爐之險,北扼諸番之吭”之要衝,自漢武帝建置以來,歷代皆為邊境重鎮和州縣治地。尤其是從公元623年唐高祖武德年間至公元907年唐亡時期,唐朝與吐蕃之間長期戰爭不斷,薛城作為當時唐王朝的邊防重地,起到保衛邊防和對西域的控制作用。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如今的薛城鎮早已沒有戰亂的紛擾,它只是一座不為人知的安靜小鎮,但走進薛城,走進老街區,那一座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築古遺蹟,如籌邊樓、寧江門城址、紅軍石刻標語、薛城老街等,其中不少建築仍然至今保留著唐代風韻,使人從中感受到它昔日的輝煌歷史。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籌邊樓是整個古城最著名也最耀眼的建築景點,它位於薛城鎮民俗博物館內一塊突兀的天然岩石頂上,建築由通高7.9米的岩石臺基和通高18米的二層木樓兩部分組成,為正方形二層單簷歇山頂式,素筒瓦屋面,配勾頭滴水,穿鬥式樑架結構,古樸而雄偉。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籌邊樓因薛城而成,薛城因籌邊樓而著。公元830年,唐王朝任命一代名臣李德裕為劍南西川節度使治理邊關,李德裕來到薛城,為了加強戒備,激勵士氣,商議邊事,於是便修建了籌邊樓。只是歷經上千年風雨,原來的籌邊樓早已被毀,如今的籌邊樓為1871年同治年間重建。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登樓眺望,大唐遺風的薛城古鎮新貌盡收眼底。當年,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被髮配邊關來到薛城,因仰慕李德裕的德政和人品,在籌邊樓提筆寫下了“憑臨雲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的千古絕唱。籌邊樓不僅是唐朝與吐蕃在川西地區軍事對峙的歷史見證,同時也是藏、羌、漢各族人民厭惡戰爭、熱愛和平的象徵,如今已被列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

藍天白雲之下,高聳的群山之間,一條名叫雜谷腦的河流將薛城鎮一分為二,一邊是車輛繁華的新街區,317國道經過於此,街上飯館商鋪林立,商販們熱火朝天地做著過路人的生意;一邊是安靜的老街區,鎮上人過著平靜而普通的生活。這是一座不起眼的小鎮,同時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城。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位於四川西部內陸高山峽谷腹心地帶的薛城鎮,隸屬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它距離理縣縣城23公里,距離省會成都180公里左右。這裡主要生活著羌族和一些藏、漢民族,地處藏羌文化走廊核心地帶上。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薛城,古為氐羌之地,在公元111年漢武帝時期被納入華夏版圖,公元584年隋朝時期置薛城戍,公元628年唐貞觀時期置薛城縣,此後在五代、宋、元、明、清至民國時期,歷代均設縣治於此,直到解放後才撤縣為鎮,距今已有近2000年曆史。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因薛城“東屏錦官之秀,西峙岷山之雄,南望全爐之險,北扼諸番之吭”之要衝,自漢武帝建置以來,歷代皆為邊境重鎮和州縣治地。尤其是從公元623年唐高祖武德年間至公元907年唐亡時期,唐朝與吐蕃之間長期戰爭不斷,薛城作為當時唐王朝的邊防重地,起到保衛邊防和對西域的控制作用。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如今的薛城鎮早已沒有戰亂的紛擾,它只是一座不為人知的安靜小鎮,但走進薛城,走進老街區,那一座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築古遺蹟,如籌邊樓、寧江門城址、紅軍石刻標語、薛城老街等,其中不少建築仍然至今保留著唐代風韻,使人從中感受到它昔日的輝煌歷史。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籌邊樓是整個古城最著名也最耀眼的建築景點,它位於薛城鎮民俗博物館內一塊突兀的天然岩石頂上,建築由通高7.9米的岩石臺基和通高18米的二層木樓兩部分組成,為正方形二層單簷歇山頂式,素筒瓦屋面,配勾頭滴水,穿鬥式樑架結構,古樸而雄偉。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籌邊樓因薛城而成,薛城因籌邊樓而著。公元830年,唐王朝任命一代名臣李德裕為劍南西川節度使治理邊關,李德裕來到薛城,為了加強戒備,激勵士氣,商議邊事,於是便修建了籌邊樓。只是歷經上千年風雨,原來的籌邊樓早已被毀,如今的籌邊樓為1871年同治年間重建。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登樓眺望,大唐遺風的薛城古鎮新貌盡收眼底。當年,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被髮配邊關來到薛城,因仰慕李德裕的德政和人品,在籌邊樓提筆寫下了“憑臨雲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的千古絕唱。籌邊樓不僅是唐朝與吐蕃在川西地區軍事對峙的歷史見證,同時也是藏、羌、漢各族人民厭惡戰爭、熱愛和平的象徵,如今已被列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

藍天白雲之下,高聳的群山之間,一條名叫雜谷腦的河流將薛城鎮一分為二,一邊是車輛繁華的新街區,317國道經過於此,街上飯館商鋪林立,商販們熱火朝天地做著過路人的生意;一邊是安靜的老街區,鎮上人過著平靜而普通的生活。這是一座不起眼的小鎮,同時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城。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位於四川西部內陸高山峽谷腹心地帶的薛城鎮,隸屬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它距離理縣縣城23公里,距離省會成都180公里左右。這裡主要生活著羌族和一些藏、漢民族,地處藏羌文化走廊核心地帶上。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薛城,古為氐羌之地,在公元111年漢武帝時期被納入華夏版圖,公元584年隋朝時期置薛城戍,公元628年唐貞觀時期置薛城縣,此後在五代、宋、元、明、清至民國時期,歷代均設縣治於此,直到解放後才撤縣為鎮,距今已有近2000年曆史。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因薛城“東屏錦官之秀,西峙岷山之雄,南望全爐之險,北扼諸番之吭”之要衝,自漢武帝建置以來,歷代皆為邊境重鎮和州縣治地。尤其是從公元623年唐高祖武德年間至公元907年唐亡時期,唐朝與吐蕃之間長期戰爭不斷,薛城作為當時唐王朝的邊防重地,起到保衛邊防和對西域的控制作用。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如今的薛城鎮早已沒有戰亂的紛擾,它只是一座不為人知的安靜小鎮,但走進薛城,走進老街區,那一座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築古遺蹟,如籌邊樓、寧江門城址、紅軍石刻標語、薛城老街等,其中不少建築仍然至今保留著唐代風韻,使人從中感受到它昔日的輝煌歷史。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籌邊樓是整個古城最著名也最耀眼的建築景點,它位於薛城鎮民俗博物館內一塊突兀的天然岩石頂上,建築由通高7.9米的岩石臺基和通高18米的二層木樓兩部分組成,為正方形二層單簷歇山頂式,素筒瓦屋面,配勾頭滴水,穿鬥式樑架結構,古樸而雄偉。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籌邊樓因薛城而成,薛城因籌邊樓而著。公元830年,唐王朝任命一代名臣李德裕為劍南西川節度使治理邊關,李德裕來到薛城,為了加強戒備,激勵士氣,商議邊事,於是便修建了籌邊樓。只是歷經上千年風雨,原來的籌邊樓早已被毀,如今的籌邊樓為1871年同治年間重建。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登樓眺望,大唐遺風的薛城古鎮新貌盡收眼底。當年,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被髮配邊關來到薛城,因仰慕李德裕的德政和人品,在籌邊樓提筆寫下了“憑臨雲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的千古絕唱。籌邊樓不僅是唐朝與吐蕃在川西地區軍事對峙的歷史見證,同時也是藏、羌、漢各族人民厭惡戰爭、熱愛和平的象徵,如今已被列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在薛城老街的東入口處,是古代薛城城池寧江門城址,該城門始建於明代,清代康熙年間因水患被沖毀,乾隆年間重建,現存寧江門是清代理藩府城址殘餘的較完好的門洞,城門寬2.75米,高6.5米,厚1.77米,拱形頂,均由條石砌成,所附城牆由片石砌成。城門洞上題記年代為“乾隆五年”,上有“寧江門”、“保障邊陲”石刻字樣,為建城時所刻,是古代薛城在政治、軍事上重要地位的體現。

"

藍天白雲之下,高聳的群山之間,一條名叫雜谷腦的河流將薛城鎮一分為二,一邊是車輛繁華的新街區,317國道經過於此,街上飯館商鋪林立,商販們熱火朝天地做著過路人的生意;一邊是安靜的老街區,鎮上人過著平靜而普通的生活。這是一座不起眼的小鎮,同時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城。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位於四川西部內陸高山峽谷腹心地帶的薛城鎮,隸屬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它距離理縣縣城23公里,距離省會成都180公里左右。這裡主要生活著羌族和一些藏、漢民族,地處藏羌文化走廊核心地帶上。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薛城,古為氐羌之地,在公元111年漢武帝時期被納入華夏版圖,公元584年隋朝時期置薛城戍,公元628年唐貞觀時期置薛城縣,此後在五代、宋、元、明、清至民國時期,歷代均設縣治於此,直到解放後才撤縣為鎮,距今已有近2000年曆史。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因薛城“東屏錦官之秀,西峙岷山之雄,南望全爐之險,北扼諸番之吭”之要衝,自漢武帝建置以來,歷代皆為邊境重鎮和州縣治地。尤其是從公元623年唐高祖武德年間至公元907年唐亡時期,唐朝與吐蕃之間長期戰爭不斷,薛城作為當時唐王朝的邊防重地,起到保衛邊防和對西域的控制作用。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如今的薛城鎮早已沒有戰亂的紛擾,它只是一座不為人知的安靜小鎮,但走進薛城,走進老街區,那一座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築古遺蹟,如籌邊樓、寧江門城址、紅軍石刻標語、薛城老街等,其中不少建築仍然至今保留著唐代風韻,使人從中感受到它昔日的輝煌歷史。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籌邊樓是整個古城最著名也最耀眼的建築景點,它位於薛城鎮民俗博物館內一塊突兀的天然岩石頂上,建築由通高7.9米的岩石臺基和通高18米的二層木樓兩部分組成,為正方形二層單簷歇山頂式,素筒瓦屋面,配勾頭滴水,穿鬥式樑架結構,古樸而雄偉。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籌邊樓因薛城而成,薛城因籌邊樓而著。公元830年,唐王朝任命一代名臣李德裕為劍南西川節度使治理邊關,李德裕來到薛城,為了加強戒備,激勵士氣,商議邊事,於是便修建了籌邊樓。只是歷經上千年風雨,原來的籌邊樓早已被毀,如今的籌邊樓為1871年同治年間重建。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登樓眺望,大唐遺風的薛城古鎮新貌盡收眼底。當年,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被髮配邊關來到薛城,因仰慕李德裕的德政和人品,在籌邊樓提筆寫下了“憑臨雲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的千古絕唱。籌邊樓不僅是唐朝與吐蕃在川西地區軍事對峙的歷史見證,同時也是藏、羌、漢各族人民厭惡戰爭、熱愛和平的象徵,如今已被列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在薛城老街的東入口處,是古代薛城城池寧江門城址,該城門始建於明代,清代康熙年間因水患被沖毀,乾隆年間重建,現存寧江門是清代理藩府城址殘餘的較完好的門洞,城門寬2.75米,高6.5米,厚1.77米,拱形頂,均由條石砌成,所附城牆由片石砌成。城門洞上題記年代為“乾隆五年”,上有“寧江門”、“保障邊陲”石刻字樣,為建城時所刻,是古代薛城在政治、軍事上重要地位的體現。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在寧江門城址門洞上還有紅軍石刻標語,為1935年紅四方面軍長征路過此地所鑿刻,標語共三幅,至今保存完好,引人注目。它是紅軍長征路過理縣的歷史見證,是紅軍長征中留下的保存完好的革命文物,如今已被列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

藍天白雲之下,高聳的群山之間,一條名叫雜谷腦的河流將薛城鎮一分為二,一邊是車輛繁華的新街區,317國道經過於此,街上飯館商鋪林立,商販們熱火朝天地做著過路人的生意;一邊是安靜的老街區,鎮上人過著平靜而普通的生活。這是一座不起眼的小鎮,同時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城。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位於四川西部內陸高山峽谷腹心地帶的薛城鎮,隸屬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它距離理縣縣城23公里,距離省會成都180公里左右。這裡主要生活著羌族和一些藏、漢民族,地處藏羌文化走廊核心地帶上。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薛城,古為氐羌之地,在公元111年漢武帝時期被納入華夏版圖,公元584年隋朝時期置薛城戍,公元628年唐貞觀時期置薛城縣,此後在五代、宋、元、明、清至民國時期,歷代均設縣治於此,直到解放後才撤縣為鎮,距今已有近2000年曆史。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因薛城“東屏錦官之秀,西峙岷山之雄,南望全爐之險,北扼諸番之吭”之要衝,自漢武帝建置以來,歷代皆為邊境重鎮和州縣治地。尤其是從公元623年唐高祖武德年間至公元907年唐亡時期,唐朝與吐蕃之間長期戰爭不斷,薛城作為當時唐王朝的邊防重地,起到保衛邊防和對西域的控制作用。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如今的薛城鎮早已沒有戰亂的紛擾,它只是一座不為人知的安靜小鎮,但走進薛城,走進老街區,那一座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築古遺蹟,如籌邊樓、寧江門城址、紅軍石刻標語、薛城老街等,其中不少建築仍然至今保留著唐代風韻,使人從中感受到它昔日的輝煌歷史。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籌邊樓是整個古城最著名也最耀眼的建築景點,它位於薛城鎮民俗博物館內一塊突兀的天然岩石頂上,建築由通高7.9米的岩石臺基和通高18米的二層木樓兩部分組成,為正方形二層單簷歇山頂式,素筒瓦屋面,配勾頭滴水,穿鬥式樑架結構,古樸而雄偉。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籌邊樓因薛城而成,薛城因籌邊樓而著。公元830年,唐王朝任命一代名臣李德裕為劍南西川節度使治理邊關,李德裕來到薛城,為了加強戒備,激勵士氣,商議邊事,於是便修建了籌邊樓。只是歷經上千年風雨,原來的籌邊樓早已被毀,如今的籌邊樓為1871年同治年間重建。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登樓眺望,大唐遺風的薛城古鎮新貌盡收眼底。當年,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被髮配邊關來到薛城,因仰慕李德裕的德政和人品,在籌邊樓提筆寫下了“憑臨雲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的千古絕唱。籌邊樓不僅是唐朝與吐蕃在川西地區軍事對峙的歷史見證,同時也是藏、羌、漢各族人民厭惡戰爭、熱愛和平的象徵,如今已被列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在薛城老街的東入口處,是古代薛城城池寧江門城址,該城門始建於明代,清代康熙年間因水患被沖毀,乾隆年間重建,現存寧江門是清代理藩府城址殘餘的較完好的門洞,城門寬2.75米,高6.5米,厚1.77米,拱形頂,均由條石砌成,所附城牆由片石砌成。城門洞上題記年代為“乾隆五年”,上有“寧江門”、“保障邊陲”石刻字樣,為建城時所刻,是古代薛城在政治、軍事上重要地位的體現。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在寧江門城址門洞上還有紅軍石刻標語,為1935年紅四方面軍長征路過此地所鑿刻,標語共三幅,至今保存完好,引人注目。它是紅軍長征路過理縣的歷史見證,是紅軍長征中留下的保存完好的革命文物,如今已被列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除卻邊陲境地、軍事重鎮,古時的薛城還有少有人知的迷人美景,因境內奇異的地形造就了獨特的“薛城十景”:獅頭望月、熊耳秋風、隴山古雪、沱水東流、石門遺響、筆架獻奇、箭山晚照、夷關暮笳、古燈夜明、封侯掛印,至今引人入勝。唐代女詩人薛濤曾吟詩讚美薛城:“梓潼塔下南溝水,筆架奇峰穿入雲,高登熊耳望美景,賽過江南是薛城”。

"

藍天白雲之下,高聳的群山之間,一條名叫雜谷腦的河流將薛城鎮一分為二,一邊是車輛繁華的新街區,317國道經過於此,街上飯館商鋪林立,商販們熱火朝天地做著過路人的生意;一邊是安靜的老街區,鎮上人過著平靜而普通的生活。這是一座不起眼的小鎮,同時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城。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位於四川西部內陸高山峽谷腹心地帶的薛城鎮,隸屬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它距離理縣縣城23公里,距離省會成都180公里左右。這裡主要生活著羌族和一些藏、漢民族,地處藏羌文化走廊核心地帶上。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薛城,古為氐羌之地,在公元111年漢武帝時期被納入華夏版圖,公元584年隋朝時期置薛城戍,公元628年唐貞觀時期置薛城縣,此後在五代、宋、元、明、清至民國時期,歷代均設縣治於此,直到解放後才撤縣為鎮,距今已有近2000年曆史。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因薛城“東屏錦官之秀,西峙岷山之雄,南望全爐之險,北扼諸番之吭”之要衝,自漢武帝建置以來,歷代皆為邊境重鎮和州縣治地。尤其是從公元623年唐高祖武德年間至公元907年唐亡時期,唐朝與吐蕃之間長期戰爭不斷,薛城作為當時唐王朝的邊防重地,起到保衛邊防和對西域的控制作用。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如今的薛城鎮早已沒有戰亂的紛擾,它只是一座不為人知的安靜小鎮,但走進薛城,走進老街區,那一座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築古遺蹟,如籌邊樓、寧江門城址、紅軍石刻標語、薛城老街等,其中不少建築仍然至今保留著唐代風韻,使人從中感受到它昔日的輝煌歷史。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籌邊樓是整個古城最著名也最耀眼的建築景點,它位於薛城鎮民俗博物館內一塊突兀的天然岩石頂上,建築由通高7.9米的岩石臺基和通高18米的二層木樓兩部分組成,為正方形二層單簷歇山頂式,素筒瓦屋面,配勾頭滴水,穿鬥式樑架結構,古樸而雄偉。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籌邊樓因薛城而成,薛城因籌邊樓而著。公元830年,唐王朝任命一代名臣李德裕為劍南西川節度使治理邊關,李德裕來到薛城,為了加強戒備,激勵士氣,商議邊事,於是便修建了籌邊樓。只是歷經上千年風雨,原來的籌邊樓早已被毀,如今的籌邊樓為1871年同治年間重建。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登樓眺望,大唐遺風的薛城古鎮新貌盡收眼底。當年,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被髮配邊關來到薛城,因仰慕李德裕的德政和人品,在籌邊樓提筆寫下了“憑臨雲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的千古絕唱。籌邊樓不僅是唐朝與吐蕃在川西地區軍事對峙的歷史見證,同時也是藏、羌、漢各族人民厭惡戰爭、熱愛和平的象徵,如今已被列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在薛城老街的東入口處,是古代薛城城池寧江門城址,該城門始建於明代,清代康熙年間因水患被沖毀,乾隆年間重建,現存寧江門是清代理藩府城址殘餘的較完好的門洞,城門寬2.75米,高6.5米,厚1.77米,拱形頂,均由條石砌成,所附城牆由片石砌成。城門洞上題記年代為“乾隆五年”,上有“寧江門”、“保障邊陲”石刻字樣,為建城時所刻,是古代薛城在政治、軍事上重要地位的體現。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在寧江門城址門洞上還有紅軍石刻標語,為1935年紅四方面軍長征路過此地所鑿刻,標語共三幅,至今保存完好,引人注目。它是紅軍長征路過理縣的歷史見證,是紅軍長征中留下的保存完好的革命文物,如今已被列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除卻邊陲境地、軍事重鎮,古時的薛城還有少有人知的迷人美景,因境內奇異的地形造就了獨特的“薛城十景”:獅頭望月、熊耳秋風、隴山古雪、沱水東流、石門遺響、筆架獻奇、箭山晚照、夷關暮笳、古燈夜明、封侯掛印,至今引人入勝。唐代女詩人薛濤曾吟詩讚美薛城:“梓潼塔下南溝水,筆架奇峰穿入雲,高登熊耳望美景,賽過江南是薛城”。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

藍天白雲之下,高聳的群山之間,一條名叫雜谷腦的河流將薛城鎮一分為二,一邊是車輛繁華的新街區,317國道經過於此,街上飯館商鋪林立,商販們熱火朝天地做著過路人的生意;一邊是安靜的老街區,鎮上人過著平靜而普通的生活。這是一座不起眼的小鎮,同時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城。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位於四川西部內陸高山峽谷腹心地帶的薛城鎮,隸屬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它距離理縣縣城23公里,距離省會成都180公里左右。這裡主要生活著羌族和一些藏、漢民族,地處藏羌文化走廊核心地帶上。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薛城,古為氐羌之地,在公元111年漢武帝時期被納入華夏版圖,公元584年隋朝時期置薛城戍,公元628年唐貞觀時期置薛城縣,此後在五代、宋、元、明、清至民國時期,歷代均設縣治於此,直到解放後才撤縣為鎮,距今已有近2000年曆史。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因薛城“東屏錦官之秀,西峙岷山之雄,南望全爐之險,北扼諸番之吭”之要衝,自漢武帝建置以來,歷代皆為邊境重鎮和州縣治地。尤其是從公元623年唐高祖武德年間至公元907年唐亡時期,唐朝與吐蕃之間長期戰爭不斷,薛城作為當時唐王朝的邊防重地,起到保衛邊防和對西域的控制作用。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如今的薛城鎮早已沒有戰亂的紛擾,它只是一座不為人知的安靜小鎮,但走進薛城,走進老街區,那一座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築古遺蹟,如籌邊樓、寧江門城址、紅軍石刻標語、薛城老街等,其中不少建築仍然至今保留著唐代風韻,使人從中感受到它昔日的輝煌歷史。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籌邊樓是整個古城最著名也最耀眼的建築景點,它位於薛城鎮民俗博物館內一塊突兀的天然岩石頂上,建築由通高7.9米的岩石臺基和通高18米的二層木樓兩部分組成,為正方形二層單簷歇山頂式,素筒瓦屋面,配勾頭滴水,穿鬥式樑架結構,古樸而雄偉。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籌邊樓因薛城而成,薛城因籌邊樓而著。公元830年,唐王朝任命一代名臣李德裕為劍南西川節度使治理邊關,李德裕來到薛城,為了加強戒備,激勵士氣,商議邊事,於是便修建了籌邊樓。只是歷經上千年風雨,原來的籌邊樓早已被毀,如今的籌邊樓為1871年同治年間重建。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登樓眺望,大唐遺風的薛城古鎮新貌盡收眼底。當年,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被髮配邊關來到薛城,因仰慕李德裕的德政和人品,在籌邊樓提筆寫下了“憑臨雲鳥八窗秋,壯壓西川四十州。諸將莫貪羌族馬,最高層處見邊頭”的千古絕唱。籌邊樓不僅是唐朝與吐蕃在川西地區軍事對峙的歷史見證,同時也是藏、羌、漢各族人民厭惡戰爭、熱愛和平的象徵,如今已被列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在薛城老街的東入口處,是古代薛城城池寧江門城址,該城門始建於明代,清代康熙年間因水患被沖毀,乾隆年間重建,現存寧江門是清代理藩府城址殘餘的較完好的門洞,城門寬2.75米,高6.5米,厚1.77米,拱形頂,均由條石砌成,所附城牆由片石砌成。城門洞上題記年代為“乾隆五年”,上有“寧江門”、“保障邊陲”石刻字樣,為建城時所刻,是古代薛城在政治、軍事上重要地位的體現。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在寧江門城址門洞上還有紅軍石刻標語,為1935年紅四方面軍長征路過此地所鑿刻,標語共三幅,至今保存完好,引人注目。它是紅軍長征路過理縣的歷史見證,是紅軍長征中留下的保存完好的革命文物,如今已被列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除卻邊陲境地、軍事重鎮,古時的薛城還有少有人知的迷人美景,因境內奇異的地形造就了獨特的“薛城十景”:獅頭望月、熊耳秋風、隴山古雪、沱水東流、石門遺響、筆架獻奇、箭山晚照、夷關暮笳、古燈夜明、封侯掛印,至今引人入勝。唐代女詩人薛濤曾吟詩讚美薛城:“梓潼塔下南溝水,筆架奇峰穿入雲,高登熊耳望美景,賽過江南是薛城”。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高山河谷中的四川千年古城,歷代為邊防重鎮,建築至今唐風猶存

刀光劍影早已褪去,邊陲重地也已成歷史,現在的古城裡人們過著安定平穩的生活,只有唐代籌邊樓和清代寧江門依然屹立在這塊土地上,向人們訴說著薛城過去的崢嶸歲月和輝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