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幾年的中國互聯網市場留給我們很多驚喜和遺憾,還未等細細品味,新的風口就已經悄然到來。面對新環境,互聯網市場很多問題依然縈繞在從業者的心頭:

>>互聯網大文娛產業如何發展?

>>IP如何管理和挖掘營銷潛能?

>>OTT營銷市場能否迎來井噴?

>>直播行業還會繼續火嗎?

>>社會化媒體還會有什麼變數?

>>中國新商業經濟模式如何孕育?

……

本文,我們就對這些互聯網領域的未解之謎做些猜想吧~

1、互聯網巨頭的大文娛產業佈局深化,Media+Tech模式將成主流

近幾年是視頻文娛產業高速發展的幾年,互聯網文娛已經形成內容-渠道-變現三個層次的完整商業生態閉環。

三年前合一融入阿里生態,基於大阿里文娛體系的生態,優酷土豆聯合新浪微博、UC/UC頭條建立視頻文娛大聯盟。通過底層數據和算法對接,內容可以實現傳播觀看的最佳效果組合:獲得內容媒體平臺的推薦或檢索,在社會化媒體平臺上實現話題發酵和傳播,在移動閱讀平臺上進行算法推薦和迅速擴散。

兩年前,Media+Tech模式將在互聯網領域更加強化,像谷歌、facebook、阿里、騰訊等企業,已經很難界定其是媒體或科技企業。視頻類媒體也不再受限於一個播放平臺,更多地參與到內容的製作和投資,比如Netflix已經成功轉型,集內容生產與集成分發與一體的Media+Tech型企業。這種創新方式,也開啟了媒體營收規則改變的時代。

"

近幾年的中國互聯網市場留給我們很多驚喜和遺憾,還未等細細品味,新的風口就已經悄然到來。面對新環境,互聯網市場很多問題依然縈繞在從業者的心頭:

>>互聯網大文娛產業如何發展?

>>IP如何管理和挖掘營銷潛能?

>>OTT營銷市場能否迎來井噴?

>>直播行業還會繼續火嗎?

>>社會化媒體還會有什麼變數?

>>中國新商業經濟模式如何孕育?

……

本文,我們就對這些互聯網領域的未解之謎做些猜想吧~

1、互聯網巨頭的大文娛產業佈局深化,Media+Tech模式將成主流

近幾年是視頻文娛產業高速發展的幾年,互聯網文娛已經形成內容-渠道-變現三個層次的完整商業生態閉環。

三年前合一融入阿里生態,基於大阿里文娛體系的生態,優酷土豆聯合新浪微博、UC/UC頭條建立視頻文娛大聯盟。通過底層數據和算法對接,內容可以實現傳播觀看的最佳效果組合:獲得內容媒體平臺的推薦或檢索,在社會化媒體平臺上實現話題發酵和傳播,在移動閱讀平臺上進行算法推薦和迅速擴散。

兩年前,Media+Tech模式將在互聯網領域更加強化,像谷歌、facebook、阿里、騰訊等企業,已經很難界定其是媒體或科技企業。視頻類媒體也不再受限於一個播放平臺,更多地參與到內容的製作和投資,比如Netflix已經成功轉型,集內容生產與集成分發與一體的Media+Tech型企業。這種創新方式,也開啟了媒體營收規則改變的時代。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2、IP大年,優質IP的生命化管理及營銷潛力待開發

三年前年是個IP網劇小年,大量精品IP在次年再次爆發式放出。

優質IP自身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擁有可縱向延伸的優勢。優質IP營銷能夠以點連面,跨越不同領域形成連鎖效應,甚至是幾何式爆發的態勢。

以BAT為例,對於優質IP的爭奪、製造與囤積仍然是近幾年內容營銷的主題,大家都囤積了不少優質IP,但IP最終能否開發成功,涉及眾多方面。除了作品本身的品質與水準,也需要系統化的運作。拿到頂級IP的公司,切勿只是抱著競爭思維,單兵作戰,而是需要設置好競合機制,多平臺同時孵化產品,實現產業鏈的聯動,把市場聲勢放大,觸及到儘可能多的買家和賣家。

IP營銷的潛力也有待開發,企業需要與消費者深入互動起來,綜合運用線上線下各種資源,形成營銷生態鏈,以最快的速度讓目標消費者瞭解並體驗並實現與消費者的情感共鳴和認同感。

"

近幾年的中國互聯網市場留給我們很多驚喜和遺憾,還未等細細品味,新的風口就已經悄然到來。面對新環境,互聯網市場很多問題依然縈繞在從業者的心頭:

>>互聯網大文娛產業如何發展?

>>IP如何管理和挖掘營銷潛能?

>>OTT營銷市場能否迎來井噴?

>>直播行業還會繼續火嗎?

>>社會化媒體還會有什麼變數?

>>中國新商業經濟模式如何孕育?

……

本文,我們就對這些互聯網領域的未解之謎做些猜想吧~

1、互聯網巨頭的大文娛產業佈局深化,Media+Tech模式將成主流

近幾年是視頻文娛產業高速發展的幾年,互聯網文娛已經形成內容-渠道-變現三個層次的完整商業生態閉環。

三年前合一融入阿里生態,基於大阿里文娛體系的生態,優酷土豆聯合新浪微博、UC/UC頭條建立視頻文娛大聯盟。通過底層數據和算法對接,內容可以實現傳播觀看的最佳效果組合:獲得內容媒體平臺的推薦或檢索,在社會化媒體平臺上實現話題發酵和傳播,在移動閱讀平臺上進行算法推薦和迅速擴散。

兩年前,Media+Tech模式將在互聯網領域更加強化,像谷歌、facebook、阿里、騰訊等企業,已經很難界定其是媒體或科技企業。視頻類媒體也不再受限於一個播放平臺,更多地參與到內容的製作和投資,比如Netflix已經成功轉型,集內容生產與集成分發與一體的Media+Tech型企業。這種創新方式,也開啟了媒體營收規則改變的時代。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2、IP大年,優質IP的生命化管理及營銷潛力待開發

三年前年是個IP網劇小年,大量精品IP在次年再次爆發式放出。

優質IP自身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擁有可縱向延伸的優勢。優質IP營銷能夠以點連面,跨越不同領域形成連鎖效應,甚至是幾何式爆發的態勢。

以BAT為例,對於優質IP的爭奪、製造與囤積仍然是近幾年內容營銷的主題,大家都囤積了不少優質IP,但IP最終能否開發成功,涉及眾多方面。除了作品本身的品質與水準,也需要系統化的運作。拿到頂級IP的公司,切勿只是抱著競爭思維,單兵作戰,而是需要設置好競合機制,多平臺同時孵化產品,實現產業鏈的聯動,把市場聲勢放大,觸及到儘可能多的買家和賣家。

IP營銷的潛力也有待開發,企業需要與消費者深入互動起來,綜合運用線上線下各種資源,形成營銷生態鏈,以最快的速度讓目標消費者瞭解並體驗並實現與消費者的情感共鳴和認同感。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3、視頻網站進入會員爭霸賽階段,內容付費將激發更多優質內容

三年前大視頻網站付費會員實現了4-5倍增長,增長速度迅猛,足見用戶對內容的需求度之高。隨著愛奇藝、優酷、騰訊三大視頻網站宣佈付費會員用戶相繼突破2000W,樂視視頻突破5000萬之後。接下來勢必將有多家視頻網站發力自制內容,以獨創性的內容將市場不斷切分。

近幾年來,網絡視聽新媒體節目市場規模年均增幅超過40%,視聽內容已經成為互聯網流量貢獻率最大的應用。而據預測,視頻網站在兩年前付費用戶達7500萬,付費產業規模的擴張倒逼網絡劇內容升級。此外,未來付費市場可以多在用戶的交互上進行開發,用戶在觀看過程中覺得內容好,可以‘打賞’,覺得不好,可以把錢退給用戶。片方也可以通過彈幕等方式與用戶產生互動,刺激內容生產者創作者生產出更優質的內容。

"

近幾年的中國互聯網市場留給我們很多驚喜和遺憾,還未等細細品味,新的風口就已經悄然到來。面對新環境,互聯網市場很多問題依然縈繞在從業者的心頭:

>>互聯網大文娛產業如何發展?

>>IP如何管理和挖掘營銷潛能?

>>OTT營銷市場能否迎來井噴?

>>直播行業還會繼續火嗎?

>>社會化媒體還會有什麼變數?

>>中國新商業經濟模式如何孕育?

……

本文,我們就對這些互聯網領域的未解之謎做些猜想吧~

1、互聯網巨頭的大文娛產業佈局深化,Media+Tech模式將成主流

近幾年是視頻文娛產業高速發展的幾年,互聯網文娛已經形成內容-渠道-變現三個層次的完整商業生態閉環。

三年前合一融入阿里生態,基於大阿里文娛體系的生態,優酷土豆聯合新浪微博、UC/UC頭條建立視頻文娛大聯盟。通過底層數據和算法對接,內容可以實現傳播觀看的最佳效果組合:獲得內容媒體平臺的推薦或檢索,在社會化媒體平臺上實現話題發酵和傳播,在移動閱讀平臺上進行算法推薦和迅速擴散。

兩年前,Media+Tech模式將在互聯網領域更加強化,像谷歌、facebook、阿里、騰訊等企業,已經很難界定其是媒體或科技企業。視頻類媒體也不再受限於一個播放平臺,更多地參與到內容的製作和投資,比如Netflix已經成功轉型,集內容生產與集成分發與一體的Media+Tech型企業。這種創新方式,也開啟了媒體營收規則改變的時代。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2、IP大年,優質IP的生命化管理及營銷潛力待開發

三年前年是個IP網劇小年,大量精品IP在次年再次爆發式放出。

優質IP自身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擁有可縱向延伸的優勢。優質IP營銷能夠以點連面,跨越不同領域形成連鎖效應,甚至是幾何式爆發的態勢。

以BAT為例,對於優質IP的爭奪、製造與囤積仍然是近幾年內容營銷的主題,大家都囤積了不少優質IP,但IP最終能否開發成功,涉及眾多方面。除了作品本身的品質與水準,也需要系統化的運作。拿到頂級IP的公司,切勿只是抱著競爭思維,單兵作戰,而是需要設置好競合機制,多平臺同時孵化產品,實現產業鏈的聯動,把市場聲勢放大,觸及到儘可能多的買家和賣家。

IP營銷的潛力也有待開發,企業需要與消費者深入互動起來,綜合運用線上線下各種資源,形成營銷生態鏈,以最快的速度讓目標消費者瞭解並體驗並實現與消費者的情感共鳴和認同感。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3、視頻網站進入會員爭霸賽階段,內容付費將激發更多優質內容

三年前大視頻網站付費會員實現了4-5倍增長,增長速度迅猛,足見用戶對內容的需求度之高。隨著愛奇藝、優酷、騰訊三大視頻網站宣佈付費會員用戶相繼突破2000W,樂視視頻突破5000萬之後。接下來勢必將有多家視頻網站發力自制內容,以獨創性的內容將市場不斷切分。

近幾年來,網絡視聽新媒體節目市場規模年均增幅超過40%,視聽內容已經成為互聯網流量貢獻率最大的應用。而據預測,視頻網站在兩年前付費用戶達7500萬,付費產業規模的擴張倒逼網絡劇內容升級。此外,未來付費市場可以多在用戶的交互上進行開發,用戶在觀看過程中覺得內容好,可以‘打賞’,覺得不好,可以把錢退給用戶。片方也可以通過彈幕等方式與用戶產生互動,刺激內容生產者創作者生產出更優質的內容。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4、智能電視營銷井噴,OTT廣告產業鏈日漸完善

隨著智能電視在中國家庭的大範圍普及,我們期待的OTT風口終於真正到來。

智能電視受眾相對年輕。傳統電視的收視人群基本是50歲以上,而智能電視受眾相對年輕,主要集中在31-35歲。50%以上的智能電視用戶會使用只看點播,只有19%的用戶只看直播,這也意味著未來幾年,隨著電視的更新換代速度的加快,傳統電視臺的收視用戶會越來越少。

數據顯示,汽車企業是目前OTT廣告的投放最多的客戶,快消品、化妝品、母嬰客戶緊隨其後。而從廣告形式來講,更多的廣告主青睞投放開機和貼片廣告,其中作為“佔領客廳先機的利器”開機廣告認可度最高,效果最好。隨著開機流量的增大,貼片廣告也隨之增加,佔到了43%的投放比例。其他廣告佔1%,比如暫停、退出、屏保或者一些小的banner。

"

近幾年的中國互聯網市場留給我們很多驚喜和遺憾,還未等細細品味,新的風口就已經悄然到來。面對新環境,互聯網市場很多問題依然縈繞在從業者的心頭:

>>互聯網大文娛產業如何發展?

>>IP如何管理和挖掘營銷潛能?

>>OTT營銷市場能否迎來井噴?

>>直播行業還會繼續火嗎?

>>社會化媒體還會有什麼變數?

>>中國新商業經濟模式如何孕育?

……

本文,我們就對這些互聯網領域的未解之謎做些猜想吧~

1、互聯網巨頭的大文娛產業佈局深化,Media+Tech模式將成主流

近幾年是視頻文娛產業高速發展的幾年,互聯網文娛已經形成內容-渠道-變現三個層次的完整商業生態閉環。

三年前合一融入阿里生態,基於大阿里文娛體系的生態,優酷土豆聯合新浪微博、UC/UC頭條建立視頻文娛大聯盟。通過底層數據和算法對接,內容可以實現傳播觀看的最佳效果組合:獲得內容媒體平臺的推薦或檢索,在社會化媒體平臺上實現話題發酵和傳播,在移動閱讀平臺上進行算法推薦和迅速擴散。

兩年前,Media+Tech模式將在互聯網領域更加強化,像谷歌、facebook、阿里、騰訊等企業,已經很難界定其是媒體或科技企業。視頻類媒體也不再受限於一個播放平臺,更多地參與到內容的製作和投資,比如Netflix已經成功轉型,集內容生產與集成分發與一體的Media+Tech型企業。這種創新方式,也開啟了媒體營收規則改變的時代。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2、IP大年,優質IP的生命化管理及營銷潛力待開發

三年前年是個IP網劇小年,大量精品IP在次年再次爆發式放出。

優質IP自身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擁有可縱向延伸的優勢。優質IP營銷能夠以點連面,跨越不同領域形成連鎖效應,甚至是幾何式爆發的態勢。

以BAT為例,對於優質IP的爭奪、製造與囤積仍然是近幾年內容營銷的主題,大家都囤積了不少優質IP,但IP最終能否開發成功,涉及眾多方面。除了作品本身的品質與水準,也需要系統化的運作。拿到頂級IP的公司,切勿只是抱著競爭思維,單兵作戰,而是需要設置好競合機制,多平臺同時孵化產品,實現產業鏈的聯動,把市場聲勢放大,觸及到儘可能多的買家和賣家。

IP營銷的潛力也有待開發,企業需要與消費者深入互動起來,綜合運用線上線下各種資源,形成營銷生態鏈,以最快的速度讓目標消費者瞭解並體驗並實現與消費者的情感共鳴和認同感。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3、視頻網站進入會員爭霸賽階段,內容付費將激發更多優質內容

三年前大視頻網站付費會員實現了4-5倍增長,增長速度迅猛,足見用戶對內容的需求度之高。隨著愛奇藝、優酷、騰訊三大視頻網站宣佈付費會員用戶相繼突破2000W,樂視視頻突破5000萬之後。接下來勢必將有多家視頻網站發力自制內容,以獨創性的內容將市場不斷切分。

近幾年來,網絡視聽新媒體節目市場規模年均增幅超過40%,視聽內容已經成為互聯網流量貢獻率最大的應用。而據預測,視頻網站在兩年前付費用戶達7500萬,付費產業規模的擴張倒逼網絡劇內容升級。此外,未來付費市場可以多在用戶的交互上進行開發,用戶在觀看過程中覺得內容好,可以‘打賞’,覺得不好,可以把錢退給用戶。片方也可以通過彈幕等方式與用戶產生互動,刺激內容生產者創作者生產出更優質的內容。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4、智能電視營銷井噴,OTT廣告產業鏈日漸完善

隨著智能電視在中國家庭的大範圍普及,我們期待的OTT風口終於真正到來。

智能電視受眾相對年輕。傳統電視的收視人群基本是50歲以上,而智能電視受眾相對年輕,主要集中在31-35歲。50%以上的智能電視用戶會使用只看點播,只有19%的用戶只看直播,這也意味著未來幾年,隨著電視的更新換代速度的加快,傳統電視臺的收視用戶會越來越少。

數據顯示,汽車企業是目前OTT廣告的投放最多的客戶,快消品、化妝品、母嬰客戶緊隨其後。而從廣告形式來講,更多的廣告主青睞投放開機和貼片廣告,其中作為“佔領客廳先機的利器”開機廣告認可度最高,效果最好。隨著開機流量的增大,貼片廣告也隨之增加,佔到了43%的投放比例。其他廣告佔1%,比如暫停、退出、屏保或者一些小的banner。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5、直播行業極速降溫:主播流失,題材限制,偽粉擠出

接下來直播會進一步深入互聯網各領域,成為各個平臺創收、變現、造血的標配,且資本會持續進入。但隨著監管的日益嚴格,直播行業在接下來將面臨很多嚴峻的考驗:

首先,大量走擦邊球的主播將無法出鏡,各大平臺不得不重新培養或挖掘主播團隊;其次,大量的直播題材受到了限制,除了電競和各大品牌的營銷活動,拿不出更好創意的直播只能越來越趨近於電視購物;最後,因監管限制而流失的“偽直播粉”會帶走這個行業的泡沫。

接下來留給平臺型網絡直播的機會已經不多,再造一個映客基本不可能,但直播與更多更多行業結合以及融入到其他互聯網平臺的機會依然存在。

"

近幾年的中國互聯網市場留給我們很多驚喜和遺憾,還未等細細品味,新的風口就已經悄然到來。面對新環境,互聯網市場很多問題依然縈繞在從業者的心頭:

>>互聯網大文娛產業如何發展?

>>IP如何管理和挖掘營銷潛能?

>>OTT營銷市場能否迎來井噴?

>>直播行業還會繼續火嗎?

>>社會化媒體還會有什麼變數?

>>中國新商業經濟模式如何孕育?

……

本文,我們就對這些互聯網領域的未解之謎做些猜想吧~

1、互聯網巨頭的大文娛產業佈局深化,Media+Tech模式將成主流

近幾年是視頻文娛產業高速發展的幾年,互聯網文娛已經形成內容-渠道-變現三個層次的完整商業生態閉環。

三年前合一融入阿里生態,基於大阿里文娛體系的生態,優酷土豆聯合新浪微博、UC/UC頭條建立視頻文娛大聯盟。通過底層數據和算法對接,內容可以實現傳播觀看的最佳效果組合:獲得內容媒體平臺的推薦或檢索,在社會化媒體平臺上實現話題發酵和傳播,在移動閱讀平臺上進行算法推薦和迅速擴散。

兩年前,Media+Tech模式將在互聯網領域更加強化,像谷歌、facebook、阿里、騰訊等企業,已經很難界定其是媒體或科技企業。視頻類媒體也不再受限於一個播放平臺,更多地參與到內容的製作和投資,比如Netflix已經成功轉型,集內容生產與集成分發與一體的Media+Tech型企業。這種創新方式,也開啟了媒體營收規則改變的時代。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2、IP大年,優質IP的生命化管理及營銷潛力待開發

三年前年是個IP網劇小年,大量精品IP在次年再次爆發式放出。

優質IP自身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擁有可縱向延伸的優勢。優質IP營銷能夠以點連面,跨越不同領域形成連鎖效應,甚至是幾何式爆發的態勢。

以BAT為例,對於優質IP的爭奪、製造與囤積仍然是近幾年內容營銷的主題,大家都囤積了不少優質IP,但IP最終能否開發成功,涉及眾多方面。除了作品本身的品質與水準,也需要系統化的運作。拿到頂級IP的公司,切勿只是抱著競爭思維,單兵作戰,而是需要設置好競合機制,多平臺同時孵化產品,實現產業鏈的聯動,把市場聲勢放大,觸及到儘可能多的買家和賣家。

IP營銷的潛力也有待開發,企業需要與消費者深入互動起來,綜合運用線上線下各種資源,形成營銷生態鏈,以最快的速度讓目標消費者瞭解並體驗並實現與消費者的情感共鳴和認同感。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3、視頻網站進入會員爭霸賽階段,內容付費將激發更多優質內容

三年前大視頻網站付費會員實現了4-5倍增長,增長速度迅猛,足見用戶對內容的需求度之高。隨著愛奇藝、優酷、騰訊三大視頻網站宣佈付費會員用戶相繼突破2000W,樂視視頻突破5000萬之後。接下來勢必將有多家視頻網站發力自制內容,以獨創性的內容將市場不斷切分。

近幾年來,網絡視聽新媒體節目市場規模年均增幅超過40%,視聽內容已經成為互聯網流量貢獻率最大的應用。而據預測,視頻網站在兩年前付費用戶達7500萬,付費產業規模的擴張倒逼網絡劇內容升級。此外,未來付費市場可以多在用戶的交互上進行開發,用戶在觀看過程中覺得內容好,可以‘打賞’,覺得不好,可以把錢退給用戶。片方也可以通過彈幕等方式與用戶產生互動,刺激內容生產者創作者生產出更優質的內容。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4、智能電視營銷井噴,OTT廣告產業鏈日漸完善

隨著智能電視在中國家庭的大範圍普及,我們期待的OTT風口終於真正到來。

智能電視受眾相對年輕。傳統電視的收視人群基本是50歲以上,而智能電視受眾相對年輕,主要集中在31-35歲。50%以上的智能電視用戶會使用只看點播,只有19%的用戶只看直播,這也意味著未來幾年,隨著電視的更新換代速度的加快,傳統電視臺的收視用戶會越來越少。

數據顯示,汽車企業是目前OTT廣告的投放最多的客戶,快消品、化妝品、母嬰客戶緊隨其後。而從廣告形式來講,更多的廣告主青睞投放開機和貼片廣告,其中作為“佔領客廳先機的利器”開機廣告認可度最高,效果最好。隨著開機流量的增大,貼片廣告也隨之增加,佔到了43%的投放比例。其他廣告佔1%,比如暫停、退出、屏保或者一些小的banner。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5、直播行業極速降溫:主播流失,題材限制,偽粉擠出

接下來直播會進一步深入互聯網各領域,成為各個平臺創收、變現、造血的標配,且資本會持續進入。但隨著監管的日益嚴格,直播行業在接下來將面臨很多嚴峻的考驗:

首先,大量走擦邊球的主播將無法出鏡,各大平臺不得不重新培養或挖掘主播團隊;其次,大量的直播題材受到了限制,除了電競和各大品牌的營銷活動,拿不出更好創意的直播只能越來越趨近於電視購物;最後,因監管限制而流失的“偽直播粉”會帶走這個行業的泡沫。

接下來留給平臺型網絡直播的機會已經不多,再造一個映客基本不可能,但直播與更多更多行業結合以及融入到其他互聯網平臺的機會依然存在。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6、社會化媒體創業峰迴路轉,微博回暖,微信剎車

雖然人們不斷吐槽微博各種不合理的新設計,但數據表明用腳投票的用戶們還是站在微博的這一邊:數據顯示微博已經成為了市值超越推特、擁有3億月活和1億日活的超級社交網絡。而微信的發展也已進入巔峰狀態,未來增速只會愈加平緩,隨著微信小程序開發權限的開放、自媒體大號雞血效應的完全釋放,微信的創業環境從熱鬧變為理性。

伴隨著社交媒體屬性的深化及渠道下沉來到的新活躍人群,微博在中國互聯網版圖中扮演的角色會越來越獨特,而一貫穩紮穩打的微信團隊則似乎在有意控制著微信商業化進程,不讓其因速度太快而翻車,創業者們會在這樣的變革中迎來新的機會。

"

近幾年的中國互聯網市場留給我們很多驚喜和遺憾,還未等細細品味,新的風口就已經悄然到來。面對新環境,互聯網市場很多問題依然縈繞在從業者的心頭:

>>互聯網大文娛產業如何發展?

>>IP如何管理和挖掘營銷潛能?

>>OTT營銷市場能否迎來井噴?

>>直播行業還會繼續火嗎?

>>社會化媒體還會有什麼變數?

>>中國新商業經濟模式如何孕育?

……

本文,我們就對這些互聯網領域的未解之謎做些猜想吧~

1、互聯網巨頭的大文娛產業佈局深化,Media+Tech模式將成主流

近幾年是視頻文娛產業高速發展的幾年,互聯網文娛已經形成內容-渠道-變現三個層次的完整商業生態閉環。

三年前合一融入阿里生態,基於大阿里文娛體系的生態,優酷土豆聯合新浪微博、UC/UC頭條建立視頻文娛大聯盟。通過底層數據和算法對接,內容可以實現傳播觀看的最佳效果組合:獲得內容媒體平臺的推薦或檢索,在社會化媒體平臺上實現話題發酵和傳播,在移動閱讀平臺上進行算法推薦和迅速擴散。

兩年前,Media+Tech模式將在互聯網領域更加強化,像谷歌、facebook、阿里、騰訊等企業,已經很難界定其是媒體或科技企業。視頻類媒體也不再受限於一個播放平臺,更多地參與到內容的製作和投資,比如Netflix已經成功轉型,集內容生產與集成分發與一體的Media+Tech型企業。這種創新方式,也開啟了媒體營收規則改變的時代。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2、IP大年,優質IP的生命化管理及營銷潛力待開發

三年前年是個IP網劇小年,大量精品IP在次年再次爆發式放出。

優質IP自身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擁有可縱向延伸的優勢。優質IP營銷能夠以點連面,跨越不同領域形成連鎖效應,甚至是幾何式爆發的態勢。

以BAT為例,對於優質IP的爭奪、製造與囤積仍然是近幾年內容營銷的主題,大家都囤積了不少優質IP,但IP最終能否開發成功,涉及眾多方面。除了作品本身的品質與水準,也需要系統化的運作。拿到頂級IP的公司,切勿只是抱著競爭思維,單兵作戰,而是需要設置好競合機制,多平臺同時孵化產品,實現產業鏈的聯動,把市場聲勢放大,觸及到儘可能多的買家和賣家。

IP營銷的潛力也有待開發,企業需要與消費者深入互動起來,綜合運用線上線下各種資源,形成營銷生態鏈,以最快的速度讓目標消費者瞭解並體驗並實現與消費者的情感共鳴和認同感。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3、視頻網站進入會員爭霸賽階段,內容付費將激發更多優質內容

三年前大視頻網站付費會員實現了4-5倍增長,增長速度迅猛,足見用戶對內容的需求度之高。隨著愛奇藝、優酷、騰訊三大視頻網站宣佈付費會員用戶相繼突破2000W,樂視視頻突破5000萬之後。接下來勢必將有多家視頻網站發力自制內容,以獨創性的內容將市場不斷切分。

近幾年來,網絡視聽新媒體節目市場規模年均增幅超過40%,視聽內容已經成為互聯網流量貢獻率最大的應用。而據預測,視頻網站在兩年前付費用戶達7500萬,付費產業規模的擴張倒逼網絡劇內容升級。此外,未來付費市場可以多在用戶的交互上進行開發,用戶在觀看過程中覺得內容好,可以‘打賞’,覺得不好,可以把錢退給用戶。片方也可以通過彈幕等方式與用戶產生互動,刺激內容生產者創作者生產出更優質的內容。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4、智能電視營銷井噴,OTT廣告產業鏈日漸完善

隨著智能電視在中國家庭的大範圍普及,我們期待的OTT風口終於真正到來。

智能電視受眾相對年輕。傳統電視的收視人群基本是50歲以上,而智能電視受眾相對年輕,主要集中在31-35歲。50%以上的智能電視用戶會使用只看點播,只有19%的用戶只看直播,這也意味著未來幾年,隨著電視的更新換代速度的加快,傳統電視臺的收視用戶會越來越少。

數據顯示,汽車企業是目前OTT廣告的投放最多的客戶,快消品、化妝品、母嬰客戶緊隨其後。而從廣告形式來講,更多的廣告主青睞投放開機和貼片廣告,其中作為“佔領客廳先機的利器”開機廣告認可度最高,效果最好。隨著開機流量的增大,貼片廣告也隨之增加,佔到了43%的投放比例。其他廣告佔1%,比如暫停、退出、屏保或者一些小的banner。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5、直播行業極速降溫:主播流失,題材限制,偽粉擠出

接下來直播會進一步深入互聯網各領域,成為各個平臺創收、變現、造血的標配,且資本會持續進入。但隨著監管的日益嚴格,直播行業在接下來將面臨很多嚴峻的考驗:

首先,大量走擦邊球的主播將無法出鏡,各大平臺不得不重新培養或挖掘主播團隊;其次,大量的直播題材受到了限制,除了電競和各大品牌的營銷活動,拿不出更好創意的直播只能越來越趨近於電視購物;最後,因監管限制而流失的“偽直播粉”會帶走這個行業的泡沫。

接下來留給平臺型網絡直播的機會已經不多,再造一個映客基本不可能,但直播與更多更多行業結合以及融入到其他互聯網平臺的機會依然存在。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6、社會化媒體創業峰迴路轉,微博回暖,微信剎車

雖然人們不斷吐槽微博各種不合理的新設計,但數據表明用腳投票的用戶們還是站在微博的這一邊:數據顯示微博已經成為了市值超越推特、擁有3億月活和1億日活的超級社交網絡。而微信的發展也已進入巔峰狀態,未來增速只會愈加平緩,隨著微信小程序開發權限的開放、自媒體大號雞血效應的完全釋放,微信的創業環境從熱鬧變為理性。

伴隨著社交媒體屬性的深化及渠道下沉來到的新活躍人群,微博在中國互聯網版圖中扮演的角色會越來越獨特,而一貫穩紮穩打的微信團隊則似乎在有意控制著微信商業化進程,不讓其因速度太快而翻車,創業者們會在這樣的變革中迎來新的機會。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7、創意者經濟時代來臨,內容創意進入商業化變現軌道

“互聯網+文創”在過去的五年已經改變了傳統文創產業,誕生了“泛娛樂”這種經驗,接下來即將進入下一階段:即最大限度的激發每個人的創意潛能,讓這些能力可以被人傳閱,變成收益,進而激發出更多的創意。我們把這一個“互聯網+文創”的發展新階段稱之為創意者經濟。

隨著人民消費能力的提升和8090後成為消費主力軍,人們的消費理念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消費者從物質功能需求轉向精神和心理層面的訴求,消費主力軍對品質有越來越高的要求,文創商業的本質是內容為王的商業模式。而這個王道,就是故事創意的能力。

文化創意商業只有重情懷、重設計、高品質,並且能植入本地文化,具備獨特的產品造型形式,可愛、可人、實用,有匠心精神,因此才能到市場熱捧。

"

近幾年的中國互聯網市場留給我們很多驚喜和遺憾,還未等細細品味,新的風口就已經悄然到來。面對新環境,互聯網市場很多問題依然縈繞在從業者的心頭:

>>互聯網大文娛產業如何發展?

>>IP如何管理和挖掘營銷潛能?

>>OTT營銷市場能否迎來井噴?

>>直播行業還會繼續火嗎?

>>社會化媒體還會有什麼變數?

>>中國新商業經濟模式如何孕育?

……

本文,我們就對這些互聯網領域的未解之謎做些猜想吧~

1、互聯網巨頭的大文娛產業佈局深化,Media+Tech模式將成主流

近幾年是視頻文娛產業高速發展的幾年,互聯網文娛已經形成內容-渠道-變現三個層次的完整商業生態閉環。

三年前合一融入阿里生態,基於大阿里文娛體系的生態,優酷土豆聯合新浪微博、UC/UC頭條建立視頻文娛大聯盟。通過底層數據和算法對接,內容可以實現傳播觀看的最佳效果組合:獲得內容媒體平臺的推薦或檢索,在社會化媒體平臺上實現話題發酵和傳播,在移動閱讀平臺上進行算法推薦和迅速擴散。

兩年前,Media+Tech模式將在互聯網領域更加強化,像谷歌、facebook、阿里、騰訊等企業,已經很難界定其是媒體或科技企業。視頻類媒體也不再受限於一個播放平臺,更多地參與到內容的製作和投資,比如Netflix已經成功轉型,集內容生產與集成分發與一體的Media+Tech型企業。這種創新方式,也開啟了媒體營收規則改變的時代。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2、IP大年,優質IP的生命化管理及營銷潛力待開發

三年前年是個IP網劇小年,大量精品IP在次年再次爆發式放出。

優質IP自身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擁有可縱向延伸的優勢。優質IP營銷能夠以點連面,跨越不同領域形成連鎖效應,甚至是幾何式爆發的態勢。

以BAT為例,對於優質IP的爭奪、製造與囤積仍然是近幾年內容營銷的主題,大家都囤積了不少優質IP,但IP最終能否開發成功,涉及眾多方面。除了作品本身的品質與水準,也需要系統化的運作。拿到頂級IP的公司,切勿只是抱著競爭思維,單兵作戰,而是需要設置好競合機制,多平臺同時孵化產品,實現產業鏈的聯動,把市場聲勢放大,觸及到儘可能多的買家和賣家。

IP營銷的潛力也有待開發,企業需要與消費者深入互動起來,綜合運用線上線下各種資源,形成營銷生態鏈,以最快的速度讓目標消費者瞭解並體驗並實現與消費者的情感共鳴和認同感。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3、視頻網站進入會員爭霸賽階段,內容付費將激發更多優質內容

三年前大視頻網站付費會員實現了4-5倍增長,增長速度迅猛,足見用戶對內容的需求度之高。隨著愛奇藝、優酷、騰訊三大視頻網站宣佈付費會員用戶相繼突破2000W,樂視視頻突破5000萬之後。接下來勢必將有多家視頻網站發力自制內容,以獨創性的內容將市場不斷切分。

近幾年來,網絡視聽新媒體節目市場規模年均增幅超過40%,視聽內容已經成為互聯網流量貢獻率最大的應用。而據預測,視頻網站在兩年前付費用戶達7500萬,付費產業規模的擴張倒逼網絡劇內容升級。此外,未來付費市場可以多在用戶的交互上進行開發,用戶在觀看過程中覺得內容好,可以‘打賞’,覺得不好,可以把錢退給用戶。片方也可以通過彈幕等方式與用戶產生互動,刺激內容生產者創作者生產出更優質的內容。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4、智能電視營銷井噴,OTT廣告產業鏈日漸完善

隨著智能電視在中國家庭的大範圍普及,我們期待的OTT風口終於真正到來。

智能電視受眾相對年輕。傳統電視的收視人群基本是50歲以上,而智能電視受眾相對年輕,主要集中在31-35歲。50%以上的智能電視用戶會使用只看點播,只有19%的用戶只看直播,這也意味著未來幾年,隨著電視的更新換代速度的加快,傳統電視臺的收視用戶會越來越少。

數據顯示,汽車企業是目前OTT廣告的投放最多的客戶,快消品、化妝品、母嬰客戶緊隨其後。而從廣告形式來講,更多的廣告主青睞投放開機和貼片廣告,其中作為“佔領客廳先機的利器”開機廣告認可度最高,效果最好。隨著開機流量的增大,貼片廣告也隨之增加,佔到了43%的投放比例。其他廣告佔1%,比如暫停、退出、屏保或者一些小的banner。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5、直播行業極速降溫:主播流失,題材限制,偽粉擠出

接下來直播會進一步深入互聯網各領域,成為各個平臺創收、變現、造血的標配,且資本會持續進入。但隨著監管的日益嚴格,直播行業在接下來將面臨很多嚴峻的考驗:

首先,大量走擦邊球的主播將無法出鏡,各大平臺不得不重新培養或挖掘主播團隊;其次,大量的直播題材受到了限制,除了電競和各大品牌的營銷活動,拿不出更好創意的直播只能越來越趨近於電視購物;最後,因監管限制而流失的“偽直播粉”會帶走這個行業的泡沫。

接下來留給平臺型網絡直播的機會已經不多,再造一個映客基本不可能,但直播與更多更多行業結合以及融入到其他互聯網平臺的機會依然存在。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6、社會化媒體創業峰迴路轉,微博回暖,微信剎車

雖然人們不斷吐槽微博各種不合理的新設計,但數據表明用腳投票的用戶們還是站在微博的這一邊:數據顯示微博已經成為了市值超越推特、擁有3億月活和1億日活的超級社交網絡。而微信的發展也已進入巔峰狀態,未來增速只會愈加平緩,隨著微信小程序開發權限的開放、自媒體大號雞血效應的完全釋放,微信的創業環境從熱鬧變為理性。

伴隨著社交媒體屬性的深化及渠道下沉來到的新活躍人群,微博在中國互聯網版圖中扮演的角色會越來越獨特,而一貫穩紮穩打的微信團隊則似乎在有意控制著微信商業化進程,不讓其因速度太快而翻車,創業者們會在這樣的變革中迎來新的機會。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7、創意者經濟時代來臨,內容創意進入商業化變現軌道

“互聯網+文創”在過去的五年已經改變了傳統文創產業,誕生了“泛娛樂”這種經驗,接下來即將進入下一階段:即最大限度的激發每個人的創意潛能,讓這些能力可以被人傳閱,變成收益,進而激發出更多的創意。我們把這一個“互聯網+文創”的發展新階段稱之為創意者經濟。

隨著人民消費能力的提升和8090後成為消費主力軍,人們的消費理念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消費者從物質功能需求轉向精神和心理層面的訴求,消費主力軍對品質有越來越高的要求,文創商業的本質是內容為王的商業模式。而這個王道,就是故事創意的能力。

文化創意商業只有重情懷、重設計、高品質,並且能植入本地文化,具備獨特的產品造型形式,可愛、可人、實用,有匠心精神,因此才能到市場熱捧。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8、共享經濟將迎來爆發,但其中倖存者寥寥

去年下半年走紅的共享單車,給外界留下一種鮮明的印象:撇開造車成本不談,低廉的價格遇上糟糕的天氣和出人意料的損毀甚至二手平臺回收,似乎盈利前途渺茫或盈利週期拉長。

與公眾觀感截然相反的是,資本市場對共享單車的熱情一路走高,除了先行者摩拜、ofo,小鳴單車、小藍單車、優拜單車、小白單車等爭相殺入,其中不乏騰訊、阿里、滴滴、小米等知名互聯網公司的身影。

隨著大環境的不斷降溫,接下來會是共享單車行業的一場大逃殺,倖存者寥:ofo可以鎮守住他們的校園陣地穩中求勝,摩拜可以採用車海戰術站穩腳跟,而沒有來得及鋪開市場佔有率、短期內也沒有找到更好模式的共享單車則慢慢退出市場。

"

近幾年的中國互聯網市場留給我們很多驚喜和遺憾,還未等細細品味,新的風口就已經悄然到來。面對新環境,互聯網市場很多問題依然縈繞在從業者的心頭:

>>互聯網大文娛產業如何發展?

>>IP如何管理和挖掘營銷潛能?

>>OTT營銷市場能否迎來井噴?

>>直播行業還會繼續火嗎?

>>社會化媒體還會有什麼變數?

>>中國新商業經濟模式如何孕育?

……

本文,我們就對這些互聯網領域的未解之謎做些猜想吧~

1、互聯網巨頭的大文娛產業佈局深化,Media+Tech模式將成主流

近幾年是視頻文娛產業高速發展的幾年,互聯網文娛已經形成內容-渠道-變現三個層次的完整商業生態閉環。

三年前合一融入阿里生態,基於大阿里文娛體系的生態,優酷土豆聯合新浪微博、UC/UC頭條建立視頻文娛大聯盟。通過底層數據和算法對接,內容可以實現傳播觀看的最佳效果組合:獲得內容媒體平臺的推薦或檢索,在社會化媒體平臺上實現話題發酵和傳播,在移動閱讀平臺上進行算法推薦和迅速擴散。

兩年前,Media+Tech模式將在互聯網領域更加強化,像谷歌、facebook、阿里、騰訊等企業,已經很難界定其是媒體或科技企業。視頻類媒體也不再受限於一個播放平臺,更多地參與到內容的製作和投資,比如Netflix已經成功轉型,集內容生產與集成分發與一體的Media+Tech型企業。這種創新方式,也開啟了媒體營收規則改變的時代。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2、IP大年,優質IP的生命化管理及營銷潛力待開發

三年前年是個IP網劇小年,大量精品IP在次年再次爆發式放出。

優質IP自身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擁有可縱向延伸的優勢。優質IP營銷能夠以點連面,跨越不同領域形成連鎖效應,甚至是幾何式爆發的態勢。

以BAT為例,對於優質IP的爭奪、製造與囤積仍然是近幾年內容營銷的主題,大家都囤積了不少優質IP,但IP最終能否開發成功,涉及眾多方面。除了作品本身的品質與水準,也需要系統化的運作。拿到頂級IP的公司,切勿只是抱著競爭思維,單兵作戰,而是需要設置好競合機制,多平臺同時孵化產品,實現產業鏈的聯動,把市場聲勢放大,觸及到儘可能多的買家和賣家。

IP營銷的潛力也有待開發,企業需要與消費者深入互動起來,綜合運用線上線下各種資源,形成營銷生態鏈,以最快的速度讓目標消費者瞭解並體驗並實現與消費者的情感共鳴和認同感。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3、視頻網站進入會員爭霸賽階段,內容付費將激發更多優質內容

三年前大視頻網站付費會員實現了4-5倍增長,增長速度迅猛,足見用戶對內容的需求度之高。隨著愛奇藝、優酷、騰訊三大視頻網站宣佈付費會員用戶相繼突破2000W,樂視視頻突破5000萬之後。接下來勢必將有多家視頻網站發力自制內容,以獨創性的內容將市場不斷切分。

近幾年來,網絡視聽新媒體節目市場規模年均增幅超過40%,視聽內容已經成為互聯網流量貢獻率最大的應用。而據預測,視頻網站在兩年前付費用戶達7500萬,付費產業規模的擴張倒逼網絡劇內容升級。此外,未來付費市場可以多在用戶的交互上進行開發,用戶在觀看過程中覺得內容好,可以‘打賞’,覺得不好,可以把錢退給用戶。片方也可以通過彈幕等方式與用戶產生互動,刺激內容生產者創作者生產出更優質的內容。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4、智能電視營銷井噴,OTT廣告產業鏈日漸完善

隨著智能電視在中國家庭的大範圍普及,我們期待的OTT風口終於真正到來。

智能電視受眾相對年輕。傳統電視的收視人群基本是50歲以上,而智能電視受眾相對年輕,主要集中在31-35歲。50%以上的智能電視用戶會使用只看點播,只有19%的用戶只看直播,這也意味著未來幾年,隨著電視的更新換代速度的加快,傳統電視臺的收視用戶會越來越少。

數據顯示,汽車企業是目前OTT廣告的投放最多的客戶,快消品、化妝品、母嬰客戶緊隨其後。而從廣告形式來講,更多的廣告主青睞投放開機和貼片廣告,其中作為“佔領客廳先機的利器”開機廣告認可度最高,效果最好。隨著開機流量的增大,貼片廣告也隨之增加,佔到了43%的投放比例。其他廣告佔1%,比如暫停、退出、屏保或者一些小的banner。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5、直播行業極速降溫:主播流失,題材限制,偽粉擠出

接下來直播會進一步深入互聯網各領域,成為各個平臺創收、變現、造血的標配,且資本會持續進入。但隨著監管的日益嚴格,直播行業在接下來將面臨很多嚴峻的考驗:

首先,大量走擦邊球的主播將無法出鏡,各大平臺不得不重新培養或挖掘主播團隊;其次,大量的直播題材受到了限制,除了電競和各大品牌的營銷活動,拿不出更好創意的直播只能越來越趨近於電視購物;最後,因監管限制而流失的“偽直播粉”會帶走這個行業的泡沫。

接下來留給平臺型網絡直播的機會已經不多,再造一個映客基本不可能,但直播與更多更多行業結合以及融入到其他互聯網平臺的機會依然存在。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6、社會化媒體創業峰迴路轉,微博回暖,微信剎車

雖然人們不斷吐槽微博各種不合理的新設計,但數據表明用腳投票的用戶們還是站在微博的這一邊:數據顯示微博已經成為了市值超越推特、擁有3億月活和1億日活的超級社交網絡。而微信的發展也已進入巔峰狀態,未來增速只會愈加平緩,隨著微信小程序開發權限的開放、自媒體大號雞血效應的完全釋放,微信的創業環境從熱鬧變為理性。

伴隨著社交媒體屬性的深化及渠道下沉來到的新活躍人群,微博在中國互聯網版圖中扮演的角色會越來越獨特,而一貫穩紮穩打的微信團隊則似乎在有意控制著微信商業化進程,不讓其因速度太快而翻車,創業者們會在這樣的變革中迎來新的機會。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7、創意者經濟時代來臨,內容創意進入商業化變現軌道

“互聯網+文創”在過去的五年已經改變了傳統文創產業,誕生了“泛娛樂”這種經驗,接下來即將進入下一階段:即最大限度的激發每個人的創意潛能,讓這些能力可以被人傳閱,變成收益,進而激發出更多的創意。我們把這一個“互聯網+文創”的發展新階段稱之為創意者經濟。

隨著人民消費能力的提升和8090後成為消費主力軍,人們的消費理念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消費者從物質功能需求轉向精神和心理層面的訴求,消費主力軍對品質有越來越高的要求,文創商業的本質是內容為王的商業模式。而這個王道,就是故事創意的能力。

文化創意商業只有重情懷、重設計、高品質,並且能植入本地文化,具備獨特的產品造型形式,可愛、可人、實用,有匠心精神,因此才能到市場熱捧。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8、共享經濟將迎來爆發,但其中倖存者寥寥

去年下半年走紅的共享單車,給外界留下一種鮮明的印象:撇開造車成本不談,低廉的價格遇上糟糕的天氣和出人意料的損毀甚至二手平臺回收,似乎盈利前途渺茫或盈利週期拉長。

與公眾觀感截然相反的是,資本市場對共享單車的熱情一路走高,除了先行者摩拜、ofo,小鳴單車、小藍單車、優拜單車、小白單車等爭相殺入,其中不乏騰訊、阿里、滴滴、小米等知名互聯網公司的身影。

隨著大環境的不斷降溫,接下來會是共享單車行業的一場大逃殺,倖存者寥:ofo可以鎮守住他們的校園陣地穩中求勝,摩拜可以採用車海戰術站穩腳跟,而沒有來得及鋪開市場佔有率、短期內也沒有找到更好模式的共享單車則慢慢退出市場。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9、網約車類商業模式亟待裂變

過去的幾年,共享經濟與網約車的熱潮此起彼伏,有滴滴與優步中國的合併大戲,也有神州專車掛牌新三板的高潮,更有易到被樂視注資的峰迴路轉……,但是隨著網約車新政在國內全面鋪開,市場前景開始眾說紛紜。

隨著過渡期限的臨近,部分網約車平臺在兩年前下半年將會面臨著共同的難題——車荒和司機荒。由此可見,共享經濟這輪大潮,對於國內網約車平臺而言,已經到了一個最艱苦的時刻。

目前來看,網約車盈利模式依然有待從 O2O、智能城市、二手車交易、汽車金融等諸多領域進行開掘,這將是未來網約車平臺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打持久戰的關鍵。

"

近幾年的中國互聯網市場留給我們很多驚喜和遺憾,還未等細細品味,新的風口就已經悄然到來。面對新環境,互聯網市場很多問題依然縈繞在從業者的心頭:

>>互聯網大文娛產業如何發展?

>>IP如何管理和挖掘營銷潛能?

>>OTT營銷市場能否迎來井噴?

>>直播行業還會繼續火嗎?

>>社會化媒體還會有什麼變數?

>>中國新商業經濟模式如何孕育?

……

本文,我們就對這些互聯網領域的未解之謎做些猜想吧~

1、互聯網巨頭的大文娛產業佈局深化,Media+Tech模式將成主流

近幾年是視頻文娛產業高速發展的幾年,互聯網文娛已經形成內容-渠道-變現三個層次的完整商業生態閉環。

三年前合一融入阿里生態,基於大阿里文娛體系的生態,優酷土豆聯合新浪微博、UC/UC頭條建立視頻文娛大聯盟。通過底層數據和算法對接,內容可以實現傳播觀看的最佳效果組合:獲得內容媒體平臺的推薦或檢索,在社會化媒體平臺上實現話題發酵和傳播,在移動閱讀平臺上進行算法推薦和迅速擴散。

兩年前,Media+Tech模式將在互聯網領域更加強化,像谷歌、facebook、阿里、騰訊等企業,已經很難界定其是媒體或科技企業。視頻類媒體也不再受限於一個播放平臺,更多地參與到內容的製作和投資,比如Netflix已經成功轉型,集內容生產與集成分發與一體的Media+Tech型企業。這種創新方式,也開啟了媒體營收規則改變的時代。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2、IP大年,優質IP的生命化管理及營銷潛力待開發

三年前年是個IP網劇小年,大量精品IP在次年再次爆發式放出。

優質IP自身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擁有可縱向延伸的優勢。優質IP營銷能夠以點連面,跨越不同領域形成連鎖效應,甚至是幾何式爆發的態勢。

以BAT為例,對於優質IP的爭奪、製造與囤積仍然是近幾年內容營銷的主題,大家都囤積了不少優質IP,但IP最終能否開發成功,涉及眾多方面。除了作品本身的品質與水準,也需要系統化的運作。拿到頂級IP的公司,切勿只是抱著競爭思維,單兵作戰,而是需要設置好競合機制,多平臺同時孵化產品,實現產業鏈的聯動,把市場聲勢放大,觸及到儘可能多的買家和賣家。

IP營銷的潛力也有待開發,企業需要與消費者深入互動起來,綜合運用線上線下各種資源,形成營銷生態鏈,以最快的速度讓目標消費者瞭解並體驗並實現與消費者的情感共鳴和認同感。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3、視頻網站進入會員爭霸賽階段,內容付費將激發更多優質內容

三年前大視頻網站付費會員實現了4-5倍增長,增長速度迅猛,足見用戶對內容的需求度之高。隨著愛奇藝、優酷、騰訊三大視頻網站宣佈付費會員用戶相繼突破2000W,樂視視頻突破5000萬之後。接下來勢必將有多家視頻網站發力自制內容,以獨創性的內容將市場不斷切分。

近幾年來,網絡視聽新媒體節目市場規模年均增幅超過40%,視聽內容已經成為互聯網流量貢獻率最大的應用。而據預測,視頻網站在兩年前付費用戶達7500萬,付費產業規模的擴張倒逼網絡劇內容升級。此外,未來付費市場可以多在用戶的交互上進行開發,用戶在觀看過程中覺得內容好,可以‘打賞’,覺得不好,可以把錢退給用戶。片方也可以通過彈幕等方式與用戶產生互動,刺激內容生產者創作者生產出更優質的內容。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4、智能電視營銷井噴,OTT廣告產業鏈日漸完善

隨著智能電視在中國家庭的大範圍普及,我們期待的OTT風口終於真正到來。

智能電視受眾相對年輕。傳統電視的收視人群基本是50歲以上,而智能電視受眾相對年輕,主要集中在31-35歲。50%以上的智能電視用戶會使用只看點播,只有19%的用戶只看直播,這也意味著未來幾年,隨著電視的更新換代速度的加快,傳統電視臺的收視用戶會越來越少。

數據顯示,汽車企業是目前OTT廣告的投放最多的客戶,快消品、化妝品、母嬰客戶緊隨其後。而從廣告形式來講,更多的廣告主青睞投放開機和貼片廣告,其中作為“佔領客廳先機的利器”開機廣告認可度最高,效果最好。隨著開機流量的增大,貼片廣告也隨之增加,佔到了43%的投放比例。其他廣告佔1%,比如暫停、退出、屏保或者一些小的banner。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5、直播行業極速降溫:主播流失,題材限制,偽粉擠出

接下來直播會進一步深入互聯網各領域,成為各個平臺創收、變現、造血的標配,且資本會持續進入。但隨著監管的日益嚴格,直播行業在接下來將面臨很多嚴峻的考驗:

首先,大量走擦邊球的主播將無法出鏡,各大平臺不得不重新培養或挖掘主播團隊;其次,大量的直播題材受到了限制,除了電競和各大品牌的營銷活動,拿不出更好創意的直播只能越來越趨近於電視購物;最後,因監管限制而流失的“偽直播粉”會帶走這個行業的泡沫。

接下來留給平臺型網絡直播的機會已經不多,再造一個映客基本不可能,但直播與更多更多行業結合以及融入到其他互聯網平臺的機會依然存在。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6、社會化媒體創業峰迴路轉,微博回暖,微信剎車

雖然人們不斷吐槽微博各種不合理的新設計,但數據表明用腳投票的用戶們還是站在微博的這一邊:數據顯示微博已經成為了市值超越推特、擁有3億月活和1億日活的超級社交網絡。而微信的發展也已進入巔峰狀態,未來增速只會愈加平緩,隨著微信小程序開發權限的開放、自媒體大號雞血效應的完全釋放,微信的創業環境從熱鬧變為理性。

伴隨著社交媒體屬性的深化及渠道下沉來到的新活躍人群,微博在中國互聯網版圖中扮演的角色會越來越獨特,而一貫穩紮穩打的微信團隊則似乎在有意控制著微信商業化進程,不讓其因速度太快而翻車,創業者們會在這樣的變革中迎來新的機會。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7、創意者經濟時代來臨,內容創意進入商業化變現軌道

“互聯網+文創”在過去的五年已經改變了傳統文創產業,誕生了“泛娛樂”這種經驗,接下來即將進入下一階段:即最大限度的激發每個人的創意潛能,讓這些能力可以被人傳閱,變成收益,進而激發出更多的創意。我們把這一個“互聯網+文創”的發展新階段稱之為創意者經濟。

隨著人民消費能力的提升和8090後成為消費主力軍,人們的消費理念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消費者從物質功能需求轉向精神和心理層面的訴求,消費主力軍對品質有越來越高的要求,文創商業的本質是內容為王的商業模式。而這個王道,就是故事創意的能力。

文化創意商業只有重情懷、重設計、高品質,並且能植入本地文化,具備獨特的產品造型形式,可愛、可人、實用,有匠心精神,因此才能到市場熱捧。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8、共享經濟將迎來爆發,但其中倖存者寥寥

去年下半年走紅的共享單車,給外界留下一種鮮明的印象:撇開造車成本不談,低廉的價格遇上糟糕的天氣和出人意料的損毀甚至二手平臺回收,似乎盈利前途渺茫或盈利週期拉長。

與公眾觀感截然相反的是,資本市場對共享單車的熱情一路走高,除了先行者摩拜、ofo,小鳴單車、小藍單車、優拜單車、小白單車等爭相殺入,其中不乏騰訊、阿里、滴滴、小米等知名互聯網公司的身影。

隨著大環境的不斷降溫,接下來會是共享單車行業的一場大逃殺,倖存者寥:ofo可以鎮守住他們的校園陣地穩中求勝,摩拜可以採用車海戰術站穩腳跟,而沒有來得及鋪開市場佔有率、短期內也沒有找到更好模式的共享單車則慢慢退出市場。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9、網約車類商業模式亟待裂變

過去的幾年,共享經濟與網約車的熱潮此起彼伏,有滴滴與優步中國的合併大戲,也有神州專車掛牌新三板的高潮,更有易到被樂視注資的峰迴路轉……,但是隨著網約車新政在國內全面鋪開,市場前景開始眾說紛紜。

隨著過渡期限的臨近,部分網約車平臺在兩年前下半年將會面臨著共同的難題——車荒和司機荒。由此可見,共享經濟這輪大潮,對於國內網約車平臺而言,已經到了一個最艱苦的時刻。

目前來看,網約車盈利模式依然有待從 O2O、智能城市、二手車交易、汽車金融等諸多領域進行開掘,這將是未來網約車平臺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打持久戰的關鍵。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10、“互聯網+”概念或將升級,中國新商業經濟模式正成雛形

“互聯網+”的概念,發展了這麼多年,對於現在來說完全達到了“萬物互聯”的概念模式。

通過數據研究,現在所有的產業鏈都切入了互聯網的理念,只不過是現在還沒有一個成熟的運營體系來控制,所以才導致現在的傳統行業出現不穩定起起伏伏的浮躁期。

縱觀目前的互聯網信息,產業互聯網、傳統互聯網、汽車互聯網等等層出不窮,這就說明了現在的各種行業和互聯網已經形成了結合體,並不是單純的互聯網行業來加上傳統企業,而是現在的傳統企業形成了互聯網體。

所以說接下來可能不會再出現“行業+互聯網”和“互聯網+行業”的話題了,而是說我們都是互聯網體形成的萬物互聯。這也是中國新商業經濟模式正在形成額雛形!

"

近幾年的中國互聯網市場留給我們很多驚喜和遺憾,還未等細細品味,新的風口就已經悄然到來。面對新環境,互聯網市場很多問題依然縈繞在從業者的心頭:

>>互聯網大文娛產業如何發展?

>>IP如何管理和挖掘營銷潛能?

>>OTT營銷市場能否迎來井噴?

>>直播行業還會繼續火嗎?

>>社會化媒體還會有什麼變數?

>>中國新商業經濟模式如何孕育?

……

本文,我們就對這些互聯網領域的未解之謎做些猜想吧~

1、互聯網巨頭的大文娛產業佈局深化,Media+Tech模式將成主流

近幾年是視頻文娛產業高速發展的幾年,互聯網文娛已經形成內容-渠道-變現三個層次的完整商業生態閉環。

三年前合一融入阿里生態,基於大阿里文娛體系的生態,優酷土豆聯合新浪微博、UC/UC頭條建立視頻文娛大聯盟。通過底層數據和算法對接,內容可以實現傳播觀看的最佳效果組合:獲得內容媒體平臺的推薦或檢索,在社會化媒體平臺上實現話題發酵和傳播,在移動閱讀平臺上進行算法推薦和迅速擴散。

兩年前,Media+Tech模式將在互聯網領域更加強化,像谷歌、facebook、阿里、騰訊等企業,已經很難界定其是媒體或科技企業。視頻類媒體也不再受限於一個播放平臺,更多地參與到內容的製作和投資,比如Netflix已經成功轉型,集內容生產與集成分發與一體的Media+Tech型企業。這種創新方式,也開啟了媒體營收規則改變的時代。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2、IP大年,優質IP的生命化管理及營銷潛力待開發

三年前年是個IP網劇小年,大量精品IP在次年再次爆發式放出。

優質IP自身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擁有可縱向延伸的優勢。優質IP營銷能夠以點連面,跨越不同領域形成連鎖效應,甚至是幾何式爆發的態勢。

以BAT為例,對於優質IP的爭奪、製造與囤積仍然是近幾年內容營銷的主題,大家都囤積了不少優質IP,但IP最終能否開發成功,涉及眾多方面。除了作品本身的品質與水準,也需要系統化的運作。拿到頂級IP的公司,切勿只是抱著競爭思維,單兵作戰,而是需要設置好競合機制,多平臺同時孵化產品,實現產業鏈的聯動,把市場聲勢放大,觸及到儘可能多的買家和賣家。

IP營銷的潛力也有待開發,企業需要與消費者深入互動起來,綜合運用線上線下各種資源,形成營銷生態鏈,以最快的速度讓目標消費者瞭解並體驗並實現與消費者的情感共鳴和認同感。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3、視頻網站進入會員爭霸賽階段,內容付費將激發更多優質內容

三年前大視頻網站付費會員實現了4-5倍增長,增長速度迅猛,足見用戶對內容的需求度之高。隨著愛奇藝、優酷、騰訊三大視頻網站宣佈付費會員用戶相繼突破2000W,樂視視頻突破5000萬之後。接下來勢必將有多家視頻網站發力自制內容,以獨創性的內容將市場不斷切分。

近幾年來,網絡視聽新媒體節目市場規模年均增幅超過40%,視聽內容已經成為互聯網流量貢獻率最大的應用。而據預測,視頻網站在兩年前付費用戶達7500萬,付費產業規模的擴張倒逼網絡劇內容升級。此外,未來付費市場可以多在用戶的交互上進行開發,用戶在觀看過程中覺得內容好,可以‘打賞’,覺得不好,可以把錢退給用戶。片方也可以通過彈幕等方式與用戶產生互動,刺激內容生產者創作者生產出更優質的內容。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4、智能電視營銷井噴,OTT廣告產業鏈日漸完善

隨著智能電視在中國家庭的大範圍普及,我們期待的OTT風口終於真正到來。

智能電視受眾相對年輕。傳統電視的收視人群基本是50歲以上,而智能電視受眾相對年輕,主要集中在31-35歲。50%以上的智能電視用戶會使用只看點播,只有19%的用戶只看直播,這也意味著未來幾年,隨著電視的更新換代速度的加快,傳統電視臺的收視用戶會越來越少。

數據顯示,汽車企業是目前OTT廣告的投放最多的客戶,快消品、化妝品、母嬰客戶緊隨其後。而從廣告形式來講,更多的廣告主青睞投放開機和貼片廣告,其中作為“佔領客廳先機的利器”開機廣告認可度最高,效果最好。隨著開機流量的增大,貼片廣告也隨之增加,佔到了43%的投放比例。其他廣告佔1%,比如暫停、退出、屏保或者一些小的banner。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5、直播行業極速降溫:主播流失,題材限制,偽粉擠出

接下來直播會進一步深入互聯網各領域,成為各個平臺創收、變現、造血的標配,且資本會持續進入。但隨著監管的日益嚴格,直播行業在接下來將面臨很多嚴峻的考驗:

首先,大量走擦邊球的主播將無法出鏡,各大平臺不得不重新培養或挖掘主播團隊;其次,大量的直播題材受到了限制,除了電競和各大品牌的營銷活動,拿不出更好創意的直播只能越來越趨近於電視購物;最後,因監管限制而流失的“偽直播粉”會帶走這個行業的泡沫。

接下來留給平臺型網絡直播的機會已經不多,再造一個映客基本不可能,但直播與更多更多行業結合以及融入到其他互聯網平臺的機會依然存在。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6、社會化媒體創業峰迴路轉,微博回暖,微信剎車

雖然人們不斷吐槽微博各種不合理的新設計,但數據表明用腳投票的用戶們還是站在微博的這一邊:數據顯示微博已經成為了市值超越推特、擁有3億月活和1億日活的超級社交網絡。而微信的發展也已進入巔峰狀態,未來增速只會愈加平緩,隨著微信小程序開發權限的開放、自媒體大號雞血效應的完全釋放,微信的創業環境從熱鬧變為理性。

伴隨著社交媒體屬性的深化及渠道下沉來到的新活躍人群,微博在中國互聯網版圖中扮演的角色會越來越獨特,而一貫穩紮穩打的微信團隊則似乎在有意控制著微信商業化進程,不讓其因速度太快而翻車,創業者們會在這樣的變革中迎來新的機會。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7、創意者經濟時代來臨,內容創意進入商業化變現軌道

“互聯網+文創”在過去的五年已經改變了傳統文創產業,誕生了“泛娛樂”這種經驗,接下來即將進入下一階段:即最大限度的激發每個人的創意潛能,讓這些能力可以被人傳閱,變成收益,進而激發出更多的創意。我們把這一個“互聯網+文創”的發展新階段稱之為創意者經濟。

隨著人民消費能力的提升和8090後成為消費主力軍,人們的消費理念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消費者從物質功能需求轉向精神和心理層面的訴求,消費主力軍對品質有越來越高的要求,文創商業的本質是內容為王的商業模式。而這個王道,就是故事創意的能力。

文化創意商業只有重情懷、重設計、高品質,並且能植入本地文化,具備獨特的產品造型形式,可愛、可人、實用,有匠心精神,因此才能到市場熱捧。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8、共享經濟將迎來爆發,但其中倖存者寥寥

去年下半年走紅的共享單車,給外界留下一種鮮明的印象:撇開造車成本不談,低廉的價格遇上糟糕的天氣和出人意料的損毀甚至二手平臺回收,似乎盈利前途渺茫或盈利週期拉長。

與公眾觀感截然相反的是,資本市場對共享單車的熱情一路走高,除了先行者摩拜、ofo,小鳴單車、小藍單車、優拜單車、小白單車等爭相殺入,其中不乏騰訊、阿里、滴滴、小米等知名互聯網公司的身影。

隨著大環境的不斷降溫,接下來會是共享單車行業的一場大逃殺,倖存者寥:ofo可以鎮守住他們的校園陣地穩中求勝,摩拜可以採用車海戰術站穩腳跟,而沒有來得及鋪開市場佔有率、短期內也沒有找到更好模式的共享單車則慢慢退出市場。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9、網約車類商業模式亟待裂變

過去的幾年,共享經濟與網約車的熱潮此起彼伏,有滴滴與優步中國的合併大戲,也有神州專車掛牌新三板的高潮,更有易到被樂視注資的峰迴路轉……,但是隨著網約車新政在國內全面鋪開,市場前景開始眾說紛紜。

隨著過渡期限的臨近,部分網約車平臺在兩年前下半年將會面臨著共同的難題——車荒和司機荒。由此可見,共享經濟這輪大潮,對於國內網約車平臺而言,已經到了一個最艱苦的時刻。

目前來看,網約車盈利模式依然有待從 O2O、智能城市、二手車交易、汽車金融等諸多領域進行開掘,這將是未來網約車平臺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打持久戰的關鍵。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10、“互聯網+”概念或將升級,中國新商業經濟模式正成雛形

“互聯網+”的概念,發展了這麼多年,對於現在來說完全達到了“萬物互聯”的概念模式。

通過數據研究,現在所有的產業鏈都切入了互聯網的理念,只不過是現在還沒有一個成熟的運營體系來控制,所以才導致現在的傳統行業出現不穩定起起伏伏的浮躁期。

縱觀目前的互聯網信息,產業互聯網、傳統互聯網、汽車互聯網等等層出不窮,這就說明了現在的各種行業和互聯網已經形成了結合體,並不是單純的互聯網行業來加上傳統企業,而是現在的傳統企業形成了互聯網體。

所以說接下來可能不會再出現“行業+互聯網”和“互聯網+行業”的話題了,而是說我們都是互聯網體形成的萬物互聯。這也是中國新商業經濟模式正在形成額雛形!

十句話看懂中國互聯網市場




結語


不管市場如何起伏,必須承認,我們遇到了一個最好的時代。彈簧被壓的越深,起跳的就會越高,即使現在經濟處於低谷,你在徘徊不前,不如好好給自己定個位,然後在這個最好的時代裡做一個最好的自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