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脂縣王世昌:匠心傳承 最後的銅匠

手工藝 DIY 樂器 嗩吶 在榆林網 2017-05-25

過去,銅器因美觀耐用受到人們喜歡,“銅匠”也一直是個熱門行當。時光荏苒,如今,這門古老的行當已經悄悄遠離了人們的視線,變得再難覓蹤跡了。

米脂縣王世昌:匠心傳承 最後的銅匠

近幾年,王世昌的銅製品開始了從實用性到工藝性的轉變

在米脂縣城的南關老街上仍保留著一間銅匠鋪,現年55歲的王世昌,便是當地唯一的“銅匠”。這間銅匠鋪其實就是王世昌家院中的一間小房,這間不足10平方米的房裡,牆壁被煙燻得烏黑,各式各樣的銅原料、工具以及打磨的工作臺讓房間裡顯得滿滿當當。牆壁邊幾條長木板上,擺放著大大小小數十樣銅製的半成品,房裡的火爐把銅塊燒得滋滋響,在爐子邊上王世昌正忙碌著。

米脂縣王世昌:匠心傳承 最後的銅匠

待銅塊化成銅水後,將銅水注入砂盒模具中

一千攝氏度的爐溫把銅塊化成銅水,爐子上紅色的火苗也由紅色變為藍色,王世昌起身拿起火鉗,將燒得火紅的銅水小心地倒入砂箱,“呲”的一聲整個房間被白煙籠罩,他眼睛微眯,雙手穩穩地握著火鉗,汗水不斷從他黝黑的臉上滑落……這一套傳統制銅工藝王世昌已經非常嫻熟,他日復一日地重複著這些動作,已有40多年。

米脂縣王世昌:匠心傳承 最後的銅匠

在打磨拋光銅製品的過程中,王世昌的小孫子總陪在跟前

王世昌說,他家祖籍山西,從清代開始,高祖父王英瑞就師從山西大同銅匠,從事手工製作銅器,清中期舉家遷至米脂城,手藝父傳子承,到曾祖父王精業時已在米脂成為鑄銅名匠,人稱“王馳名”。14歲時,王世昌開始跟著曾祖父王精業、祖父王師表學習手工製作銅器,手藝到王世昌這一輩已是五代傳承。

王世昌除製作生活用品外,還製作響銅類的嗩吶碗子、喉子、鑼、鑔、長號等樂器。他說,手工製作銅器工藝複雜,需經過翻砂成型、冶煉、鑄造、鍛打、焊接、鏨花、打磨、拋光等工藝,看似簡單的一個水煙瓶要經過三十多道工序方可製成,一個墨盒的打造也得二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米脂縣王世昌:匠心傳承 最後的銅匠

王世昌在這間狹小的銅匠鋪裡,忙碌了四十多年

“生意好的時候,手藝能輕鬆養活一家五口人。”回憶當時,王世昌不無驕傲,40多年來,經王世昌製作的銅器數以千計,然而隨著工業化大潮的衝擊,銅製品的需求越來越少,生意冷清了下來,縣城裡其他的銅匠紛紛關門轉行,王世昌成了最後的銅匠。

近幾年,陸續有外地慕名而來的顧客找王世昌購買手工銅器,尤其是銅製水煙瓶等工藝產品,還銷往中國臺灣地區,深受好評。也正是因此,王世昌又有了繼續堅持下去的信心,他所製作的銅製品也開始了從實用性到工藝性的轉變。

2015年,米脂銅器列入榆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與其他民間傳統手藝一樣,米脂銅藝的傳承面臨後繼無人的局面,作為繼承人的王世昌談及手工制銅的未來顯得有些惆悵。如今即便是生意冷清,但每天王世昌總要早早燃起爐子,依舊守在小小銅匠鋪裡,忙活上好一陣子,堅守著這一民間工藝的“匠心”。(完)

有趣、有料、有主見。在榆林網,打造榆林城市生活主流新媒體!現向全市各企事業單位招募特約通訊員若干名;招募各區縣主編一名。聯繫及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