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


偶爾可以外出晒晒太陽,多了不少去處,但同時也得面對各種病毒、細菌的侵襲。

成人抵抗力較強,但是寶寶的免疫力還沒發育完善,出疹性疾病無疑是春天比較容易生的病。也就是皮膚起疹子!

作為一個合格的月嫂、育兒嫂,或者是輔帶寶寶的保姆姐姐們,咱們不僅需要照顧寶寶和寶媽的吃穿,安撫寶媽的情緒,平復寶寶的啼哭,而且當寶寶有個突發情況時,例如對於寶寶起疹子這件事,要是各種疹子傻傻分不清,因為自己判斷失誤耽誤了寶寶的病情。那可是犯不起的錯誤呀!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捋一捋,教姐姐們辨別和護理疹子的方法。接下來,姐姐們將看到7中皮疹,分別是:蕁麻疹、白色糠疹、溼疹、手足口病、風疹、水痘、麻疹。

水痘

春天是水痘高發季,不光是寶寶,連成人也很有可能中招(小編就是高中得了水痘),傳染性極高,寶寶接觸到水痘患者之後,有80%~90%被傳染的可能性。

1、水痘症狀

水痘首先出現在軀幹、逐漸發展至面部、四肢,也可見於髮際及頭髮中間。最開始為紅色小丘疹,逐步發展為皰疹。皰疹最初就像清水珠一樣,慢慢變渾濁,而且皰疹的壁很薄,幾天後水皰開始乾結、結痂,此時會感覺到很癢。整個過程中一般伴有發熱、咳嗽、嗓子疼等症狀。

"


偶爾可以外出晒晒太陽,多了不少去處,但同時也得面對各種病毒、細菌的侵襲。

成人抵抗力較強,但是寶寶的免疫力還沒發育完善,出疹性疾病無疑是春天比較容易生的病。也就是皮膚起疹子!

作為一個合格的月嫂、育兒嫂,或者是輔帶寶寶的保姆姐姐們,咱們不僅需要照顧寶寶和寶媽的吃穿,安撫寶媽的情緒,平復寶寶的啼哭,而且當寶寶有個突發情況時,例如對於寶寶起疹子這件事,要是各種疹子傻傻分不清,因為自己判斷失誤耽誤了寶寶的病情。那可是犯不起的錯誤呀!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捋一捋,教姐姐們辨別和護理疹子的方法。接下來,姐姐們將看到7中皮疹,分別是:蕁麻疹、白色糠疹、溼疹、手足口病、風疹、水痘、麻疹。

水痘

春天是水痘高發季,不光是寶寶,連成人也很有可能中招(小編就是高中得了水痘),傳染性極高,寶寶接觸到水痘患者之後,有80%~90%被傳染的可能性。

1、水痘症狀

水痘首先出現在軀幹、逐漸發展至面部、四肢,也可見於髮際及頭髮中間。最開始為紅色小丘疹,逐步發展為皰疹。皰疹最初就像清水珠一樣,慢慢變渾濁,而且皰疹的壁很薄,幾天後水皰開始乾結、結痂,此時會感覺到很癢。整個過程中一般伴有發熱、咳嗽、嗓子疼等症狀。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對寶寶來說,得水痘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會發燒、食慾不振、全身瘙癢,所以除了帶寶寶去看醫生之外,媽媽在家的護理也很重要。

2、寶寶得水痘後的護理

"


偶爾可以外出晒晒太陽,多了不少去處,但同時也得面對各種病毒、細菌的侵襲。

成人抵抗力較強,但是寶寶的免疫力還沒發育完善,出疹性疾病無疑是春天比較容易生的病。也就是皮膚起疹子!

作為一個合格的月嫂、育兒嫂,或者是輔帶寶寶的保姆姐姐們,咱們不僅需要照顧寶寶和寶媽的吃穿,安撫寶媽的情緒,平復寶寶的啼哭,而且當寶寶有個突發情況時,例如對於寶寶起疹子這件事,要是各種疹子傻傻分不清,因為自己判斷失誤耽誤了寶寶的病情。那可是犯不起的錯誤呀!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捋一捋,教姐姐們辨別和護理疹子的方法。接下來,姐姐們將看到7中皮疹,分別是:蕁麻疹、白色糠疹、溼疹、手足口病、風疹、水痘、麻疹。

水痘

春天是水痘高發季,不光是寶寶,連成人也很有可能中招(小編就是高中得了水痘),傳染性極高,寶寶接觸到水痘患者之後,有80%~90%被傳染的可能性。

1、水痘症狀

水痘首先出現在軀幹、逐漸發展至面部、四肢,也可見於髮際及頭髮中間。最開始為紅色小丘疹,逐步發展為皰疹。皰疹最初就像清水珠一樣,慢慢變渾濁,而且皰疹的壁很薄,幾天後水皰開始乾結、結痂,此時會感覺到很癢。整個過程中一般伴有發熱、咳嗽、嗓子疼等症狀。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對寶寶來說,得水痘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會發燒、食慾不振、全身瘙癢,所以除了帶寶寶去看醫生之外,媽媽在家的護理也很重要。

2、寶寶得水痘後的護理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蕁麻疹

蕁麻疹是春季寶寶最容易得的一種病,比較常見,通常是由食物或藥物過敏、病毒或細菌感染、物理刺激、蚊蟲叮咬等原因導致。

它不是皮膚病,而是一種過敏反應,也不會傳染。

1、蕁麻疹症狀

快速識別:紅色凸起+風團樣皮疹+瘙癢明顯+來去匆匆

蕁麻疹來時,皮膚上會出現大小不等、形狀不規則、高出皮膚表面的鮮紅色或淡紅色“片狀疙瘩”,會有瘙癢或者刺痛感,在抓撓或者遇到熱水後, 會在短時間內遍佈全身。


"


偶爾可以外出晒晒太陽,多了不少去處,但同時也得面對各種病毒、細菌的侵襲。

成人抵抗力較強,但是寶寶的免疫力還沒發育完善,出疹性疾病無疑是春天比較容易生的病。也就是皮膚起疹子!

作為一個合格的月嫂、育兒嫂,或者是輔帶寶寶的保姆姐姐們,咱們不僅需要照顧寶寶和寶媽的吃穿,安撫寶媽的情緒,平復寶寶的啼哭,而且當寶寶有個突發情況時,例如對於寶寶起疹子這件事,要是各種疹子傻傻分不清,因為自己判斷失誤耽誤了寶寶的病情。那可是犯不起的錯誤呀!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捋一捋,教姐姐們辨別和護理疹子的方法。接下來,姐姐們將看到7中皮疹,分別是:蕁麻疹、白色糠疹、溼疹、手足口病、風疹、水痘、麻疹。

水痘

春天是水痘高發季,不光是寶寶,連成人也很有可能中招(小編就是高中得了水痘),傳染性極高,寶寶接觸到水痘患者之後,有80%~90%被傳染的可能性。

1、水痘症狀

水痘首先出現在軀幹、逐漸發展至面部、四肢,也可見於髮際及頭髮中間。最開始為紅色小丘疹,逐步發展為皰疹。皰疹最初就像清水珠一樣,慢慢變渾濁,而且皰疹的壁很薄,幾天後水皰開始乾結、結痂,此時會感覺到很癢。整個過程中一般伴有發熱、咳嗽、嗓子疼等症狀。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對寶寶來說,得水痘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會發燒、食慾不振、全身瘙癢,所以除了帶寶寶去看醫生之外,媽媽在家的護理也很重要。

2、寶寶得水痘後的護理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蕁麻疹

蕁麻疹是春季寶寶最容易得的一種病,比較常見,通常是由食物或藥物過敏、病毒或細菌感染、物理刺激、蚊蟲叮咬等原因導致。

它不是皮膚病,而是一種過敏反應,也不會傳染。

1、蕁麻疹症狀

快速識別:紅色凸起+風團樣皮疹+瘙癢明顯+來去匆匆

蕁麻疹來時,皮膚上會出現大小不等、形狀不規則、高出皮膚表面的鮮紅色或淡紅色“片狀疙瘩”,會有瘙癢或者刺痛感,在抓撓或者遇到熱水後, 會在短時間內遍佈全身。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寶寶得了蕁麻疹,姐姐們不必驚慌,雖然它來的很快,但是也可能在在短時間全部消退,毫無蹤影。

2、寶寶得了蕁麻疹後的護理


"


偶爾可以外出晒晒太陽,多了不少去處,但同時也得面對各種病毒、細菌的侵襲。

成人抵抗力較強,但是寶寶的免疫力還沒發育完善,出疹性疾病無疑是春天比較容易生的病。也就是皮膚起疹子!

作為一個合格的月嫂、育兒嫂,或者是輔帶寶寶的保姆姐姐們,咱們不僅需要照顧寶寶和寶媽的吃穿,安撫寶媽的情緒,平復寶寶的啼哭,而且當寶寶有個突發情況時,例如對於寶寶起疹子這件事,要是各種疹子傻傻分不清,因為自己判斷失誤耽誤了寶寶的病情。那可是犯不起的錯誤呀!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捋一捋,教姐姐們辨別和護理疹子的方法。接下來,姐姐們將看到7中皮疹,分別是:蕁麻疹、白色糠疹、溼疹、手足口病、風疹、水痘、麻疹。

水痘

春天是水痘高發季,不光是寶寶,連成人也很有可能中招(小編就是高中得了水痘),傳染性極高,寶寶接觸到水痘患者之後,有80%~90%被傳染的可能性。

1、水痘症狀

水痘首先出現在軀幹、逐漸發展至面部、四肢,也可見於髮際及頭髮中間。最開始為紅色小丘疹,逐步發展為皰疹。皰疹最初就像清水珠一樣,慢慢變渾濁,而且皰疹的壁很薄,幾天後水皰開始乾結、結痂,此時會感覺到很癢。整個過程中一般伴有發熱、咳嗽、嗓子疼等症狀。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對寶寶來說,得水痘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會發燒、食慾不振、全身瘙癢,所以除了帶寶寶去看醫生之外,媽媽在家的護理也很重要。

2、寶寶得水痘後的護理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蕁麻疹

蕁麻疹是春季寶寶最容易得的一種病,比較常見,通常是由食物或藥物過敏、病毒或細菌感染、物理刺激、蚊蟲叮咬等原因導致。

它不是皮膚病,而是一種過敏反應,也不會傳染。

1、蕁麻疹症狀

快速識別:紅色凸起+風團樣皮疹+瘙癢明顯+來去匆匆

蕁麻疹來時,皮膚上會出現大小不等、形狀不規則、高出皮膚表面的鮮紅色或淡紅色“片狀疙瘩”,會有瘙癢或者刺痛感,在抓撓或者遇到熱水後, 會在短時間內遍佈全身。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寶寶得了蕁麻疹,姐姐們不必驚慌,雖然它來的很快,但是也可能在在短時間全部消退,毫無蹤影。

2、寶寶得了蕁麻疹後的護理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3、知識加油站

成年人得了蕁麻疹時,不僅需要注意寶寶的護理事項,也應該:

● 要注意清潔皮膚衛生,水溫不宜過高;

少用或者不用刺激性化妝品,轉移注意力,不要抓撓,防止皮膚出血;

● 飲食清淡,避免油炸、油膩食品;

● 蕁麻疹比較嚴重的話,最好及時就醫,配合吃一些藥物;

溼疹

引起寶寶溼疹的原因有很多,如遺傳、過敏、感染等等原因。溼疹很多小寶寶都經歷過,引起溼疹的主要原因是過敏和乾燥,寶寶的皮膚很薄,功能弱,容易丟失水分,造成皮膚的完整性受損,從而引發溼疹。

1、溼疹症狀

溼疹是成片的,起疹子部位的皮膚看起來又密又粗糙。症狀輕時一般是淺紅色或淡粉色,嚴重時是深紅色。寶寶通常會覺得很癢,總是忍不住抓撓。

"


偶爾可以外出晒晒太陽,多了不少去處,但同時也得面對各種病毒、細菌的侵襲。

成人抵抗力較強,但是寶寶的免疫力還沒發育完善,出疹性疾病無疑是春天比較容易生的病。也就是皮膚起疹子!

作為一個合格的月嫂、育兒嫂,或者是輔帶寶寶的保姆姐姐們,咱們不僅需要照顧寶寶和寶媽的吃穿,安撫寶媽的情緒,平復寶寶的啼哭,而且當寶寶有個突發情況時,例如對於寶寶起疹子這件事,要是各種疹子傻傻分不清,因為自己判斷失誤耽誤了寶寶的病情。那可是犯不起的錯誤呀!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捋一捋,教姐姐們辨別和護理疹子的方法。接下來,姐姐們將看到7中皮疹,分別是:蕁麻疹、白色糠疹、溼疹、手足口病、風疹、水痘、麻疹。

水痘

春天是水痘高發季,不光是寶寶,連成人也很有可能中招(小編就是高中得了水痘),傳染性極高,寶寶接觸到水痘患者之後,有80%~90%被傳染的可能性。

1、水痘症狀

水痘首先出現在軀幹、逐漸發展至面部、四肢,也可見於髮際及頭髮中間。最開始為紅色小丘疹,逐步發展為皰疹。皰疹最初就像清水珠一樣,慢慢變渾濁,而且皰疹的壁很薄,幾天後水皰開始乾結、結痂,此時會感覺到很癢。整個過程中一般伴有發熱、咳嗽、嗓子疼等症狀。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對寶寶來說,得水痘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會發燒、食慾不振、全身瘙癢,所以除了帶寶寶去看醫生之外,媽媽在家的護理也很重要。

2、寶寶得水痘後的護理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蕁麻疹

蕁麻疹是春季寶寶最容易得的一種病,比較常見,通常是由食物或藥物過敏、病毒或細菌感染、物理刺激、蚊蟲叮咬等原因導致。

它不是皮膚病,而是一種過敏反應,也不會傳染。

1、蕁麻疹症狀

快速識別:紅色凸起+風團樣皮疹+瘙癢明顯+來去匆匆

蕁麻疹來時,皮膚上會出現大小不等、形狀不規則、高出皮膚表面的鮮紅色或淡紅色“片狀疙瘩”,會有瘙癢或者刺痛感,在抓撓或者遇到熱水後, 會在短時間內遍佈全身。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寶寶得了蕁麻疹,姐姐們不必驚慌,雖然它來的很快,但是也可能在在短時間全部消退,毫無蹤影。

2、寶寶得了蕁麻疹後的護理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3、知識加油站

成年人得了蕁麻疹時,不僅需要注意寶寶的護理事項,也應該:

● 要注意清潔皮膚衛生,水溫不宜過高;

少用或者不用刺激性化妝品,轉移注意力,不要抓撓,防止皮膚出血;

● 飲食清淡,避免油炸、油膩食品;

● 蕁麻疹比較嚴重的話,最好及時就醫,配合吃一些藥物;

溼疹

引起寶寶溼疹的原因有很多,如遺傳、過敏、感染等等原因。溼疹很多小寶寶都經歷過,引起溼疹的主要原因是過敏和乾燥,寶寶的皮膚很薄,功能弱,容易丟失水分,造成皮膚的完整性受損,從而引發溼疹。

1、溼疹症狀

溼疹是成片的,起疹子部位的皮膚看起來又密又粗糙。症狀輕時一般是淺紅色或淡粉色,嚴重時是深紅色。寶寶通常會覺得很癢,總是忍不住抓撓。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頭部、臉部、耳廓、手、四肢等均會出現溼疹。溼疹反反覆覆的,因為很癢,小傢伙會不停地抓,嚴重的會導致抓破皮,真讓人心疼。

2、痱子和溼疹的區別

不少人誤把溼疹當痱子,這樣的後果可能是比較嚴重的!咱們通過一張表格瞭解一下兩者的區別。


"


偶爾可以外出晒晒太陽,多了不少去處,但同時也得面對各種病毒、細菌的侵襲。

成人抵抗力較強,但是寶寶的免疫力還沒發育完善,出疹性疾病無疑是春天比較容易生的病。也就是皮膚起疹子!

作為一個合格的月嫂、育兒嫂,或者是輔帶寶寶的保姆姐姐們,咱們不僅需要照顧寶寶和寶媽的吃穿,安撫寶媽的情緒,平復寶寶的啼哭,而且當寶寶有個突發情況時,例如對於寶寶起疹子這件事,要是各種疹子傻傻分不清,因為自己判斷失誤耽誤了寶寶的病情。那可是犯不起的錯誤呀!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捋一捋,教姐姐們辨別和護理疹子的方法。接下來,姐姐們將看到7中皮疹,分別是:蕁麻疹、白色糠疹、溼疹、手足口病、風疹、水痘、麻疹。

水痘

春天是水痘高發季,不光是寶寶,連成人也很有可能中招(小編就是高中得了水痘),傳染性極高,寶寶接觸到水痘患者之後,有80%~90%被傳染的可能性。

1、水痘症狀

水痘首先出現在軀幹、逐漸發展至面部、四肢,也可見於髮際及頭髮中間。最開始為紅色小丘疹,逐步發展為皰疹。皰疹最初就像清水珠一樣,慢慢變渾濁,而且皰疹的壁很薄,幾天後水皰開始乾結、結痂,此時會感覺到很癢。整個過程中一般伴有發熱、咳嗽、嗓子疼等症狀。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對寶寶來說,得水痘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會發燒、食慾不振、全身瘙癢,所以除了帶寶寶去看醫生之外,媽媽在家的護理也很重要。

2、寶寶得水痘後的護理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蕁麻疹

蕁麻疹是春季寶寶最容易得的一種病,比較常見,通常是由食物或藥物過敏、病毒或細菌感染、物理刺激、蚊蟲叮咬等原因導致。

它不是皮膚病,而是一種過敏反應,也不會傳染。

1、蕁麻疹症狀

快速識別:紅色凸起+風團樣皮疹+瘙癢明顯+來去匆匆

蕁麻疹來時,皮膚上會出現大小不等、形狀不規則、高出皮膚表面的鮮紅色或淡紅色“片狀疙瘩”,會有瘙癢或者刺痛感,在抓撓或者遇到熱水後, 會在短時間內遍佈全身。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寶寶得了蕁麻疹,姐姐們不必驚慌,雖然它來的很快,但是也可能在在短時間全部消退,毫無蹤影。

2、寶寶得了蕁麻疹後的護理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3、知識加油站

成年人得了蕁麻疹時,不僅需要注意寶寶的護理事項,也應該:

● 要注意清潔皮膚衛生,水溫不宜過高;

少用或者不用刺激性化妝品,轉移注意力,不要抓撓,防止皮膚出血;

● 飲食清淡,避免油炸、油膩食品;

● 蕁麻疹比較嚴重的話,最好及時就醫,配合吃一些藥物;

溼疹

引起寶寶溼疹的原因有很多,如遺傳、過敏、感染等等原因。溼疹很多小寶寶都經歷過,引起溼疹的主要原因是過敏和乾燥,寶寶的皮膚很薄,功能弱,容易丟失水分,造成皮膚的完整性受損,從而引發溼疹。

1、溼疹症狀

溼疹是成片的,起疹子部位的皮膚看起來又密又粗糙。症狀輕時一般是淺紅色或淡粉色,嚴重時是深紅色。寶寶通常會覺得很癢,總是忍不住抓撓。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頭部、臉部、耳廓、手、四肢等均會出現溼疹。溼疹反反覆覆的,因為很癢,小傢伙會不停地抓,嚴重的會導致抓破皮,真讓人心疼。

2、痱子和溼疹的區別

不少人誤把溼疹當痱子,這樣的後果可能是比較嚴重的!咱們通過一張表格瞭解一下兩者的區別。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3、寶寶長溼疹後的護理


"


偶爾可以外出晒晒太陽,多了不少去處,但同時也得面對各種病毒、細菌的侵襲。

成人抵抗力較強,但是寶寶的免疫力還沒發育完善,出疹性疾病無疑是春天比較容易生的病。也就是皮膚起疹子!

作為一個合格的月嫂、育兒嫂,或者是輔帶寶寶的保姆姐姐們,咱們不僅需要照顧寶寶和寶媽的吃穿,安撫寶媽的情緒,平復寶寶的啼哭,而且當寶寶有個突發情況時,例如對於寶寶起疹子這件事,要是各種疹子傻傻分不清,因為自己判斷失誤耽誤了寶寶的病情。那可是犯不起的錯誤呀!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捋一捋,教姐姐們辨別和護理疹子的方法。接下來,姐姐們將看到7中皮疹,分別是:蕁麻疹、白色糠疹、溼疹、手足口病、風疹、水痘、麻疹。

水痘

春天是水痘高發季,不光是寶寶,連成人也很有可能中招(小編就是高中得了水痘),傳染性極高,寶寶接觸到水痘患者之後,有80%~90%被傳染的可能性。

1、水痘症狀

水痘首先出現在軀幹、逐漸發展至面部、四肢,也可見於髮際及頭髮中間。最開始為紅色小丘疹,逐步發展為皰疹。皰疹最初就像清水珠一樣,慢慢變渾濁,而且皰疹的壁很薄,幾天後水皰開始乾結、結痂,此時會感覺到很癢。整個過程中一般伴有發熱、咳嗽、嗓子疼等症狀。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對寶寶來說,得水痘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會發燒、食慾不振、全身瘙癢,所以除了帶寶寶去看醫生之外,媽媽在家的護理也很重要。

2、寶寶得水痘後的護理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蕁麻疹

蕁麻疹是春季寶寶最容易得的一種病,比較常見,通常是由食物或藥物過敏、病毒或細菌感染、物理刺激、蚊蟲叮咬等原因導致。

它不是皮膚病,而是一種過敏反應,也不會傳染。

1、蕁麻疹症狀

快速識別:紅色凸起+風團樣皮疹+瘙癢明顯+來去匆匆

蕁麻疹來時,皮膚上會出現大小不等、形狀不規則、高出皮膚表面的鮮紅色或淡紅色“片狀疙瘩”,會有瘙癢或者刺痛感,在抓撓或者遇到熱水後, 會在短時間內遍佈全身。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寶寶得了蕁麻疹,姐姐們不必驚慌,雖然它來的很快,但是也可能在在短時間全部消退,毫無蹤影。

2、寶寶得了蕁麻疹後的護理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3、知識加油站

成年人得了蕁麻疹時,不僅需要注意寶寶的護理事項,也應該:

● 要注意清潔皮膚衛生,水溫不宜過高;

少用或者不用刺激性化妝品,轉移注意力,不要抓撓,防止皮膚出血;

● 飲食清淡,避免油炸、油膩食品;

● 蕁麻疹比較嚴重的話,最好及時就醫,配合吃一些藥物;

溼疹

引起寶寶溼疹的原因有很多,如遺傳、過敏、感染等等原因。溼疹很多小寶寶都經歷過,引起溼疹的主要原因是過敏和乾燥,寶寶的皮膚很薄,功能弱,容易丟失水分,造成皮膚的完整性受損,從而引發溼疹。

1、溼疹症狀

溼疹是成片的,起疹子部位的皮膚看起來又密又粗糙。症狀輕時一般是淺紅色或淡粉色,嚴重時是深紅色。寶寶通常會覺得很癢,總是忍不住抓撓。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頭部、臉部、耳廓、手、四肢等均會出現溼疹。溼疹反反覆覆的,因為很癢,小傢伙會不停地抓,嚴重的會導致抓破皮,真讓人心疼。

2、痱子和溼疹的區別

不少人誤把溼疹當痱子,這樣的後果可能是比較嚴重的!咱們通過一張表格瞭解一下兩者的區別。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3、寶寶長溼疹後的護理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通過飛沫、糞便、接觸患兒來傳播。

1、手足口病症狀

按變現來分類,手足口有普通病例表現和重症病例表現兩種:


"


偶爾可以外出晒晒太陽,多了不少去處,但同時也得面對各種病毒、細菌的侵襲。

成人抵抗力較強,但是寶寶的免疫力還沒發育完善,出疹性疾病無疑是春天比較容易生的病。也就是皮膚起疹子!

作為一個合格的月嫂、育兒嫂,或者是輔帶寶寶的保姆姐姐們,咱們不僅需要照顧寶寶和寶媽的吃穿,安撫寶媽的情緒,平復寶寶的啼哭,而且當寶寶有個突發情況時,例如對於寶寶起疹子這件事,要是各種疹子傻傻分不清,因為自己判斷失誤耽誤了寶寶的病情。那可是犯不起的錯誤呀!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捋一捋,教姐姐們辨別和護理疹子的方法。接下來,姐姐們將看到7中皮疹,分別是:蕁麻疹、白色糠疹、溼疹、手足口病、風疹、水痘、麻疹。

水痘

春天是水痘高發季,不光是寶寶,連成人也很有可能中招(小編就是高中得了水痘),傳染性極高,寶寶接觸到水痘患者之後,有80%~90%被傳染的可能性。

1、水痘症狀

水痘首先出現在軀幹、逐漸發展至面部、四肢,也可見於髮際及頭髮中間。最開始為紅色小丘疹,逐步發展為皰疹。皰疹最初就像清水珠一樣,慢慢變渾濁,而且皰疹的壁很薄,幾天後水皰開始乾結、結痂,此時會感覺到很癢。整個過程中一般伴有發熱、咳嗽、嗓子疼等症狀。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對寶寶來說,得水痘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會發燒、食慾不振、全身瘙癢,所以除了帶寶寶去看醫生之外,媽媽在家的護理也很重要。

2、寶寶得水痘後的護理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蕁麻疹

蕁麻疹是春季寶寶最容易得的一種病,比較常見,通常是由食物或藥物過敏、病毒或細菌感染、物理刺激、蚊蟲叮咬等原因導致。

它不是皮膚病,而是一種過敏反應,也不會傳染。

1、蕁麻疹症狀

快速識別:紅色凸起+風團樣皮疹+瘙癢明顯+來去匆匆

蕁麻疹來時,皮膚上會出現大小不等、形狀不規則、高出皮膚表面的鮮紅色或淡紅色“片狀疙瘩”,會有瘙癢或者刺痛感,在抓撓或者遇到熱水後, 會在短時間內遍佈全身。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寶寶得了蕁麻疹,姐姐們不必驚慌,雖然它來的很快,但是也可能在在短時間全部消退,毫無蹤影。

2、寶寶得了蕁麻疹後的護理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3、知識加油站

成年人得了蕁麻疹時,不僅需要注意寶寶的護理事項,也應該:

● 要注意清潔皮膚衛生,水溫不宜過高;

少用或者不用刺激性化妝品,轉移注意力,不要抓撓,防止皮膚出血;

● 飲食清淡,避免油炸、油膩食品;

● 蕁麻疹比較嚴重的話,最好及時就醫,配合吃一些藥物;

溼疹

引起寶寶溼疹的原因有很多,如遺傳、過敏、感染等等原因。溼疹很多小寶寶都經歷過,引起溼疹的主要原因是過敏和乾燥,寶寶的皮膚很薄,功能弱,容易丟失水分,造成皮膚的完整性受損,從而引發溼疹。

1、溼疹症狀

溼疹是成片的,起疹子部位的皮膚看起來又密又粗糙。症狀輕時一般是淺紅色或淡粉色,嚴重時是深紅色。寶寶通常會覺得很癢,總是忍不住抓撓。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頭部、臉部、耳廓、手、四肢等均會出現溼疹。溼疹反反覆覆的,因為很癢,小傢伙會不停地抓,嚴重的會導致抓破皮,真讓人心疼。

2、痱子和溼疹的區別

不少人誤把溼疹當痱子,這樣的後果可能是比較嚴重的!咱們通過一張表格瞭解一下兩者的區別。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3、寶寶長溼疹後的護理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通過飛沫、糞便、接觸患兒來傳播。

1、手足口病症狀

按變現來分類,手足口有普通病例表現和重症病例表現兩種: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普通病例症狀:

起病急,發熱,1-3天出現皰疹;手、腳、口腔、肛門周圍出現皰疹,大多數情況下疹子不痛、不癢、不結痂、不結疤。嗓子痛感明顯,導致寶寶厭食,部分患兒可能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噁心、嘔吐、頭痛等症狀。

重症病例症狀:

少數病例(尤其是小於3歲者)病情進展迅速,在發病1~5天左右出現腦部併發症、肺部併發症,出現抖動、抽搐、高熱、呼吸困難等症狀。

目前來講,還沒有能直接治療手足口的對症藥物(利巴韋林不是治療手足口的藥物),所以治療上只能盡力去緩解寶寶的不適感,家長髮現寶寶的皰疹症狀或者發熱症狀後,一定要及時就醫,根據醫囑護理,避免耽誤了重症型手足口病患兒的治療時機。

2、寶寶得了手足口病後的護理


"


偶爾可以外出晒晒太陽,多了不少去處,但同時也得面對各種病毒、細菌的侵襲。

成人抵抗力較強,但是寶寶的免疫力還沒發育完善,出疹性疾病無疑是春天比較容易生的病。也就是皮膚起疹子!

作為一個合格的月嫂、育兒嫂,或者是輔帶寶寶的保姆姐姐們,咱們不僅需要照顧寶寶和寶媽的吃穿,安撫寶媽的情緒,平復寶寶的啼哭,而且當寶寶有個突發情況時,例如對於寶寶起疹子這件事,要是各種疹子傻傻分不清,因為自己判斷失誤耽誤了寶寶的病情。那可是犯不起的錯誤呀!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捋一捋,教姐姐們辨別和護理疹子的方法。接下來,姐姐們將看到7中皮疹,分別是:蕁麻疹、白色糠疹、溼疹、手足口病、風疹、水痘、麻疹。

水痘

春天是水痘高發季,不光是寶寶,連成人也很有可能中招(小編就是高中得了水痘),傳染性極高,寶寶接觸到水痘患者之後,有80%~90%被傳染的可能性。

1、水痘症狀

水痘首先出現在軀幹、逐漸發展至面部、四肢,也可見於髮際及頭髮中間。最開始為紅色小丘疹,逐步發展為皰疹。皰疹最初就像清水珠一樣,慢慢變渾濁,而且皰疹的壁很薄,幾天後水皰開始乾結、結痂,此時會感覺到很癢。整個過程中一般伴有發熱、咳嗽、嗓子疼等症狀。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對寶寶來說,得水痘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會發燒、食慾不振、全身瘙癢,所以除了帶寶寶去看醫生之外,媽媽在家的護理也很重要。

2、寶寶得水痘後的護理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蕁麻疹

蕁麻疹是春季寶寶最容易得的一種病,比較常見,通常是由食物或藥物過敏、病毒或細菌感染、物理刺激、蚊蟲叮咬等原因導致。

它不是皮膚病,而是一種過敏反應,也不會傳染。

1、蕁麻疹症狀

快速識別:紅色凸起+風團樣皮疹+瘙癢明顯+來去匆匆

蕁麻疹來時,皮膚上會出現大小不等、形狀不規則、高出皮膚表面的鮮紅色或淡紅色“片狀疙瘩”,會有瘙癢或者刺痛感,在抓撓或者遇到熱水後, 會在短時間內遍佈全身。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寶寶得了蕁麻疹,姐姐們不必驚慌,雖然它來的很快,但是也可能在在短時間全部消退,毫無蹤影。

2、寶寶得了蕁麻疹後的護理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3、知識加油站

成年人得了蕁麻疹時,不僅需要注意寶寶的護理事項,也應該:

● 要注意清潔皮膚衛生,水溫不宜過高;

少用或者不用刺激性化妝品,轉移注意力,不要抓撓,防止皮膚出血;

● 飲食清淡,避免油炸、油膩食品;

● 蕁麻疹比較嚴重的話,最好及時就醫,配合吃一些藥物;

溼疹

引起寶寶溼疹的原因有很多,如遺傳、過敏、感染等等原因。溼疹很多小寶寶都經歷過,引起溼疹的主要原因是過敏和乾燥,寶寶的皮膚很薄,功能弱,容易丟失水分,造成皮膚的完整性受損,從而引發溼疹。

1、溼疹症狀

溼疹是成片的,起疹子部位的皮膚看起來又密又粗糙。症狀輕時一般是淺紅色或淡粉色,嚴重時是深紅色。寶寶通常會覺得很癢,總是忍不住抓撓。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頭部、臉部、耳廓、手、四肢等均會出現溼疹。溼疹反反覆覆的,因為很癢,小傢伙會不停地抓,嚴重的會導致抓破皮,真讓人心疼。

2、痱子和溼疹的區別

不少人誤把溼疹當痱子,這樣的後果可能是比較嚴重的!咱們通過一張表格瞭解一下兩者的區別。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3、寶寶長溼疹後的護理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通過飛沫、糞便、接觸患兒來傳播。

1、手足口病症狀

按變現來分類,手足口有普通病例表現和重症病例表現兩種: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普通病例症狀:

起病急,發熱,1-3天出現皰疹;手、腳、口腔、肛門周圍出現皰疹,大多數情況下疹子不痛、不癢、不結痂、不結疤。嗓子痛感明顯,導致寶寶厭食,部分患兒可能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噁心、嘔吐、頭痛等症狀。

重症病例症狀:

少數病例(尤其是小於3歲者)病情進展迅速,在發病1~5天左右出現腦部併發症、肺部併發症,出現抖動、抽搐、高熱、呼吸困難等症狀。

目前來講,還沒有能直接治療手足口的對症藥物(利巴韋林不是治療手足口的藥物),所以治療上只能盡力去緩解寶寶的不適感,家長髮現寶寶的皰疹症狀或者發熱症狀後,一定要及時就醫,根據醫囑護理,避免耽誤了重症型手足口病患兒的治療時機。

2、寶寶得了手足口病後的護理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白色糠疹

白色糠疹又叫“桃花疹”,因為常常在春季發生,每年春天桃花一開,很多孩子臉上就出現了。

1、白色糠疹症狀

邊緣模糊的圓形淡紅色斑,數週後顏色逐漸轉變為淡白色,上面有少許糠狀鱗屑,直徑0.5~2cm或者更大。主要分佈在面部,偶爾見於頸部、軀幹、四肢,可能存在輕度瘙癢,沒有特別明顯的症狀,可以自然消退。

"


偶爾可以外出晒晒太陽,多了不少去處,但同時也得面對各種病毒、細菌的侵襲。

成人抵抗力較強,但是寶寶的免疫力還沒發育完善,出疹性疾病無疑是春天比較容易生的病。也就是皮膚起疹子!

作為一個合格的月嫂、育兒嫂,或者是輔帶寶寶的保姆姐姐們,咱們不僅需要照顧寶寶和寶媽的吃穿,安撫寶媽的情緒,平復寶寶的啼哭,而且當寶寶有個突發情況時,例如對於寶寶起疹子這件事,要是各種疹子傻傻分不清,因為自己判斷失誤耽誤了寶寶的病情。那可是犯不起的錯誤呀!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捋一捋,教姐姐們辨別和護理疹子的方法。接下來,姐姐們將看到7中皮疹,分別是:蕁麻疹、白色糠疹、溼疹、手足口病、風疹、水痘、麻疹。

水痘

春天是水痘高發季,不光是寶寶,連成人也很有可能中招(小編就是高中得了水痘),傳染性極高,寶寶接觸到水痘患者之後,有80%~90%被傳染的可能性。

1、水痘症狀

水痘首先出現在軀幹、逐漸發展至面部、四肢,也可見於髮際及頭髮中間。最開始為紅色小丘疹,逐步發展為皰疹。皰疹最初就像清水珠一樣,慢慢變渾濁,而且皰疹的壁很薄,幾天後水皰開始乾結、結痂,此時會感覺到很癢。整個過程中一般伴有發熱、咳嗽、嗓子疼等症狀。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對寶寶來說,得水痘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會發燒、食慾不振、全身瘙癢,所以除了帶寶寶去看醫生之外,媽媽在家的護理也很重要。

2、寶寶得水痘後的護理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蕁麻疹

蕁麻疹是春季寶寶最容易得的一種病,比較常見,通常是由食物或藥物過敏、病毒或細菌感染、物理刺激、蚊蟲叮咬等原因導致。

它不是皮膚病,而是一種過敏反應,也不會傳染。

1、蕁麻疹症狀

快速識別:紅色凸起+風團樣皮疹+瘙癢明顯+來去匆匆

蕁麻疹來時,皮膚上會出現大小不等、形狀不規則、高出皮膚表面的鮮紅色或淡紅色“片狀疙瘩”,會有瘙癢或者刺痛感,在抓撓或者遇到熱水後, 會在短時間內遍佈全身。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寶寶得了蕁麻疹,姐姐們不必驚慌,雖然它來的很快,但是也可能在在短時間全部消退,毫無蹤影。

2、寶寶得了蕁麻疹後的護理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3、知識加油站

成年人得了蕁麻疹時,不僅需要注意寶寶的護理事項,也應該:

● 要注意清潔皮膚衛生,水溫不宜過高;

少用或者不用刺激性化妝品,轉移注意力,不要抓撓,防止皮膚出血;

● 飲食清淡,避免油炸、油膩食品;

● 蕁麻疹比較嚴重的話,最好及時就醫,配合吃一些藥物;

溼疹

引起寶寶溼疹的原因有很多,如遺傳、過敏、感染等等原因。溼疹很多小寶寶都經歷過,引起溼疹的主要原因是過敏和乾燥,寶寶的皮膚很薄,功能弱,容易丟失水分,造成皮膚的完整性受損,從而引發溼疹。

1、溼疹症狀

溼疹是成片的,起疹子部位的皮膚看起來又密又粗糙。症狀輕時一般是淺紅色或淡粉色,嚴重時是深紅色。寶寶通常會覺得很癢,總是忍不住抓撓。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頭部、臉部、耳廓、手、四肢等均會出現溼疹。溼疹反反覆覆的,因為很癢,小傢伙會不停地抓,嚴重的會導致抓破皮,真讓人心疼。

2、痱子和溼疹的區別

不少人誤把溼疹當痱子,這樣的後果可能是比較嚴重的!咱們通過一張表格瞭解一下兩者的區別。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3、寶寶長溼疹後的護理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通過飛沫、糞便、接觸患兒來傳播。

1、手足口病症狀

按變現來分類,手足口有普通病例表現和重症病例表現兩種: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普通病例症狀:

起病急,發熱,1-3天出現皰疹;手、腳、口腔、肛門周圍出現皰疹,大多數情況下疹子不痛、不癢、不結痂、不結疤。嗓子痛感明顯,導致寶寶厭食,部分患兒可能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噁心、嘔吐、頭痛等症狀。

重症病例症狀:

少數病例(尤其是小於3歲者)病情進展迅速,在發病1~5天左右出現腦部併發症、肺部併發症,出現抖動、抽搐、高熱、呼吸困難等症狀。

目前來講,還沒有能直接治療手足口的對症藥物(利巴韋林不是治療手足口的藥物),所以治療上只能盡力去緩解寶寶的不適感,家長髮現寶寶的皰疹症狀或者發熱症狀後,一定要及時就醫,根據醫囑護理,避免耽誤了重症型手足口病患兒的治療時機。

2、寶寶得了手足口病後的護理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白色糠疹

白色糠疹又叫“桃花疹”,因為常常在春季發生,每年春天桃花一開,很多孩子臉上就出現了。

1、白色糠疹症狀

邊緣模糊的圓形淡紅色斑,數週後顏色逐漸轉變為淡白色,上面有少許糠狀鱗屑,直徑0.5~2cm或者更大。主要分佈在面部,偶爾見於頸部、軀幹、四肢,可能存在輕度瘙癢,沒有特別明顯的症狀,可以自然消退。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有些媽媽看到孩子臉上有白色的疹子,就擔心是白癜風,其實白色糠疹和白癜風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目前發現白色糠疹與營養不均衡、維生素缺乏、日光照射、皮膚乾燥、頻繁洗澡有關,所以在家庭護理上以潤膚和防晒為主。

2、寶寶得了白色糠疹後的護理

(1)減少日照

(2)減少化工品、甲醛等有害物質的接觸

(3)保證健康、全面營養的供應

風疹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傳染病,冬春季節,多發於1~5歲孩子。

1、風疹症狀

風疹的病狀輕,寶寶感染風疹後會流涕、輕咳,經常伴隨低熱或中等度發熱,高熱少見,也有可能不發熱。疹子為分散性紅色斑丘疹,多在病後1-2天開始出現,24小時內出齊,不會分批出現。


"


偶爾可以外出晒晒太陽,多了不少去處,但同時也得面對各種病毒、細菌的侵襲。

成人抵抗力較強,但是寶寶的免疫力還沒發育完善,出疹性疾病無疑是春天比較容易生的病。也就是皮膚起疹子!

作為一個合格的月嫂、育兒嫂,或者是輔帶寶寶的保姆姐姐們,咱們不僅需要照顧寶寶和寶媽的吃穿,安撫寶媽的情緒,平復寶寶的啼哭,而且當寶寶有個突發情況時,例如對於寶寶起疹子這件事,要是各種疹子傻傻分不清,因為自己判斷失誤耽誤了寶寶的病情。那可是犯不起的錯誤呀!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捋一捋,教姐姐們辨別和護理疹子的方法。接下來,姐姐們將看到7中皮疹,分別是:蕁麻疹、白色糠疹、溼疹、手足口病、風疹、水痘、麻疹。

水痘

春天是水痘高發季,不光是寶寶,連成人也很有可能中招(小編就是高中得了水痘),傳染性極高,寶寶接觸到水痘患者之後,有80%~90%被傳染的可能性。

1、水痘症狀

水痘首先出現在軀幹、逐漸發展至面部、四肢,也可見於髮際及頭髮中間。最開始為紅色小丘疹,逐步發展為皰疹。皰疹最初就像清水珠一樣,慢慢變渾濁,而且皰疹的壁很薄,幾天後水皰開始乾結、結痂,此時會感覺到很癢。整個過程中一般伴有發熱、咳嗽、嗓子疼等症狀。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對寶寶來說,得水痘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會發燒、食慾不振、全身瘙癢,所以除了帶寶寶去看醫生之外,媽媽在家的護理也很重要。

2、寶寶得水痘後的護理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蕁麻疹

蕁麻疹是春季寶寶最容易得的一種病,比較常見,通常是由食物或藥物過敏、病毒或細菌感染、物理刺激、蚊蟲叮咬等原因導致。

它不是皮膚病,而是一種過敏反應,也不會傳染。

1、蕁麻疹症狀

快速識別:紅色凸起+風團樣皮疹+瘙癢明顯+來去匆匆

蕁麻疹來時,皮膚上會出現大小不等、形狀不規則、高出皮膚表面的鮮紅色或淡紅色“片狀疙瘩”,會有瘙癢或者刺痛感,在抓撓或者遇到熱水後, 會在短時間內遍佈全身。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寶寶得了蕁麻疹,姐姐們不必驚慌,雖然它來的很快,但是也可能在在短時間全部消退,毫無蹤影。

2、寶寶得了蕁麻疹後的護理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3、知識加油站

成年人得了蕁麻疹時,不僅需要注意寶寶的護理事項,也應該:

● 要注意清潔皮膚衛生,水溫不宜過高;

少用或者不用刺激性化妝品,轉移注意力,不要抓撓,防止皮膚出血;

● 飲食清淡,避免油炸、油膩食品;

● 蕁麻疹比較嚴重的話,最好及時就醫,配合吃一些藥物;

溼疹

引起寶寶溼疹的原因有很多,如遺傳、過敏、感染等等原因。溼疹很多小寶寶都經歷過,引起溼疹的主要原因是過敏和乾燥,寶寶的皮膚很薄,功能弱,容易丟失水分,造成皮膚的完整性受損,從而引發溼疹。

1、溼疹症狀

溼疹是成片的,起疹子部位的皮膚看起來又密又粗糙。症狀輕時一般是淺紅色或淡粉色,嚴重時是深紅色。寶寶通常會覺得很癢,總是忍不住抓撓。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頭部、臉部、耳廓、手、四肢等均會出現溼疹。溼疹反反覆覆的,因為很癢,小傢伙會不停地抓,嚴重的會導致抓破皮,真讓人心疼。

2、痱子和溼疹的區別

不少人誤把溼疹當痱子,這樣的後果可能是比較嚴重的!咱們通過一張表格瞭解一下兩者的區別。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3、寶寶長溼疹後的護理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通過飛沫、糞便、接觸患兒來傳播。

1、手足口病症狀

按變現來分類,手足口有普通病例表現和重症病例表現兩種: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普通病例症狀:

起病急,發熱,1-3天出現皰疹;手、腳、口腔、肛門周圍出現皰疹,大多數情況下疹子不痛、不癢、不結痂、不結疤。嗓子痛感明顯,導致寶寶厭食,部分患兒可能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噁心、嘔吐、頭痛等症狀。

重症病例症狀:

少數病例(尤其是小於3歲者)病情進展迅速,在發病1~5天左右出現腦部併發症、肺部併發症,出現抖動、抽搐、高熱、呼吸困難等症狀。

目前來講,還沒有能直接治療手足口的對症藥物(利巴韋林不是治療手足口的藥物),所以治療上只能盡力去緩解寶寶的不適感,家長髮現寶寶的皰疹症狀或者發熱症狀後,一定要及時就醫,根據醫囑護理,避免耽誤了重症型手足口病患兒的治療時機。

2、寶寶得了手足口病後的護理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白色糠疹

白色糠疹又叫“桃花疹”,因為常常在春季發生,每年春天桃花一開,很多孩子臉上就出現了。

1、白色糠疹症狀

邊緣模糊的圓形淡紅色斑,數週後顏色逐漸轉變為淡白色,上面有少許糠狀鱗屑,直徑0.5~2cm或者更大。主要分佈在面部,偶爾見於頸部、軀幹、四肢,可能存在輕度瘙癢,沒有特別明顯的症狀,可以自然消退。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有些媽媽看到孩子臉上有白色的疹子,就擔心是白癜風,其實白色糠疹和白癜風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目前發現白色糠疹與營養不均衡、維生素缺乏、日光照射、皮膚乾燥、頻繁洗澡有關,所以在家庭護理上以潤膚和防晒為主。

2、寶寶得了白色糠疹後的護理

(1)減少日照

(2)減少化工品、甲醛等有害物質的接觸

(3)保證健康、全面營養的供應

風疹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傳染病,冬春季節,多發於1~5歲孩子。

1、風疹症狀

風疹的病狀輕,寶寶感染風疹後會流涕、輕咳,經常伴隨低熱或中等度發熱,高熱少見,也有可能不發熱。疹子為分散性紅色斑丘疹,多在病後1-2天開始出現,24小時內出齊,不會分批出現。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風疹和麻疹一樣,沒有什麼特效藥,最有效的預防辦法就是給娃接種風疹疫苗。

2、寶寶得了風疹後的護理

風疹的症狀一般比較輕微,不需要特殊治療:

① 孩子出疹後,建議隔離 5 天左右。

② 注意臥床休息,食用流質或半流質食物。

③ 若出現發熱、頭痛、咳嗽,請醫生對症處理。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發於8個月以內嬰兒和7歲以上學齡兒童,通過飛沫傳播,傳染性極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2016年全球有8.9萬餘人死於麻疹,其中多數是5歲以下兒童。

1、麻疹症狀

寶寶一旦中招麻疹,會先發熱3-4天,流鼻涕、流眼淚、腮幫內側出現小白斑等。隨後開始全身從上到下蔓延出皮疹,從耳後、髮際線開始,到臉、脖子,再到身體四肢。同時發熱到達頂峰,可能突然就燒到了40℃,發熱時間可持續4~7天。

治療麻疹沒有特效藥!

所以預防麻疹最好的方式是:按時接種麻疹疫苗、沒有接種疫苗的寶寶在接觸麻疹病患後及時到醫院遵醫囑注射免疫血清球蛋白。

"


偶爾可以外出晒晒太陽,多了不少去處,但同時也得面對各種病毒、細菌的侵襲。

成人抵抗力較強,但是寶寶的免疫力還沒發育完善,出疹性疾病無疑是春天比較容易生的病。也就是皮膚起疹子!

作為一個合格的月嫂、育兒嫂,或者是輔帶寶寶的保姆姐姐們,咱們不僅需要照顧寶寶和寶媽的吃穿,安撫寶媽的情緒,平復寶寶的啼哭,而且當寶寶有個突發情況時,例如對於寶寶起疹子這件事,要是各種疹子傻傻分不清,因為自己判斷失誤耽誤了寶寶的病情。那可是犯不起的錯誤呀!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捋一捋,教姐姐們辨別和護理疹子的方法。接下來,姐姐們將看到7中皮疹,分別是:蕁麻疹、白色糠疹、溼疹、手足口病、風疹、水痘、麻疹。

水痘

春天是水痘高發季,不光是寶寶,連成人也很有可能中招(小編就是高中得了水痘),傳染性極高,寶寶接觸到水痘患者之後,有80%~90%被傳染的可能性。

1、水痘症狀

水痘首先出現在軀幹、逐漸發展至面部、四肢,也可見於髮際及頭髮中間。最開始為紅色小丘疹,逐步發展為皰疹。皰疹最初就像清水珠一樣,慢慢變渾濁,而且皰疹的壁很薄,幾天後水皰開始乾結、結痂,此時會感覺到很癢。整個過程中一般伴有發熱、咳嗽、嗓子疼等症狀。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對寶寶來說,得水痘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會發燒、食慾不振、全身瘙癢,所以除了帶寶寶去看醫生之外,媽媽在家的護理也很重要。

2、寶寶得水痘後的護理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蕁麻疹

蕁麻疹是春季寶寶最容易得的一種病,比較常見,通常是由食物或藥物過敏、病毒或細菌感染、物理刺激、蚊蟲叮咬等原因導致。

它不是皮膚病,而是一種過敏反應,也不會傳染。

1、蕁麻疹症狀

快速識別:紅色凸起+風團樣皮疹+瘙癢明顯+來去匆匆

蕁麻疹來時,皮膚上會出現大小不等、形狀不規則、高出皮膚表面的鮮紅色或淡紅色“片狀疙瘩”,會有瘙癢或者刺痛感,在抓撓或者遇到熱水後, 會在短時間內遍佈全身。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寶寶得了蕁麻疹,姐姐們不必驚慌,雖然它來的很快,但是也可能在在短時間全部消退,毫無蹤影。

2、寶寶得了蕁麻疹後的護理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3、知識加油站

成年人得了蕁麻疹時,不僅需要注意寶寶的護理事項,也應該:

● 要注意清潔皮膚衛生,水溫不宜過高;

少用或者不用刺激性化妝品,轉移注意力,不要抓撓,防止皮膚出血;

● 飲食清淡,避免油炸、油膩食品;

● 蕁麻疹比較嚴重的話,最好及時就醫,配合吃一些藥物;

溼疹

引起寶寶溼疹的原因有很多,如遺傳、過敏、感染等等原因。溼疹很多小寶寶都經歷過,引起溼疹的主要原因是過敏和乾燥,寶寶的皮膚很薄,功能弱,容易丟失水分,造成皮膚的完整性受損,從而引發溼疹。

1、溼疹症狀

溼疹是成片的,起疹子部位的皮膚看起來又密又粗糙。症狀輕時一般是淺紅色或淡粉色,嚴重時是深紅色。寶寶通常會覺得很癢,總是忍不住抓撓。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頭部、臉部、耳廓、手、四肢等均會出現溼疹。溼疹反反覆覆的,因為很癢,小傢伙會不停地抓,嚴重的會導致抓破皮,真讓人心疼。

2、痱子和溼疹的區別

不少人誤把溼疹當痱子,這樣的後果可能是比較嚴重的!咱們通過一張表格瞭解一下兩者的區別。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3、寶寶長溼疹後的護理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通過飛沫、糞便、接觸患兒來傳播。

1、手足口病症狀

按變現來分類,手足口有普通病例表現和重症病例表現兩種: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普通病例症狀:

起病急,發熱,1-3天出現皰疹;手、腳、口腔、肛門周圍出現皰疹,大多數情況下疹子不痛、不癢、不結痂、不結疤。嗓子痛感明顯,導致寶寶厭食,部分患兒可能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噁心、嘔吐、頭痛等症狀。

重症病例症狀:

少數病例(尤其是小於3歲者)病情進展迅速,在發病1~5天左右出現腦部併發症、肺部併發症,出現抖動、抽搐、高熱、呼吸困難等症狀。

目前來講,還沒有能直接治療手足口的對症藥物(利巴韋林不是治療手足口的藥物),所以治療上只能盡力去緩解寶寶的不適感,家長髮現寶寶的皰疹症狀或者發熱症狀後,一定要及時就醫,根據醫囑護理,避免耽誤了重症型手足口病患兒的治療時機。

2、寶寶得了手足口病後的護理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白色糠疹

白色糠疹又叫“桃花疹”,因為常常在春季發生,每年春天桃花一開,很多孩子臉上就出現了。

1、白色糠疹症狀

邊緣模糊的圓形淡紅色斑,數週後顏色逐漸轉變為淡白色,上面有少許糠狀鱗屑,直徑0.5~2cm或者更大。主要分佈在面部,偶爾見於頸部、軀幹、四肢,可能存在輕度瘙癢,沒有特別明顯的症狀,可以自然消退。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有些媽媽看到孩子臉上有白色的疹子,就擔心是白癜風,其實白色糠疹和白癜風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目前發現白色糠疹與營養不均衡、維生素缺乏、日光照射、皮膚乾燥、頻繁洗澡有關,所以在家庭護理上以潤膚和防晒為主。

2、寶寶得了白色糠疹後的護理

(1)減少日照

(2)減少化工品、甲醛等有害物質的接觸

(3)保證健康、全面營養的供應

風疹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傳染病,冬春季節,多發於1~5歲孩子。

1、風疹症狀

風疹的病狀輕,寶寶感染風疹後會流涕、輕咳,經常伴隨低熱或中等度發熱,高熱少見,也有可能不發熱。疹子為分散性紅色斑丘疹,多在病後1-2天開始出現,24小時內出齊,不會分批出現。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風疹和麻疹一樣,沒有什麼特效藥,最有效的預防辦法就是給娃接種風疹疫苗。

2、寶寶得了風疹後的護理

風疹的症狀一般比較輕微,不需要特殊治療:

① 孩子出疹後,建議隔離 5 天左右。

② 注意臥床休息,食用流質或半流質食物。

③ 若出現發熱、頭痛、咳嗽,請醫生對症處理。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發於8個月以內嬰兒和7歲以上學齡兒童,通過飛沫傳播,傳染性極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2016年全球有8.9萬餘人死於麻疹,其中多數是5歲以下兒童。

1、麻疹症狀

寶寶一旦中招麻疹,會先發熱3-4天,流鼻涕、流眼淚、腮幫內側出現小白斑等。隨後開始全身從上到下蔓延出皮疹,從耳後、髮際線開始,到臉、脖子,再到身體四肢。同時發熱到達頂峰,可能突然就燒到了40℃,發熱時間可持續4~7天。

治療麻疹沒有特效藥!

所以預防麻疹最好的方式是:按時接種麻疹疫苗、沒有接種疫苗的寶寶在接觸麻疹病患後及時到醫院遵醫囑注射免疫血清球蛋白。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2、寶寶得了麻疹後的護理


"


偶爾可以外出晒晒太陽,多了不少去處,但同時也得面對各種病毒、細菌的侵襲。

成人抵抗力較強,但是寶寶的免疫力還沒發育完善,出疹性疾病無疑是春天比較容易生的病。也就是皮膚起疹子!

作為一個合格的月嫂、育兒嫂,或者是輔帶寶寶的保姆姐姐們,咱們不僅需要照顧寶寶和寶媽的吃穿,安撫寶媽的情緒,平復寶寶的啼哭,而且當寶寶有個突發情況時,例如對於寶寶起疹子這件事,要是各種疹子傻傻分不清,因為自己判斷失誤耽誤了寶寶的病情。那可是犯不起的錯誤呀!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捋一捋,教姐姐們辨別和護理疹子的方法。接下來,姐姐們將看到7中皮疹,分別是:蕁麻疹、白色糠疹、溼疹、手足口病、風疹、水痘、麻疹。

水痘

春天是水痘高發季,不光是寶寶,連成人也很有可能中招(小編就是高中得了水痘),傳染性極高,寶寶接觸到水痘患者之後,有80%~90%被傳染的可能性。

1、水痘症狀

水痘首先出現在軀幹、逐漸發展至面部、四肢,也可見於髮際及頭髮中間。最開始為紅色小丘疹,逐步發展為皰疹。皰疹最初就像清水珠一樣,慢慢變渾濁,而且皰疹的壁很薄,幾天後水皰開始乾結、結痂,此時會感覺到很癢。整個過程中一般伴有發熱、咳嗽、嗓子疼等症狀。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對寶寶來說,得水痘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會發燒、食慾不振、全身瘙癢,所以除了帶寶寶去看醫生之外,媽媽在家的護理也很重要。

2、寶寶得水痘後的護理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蕁麻疹

蕁麻疹是春季寶寶最容易得的一種病,比較常見,通常是由食物或藥物過敏、病毒或細菌感染、物理刺激、蚊蟲叮咬等原因導致。

它不是皮膚病,而是一種過敏反應,也不會傳染。

1、蕁麻疹症狀

快速識別:紅色凸起+風團樣皮疹+瘙癢明顯+來去匆匆

蕁麻疹來時,皮膚上會出現大小不等、形狀不規則、高出皮膚表面的鮮紅色或淡紅色“片狀疙瘩”,會有瘙癢或者刺痛感,在抓撓或者遇到熱水後, 會在短時間內遍佈全身。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寶寶得了蕁麻疹,姐姐們不必驚慌,雖然它來的很快,但是也可能在在短時間全部消退,毫無蹤影。

2、寶寶得了蕁麻疹後的護理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3、知識加油站

成年人得了蕁麻疹時,不僅需要注意寶寶的護理事項,也應該:

● 要注意清潔皮膚衛生,水溫不宜過高;

少用或者不用刺激性化妝品,轉移注意力,不要抓撓,防止皮膚出血;

● 飲食清淡,避免油炸、油膩食品;

● 蕁麻疹比較嚴重的話,最好及時就醫,配合吃一些藥物;

溼疹

引起寶寶溼疹的原因有很多,如遺傳、過敏、感染等等原因。溼疹很多小寶寶都經歷過,引起溼疹的主要原因是過敏和乾燥,寶寶的皮膚很薄,功能弱,容易丟失水分,造成皮膚的完整性受損,從而引發溼疹。

1、溼疹症狀

溼疹是成片的,起疹子部位的皮膚看起來又密又粗糙。症狀輕時一般是淺紅色或淡粉色,嚴重時是深紅色。寶寶通常會覺得很癢,總是忍不住抓撓。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頭部、臉部、耳廓、手、四肢等均會出現溼疹。溼疹反反覆覆的,因為很癢,小傢伙會不停地抓,嚴重的會導致抓破皮,真讓人心疼。

2、痱子和溼疹的區別

不少人誤把溼疹當痱子,這樣的後果可能是比較嚴重的!咱們通過一張表格瞭解一下兩者的區別。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3、寶寶長溼疹後的護理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通過飛沫、糞便、接觸患兒來傳播。

1、手足口病症狀

按變現來分類,手足口有普通病例表現和重症病例表現兩種: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普通病例症狀:

起病急,發熱,1-3天出現皰疹;手、腳、口腔、肛門周圍出現皰疹,大多數情況下疹子不痛、不癢、不結痂、不結疤。嗓子痛感明顯,導致寶寶厭食,部分患兒可能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噁心、嘔吐、頭痛等症狀。

重症病例症狀:

少數病例(尤其是小於3歲者)病情進展迅速,在發病1~5天左右出現腦部併發症、肺部併發症,出現抖動、抽搐、高熱、呼吸困難等症狀。

目前來講,還沒有能直接治療手足口的對症藥物(利巴韋林不是治療手足口的藥物),所以治療上只能盡力去緩解寶寶的不適感,家長髮現寶寶的皰疹症狀或者發熱症狀後,一定要及時就醫,根據醫囑護理,避免耽誤了重症型手足口病患兒的治療時機。

2、寶寶得了手足口病後的護理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白色糠疹

白色糠疹又叫“桃花疹”,因為常常在春季發生,每年春天桃花一開,很多孩子臉上就出現了。

1、白色糠疹症狀

邊緣模糊的圓形淡紅色斑,數週後顏色逐漸轉變為淡白色,上面有少許糠狀鱗屑,直徑0.5~2cm或者更大。主要分佈在面部,偶爾見於頸部、軀幹、四肢,可能存在輕度瘙癢,沒有特別明顯的症狀,可以自然消退。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有些媽媽看到孩子臉上有白色的疹子,就擔心是白癜風,其實白色糠疹和白癜風的區別還是很大的;

目前發現白色糠疹與營養不均衡、維生素缺乏、日光照射、皮膚乾燥、頻繁洗澡有關,所以在家庭護理上以潤膚和防晒為主。

2、寶寶得了白色糠疹後的護理

(1)減少日照

(2)減少化工品、甲醛等有害物質的接觸

(3)保證健康、全面營養的供應

風疹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傳染病,冬春季節,多發於1~5歲孩子。

1、風疹症狀

風疹的病狀輕,寶寶感染風疹後會流涕、輕咳,經常伴隨低熱或中等度發熱,高熱少見,也有可能不發熱。疹子為分散性紅色斑丘疹,多在病後1-2天開始出現,24小時內出齊,不會分批出現。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風疹和麻疹一樣,沒有什麼特效藥,最有效的預防辦法就是給娃接種風疹疫苗。

2、寶寶得了風疹後的護理

風疹的症狀一般比較輕微,不需要特殊治療:

① 孩子出疹後,建議隔離 5 天左右。

② 注意臥床休息,食用流質或半流質食物。

③ 若出現發熱、頭痛、咳嗽,請醫生對症處理。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發於8個月以內嬰兒和7歲以上學齡兒童,通過飛沫傳播,傳染性極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2016年全球有8.9萬餘人死於麻疹,其中多數是5歲以下兒童。

1、麻疹症狀

寶寶一旦中招麻疹,會先發熱3-4天,流鼻涕、流眼淚、腮幫內側出現小白斑等。隨後開始全身從上到下蔓延出皮疹,從耳後、髮際線開始,到臉、脖子,再到身體四肢。同時發熱到達頂峰,可能突然就燒到了40℃,發熱時間可持續4~7天。

治療麻疹沒有特效藥!

所以預防麻疹最好的方式是:按時接種麻疹疫苗、沒有接種疫苗的寶寶在接觸麻疹病患後及時到醫院遵醫囑注射免疫血清球蛋白。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2、寶寶得了麻疹後的護理


寶寶較容易出的7種疹子,第7種最凶險


當發現孩子身上起疹子後

要及時去醫院就疹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