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策略三個要素可有效改變孩子的拖延症

四個策略三個要素可有效改變孩子的拖延症

各位家長,你是否也為孩子的拖延症煩惱呢?其實拖延症是很多孩子都存在的問題,如何更好的引導孩子走出拖延症呢?今天小編綜合蒐集了幾個策略供大家參考!

終結戰爭的4個策略

專注程度是先天氣質加上後天教養所致,縱使每個孩子不一樣,但只要不是患有注意力缺失,都能夠透過一些策略,協助他建立專注學習的習慣。

策略1 找到適合孩子的專心方式

每個孩子有不同的“專心風格”,有時候“學習不專心”是孩子的專心風格和讀書方法配合不良所致。

有關教育專家指出,有些孩子需要規矩安靜的學習環境;有些孩子動來動去比較容易專心;有些孩子在早上容易專心;有些孩子傍晚學習效果奇佳。

學習是個性化的過程。如果孩子透過聽覺吸收信息的效果比較好,父母就仔細講述或用關鍵詞口訣協助他學習;做功課時,提醒他將題目念出來。

四個策略三個要素可有效改變孩子的拖延症

對視覺較敏銳的孩子,父母儘量用多一點圖形、文字或手勢幫助他理解,寫筆記也是不錯的方式。有些孩子需要依賴實際體驗,父母就將概念具體化,例如學習重量時,準備三百克和一公斤的物品,讓孩子實際提提看,感受兩者的差異。

要讓孩子體會自己的專心狀態,創造他的美好經驗,父母可先從遊戲開始。有關專家建議,從孩子“做起來很快樂”的事開始,拼圖、組合玩具、書法、圍棋都好,藉著專心投注一件事的美好經驗為起點,讓孩子感受到專心的好處。當孩子無法體會什麼是專心時,過往經驗有助於他理解自己在什麼狀態下最專心。

專心風格,因人而異,重要的是父母要先放寬心,不要預設什麼樣的方式才正確,當孩子說“我聽搖滾樂時最專心”,別急著否定他,允許他做實驗,和他一起找尋專心風格。

策略2 安排工作的優先級

太多作業會造成孩子不知從何開始的困擾,每天不妨花五到十分鐘,檢視要做的功課,列出優先級,按順序完成。

對於不容易專心的孩子,從簡單、有趣先著手,讓他對接下來的工作產生信心,但要避免把最多、最難的部分留到最後。正確的方式是,先做比較喜歡科目,十分鐘後比較專心了,再處理難的。

清單的另一個作用是,當孩子為了過多信息感到千頭萬緒時,清單可以協助他回到該做的事情上。

四個策略三個要素可有效改變孩子的拖延症

策略3 將困難工作分段完成

把看似複雜、冗長的工作切割成很多個容易掌控的過程,可避免讓孩子感覺做功課是沒完沒了的事。

策略4 建立自我監督的機制

父母終究希望孩子能夠成為主動且樂於學習的人,讓專注學習從“他控”發展到“自控”。孩子必須要了解自己如何學習、什麼狀況下不專心,並調整讀書策略。

教育專家給的意見是,從孩子小一開始陪伴,小二時她已經知道自己適合用分散練習的方式學習,試著安排讀書計劃,此後只需要半小時去看看她的進度,給她一些提醒。到五年級,這個容易分心的習慣或許就可以改變。

此外,也要提醒孩子觀察自己如何學習,並留意在不專心時,身體有哪些反應,如:發呆、抓頭髮等,幾次下來,孩子漸漸能夠辨識這些反應帶來的信息,改變學習方式,或是停下來休息一下。

四個策略三個要素可有效改變孩子的拖延症

打造專心家庭

專注與否不僅在做功課時上演,更隨時在真實的親子互動中發生。當回家作業拖垮家庭生活,用盡任何策略還是未能起死回生,可能就需要檢視一下,會不會整個家庭氣氛就是“不利專心”的?終結孩子回家功課的戰爭,或許應該擬訂一個長期計劃,打造專心家庭。

“專心家庭”四個要素

要素1 足夠的安全感

孩子的安全感來自於父母的愛和穩固的生活節奏。搬家、作息紊亂、父母爭吵、分居、家庭功能失調……家庭的變動和危機打亂了穩固的生活節奏,對孩子培養專注力有負面影響。

穩固的生活節奏是安全感主要來源,佩特拉•索爾布里茲建議,建立星期日全家一起吃早餐,或是睡前朗讀故事書的固定模式,會是變動不安時的定心丸;在固定時間和地點做作業等清楚的生活步驟,可以提供孩子方向感;還有,固定信賴的對象、好朋友或是寵物,也都很有幫助。

四個策略三個要素可有效改變孩子的拖延症

要素2 專心做功課的環境和空間

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通常是因為內在的組織性不足造成,因此外在環境便更需要結構,幫助孩子加強組織性。

固定的讀書地點,會使孩子進到那個空間後,被提醒“該唸書了”。如果孩子仍在需要常提醒才會“回神”的狀態,倒是可將他安排在身邊寫作業,例如在廚房準備晚餐時,就請他在餐桌寫作業,一方面在他分心時可以提醒他,另一方面,遇到不會寫的作業,可以馬上引導解決問題。

她也建議家長,避免幫孩子購買自動鉛筆,用鉛筆或原子筆即可。因為自動鉛筆故障率高,孩子常修理得不亦樂乎,忘了做功課。

讀書環境要單純,排除會吸引孩子目光的物品,只擺要讀的書。照明充足柔和,保持書桌與室內明暗無太大差異的光線,燈源從左邊照過來。

另外,要讓孩子在安靜的地方做功課,因為寫作業又同時看電視、聽歌……,噪音的干擾轉移了對學習的專注,效果通常不好。但是,每個孩子對環境的需求不同,楊文麗建議,如果孩子在太靜的環境中反而感覺窘迫,可以選擇舒適、緩和腦波的輕音樂。

要素3 足夠的運動和休息

四個策略三個要素可有效改變孩子的拖延症

許多父母誤以為安靜等於專心,不斷要求愛動的小孩安靜下來,但事實上“孩子是因為動不夠,所以靜不下來,”研究學習策略的專家認為,孩子全神貫注約可持續20—35分,之後應小憩一下。

要素4 良好的典範

良好的身教勝過千言萬語。當孩子看見你喜歡閱讀,他也比較容易喜歡唸書。問問自己:喜歡閱讀嗎?生活是否有秩序感?做事情時專心投入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也不必慌,和孩子一起學專注也是很好的體驗。

面對專注學習時的枯燥、挑戰極限,孩子難免抗議與抱怨,不妨抱抱他、安慰他,但是應有的規矩還是要執行。這時候,你不需要高高在上,或許談談你面對困難、不喜歡又非得做的心情;或是你也會犯錯,從錯誤中學習的往事。這些分享讓親子關係更近,效果也出乎意料的好。

四個策略三個要素可有效改變孩子的拖延症

最後,不要忘了檢視自己,孩子是真的不專心,還是當爸媽的期望太高,甚至是與親朋好友比較所致?把焦點放在他做得很好的地方,父母不動怒、孩子的情緒也比較正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