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藝匠人的堅守與傳承——記曲藝名家朱金才、王秀玲

曲藝 京胡 睢縣 農村 藝術 商丘 夏邑 河南 樂器 豫劇吳心平 2019-05-25

商丘,位於河南省東部,墜子、琴書、大鐃、快書等多曲種在這裡交相輝映,是著名的“曲山藝海”,而睢州敲琴則更是商丘曲藝界的重要組成部分。

光緒年間,睢縣平崗鎮南八里高莊常有一位身挎破舊的木琴、手拿胯板的琴書藝人尤進功,在本村唱喜會、壽會和娶親會,其精湛的表演深受民眾歡迎。村裡有個以抬轎為生的年輕人王景禮,十分喜愛琴書,不顧家庭貧困,將尤進攻長期安頓家中,並拜尤進功為師,出師後,王景禮邊抬轎邊唱堂會,以琴書養家餬口,後傳於獨子王長鬆,王長鬆又把敲琴藝術傳給了自己女兒王秀玲。王秀玲5歲開始學習敲琴,1972年加入了睢縣曲藝隊,並和夏邑會亭朱土樓京胡名藝人朱金才結成夫妻,拜老藝人彭文啟為師,學習大部書,隨著幾十年不斷學習,演唱技藝日臻成熟,在蘇、魯、豫、皖頗有盛名。

然而,自上世紀80年代,隨著電視的普及,商丘的曲藝表演逐漸沒落,許多曲藝人也淡出了舞臺。不過,作為商丘市非物質“睢州敲琴”代表性傳承人的兩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卻始終堅守著曲藝陣地,堅守曲藝傳承,堅定地站在曲藝舞臺上。

曲藝匠人的堅守與傳承——記曲藝名家朱金才、王秀玲

王秀玲:矢志不渝,傳承曲藝經典

“對於曲藝那是打心眼裡喜歡,一天不上臺,心裡就覺得空落落的,只要站在臺上心裡就有股子熱乎勁兒。”王秀玲說。從7歲開始學藝到如今,王秀玲已經從藝半個多世紀,曲藝幾乎貫穿了她的一生,也成了她人生的全部。雖已經年過花甲,但只要一上臺,她彷彿就忘記了自己的年齡。她酷愛曲藝這個行當,哪怕現實殘忍地折磨自己,她依然深愛著這方小小的舞臺,堅守著那份希望。

說起入行,王秀玲立刻打開了話匣子。他說爺爺、父親都是曲藝能手,自己從小就對曲藝有興趣,先是經常聽,後是模仿唱,六七歲時,他就有空沒空就纏著父親讓他教自己,但並沒有經過系統專業的學習,後來王秀玲又拜於著名民間藝人彭文啟門下,開始了專業化學習。腦子裡的無數段子加上名師指導,王秀玲開始在曲藝界嶄露頭角。上世紀70年代,她加入睢縣曲藝隊,為曲藝事業的傳播做出了巨大貢獻。

曲藝匠人的堅守與傳承——記曲藝名家朱金才、王秀玲

王秀玲說自己非常感謝自己的老伴朱金才,感謝他對曲藝的執著和堅持,以及他對自己的支持,讓她的一生在曲藝事業裡煥發藝術青春。

王秀玲認為曲藝是“俗”的,但絕不是庸俗、媚俗或低俗,而是通俗和民俗。上臺說的是知識、趣味、笑話和正能量,絕對不能故意惡俗,拿倫理開涮甚至對罵,來換取觀眾的掌聲和笑聲。提起喜歡講什麼樣的段子,王秀玲說自己喜歡講歷史類的段子,充滿正能量的段子。比如二十四孝、張巡守城、麻姑獻壽等寓意美好的一些歷史典故。王秀玲對曲藝的堅守和深情,讓我們看到了曲藝的精神和希望。正如她所說的,希望曲藝與時俱進、多出精品,讓越來越多的人成為曲藝愛好者。

朱金才:堅守創新,企盼曲藝復甦

“我出生於一個曲藝世家,屬於‘門裡師’。”朱金才說。雖然他是豫東地區一位響噹噹的民間曲藝大師,但他沒有一點架子,他熱情、淳樸、平易近人,讓人備感親切。筆者瞭解到,朱金才自幼學習樂器,幼時就跟著師傅走南闖北“撂地兒”演出。那時候演藝生活比較艱苦,沒有專門的演出場地,就在農村的麥場裡在地上畫個圈兒,圈裡放張桌子就開始表演,周圍都是長板凳,坐在凳子上的一般是老顧客。開場後,人慢慢聚起來,不光凳子上坐滿了人,站著的觀眾也是裡三層外三層。

曲藝匠人的堅守與傳承——記曲藝名家朱金才、王秀玲

如今朱金才近70歲了,仍然活躍在豫、魯、蘇、皖的農村舞臺上。他首創將京胡融合於琴書中,整理民間小段,譜曲收藏,並創造性的將原來的單口琴書,改為對口琴書和群口琴書,同時他也是提倡將民間曲藝規範化的先行者,並用自己的一生踐行。當筆者問他演出辛苦嗎?朱金才邊說邊爽朗地大笑起來,說道:“趕再多路也不覺得辛苦,只要還有觀眾願意看我的節目。”

對於當前曲藝持續低迷的現狀,朱金才、王秀玲夫婦也認為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無法阻擋。但曲藝事業必須與時俱進,要繼承和創新,要想讓曲藝復甦,必須出高精尖的東西,不出精品無人聽。朱金才說,為了創新,他現在仍然不斷地創作,努力將新時代的主題融會到曲藝故事中去。(文/孫紹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