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惠券活動運營的9點思考'

市場營銷 美團網 餓了麼 電子商務 青瓜傳媒 2019-08-13
"

對運營人員來說,優惠券是重要而實用的營銷工具。

我們平時可以發現,在互聯網的各個領域,無論是電商、外賣、打車、旅遊等平臺,優惠券都是拉新、促活、轉化的必備工具。

優惠券在不同平臺的叫法也不同,有些稱之為紅包,有些稱之為代金券,有些稱之為優惠券,但是其本質都是一樣的。

為什麼使用優惠券?

優惠券從本質上來講,是一種“價格歧視”策略,是商家針對不同的消費者需求而進行的價格差異化,既不侵犯消費者平等權,也不違背公平交易原則,而是商家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合理定價行為。

舉個栗子:

假設一個漢堡成本5元,定價10元時,100人會接受此價格。

定價15元時,有60人會接受此價格,前者利潤為(10-5)×100=500元,後者利潤為(15-5)×60=600元。

但商家不想放棄另外40個支付意願較低的消費者,於是決定用5元優惠券來吸引他們,同時對剩下那60個對價格不敏感的消費者依然維持15元的原價銷售。此時商家利潤為 60×15+40×10-5×100=800元,達到了最大化。

對用戶,優惠券是個心理學問題,用戶需要的不一定是佔便宜,而是佔便宜的感覺。

如果產品直接降價,短時間內確實會使銷量上升。但是當時間一長,用戶熟悉了這個價格之後,這種刺激作用就沒用了。當你提升回原來的價格,反而會使得銷量下降。

而使用優惠券的形式,利用一種對比效應,使用戶產生了佔便宜的感覺,讓用戶產生一種有便宜不佔白不佔的衝動,從不買到買,從買到多買。

本文框架:

"

對運營人員來說,優惠券是重要而實用的營銷工具。

我們平時可以發現,在互聯網的各個領域,無論是電商、外賣、打車、旅遊等平臺,優惠券都是拉新、促活、轉化的必備工具。

優惠券在不同平臺的叫法也不同,有些稱之為紅包,有些稱之為代金券,有些稱之為優惠券,但是其本質都是一樣的。

為什麼使用優惠券?

優惠券從本質上來講,是一種“價格歧視”策略,是商家針對不同的消費者需求而進行的價格差異化,既不侵犯消費者平等權,也不違背公平交易原則,而是商家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合理定價行為。

舉個栗子:

假設一個漢堡成本5元,定價10元時,100人會接受此價格。

定價15元時,有60人會接受此價格,前者利潤為(10-5)×100=500元,後者利潤為(15-5)×60=600元。

但商家不想放棄另外40個支付意願較低的消費者,於是決定用5元優惠券來吸引他們,同時對剩下那60個對價格不敏感的消費者依然維持15元的原價銷售。此時商家利潤為 60×15+40×10-5×100=800元,達到了最大化。

對用戶,優惠券是個心理學問題,用戶需要的不一定是佔便宜,而是佔便宜的感覺。

如果產品直接降價,短時間內確實會使銷量上升。但是當時間一長,用戶熟悉了這個價格之後,這種刺激作用就沒用了。當你提升回原來的價格,反而會使得銷量下降。

而使用優惠券的形式,利用一種對比效應,使用戶產生了佔便宜的感覺,讓用戶產生一種有便宜不佔白不佔的衝動,從不買到買,從買到多買。

本文框架:

優惠券活動運營的9點思考

1、優惠券的類型

"

對運營人員來說,優惠券是重要而實用的營銷工具。

我們平時可以發現,在互聯網的各個領域,無論是電商、外賣、打車、旅遊等平臺,優惠券都是拉新、促活、轉化的必備工具。

優惠券在不同平臺的叫法也不同,有些稱之為紅包,有些稱之為代金券,有些稱之為優惠券,但是其本質都是一樣的。

為什麼使用優惠券?

優惠券從本質上來講,是一種“價格歧視”策略,是商家針對不同的消費者需求而進行的價格差異化,既不侵犯消費者平等權,也不違背公平交易原則,而是商家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合理定價行為。

舉個栗子:

假設一個漢堡成本5元,定價10元時,100人會接受此價格。

定價15元時,有60人會接受此價格,前者利潤為(10-5)×100=500元,後者利潤為(15-5)×60=600元。

但商家不想放棄另外40個支付意願較低的消費者,於是決定用5元優惠券來吸引他們,同時對剩下那60個對價格不敏感的消費者依然維持15元的原價銷售。此時商家利潤為 60×15+40×10-5×100=800元,達到了最大化。

對用戶,優惠券是個心理學問題,用戶需要的不一定是佔便宜,而是佔便宜的感覺。

如果產品直接降價,短時間內確實會使銷量上升。但是當時間一長,用戶熟悉了這個價格之後,這種刺激作用就沒用了。當你提升回原來的價格,反而會使得銷量下降。

而使用優惠券的形式,利用一種對比效應,使用戶產生了佔便宜的感覺,讓用戶產生一種有便宜不佔白不佔的衝動,從不買到買,從買到多買。

本文框架:

優惠券活動運營的9點思考

1、優惠券的類型

優惠券活動運營的9點思考

優惠券的類型受活動玩法和活動目的的影響而不同,一般情況下有以下幾種類型:

1.滿減券:達到一定金額即可使用;滿減券可提高客單價或促進轉化,主要針對已在平臺有消費習慣的老用戶,從而薄利多銷,來提高平臺的整體利潤;

2.指定產品券:特定產品可使用;針對想要做促銷的產品做定向引導;

3.指定區域/性質/類別券:該區域/性質/類別內的產品可使用,例如旅遊行業僅出境產品使用、僅周邊活動使用等;

4.指定天數券:僅限XX天範圍內的產品使用;引導用戶下單長線產品;

5.無門檻代金券:金額、產品、區域無限制;無門檻代金券一般用於新用戶的轉化或沉默用戶的召回,或是做秒殺無門檻代金券活動,吸引用戶關注增加平臺的流量;

2、優惠券的金額

優惠券的金額會受到優惠券的類型、想要達到的營銷目的而影響,具體的金額需要看活動可承受的成本以及瞭解用戶對優惠券的感知,需要了解給到用戶多少金額的優惠券才能促使用戶下單轉化。

例如美團、餓了麼這樣的外賣平臺,10元無門檻紅包已經足以吸引到用戶來參與活動,而像網易考拉這樣的電商平臺,商品價格都是百元以上,10元無門檻對用戶來說幾乎不會引起他們的關注。

3、優惠券的有效期

優惠券的有效期可以根據運營目的或活動目的來制定,領取後N天有效對用戶來說比較公平。

若想在某段時間或者某天提高平臺訂單量,可考慮X年X月X日~Y年Y月Y日有效,或者X年X月X日當天有效。

4、發放數量

根據補貼力度和玩法目的,分為:不限發行量、限定發行量和限定發行量且分批發放,甚至還有失效後發行量恢復。

其中,分批發放的意義在於:多日都可以促進活躍、轉化,而非集中到一天或一段時間。

5、適用用戶

根據活動的目的而定。

例如:針對新人或首單用戶,促進拉新轉化、留存;針對VIP用戶,促進VIP購買以及持續購買;再者即是全部用戶通用。

6、領取頻次

只可領取一次,每天領取一次,用完即可再領等。這些方式是可靈活變通的,需要根據補貼情況和達到的目標而定。每種方式都意味著不同的補貼投入和效果產出。

7、優惠券的發放方式

(1)下單後返券:

用戶下單並支付後,會為用戶返券,目標是使用戶能夠再次下單。券的面額可以根據補貼承受力和客單價門檻來設定,券的有效期需瞭解下用戶的出行頻次來設置。

(2)隨機發放:

這是避免補貼高支出的一種方式。

可以告知用戶券的隨機範圍,刺激用戶領取,而實際領後的面額隨機而定。但這種隨機發放的方式是很不合理的,它實際上產生的效果遠遠不如系統做一個算法,因人而定額度。例如:新人身份則高一些;活躍老用戶則低些。這樣的效果才會更加明確。

(3)活動場景發放:

在活動頁面直接領取、需分享活動再領取、需完成指定任務後領取、抽獎後獲得、積分兌換、異業合作發券。

(4)特定人群發放:

針對新人或者流失用戶,可以單獨發放金額較大的券來促進新用戶轉化和流失用戶的召回。

8、優惠券的使用

優惠券發放到用戶賬戶中以後,主動權就交到了用戶的手中。

從用戶獲得優惠券到優惠券失效這段時間,運營人員需要做的是提醒用戶不要忘記使用。

提醒時間點可以為用戶剛收到優惠券、優惠券有效期中間時間點、優惠券到期前……

9、優惠券統計分析

從優惠券的領取頁面的瀏覽量-優惠券的領取數量的轉化,可以分析出優惠券領取頁面是否存在問題,也說明優惠券對用戶是否有吸引力;

從領取量到使用量的轉化說明優惠券的吸引力,也可以看出運營提醒是否有效;實際使用量則代表最終的轉化,衡量優惠券的設置是否成功。

關鍵詞

用戶研究

用戶運營

轉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