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雲老和尚的功勞

釋虛雲 李根源 雞足山 三寶 唐繼堯 易蓮精舍 2018-12-01
虛雲老和尚的功勞

虛雲禪師

禪宗高僧

今天是農曆七月廿九,虛雲老和尚誕辰,謹將之前整理的簡介老和尚的相關文字錄出,分享給大眾。

菩薩應世

虛雲諱古巖,字德清,又名演徹,六十餘歲時方自號虛雲。虛雲老和尚一身兼祧禪宗五家,住世一百二十歲。近代禪宗之復興,虛雲老和尚功不可沒。

老和尚俗姓蕭,梁武帝的後裔,世代居住在湖南湘鄉,父親名叫玉堂,母親姓顏。清道光初年,父親是科舉出身,分發到永春,佐治州事,父母年逾四十,常以無子為慮。母親信仰觀音菩薩,一天赴城外觀音寺祈子,見寺宇殘破,及東關橋樑失修,發願興建。回家後夫妻同夢一長鬚著青袍的老人,頭頂觀音跨虎而來,躍臥榻上,醒後互相驚告,遂有娠。

母懷胎十月,生下一肉球,母大駭慟,以為今後沒有生兒子的希望,遂一氣壅死。家裡的人束手無策,問了許多飽經世變的老者,也都莫明其妙。大家認為這個怪胎,是不祥之兆,第二天準備把這個肉球丟棄了去;正在這個當兒,來了一個賣藥的老頭子,把肉球一刀破開來,是一個肥胖的男孩;大家哀痛之餘,不禁喜出望外,由庶母王氏撫育,然而生母命歸黃泉,一去不能覆返了。

虛老十三歲時,跟隨乃父送祖母生母的靈柩,回湘鄉安葬,請僧人到家裡做佛事,老和尚看見三寶的法器,生歡喜心。閱讀佛經、遊歷佛寺,都似曾相識。

虛老十七歲時萌出家之志,家人為了打消他的念頭,為他娶了田譚兩位妻子。虛老結婚後,雖屬同房,不但沒有和田譚二位新娘發生肉體上關係,而且天天向二位新娘說佛法,二氏也能領悟,不覺竟成了閨中淨侶。

虛老十九歲時,終於如願依鼓山湧泉寺常開法師披剃,次年依鼓山妙蓮和尚受具足戒,以臨濟四十五世傳人。具戒後,虛老隱居於鼓山岩洞之中,冬夏一衲,以松毛野菜為食。二十七歲離鼓山行腳參訪,先後到天台、普陀、天童、阿育王以及杭州、常州、揚州各地的名山大剎。在各處參訪期間,三十一歲時學教於天台融鏡法師,三十六歲時在高旻寺聽敏曦法師講《法華》,又從觀心、大定諸尊宿處參究禪法。四十三歲之時發心朝五臺、三步一拜,於光緒十年抵達五臺山顯通寺,歷時近三年。後南下關中,訪鳩摩羅什道場及終南山。繼入四川,禮文殊院、峨眉山,在寶光寺參應真上人。繼又西行,經康定、過雪山,在拉薩拜謁布達拉宮,在日格則拜謁扎什倫布寺。五十歲日由西藏南下,經不丹至印度,由孟加拉至斯里蘭卡,經緬甸回國。在雲南大理,禮雞足山。五十三歲時,與月霞等同往九華山,築庵而居。

高旻悟道

虛老五十六歲時,揚州高旻寺住持月朗法師到九華,說高旻寺有朱施主法事,連舊日四七,共打十二個七,希望虛老赴高旻參加。虛老應允,下山後至大通荻港,沿江行,遇水漲,過渡,舟子索錢六枚,虛老身無半文,舟子逕鼓棹去。虛老不得已行行復行行,忽失足墮水,浮沉一晝夜,流至釆石磯附近,被打漁的人網起來,喚寶積寺的僧人認領,那位僧人是虛老在赤山同住過的,一見大驚,急招進寺救蘇。

虛老墮水得救後,口鼻大小便諸孔流血,在寶積寺靜養了幾天後,虛老怕耽誤了禪七,就強打精神,前往高旻寺。

到了高旻寺,知事僧見虛老容顏憔瘁,問有病沒有?虛老說:「沒有。」然後謁見月朗和尚要求在堂中打七,月朗和尚要給他的職務,虛老卻拒絕了。高旻家風嚴峻,如無端拒絕僧職,就視為慢眾,要表堂,打香板,所以虛老只好順受表堂,打香板,一聲不響,也不說明墮水事,於是病益加劇,流血不止,小便滴精。在禪堂裡,虛老以死相抵,堅持坐香,晝夜精勤,澄清一念,以至不知身是何物。經過二十多天的猛利用功,他的病突然全愈了。

後來採石磯寶積寺的住持德岸禪師送衣物來高旻寺供眾,看到虛老容光煥發,大為驚詫和欣慰,於是將他落水之事告訴了高旻寺的大眾。大眾一聽,無不欽嘆。從此以後,禪堂裡便不再安排他輪值做事。虛老因此得便一心修行,很快工夫大進,萬念頓息,晝夜如一,身心慶快,行動如飛。

一天晚上放晚香的時候,虛老忽然睜眼一看,只見眼前光明一片,如同白晝,內外洞澈。隔牆還看見香燈師在小解,又看見西單師在廁所裡大便。再向遠處看,江中行船、兩岸樹木,種種形色,無不一一了見。第二天,虛老向香燈師及西單師問及此事,果然如此。不過,虛老並不以此為意,只當是尋常境界而已。

到了臘月第八個禪七的第三個晚上,第六枝香開靜的時候,護七法師例行給每位坐禪的法師上開水。當護七法師給虛老上開水的時候,不小心,開水濺在虛老的手上,茶杯隨即掉在地上摔碎了。就在這個時候,虛老頓斷疑根,慶快平生,如夢初醒。自念出家漂泊數十年,此次若不墮水大病,得遇善知識教化,幾乎錯過一生,哪有今日悟道之事!遂得一偈:

杯子撲落地, 響聲明瀝瀝;

虛空粉碎也, 狂心當下息。

一會兒,又得一偈:

燙著手,打碎杯, 家破人亡語難開;

春到花香處處秀, 山河大地是如來。

虛雲老和尚的功勞

深入禪定,輕移巨石

虛老五十八歲受命焦山智通和尚講楞嚴經。五十九歲在寧波阿育王寺講法華經。六十一歲再度參訪五臺暨五嶽諸名山。

虛老六十二歲,在隆冬獨居茅蓬修行。一天煮芋鍋中,跏趺坐等待芋熟,不覺入定,到第二年正月,山中鄰棚覆成師等久不見虛老,乃來茅蓬賀年,見棚外虎跡遍滿,無人足跡,進茅蓬見虛老入定,乃以磬開靜。問:「老和尚已吃飯沒有?」答:「沒有,正在煮芋,大概已經熟了。」打開鍋蓋一看,黴高寸許。覆成師驚訝說:「你一定就是半月了。」相與烹雪煮芋飽食大笑而去。

六十三歲在昆明福興寺閉關。六十五歲出關後,復興雞足山迦葉道場。當時缽盂庵大門外右邊有一巨石,白虎不祥。虛老尚擬將巨石處鑿一放生池,僱工斫之不碎,挖開土方察看,找不到石根。石高九尺四寸,寬七尺六寸,頂平可跏趺坐。招包工議定向左邊移遠二十八丈,來工人百餘名,拼力三天,無法動,工人不顧都散去。老和尚祈禱伽藍,諷誦佛咒,率領僧人十餘,不費吹灰之力,即將該石移向所指定的左方;鬨動觀眾,驚為神助,眾稱該石為「雲移石」,士大夫題詠該石者頗多,老和尚也有詩紀之:

其一:

嵯峨怪石挺奇蹤,苔蘚猶存太古封;

天未補完留待我,雲看變化欲從龍;

移山敢笑愚公拙,聽法疑曾虎阜逢;

自此八風吹不動,凌霄長伴兩三鬆。

其二:

缽盂峰擁梵王宮,金色頭陀舊有淙;

訪道敢辭來萬里,入山今已度千重;

年深嶺石痕留蘚,月朗池魚影戲鬆;

俯瞰九州塵外物,天風吹送數聲鍾。

虛老六十六歲在石鍾傳戒,求戒者八百餘人;是年往南洋宏化,至南甸太平寺講彌陀經,又至檳榔講法華經,至馬六甲講藥師經,到吉隆坡講楞嚴經,前後皈依者萬餘人,六十七歲由南洋回國,船經臺灣,登陸參訪基隆靈泉寺。

六十八歲到丹那講心經,到泰國講地藏經,普門品。起信論。有一次趺坐,入定九日,鬨動泰京,自國王大臣及男女善信,群來禮拜。出定後,泰王迎進宮中誦經,百般供養,肅誠皈依。

又,虛老七十八歲時,僱用了八名工人運玉佛到雞足山,酬費若干。行至野人山,八名工人不肯再抬,聲言要加價數倍。虛老溫言勸勉,工人更不理會。虛老瞥見道旁有一巨石,重約數百斤,笑問工人說:「這個巨石和玉佛那一種重些?」工人答:「那石重,大約比玉佛重兩三倍。」老和尚即雙手舉石離地尺許,工人咋舌,就乖乖地把玉佛抬到雞足山,虛老厚厚賞賜。

片言息兵

虛老七十二歲時,雲南賓川縣的民間武裝力量逐漸壯大,知縣張某為了加以懲治,大行殺戮。結果適得其反,越殺越旺,民間武裝結成會黨,還強邀士紳參加,士紳不敢得罪,只得掛名會籍。張知縣不論青紅皁白,只要發現和會黨有牽連的,一概嚴懲。雞足山的僧人也有加入會黨的,被張知縣捕去了數十人。但張知縣唯獨對虛老恭敬備至。

辛亥革命事起,賓川縣會黨首先響應,攻縣署,張知縣雖無外援,明知必死,然仍堅守。虛老看見這種情況,乃下山赴縣府。

眾人見虛老過來,就對他說:「張知縣罪大惡極,請誘他出來殺之,以平眾憤。」虛老連連說好,又向會黨領袖說:「殺張某是極容易的事,但邊地謠傳,大事未定,你們圍城殺官,倘有一枝救兵來,怎麼得了?」大家以為老和尚的話是對的,就散開了。

張知縣逃離賓川縣後不久,雲南獨立,蔡鍔任雲南省都督,張知縣的兒子任外交司長。事後,張知縣以函告老和尚說:「公非獨救吾生,且造福賓川——不然,殺父之仇,吾子能不報嗎?」

民國成立後,西藏王公活佛,自恃藏區險峻遙遠,不肯易幟,中央命雲南省出兵兩師加以討伐,以殷叔桓為總司令,前鋒已達賓川。虛老認為邊釁一起,禍無寧日,於是前赴大理,拜訪殷叔桓,建議道:「藏人素來信佛法,何不派一位明佛理的人去遊說,豈不是不戰而勝嗎?」 殷叔桓覺得很有道理,就準備派虛老為宣慰法師,前往藏區勸慰。虛老說:「我是漢人,往恐無功,麗川有一位喇嘛東保,臘高有德,藏人敬信,曾授四寶法王,請他去,事必有成。」

殷叔桓就準備好文書,派員陪老和尚拜訪東保喇嘛。東保喇嘛最初推辭說自己年老體衰,難以勝任。虛老就勸道:「趙爾豐用兵之禍,藏人至今寒心。公寧惜三寸舌而殘數千萬人民生命財產嗎?」東保喇嘛當即起立來說:「我去我去!」

隨即,以東保喇嘛為主,法悟長老為副,入藏勸慰,幸不辱使命,順利歸還。一場戰事,消於無形。

虛老在時代劇變之際,本著佛教大慈大悲的精神,憑藉自己的智慧與德行,平息戰亂,實在難能可貴。

清朝覆滅,民國建立,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紀元。虛老在清光緒年間,曾獲光緒帝所賜紫衣、缽盂、玉印、錫杖、如意、全副鑾駕及「佛慈弘法大師」之號。民國時期,也受禮請為中國佛學會名舉理事。新中國建立後,在中國佛教協會建立之初,又被選為名譽會長。無論在那個時代,虛雲老和尚都受到了普遍的敬重。

調服李根源

虛老七十二歲時,為辛亥革命,各省逐僧毀寺,風動一時,那時雲南省的協統李根源,痛恨各方僧徒不守戒律,準備督兵赴諸山逐僧拆寺,又特別指名逮捕虛老。各寺僧人逃避一空,雞足山中,虛老所住持的寺內,百餘僧人個個惶恐,有人勸虛老暫避。虛老道:「你們想離開就離開,如屬業報,避也避不了,只有以身殉佛方是上策。」

幾天後,李根源真的率兵入山毀寺,虛老以事態緊急,就獨自下山,到軍門,持名片見李根源,門衛認識虛老,叫他趕快逃走,不肯通報;虛老不顧一切,直接闖入,見李根源正和前四川布政使趙藩坐在殿內,老和尚向前敬禮,李不顧;趙藩與虛老是舊交,問虛老到這裡來有什麼事?虛老尚敬禮詳述一切。

李根源怒形於色,厲聲問道:「佛教有何益?」虛老答:「聖人設教,總以濟世利民,語其初機,則為善去惡。從古政教並行,政以齊民,教以化民。佛教教人治心,心為萬物之本,本得其正,萬物得以寧,而天下太平。」李根源面色稍改,又問:「要這泥塑木雕作麼?空費錢財。」虛老答:「佛言法相,相以表法,不以相表,於法不張,令人起敬畏之心耳。人心若無敬畏,無惡不作,無作不惡,禍亂以成。即以世俗說,尼山塑聖,丁蘭刻木,中國各宗族祠堂,以及東西各國之銅像等,亦不過令人心有所皈,及起其敬信之忱,功效不可思議。說到究竟,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李根源面略現笑容,叫左右拿茶點來。又問:「但是和尚不做好事,反做許多怪事,實在是國家的廢物。」答:「和尚是通稱,有聖凡之別,不能因見少數不肖僧,而遂罪及全僧,豈因一二不肖秀才而罵孔子,就是你今天統領兵弁,雖然軍紀嚴明,但你能保證一一如你的正直麼?海不棄魚蝦,所以為大;佛法以性為海,無所不容,僧秉佛化,護持三寶,潛移默化,其用彌張,不一定全是廢物。」

李根源聽了這一段話,更覺歡喜,再談一會兒笑逐顏開,一會兒俯首向老和尚致敬;於是同進晚齋、秉燭深談。最後李根源喟然太息道:「佛法廣大如此,我已殺僧毀寺,罪業深重,奈何?奈何?」虛老說:「這是一時的風氣,不是你一個人的過,只要以後極力保護,那就功德莫大。」

李根源極為歡喜,即移住祝聖寺,跟隨老和尚雜處眾僧中,蔬食數日,到八月四日山中忽大現金光,滿山草木都成黃金色。相傳山中有三種光;佛光、銀光、金光。佛光常有,但銀光和金光卻很罕見。李根源更為感動,執弟子禮,請老和尚為雞足山總主持,乃引兵去。

「片言息兵」、「調服李根源」之事,世人都驚歎不已,但虛老在自定年譜中,只是寥寥數語,可見虛老德良非常:

至九月。武漢革命。傳至滇中。地方大亂。賓川縣城被圍。幾肇大禍。予調解之。又統兵官李根源因誤會。派兵圍雞足山。予為解釋。引兵去。且歸依三寶。

重建祖師道場

仍然是七十二歲時,為維護寺廟權利,虛老還同敬安和尚同赴北京,找袁世凱力爭。敬安憤寂於法源寺,虛雲扶柩至滬。回到雲南,又主持成立了佛教會滇黔支部。

虛老七十九歲時,應雲南總督唐繼堯之請,移錫昆明華亭寺,改名雲棲。十年後又應國民政府主席楊森及福建省府主席楊幼京之請,主持福州的千年古剎鼓山寺。虛老所到之處,皆能除弊習,肅清規,興教化,集來者,故名望日隆。

虛老九十五歲時,當年二月的一天晚上,虛老於趺坐中,似夢非夢之際,見六祖大師到,對虛老說:「時候到了,你應當回去。」第二天早晨告訴弟子觀本說:「我的世緣恐不久了,昨晚夢見六祖召我回去。」觀本師以語相慰。至四月間,一夕三夢,都是六祖催老和尚回去。不久,廣東官紳護法禮請電至,廣東官紳之請,主持南華寺。南華寺是禪宗祖庭,內有六祖肉身,但道場久廢,虛老欲續明代憨山大師之志,於是開始了浩大的重建工程。

虛老九十七歲時,林森,居正,蔣介石先後來到南華寺,林、居二人願助重建大殿,蔣介石願助重鑿新河。因曹溪河流距離寺前計一百四十丈,年久失修,砂石沖積,水路改向北流。直射寺門,在地理上叫做反弓格;虛老親自勘定水線,要改築新河,填平舊河,全程計八百四十多丈,需用工人三千名,資費甚巨。蔣介石的撥款到達後,當即動工。不料七月二十夜,雷雨大作,如萬馬奔騰。第二天清早,水漲堤平,衝開新河,與虛老當時勘定的界線完全吻合,舊河道則被砂石淤塞,還高出地面數尺。

虛老約在年逾百歲前後,曾與能海上師相遇。兩大師雖然分屬於禪宗與藏密,但相見之時頗為融洽。一次,能海上師穿戴整齊,具足威儀,入虛老之室,展大具三拜。禮畢,虛老請能海上師暫留。自己入內片刻,出來後,也是穿戴整齊,具足威儀,展大具向能海上師三拜。第二天,能海上師仍然穿戴整齊前來拜訪虛老。只是到了虛老丈室之外,卻停住了。此時,虛老的侍者恰好過來,能海上師忙以食指掩脣,作噓狀,示意虛老侍者不要做聲。然後,在丈室外,具足威儀,展大具三拜。禮畢,才入丈室,與虛老互相問訊之後,即離開。

虛老一百零三歲時,正值抗日戰爭期間,虛老赴重慶主持「護國救災法會」。

虛老一百零四歲時,南華寺工程告竣,虛雲撰《重修南華寺記》,詳述重興南華寺因緣。後得知雲門古寺殘破,尚存文偃大師肉身,乃決意重開雲門道場。

歸去來兮

虛老一百十歲時,新中國成立。虛老囑咐岑學呂居士編《雲門山志》。國內經受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物力匱乏,因此重修雲門寺比起重修南華寺,要艱難許多。虛老於是在雲門開辦「大覺農場」,凡在寺共住者,均須墾荒種植。農具種籽,由常住供給;收穫時常住與各人均分成果。

虛老一百十一歲時,虛老赴南華傳戒。回雲門後,虛老著手整理歷年文稿,交付編輯。

虛老一百十二歲時,虛老在雲門事變中無端被打,一度停止了呼吸與心跳。後復甦,並讓侍者法雲趕快記錄,虛老說:「餘頃夢至兜率內院,莊嚴瑰麗,非世間有。見彌勒菩薩,在座上說法,聽者至眾。其中有十餘人,系宿識者。即:江西海會寺志善和尚、天台山融鏡法師、歧山恆志公、百歲宮寶悟和尚、寶華山聖心和尚、讀體律師、金山觀心和尚及紫柏尊者等。餘合掌致敬,彼等指餘坐東邊頭序第三空位。阿難尊者當維那,與餘座靠近。聽彌勒菩薩講「唯心識定」未竟。彌勒指謂餘曰:「你回去。」餘曰。「弟子業障深重。不願回去了。」彌勒曰:「你業緣未了,必須回去。以後再來。」中央知道雲門事件後,非常重視,立即派專人南下,會同廣東省政府人員,到雲門寺實地調查,事態得以平息。

虛老一百十四歲時,佛教界在北京廣濟寺召開「祝願世界和平大會」,請虛雲老和尚主持。在京期間,發起籌建中國佛教協會的工作,並作了重要的建議。

虛老一百十五歲時,眾推虛老出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但虛老力辭,只接受了名譽會長之職。會後,虛雲欲歸雲門寺,因故不得回,於是改去江西雲居山,又投入了重建雲居道場的艱苦創業的活動中。

虛老一百二十歲時,在雲居圓寂,世壽一百二十,僧臘一百零一年,火化後得得五色舍利百餘粒,小者無數,以白色為多,晶瑩光潔。

虛老臨終前囑咐弟子「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並說:「正念正心,養出大無畏精神,度人度世。」最後又開示說:「你們此後如有把茅蓋頭,或應住四方,須堅持保守此一領大衣。但如何能夠永久保守呢,只有一字:曰『戒』。」

虛老一生殫心竭力,光大宗門,續佛慧命,身承五家法脈,並傳嗣後代,堪稱繼往開來;歷坐十五座道場,中興南華、雲門、雲居山、真如寺等六大祖庭名剎,重建大小寺院庵堂八十餘處。修為、德行、功業,無不令人歎服。

虛雲老和尚的功勞

身承五家

在百餘年的弘法生涯中,虛雲和尚恆志禪法,見地深入,為禪門的光大作出貢獻。為弘揚佛法,續佛慧命,在振興鼓山、雲居山等道場過程中,儘管條件艱難、虛老多次啟壇傳戒。同時,視因緣之殊異,分別創辦戒律學院、佛學院、佛學研究苑等以培育僧材。

而且,早在清光緒年間,虛老就在鼓山受妙蓮和尚所傳臨濟衣缽,為第四十三世傳人。

承耀成和尚所嗣曹洞宗法脈,列為第四十七世。

此後,相繼應湖南寶生和尚之請,續溈仰宗法系,遠承興陽詞鐸禪師之法脈,為溈仰宗第八世。

中興雲門寺時,遙承傳已庵深靜禪師之法脈,為雲門宗第十二世。

又應福建八寶山青持法師之請,衍繼法眼源流,踵良慶法師之後為法眼宗第八世。

虛老遙承溈仰、雲門、法眼三宗,併為三宗各繼演五十六字。

為溈仰宗繼演五十六字 :

詞德宣衍道大興,戒鼎馨遍五分新。

慧焰彌布周沙界,香雲普蔭燦古今。

慈悲濟世願無盡,光昭日月朗太清。

振啟拈花宏溈上,圓相心燈永昌明。

為雲門宗繼演五十六字 :

深演妙明耀乾坤,湛寂虛懷海印容。

清淨覺圓懸智鏡,慧鑑精真道德融。

慈悲喜捨昌普化,宏開拈花續傳燈。

繼振雲門關一旨,惠澤蒼生法雨隆。

為法眼宗繼演五十六字:

良虛本寂體無量,法界通融廣含藏。

遍印森羅圓自在,塞空情器總真常。

惟斯勝德昭日月,慧燈普照洞陰陽。

傳宗法眼六相義,光輝地久固天長。

虛老一身而參承五宗法脈,繼則傳嗣後代。據不完全統計,虛老座下剃度、得法、受戒、受皈依弟子有數百萬之眾,至今分居於中華大地,遠及東南亞、北美、東歐諸國,不少人成為當地乃至在全世界都有一定影響的禪門領袖人物。

如今,禪宗五家祖庭已陸續恢復,且都有傳人,預示著禪宗的全面復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